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罗斯对话中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

  [摘要]本文以《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记载的雅典与弥罗斯人的战争为背景,对现实主义政治理论与现实主义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其两者各有的缺陷,从而揭示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应该以适度的道德原则和正义感为前提,考虑当前现实条件和自身实力来获得对利益的追求   [关键词]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 弥罗斯 雅典      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常常被拿来与理想主义相比较,理想主义理论认为人性可以改造,战争可以避免,利益可以调和,倡导建立国际机制和国际法来保卫世界和平;现实主义理论认为人性本恶,国家是国际体系主要的行为体,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均势。弥罗斯对话是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最常被讨论的部分之一,它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思想之间的一个困境通过一场辩论清晰地呈现了出来:国际政治能不能以建立在以和平和正义为基础的道德准则上,或者说它只不过是国家间权力和利益的角逐场。   对于持理想主义观点的弥罗斯人来说,雅典人给他们的选择是战争或者屈服。他们不愿意失去自由,尽管事实上他们在军事实力上弱与雅典,但他们仍然准备为保卫自己而战。他们将自己的辩论建立在诉诸于正义的基础上,并且拒绝承认正义仅仅是一个利益的问题,而是将其理解为一个普遍的道德原则。他们将正义与公平联系在一起,并且认为雅典人是非正义的。同时,他们相信盟国――斯巴达将为其提供军事援助。他们崇敬众神,重视荣誉,并且说他们的弱势会由于众神支持他们的正义事业以及他们认为光荣的斯巴达人的援助而得到弥补。因此,从弥罗斯人的言语中我们能看到这样一些理想主义的世界观:如相信国家有政治独立的权利,国家之间会履行他们之间的共同义务,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雅典人的回答是建立在一些重要的现实主义概念上的,如安全和权力,并且他们所知道的不是这个世界应该怎样,而是世界现在是怎样的。雅典人要求弥罗斯人认清事实,想想他们的选择的可能造成的后果,并且考虑自己的生存。他们在讨论中拒绝考虑正义,而是诉诸于利益。尽管雅典人进行了现实主义的争论,但弥罗斯人仍然拒绝投降并且决定为自己的自由和独立而战。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尽管弥罗斯人在开始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最终雅典人还是成功的攻下了弥罗斯。弥罗斯人为他们的选择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所有了弥罗斯成年男子都被处死了,妇女和儿童被变卖为奴隶。弥罗斯人在他们的城邦建立七百年以后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这个悲剧故事的结局展示了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国家卷入了生存或灭亡的境地时,生存理论是一个现实的理论。在第一次有记录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争论中,现实主义获得了胜利,如果说不是通过强有力的辩论,那很明显是通过雅典军队的力量。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修昔底德并不赞同雅典人在弥罗斯所提出的这种激进的现实主义。雅典的行为并不是他的代言。同样,他也不把自己的立场等同于弥罗斯人所代表的那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这两种立场在理论在都显露出了严重的缺陷。   弥罗斯人很重视勇气,荣誉以及对祖国的爱。他们有的价值观念与早期雅典的一些价值观念相似。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早期不幸丧生于瘟疫的雅典领袖伯利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过:如果还有其他选择的话,选择战争始终是愚蠢的,但如果是在向邻人屈服和保护自己的独立之间做选择的话,那最好还是战斗。他声称不抵抗征服将是懦弱和可耻的,弥罗斯人做出了与雅典在面对波斯人的压倒性的武力时同样的选择。然而他们缺少那种能够获得胜利的基础: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能够担负起可预见结果的谋划。尽管他们是勇敢的,但缺乏资源和远见。弥罗斯人是依据自己的愿望行事,而不是近在眼前的现实和谨慎的谋划。他们诉诸于没有被雅典人放在心上的正义,并且寻求那种不能得到的外部的援助。他们在政治上太天真了。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判断和远见以及英明的谋划,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乌托邦似的理想主义将他们引向了灾难:士兵的死亡,平民遭受苦难,国家灭亡。