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我们周围的土壤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2 、能够独立地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 3 、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 4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沙、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 2 、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 、了解不同种类的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 4 、了解不同土壤里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自己感观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识。 2 、具有探究土壤的热情。 3 、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课前准备:带领部分学生到学校后面公路边采集黏土样本,将一部分晒干、碾成粉末状,另一部分碾碎,保持原有水分。在学校后面山中采集腐殖土样本,晒干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保持原样。在学校沙坑采集沙石,洗尽泥土,晒干其中一部分。

2 、放大镜每组 2 只,塑料杯、过滤器、量杯、水等若干。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通过观察,发现了土壤中有哪些物质?师生归纳板书:沙、黏土、腐殖质

二、观察研究干燥的腐殖土、黏土和沙的特征

1 、师:(出示实验桌上的干燥的腐殖土、黏土和沙)上课前,老师和一部分同学到学校后面的山上、公路边和沙坑里分别采集了腐殖土、黏土和沙,请同学们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特点。

2 、讨论观察研究方法。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观察它们?看谁的方法多,办法新。

3 、学生自主观察研究。

4 、学生描述、交流、讨论。

三、观察研究潮湿的腐殖土、黏土和沙的特征。

1 、(指名同学回答):随老师去采集这些物体的时候,你们看见它们都是干燥的的吗?它们是怎样的呢?

2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观察研究它们,比一比,看哪个组又有新的发现。 3 、学生自主观察研究。

4 、学生交流。

四、实验探究腐殖土、沙和黏土的渗水现象。

1 、教师演示引导,师生设计实验并猜想实验现象。

师:(出示实验装置)如果我们向装有腐殖土、沙和黏土的漏斗里加入很多的水,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水都会漏出来。

生:装沙的漏得要快一些。

生:装沙的漏出的水要多一些。

„„

师:漏斗里的沙、腐殖土和黏土是装一样多,还是多的多少的少呢?为什么?

生:肯定要一样多撒。

师:为什么?

生:才好比较撒。

师:是重量一样多?还是体积一样多?

生:(沉默片刻)

生:体积一样多公平。

师:为啥?

生:如果重量一样多,对沙不公平。

师:为啥?

生:(齐笑)

生:沙本身就重一些,如果重量一样多的话,沙就没有好大一点点(体积)。 生:我也同意他的意见。

师:其实,重量一样多也是可以的。不过我们今天比较体积一样多的情况。 „„

2 、学生实验观察。

3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师生分析讨论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4 、师生交流土壤渗水、保水性能的好坏对植物的生长可能有什么样的影响。 师:如果土壤里渗水快了或者慢了,对植物的生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生:我们上学期学过,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如果天上下的雨很快就流走了的话,植物就没有水喝了,植物就会枯死的。

生:土壤渗水慢一点还是好一些。

生:那这么说,黏土对植物的生长好一些啰?

生:我不同意。渗水太慢了,像黏土这样,水这么长时间还不流下去,那植物还不被泡死?

生:水稻整天泡在水里,并没有被淹死嘛,它还长得好好的呢。

师:我觉得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说明植物有的喜欢水多一些,有的喜欢水少一些。

生:反正水太少了不行吧。

生:我认为腐殖土最好,它能把多余的水排出来,还能够保住一部分水。 生:把沙和土壤混在一起,也许能让水渗得快一些。

„„

五、做土壤沉淀实验,为后面的继续研究做准备。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带部分学生到学校后面农田里采集土样,每个小组一份。

一、谈话导入: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话题引向研究不同土质的土壤)。

师:是的,土壤是一种混合物,它里面有黏土、沙和腐殖质,但从数量上看,主要的是黏土和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将黏土和沙混合在一起,会出现几种情况?(生:„„)。是的,大致会出现三种情况:要么含黏土少含沙多,要么含黏土多含沙少,要么黏土和沙的含量差不多。请同学们分别给它们取一个名字。

生:第一种我叫它沙土,第二种叫黏土,第三种我就说不好了。

生:我认为第二种取名为黏土不对,因为黏土里面是没有沙的。

生:第二种叫黏质土。

生:老师他照着书上说的。

师:看来同学们在取名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了,请同学们看看书上是怎样给它们取名字的吧。(板书: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你们觉得这几种土壤各有什么特点?(此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把上一节课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分析实际问题上来)

二、观察农田里的黏质土,做土壤沉淀实验,填写调查表。

1 、学校周围的土壤多数是什么颜色?(黄色)上课前,老师和一部分同学到后面农田里采集了一些土壤,请同学们观察。

2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填写调查表格。

3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三、讨论黏质土对农作物的影响。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学校周围的土壤属于黏质土,这种土壤对农作物的生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生:黏质土能保住一部分水分,农作物生长时就不怕干旱了。

师:有没有不好的影响?

生:它也有坏处,一下雨,土就粘在一起了,没有空空了(透气性差),土里的小动物就透不过气来,就会逼在里面,它们会死的。

师:是啊,植物的根在生长的时候,也需要空气,如果土壤里没有了空气,它们就不能很好地生长。

生:(惊呀的表情)

师:那怎么办呢?你们能帮助想想办法吗?

生:往里面加沙。

生:那有这么多的沙呀?

师:能不能还加点别的什么?比如说„„

生:我爷爷常常把树叶、玉米梗子填到土里,爷爷说它们是很好的肥料。我想还可以增加土壤里的空隙。

师:是的,农民伯伯在种田的时候,想了许多办法使土壤变得松软。像学校旁边的覃伯伯就是这样做的。

生:老师,是什么办法呀?

师:等会儿我们去问问他吧。

四、课外访问学习

1 、将学生带到陈伯伯家里,请他为学生讲解改良土壤的方法。教师借机向学生介绍陈伯伯改良土壤使柑桔增产的故事。

2 、向陈伯伯了解我们周围的土壤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如果时间允许,就把学生带到陈伯伯的农田里去实地参观调查

3 、学生总结,提出改良周围黏质土的建议。

《了解土壤》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水和腐殖质的混合物。

2、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和壤土三类。

3、能用实验证明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和含水性不同。

4、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5、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

难点: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

教学准备

事先采集的三种土壤样本(每组一份) 、白纸(3张)、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纸巾、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为了更好的研究,昨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花园的不同地方采集了三种不同的土壤,分别装在了一号、二号和三号烧杯里。关于这些昨天采集的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板书并分类。

3、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

〔反思:告诉学生土壤样品的来源地,以明确观察的目标性,增强真实性。〕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土壤

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哪组的发现或记录价值、特色)。

反思: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体会两种观察方法的不同结果,知道工具的重要性,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另外,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所看到的情况,并采用各种方式做一份有特色的观察记录,进一步深化土壤的表象特征。

活动二:研究土壤的成分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做一做下面这个实验,看它是否对你了解土壤有所帮助。投影: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2、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一握,再摊开纸巾,纸巾上面留下了什么?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3、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

注意事项:

1、土块要轻放。

2、搅拌要彻底。

3、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

4、始终要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步骤看到的现象。学生阅读此资料后开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反思:在科学新课程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一些言语的鼓励、启发、课堂组织策略的应用等,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隐性指导,像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能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一个和谐、有效的环境。〕

活动三:研究土壤的种类

1、观察颗粒大小

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份土壤的样本,请你们仔细观察,首先看看它们的颗粒大小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领取土壤样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汇报自己的发现。

谈话: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看课本第6页的阅读资料,它会给你一个原因解释。

学生阅读资料。

师生小结:通过这一环节的观察、阅读活动,对土壤有什么更多的了解。

2、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提问:沙土、黏土和壤土的颗粒大小不同,在遇到下雨这样的情况时,它们的渗水性会不会一样呢?你是怎么认为的?

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

讨论实验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考虑三个变量的控制: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倒水的速度要保持不变;不同的条件:三份不同种类的土壤;以及最后怎样获取水量的不同:方法1:倒入量杯;方法2:直接用尺子测量高度。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并将结果与刚才的预测相对照。

3、用多种感官了解沙和黏土的不同

每组一份沙和黏土的样本,请学生参照课本第7页提供的方法来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

集体讨论:每一种土壤看上去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更硬或更光滑?加点水握一握,哪种可以握成团?

激趣:再试着把它们分别放在胶卷盒里摇动,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或者是闻一闻它们的气味是否相同。

分组活动,交流。

三、课后拓展指导

谈话:同学们都已经对土壤有了非常丰富的了解。

提问:你知不知道我们这儿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呢?适合种植哪些植物?

学生思考、回答。

指出: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请教专家等。

《肥 沃的 土 壤》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2、科学知识:

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二、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的土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一根木棒、一张白纸、铲子等

课时安排:2 课时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一盆长期生长在贫瘠土壤里的花让学生观察后,问这是什么原因? (点评:上课时教师拿的是教室窗台上栽了一学期的两盆花,当初栽时,两花长势基本相同,而现在两盆花的长势相差很大。这样做有何好处?如果上课时教师师从外面带来一盆花效果会怎样?会有说服力吗?)

学生:交流、汇报并说出各种原因,其中有的学生说出了是土壤没有养分的原因。(点评:上课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说出许多可能的原因,如有的学生说长得差的那盆花没有根,教师就将那花挖出来让学生观察,看到它是有根的„„。教师对学生所作的猜想没有简单否定,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猜想进行分析判断,直到得出合理的解释。这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学的民主,也体现了科学课应具有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及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就势的导出课题,对就是土壤没有养分的原因,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肥 沃 的 土 壤。(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活动一:让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土样及落叶下土壤的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颜色的土样及落叶下土壤是什么颜色的?各有什么不同?

学生户外活动,仔细观察。

捡一些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回班级。(点评:上课时教师组织户外活动严谨有序,学生目的明确、行动迅速、纪律好,教学效率高。要处理好这一环节,关键在于教师在行动前要向学生交待清楚到户外要做什么,同时采取适当方法调动学生认真参与活动、遵守纪律的积极性;户外活动时,教师要组织好学生活动,注意观察,掌握好活动进程和活动时间,防止学生行动无目的、纪律松散,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2、活动二:了解肥沃的表层土的形成过程

(1)组织学生观察含有落叶的土样讨论并交流:干落叶是什么颜色?湿落叶是什么颜色?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

小组读图、讨论,汇报交流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看法。

总结: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植物尸体。

(2)组织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含有落叶的土样讨论并交流:土壤里还有什么?学生回答有各种各样的虫子及虫子的尸体。那么表层土的养分来自哪里呢?

总结: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物尸体。(点评:上课时,学生观察和讨论交流比较充分、真实。此环节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放大镜等用品,并可适当允许相邻的同学间互相观察土壤样品。)

(3)指导学生读书了解了解肥沃的表层土的形成过程

(4)深刻理解的腐殖质的作用。

教师拿出两盆吊蓝花:一盆长得好,一盆长得坏,让学生看到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初的植物茁壮且呈绿色,而在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则细弱柔软且枯黄。(点评:此处与导入相呼应,进一步说明导入时的分析判断,加深学生对土壤养分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

(1) 思考:腐殖质的作用这么大,你怎样用本课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给土壤增加肥力呢?

学生讨论回答。(点评: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2)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回家收集有关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的资料,(为下节课作个《肥料袋做准备》)多看一些走进科学的电视节目。提醒学生坚持写观察记录。总结全文学生读一遍课文。

(点评:即将下课时,教师提醒学生下课后将手洗净。这一点很重要,既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另外,板书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

板书设计

1.3 肥 沃 的 土 壤

一、 了解肥沃的表层土的形成过程:腐殖质

二、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

土壤的保护 教学设计

探究目标:

1、能猜想出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

2、能意识到土壤遭到破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3、能手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受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使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

过程方法: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做一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独立进行实验,知道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黄河的录像、森林被砍伐图片、实验报告单、装有土的盒子、装有草的盒子、2个水槽、2块木块、2个喷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你们有看过黄河的吗?那谁来说一说?

学生说出:看到过的黄河的样子。 黄河真的像几位同学所描述的那样?想不想亲自看一看?

2、(播放录像:黄河录像。)组织学生观看。

3、组织交流汇报 (1)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观看结果,学生说出:

1)黄河水很急。

2)黄河岸边没有树。

3)黄河水很混。

4)黄河水很黄。

(2)关于黄河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说出:

1)黄河旁边的树都哪里去了?

2)黄河水为什么那么黄?

3)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3)指导猜想。

是啊,黄河水为什么这黄?请大家猜一猜,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学生猜想:

1)可能是因为没有树。

2)可能是因为许多树都被砍了。

3)可能是没有种草。

4)可能是没有了花草树木的保护。

4、引出实验

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是不是像大家所猜想的那样,是因为没有了花草、树木这些植物的保护,水土流失,造成黄河水变黄了。花草、树木这些植物真的能够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吗?还是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科学探究

实验验证

组织认识实验材料

1、谈话:老师为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准备了实验材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2、组织对比。

其它小组的实验材料和他们的一样吗?(一样)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法。

我们应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你们想怎样实验,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互间积极争论,利用实验材料进行设计。

3、组织进行实验验证。

各小组都讨论出实验方法了吗?下面就用你们自己的方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师巡视指导。)

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积极进行观察实验、做记录。

4、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

汇报、交流展示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方法。

(1)汇报

同学们实验先做到这里,谁想代表你们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进行实验的。(其它小组要认真听,他们的实验和你们的一样吗?)

