大一新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一新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调查原因:

踏进大学校园是每一位经历高三学子的梦想。又到九月,新生们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离开家乡,告别父母涌向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有了一个显著的提高。因此,很多刚跨进大学校园的新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牵着走,失去了该有的理财观念。 调查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新生的消费观念,从而明确地制定合理的消费方式,引导大学新生合理消费。

调查时间:2010年11月

调查对象:大学新生

调查方法:

第一步:实地调查

我们小组对大学城内的高校大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方式主要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主。

第二步: 网上问卷调查

网上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广州市外的其他高校的大一新生。

调查人数:

问卷情况:

这次调查主要面向大学城的大一学生。共计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468份,有效回收率为93.6% 。

相关数据统计:

大学新生的主要消费项目:

大一新生每月消费额的层次:

调查分析:

一. 数据调查分析

1、通过对上面数据的观察可以看出,有63.6%的大一新生的生活费用大概在500—1000元的范围内,1000—1500及1500以上的人数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而在500元以下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22.7%.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大一新生的普遍消费能力在逐渐地提高,新生群体逐渐出现消费两极分化的现象。

2、从调查大一新生目前拥有的生活能否满足需要时,从数据中我们看出,80%的大一学生现在基本上处于“温饱”状态,没有太多额外的费用开销。 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经在向“小康”过度,在 其他方面的消费已在慢慢增加,这也可以从许多同学在月底出现“经济危机”中看出来。

3、关于具体支出内容上我们看到,用于饮食和娱乐两项的结果分别占了前两位,而选择用于投资学习的费用比用于交际的花费的略高。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相当多的钱花在了娱乐享受以及人的联络沟通之上,这说明人际交往上的消费比重正在日益的提高当中。

4、在调查大学生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一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娱乐一项的话费虽然不如选择花费在饮食上那么多,但在个别大一新生的每月的消费上却出现娱乐方面的费用相比日常饮食的费用相差无几甚至有有过之。我们相信在一定时间的发展后,用于娱乐的金钱必将占据未来大学生消费相当重要的分量,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钱逐渐在减少,这可能跟不良的学习风气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5、在问卷的第六题提到:当您想要某样东西,却发现钱不够,那么你会?数据显示,有43.9%的学生选择自己省吃俭用,而选择向父母要钱和向朋友借了再说的比例相同,都为21.2%.只有13.6%的学生选择做兼职挣钱。众所周知,挑选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兼职是大学生唯一可以挣钱的途径。而现在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根本没有表现出一种热衷的态度,我们猜测可能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平时的生活费基本上来自于父母。由于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大一新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消费没有太大的顾忌,经济上处于被动。调查显示,只有11%的同学每月生活费是有计划的开支的。其余89%的大一新

生中,有一部分出现随意开销,没有预算的现象。正因为这样,大一新生往往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同样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钱为何用得这么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金额已经超出计划范围。可见,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也同时说明了现在的大学生存在惰性,自己动手挣钱的意识需要增强。

6、关于调查购物方面的问题后,我们对大一新生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发现,只有28.8%的大一新生会在自己热衷的方面,可以控制自理不大肆花钱。虽然具体的数额还不是非常的明确,但这确实清晰的表明现在的大一新生理性消费的观念还没有真正地树立起来。

7、问卷中我们设置了这么一道题:假如你有可以自由支配的1000元钱,你将怎么处理这笔钱?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同学选择转入下个月的生活费,22.1%的同学选择存入银行以后备用,选择用于投资的人数为0。由此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理财意识有待加强。传统的理财方式(存储)在大一新生心目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新兴的理财方式如:投资,则处于次要地位。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应当更新自己的理财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增强自己的理财能力,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问题总结:

现在的大学新生消费方面存在以下几个的问题:

1 节约意识淡薄,理性消费能力需培养和加强

2 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3 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4 经济独立意识较薄弱

综合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不同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各自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结构、客观环境等对学生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同时他们有着自己已具备规律的消费结构,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尽管如此,根据调查显示,目前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消费是合理的。只要我们能够理性分析,必然能够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

具体的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培养基本的理财能力;

建议虽然听起来很空洞,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明确哪些商品是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哪些是可以不需要买的。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很快地找出自己的平时乱花费的源头。同时我们也可以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总的来说,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受水平。

二、调整消费结构

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调查发现,最近几年的大学生消费结构出现不平衡。由此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消退,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风气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时尚性消费主要集中在手机、上网、恋爱等娱乐交际方面。拿电脑来说,目前,大约有60%的大学生都已经拥有自己的电脑。但是,在拥有电脑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学习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也有学习需要,但是在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超前”消费;还有一部分不是学习需要,只是为了平时的娱乐,打发时间的。因此,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

