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需要看客

网络时代需要“看客”

看客,我们并不陌生。他们是鲁迅笔下那群冷漠、麻木的围观者,也是整个社会众口一心批判的人。但是,随着Web2.0 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由单向传递转变为相互传递,随即引起了笔者对网络看客的重新定义。

什么是网络看客?

在人人玩转微博、论坛等社交网络的今天,看客已经不再是鲁迅笔下“看热闹”但不参与的人,而是敢于发表意见,甚至充当意见领袖的一群人。

当某一社会事件发生后,他们投身于网络这个虚拟却能爆发极大能量的世界,通过电脑或手机键盘我手“敲”我心,迅速地在某一突发事件中占据主导力量。大多数时候,他们不是时间的当事人或核心,但是,他们会以“看客”的角度,客观地关注事态发展甚至做出评价。当然,看客不是一个人,也不是所有的看客都发表同一种意见。他们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和建议以跟帖、转发或评论的形式发表在网络上,而网络的低门槛则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不同的看法。大家可以针对某一意见进行讨论,也可以单纯针对事件各抒己见。

说到底,网络看客是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公民新闻发展而来的。1998年,德拉吉博客网(drudgereport.com )率先向全世界揭露了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丑闻;2005年7月7日伦敦公共交通系统大爆炸,英国主流媒体当即获得大量来自普通民众的新闻图片和录像。而公民新闻真正拥有自己的身份是在2000年,韩国记者吴延镐创办了全球第一家公民新闻网站(ohmynews.com ),成功地将“人人都是记者”的口号铸成现实,并在韩国第十六次大选的时候成为卢武 1

铉的舆论阵地,直接影响韩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普通人不再拘泥于“早上翻报纸、晚上看新闻”的传统传播形式,而是主动、自发地发现新闻。当这一点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于网络时,网络看客便应运而生了。

公民记者(非专业新闻人)通过私人摄录、通讯设备和社交网络,为广大受众撰写并发布新闻内容,这些新闻往往是发生在人们身边触手可得的新鲜事,虽然无法与主流媒体报道的严肃新闻相媲美,但在网络这个鱼龙混杂、受众庞大的世界里,正逐渐站稳一席之地。

网络看客,正是支持公民记者源源不断发布新闻的后盾力量。他们转发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以增加点击量,而点击量的上涨则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排名,排名高的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为什么网络时代需要看客?

网络看客仅仅用手中的鼠标就可以改变舆论导向,甚至扭转事态发展。2012年6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某高中几位老师因薪资问题商议罢课,他们在社交网络和论坛上发布罢课时间并号召更多老师参与进来,短短几小时内,转发量和点击率超过千万,最终成功召集了全州八十万高中老师一起罢课。此事引起州政府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他们连夜开会商议解决办法,最终答应老师要求增长期工资,才彻底平息了罢课事件。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讲,整个事件中,最关键的部分不是提出罢课的几位“领头羊”,也不是最后出面解决问题的政府官员,而是隐藏在电脑背后那一张张“看客”的脸庞。正是由于他们的关注和迅速传播,才使得实践波及范围和影响力迅速扩大。

把镜头拉回2011年7月23日的中国,甬温线发生特别重大铁路 2

交通事故,俗称动车追尾事故。当时,有很多乘客通过微博记录下事故过程,同时引起全国上下微博用户的强烈关注。事发后,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在网上发表评论要求政府深入调查事故原因,并公开处理方案,起初零星意见并没有引起媒体关注,但是随着网络舆论力量的逐渐壮大,追求事故真相的声势终于引起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关注,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给广大人民一个答复。也许,时间会让铁路部门铭记这次血的教训,但是,这次事件中中国网民的力量已经引起国外新闻传播研究者的兴趣。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博士Kath 说:“中国网民是一群了不起的人,他们充满正义感的好奇心使真相越发明显。”的确,政府会给人民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是,是不是有了网络看客的推波助澜,或许会让答复来得更快。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不难发现,网络看客或许没有公民记者有直面政治、经济的机会,但他们利用手中的键盘和鼠标,给社会新闻事件增上一抹更加民主的色彩。当然,网络看客的评论有对有错,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专业新闻工作者挖掘真相,这便是网络时代需要看客的真正原因。