学生争先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个别小组实验方法和结果与别的小组同学的不一样。

(2)交流

我们看了几个小组的实验,实验结果不一样,原因出在哪里?

学生解释为:

1)两个木块一个横着放、一个坚着放,高度不一样。

2)两个喷壶放得一个高一个低,是不对的,应放得一样高。

3)两个喷壶的水流出的不一样多。而且一个流的快一个流的慢,是不对的。

4)除有草无草不一样外其它条件都应当一样。

5、组织学生再次进行实验。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都说出了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老师还为每小组准备了一组实验材料,你们想不想运用正确的方法再进行一次实验?

学生再次实验。并修改实验报告单。

6、组织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通过再次实验,谁来把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给大家说一说。

各小组争先汇报。

学生说出:有草的一盒土少水清,无草的一盒土多水混。

7、教师总结

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和他们的一致吗?

从实验结果中你知道了什么?

每个小组都举起了手。

学生答出:

(1)草可以不让土流出来。

(2)草可以使土变清。

(3)草可以保护土壤。

(4)花草、树木可以保护土壤。

(5)植物可以保护土壤。

说得非常好,植物可以保护土壤。

三、实践应用

1.组织学生观看图片。

植物可以保护土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幅图片。

出示图片。

学生认真观看图片,然后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说出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出:

(1)树被砍了,感到很心疼。

(2)大片森林砍了,环境受到破坏,人类会受到惩罚。

(3)森林被砍,下雨产生洪水,会造成水土流失

3.组织学生讨论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根据以上事实知道黄河水变黄的原因了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4.组织汇报

现在谁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学生争先回答。

学生说出:

(1)因为人们砍掉了树木,原以当暴风雨来临时

把泥土冲进了河里黄河水就变黄了。

(2)因为人们乱砍乱伐不爱护花草树木,当有洪灾时,造成水土流失黄河水就变黄了。

(3)因为人们乱砍乱伐,使土壤失去了保护作用,所以当暴雨来临,造成水土流失,黄河水就变黄了。

„„

5.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我们共同探讨了黄河水变黄的原因,知道了土壤保护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就是“土壤的保护”

四、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学的都非常好。请大家再利用课下时间调查土壤还会受到哪些破坏。并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下节课,我们再共同交流。

果实和种子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科学知识

1、认识果实和种子。

2、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

3、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

4、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2、愿意开展长周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难点: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

一些带种子的植物、浸泡过的蚕豆等种子、镊子、放大镜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种子和果实

1、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植物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你知道植物宝宝藏在哪里吗?

2、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它长在哪里呢?今天老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的家一起带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种子在哪里。

3、小组实验、交流。

4、分组汇报。(猕猴桃、香蕉的种子都退化了,变的很小,很难察觉。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需提醒。)

讲述:同学们发现植物的种子一般长在果实里,果实就是种子的家。

二、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

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种植植物时,一般是先把它的种子埋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但也有很多植物不需要人们帮它们播种,而是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法。比如蒲公英,你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

2、讲述: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你还知道其他种子的旅行方式吗?

3、小组讨论、交流,试着填写活动记录表格。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

三、认识种子的构造

1、讲述: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一颗种子,用手摸一摸,你能想想这颗种子里会有些什么吗?请你画下来。

3、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把画展示给大家看。

4、究竟同学们想的对不对,下面我们就来解剖种子。谁来说说解剖时我们要注意哪些呢?

5、教师示范解剖种子。强调:用镊子剥开种皮时要轻,不要伤到里面幼嫩的部分,然后从蚕豆开口的那一边小心的掰开。

6、学生解剖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里面有什么,并画下来。

7、说说你看到种子里面有什么?

8、学生再用花生的种子进行实验,要求按照预测——画图——解剖——观察——画图——表达的过程。

让学生比较每组前后两组的记录图,有什么不同?说明观察有什么作用?

四、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1、当我们把种子种到土里后,怎样才能让它生根发芽呢?你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实验。

3、交流实验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回家做或者在班上集中做。

五、学生提出与种子萌发有关的问题。

1、第二课时上,看几号瓶的种子发芽了,为什么其余瓶里的种子没有长出小芽?

2、讨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3、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和种子萌发有关的,又是自己能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吗?

4、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问题。

5、各小组汇报,选择一个研究问题。

6、小组讨论:怎么去研究这个问题?

7、小组汇报,确定研究方案。

8、课后进行实验。

六、教师发种子,学生课后种植一种植物。

教学反思:

根和茎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2单元《植物的一生》中的第2课。本课认识植物的另外两大组成部分:根和茎。

植物的根根据它的形状可以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的根,认识到所有的根都可以按形状分为这两大类。根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营养物质。本课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能证明植物的根吸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植物的茎根据形态也可以分成几大类,但这儿不要求学生掌握,只要求学生知道虽然他们形态各异,但都是属于植物的茎。茎的作用是运输水分和养料,所以教材安排了一个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把吸了有颜色的水的植物的茎切开来看看,认识茎的运输功能。

本课可以分成根和茎两大块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根。教材选择了把菠菜和仙人掌的茎作比较。教师为了方便教学,可以不必用胡萝卜和仙人掌,选择别的植物的根进行比较,但必须是两种不同的。课前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挖一些比较小的连根的植物来,然后按形状来分类,从而认识直根和须根。

第二部分,茎。教材中例举了几种形态各异的茎,其中有一幅图是仙人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会把仙人掌的茎当成叶子,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补充一些仙人掌茎和叶形状的相关知识,纠正学生以往的错误观点。在证明茎的运输功能的实验中,教师需提前准备一株在红墨水中养过的植物,供学生解剖观察。为了观察得更仔细,教师也可为学生准备放大镜帮助观察。

根和茎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观察给根分类;

●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设计一个证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的实验;

●会通过实验观察茎的运输功能。

知识与技能:●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可以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 ●知道根的作用是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营养;

●认识形态各异的茎,知道茎的作用是运输养料和水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2.教师出示连根拔起的菠菜和仙人掌。

3.分别请两个学生向大家介绍这两种植物。

(二)、认识直根和须根及根的作用

1.认识直根和须根。

(1)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棵植物的根,找找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把不同点记录下来,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2)学生观察记录。

(3)汇报观察结果。

(4)教师小结:像菠菜这样,根从茎的下面长出来长长的一根粗粗的,外面长了一些细小的毛,这样的根我们在科学上叫它直根。(板书:直根)像仙人

掌这样,在茎下面长出的根有很多,都是差不多粗细的,这样的根在科学上叫须根。(板书:须根)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带来的植物的根按直根和须根分为两大类。

(6)各组汇报交流。

【评析】学生在搞清楚了什么是直根、什么是须根以后,再给根分类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教师在小结的时候一定要用形象生动、儿童话的语言来解释直根和须根的区别,帮助学生区别这两种不同的根。

2.认识根的作用。

(1)谈话:你们知道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回答。

(3)看多媒体课件介绍根的作用。

(4)学生谈看后的感想。

(5)谈话: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根的确会吸收水分?

(6)小组讨论设计。

(7)交流设计方案,提出不足和改进意见。

【评析】根深埋在地下,吸收水分和养料是抽象的,我们无法亲眼观察到这个过程,所以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做成生动形象的动画,帮助学生来理解根的功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认识形态各异的茎及其运输功能

1.认识形态各异的茎。

(1)谈话:刚刚我们认识两种不同的根,接下来我们来观察植物的另一个组成部分:茎。

(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课本上面的图片,说说这些植物哪部分是茎,有什么特点。

(3)各组交流。

(4)教师小结:比起根来,植物的茎是形态各异,多种多样。无论什么样子的茎,都是为了适合植物更好地生长。

2.认识茎的运输功能。

(1)谈话:不管茎的形态长成什么样,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功能,你们知道茎的作用是什么吗?

(2)谈话: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茎的作用呢?

(3)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一株养在红墨水中的植物,说明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然后讲解解剖和观察方法。

(5)提问:我们在切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6)学生回答。

(7)学生小组观察记录。

(8)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9)教师小结:形态各异的茎处于植物体的中央部位,它把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并且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评析】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解剖观察,认识到茎的运输作用。教师要预先准备好充足的供学生研究的材料,还要进行安全教育。这儿教师可以提供放大镜帮助学生观察,让学生体会到体用工具的好处。

(四)、总结延伸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双色花:取一朵白色的花,把茎的下面分成两半,一半养在红色的水中,一半养在蓝色的水中,观察过了一段时间后,花有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评析】本课有一些知识性的东西,根的分类,根和茎各种的作用等,所以教师在课结束前有必要帮学生理一理。双色花是利用了茎运输的功能,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更深地认识到茎的运输功能。

教学片断赏析

师: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根的确会吸收水分?

生分组讨论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师:都设计好了吗?哪组先来汇报一下?

生:我们是这样设计的,把一棵连根的植物养在水里,观察水会不会变少。如果水变少了,就说明根是会吸收水分的。

师:思路不错,但是请同学们想一下,如果就这样养在水里,水少掉会不会有其它的原因?

生:水在空气会蒸发,水少掉有可能会是蒸发掉的。

师:说得有道理,那能不能把刚才的实验改进一下呢?

生:可以把植物养在瓶子里,给瓶子盖个盖子。

师把一棵植物全部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瓶子里,然后把盖子盖上,问:是这样吗?

生:不行,这样会闷死的。

师: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在盖子上钻个洞,然后把植物上面的部分露在外面。

师:嗯,这样不错。但是还是会有一点水从缝隙中蒸发掉。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我们可以在水面上倒一薄层油,油不会蒸发,这样就可以保证水不会被蒸发了。大家把刚才的设计方案再完善一下好吗?

各组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叶和花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观察描述不同叶子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活动。

2、能对“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问题展开对比实验。

3、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

2、知道花的构造。

3、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能准确的认识事物。

2、乐于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并描述不同的叶,培养观察能力。

难点:观察并解剖花。

三、教学准备

各种树叶、花、镊子、白纸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叶的不同形态

1、出示一片树叶,讲述:春天到了,许多植物都已经吐枝发芽,长出嫩绿的叶子,你们看,这是一片什么树的叶子?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现在老师发给你们一片树叶,请大家看看它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

3、学生观察比较后汇报。

4、课前大家也采集了一些树叶,现在请你们拿出来,每个小组仔细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写在活动记录上。

5、各小组汇报,对观察仔细的同学给予表扬。

6、你能在这个基础上给这些树叶分分类吗?

7、小组进行分类活动。提醒学生每次只能按一个标准分。

汇报分类结果。

二、观察并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提问: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那么你知道这些营养主要是怎么来的吗?

2、讲述:大多数植物是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养料,想一想如果没有阳光,叶子能制造养料吗?

3、提问: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

4、各小组设计实验。

5、交流并确定实验方案。重点解决:做这个实验要保持哪些相同的条件?不同的条件是什么?

师生共同完成实验装置。

三、认识花的构造

1、出示几盆鲜花,提问:你认识这些花吗?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你还见过哪些花?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2、同学们都被这些花的色彩和千姿百态所吸引,可你们知道花有哪些部分吗?学生说说。

3、出示桃花模型,教师把桃花的每一部分摘下来,指导学生认识雄蕊、雌蕊、花瓣、萼片。

4、教师示范从外向内的顺序解剖杜鹃花,强调力要小,手要轻。

5、学生解剖自己带来的花,用放大镜观察各部分的样子并画下来。

6、展示自己画的花的构造,看看同学们带来的花是不是都具备这四部分?区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7、用放大镜观察雄蕊,发现了什么?试着捻捻雄蕊上的花粉,在白纸上再抖抖,看留下了什么?

结合学生观察雄蕊和雌蕊,简要介绍花的繁殖。

四、了解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1、讲述: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当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结出种子。

2、提问:雄蕊上的花粉是怎样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呢?植物是靠哪些方法来传粉的呢?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的资料。

3、交流:植物传粉有哪些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补充介绍或上网浏览。

六、课外研究

按照书上研究植物的向光性的实验做一做,看看有什么发现?

教学反思:

《植物和我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自己的种植经历总结植物一生经历的几个阶段和生命周期的长短,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名称。

2.能够通过调查,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3.愿意为保护花草树木尽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种植物”经历的基础上感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识别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些部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 信息收集法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观察家庭用品,了解植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带一些植物直接原料提供的食品到课堂;

2.学生关注自己近日所吃的植物并把植物带到课堂上,如前一天所吃的蔬菜、水果等:

3.收集资料及植物对人类的巨大贡献的视频。

4.一株完整的西红柿植株图片及其它植物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春天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万物又要复苏了,你们喜欢春天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春天。(学生发言)

2.谈话:春天之所以这么美,是因为有一位重要角色的装扮,你们能猜出是谁吗?(学生发言)

3.揭示植物和人类的重要关系,引出课题。

(二)建构: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的结构组成

1.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喜欢吃西红柿吗?(出示西红柿果实图片)你们知道一株完整的西红柿都包括哪几部分吗?