三、建立经济的独立意识与储蓄观念

大学生作为接受先进知识,随时走上社会的专业人才,很有必要在大学期间就尝试经济

上的独立,培养一定的投资理念。很多时候,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做兼职来挣取生活费,在这同时也是在吸取工作经验的过程,大一新生可以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等。不管是哪一类的工作,它对于我们将来管理自己的生活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做兼职同时,不仅能够降低家庭的负担,让父母减少对于自己的担心,更能锻炼自己的投资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杜绝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

调查发现,现实生活中某些大一新生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机,又或者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一件名牌衣服,他们情愿节衣缩食,甚至减少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些都可以反映出某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任虚荣心的驱使自己盲目追求物质生活。这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生成。所以我们必须杜绝自己的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我们大学生本来就应该以学习为主,这些次要的东西本就不应该成为每天最让我们操心的事。而在这方面的改进必然有助于大一学生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

只要大一新生正确处理经济能力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消费与节俭的关系,个人、社会、家庭的关系等。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提高自身消费的合理性。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快乐地度过4年的大学生活。

大一新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调查原因:

踏进大学校园是每一位经历高三学子的梦想。又到九月,新生们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离开家乡,告别父母涌向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有了一个显著的提高。因此,很多刚跨进大学校园的新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牵着走,失去了该有的理财观念。 调查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新生的消费观念,从而明确地制定合理的消费方式,引导大学新生合理消费。

调查时间:2010年11月

调查对象:大学新生

调查方法:

第一步:实地调查

我们小组对大学城内的高校大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方式主要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主。

第二步: 网上问卷调查

网上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广州市外的其他高校的大一新生。

调查人数:

问卷情况:

这次调查主要面向大学城的大一学生。共计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468份,有效回收率为93.6% 。

相关数据统计:

大学新生的主要消费项目:

大一新生每月消费额的层次:

调查分析:

一. 数据调查分析

1、通过对上面数据的观察可以看出,有63.6%的大一新生的生活费用大概在500—1000元的范围内,1000—1500及1500以上的人数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而在500元以下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22.7%.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大一新生的普遍消费能力在逐渐地提高,新生群体逐渐出现消费两极分化的现象。

2、从调查大一新生目前拥有的生活能否满足需要时,从数据中我们看出,80%的大一学生现在基本上处于“温饱”状态,没有太多额外的费用开销。 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经在向“小康”过度,在 其他方面的消费已在慢慢增加,这也可以从许多同学在月底出现“经济危机”中看出来。

3、关于具体支出内容上我们看到,用于饮食和娱乐两项的结果分别占了前两位,而选择用于投资学习的费用比用于交际的花费的略高。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相当多的钱花在了娱乐享受以及人的联络沟通之上,这说明人际交往上的消费比重正在日益的提高当中。

4、在调查大学生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一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娱乐一项的话费虽然不如选择花费在饮食上那么多,但在个别大一新生的每月的消费上却出现娱乐方面的费用相比日常饮食的费用相差无几甚至有有过之。我们相信在一定时间的发展后,用于娱乐的金钱必将占据未来大学生消费相当重要的分量,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钱逐渐在减少,这可能跟不良的学习风气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5、在问卷的第六题提到:当您想要某样东西,却发现钱不够,那么你会?数据显示,有43.9%的学生选择自己省吃俭用,而选择向父母要钱和向朋友借了再说的比例相同,都为21.2%.只有13.6%的学生选择做兼职挣钱。众所周知,挑选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兼职是大学生唯一可以挣钱的途径。而现在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根本没有表现出一种热衷的态度,我们猜测可能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平时的生活费基本上来自于父母。由于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大一新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消费没有太大的顾忌,经济上处于被动。调查显示,只有11%的同学每月生活费是有计划的开支的。其余89%的大一新

生中,有一部分出现随意开销,没有预算的现象。正因为这样,大一新生往往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同样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钱为何用得这么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金额已经超出计划范围。可见,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也同时说明了现在的大学生存在惰性,自己动手挣钱的意识需要增强。

6、关于调查购物方面的问题后,我们对大一新生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发现,只有28.8%的大一新生会在自己热衷的方面,可以控制自理不大肆花钱。虽然具体的数额还不是非常的明确,但这确实清晰的表明现在的大一新生理性消费的观念还没有真正地树立起来。

7、问卷中我们设置了这么一道题:假如你有可以自由支配的1000元钱,你将怎么处理这笔钱?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同学选择转入下个月的生活费,22.1%的同学选择存入银行以后备用,选择用于投资的人数为0。由此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理财意识有待加强。传统的理财方式(存储)在大一新生心目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新兴的理财方式如:投资,则处于次要地位。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应当更新自己的理财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增强自己的理财能力,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问题总结:

现在的大学新生消费方面存在以下几个的问题:

1 节约意识淡薄,理性消费能力需培养和加强

2 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3 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4 经济独立意识较薄弱