这种不能生存的现实主义在修昔底德看来是没有意义的,并且他将之呈现出来作为对后世的警告。弥罗斯人的一切的高尚愿望都破灭了,因为他们没有考虑自己国家的现实,并且没有为国家的安全做准备。   弥罗斯对话中的雅典人将自己展示为一个理性的利己主义代言人的典范。他们用可行的手段来实行他们所设立的目标。在雅典人辩论的背后我们看到一个强有力的现实主义逻辑。他们的立场是建立在对安全和利益的基础上的,并且具备理智,智慧和远见。但仔细考虑,他们的这种逻辑包含着严重的缺陷。弥罗斯并没有给他们造成任何实际的威胁,弥罗斯的毁灭并没有改变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进程,雅典在若干年以后遭受了失败。雅典人认为这个不完美的国际世界,是受“弱者屈服与强者统治”这一规则所支配的,因而,道德原则对此是不适用的。他们不仅宣称国家间的关系缺乏正义,并且试图使之合理化。因此,他们不仅描述了国家间的关系,并且也为国家指出了实现霸权的手段。他们这种激进的现实主义不仅是防御性更是侵略性的。在国际政治缺少普遍道德准则和国家自私自利的基础上,雅典人使战争和征服光荣化,并且以此而行事。他们用权力和国家利益代替道德准则作为最高标准。然而,他们没有认识到仅仅是利己主义和权利法则并不能为国际政治提供一个可行的理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展现出如果不能受到适度原则和正义感的遏制的话,权利只能带来对更大的权利的无节制的渴望。帝国的大小也没有一个逻辑上的限制,沉醉在光荣和利益的美好前景中,在征服了弥罗斯以后,雅典人又陷入了对西西里的战争。他们没有注意到在弥罗斯辩论中所提到的:对所有人来说,从长远来看,顾及正义将是有益的。随着他们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并且最终输掉了战争,他们这种利己主义的逻辑确实是非常短浅的。   修昔底德既不支持乌托邦似的理想主义,也不提倡权力政治。他的现实主义既不是那种否认国际道德的权力政治,也不是道德问题大都被忽视了的新现实主义。他的现实主义既不是非道德的也不是超道德的。在他的现实主义中,利己主义是被认可的,但只是作为一种观点被提了出来。适度的原则和正义感应该使国家在确定和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至于变得过于投机取巧。修昔底德的现实主义可与雷蒙阿隆,汉斯摩根索这些20世纪的传统现实主义者进行比较,他们同样非常关注权力与国家利益的因素,同时并不否认国际舞台上的政治角色经常是在道德的约束下行事的。修昔底德对国内和国际政治中道德问题的思考之深刻确实另人惊叹。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2005.   [2][法] 雷蒙・阿隆.国际和平与战争.商务印书馆,2001.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本文以《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记载的雅典与弥罗斯人的战争为背景,对现实主义政治理论与现实主义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其两者各有的缺陷,从而揭示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应该以适度的道德原则和正义感为前提,考虑当前现实条件和自身实力来获得对利益的追求   [关键词]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 弥罗斯 雅典      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常常被拿来与理想主义相比较,理想主义理论认为人性可以改造,战争可以避免,利益可以调和,倡导建立国际机制和国际法来保卫世界和平;现实主义理论认为人性本恶,国家是国际体系主要的行为体,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均势。弥罗斯对话是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最常被讨论的部分之一,它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思想之间的一个困境通过一场辩论清晰地呈现了出来:国际政治能不能以建立在以和平和正义为基础的道德准则上,或者说它只不过是国家间权力和利益的角逐场。   对于持理想主义观点的弥罗斯人来说,雅典人给他们的选择是战争或者屈服。他们不愿意失去自由,尽管事实上他们在军事实力上弱与雅典,但他们仍然准备为保卫自己而战。他们将自己的辩论建立在诉诸于正义的基础上,并且拒绝承认正义仅仅是一个利益的问题,而是将其理解为一个普遍的道德原则。他们将正义与公平联系在一起,并且认为雅典人是非正义的。同时,他们相信盟国――斯巴达将为其提供军事援助。他们崇敬众神,重视荣誉,并且说他们的弱势会由于众神支持他们的正义事业以及他们认为光荣的斯巴达人的援助而得到弥补。因此,从弥罗斯人的言语中我们能看到这样一些理想主义的世界观:如相信国家有政治独立的权利,国家之间会履行他们之间的共同义务,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雅典人的回答是建立在一些重要的现实主义概念上的,如安全和权力,并且他们所知道的不是这个世界应该怎样,而是世界现在是怎样的。雅典人要求弥罗斯人认清事实,想想他们的选择的可能造成的后果,并且考虑自己的生存。他们在讨论中拒绝考虑正义,而是诉诸于利益。尽管雅典人进行了现实主义的争论,但弥罗斯人仍然拒绝投降并且决定为自己的自由和独立而战。