2.学生发表意见,教师适时出示西红柿各部分图片。

3.出示完整西红柿植物图片,确定一株完整植物的各部分名称,很多会开花的植物都与西红柿一样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4.小结:在活动记录上画一株完整的植物,并在各部分写上名称。

(三)探索:它们分别属于植物的哪一个部分

1.谈话: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出示水果大全图片),让学生选出最喜欢的水果,并说出所吃的是植物的哪部分。

2.讲述:在我们每天的食物当中,蔬菜也是相当重要的。想一想你昨天都吃什么菜了,吃的是植物的哪部分?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出示蔬菜图片帮助理解)

3.出示花生,提问:同学们喜欢吃花生吗?你知道我们吃的是花生的哪部分吗?(种子)还有哪些植物是食用种子部分的?

4.和学生一起进行一个反应能力小游戏。由老师按食用植物的不同部分出题,学生听题作出选择。

5.给学生一点时间开一个小型的“果蔬品尝会”品尝食品,以维持欢乐的氛围。

(四)讨论: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1. 谈话:刚才我们一直在讨论植物的食用价值,其实植物对人类的贡献很大,无论怎样评价都不过分。比如说教室里、家里随处可见跟植物有关的物品,谁能说一说。

2.向学生提出进行一次擂台赛,比一比哪一组说出“植物的作用多”。

3.播放课件,简介植物对人类的贡献,给学生以启示。

4.比赛开始,小组边讨论边记录。总结出的“植物的贡献多”的小组为优胜队。

5.教师小结:植物的巨大贡献。

(五)扩展延伸,总结升华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

2.总结:我们应该多植树造林,懂得爱护植物,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认识固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进行观察。

2.能够对周围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3.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4.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固休,什么样的物体是液体。

2.知道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

2.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二、重点、难点

1.用多种方法体验固体的性质。

2.实验探究既有固体又能有液体的物质,如牙膏、面糊等。

三、解决重难点的措施

搭建问题平台,通过实验、小组合作、交流解决。

四、教学理念

1.面向全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应该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教学内容、活动形式、评价等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使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五、教学活动过程

1.游戏感识,导入新课

师:倒出去的水能再全部抓回来吗?

生:猜测、交流、产生经验认知矛盾。

师:能还是不能?我们亲自实验体验,有请两位同学上讲台配合老师。师同时把10ml水和5个糖果分别倒在两个盆子里,让两个同学分别以最快的速度把两种物体全部抓起来,交换任务,重复操作一次。

师:怎么样?

生:交流观察结果和想法。

师:为什么糖能全部抓起来,而水不能呢?谁先说?

生:交流看法,师发现亮点并及时鼓励。师引导学生得出水会流动的特点。 师:巩固强化,根据物体能否流动的特点,我们来给这些物体分类,谁先说?师出示:螺帽、面粉、橙汁、牛奶、石块、布娃娃、玩具枪、铅笔、橡皮、矿泉水。

生:给物体分类。

师:检查分类结果和分类依据,最终引导生认识:把会流动的这些物体叫做液体,而把这些不会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引出本节教学内容:认识固体。

2.合作探究固体性质

师:大家再看我们的新朋友,他们花花绿绿,各有各的

(引导说出颜色、形状、长短、大小、软硬等)

生:观察、触摸、交流,得出固体的常规性质:不流动、有颜色、形状、轻重、大小、软硬、长短等,(使生亲历体验后形成对固体地常规认识。

师:花生和绿豆谁硬?石块、螺帽、玻璃呢?引导学生利用工具深入探究固体的性质。

师:眼睛看得出来吗?用口咬行吗?怎么办呢?谁能想出好办法?

生:焦急的议论、交流鉴别软硬的办法。

师: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我们一定要亲自研究,给它们排排名次,谁最硬,谁最软?

师:首先请组长带领组员清点实验器材:物品袋里有花生、绿豆、螺帽、石块,桌面上有实验记录单一张,还有铁研钵、木块、玻璃、铁锤、铁剪、放大镜,还需要的工具跟我说。

师:4人小组合作实验,时间7分钟,合作要求请看大屏幕:方法自定、合理,目标明确;人人参与,互相关照;同心协力,完成实验;清理桌面,保持整洁。师生共读,师示意实验开始。

生:合作实验,师巡视帮助,但不干扰学生。

师:抽查实验小组,汇报实验方法和记录,发现亮点给以表扬,同时解决困惑。

3.难点探究:牙膏类别

师:巩固强化固体性质。通过实验我们再次认识了固体的性质,想不想玩魔幻游戏?师出示各种生活中常见物体,辨别是固体还是液体,随机引出本节认知重难点:牙膏究竟是固体还是液体?还是都不是?

师:玻片上装牙膏大屏幕展示。

生:猜测、交流,产生认知矛盾。

师:牙膏究竟是固体还是液体呢?老师也被同学们搞糊涂了,怎么办呢? 生:积极地想办法,并交流想出鉴别的办法。

师:对,实验证明。各小组找到桌上的烧杯、牙膏、面粉(可以用手抓吗?)、药勺、玻璃棒、玻片。

生:师指导生自制面糊。

师:引导学生分析面糊里有液体(水)、又有固体(面粉),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自己得出:面糊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但里面具含有固体,又含有液体。

师:用牙膏再次强化这类物质的特点,巩固学生对这类物质的认识,突破本节的认知难点:既不是固体又不是液体,但既含有固体又含有液体的一类物质。

4.小结拓展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请说说看。 生:交流。

师:把你喜欢的生活中的固体跟同学们说说看,再把生活中既含有固体又含有液体的物质说给同学们听听。

生:思考交流。(时间2分钟)

5.后续作业

师:把面糊里的水和面粉分开,就是一个难而有趣的问题,同学们回家后做做看,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下课。

《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意识到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认识物体更多的性质。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

3、知道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难点:能够区分溶解和混合现象间的差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固体有什么性质?

2、谈话:这节课我们把固体放到水里来继续认识固体(板书课题)

二、操作探究

(一)研究固体的沉和浮

1、教师把一些固体放入水中,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有的沉,有的浮)

2、介绍学生带来的材料

3、预测:哪些会沉,哪些会浮,说不准的可以归入“可能会沉,可能会浮”之中,并把预测记下来.

4、学生活动

(1)把这些物品放入水中,看结果怎样。

(2)对照前后两次的记录,了解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5、预测:把一个苹果和一块苹果放入水里,谁沉谁浮?把一根蜡烛和一截蜡烛放入水里,谁沉谁浮?

教师演示

6、研讨拓展话题:为什么一个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二)研究固体的溶解以及与水的分离

1、提问:如果把面粉和盐放入水中并进行搅拌,会出现什么现象?

2、学生活动:把面粉和盐放入水中进行搅拌后静置一会,观察现象

3、汇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4、提问:能把它们分别从水中分离出来吗?(学生试着说一说)

5、教师出示课件,讲解常用的分离方法——过滤、沉淀、蒸发。

三、拓展活动(认识结晶现象)

1、课件出示“彩色树枝”,问: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2、介绍制作方法并请同学们课后完成。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用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方法了解了固体的许多性质,你们又有了哪些对固体的新认识

认识液体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进行观察。

●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液体在颜色、形状、透明、轻重、粘稠度、表面张力等方面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愿意采用各种方法研究物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油、水、蜂蜜、牛奶、天平、量杯、洗手液、蜡光纸、玻璃板、滴管、记录表。

学生准备:油、水、蜂蜜、牛奶、筷子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杯水,谈话:这是什么?像水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还知道哪些液体?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找出身边的各种液体。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描述所知道的各种液体的性质。

(1)出示常见的四种液体:油、水、蜂蜜、牛奶。

(2)提问:你们准备从哪些方面观察这些液体?用什么方法?

研究方面(透明度、颜色、气味、味道、形状),方法(用眼看、用嘴尝、用鼻子闻)。

(3)学生观察、描述这四种液体,并记录下来。

提醒学生注意分工、保持卫生。

(4)汇报观察结果并汇报。

(5)总结:没有一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是液体。

第二课时

2.引导学生发现液体的其它性质。

(1)谈话:你还想研究哪些性质呢?

(2)学生讲,师简记。(重量、黏稠度、表面张力)

(3)提问:要研究液体的这些性质,还需要哪些工具?

3.研究各种液体的不同重量(密度)。

(1)认识天平。可以把各种液体与水倒在天平上进行比较。

(2)提问: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3)学生思考:注意变量的控制。

(4)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注意观察后汇报。

(5)总结:液体的重量不同,密度不同。

4.研究各种液体的流动快慢(黏稠度)。

(1)学生试想研究方法。

(2)出示实验材料,说明实验方法。

(3)提问:液体的流动快慢说明液体的黏稠度怎么样?

(4)分发材料,学生分组实验。

(5)小组讨论。

(6)总结:流得最慢的最黏稠,流得慢快的最稀。

5.研究液体的表面张力。

(1)谈话: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研究水的性质时,发现水有表面张力的性质。现在的这些液体也有这种性质吗?

(2)提问:我们怎样证明?

教师可出示蜡纸,让学生自己思考实验方法。

(3)方法:用滴管把各种液体滴在蜡纸上,观察它们能不能在纸上聚成“露珠”状。

(4)学生演示实验,并记录。

(5)总结:液体都具有表面张力。

6.师生交流总结这些液体的性质。

三、巩固应用

提问: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

总结: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方法。

四、布置作业

1.试着用多种方法来研究你身边的物体。

2.试着把你身边的固体和液体做比较。

板书设计

3.认识液体

颜色

透明度

液体 气味

(没有一定形状 味道 不同

会流动) 重量

粘稠度

都有表面张力

《把液体倒进水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借助水,研究一些液体的性质和特点。

2、 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3、 能够记录观察的结果。

科学知识

1、 了解液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2、 知道液体混合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愿意合作与交流。

2、 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准备

试管、水、油、蜂蜜、可乐、搅拌棒、烧杯 洗洁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把固体放进水里,会有哪些现象呢?(生:有的会沉在水底,有的会浮在水面,有的会溶解在水里)想不想知道把液体放进水里,会发生哪些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把液体放进水里》一起来探究液体更多的性质与特点。(板书课题)

二、 认识不同的液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溶解现象。

1、 猜想

师:同学们桌子上的试管中有四种液体,它们分别是水、蜂蜜、食用油和可乐,(板书)你能分辨出它们吗? (学生分辨四种液体,你是怎样分辨的?) 师:现在我们分别把这三种液体倒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板书) 各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的猜想填写在实验记录中预测栏里。

(学生小组讨论,填写实验记录)

引导学生汇报自己小组内的预测情况。

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同体积的液体重量不同)

2、 实验

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预测是否正确呢?(生:做实验)我们在把液体倒进水里的时候要注意,动作要轻,要慢慢地让液体沿试管壁流进去。(师边讲边演示)倒完后把试管放回试管架中,认真观察有什么现象,再把你观察现象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结果栏里,记录时,你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画图,在原因解释栏里简要说明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让我们比一比哪处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实验、观察、记录,干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

问: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实验的结果?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吗?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4、小结师:实验说明液体与固体一样,有的会沉在水底,有会浮在水面,有的会溶在水里。

三、 把多种液体一起倒进水里。

1、预测

师:刚才我们是分别把这几种液体倒进水里,下面我们把它们倒在一起好不好?谁来说说你想怎么倒?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倒法,每一种倒法的结果会不会一样呢?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倒法,猜想一下,结果会怎样。把它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但是这个实验的记录单,老师没有给你准备好,你能自己来设计一个吗?

学生设计表格。

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设计。

师:把你的倒法和预测的结果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你设计的记录单上。 学生预测记录。汇报、交流。

2、实验

师:想你的预测是否正确呢?实验中同学们还是要注意动作要轻,要慢,倒完后把试管放回试管架上,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并把它记在你设计的实验记录单上。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并说明为什么会这样。

4、小结: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由于比重的不同,不管怎样倒,油都会浮在水面,蜂蜜都会沉在水底,果汁与水溶在一起。

师:看到这么颜色的液体倒在一起,分成漂亮的层次,你想没想到鸡尾洒呢?酒吧里的鸡尾洒就是利用酒的轻重不同调出来的。

四、改变条件使液体溶解在水里

1、提出问题

师:(举起倒有多种液体的试管)现在油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底,你有办法让蜂蜜与油也溶解在水中吗?

2、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各种办法,教师板书要点)

师:让我们来试一下大家想到的办法灵不灵,我们先试搅拌的方法。把倒有油和蜂蜜的试管搅拌一下,搅拌时要轻一点,不要把试管打破了,搅拌完后把试管放回试管架上,等待一会,观察有什么现象。

3、学生实验

4、各小组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教师板书:搅拌,溶解。

师:搅拌使蜂蜜溶解在水里了,可是油还浮在水面上,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再试下加洗洁精能否使油溶解。

学生实验,交流。板书:加洗洁精,搅拌,溶解。

5、小结:实验说明,原来不溶解于水里的液体,在改变了条件的情况下,也可能溶解于水。

五、应用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种使液体混合或分离知识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你能来说一说哪儿用到了吗?

(洗碗、洗手液洗手,洗发精洗头,冲淡果汁等)

六、扩展

如果将热水倒进冷水里,会怎么样呢?

