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休闲农业考察报告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专业考察总结报告

中国*长沙

2016年4月28日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

(1.北京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从最初的观光果园等到休闲农场,再到休闲农业园区历经 30 余

年,始终坚持保护环境生态、活用农业资源和传承农村文化等发展策略。 同时,基于资源

整合需要,依托地缘关系、社区意识和社区总体营造理念建立休闲农业园区,通过多种本地

特色的体验方式辅导农民转型经营和推广休闲农业,强化其乡村性、生态性与体验性等产业

特性,实现台湾地区农业永续经营和农村再生发展。 依靠健全的制度、理念和规划,强化

农民组织合作与策略联盟,推动资源整合及社区总体营造等具体措施发展休闲农业,改善农

业产销结构,增加农民收益并释放出经济、社会、教育、休闲、文化和环保等多种功能,给

今后大陆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台湾;大陆;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园区;农会组织;园区规划中图

分类号:F3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275 (2013) 02-0198-04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aiwan to Mainland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DU Xing-jun1a, CHEN Xi1b

(1.P e k i n gUn i v e r s i t y ,a .Sc h o o lo fMa r x i s m,b.Sc h o o lo fJ o u r n a l i s m&Co mmu n

i c a t i o n ,Be i j i n g10087 1,Ch i n a )

Abstract:I nt h et h i r t yy e a r sd e v e l o p me n t , T a i wa n ' s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h

a sc h a n g e df r o m s i g h t s e e i n go r c h a r dt ol e i s u r ef a r m, t h e n t o l e i s u r e a g r

i c u l t u r e p a r k s . I ta l wa y sa d h e r e st o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 o fe c o l o g i c a le n v i r o n

me n t , a c t i v a t i o n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r e s o u r c e s , k e e pr u r a lc u l t u r e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o t h e rd e v e l o p me n ts t r a t e g i e s . Att h es a met i me , ba s e do nt h ei d e

a so fr e s o u r c ei n t e g r a t i o n , g e o p o l i t i c a lr e l a t i o n s , c o mmu n i t ys e n s ea

n dc o mmu n i t yo v e r a l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t h e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p a r k swe r ee

s t a bl i s h e d . T h e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p a r k sc a nt h r o u g hav a r i e t yo fl o c a lf e a

t u r e se x p e r i e n c emo d eg u i d a n c ef a r me r st r a n s f o r me dt oma n a g e me n ta n dp

r o mo t e d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 , s t r e n g t h e ni t sr u r a ln a t u r e , e c o l o g ya n

de x p e r i e n c ea n do t h e ri n d u s t r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a n dr e a l i z eT a i wa na g r

i c u l t u r e ' ss u s t a i n a bl ema n a g e me n ta n dd e v e l o p me n to fr u r a lr e g e n e r a t

i o n .Re l yo nas o u n ds y s t e m,i d e aa n dp l a n n i n g ,s t r e n g t h e nt h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o fp e a s a n t s 'c o o p e r a t i o na n ds t r a t e g i ca l l i a n c e ,p r o mo t er e s o u r c ei

n t e g r a t i o na n dc o mmu n i t yo v e r a l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o t h e rme a s u r e sd e v e l

o p e d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 ,i mp r o v e dt h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p r o d u c t i o ns t r u c t u

r e , i n c r e a s e df a r me r s 'i n c o mea n dr e l e a s e dt h ee c o n o my , s o c i e t y ,

e d u c a t i o n , l e i s u r e , c u l t u r ea n de n v i r o n me n t a lp r o t e c t i o na n do t h e rf

u n c t i o n s , o f f e r sma n ybe n e f i c i a le n l i g h t e n me n tt ot h ema i n l a n d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d e v e l o p me n t .

Key words:T a i wa n;Ma i n l a n d ;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 ;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p a r k

s ;t h ep e a s a n ta s s o c i a t i o n s ;p a r kp l a n n i n g

1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背景和历史沿革

1.1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背景

“休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现象,随着社会文化环境而变化。 现阶段休闲被视为一种态度或自由的感觉,是扣除了工作和家庭所必须的,非义务或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 然生态及环境资源, 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民众提供休闲服务,从而增进其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活动[ 1 ]。

休闲农业是台湾农业转型的重要策略, 它以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基础,为广大城市居民和农民自身提供休闲或旅游功能。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最早始于上世纪 7 0年代末,人均年收入达到中等小康水平后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逐步转向休闲型, 许多农民开始尝试开放成熟期的果园促销,进而逐步发展成观光果园。“休闲农业” 一词最早出现在 19 89年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委托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召开的“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上。 这次会议综合分析世界各国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和台湾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后,把农闲时将农场提供给大众体验和娱乐的农业经营模式确立为台湾的休闲农业。

1.2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19 83年台湾农业部门颁布 “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规定设置观光农园须首先向乡镇农会申请,由县政府及省农林厅和区农业改良场共同实地勘察合格后列入辅导对象,再由“农林厅”审核并制定年度计划后由 “农委会”拨给补助经费。19 86年后陆续出现了以各级农会为主的多种经营形式的休闲农场、森林牧场以及自 助式耕种农园, 如彰化县农会的东势林场、台南县农会的走马濑农场等,同时还有以 “行政院退辅会”等为主经营的公营农场和土地银行经营的农场等。

19 9 0年农委会颁布实施 “发展休闲农业计划”,正式开创台湾农业发展新的经营方向。 19 9 2年,农委会颁布了休闲农- “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规定休闲农业区面积必须在 50h m2以上。 19 9 6年,该办法修订为 “休闲农业第一部法规-- 第 2 期业辅导办法”以便区分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的概念而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 19 9 8年,台湾实施隔周休二日的新政策后进一步增加了民众休闲时间,就总体农业内、外环境而言,休闲农业对于环境变迁和个体重返自然的价值观的重建,都将成为未来农业经营的主要型态,也是提升农业经营品质的最佳途径。 由于农业转型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民众对生态旅游及农业体验的现实需求使全社会都积极投入休闲农业,自 19 89年到 2000年台湾休闲农场数增至 610家[ 2 ]。