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尽管弥罗斯人在开始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最终雅典人还是成功的攻下了弥罗斯。弥罗斯人为他们的选择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所有了弥罗斯成年男子都被处死了,妇女和儿童被变卖为奴隶。弥罗斯人在他们的城邦建立七百年以后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这个悲剧故事的结局展示了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国家卷入了生存或灭亡的境地时,生存理论是一个现实的理论。在第一次有记录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争论中,现实主义获得了胜利,如果说不是通过强有力的辩论,那很明显是通过雅典军队的力量。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修昔底德并不赞同雅典人在弥罗斯所提出的这种激进的现实主义。雅典的行为并不是他的代言。同样,他也不把自己的立场等同于弥罗斯人所代表的那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这两种立场在理论在都显露出了严重的缺陷。   弥罗斯人很重视勇气,荣誉以及对祖国的爱。他们有的价值观念与早期雅典的一些价值观念相似。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早期不幸丧生于瘟疫的雅典领袖伯利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过:如果还有其他选择的话,选择战争始终是愚蠢的,但如果是在向邻人屈服和保护自己的独立之间做选择的话,那最好还是战斗。他声称不抵抗征服将是懦弱和可耻的,弥罗斯人做出了与雅典在面对波斯人的压倒性的武力时同样的选择。然而他们缺少那种能够获得胜利的基础: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能够担负起可预见结果的谋划。尽管他们是勇敢的,但缺乏资源和远见。弥罗斯人是依据自己的愿望行事,而不是近在眼前的现实和谨慎的谋划。他们诉诸于没有被雅典人放在心上的正义,并且寻求那种不能得到的外部的援助。他们在政治上太天真了。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判断和远见以及英明的谋划,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乌托邦似的理想主义将他们引向了灾难:士兵的死亡,平民遭受苦难,国家灭亡。这种不能生存的现实主义在修昔底德看来是没有意义的,并且他将之呈现出来作为对后世的警告。弥罗斯人的一切的高尚愿望都破灭了,因为他们没有考虑自己国家的现实,并且没有为国家的安全做准备。   弥罗斯对话中的雅典人将自己展示为一个理性的利己主义代言人的典范。他们用可行的手段来实行他们所设立的目标。在雅典人辩论的背后我们看到一个强有力的现实主义逻辑。他们的立场是建立在对安全和利益的基础上的,并且具备理智,智慧和远见。但仔细考虑,他们的这种逻辑包含着严重的缺陷。弥罗斯并没有给他们造成任何实际的威胁,弥罗斯的毁灭并没有改变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进程,雅典在若干年以后遭受了失败。雅典人认为这个不完美的国际世界,是受“弱者屈服与强者统治”这一规则所支配的,因而,道德原则对此是不适用的。他们不仅宣称国家间的关系缺乏正义,并且试图使之合理化。因此,他们不仅描述了国家间的关系,并且也为国家指出了实现霸权的手段。他们这种激进的现实主义不仅是防御性更是侵略性的。在国际政治缺少普遍道德准则和国家自私自利的基础上,雅典人使战争和征服光荣化,并且以此而行事。他们用权力和国家利益代替道德准则作为最高标准。然而,他们没有认识到仅仅是利己主义和权利法则并不能为国际政治提供一个可行的理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展现出如果不能受到适度原则和正义感的遏制的话,权利只能带来对更大的权利的无节制的渴望。帝国的大小也没有一个逻辑上的限制,沉醉在光荣和利益的美好前景中,在征服了弥罗斯以后,雅典人又陷入了对西西里的战争。他们没有注意到在弥罗斯辩论中所提到的:对所有人来说,从长远来看,顾及正义将是有益的。随着他们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并且最终输掉了战争,他们这种利己主义的逻辑确实是非常短浅的。   修昔底德既不支持乌托邦似的理想主义,也不提倡权力政治。他的现实主义既不是那种否认国际道德的权力政治,也不是道德问题大都被忽视了的新现实主义。他的现实主义既不是非道德的也不是超道德的。在他的现实主义中,利己主义是被认可的,但只是作为一种观点被提了出来。适度的原则和正义感应该使国家在确定和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至于变得过于投机取巧。修昔底德的现实主义可与雷蒙阿隆,汉斯摩根索这些20世纪的传统现实主义者进行比较,他们同样非常关注权力与国家利益的因素,同时并不否认国际舞台上的政治角色经常是在道德的约束下行事的。修昔底德对国内和国际政治中道德问题的思考之深刻确实另人惊叹。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2005.   [2][法] 雷蒙・阿隆.国际和平与战争.商务印书馆,2001.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相关文章