学生回答现象。

热水与冷水混合在一起变成了温水,你能看到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流动的吗?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固体和液体》单元

学生分析

中低年级学生对于科学探究有极高的热情,愿意积极参与并且动手研究问题。但是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只是有限的一段时间,没有较长时间学习兴趣。另外,由于学生是刚刚开始探究活动,因此还缺乏良好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往往探究中遇到很多困难,这些都是不利于探究活动的因素。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活动结合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它的优势在于教师通过一个接着一个的活动将本节课串联起来,将学生的兴奋点不断的推向更高,学习兴趣不减。同时,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让成功的良好体验连续不断。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中,在教师的精心的教学设计下,良好的思维品质、科学的探究方法、美好的情感体验,在这里升腾。 教学目标

1、把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能力。

2、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通过对比、观察、实验等研究方法共同发现改变物体沉浮的规律。

3、在经历的一个个探究科学活动中,学生体验成功与挫折,在反复的探究中情感体验得到升华,最终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和不断的克服科学困难心理做铺垫。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明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道理

2、使学生知道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水槽、烧杯、马铃薯、小玻璃瓶、题卡

(二)学生准备

铁块、橡皮泥、石块、泡沫块、桔子皮、线绳、精盐、搅拌棒

实验桌上有实验单、实验组的号牌。

学生分操作员、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不固定)

活动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国老师呀在这里给大家上一节科学课,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老师也非常高兴并且也非常愿意和咱们班同学上课,因为我听说呀咱班同学最聪明最听话了,特别是能积极回答问题,是不是这样?

生:是。

师:怎么样,这么多人听课,对这节课有信心吗?

生:有。

师:好,上课。(师生问好)

师:(出示李咏照片)同学们来看,认识吗?这是谁?

生:李咏。

师:他是干什么的?

生:主持节目的。

师:他都主持过什么节目?

生:《幸运52》、《非常6+1》„„

师:喜欢看他主持的节目吗?

生:喜欢。

师:能说说你们为什么喜欢看吗?

生:因为可以开发我们的智力。

生:因为紧张刺激。

师:嗯,同学们看我象李咏吗?是不是比李咏帅多了?

生:是。

师:今天老师呀就扮演李咏了,我们也来智力闯关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将有这么几个环节?请同学们来看,(出示实物投影片)各小组桌上都有桌号牌,我们以举手的形式抢答,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我们开始第一关,智力抢答。(同学们齐喊:智力抢答)

师:大家看老师手里这么多题卡,都是各种形状的小动物,喜欢吗? 生:喜欢。

师:想得到它吗?

生:想。

师:要求是:老师说开始后才能举手抢答,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请听题:

1、石头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为什么?

2、木头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为什么?

3、潜水艇是不是能沉也能浮?想知道为什么吗?

4、物体的沉和浮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系吗?

5、物体的沉和浮与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6、你听过“死海不死”的故事吗?想知道为什么吗?

7、这堂课你能积极、勇敢、大声地回答问题吗?

(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按回答情况给予口头评价,并把精美的题卡送给他们)

师:请接到题卡的同学高举题卡,大家看一看,哪组获胜了?

生:第三组。

师: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师生鼓掌)

师:我们已经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最佳搭档。(师生齐声)

[新课]

师:如果说,智力抢答是某个人的功劳的话,而“最佳搭档”这个环节则需要小组同学的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在研究活动结束后,我们要评选“最佳搭档”。 师:(出示小玻璃瓶)同学们来看,这是什么?

生:玻璃瓶。

师、对,两个玻璃瓶。(放入水中)怎么了?

生:沉下去了。

师:(再放入另一个玻璃瓶)又怎么了?

生:浮起来了。

师:想知道为什么吗?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那就是: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好吗?(板书课题)

师: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动手实验,你们想办法把在沉的物体让它浮上来,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同学们先看看实验桌上的实验材料,你认为哪些是能够沉在水里的物体,请把它挑出来。挑完就坐好,看哪组同学挑的最快,开始。

生:各小组挑实验材料。

师:好,你来说一说,你们都挑出了什么?

生:我挑出了„„

师:嗯,他们挑的对不对?

生:对。

师:你们都挑对了吗?

生:对了。

师:记住先不要做实验,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将怎样让沉在水里物体浮起来呢?开始。

[小组设计研究计划]

师:研究好了吗?

生:研究好了。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的研究方案?

生:„„

师:嗯,想法不错,其他小组同学不想说说你们的研究活动计划吗?

生:„„

师:你们的方法都不错,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大家看一下自己的桌面,每组的桌面上都有一张活动记录表,这是便于大家在实验中记录所设计的。把你们发现的方法、结论都填在上面,可以简要一些,明白吗?

生:明白。

师:开始你们的实验研究吧!

[分组实验]

师:坐好,老师真不忍心打断你们,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先研究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没有来得及研究,我们在课后继续研究怎么样?

生:好。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发现。哪组同学先来说说?

生:我们小组认为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把沉在水里的铁块或石块上绑上比例适当的泡沫块就会浮上来。我们还做了几个实验,现象是相同的。所以,我们认为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师:说的挺好,能到前面演示一下吗 ?

生:能。(演示)

生:我们小组把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捏成小船形或勺形就能浮上来,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师:嗯,挺科学,能到前面演示一下吗?

生:能。(演示)

生:我们小组把沉在水里的小桔子皮换成大桔子皮就浮起来了,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改变物体的大小也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师:你可真聪明,这种方法也让你想到了。能到前面演示一下吗?

生:能。(演示)

师: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呢?

生:改变物体的重量、大小、形状都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师:(板书)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刚才老师所做的小瓶实验是怎么回事了吧?

生:知道了。

师:怎么回事?

生:一个瓶里有水,一个瓶里没有水。

师:真聪明,潜水艇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在水中沉浮的。想不想看看。

生:想。

师:多媒体演示。

师:同学们真厉害,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找到了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祝贺你们挑战成功。现在我们来评选“最佳搭档”,大家认为哪组应当荣获这个称号。 生:老师,我认为应该让第一小组获得“最佳搭档”。

师:为什么?

生:他们找到了多种方法,他们小组合作的非常好。

师:其他小组的意见呢?

生:我们也认为是第一组。因为他们小组找到的方法不但多而且解释也很正确。 师:你们都是这么认为的吗?

生:是。

师:那就把“最佳搭档”送给第一组。(掌声)

师:同学们,你们靠实力连续闯过了两关,老师实在是佩服。看来不得不拿出我的杀手锏,最后一关“智力陷阱”。(师生齐声)

师:嗯,老师这里有一块马铃薯,你们说它放入水中,它是沉还是浮?

生:(有的说沉,有的说浮。)

师:嗯,老师给同学们也准备了一些马铃薯和清水,请各组派代表来取。请大家放在水中试试看马铃薯是沉还是浮。

生:(学生实验,发现马铃薯是沉的。)

师:请你们想办法,让马铃薯浮起来,先不要动,认真听要求,要求是:不许借助刚才实验所用的方法、物品,也不许改变它的重量、大小、形状,你,有没有办法,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嗯,有办法了吗?开始吧!

生:有办法了。

师:好,说说吧!你们想到了什么方法?

生:我们„„

师:嗯,真聪明,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板书:水中加盐)还有哪些组获得了成功,请举手,都是这个办法吗?

生:是。

师:同学们可真棒,太聪明了,连闯过了三关,祝贺你们。

师:坐好,大家看黑板,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什么课题?(师指、齐声)那么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呢?(齐声)好,同学们,这堂课上的愉快吗? 生:愉快。

师:嗯,起立,向客人再见。

《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可以用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力、风向等来描述天气。

2、知道了解天气情况的常用途径。

3、能够自己设计符号来表达天气情况,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4、意识到天气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生对天气变化并不陌生,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经常受到天气的影响,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家长的指点,他们或多或少都对天气有所认识和了解。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一方面引出单元研究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认识天气与众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学习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另一方面,以关心天气变化为重心,过渡到认识天气预报和气象符号,让学生观察卫星云图预测天气情况。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1、课前播放大家熟悉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进入学习天气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播放各种天气的图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经历的各种天气状况,有没有影响自己的生活学习等。

3、播放“天气预报”的录象,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以此让学生知道预报天气包括哪些内容。

4、出示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并与自己设计的天气符号作比较,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各种天气符号。

5、播放现代天气情况获得的途径,让学生更形象地知道天气预报获得的渠道,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工作情形。

6、连续播放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卫星云图,试着让学生根据卫星云图对当时的天气进行预测,培养观测能力。

7、播放古代获取天气情况的录象,主要是通过观察动植物以及自然现象的变化来预测天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各种民间天气谚语。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天气的谚语或能预测天气的现象及相关资料。教师主要准备相关课件、天气符号设计表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 出示各种天气的配乐图片,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引出研究课题。

谈话:大家欣赏的这些图片都是有关什么的呀?天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板书:天气)

2、 提问:能说说看,你都知道有那些天气情况呢?

天气情况各种各样,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呢?比如说„„

3、 提问:那大家来看一下,今天天气怎么样,有没有影响我们?谁来描述一下。(板书:今天天气怎么样)

(设计意图: 通过大家熟悉的“天气预报”背景音乐和各种天气图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出探究话题。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对描述天气情况的已有认识,为后面指导学生科学描述作铺垫。)

二、 了解预报天气的途径,学习从哪些方面描述天气?

1、 谈话:看来呀,天气与我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一下它,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未来天气情况呀?

2、 天气预报大家都听过,它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的呢?

3、 提问:

(设计意图:播放课件,让学生对如何描述天气有下一个更形象的认识,为后面几课的教学作准备,同时也为学生课后去观察记录天气情况确定方向和内容。)

三、 认识常见天气符号并尝试自己设计

1、谈话:天气情况各种各样,变化无常,用文字写起来太麻烦,能不能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呢?

现在就请大家当一回设计师。

2、学生上台汇报,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3、谈话:同学们设计的天气符号各有特色,想不想看看电视上的天气符号是什么样的?和自己比较比较。

4、小结:只要能说明天气情况,天气符号是越简洁越好,从今天开始呢,大家就可以用自己设计的符号记录天气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天气符号,渗透可以用多种形式进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设计符号和电视上的作比较,不是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符号改成电视上的符号,而是让学生知道天气符号没有规定的样式,只是能让大家通过看符号能知道表示什么天气就行。)

四、 了解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

1 谈话:当我们在观看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的时候,节目主持人三言两语就把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说出来了,显得很轻松。其实,这里面凝聚着许许多多气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了解天气情况的吗?

学生观看课件。

(设计意图:课件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天气信息是怎么获取的。)

2.学生交流

3.谈话:这里有一个卫星云图,大家能预测一下当时的天气吗?

学生看卫星云图预测。

4.教师将当时正确的天气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经历预报天气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一个天气预报的过程,学生的收获远远比获得一些天气知识更多、更重要。)

5.提问:古代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人们是怎样预测天气的呢?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信息。(教师利用课件资料补充)

五、巩固总结,课外延伸

1、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谈话:从古到进。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关心着周围的天气,同学们也不例外。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用自己设计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设计意图: 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持续观察天气,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有效的和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反思:

多媒体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抢劫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融视、听于一体,把声、形、色、动态和静态加以组合。这些形式多样的信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

进行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在其头脑中形成“为什么”的疑问,探索的欲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

《气温有多高》教学设计

一、目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

2.能够较准确地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并进行记录。

3.能利用气温变化记录的统计图找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1.懂得看、读、写温度的正确方法。

2.知道气温计又可称为寒暑表。

3.知道在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4.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5.知道进行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有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2.有标准化的科学观测意识,能实事求是地反映测量结果。

1.能够较准确地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并进行记录。

2.知道进行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3.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有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1. 学生测量气温用的寒暑表、寒暑表模型。

2.百叶箱、寒暑表、记录气温用的纸笔。

一、集中话题

1.教师问哪位同学昨晚看天气预报的,谁来做个小小气象员,做一个气象汇报。(指名汇报)

2.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测出气温的吗?利用什么工具?(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温度表、温度计。)

3.看到温度表你想到了什么?(里面装的什么液体?怎样读?为什么叫摄氏度?)(指名说。)教师介绍温度表(寒暑表)。

4.同座位互相说一说温度表的读法,

任意指一个刻度相互说一说。

5.你还见过哪些测量温度的仪器,能介绍吗?

二、探索和调查

1.教师说明温度计使用要求

(1)使用温度表测量,手轻轻地握住两边。

(2)眼睛要平视红色酒精柱顶端,读出刻度。

提问:为什么要平视?仰视结果会怎样?俯看结果会怎样?(仰视结果偏大,俯看结果偏小,所以要平视。)可借助图示演示。

2.教师组织小小组讨论

在测量气温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如:在时间相同时测量,在人少、通风处测量,等液面完全静止在读数„„)

3.教师布置测量要求

(1)测量教室、阳光下、背阴处、地面、草地上、水泥地及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同座位两个人,一个同学测量,一个同学记录。

(2)测量完填写教科书第83页的“活动记录”第一题。

4.开始测量,15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比较测得的结果你有哪些发现?

(如:背阴处比阳光下的温度低,教室里的温度比阳光下的温度低,„„) 为什么会有你发现的结论产生?