进入新世纪, 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 台湾也遭遇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的问题, 都市人口快速成长, 公园绿地等休闲活动空间与设施更加不足。 国民收入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也使消费结构不断改变, 民众对观光旅游需求逐年增加,使得休闲农业发展更加紧迫。 2000年台湾当局修正“农业发展条例”,将休闲农业正式列入台湾重要农业发展政策,并对休闲农业进行统一界定: 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 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 提供国民休闲, 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模式[ 3 ]。 同年,将 “休闲农业辅导办法”修订为“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 并把休闲农场的面积放宽到0.5h m2。 2000年 12月 颁布实施的 “新世纪国家建设计划书”也把推动观光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随后相关部门颁布 “国内旅游发展方案”和 “21世纪台湾发展观光新战略”,决定发展生态和健康旅游, 使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相结合,以此来推动传统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业转型和乡村活化再生。2001年起,针对过去休闲农业各自发展,造成资源分散而缺乏整体竞争力的情况,台湾当局着手推动一乡一休闲园区计划, 即后来的 “休闲农业园区计划”, 要求集中力量发展农业园区,为游客提供旅游消费,促进乡村社区整体发展,增加居民收益,带动当地经济繁荣。 2002年台湾观光局发布“民宿管理办法”, 把民宿纳入到休闲农业范围, 进一步扩大了休闲农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这一时期,台湾休闲农场总数达到 1021家[ 2 ],这些休闲农场有力促进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和农业的永续经营。 2004年和 2006年 “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历经三次修订, 逐步把休闲农业发展重点转向品质的提升,力求实现休闲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2006年后,开始逐步辅导休闲农场进行登记,实施休闲农业和休闲农场的等级评定和品质认证制度, 逐步推动农场实现合法化经营。 同时,大力推进创意开发,积极参加国际交流合作,带动服务质量提升,

促进具有国际观光水平的休闲农业区的规划建设,实现休闲农业的健康和永续发展。

自 19 81年至 2011年的 30年间, 台湾地区各级农会组织先后辅导办理了多个乡镇市设置完成柑桔、 杨桃、 葡萄、梨、荔枝、龙眼、桃、李、莲雾、番石榴、百香果、草莓、茶及蝴蝶兰等在内的多种观光果园。 目前,台湾地区共划定休闲农业区 7 1处,休闲农场 27 4家[ 4 ]。 同时各级农会组织还积极发展和辅导都市农业,自 19 9 5年以来先后设置市民农园、花卉公园、教育农园等多处, 建设完善休闲农业指示标牌、解说设施、道路标志、停车场、凉亭和公厕等相关公共设施, 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保育和环境美化工程, 为使社会大众通过体验农业、了解农业进而支持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策略

休闲农业是结合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三生一体, 把自 然资源与休闲活动完美结合, 并具有最原始的乡土性与草根性的特色农业, 它依托广大农村地区, 充分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营造特色,发展创意,紧密结合农产加工、运销以及游憩服务, 使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态等资源达到和谐统一[ 5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五项具体内容。

2.1 保护环境生态休闲农业主要是利用农村地区优秀的自然和生态环境,结合农业生产及农村文化等资源从而形成良好的经营模式来吸引广大居民观光和游玩。 广大游客在学习、参与和体验各种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时所依托、利用的自 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分为可持续和不可持续两类。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主要是依托可持续的环境和生态资源,严格控制不可持续的稀缺资源的使用, 为民众提供休闲服务, 从而使他们全面了解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的重要性。 因此,休闲农业及观光园区等在保育环境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2.2 活用农业资源农业资源是休闲农业的重要载体和支撑,也是满足人们从事实用性、生态性及生动性等多种活动需要和用于放松身心及生活体验等心理需求的自然环境与广阔空间。 农业资源不但具有神秘的技术性、丰富的多样性和无穷的趣味性可以满足人们求知的欲望,让人们获得探求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满足感,而且还能带给广大游客浓厚亲切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心愿。

2.3 传承农村文化台湾农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色与底蕴,台湾广大农村地区流行的寺庙迎神赛会等祭祀活动;车鼓阵等庆祝活动;放天灯、布袋戏等各种娱乐活动;山歌对唱等说唱活动,绘画等手工制作;茶艺等产业文化;玩陀螺、灌蟋蟀等儿童娱乐活动;农村的衣、食、住、行、娱乐、生产生活器具和各种玩物等物质文化以及思想、意识、语言、信仰、礼仪、民风、制度、知识、艺术、生活方式、耕作制度和行为模式等精神文化不但是先辈生活的积累和传承,也可能是农民自己过去的亲身体验。 这些民俗和产业文化活动以及物质精神文化与休闲农业结合不但可以让人追古思今,亲身体验优质观光资源, 而且还可以使农村文化落地生根,发扬光大。

2.4 实施整合战略2001年台湾开始推动一乡一休闲园区计划, 即后来的“休闲农渔园区计划”, 以求最大限度发挥它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避免各自分散发展造成资源浪费和整体效益欠佳,减少游客对乡村环境的影响和冲击, 达成 “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 整合园区内农场、农园、民宿和所有景点通过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的休闲农渔园区,带动乡村社区整体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繁荣。“休闲农渔园区计划”的主要策略包括: ①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发展; ②软、硬件建设互相配合; ③园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④注重园区产品开发与创意;⑤加强策略联盟整合行销;⑥办理园区评鉴,引杜兴军等: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199 第 34 卷农业现代化研究导正确发展方向;⑦推动生态旅游,落实资源保育。

2.5 推动休闲农业园区建设休闲农渔园区是基于园区内资源整合的需要,依托地缘关系与利益共同体的社区意识和社区总体营造的理念与作法而成立的,以辅导农民顺利转型经营休闲农业和推广休闲农业为目的 “社区”。 休闲农业园区是综合运用本区域内特有的乡土文化和风土民情,通过解说教育、体验活动、产业与民俗文化活动以及农业经营等方式在整个观光游憩的空间系统中展示其独特风情与韵味的窗口和平台。 通过强化其乡村性、生态性与体验性等产业特性, 更好地挖掘其休闲价值和潜力, 为实现台湾地区农业的永续经营、农村的再生发展和农民的持久进步而贡