网络看客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公民新闻的报道主体是千千万万个公民,而他们的另一个身份就是网络看客,这就使得新闻报道可以在网络中自由传播,打破传统新闻报道的地域限制。由于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强大舆论压力,会迫使政府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从而促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回顾今年5月份发生在澳洲悉尼的中国留学生火车被殴事件,受害者将其照片发至微博并@(邀请关注)澳洲副总理陆克文,瞬间得到澳洲政府高层官员的关注。身在悉尼的中国留学生纷纷通过微博、Twitter 和 3

Facebook 要求澳洲政府给予补偿和道歉,同时,他们还选择悉尼发行量很大的免费交通报纸MX ,将此事以及延伸出的中国留学生安全问题刊登在一整版上,引起了澳洲政府、媒体和普通民众的高度关注。结果没出一星期,澳洲的教育部长和交通部长都对此事做出了回应,不仅做出口头道歉和经济赔偿,也将殴打中国留学生的白人罪犯判以重刑。

毋庸置疑,此传播方式在反映民意和舆论监督方面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为政府部门理性化看待民意,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平台。当然它目前阶段存在着随意性甚至偏激性的缺陷,但是,它仍旧可以与拥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传统媒体优势互补、珠联璧合,形成合力发挥媒体监督的舆论功能。

无论是公民新闻还是网络看客,社交网络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以博客为代表的公共主页具有即时性、开放性、自主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它使传统新闻“为大众”报道发展成为“由大众”报道的历史性阶段,也使个人空间转换成公共传播领域。所以,许多主流媒体开始意识到灾难性事件或突发事件中公民记者和网络看客的巨大作用,并且开始积极主动的建立起与之通力合作的平台和机会。前文中所提到的悉尼交通报MX 刊登中国留学生遭殴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事实证明:以网络看客为代表的公民新闻形式是传统新闻报道的一种丰富和补充,传统媒体应当将它看作是一个挑战,从而在报道严肃新闻时更加贴近事实的真相和权威性;而网络看客也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性,也转发和评论时多一些客观公正,少一些盲目和冲动。这样,两者才能相得益彰,在不断竞争中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4

作者:刘硕(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士)

5

网络时代需要“看客”

看客,我们并不陌生。他们是鲁迅笔下那群冷漠、麻木的围观者,也是整个社会众口一心批判的人。但是,随着Web2.0 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由单向传递转变为相互传递,随即引起了笔者对网络看客的重新定义。

什么是网络看客?

在人人玩转微博、论坛等社交网络的今天,看客已经不再是鲁迅笔下“看热闹”但不参与的人,而是敢于发表意见,甚至充当意见领袖的一群人。

当某一社会事件发生后,他们投身于网络这个虚拟却能爆发极大能量的世界,通过电脑或手机键盘我手“敲”我心,迅速地在某一突发事件中占据主导力量。大多数时候,他们不是时间的当事人或核心,但是,他们会以“看客”的角度,客观地关注事态发展甚至做出评价。当然,看客不是一个人,也不是所有的看客都发表同一种意见。他们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和建议以跟帖、转发或评论的形式发表在网络上,而网络的低门槛则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不同的看法。大家可以针对某一意见进行讨论,也可以单纯针对事件各抒己见。

说到底,网络看客是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公民新闻发展而来的。1998年,德拉吉博客网(drudgereport.com )率先向全世界揭露了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丑闻;2005年7月7日伦敦公共交通系统大爆炸,英国主流媒体当即获得大量来自普通民众的新闻图片和录像。而公民新闻真正拥有自己的身份是在2000年,韩国记者吴延镐创办了全球第一家公民新闻网站(ohmynews.com ),成功地将“人人都是记者”的口号铸成现实,并在韩国第十六次大选的时候成为卢武 1