6.教科书第41页的“交流”,全班集体讨论。(这一部分要提前一天让每组进行测量,可以是每节课后进行测量)从图中看一天内气温变化发现了什么?(如:中午13:00~14:00气温最高,早上6:00和傍晚18:00气温基本相同,„„)

三、回顾和解释

坚持测量一周的气温,并做记录。

3.气温有多高

摄氏度 ℃ 例:37℃ -5℃

教室里 阳光下 背阴处

附:活动记录表

第3课 雨下得有多大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三年级上册“关心天气”单元的第3课。本课将引导学生研究天气的一种重要现象——下雨,并制作和应用雨量器。本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讨论、制作、测量,学会浅显地看云识天气,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用雨量器进行观测,收集有关数据,并能对所得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从而得出某些结论。达到课程标准关于“地球运动与天气变化”中的要求。在这一课学习之前,学生对云和雨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他们经常经历刮风下雨的天气。他们带着对雨的不同认识,带着对雨的不同问题来到班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对下雨时的情景有较为鲜明的印象。再者,通过本单元前两课《谁最关心天气》、《测气温》的学习,学生对描述天气的几个方面已有了一定了解,对气象工作者是如何工作的也有所了解,并能有意识地使用测量工具来收集一些数据,这为本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也为后面的《观察与测量》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这样处理教材:改变旧教材中把雨的形成作为教学重点的做法,而把测降水量作为本课学习的焦点。学生通过观察云的形状和雨的大小,产生对降水量进行探究的欲望。在此情感基础和需要下,学习制作测量雨的工具——雨量器,并主动了解测量雨量大小的方法,练习测量降雨量。教材最后鼓励学生在雨天进行研究,培养其与大自然的亲近感。这样就把旧教材对知识的偏重转化为对方法、技能的重视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教学目标更为丰富和科学。

针对以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调整,我们所准备的材料也与以前大不相同。这里,我们不再需要模拟雨的形成的实验器材,而要求学生自带大的塑料瓶、胶带、蜡笔、剪刀、尺、白纸等一些用来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则要准备喷壶,模拟降雨过程。最好还要准备好真的雨量器,以便于学生观察,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学生的自我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过程:观察、猜测—制作雨量器—讨论研究方法—测量记录—实际应用。因此,本课把学生的动手操作作为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技能与方法,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以至长期记录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能够通过较为明显的几种云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哪种云会下雨;

● 能够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初步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知识与技能

● 认识几种常见的云,知道哪种云可能会下雨;

● 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

● 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愿意研究和制作雨量器,发展操作技能和情趣;

● 对气象工作产生兴趣,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长期记录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 愿意和雨水亲近,培养与大自然的亲近感。

教学过程设计

一、 看云识天气

1 回忆: 下雨前,天是怎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2 欣赏: 刚才有同学说到下雨前天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老师这儿有很多云图,请你欣赏一下(用挂图或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图,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可让学生描述各种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在4人小组中交流)。 3 猜测: 你认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为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 统计: 对学生的猜想作一简单的统计,只要他们举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认为积雨云、雨层云会下雨。

5 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过长期观察也发现积雨云、雨层云等最有可能下雨。看来,同学们都成了“看云识天气”的小专家了。

【评析】 本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有根有据的猜测,并统计出学生较为一致的看法。既进行了统计概念的培养与统计方法的指导,又可使学生对“看云识天气”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而且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 观察、比较雨的大小

1 组织学生描述雨景: 你能描述你所见到的下雨时的情景吗?

2 学生描述: 有对形状的描述,也有对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对雨中物体的描述。

3 谈话: 平时总听到你们在唱“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你认为衡量大雨、小雨的标准是什么?你又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出雨的大小的?(学生会说出听天气预报,看雨珠的大小,看下雨时溅起的水花,下雨后积水的深浅,地面的湿度等)

【说明】 这里可引导学生对雨的大小进行针对性的描述。此处的描述方法可以多样化,可用文字,也可用图画。

【评析】 此一环节的教学也是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先任他们泛泛而谈,再引导他们针对雨的大小进行专门的描述,教师要多鼓励、重启发,使学生消除紧张感,充分挖掘原有表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进行描述。体现了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4 制作雨量器的需要。

(1)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雨下得到底有多大呢?(板书课题)

(2) 组织学生讨论。讨论后,明确要得到正确的数据必然要经过测量。

【评析】有需要才能有动力。学生用已有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时,必然要寻求新的方法,他们迫切地想制作出测量雨量大小的雨量器,这是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充分体现。

三、 制作雨量器

1 教师肯定学生刚才的想法,告诉学生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单位。(板书:毫升ml)

2 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气象台的雨量器。

3 谈话: 雨量器的类型很多,最简单的是一个透明的容器,外面贴着刻度。(教师出示事先制作好的简易雨量器向学生展示)大家想不想做一个,用来测量雨量的大小?(学生都说:“想!”)那么请每小组的同学对照你们带来的材料和工具,先弄清课本第41页上的制作步骤,再仔细制作,同组同学互帮互助,合作完成一个。

【说明】制作时将刻度分得小一些。

4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评析】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既可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制作欲望,还可使学生对气象员的工作有进一步的了解。出示教师事先制作的简易雨量器,是对学生的制作起示范作用。因为三年级上学期学生的操作能力还不强,教师还需适当扶持、点拨,当好“引路人”。

四、 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 给学生一些时间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

【评析】 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一是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便于改进;二是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保持探究的热情。

2 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

(1) 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2) 量雨时应从哪儿开始读数?量雨前我们还必须做一个什么工作?

(3) 怎样读出雨量的大小?

(4) 下次测量前怎么办?

【说明】有的瓶子底部不平,为了便于测量,每次量雨之前,要在雨量器里加水一直到最低刻度。读数时,要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每次测量前都必须倒掉一些水,使之与雨量器的最低刻度相平。

(5) 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量雨,行吗?

学生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但又没有说服人的理由。

3 师生到室外继续上课。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注意】教师可使每组学生的雨量器里的降雨数量不同。

4 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学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台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5 再次模拟降雨。在测量之前,提醒学生倒掉雨量器里的水,使水面与最低刻度相平。教师可使每组学生雨量器里的降水数量大致相同。让学生发现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是可以用来测量雨量大小的。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刻度应当相同。

【说明】学生制作的都是柱状的雨量器,不管直径大小如何,它的刻度应该是均匀的,不同的雨量器之间的刻度如是相同的,则测出的雨量的大小也应该是相同的。

【评析】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雨量器是他们首次接触的特殊的测量工具。因此,对它的使用方法有必要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明白使用要点和注意点,指导自己的测量。通过两次测量,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使用方法。前后两次测量也是有层次性的,第一次测量重在操练方法,第二次测量重在发现,重在解决“大小不同的雨量器能否量雨”的问题。

五、 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1 谈话: 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测测每次的降雨量了!

2 思考: 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 交流注意点:

(1) 应该把雨量器放在人少的地方,以免雨量器被碰倒。

(2) 应该把雨量器放到空旷的地方,不要被树和房子挡住。

(3) 应该想办法把它固定住。

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做好记录。两个月后,我们将进行总结。

【评析】 人们常说“学以致用”。课外运用是学生探究的延续,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主阵地。这一部分教师要多激励,多进行反馈,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去,更长久地坚持下去。

教学片断赏析

讨论如何把雨量器固定的教学环节

师: 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 应该把雨量器放到人不大去的地方,不然会被人拿掉的。

生: 不!不会拿,也许会把它踢倒。

生: 不要紧,我可以靠墙放,就牢一点了。

生: 这样的话,靠墙一边的雨就下不进去了,量出来不准。

生: 那我可以把它挂在树枝上。

生: 不行,树枝会把雨量器挡住的,雨水就不会全落进去了。

生: 还是挖一个洞,把它埋到地下,不过只可以埋一半,露出一部分,要不地上的水会流进去的。

生: 这样太麻烦了。我看还是放在地上,旁边用几根小棍撑住,雨量器就不会倒了。

生;那还不如搬几块砖头,把雨量器夹在中间。

„„

【片断评析】 这一片断实为课堂教学中偶得。当学生意识到要把雨量器固定好时,自发地围绕这个问题交流起来。他们不断地想办法,又不断否定、改进,在思考—否定—改进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办法也越来越科学。这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加工、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提供开放的、主动思维的空间的结果,也是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下的产物。

教学手记

本课教学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 注重了前延后拓。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对云和雨的已有认识,展开各阶段的学习活动,把学生在人生早年积累起来的经验作为学习新事物的基础,此为前延;把本课学习所得延伸到课外,坚持进行“真枪实弹”的测量、记录,此为后拓。

2 注重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走学科整合之路,重在淡化学科之间的明显界限,各门学科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科学学科中同样可以挖掘出其他学科所包含的内涵,达到其他学科的教育目标。上述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看云识天气”环节猜想的统计,渗透了数学中简单统计的内容和思想,通过对云的描述、对雨景的描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图画能力,与语文、美术学科有机结合。

3 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观察、描述、讨论、制作、测量,一切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参与、自我完成。在整个教学中,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学习积极而热情。

4 学生学习的环境宽松、和谐,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科学学习活动,体现了“绿色教育”的理念

今天刮什么风

教学目标

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风速叫做风级。

了解一些判断风向和风力的方法,认识风向标和风力计。

知道不同等级的风造成的自然现象。

教学准备

手绢、纸巾、纸屑等轻飘物体。

观测天气的器材、记录本、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带来的观测风向的物品。

复习引入。

自主学习

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看看,今天刮的是什么风?风吹来的方向。

分小组进行观测。

将自己记录风向和风力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上。

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

组织学生熟读并背颂这首风级歌。

动手制做风标和风力计。

准备好制做材料。

做好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

连续观测一周的天气情况,把结果记在活动记录上。

课后作业

写出两条能预报天气的谚语。

教学反思:

气候与季节

教学目标

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准备

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

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四人小组讨论。

秋天气候的特征。

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

小组汇报。

师生小结。

在不同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后汇报。

教师小结。

课后作业

1.观察小动物。

2.观察植物。

3.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教学反思:

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尺子、天平、量筒、温度计、秒表等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并作记录。

2、 能够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测量结果并与同学交流结果和想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观察,下面就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实物投影展示图片:两条一样长的线段,横放和竖放),两条线一样长吗?

生:不一样,左边的线比右边的线长。

生:我认为它们一样长。

师:同意这两条线一样长的请举手。(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只有5个学生未举手)

师:你们既然大多数都认为这两条线段一样长,那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们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生:用手比划一下。

生:可以把两条线剪下来比一比。

生:用直尺量。

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科学?

生齐:用直尺量。

师:好,老师用直尺量一下(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测量)。

师:左边这条线是„„(学生齐说:4厘米)

右边这条线是„„(学生齐说:也是4厘米)

师:事实证明这两条线一样长。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盒子(左右手拿一大一小两个盒子展示给学生看),它们的轻重会怎样?

生:不一样,大盒子比小盒子重。

生:我认为它们一样重。

生:我认为可能不一样重。

师:又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那你有什么科学方法证明你的感觉是正确的? 生:用电子秤称。

生:用手掂。

生:用天平量。

师:老师这里有一架天平秤,我们来测量一下。我把小盒子放在左边,把大盒子放在右边(边说边操作,实验结果小盒子比大盒子重)。

师:事实证明小盒子比大盒子重。

师:刚才你们的两次观察老师经过测量,证明大部分同学的感觉都错了,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生:眼睛看到的也不能相信,可能与实际不一定相同。

生:我们的感觉有时不可靠。

生:科学的方法是用工具测量。

师:对,同学说得对,科学研究强调证据,强调精确。在生活中,有时,我们只凭感觉并不可靠,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测量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这些数据才是科学的证据。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用工具测量》(板书)

二、学习量筒、量杯、简易天平的使用。

师:你认识哪些测量工具,它有什么用?

生:我认识手表,它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生:我认识电子秤,它是测量物体重量的。

生:我认识气温表,它是用来测量气温的。

生:我认识血压计,它可以测量人的血压。

生:我认识一种秤,它可以测量人的身高和体重。

师:老师今天为你们提供了几种不常见的测量工具(实验桌上),有谁认识它们吗?

生:这个蓝色的平平的东西像是天平。

师:对,这个叫简易天平,它比普通的天平简单得多,我们可以用它来测量一些又轻又小的物体的质量(板书:简易天平)。

师:其它两个认识吗?

生:这个(举起量筒)可以用来测量水的多少。

师:对,这个圆筒形的我们叫它量筒,这个像杯子一样的我们叫它量杯(板书:量筒、量杯、),它们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师:如果老师想测量这杯水(红色)有多少?你们认为应该用哪种工具测量? 生:可以用量杯测量。

生:也可以用量筒测量。

师:有谁愿意上来试试?

(一位学生主动上来,全班学生为他鼓掌。)

师:他在操作的时候你们干什么呢?

生:要用眼睛仔细看他是怎样操作的。

生:也要看他有没有什么地方做错了。

(台前演示的学生将一杯水小心的倒入量杯中,全班学生观察。)

师:读数是多少?

(这位学生站着看了看,转头看着老师小声地说是250。)

师:(微笑着)你应该大胆地告诉同学们你测量的结果,你能不能大声地告诉同学们。

生:(提高了嗓音)250。

师:这样就对了,大家表扬他的勇气和胆量。

(同学们热烈鼓掌)

师:250什么呢?总要有个单位吧。像这样的量筒、量杯,一般是用毫升作单位(板书:毫升)。

师:那这杯水的体积是多少?

生:这杯水是250毫升。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他的操作过程科学吗?