献力量。

3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园区建设

3.1 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过程及阶段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普及, 传统、单一型的休闲农场各自分散发展的策略越来越造成资源浪费和整体竞争力受损,于是从 2001年起台湾当局改变策略, 实施休闲农渔园区计划, 希望在社区总体营造策略启发下, 通过企业化经营手段将农地转变成具有商业价值的休闲乐园, 朝向精致农业转型。 企业化经营主要包括市场化、组织化和专业化三层意思,这也正是农业企业的经营理念。 由此可见,休闲农业园区政策的形成,早已融入了休闲产业的市场想象和园区经营所需的组织化与专业化构想。 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强调整合地方整体资源, 带动地方社区投入的发展理念, 也给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带来启示。 因此,将个别农园的发展理念扩大为整个乡镇园区并强调整个乡镇资源的整合发展,从而通过休闲农业园区来延续台湾精致农业的发展策略,强调用更加系统和专业的运作方式来为传统农业创造不同的附加价值以满足人们对某种休闲品质的需求,正是台湾农业始终遵循的发展策略。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自 2001年开始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2001年的一乡一休闲农渔园区,自 2001年开始通过请辅导委员赴各乡镇并通过农会予以辅导来推动的一乡一休闲农渔园区计划; 第二阶段自 2002年至 2004年, 按照一乡一休闲农渔园区计划要求, 每个乡镇需设置一个园区,然而并非每个乡镇都具备设置条件,相反地,有些乡镇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可设置多个园区,因此,自 2002年起将计划调整为 “休闲农渔园区计划”; 第三阶段自 2005年至今,为了发挥资源整合效果,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发展,农委会依法划定休闲农业区并给予经费补助,同时协助其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行销与管理活动,提升园区服务质量。

3.2 休闲农业园区的社会本质与产业特性休闲农业园区是依托企业经营和社区营造两大理念而建立, 以摆脱以往规模经济思维和发展精致农业为目标的,因此,它具有商业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就商业性而言,休闲农业园区与一般农业企业一样, 都强调市场化、组织化与专业化经营理念,其差异在于农业企业强调个别生产企业的产销效能, 而休闲农业园区则更强调区域内整体资源的组织营运。 就社会性而言,休闲农业园区与一般工业休闲产业具有本质不同,这种不同恰恰蕴含在其特殊的社会性上。 休闲农业园区首先所具备的社会特性是乡村性,即亲族情味的关怀氛围、群我序位的公共特性以及永续定居的人文生态特性[ 6 ]。农业的休闲价值和潜力来源于其乡村性,即人们对于休闲农业的需求更多来源于对农业所在地乡村生活的向往及其乡村性的感动,而不仅仅是农产品的消费和乡村自然景观。 休闲农业园区的另一产业特性是其地方属性, “地方”作为一个重要的休闲消费目 标不同于一般休闲工业强调的个别休闲产品。 因此,休闲农业园区必须努力发掘当地的物、景、地和风土人情等特色,来彰显其独特的地方性格和存在价值。 休闲农业作为与环境生态关系密切的产业形式,还必须要回馈自 然和生态体系, 建设、维护并提升属于农业产业本质的园区生态性,使园区能够健康、高效和永续运营。 农业之所以具有休闲产业化的价值和潜力,除了它具有呼唤自然人性的乡村性、地方性和生态性魅力以外, 还在于它具有一种直接结合了人力、 物力和地力而能直接创造产品的独特生产过程,正是这种独特的生产过程成为吸引都市居民参与生活体验,提高休闲农业价值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休闲农业园区是具有教育、经济、社会、游憩、医疗、文化和环保等多目标功能的产业形态,它综合运用农业资源的永续经营, 推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多面向永续发展,不但具有塑造乡村风貌、永续管理自然资源、环境及生态保护等环保功能,而且还具有发展乡村文化及维护地方认同的社会文化功能。 休闲农业园区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和经济转型, 使传统农业从生产初级产品的一级产业, 到加工农产品的二级加工业, 再进一步提升到三级的休闲服务产业, 使农业得以持续发展。 除产业级别的转变外,农业经营型态也会发生改变,农业从初级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并赋予品牌后变为商品出售, 再从商品提升为礼品或艺术品, 最后提升至休闲体验品, 农产品的附加价值逐次提高, 产品利润也就随之增加。 休闲农业发展还可以促进乡村社会转型和价值转变,提升社区环境质量和居民社区意识。 休闲农业通过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与体验服务扩大了居民参与休闲农场、民宿及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政治和社会参与度,促进了城乡交流,使乡村休闲产业经营者摆脱了传统依赖,逐步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社会价值。 休闲农业园区还可以增加社

区居民表达需求、执行发展计划等合作与联盟的机会,扩大社会关系的幅度[ 7 ]。促使园区居民、农场和民宿业者保护自 然生态景观, 改善社区环境质量,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旅游。 这一功能不但成为加速社区分化转型的促进剂,形成休闲农业新的乡村社会价值观, 而且在无形中还塑造了乡村社会团结互助, 互利共赢的社区意识。

3.3 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及营造

休闲农业园区必须遵循自 然规律、地方文化认同、生态环境属性及整合发展的园区营造理念来确立园区总体定位,以实现其乡村性、地方性、生态性和体验性等的产业特性与休闲价值。

休闲农业园区通过与本地社区联合而获得更多自 然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等潜在资源, 再与当地产业活动、人文景观等多种资源进行整合而开创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提高竞争力,促进休闲农业永续经营。 在推动园区内社区营造时,不仅200 第 2 期从各种休闲设施的规划着手,更重要的是唤醒了民众对于当地休闲农业发展的共同体意识。 共同体意识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过程,它需要用心去重建与积累本地居民对休闲农业的集体记忆, 并将这一记忆映射到人们的日 常生活中, 使整个园区的休闲过程处处蕴含着社区集体记忆的丰富痕迹,给游客提供终生难忘的体验,最终形成具有乡村性和地方性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区。