铉的舆论阵地,直接影响韩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普通人不再拘泥于“早上翻报纸、晚上看新闻”的传统传播形式,而是主动、自发地发现新闻。当这一点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于网络时,网络看客便应运而生了。

公民记者(非专业新闻人)通过私人摄录、通讯设备和社交网络,为广大受众撰写并发布新闻内容,这些新闻往往是发生在人们身边触手可得的新鲜事,虽然无法与主流媒体报道的严肃新闻相媲美,但在网络这个鱼龙混杂、受众庞大的世界里,正逐渐站稳一席之地。

网络看客,正是支持公民记者源源不断发布新闻的后盾力量。他们转发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以增加点击量,而点击量的上涨则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排名,排名高的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为什么网络时代需要看客?

网络看客仅仅用手中的鼠标就可以改变舆论导向,甚至扭转事态发展。2012年6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某高中几位老师因薪资问题商议罢课,他们在社交网络和论坛上发布罢课时间并号召更多老师参与进来,短短几小时内,转发量和点击率超过千万,最终成功召集了全州八十万高中老师一起罢课。此事引起州政府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他们连夜开会商议解决办法,最终答应老师要求增长期工资,才彻底平息了罢课事件。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讲,整个事件中,最关键的部分不是提出罢课的几位“领头羊”,也不是最后出面解决问题的政府官员,而是隐藏在电脑背后那一张张“看客”的脸庞。正是由于他们的关注和迅速传播,才使得实践波及范围和影响力迅速扩大。

把镜头拉回2011年7月23日的中国,甬温线发生特别重大铁路 2

交通事故,俗称动车追尾事故。当时,有很多乘客通过微博记录下事故过程,同时引起全国上下微博用户的强烈关注。事发后,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在网上发表评论要求政府深入调查事故原因,并公开处理方案,起初零星意见并没有引起媒体关注,但是随着网络舆论力量的逐渐壮大,追求事故真相的声势终于引起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关注,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给广大人民一个答复。也许,时间会让铁路部门铭记这次血的教训,但是,这次事件中中国网民的力量已经引起国外新闻传播研究者的兴趣。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博士Kath 说:“中国网民是一群了不起的人,他们充满正义感的好奇心使真相越发明显。”的确,政府会给人民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是,是不是有了网络看客的推波助澜,或许会让答复来得更快。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不难发现,网络看客或许没有公民记者有直面政治、经济的机会,但他们利用手中的键盘和鼠标,给社会新闻事件增上一抹更加民主的色彩。当然,网络看客的评论有对有错,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专业新闻工作者挖掘真相,这便是网络时代需要看客的真正原因。

网络看客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公民新闻的报道主体是千千万万个公民,而他们的另一个身份就是网络看客,这就使得新闻报道可以在网络中自由传播,打破传统新闻报道的地域限制。由于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强大舆论压力,会迫使政府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从而促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回顾今年5月份发生在澳洲悉尼的中国留学生火车被殴事件,受害者将其照片发至微博并@(邀请关注)澳洲副总理陆克文,瞬间得到澳洲政府高层官员的关注。身在悉尼的中国留学生纷纷通过微博、Twitter 和 3

Facebook 要求澳洲政府给予补偿和道歉,同时,他们还选择悉尼发行量很大的免费交通报纸MX ,将此事以及延伸出的中国留学生安全问题刊登在一整版上,引起了澳洲政府、媒体和普通民众的高度关注。结果没出一星期,澳洲的教育部长和交通部长都对此事做出了回应,不仅做出口头道歉和经济赔偿,也将殴打中国留学生的白人罪犯判以重刑。