生:我觉得他的操作是科学的,他倒水时很小心。

生:他的动作很轻。

生:他读数时慢慢看,很仔细。

师:老师认为他使用量杯时轻拿轻放、倒水时很小心,没有使水溅到外面非常好,但是,在测量中,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最低处相平,这也是今天要学的。 (教师蹲下,示范视线与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师:他的读数准确吗?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调整实物投影镜头,使它横着对准量杯液面最低处)。

师:一格相差多少毫升?(两只手指同时指两个相邻的长刻度)

生齐:50毫升。

师:现在杯中的水是多少毫升?

生:250毫升。

师:刚好吗?

生:不是,水好像比读数少了一点。大概240毫升吧!

生:我觉得说248毫升更准确一点。

师:老师再用量筒测量一下吧!请同学们看我的操作过程是否科学。

教师演示将量杯的水倒入量筒,低头,使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看读数,但不读出。

师:老师操作怎么样?

我们周围的土壤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2 、能够独立地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 3 、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 4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沙、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 2 、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 、了解不同种类的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 4 、了解不同土壤里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自己感观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识。 2 、具有探究土壤的热情。 3 、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课前准备:带领部分学生到学校后面公路边采集黏土样本,将一部分晒干、碾成粉末状,另一部分碾碎,保持原有水分。在学校后面山中采集腐殖土样本,晒干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保持原样。在学校沙坑采集沙石,洗尽泥土,晒干其中一部分。

2 、放大镜每组 2 只,塑料杯、过滤器、量杯、水等若干。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通过观察,发现了土壤中有哪些物质?师生归纳板书:沙、黏土、腐殖质

二、观察研究干燥的腐殖土、黏土和沙的特征

1 、师:(出示实验桌上的干燥的腐殖土、黏土和沙)上课前,老师和一部分同学到学校后面的山上、公路边和沙坑里分别采集了腐殖土、黏土和沙,请同学们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特点。

2 、讨论观察研究方法。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观察它们?看谁的方法多,办法新。

3 、学生自主观察研究。

4 、学生描述、交流、讨论。

三、观察研究潮湿的腐殖土、黏土和沙的特征。

1 、(指名同学回答):随老师去采集这些物体的时候,你们看见它们都是干燥的的吗?它们是怎样的呢?

2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观察研究它们,比一比,看哪个组又有新的发现。 3 、学生自主观察研究。

4 、学生交流。

四、实验探究腐殖土、沙和黏土的渗水现象。

1 、教师演示引导,师生设计实验并猜想实验现象。

师:(出示实验装置)如果我们向装有腐殖土、沙和黏土的漏斗里加入很多的水,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水都会漏出来。

生:装沙的漏得要快一些。

生:装沙的漏出的水要多一些。

„„

师:漏斗里的沙、腐殖土和黏土是装一样多,还是多的多少的少呢?为什么?

生:肯定要一样多撒。

师:为什么?

生:才好比较撒。

师:是重量一样多?还是体积一样多?

生:(沉默片刻)

生:体积一样多公平。

师:为啥?

生:如果重量一样多,对沙不公平。

师:为啥?

生:(齐笑)

生:沙本身就重一些,如果重量一样多的话,沙就没有好大一点点(体积)。 生:我也同意他的意见。

师:其实,重量一样多也是可以的。不过我们今天比较体积一样多的情况。 „„

2 、学生实验观察。

3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师生分析讨论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4 、师生交流土壤渗水、保水性能的好坏对植物的生长可能有什么样的影响。 师:如果土壤里渗水快了或者慢了,对植物的生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生:我们上学期学过,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如果天上下的雨很快就流走了的话,植物就没有水喝了,植物就会枯死的。

生:土壤渗水慢一点还是好一些。

生:那这么说,黏土对植物的生长好一些啰?

生:我不同意。渗水太慢了,像黏土这样,水这么长时间还不流下去,那植物还不被泡死?

生:水稻整天泡在水里,并没有被淹死嘛,它还长得好好的呢。

师:我觉得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说明植物有的喜欢水多一些,有的喜欢水少一些。

生:反正水太少了不行吧。

生:我认为腐殖土最好,它能把多余的水排出来,还能够保住一部分水。 生:把沙和土壤混在一起,也许能让水渗得快一些。

„„

五、做土壤沉淀实验,为后面的继续研究做准备。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带部分学生到学校后面农田里采集土样,每个小组一份。

一、谈话导入: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话题引向研究不同土质的土壤)。

师:是的,土壤是一种混合物,它里面有黏土、沙和腐殖质,但从数量上看,主要的是黏土和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将黏土和沙混合在一起,会出现几种情况?(生:„„)。是的,大致会出现三种情况:要么含黏土少含沙多,要么含黏土多含沙少,要么黏土和沙的含量差不多。请同学们分别给它们取一个名字。

生:第一种我叫它沙土,第二种叫黏土,第三种我就说不好了。

生:我认为第二种取名为黏土不对,因为黏土里面是没有沙的。

生:第二种叫黏质土。

生:老师他照着书上说的。

师:看来同学们在取名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了,请同学们看看书上是怎样给它们取名字的吧。(板书: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你们觉得这几种土壤各有什么特点?(此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把上一节课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分析实际问题上来)

二、观察农田里的黏质土,做土壤沉淀实验,填写调查表。

1 、学校周围的土壤多数是什么颜色?(黄色)上课前,老师和一部分同学到后面农田里采集了一些土壤,请同学们观察。

2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填写调查表格。

3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三、讨论黏质土对农作物的影响。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学校周围的土壤属于黏质土,这种土壤对农作物的生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生:黏质土能保住一部分水分,农作物生长时就不怕干旱了。

师:有没有不好的影响?

生:它也有坏处,一下雨,土就粘在一起了,没有空空了(透气性差),土里的小动物就透不过气来,就会逼在里面,它们会死的。

师:是啊,植物的根在生长的时候,也需要空气,如果土壤里没有了空气,它们就不能很好地生长。

生:(惊呀的表情)

师:那怎么办呢?你们能帮助想想办法吗?

生:往里面加沙。

生:那有这么多的沙呀?

师:能不能还加点别的什么?比如说„„

生:我爷爷常常把树叶、玉米梗子填到土里,爷爷说它们是很好的肥料。我想还可以增加土壤里的空隙。

师:是的,农民伯伯在种田的时候,想了许多办法使土壤变得松软。像学校旁边的覃伯伯就是这样做的。

生:老师,是什么办法呀?

师:等会儿我们去问问他吧。

四、课外访问学习

1 、将学生带到陈伯伯家里,请他为学生讲解改良土壤的方法。教师借机向学生介绍陈伯伯改良土壤使柑桔增产的故事。

2 、向陈伯伯了解我们周围的土壤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如果时间允许,就把学生带到陈伯伯的农田里去实地参观调查

3 、学生总结,提出改良周围黏质土的建议。

《了解土壤》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水和腐殖质的混合物。

2、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和壤土三类。

3、能用实验证明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和含水性不同。

4、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5、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

难点: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

教学准备

事先采集的三种土壤样本(每组一份) 、白纸(3张)、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纸巾、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为了更好的研究,昨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花园的不同地方采集了三种不同的土壤,分别装在了一号、二号和三号烧杯里。关于这些昨天采集的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板书并分类。

3、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

〔反思:告诉学生土壤样品的来源地,以明确观察的目标性,增强真实性。〕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土壤

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哪组的发现或记录价值、特色)。

反思: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体会两种观察方法的不同结果,知道工具的重要性,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另外,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所看到的情况,并采用各种方式做一份有特色的观察记录,进一步深化土壤的表象特征。

活动二:研究土壤的成分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做一做下面这个实验,看它是否对你了解土壤有所帮助。投影: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2、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一握,再摊开纸巾,纸巾上面留下了什么?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3、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

注意事项:

1、土块要轻放。

2、搅拌要彻底。

3、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

4、始终要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步骤看到的现象。学生阅读此资料后开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反思:在科学新课程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一些言语的鼓励、启发、课堂组织策略的应用等,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隐性指导,像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能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一个和谐、有效的环境。〕

活动三:研究土壤的种类

1、观察颗粒大小

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份土壤的样本,请你们仔细观察,首先看看它们的颗粒大小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领取土壤样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汇报自己的发现。

谈话: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看课本第6页的阅读资料,它会给你一个原因解释。

学生阅读资料。

师生小结:通过这一环节的观察、阅读活动,对土壤有什么更多的了解。

2、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提问:沙土、黏土和壤土的颗粒大小不同,在遇到下雨这样的情况时,它们的渗水性会不会一样呢?你是怎么认为的?

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

讨论实验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考虑三个变量的控制: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倒水的速度要保持不变;不同的条件:三份不同种类的土壤;以及最后怎样获取水量的不同:方法1:倒入量杯;方法2:直接用尺子测量高度。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并将结果与刚才的预测相对照。

3、用多种感官了解沙和黏土的不同

每组一份沙和黏土的样本,请学生参照课本第7页提供的方法来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

集体讨论:每一种土壤看上去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更硬或更光滑?加点水握一握,哪种可以握成团?

激趣:再试着把它们分别放在胶卷盒里摇动,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或者是闻一闻它们的气味是否相同。

分组活动,交流。

三、课后拓展指导

谈话:同学们都已经对土壤有了非常丰富的了解。

提问:你知不知道我们这儿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呢?适合种植哪些植物?

学生思考、回答。

指出: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请教专家等。

《肥 沃的 土 壤》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2、科学知识:

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二、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的土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一根木棒、一张白纸、铲子等

课时安排:2 课时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一盆长期生长在贫瘠土壤里的花让学生观察后,问这是什么原因? (点评:上课时教师拿的是教室窗台上栽了一学期的两盆花,当初栽时,两花长势基本相同,而现在两盆花的长势相差很大。这样做有何好处?如果上课时教师师从外面带来一盆花效果会怎样?会有说服力吗?)

学生:交流、汇报并说出各种原因,其中有的学生说出了是土壤没有养分的原因。(点评:上课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说出许多可能的原因,如有的学生说长得差的那盆花没有根,教师就将那花挖出来让学生观察,看到它是有根的„„。教师对学生所作的猜想没有简单否定,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猜想进行分析判断,直到得出合理的解释。这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学的民主,也体现了科学课应具有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及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就势的导出课题,对就是土壤没有养分的原因,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肥 沃 的 土 壤。(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活动一:让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土样及落叶下土壤的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颜色的土样及落叶下土壤是什么颜色的?各有什么不同?

学生户外活动,仔细观察。

捡一些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回班级。(点评:上课时教师组织户外活动严谨有序,学生目的明确、行动迅速、纪律好,教学效率高。要处理好这一环节,关键在于教师在行动前要向学生交待清楚到户外要做什么,同时采取适当方法调动学生认真参与活动、遵守纪律的积极性;户外活动时,教师要组织好学生活动,注意观察,掌握好活动进程和活动时间,防止学生行动无目的、纪律松散,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2、活动二:了解肥沃的表层土的形成过程

(1)组织学生观察含有落叶的土样讨论并交流:干落叶是什么颜色?湿落叶是什么颜色?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

小组读图、讨论,汇报交流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看法。

总结: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植物尸体。

(2)组织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含有落叶的土样讨论并交流:土壤里还有什么?学生回答有各种各样的虫子及虫子的尸体。那么表层土的养分来自哪里呢?

总结: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物尸体。(点评:上课时,学生观察和讨论交流比较充分、真实。此环节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放大镜等用品,并可适当允许相邻的同学间互相观察土壤样品。)

(3)指导学生读书了解了解肥沃的表层土的形成过程

(4)深刻理解的腐殖质的作用。

教师拿出两盆吊蓝花:一盆长得好,一盆长得坏,让学生看到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初的植物茁壮且呈绿色,而在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则细弱柔软且枯黄。(点评:此处与导入相呼应,进一步说明导入时的分析判断,加深学生对土壤养分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

(1) 思考:腐殖质的作用这么大,你怎样用本课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给土壤增加肥力呢?

学生讨论回答。(点评: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2)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回家收集有关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的资料,(为下节课作个《肥料袋做准备》)多看一些走进科学的电视节目。提醒学生坚持写观察记录。总结全文学生读一遍课文。

(点评:即将下课时,教师提醒学生下课后将手洗净。这一点很重要,既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另外,板书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

板书设计

1.3 肥 沃 的 土 壤

一、 了解肥沃的表层土的形成过程:腐殖质

二、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

土壤的保护 教学设计

探究目标:

1、能猜想出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

2、能意识到土壤遭到破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3、能手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受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使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

过程方法: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做一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独立进行实验,知道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黄河的录像、森林被砍伐图片、实验报告单、装有土的盒子、装有草的盒子、2个水槽、2块木块、2个喷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你们有看过黄河的吗?那谁来说一说?

学生说出:看到过的黄河的样子。 黄河真的像几位同学所描述的那样?想不想亲自看一看?

2、(播放录像:黄河录像。)组织学生观看。

3、组织交流汇报 (1)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观看结果,学生说出:

1)黄河水很急。

2)黄河岸边没有树。

3)黄河水很混。

4)黄河水很黄。

(2)关于黄河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说出:

1)黄河旁边的树都哪里去了?

2)黄河水为什么那么黄?