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与营造还需要建立独具特色的地方产业文化的主体性格, 通过塑造休闲农业园区的地方魅力, 固守自 身的产业文化主题性格, 发展休闲农业园区人文与自然的独特内涵与性格, 确立休闲农业发展的市场定位,发掘农产业文化主体性格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在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必须通过推动参与式行动来引导园区居民参与休闲农业发展,成为社区营造的参与者, 才会让属于园区居民的集体记忆逐渐深厚而难忘。同时, 还应让专业人士参与地方共同谋划并思考建设方案,把园区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力重新还给居民。 这种参与式的规划有助于唤醒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唤醒社区居民、 政府部门以及地方利益集团对园区社会、文化、空间和生态环境的共同价值认同和责任心, 把社区建设成为具有乡村性,重视生态环境并给广大居民和游客带来幸福快乐和完美体验的魅力园区。

2001年开始推行的 “休闲农渔园区计划”,以改变过去平均分配资源的方式,集中力量发展农渔园区,增加园区内软、硬件建设,充分整合园区内农场、农园、牧场等景点和民宿等设施, 逐步形成休闲农场、农业及民俗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尤其是 2002年修订后的 “发展观光条例”正式将民宿纳入辅导观光范畴,使偏远地区及休闲农业园区内农舍及休闲农场可以转型经营民宿,确立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框架。

4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对大陆的启示

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在 “行政院农委会”大力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根据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并结合大陆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4.1 政府主导和政策配套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台湾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和相关政策措施的保障。“行政院农委会”和各县市都设立相应的管理及辅导机构,形成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辅导体系。 同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和法规,保证休闲产业有序发展和依法按经营。 现阶段大陆休闲农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 必须加大政府对休闲农业的主导力度, 尽快制定农业休闲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休闲农业发展的行政手段和法律依据。

4.2 具有齐全功能和健全网络的农会组织是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台湾 “三农” (农业、农村和农民) 问题之所以解决得好,主要得益于对 “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 概念的持续关注。不论是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还是改善生产、生态和生活都离不开遍布台湾乡村的各级农会组织。 目前,必须加强大陆农民组织建设, 使其承担有效管理农村、发展农业和提升农民的重担,协助政府推行休闲农业发展策略。

4.3 转变观念,重视科技支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台湾正是在上世纪 60年代末面临农业发展困境时, 通过转变观念,强化科技支农力度,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才实现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 现阶段大陆也面临着农业科技支持力度不够、农业面临转型升级、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等诸多困境,因此,必须学习台湾经验,加大农业科技支持力度,

转变农民观念,加快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休闲农业稳步健康发展。

4.4 合理规划布局,整合资源,强化合作经营和策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

大陆和台湾具有相似的农业资源特征, 人多地少, 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因此,发展休闲农业,必须从当地主要或特色的农业生产、 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这些农业资源着手,发挥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展示、解说、观赏、参与、摄影和采摘等多样化的活动或手段, 来活化农业资源, 使休闲农业得到永续经营与发展。

4.5 重视宣传推介,培养农民驾驭市场能力

宣传推介是推动台湾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台湾各休闲农业企业普遍重视自身品牌和形象宣传,形成全方位宣传推介网络,使广大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并享受休闲农业的许多快捷服务。 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信息和科技日新月 异,人们的素质和市场认同也逐步提高。 必须加强推广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开拓产品市场才能提升休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4.6 完善休闲农业服务体系,加强体验经济与休闲农业产品研发

休闲农业是集观光、游览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形态, 旅游者通过深入农村和农家体验农村生活, 感受农村文化。 因此,必须完善休闲农业体系,对农业环境、接待服务等提出相应要求, 提高休闲农业层次, 这也是休闲农业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随着对休闲农业和体验经济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旅游休闲产品需求和服务质量均直线上升, 给休闲农业从业者和相关部门提出更高要求。 必须更加适应休闲农业的高度参与性和互动性,创造性地开发出具有人性化、 绿色化和高附加价值的休闲旅游产品,提供优质服务,才能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推动我国休闲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政宗.休闲农业行销策略分析[ J ].农业推广文汇,19 9 8 (4 3 ) :181-182.[ 2]段兆麟.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回顾与未来发展策略[ J ].农政与农情,2007 (17 7 ) :64 .[ 3]邱涌忠.农金岁月三十八[ M].台北:东莹国际文化有限公司,2008 :127 .[ 4 ] “台湾休闲农业旅游网”网站[ EB/ OL ].www .t a i wa n f a r m.o r g .t w/ c o m/i n d e x .p h p / t w/ f a r mg p s / 2012- 01 ,2012- 07 .[ 5]郑健雄,陈昭郎.台湾休闲农场市场区隔化之探讨[ A ].造园学会编:休闲理论与游憩行为[ M].台北:田园城市文化出版社,19 9 6 :19 1- 203 .[ 6]黄昭瑾.合院空间形式与日常生活之研究---台湾乡村性的展演与变迁[ D].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 7 ]邱涌忠.休闲农业在乡村发展的社会意义[ R].推动农村振兴创造农业生命力研讨会资料, 台湾中国农村发展规划学会,2003:7 2.杜兴军等: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201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专业考察总结报告

中国*长沙

2016年4月28日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

(1.北京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从最初的观光果园等到休闲农场,再到休闲农业园区历经 30 余

年,始终坚持保护环境生态、活用农业资源和传承农村文化等发展策略。 同时,基于资源

整合需要,依托地缘关系、社区意识和社区总体营造理念建立休闲农业园区,通过多种本地

特色的体验方式辅导农民转型经营和推广休闲农业,强化其乡村性、生态性与体验性等产业

特性,实现台湾地区农业永续经营和农村再生发展。 依靠健全的制度、理念和规划,强化

农民组织合作与策略联盟,推动资源整合及社区总体营造等具体措施发展休闲农业,改善农

业产销结构,增加农民收益并释放出经济、社会、教育、休闲、文化和环保等多种功能,给

今后大陆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台湾;大陆;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园区;农会组织;园区规划中图

分类号:F3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275 (2013) 02-0198-04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aiwan to Mainland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DU Xing-jun1a, CHEN Xi1b

(1.P e k i n gUn i v e r s i t y ,a .Sc h o o lo fMa r x i s m,b.Sc h o o lo fJ o u r n a l i s m&Co mmu n

i c a t i o n ,Be i j i n g10087 1,Ch i n a )