  • 2014年国考国内外时事新闻7.11
  • 黑龙江中公教育: 2014年国考国内外时事新闻7.11 一.国内热点新闻: 正在美国主持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10日表示,国与国之间对话比对抗好,吵架比打架好,实践证明中美两个大国长期保持对话关系不仅是两国的幸事,也有利 ...查看


  • 第七讲俄国批判现实主义
  • 第七讲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上)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 潘纯琳 概 述 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50.60年代不断发展,70.80年代达到顶盛,20世纪逐渐衰落. 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很强的 ...查看


  • 俄罗斯联邦立场文件
  • 俄罗斯联邦立场文件 代表姓名:...... 代表来自的学校:...... 国家名:俄罗斯 所在委员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议题:乌克兰危机 · 当前乌克兰局势持续动荡,从亚努科维奇政府退让,被迫离开首都基辅,到被新的临时议会通缉,国会执政党变 ...查看


  • 地区冲突风险上升 上合组织下月在郑州举行峰会
  • 编者按:近期恐怖袭击事件喧嚣尘上,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地区冲突风险升温.保障地区安全,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宗教激进主义的上海合作组织将于下月中旬在郑州举行成员国元首理事会,这或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财联社11月30日讯:据上海合作组 ...查看


  • 二十世纪俄罗斯诗歌的后现代主义
  • 作者:亚·博利舍夫奥·瓦西里耶娃 翻译:陆肇明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当代外国文学 2004年01期 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以若干不同流派为代表的所谓"诗歌的后现代主义",在俄罗 斯文学中也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些流派的创 ...查看


  • 试析荒诞派戏剧[房间]的语言艺术
  • [摘 要]20世纪中叶起源于法国的荒诞派戏剧是世界戏剧史中的重要篇章.荒诞派戏剧经过近70年的探索,形式众多.哈罗德・品特创立的"品特式"戏剧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处女作<房间>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该 ...查看


  • 俄罗斯地缘政治的公共外交战略资源
  • 俄罗斯地缘政治的公共外交战略资源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5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舍尔什涅夫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它于1993年12月12日正式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宪法>,并实行一系列自由主义改革,在 ...查看


  • 上合组织蹒跚
  • 原定于6月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下称"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今年被"意外地"推迟了,轮值主席国吉尔吉斯斯坦至今未正式公布峰会召开的准确时间表.据<财经>记者了解,峰会被推迟的原因是吉尔吉 ...查看


  • 读者与作者的对话
  • 摘 要:互文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异质性,研究互文性的重点在于研究文本之间产生的异质性.互文性中提到,异质性产生于读者与剧作家的对话之中.汤姆? 斯托帕德的<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