3)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3)指导猜想。

是啊,黄河水为什么这黄?请大家猜一猜,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学生猜想:

1)可能是因为没有树。

2)可能是因为许多树都被砍了。

3)可能是没有种草。

4)可能是没有了花草树木的保护。

4、引出实验

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是不是像大家所猜想的那样,是因为没有了花草、树木这些植物的保护,水土流失,造成黄河水变黄了。花草、树木这些植物真的能够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吗?还是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科学探究

实验验证

组织认识实验材料

1、谈话:老师为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准备了实验材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2、组织对比。

其它小组的实验材料和他们的一样吗?(一样)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法。

我们应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你们想怎样实验,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互间积极争论,利用实验材料进行设计。

3、组织进行实验验证。

各小组都讨论出实验方法了吗?下面就用你们自己的方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师巡视指导。)

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积极进行观察实验、做记录。

4、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

汇报、交流展示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方法。

(1)汇报

同学们实验先做到这里,谁想代表你们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进行实验的。(其它小组要认真听,他们的实验和你们的一样吗?)

学生争先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个别小组实验方法和结果与别的小组同学的不一样。

(2)交流

我们看了几个小组的实验,实验结果不一样,原因出在哪里?

学生解释为:

1)两个木块一个横着放、一个坚着放,高度不一样。

2)两个喷壶放得一个高一个低,是不对的,应放得一样高。

3)两个喷壶的水流出的不一样多。而且一个流的快一个流的慢,是不对的。

4)除有草无草不一样外其它条件都应当一样。

5、组织学生再次进行实验。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都说出了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老师还为每小组准备了一组实验材料,你们想不想运用正确的方法再进行一次实验?

学生再次实验。并修改实验报告单。

6、组织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通过再次实验,谁来把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给大家说一说。

各小组争先汇报。

学生说出:有草的一盒土少水清,无草的一盒土多水混。

7、教师总结

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和他们的一致吗?

从实验结果中你知道了什么?

每个小组都举起了手。

学生答出:

(1)草可以不让土流出来。

(2)草可以使土变清。

(3)草可以保护土壤。

(4)花草、树木可以保护土壤。

(5)植物可以保护土壤。

说得非常好,植物可以保护土壤。

三、实践应用

1.组织学生观看图片。

植物可以保护土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幅图片。

出示图片。

学生认真观看图片,然后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说出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出:

(1)树被砍了,感到很心疼。

(2)大片森林砍了,环境受到破坏,人类会受到惩罚。

(3)森林被砍,下雨产生洪水,会造成水土流失

3.组织学生讨论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根据以上事实知道黄河水变黄的原因了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4.组织汇报

现在谁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学生争先回答。

学生说出:

(1)因为人们砍掉了树木,原以当暴风雨来临时

把泥土冲进了河里黄河水就变黄了。

(2)因为人们乱砍乱伐不爱护花草树木,当有洪灾时,造成水土流失黄河水就变黄了。

(3)因为人们乱砍乱伐,使土壤失去了保护作用,所以当暴雨来临,造成水土流失,黄河水就变黄了。

„„

5.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我们共同探讨了黄河水变黄的原因,知道了土壤保护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就是“土壤的保护”

四、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学的都非常好。请大家再利用课下时间调查土壤还会受到哪些破坏。并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下节课,我们再共同交流。

果实和种子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科学知识

1、认识果实和种子。

2、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

3、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

4、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2、愿意开展长周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难点: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

一些带种子的植物、浸泡过的蚕豆等种子、镊子、放大镜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种子和果实

1、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植物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你知道植物宝宝藏在哪里吗?

2、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它长在哪里呢?今天老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的家一起带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种子在哪里。

3、小组实验、交流。

4、分组汇报。(猕猴桃、香蕉的种子都退化了,变的很小,很难察觉。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需提醒。)

讲述:同学们发现植物的种子一般长在果实里,果实就是种子的家。

二、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

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种植植物时,一般是先把它的种子埋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但也有很多植物不需要人们帮它们播种,而是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法。比如蒲公英,你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

2、讲述: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你还知道其他种子的旅行方式吗?

3、小组讨论、交流,试着填写活动记录表格。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

三、认识种子的构造

1、讲述: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一颗种子,用手摸一摸,你能想想这颗种子里会有些什么吗?请你画下来。

3、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把画展示给大家看。

4、究竟同学们想的对不对,下面我们就来解剖种子。谁来说说解剖时我们要注意哪些呢?

5、教师示范解剖种子。强调:用镊子剥开种皮时要轻,不要伤到里面幼嫩的部分,然后从蚕豆开口的那一边小心的掰开。

6、学生解剖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里面有什么,并画下来。

7、说说你看到种子里面有什么?

8、学生再用花生的种子进行实验,要求按照预测——画图——解剖——观察——画图——表达的过程。

让学生比较每组前后两组的记录图,有什么不同?说明观察有什么作用?

四、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1、当我们把种子种到土里后,怎样才能让它生根发芽呢?你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实验。

3、交流实验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回家做或者在班上集中做。

五、学生提出与种子萌发有关的问题。

1、第二课时上,看几号瓶的种子发芽了,为什么其余瓶里的种子没有长出小芽?

2、讨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3、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和种子萌发有关的,又是自己能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吗?

4、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问题。

5、各小组汇报,选择一个研究问题。

6、小组讨论:怎么去研究这个问题?

7、小组汇报,确定研究方案。

8、课后进行实验。

六、教师发种子,学生课后种植一种植物。

教学反思:

根和茎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2单元《植物的一生》中的第2课。本课认识植物的另外两大组成部分:根和茎。

植物的根根据它的形状可以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的根,认识到所有的根都可以按形状分为这两大类。根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营养物质。本课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能证明植物的根吸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植物的茎根据形态也可以分成几大类,但这儿不要求学生掌握,只要求学生知道虽然他们形态各异,但都是属于植物的茎。茎的作用是运输水分和养料,所以教材安排了一个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把吸了有颜色的水的植物的茎切开来看看,认识茎的运输功能。

本课可以分成根和茎两大块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根。教材选择了把菠菜和仙人掌的茎作比较。教师为了方便教学,可以不必用胡萝卜和仙人掌,选择别的植物的根进行比较,但必须是两种不同的。课前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挖一些比较小的连根的植物来,然后按形状来分类,从而认识直根和须根。

第二部分,茎。教材中例举了几种形态各异的茎,其中有一幅图是仙人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会把仙人掌的茎当成叶子,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补充一些仙人掌茎和叶形状的相关知识,纠正学生以往的错误观点。在证明茎的运输功能的实验中,教师需提前准备一株在红墨水中养过的植物,供学生解剖观察。为了观察得更仔细,教师也可为学生准备放大镜帮助观察。

根和茎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观察给根分类;

●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设计一个证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的实验;

●会通过实验观察茎的运输功能。

知识与技能:●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可以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 ●知道根的作用是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营养;

●认识形态各异的茎,知道茎的作用是运输养料和水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2.教师出示连根拔起的菠菜和仙人掌。

3.分别请两个学生向大家介绍这两种植物。

(二)、认识直根和须根及根的作用

1.认识直根和须根。

(1)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棵植物的根,找找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把不同点记录下来,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2)学生观察记录。

(3)汇报观察结果。

(4)教师小结:像菠菜这样,根从茎的下面长出来长长的一根粗粗的,外面长了一些细小的毛,这样的根我们在科学上叫它直根。(板书:直根)像仙人

掌这样,在茎下面长出的根有很多,都是差不多粗细的,这样的根在科学上叫须根。(板书:须根)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带来的植物的根按直根和须根分为两大类。

(6)各组汇报交流。

【评析】学生在搞清楚了什么是直根、什么是须根以后,再给根分类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教师在小结的时候一定要用形象生动、儿童话的语言来解释直根和须根的区别,帮助学生区别这两种不同的根。

2.认识根的作用。

(1)谈话:你们知道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回答。

(3)看多媒体课件介绍根的作用。

(4)学生谈看后的感想。

(5)谈话: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根的确会吸收水分?

(6)小组讨论设计。

(7)交流设计方案,提出不足和改进意见。

【评析】根深埋在地下,吸收水分和养料是抽象的,我们无法亲眼观察到这个过程,所以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做成生动形象的动画,帮助学生来理解根的功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认识形态各异的茎及其运输功能

1.认识形态各异的茎。

(1)谈话:刚刚我们认识两种不同的根,接下来我们来观察植物的另一个组成部分:茎。

(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课本上面的图片,说说这些植物哪部分是茎,有什么特点。

(3)各组交流。

(4)教师小结:比起根来,植物的茎是形态各异,多种多样。无论什么样子的茎,都是为了适合植物更好地生长。

2.认识茎的运输功能。

(1)谈话:不管茎的形态长成什么样,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功能,你们知道茎的作用是什么吗?

(2)谈话: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茎的作用呢?

(3)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一株养在红墨水中的植物,说明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然后讲解解剖和观察方法。

(5)提问:我们在切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6)学生回答。

(7)学生小组观察记录。

(8)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9)教师小结:形态各异的茎处于植物体的中央部位,它把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并且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评析】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解剖观察,认识到茎的运输作用。教师要预先准备好充足的供学生研究的材料,还要进行安全教育。这儿教师可以提供放大镜帮助学生观察,让学生体会到体用工具的好处。

(四)、总结延伸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双色花:取一朵白色的花,把茎的下面分成两半,一半养在红色的水中,一半养在蓝色的水中,观察过了一段时间后,花有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评析】本课有一些知识性的东西,根的分类,根和茎各种的作用等,所以教师在课结束前有必要帮学生理一理。双色花是利用了茎运输的功能,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更深地认识到茎的运输功能。

教学片断赏析

师: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根的确会吸收水分?

生分组讨论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师:都设计好了吗?哪组先来汇报一下?

生:我们是这样设计的,把一棵连根的植物养在水里,观察水会不会变少。如果水变少了,就说明根是会吸收水分的。

师:思路不错,但是请同学们想一下,如果就这样养在水里,水少掉会不会有其它的原因?

生:水在空气会蒸发,水少掉有可能会是蒸发掉的。

师:说得有道理,那能不能把刚才的实验改进一下呢?

生:可以把植物养在瓶子里,给瓶子盖个盖子。

师把一棵植物全部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瓶子里,然后把盖子盖上,问:是这样吗?

生:不行,这样会闷死的。

师: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在盖子上钻个洞,然后把植物上面的部分露在外面。

师:嗯,这样不错。但是还是会有一点水从缝隙中蒸发掉。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我们可以在水面上倒一薄层油,油不会蒸发,这样就可以保证水不会被蒸发了。大家把刚才的设计方案再完善一下好吗?

各组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叶和花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观察描述不同叶子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活动。

2、能对“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问题展开对比实验。

3、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

2、知道花的构造。

3、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能准确的认识事物。

2、乐于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并描述不同的叶,培养观察能力。

难点:观察并解剖花。

三、教学准备

各种树叶、花、镊子、白纸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叶的不同形态

1、出示一片树叶,讲述:春天到了,许多植物都已经吐枝发芽,长出嫩绿的叶子,你们看,这是一片什么树的叶子?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现在老师发给你们一片树叶,请大家看看它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

3、学生观察比较后汇报。

4、课前大家也采集了一些树叶,现在请你们拿出来,每个小组仔细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写在活动记录上。

5、各小组汇报,对观察仔细的同学给予表扬。

6、你能在这个基础上给这些树叶分分类吗?

7、小组进行分类活动。提醒学生每次只能按一个标准分。

汇报分类结果。

二、观察并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提问: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那么你知道这些营养主要是怎么来的吗?

2、讲述:大多数植物是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养料,想一想如果没有阳光,叶子能制造养料吗?

3、提问: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

4、各小组设计实验。

5、交流并确定实验方案。重点解决:做这个实验要保持哪些相同的条件?不同的条件是什么?

师生共同完成实验装置。

三、认识花的构造

1、出示几盆鲜花,提问:你认识这些花吗?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你还见过哪些花?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2、同学们都被这些花的色彩和千姿百态所吸引,可你们知道花有哪些部分吗?学生说说。

3、出示桃花模型,教师把桃花的每一部分摘下来,指导学生认识雄蕊、雌蕊、花瓣、萼片。

4、教师示范从外向内的顺序解剖杜鹃花,强调力要小,手要轻。

5、学生解剖自己带来的花,用放大镜观察各部分的样子并画下来。

6、展示自己画的花的构造,看看同学们带来的花是不是都具备这四部分?区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7、用放大镜观察雄蕊,发现了什么?试着捻捻雄蕊上的花粉,在白纸上再抖抖,看留下了什么?

结合学生观察雄蕊和雌蕊,简要介绍花的繁殖。

四、了解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1、讲述: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当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结出种子。

2、提问:雄蕊上的花粉是怎样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呢?植物是靠哪些方法来传粉的呢?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的资料。

3、交流:植物传粉有哪些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补充介绍或上网浏览。

六、课外研究

按照书上研究植物的向光性的实验做一做,看看有什么发现?