Abstract:I nt h et h i r t yy e a r sd e v e l o p me n t , T a i wa n ' s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h

a sc h a n g e df r o m s i g h t s e e i n go r c h a r dt ol e i s u r ef a r m, t h e n t o l e i s u r e a g r

i c u l t u r e p a r k s . I ta l wa y sa d h e r e st o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 o fe c o l o g i c a le n v i r o n

me n t , a c t i v a t i o n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r e s o u r c e s , k e e pr u r a lc u l t u r e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o t h e rd e v e l o p me n ts t r a t e g i e s . Att h es a met i me , ba s e do nt h ei d e

a so fr e s o u r c ei n t e g r a t i o n , g e o p o l i t i c a lr e l a t i o n s , c o mmu n i t ys e n s ea

n dc o mmu n i t yo v e r a l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t h e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p a r k swe r ee

s t a bl i s h e d . T h e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p a r k sc a nt h r o u g hav a r i e t yo fl o c a lf e a

t u r e se x p e r i e n c emo d eg u i d a n c ef a r me r st r a n s f o r me dt oma n a g e me n ta n dp

r o mo t e d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 , s t r e n g t h e ni t sr u r a ln a t u r e , e c o l o g ya n

de x p e r i e n c ea n do t h e ri n d u s t r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a n dr e a l i z eT a i wa na g r

i c u l t u r e ' ss u s t a i n a bl ema n a g e me n ta n dd e v e l o p me n to fr u r a lr e g e n e r a t

i o n .Re l yo nas o u n ds y s t e m,i d e aa n dp l a n n i n g ,s t r e n g t h e nt h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o fp e a s a n t s 'c o o p e r a t i o na n ds t r a t e g i ca l l i a n c e ,p r o mo t er e s o u r c ei

n t e g r a t i o na n dc o mmu n i t yo v e r a l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o t h e rme a s u r e sd e v e l

o p e d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 ,i mp r o v e dt h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p r o d u c t i o ns t r u c t u

r e , i n c r e a s e df a r me r s 'i n c o mea n dr e l e a s e dt h ee c o n o my , s o c i e t y ,

e d u c a t i o n , l e i s u r e , c u l t u r ea n de n v i r o n me n t a lp r o t e c t i o na n do t h e rf

u n c t i o n s , o f f e r sma n ybe n e f i c i a le n l i g h t e n me n tt ot h ema i n l a n d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d e v e l o p me n t .

Key words:T a i wa n;Ma i n l a n d ;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 ;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p a r k

s ;t h ep e a s a n ta s s o c i a t i o n s ;p a r kp l a n n i n g

1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背景和历史沿革

1.1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背景

“休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现象,随着社会文化环境而变化。 现阶段休闲被视为一种态度或自由的感觉,是扣除了工作和家庭所必须的,非义务或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 然生态及环境资源, 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民众提供休闲服务,从而增进其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活动[ 1 ]。

休闲农业是台湾农业转型的重要策略, 它以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基础,为广大城市居民和农民自身提供休闲或旅游功能。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最早始于上世纪 7 0年代末,人均年收入达到中等小康水平后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逐步转向休闲型, 许多农民开始尝试开放成熟期的果园促销,进而逐步发展成观光果园。“休闲农业” 一词最早出现在 19 89年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委托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召开的“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上。 这次会议综合分析世界各国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和台湾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后,把农闲时将农场提供给大众体验和娱乐的农业经营模式确立为台湾的休闲农业。

1.2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19 83年台湾农业部门颁布 “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规定设置观光农园须首先向乡镇农会申请,由县政府及省农林厅和区农业改良场共同实地勘察合格后列入辅导对象,再由“农林厅”审核并制定年度计划后由 “农委会”拨给补助经费。19 86年后陆续出现了以各级农会为主的多种经营形式的休闲农场、森林牧场以及自 助式耕种农园, 如彰化县农会的东势林场、台南县农会的走马濑农场等,同时还有以 “行政院退辅会”等为主经营的公营农场和土地银行经营的农场等。

19 9 0年农委会颁布实施 “发展休闲农业计划”,正式开创台湾农业发展新的经营方向。 19 9 2年,农委会颁布了休闲农- “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规定休闲农业区面积必须在 50h m2以上。 19 9 6年,该办法修订为 “休闲农业第一部法规-- 第 2 期业辅导办法”以便区分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的概念而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 19 9 8年,台湾实施隔周休二日的新政策后进一步增加了民众休闲时间,就总体农业内、外环境而言,休闲农业对于环境变迁和个体重返自然的价值观的重建,都将成为未来农业经营的主要型态,也是提升农业经营品质的最佳途径。 由于农业转型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民众对生态旅游及农业体验的现实需求使全社会都积极投入休闲农业,自 19 89年到 2000年台湾休闲农场数增至 610家[ 2 ]。

进入新世纪, 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 台湾也遭遇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的问题, 都市人口快速成长, 公园绿地等休闲活动空间与设施更加不足。 国民收入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也使消费结构不断改变, 民众对观光旅游需求逐年增加,使得休闲农业发展更加紧迫。 2000年台湾当局修正“农业发展条例”,将休闲农业正式列入台湾重要农业发展政策,并对休闲农业进行统一界定: 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 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 提供国民休闲, 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模式[ 3 ]。 同年,将 “休闲农业辅导办法”修订为“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 并把休闲农场的面积放宽到0.5h m2。 2000年 12月 颁布实施的 “新世纪国家建设计划书”也把推动观光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随后相关部门颁布 “国内旅游发展方案”和 “21世纪台湾发展观光新战略”,决定发展生态和健康旅游, 使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相结合,以此来推动传统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业转型和乡村活化再生。2001年起,针对过去休闲农业各自发展,造成资源分散而缺乏整体竞争力的情况,台湾当局着手推动一乡一休闲园区计划, 即后来的 “休闲农业园区计划”, 要求集中力量发展农业园区,为游客提供旅游消费,促进乡村社区整体发展,增加居民收益,带动当地经济繁荣。 2002年台湾观光局发布“民宿管理办法”, 把民宿纳入到休闲农业范围, 进一步扩大了休闲农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这一时期,台湾休闲农场总数达到 1021家[ 2 ],这些休闲农场有力促进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和农业的永续经营。 2004年和 2006年 “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历经三次修订, 逐步把休闲农业发展重点转向品质的提升,力求实现休闲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2006年后,开始逐步辅导休闲农场进行登记,实施休闲农业和休闲农场的等级评定和品质认证制度, 逐步推动农场实现合法化经营。 同时,大力推进创意开发,积极参加国际交流合作,带动服务质量提升,