毋庸置疑,此传播方式在反映民意和舆论监督方面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为政府部门理性化看待民意,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平台。当然它目前阶段存在着随意性甚至偏激性的缺陷,但是,它仍旧可以与拥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传统媒体优势互补、珠联璧合,形成合力发挥媒体监督的舆论功能。

无论是公民新闻还是网络看客,社交网络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以博客为代表的公共主页具有即时性、开放性、自主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它使传统新闻“为大众”报道发展成为“由大众”报道的历史性阶段,也使个人空间转换成公共传播领域。所以,许多主流媒体开始意识到灾难性事件或突发事件中公民记者和网络看客的巨大作用,并且开始积极主动的建立起与之通力合作的平台和机会。前文中所提到的悉尼交通报MX 刊登中国留学生遭殴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事实证明:以网络看客为代表的公民新闻形式是传统新闻报道的一种丰富和补充,传统媒体应当将它看作是一个挑战,从而在报道严肃新闻时更加贴近事实的真相和权威性;而网络看客也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性,也转发和评论时多一些客观公正,少一些盲目和冲动。这样,两者才能相得益彰,在不断竞争中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4

作者:刘硕(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士)

5


相关文章

  • 浅论鲁迅笔下看客形象的悲剧意蕴
  • 寺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浅论鲁迅笔下 " 看客''形象的悲剧意蕴 .李 楠 摘要:看客是鲁迅作品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类人物形象,在看客身上表现出深厚的悲剧意蕴,本文从三个方面 分析了看客形象的悲剧意蕴:人性毁灭的悲哀:民族历史的悲哀:特 ...查看


  • "示众"文化:强权游戏催生冷血看客
  • 网友评论(335)2014.9.4 第84期 作者:余世存 导语:"柯震东致歉会,全民观赏小鲜肉痛哭",这些年,总是在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标题.从文教卫到公检法,都热衷于"起底"."人肉&quo ...查看


  • 看客:疲倦的中国人
  • 在世人眼中,中国人似乎不知疲倦.喧嚣和速度,让人们学会了随时随地入睡.只等一觉醒来,继续追赶这个时代. 2011年9月21日,安徽合肥,一名工人躲在水泥管里睡觉. 2011年11月6日,浙江嘉兴一处废品回收站,工人躺在塑料瓶堆上睡觉. 20 ...查看


  • 从鲁迅弃医从文想到的
  • 旧文重贴:<从鲁迅弃医从文想到的> 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在中国大概是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的.再过几天就是先生诞辰120周年,又恰逢美国九·一一恐怖事件让中国人痛痛快快地当了一次看客,忽然想起这个故事: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 ...查看


  • 一句话经典语录:做自己生命的主角,而不是别人生命中的看客.
  • 一句话经典语录:做自己生命的主角,而不是别人生命中的看客. 素材:网络 编辑:词叟 1.自己选择的路就要坚持走下去,路上的艰辛,无需抱怨. 2.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3.我相信,梦里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 ...查看


  • 鲁迅走开了,他笔下的人物欢呼雀跃了
  •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后,现在让其走开,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走开,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 ...查看


  • 鲁迅精神的现代意义
  • 鲁迅精神的现代意义 1940年1月9日当未来中国的政治领袖在延安做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的著名论断之后,鲁迅的文化选择的价值和五四新文化的基本素质似乎就应该被确定了.鲁迅一生中提出了无数个社会思想文化的命题 ...查看


  • 莫言[檀香刑]读后感
  • <檀香刑>中的悲剧 --我读莫言 莫言在<檀香刑>的<后记>中说:"--<檀香刑>大概是一本不合时宜的书--"光看小说的内容梗概,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花了两个多星期,才将 ...查看


  • 看客与告密者--鲁迅与老舍对国民性批判的异曲同工
  • 文学评论 __II -一一 II I一 看客与告密者 --鲁迅与老舍对国民性批判的异曲同工 陈晓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516057 摘要:鲁迅和老舍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塑造了看客和告密者这两种具有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的形象,并以不同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