综合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不同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各自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结构、客观环境等对学生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同时他们有着自己已具备规律的消费结构,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尽管如此,根据调查显示,目前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消费是合理的。只要我们能够理性分析,必然能够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

具体的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培养基本的理财能力;

建议虽然听起来很空洞,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明确哪些商品是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哪些是可以不需要买的。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很快地找出自己的平时乱花费的源头。同时我们也可以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总的来说,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受水平。

二、调整消费结构

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调查发现,最近几年的大学生消费结构出现不平衡。由此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消退,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风气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时尚性消费主要集中在手机、上网、恋爱等娱乐交际方面。拿电脑来说,目前,大约有60%的大学生都已经拥有自己的电脑。但是,在拥有电脑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学习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也有学习需要,但是在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超前”消费;还有一部分不是学习需要,只是为了平时的娱乐,打发时间的。因此,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

三、建立经济的独立意识与储蓄观念

大学生作为接受先进知识,随时走上社会的专业人才,很有必要在大学期间就尝试经济

上的独立,培养一定的投资理念。很多时候,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做兼职来挣取生活费,在这同时也是在吸取工作经验的过程,大一新生可以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等。不管是哪一类的工作,它对于我们将来管理自己的生活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做兼职同时,不仅能够降低家庭的负担,让父母减少对于自己的担心,更能锻炼自己的投资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杜绝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

调查发现,现实生活中某些大一新生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机,又或者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一件名牌衣服,他们情愿节衣缩食,甚至减少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些都可以反映出某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任虚荣心的驱使自己盲目追求物质生活。这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生成。所以我们必须杜绝自己的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我们大学生本来就应该以学习为主,这些次要的东西本就不应该成为每天最让我们操心的事。而在这方面的改进必然有助于大一学生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

只要大一新生正确处理经济能力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消费与节俭的关系,个人、社会、家庭的关系等。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提高自身消费的合理性。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快乐地度过4年的大学生活。


相关文章

  • 消费调查企划方案书
  • 2012 级 新 生 消 费 调 查 企 划 方 案 书 策划小组:11级连锁(1)班第4小组 小组成员:刘 寒.高凯莉.李雪娇. 魏文凤. 张洋洋.陈露露. 陈厚娜.高晓蒙.高晓亮.王加奇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当前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 ...查看


  • 我国大学生消费权益维护现状及对策
  •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消费权益遭受侵犯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采用样本分析法,调查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消费权益维护现状与问题,探索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提高在校大学生法制观念.消费权益认知和维护的有效途径和切入点.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 权益 现 ...查看


  • 7.大学新生入学必读手册
  • 大学新生必读手册-准备篇 新生开学都要带什么? "身份证用带吗?""衣服该带多少?不用带夏装吧?""是带现金好还是带卡好?"从高中迈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开学前正准备得手忙脚乱,该准 ...查看


  • 第二章大学新起点教案
  • 第二章 大学新起点--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本章内容 一.大学生面临的新变化和新挑战 二.大学生活中会遇到那些适应问题 三.如何提高适应能力 绪论 大学生的新生活 一.大学生活概述 (一)新生活,新感受 当莘莘学子从繁重的高考压力下冲刺出 ...查看


  • 新生对大学生活的认识与规划
  • 新生对大学生活的认识与规划论文 组员:朱传明 刘一鑫 朱飞 董添 徐凯棋 杨江红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一个大学梦.正因为这个梦想,我们十二年寒窗苦读.正因为这个梦想,我们用青春去追求.这其中我们有欢乐,有泪水,有激动,也有失落.大学到底是什么样 ...查看


  • 大一学生的常见问题
  • 大一学生的常见问题 去年9月的开学季,曾经的高三党满怀在高中书山题海奋战三年后终于有所成就的欣喜,带着对向往已久的大学无尽的期待,跨入了大学校门.但是,入学的欣喜之情在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后被冲刷的无影无踪,烦恼的事则逐渐增多.以下是几个大一 ...查看


  • 大一新生对车辆工程专业的认识
  • 我对车辆专业的看法 进入车辆专业可以说是阴差阳错.重庆大学不是我的第一志愿高校,而车辆工程专业也不是我的第一志愿专业.尽管填志愿的时候报了车辆专业,但我对这个专业基本没什么认识,新生研讨课上的很多东西也是听了仍然不懂,直到现在我对车辆专业也 ...查看


  • 新闻热词英语表达系列之60:"大一新生"
  • 新闻热词英语表达系列之60:"大一新生" "大一新生"的英文表达是freshman .随着9月份大一新生的陆续开学,装备比拼成为又一热点.为了满足孩子盲目攀比的愿望,很多家长都是无奈地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查看


  • 大学生市场调研报告
  •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6-09-20 15:25 - 阅读:627 - 评论:1 一.大学生消费调查 近些年,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也以其特殊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希望用真心给自己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