促进具有国际观光水平的休闲农业区的规划建设,实现休闲农业的健康和永续发展。

自 19 81年至 2011年的 30年间, 台湾地区各级农会组织先后辅导办理了多个乡镇市设置完成柑桔、 杨桃、 葡萄、梨、荔枝、龙眼、桃、李、莲雾、番石榴、百香果、草莓、茶及蝴蝶兰等在内的多种观光果园。 目前,台湾地区共划定休闲农业区 7 1处,休闲农场 27 4家[ 4 ]。 同时各级农会组织还积极发展和辅导都市农业,自 19 9 5年以来先后设置市民农园、花卉公园、教育农园等多处, 建设完善休闲农业指示标牌、解说设施、道路标志、停车场、凉亭和公厕等相关公共设施, 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保育和环境美化工程, 为使社会大众通过体验农业、了解农业进而支持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策略

休闲农业是结合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三生一体, 把自 然资源与休闲活动完美结合, 并具有最原始的乡土性与草根性的特色农业, 它依托广大农村地区, 充分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营造特色,发展创意,紧密结合农产加工、运销以及游憩服务, 使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态等资源达到和谐统一[ 5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五项具体内容。

2.1 保护环境生态休闲农业主要是利用农村地区优秀的自然和生态环境,结合农业生产及农村文化等资源从而形成良好的经营模式来吸引广大居民观光和游玩。 广大游客在学习、参与和体验各种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时所依托、利用的自 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分为可持续和不可持续两类。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主要是依托可持续的环境和生态资源,严格控制不可持续的稀缺资源的使用, 为民众提供休闲服务, 从而使他们全面了解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的重要性。 因此,休闲农业及观光园区等在保育环境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2.2 活用农业资源农业资源是休闲农业的重要载体和支撑,也是满足人们从事实用性、生态性及生动性等多种活动需要和用于放松身心及生活体验等心理需求的自然环境与广阔空间。 农业资源不但具有神秘的技术性、丰富的多样性和无穷的趣味性可以满足人们求知的欲望,让人们获得探求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满足感,而且还能带给广大游客浓厚亲切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心愿。

2.3 传承农村文化台湾农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色与底蕴,台湾广大农村地区流行的寺庙迎神赛会等祭祀活动;车鼓阵等庆祝活动;放天灯、布袋戏等各种娱乐活动;山歌对唱等说唱活动,绘画等手工制作;茶艺等产业文化;玩陀螺、灌蟋蟀等儿童娱乐活动;农村的衣、食、住、行、娱乐、生产生活器具和各种玩物等物质文化以及思想、意识、语言、信仰、礼仪、民风、制度、知识、艺术、生活方式、耕作制度和行为模式等精神文化不但是先辈生活的积累和传承,也可能是农民自己过去的亲身体验。 这些民俗和产业文化活动以及物质精神文化与休闲农业结合不但可以让人追古思今,亲身体验优质观光资源, 而且还可以使农村文化落地生根,发扬光大。

2.4 实施整合战略2001年台湾开始推动一乡一休闲园区计划, 即后来的“休闲农渔园区计划”, 以求最大限度发挥它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避免各自分散发展造成资源浪费和整体效益欠佳,减少游客对乡村环境的影响和冲击, 达成 “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 整合园区内农场、农园、民宿和所有景点通过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的休闲农渔园区,带动乡村社区整体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繁荣。“休闲农渔园区计划”的主要策略包括: ①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发展; ②软、硬件建设互相配合; ③园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④注重园区产品开发与创意;⑤加强策略联盟整合行销;⑥办理园区评鉴,引杜兴军等: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199 第 34 卷农业现代化研究导正确发展方向;⑦推动生态旅游,落实资源保育。

2.5 推动休闲农业园区建设休闲农渔园区是基于园区内资源整合的需要,依托地缘关系与利益共同体的社区意识和社区总体营造的理念与作法而成立的,以辅导农民顺利转型经营休闲农业和推广休闲农业为目的 “社区”。 休闲农业园区是综合运用本区域内特有的乡土文化和风土民情,通过解说教育、体验活动、产业与民俗文化活动以及农业经营等方式在整个观光游憩的空间系统中展示其独特风情与韵味的窗口和平台。 通过强化其乡村性、生态性与体验性等产业特性, 更好地挖掘其休闲价值和潜力, 为实现台湾地区农业的永续经营、农村的再生发展和农民的持久进步而贡

献力量。

3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园区建设

3.1 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过程及阶段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普及, 传统、单一型的休闲农场各自分散发展的策略越来越造成资源浪费和整体竞争力受损,于是从 2001年起台湾当局改变策略, 实施休闲农渔园区计划, 希望在社区总体营造策略启发下, 通过企业化经营手段将农地转变成具有商业价值的休闲乐园, 朝向精致农业转型。 企业化经营主要包括市场化、组织化和专业化三层意思,这也正是农业企业的经营理念。 由此可见,休闲农业园区政策的形成,早已融入了休闲产业的市场想象和园区经营所需的组织化与专业化构想。 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强调整合地方整体资源, 带动地方社区投入的发展理念, 也给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带来启示。 因此,将个别农园的发展理念扩大为整个乡镇园区并强调整个乡镇资源的整合发展,从而通过休闲农业园区来延续台湾精致农业的发展策略,强调用更加系统和专业的运作方式来为传统农业创造不同的附加价值以满足人们对某种休闲品质的需求,正是台湾农业始终遵循的发展策略。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自 2001年开始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2001年的一乡一休闲农渔园区,自 2001年开始通过请辅导委员赴各乡镇并通过农会予以辅导来推动的一乡一休闲农渔园区计划; 第二阶段自 2002年至 2004年, 按照一乡一休闲农渔园区计划要求, 每个乡镇需设置一个园区,然而并非每个乡镇都具备设置条件,相反地,有些乡镇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可设置多个园区,因此,自 2002年起将计划调整为 “休闲农渔园区计划”; 第三阶段自 2005年至今,为了发挥资源整合效果,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发展,农委会依法划定休闲农业区并给予经费补助,同时协助其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行销与管理活动,提升园区服务质量。

3.2 休闲农业园区的社会本质与产业特性休闲农业园区是依托企业经营和社区营造两大理念而建立, 以摆脱以往规模经济思维和发展精致农业为目标的,因此,它具有商业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就商业性而言,休闲农业园区与一般农业企业一样, 都强调市场化、组织化与专业化经营理念,其差异在于农业企业强调个别生产企业的产销效能, 而休闲农业园区则更强调区域内整体资源的组织营运。 就社会性而言,休闲农业园区与一般工业休闲产业具有本质不同,这种不同恰恰蕴含在其特殊的社会性上。 休闲农业园区首先所具备的社会特性是乡村性,即亲族情味的关怀氛围、群我序位的公共特性以及永续定居的人文生态特性[ 6 ]。农业的休闲价值和潜力来源于其乡村性,即人们对于休闲农业的需求更多来源于对农业所在地乡村生活的向往及其乡村性的感动,而不仅仅是农产品的消费和乡村自然景观。 休闲农业园区的另一产业特性是其地方属性, “地方”作为一个重要的休闲消费目 标不同于一般休闲工业强调的个别休闲产品。 因此,休闲农业园区必须努力发掘当地的物、景、地和风土人情等特色,来彰显其独特的地方性格和存在价值。 休闲农业作为与环境生态关系密切的产业形式,还必须要回馈自 然和生态体系, 建设、维护并提升属于农业产业本质的园区生态性,使园区能够健康、高效和永续运营。 农业之所以具有休闲产业化的价值和潜力,除了它具有呼唤自然人性的乡村性、地方性和生态性魅力以外, 还在于它具有一种直接结合了人力、 物力和地力而能直接创造产品的独特生产过程,正是这种独特的生产过程成为吸引都市居民参与生活体验,提高休闲农业价值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休闲农业园区是具有教育、经济、社会、游憩、医疗、文化和环保等多目标功能的产业形态,它综合运用农业资源的永续经营, 推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多面向永续发展,不但具有塑造乡村风貌、永续管理自然资源、环境及生态保护等环保功能,而且还具有发展乡村文化及维护地方认同的社会文化功能。 休闲农业园区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和经济转型, 使传统农业从生产初级产品的一级产业, 到加工农产品的二级加工业, 再进一步提升到三级的休闲服务产业, 使农业得以持续发展。 除产业级别的转变外,农业经营型态也会发生改变,农业从初级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并赋予品牌后变为商品出售, 再从商品提升为礼品或艺术品, 最后提升至休闲体验品, 农产品的附加价值逐次提高, 产品利润也就随之增加。 休闲农业发展还可以促进乡村社会转型和价值转变,提升社区环境质量和居民社区意识。 休闲农业通过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与体验服务扩大了居民参与休闲农场、民宿及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政治和社会参与度,促进了城乡交流,使乡村休闲产业经营者摆脱了传统依赖,逐步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社会价值。 休闲农业园区还可以增加社

区居民表达需求、执行发展计划等合作与联盟的机会,扩大社会关系的幅度[ 7 ]。促使园区居民、农场和民宿业者保护自 然生态景观, 改善社区环境质量,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旅游。 这一功能不但成为加速社区分化转型的促进剂,形成休闲农业新的乡村社会价值观, 而且在无形中还塑造了乡村社会团结互助, 互利共赢的社区意识。

3.3 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及营造

休闲农业园区必须遵循自 然规律、地方文化认同、生态环境属性及整合发展的园区营造理念来确立园区总体定位,以实现其乡村性、地方性、生态性和体验性等的产业特性与休闲价值。

休闲农业园区通过与本地社区联合而获得更多自 然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等潜在资源, 再与当地产业活动、人文景观等多种资源进行整合而开创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提高竞争力,促进休闲农业永续经营。 在推动园区内社区营造时,不仅200 第 2 期从各种休闲设施的规划着手,更重要的是唤醒了民众对于当地休闲农业发展的共同体意识。 共同体意识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过程,它需要用心去重建与积累本地居民对休闲农业的集体记忆, 并将这一记忆映射到人们的日 常生活中, 使整个园区的休闲过程处处蕴含着社区集体记忆的丰富痕迹,给游客提供终生难忘的体验,最终形成具有乡村性和地方性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区。

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与营造还需要建立独具特色的地方产业文化的主体性格, 通过塑造休闲农业园区的地方魅力, 固守自 身的产业文化主题性格, 发展休闲农业园区人文与自然的独特内涵与性格, 确立休闲农业发展的市场定位,发掘农产业文化主体性格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在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必须通过推动参与式行动来引导园区居民参与休闲农业发展,成为社区营造的参与者, 才会让属于园区居民的集体记忆逐渐深厚而难忘。同时, 还应让专业人士参与地方共同谋划并思考建设方案,把园区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力重新还给居民。 这种参与式的规划有助于唤醒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唤醒社区居民、 政府部门以及地方利益集团对园区社会、文化、空间和生态环境的共同价值认同和责任心, 把社区建设成为具有乡村性,重视生态环境并给广大居民和游客带来幸福快乐和完美体验的魅力园区。

2001年开始推行的 “休闲农渔园区计划”,以改变过去平均分配资源的方式,集中力量发展农渔园区,增加园区内软、硬件建设,充分整合园区内农场、农园、牧场等景点和民宿等设施, 逐步形成休闲农场、农业及民俗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尤其是 2002年修订后的 “发展观光条例”正式将民宿纳入辅导观光范畴,使偏远地区及休闲农业园区内农舍及休闲农场可以转型经营民宿,确立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框架。

4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对大陆的启示

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在 “行政院农委会”大力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根据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并结合大陆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4.1 政府主导和政策配套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台湾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和相关政策措施的保障。“行政院农委会”和各县市都设立相应的管理及辅导机构,形成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辅导体系。 同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和法规,保证休闲产业有序发展和依法按经营。 现阶段大陆休闲农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 必须加大政府对休闲农业的主导力度, 尽快制定农业休闲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休闲农业发展的行政手段和法律依据。

4.2 具有齐全功能和健全网络的农会组织是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台湾 “三农” (农业、农村和农民) 问题之所以解决得好,主要得益于对 “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 概念的持续关注。不论是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还是改善生产、生态和生活都离不开遍布台湾乡村的各级农会组织。 目前,必须加强大陆农民组织建设, 使其承担有效管理农村、发展农业和提升农民的重担,协助政府推行休闲农业发展策略。

4.3 转变观念,重视科技支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台湾正是在上世纪 60年代末面临农业发展困境时, 通过转变观念,强化科技支农力度,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才实现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 现阶段大陆也面临着农业科技支持力度不够、农业面临转型升级、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等诸多困境,因此,必须学习台湾经验,加大农业科技支持力度,

转变农民观念,加快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休闲农业稳步健康发展。

4.4 合理规划布局,整合资源,强化合作经营和策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

大陆和台湾具有相似的农业资源特征, 人多地少, 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因此,发展休闲农业,必须从当地主要或特色的农业生产、 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这些农业资源着手,发挥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展示、解说、观赏、参与、摄影和采摘等多样化的活动或手段, 来活化农业资源, 使休闲农业得到永续经营与发展。

4.5 重视宣传推介,培养农民驾驭市场能力

宣传推介是推动台湾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台湾各休闲农业企业普遍重视自身品牌和形象宣传,形成全方位宣传推介网络,使广大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并享受休闲农业的许多快捷服务。 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信息和科技日新月 异,人们的素质和市场认同也逐步提高。 必须加强推广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开拓产品市场才能提升休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4.6 完善休闲农业服务体系,加强体验经济与休闲农业产品研发

休闲农业是集观光、游览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形态, 旅游者通过深入农村和农家体验农村生活, 感受农村文化。 因此,必须完善休闲农业体系,对农业环境、接待服务等提出相应要求, 提高休闲农业层次, 这也是休闲农业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随着对休闲农业和体验经济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旅游休闲产品需求和服务质量均直线上升, 给休闲农业从业者和相关部门提出更高要求。 必须更加适应休闲农业的高度参与性和互动性,创造性地开发出具有人性化、 绿色化和高附加价值的休闲旅游产品,提供优质服务,才能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推动我国休闲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政宗.休闲农业行销策略分析[ J ].农业推广文汇,19 9 8 (4 3 ) :181-182.[ 2]段兆麟.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回顾与未来发展策略[ J ].农政与农情,2007 (17 7 ) :64 .[ 3]邱涌忠.农金岁月三十八[ M].台北:东莹国际文化有限公司,2008 :127 .[ 4 ] “台湾休闲农业旅游网”网站[ EB/ OL ].www .t a i wa n f a r m.o r g .t w/ c o m/i n d e x .p h p / t w/ f a r mg p s / 2012- 01 ,2012- 07 .[ 5]郑健雄,陈昭郎.台湾休闲农场市场区隔化之探讨[ A ].造园学会编:休闲理论与游憩行为[ M].台北:田园城市文化出版社,19 9 6 :19 1- 203 .[ 6]黄昭瑾.合院空间形式与日常生活之研究---台湾乡村性的展演与变迁[ D].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 7 ]邱涌忠.休闲农业在乡村发展的社会意义[ R].推动农村振兴创造农业生命力研讨会资料, 台湾中国农村发展规划学会,2003:7 2.杜兴军等: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201


相关文章

  • 关于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 十堰农业考察团 为学习借鉴台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加速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以及休闲农业发展,市农业局组织有关县市区农业局长.水产主管部门负责人.市直农业相关部门领导及休闲农业企业代表一行18人,于2012年12月1日-8日,赴台湾就以休闲农 ...查看


  • 台湾农业考察报告
  • 台湾农业考察报告 应台湾"中华两岸农业交流发展协会"邀请,市委副书记朱贤良率XX农业考察团于4月9日至17日赴台湾考察访问.考察团前往台北.花莲.高雄.台南.嘉义.南投等地,考察了台湾农业协会.台南县农会.永康市农会.南 ...查看


  • 台湾休闲体验农业及观光农业的几种形式
  • 关于台湾休闲体验农业的考察报告 [北京农学会副理事长 钱啸风]2001年11月5日,由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组团,有昌平.怀柔.朝阳.石景山.丰台等区.县参加的京郊赴台农业考察团来到宝岛台湾.以焦守田主任为团长一行9人,在台10天先后考察了 ...查看


  • 赴台湾考察现代农业考察报告11111
  • 9 3 关于报送<平泉县赴台经贸 考察交流专题报告>的报告 承德市台办: 经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平泉县组成了以县委书记刘文勤为团长,县直有关部门.乡镇和企业负责人共14名成员参加的赴台经贸考察团,于2009年6月15日至2 ...查看


  • 林业教育赴台湾林业考察报告
  •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赴台考察报告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赴台考察交流团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协会赴台考察交流团一行 10人,应台湾中华林产事业协会的邀请,于2007年11月7日至17日赴台考察交流.考察团先后拜访了台湾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台湾中华林产事业协 ...查看


  • 休闲农业论文
  • 摘 要:台湾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兴产业,主要利用农业和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农村变成具有休闲.教育.文化.观光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满足人们对休闲生活的需求.台湾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且富有文 ...查看


  • 南靖县对台产业对接工作方案
  • 南靖县对台产业对接工作方案 南靖县地处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对台工作的前沿,与台湾一衣带水,两地经贸交流合作紧密.南靖交通区位优势独特,国道319线.漳龙高速公路.龙厦铁路和规划中的福广高速公路均贯穿全境,属厦门1小时经济圈范围内,具有独特的对 ...查看


  • 观光农业考察报告
  • 现代观光农业考察报告 为推进我市旅游休闲城市发展,加快我市***现代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根据**市农牧业局统一安排,**农牧业局考察团13人在**两位副局长的率领下,就现代农业企业的组织和经营模式,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农业名.优. ...查看


  • 1000亩四季采摘水果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泸州市江阳区富园果蔬专业合作社 2016年5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