教学反思:

《植物和我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自己的种植经历总结植物一生经历的几个阶段和生命周期的长短,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名称。

2.能够通过调查,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3.愿意为保护花草树木尽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种植物”经历的基础上感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识别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些部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 信息收集法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观察家庭用品,了解植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带一些植物直接原料提供的食品到课堂;

2.学生关注自己近日所吃的植物并把植物带到课堂上,如前一天所吃的蔬菜、水果等:

3.收集资料及植物对人类的巨大贡献的视频。

4.一株完整的西红柿植株图片及其它植物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春天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万物又要复苏了,你们喜欢春天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春天。(学生发言)

2.谈话:春天之所以这么美,是因为有一位重要角色的装扮,你们能猜出是谁吗?(学生发言)

3.揭示植物和人类的重要关系,引出课题。

(二)建构: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的结构组成

1.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喜欢吃西红柿吗?(出示西红柿果实图片)你们知道一株完整的西红柿都包括哪几部分吗?

2.学生发表意见,教师适时出示西红柿各部分图片。

3.出示完整西红柿植物图片,确定一株完整植物的各部分名称,很多会开花的植物都与西红柿一样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4.小结:在活动记录上画一株完整的植物,并在各部分写上名称。

(三)探索:它们分别属于植物的哪一个部分

1.谈话: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出示水果大全图片),让学生选出最喜欢的水果,并说出所吃的是植物的哪部分。

2.讲述:在我们每天的食物当中,蔬菜也是相当重要的。想一想你昨天都吃什么菜了,吃的是植物的哪部分?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出示蔬菜图片帮助理解)

3.出示花生,提问:同学们喜欢吃花生吗?你知道我们吃的是花生的哪部分吗?(种子)还有哪些植物是食用种子部分的?

4.和学生一起进行一个反应能力小游戏。由老师按食用植物的不同部分出题,学生听题作出选择。

5.给学生一点时间开一个小型的“果蔬品尝会”品尝食品,以维持欢乐的氛围。

(四)讨论: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1. 谈话:刚才我们一直在讨论植物的食用价值,其实植物对人类的贡献很大,无论怎样评价都不过分。比如说教室里、家里随处可见跟植物有关的物品,谁能说一说。

2.向学生提出进行一次擂台赛,比一比哪一组说出“植物的作用多”。

3.播放课件,简介植物对人类的贡献,给学生以启示。

4.比赛开始,小组边讨论边记录。总结出的“植物的贡献多”的小组为优胜队。

5.教师小结:植物的巨大贡献。

(五)扩展延伸,总结升华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

2.总结:我们应该多植树造林,懂得爱护植物,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认识固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进行观察。

2.能够对周围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3.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4.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固休,什么样的物体是液体。

2.知道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

2.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二、重点、难点

1.用多种方法体验固体的性质。

2.实验探究既有固体又能有液体的物质,如牙膏、面糊等。

三、解决重难点的措施

搭建问题平台,通过实验、小组合作、交流解决。

四、教学理念

1.面向全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应该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教学内容、活动形式、评价等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使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五、教学活动过程

1.游戏感识,导入新课

师:倒出去的水能再全部抓回来吗?

生:猜测、交流、产生经验认知矛盾。

师:能还是不能?我们亲自实验体验,有请两位同学上讲台配合老师。师同时把10ml水和5个糖果分别倒在两个盆子里,让两个同学分别以最快的速度把两种物体全部抓起来,交换任务,重复操作一次。

师:怎么样?

生:交流观察结果和想法。

师:为什么糖能全部抓起来,而水不能呢?谁先说?

生:交流看法,师发现亮点并及时鼓励。师引导学生得出水会流动的特点。 师:巩固强化,根据物体能否流动的特点,我们来给这些物体分类,谁先说?师出示:螺帽、面粉、橙汁、牛奶、石块、布娃娃、玩具枪、铅笔、橡皮、矿泉水。

生:给物体分类。

师:检查分类结果和分类依据,最终引导生认识:把会流动的这些物体叫做液体,而把这些不会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引出本节教学内容:认识固体。

2.合作探究固体性质

师:大家再看我们的新朋友,他们花花绿绿,各有各的

(引导说出颜色、形状、长短、大小、软硬等)

生:观察、触摸、交流,得出固体的常规性质:不流动、有颜色、形状、轻重、大小、软硬、长短等,(使生亲历体验后形成对固体地常规认识。

师:花生和绿豆谁硬?石块、螺帽、玻璃呢?引导学生利用工具深入探究固体的性质。

师:眼睛看得出来吗?用口咬行吗?怎么办呢?谁能想出好办法?

生:焦急的议论、交流鉴别软硬的办法。

师: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我们一定要亲自研究,给它们排排名次,谁最硬,谁最软?

师:首先请组长带领组员清点实验器材:物品袋里有花生、绿豆、螺帽、石块,桌面上有实验记录单一张,还有铁研钵、木块、玻璃、铁锤、铁剪、放大镜,还需要的工具跟我说。

师:4人小组合作实验,时间7分钟,合作要求请看大屏幕:方法自定、合理,目标明确;人人参与,互相关照;同心协力,完成实验;清理桌面,保持整洁。师生共读,师示意实验开始。

生:合作实验,师巡视帮助,但不干扰学生。

师:抽查实验小组,汇报实验方法和记录,发现亮点给以表扬,同时解决困惑。

3.难点探究:牙膏类别

师:巩固强化固体性质。通过实验我们再次认识了固体的性质,想不想玩魔幻游戏?师出示各种生活中常见物体,辨别是固体还是液体,随机引出本节认知重难点:牙膏究竟是固体还是液体?还是都不是?

师:玻片上装牙膏大屏幕展示。

生:猜测、交流,产生认知矛盾。

师:牙膏究竟是固体还是液体呢?老师也被同学们搞糊涂了,怎么办呢? 生:积极地想办法,并交流想出鉴别的办法。

师:对,实验证明。各小组找到桌上的烧杯、牙膏、面粉(可以用手抓吗?)、药勺、玻璃棒、玻片。

生:师指导生自制面糊。

师:引导学生分析面糊里有液体(水)、又有固体(面粉),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自己得出:面糊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但里面具含有固体,又含有液体。

师:用牙膏再次强化这类物质的特点,巩固学生对这类物质的认识,突破本节的认知难点:既不是固体又不是液体,但既含有固体又含有液体的一类物质。

4.小结拓展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请说说看。 生:交流。

师:把你喜欢的生活中的固体跟同学们说说看,再把生活中既含有固体又含有液体的物质说给同学们听听。

生:思考交流。(时间2分钟)

5.后续作业

师:把面糊里的水和面粉分开,就是一个难而有趣的问题,同学们回家后做做看,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下课。

《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意识到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认识物体更多的性质。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

3、知道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难点:能够区分溶解和混合现象间的差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固体有什么性质?

2、谈话:这节课我们把固体放到水里来继续认识固体(板书课题)

二、操作探究

(一)研究固体的沉和浮

1、教师把一些固体放入水中,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有的沉,有的浮)

2、介绍学生带来的材料

3、预测:哪些会沉,哪些会浮,说不准的可以归入“可能会沉,可能会浮”之中,并把预测记下来.

4、学生活动

(1)把这些物品放入水中,看结果怎样。

(2)对照前后两次的记录,了解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5、预测:把一个苹果和一块苹果放入水里,谁沉谁浮?把一根蜡烛和一截蜡烛放入水里,谁沉谁浮?

教师演示

6、研讨拓展话题:为什么一个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二)研究固体的溶解以及与水的分离

1、提问:如果把面粉和盐放入水中并进行搅拌,会出现什么现象?

2、学生活动:把面粉和盐放入水中进行搅拌后静置一会,观察现象

3、汇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4、提问:能把它们分别从水中分离出来吗?(学生试着说一说)

5、教师出示课件,讲解常用的分离方法——过滤、沉淀、蒸发。

三、拓展活动(认识结晶现象)

1、课件出示“彩色树枝”,问: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2、介绍制作方法并请同学们课后完成。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用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方法了解了固体的许多性质,你们又有了哪些对固体的新认识

认识液体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进行观察。

●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液体在颜色、形状、透明、轻重、粘稠度、表面张力等方面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愿意采用各种方法研究物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油、水、蜂蜜、牛奶、天平、量杯、洗手液、蜡光纸、玻璃板、滴管、记录表。

学生准备:油、水、蜂蜜、牛奶、筷子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杯水,谈话:这是什么?像水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还知道哪些液体?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找出身边的各种液体。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描述所知道的各种液体的性质。

(1)出示常见的四种液体:油、水、蜂蜜、牛奶。

(2)提问:你们准备从哪些方面观察这些液体?用什么方法?

研究方面(透明度、颜色、气味、味道、形状),方法(用眼看、用嘴尝、用鼻子闻)。

(3)学生观察、描述这四种液体,并记录下来。

提醒学生注意分工、保持卫生。

(4)汇报观察结果并汇报。

(5)总结:没有一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是液体。

第二课时

2.引导学生发现液体的其它性质。

(1)谈话:你还想研究哪些性质呢?

(2)学生讲,师简记。(重量、黏稠度、表面张力)

(3)提问:要研究液体的这些性质,还需要哪些工具?

3.研究各种液体的不同重量(密度)。

(1)认识天平。可以把各种液体与水倒在天平上进行比较。

(2)提问: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3)学生思考:注意变量的控制。

(4)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注意观察后汇报。

(5)总结:液体的重量不同,密度不同。

4.研究各种液体的流动快慢(黏稠度)。

(1)学生试想研究方法。

(2)出示实验材料,说明实验方法。

(3)提问:液体的流动快慢说明液体的黏稠度怎么样?

(4)分发材料,学生分组实验。

(5)小组讨论。

(6)总结:流得最慢的最黏稠,流得慢快的最稀。

5.研究液体的表面张力。

(1)谈话: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研究水的性质时,发现水有表面张力的性质。现在的这些液体也有这种性质吗?

(2)提问:我们怎样证明?

教师可出示蜡纸,让学生自己思考实验方法。

(3)方法:用滴管把各种液体滴在蜡纸上,观察它们能不能在纸上聚成“露珠”状。

(4)学生演示实验,并记录。

(5)总结:液体都具有表面张力。

6.师生交流总结这些液体的性质。

三、巩固应用

提问: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

总结: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方法。

四、布置作业

1.试着用多种方法来研究你身边的物体。

2.试着把你身边的固体和液体做比较。

板书设计

3.认识液体

颜色

透明度

液体 气味

(没有一定形状 味道 不同

会流动) 重量

粘稠度

都有表面张力

《把液体倒进水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借助水,研究一些液体的性质和特点。

2、 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3、 能够记录观察的结果。

科学知识

1、 了解液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2、 知道液体混合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愿意合作与交流。

2、 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准备

试管、水、油、蜂蜜、可乐、搅拌棒、烧杯 洗洁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把固体放进水里,会有哪些现象呢?(生:有的会沉在水底,有的会浮在水面,有的会溶解在水里)想不想知道把液体放进水里,会发生哪些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把液体放进水里》一起来探究液体更多的性质与特点。(板书课题)

二、 认识不同的液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溶解现象。

1、 猜想

师:同学们桌子上的试管中有四种液体,它们分别是水、蜂蜜、食用油和可乐,(板书)你能分辨出它们吗? (学生分辨四种液体,你是怎样分辨的?) 师:现在我们分别把这三种液体倒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板书) 各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的猜想填写在实验记录中预测栏里。

(学生小组讨论,填写实验记录)

引导学生汇报自己小组内的预测情况。

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同体积的液体重量不同)

2、 实验

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预测是否正确呢?(生:做实验)我们在把液体倒进水里的时候要注意,动作要轻,要慢慢地让液体沿试管壁流进去。(师边讲边演示)倒完后把试管放回试管架中,认真观察有什么现象,再把你观察现象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结果栏里,记录时,你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画图,在原因解释栏里简要说明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让我们比一比哪处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实验、观察、记录,干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

问: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实验的结果?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吗?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4、小结师:实验说明液体与固体一样,有的会沉在水底,有会浮在水面,有的会溶在水里。

三、 把多种液体一起倒进水里。

1、预测

师:刚才我们是分别把这几种液体倒进水里,下面我们把它们倒在一起好不好?谁来说说你想怎么倒?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倒法,每一种倒法的结果会不会一样呢?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倒法,猜想一下,结果会怎样。把它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但是这个实验的记录单,老师没有给你准备好,你能自己来设计一个吗?

学生设计表格。

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设计。

师:把你的倒法和预测的结果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你设计的记录单上。 学生预测记录。汇报、交流。

2、实验

师:想你的预测是否正确呢?实验中同学们还是要注意动作要轻,要慢,倒完后把试管放回试管架上,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并把它记在你设计的实验记录单上。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并说明为什么会这样。

4、小结: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由于比重的不同,不管怎样倒,油都会浮在水面,蜂蜜都会沉在水底,果汁与水溶在一起。

师:看到这么颜色的液体倒在一起,分成漂亮的层次,你想没想到鸡尾洒呢?酒吧里的鸡尾洒就是利用酒的轻重不同调出来的。

四、改变条件使液体溶解在水里

1、提出问题

师:(举起倒有多种液体的试管)现在油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底,你有办法让蜂蜜与油也溶解在水中吗?

2、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各种办法,教师板书要点)

师:让我们来试一下大家想到的办法灵不灵,我们先试搅拌的方法。把倒有油和蜂蜜的试管搅拌一下,搅拌时要轻一点,不要把试管打破了,搅拌完后把试管放回试管架上,等待一会,观察有什么现象。

3、学生实验

4、各小组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教师板书:搅拌,溶解。

师:搅拌使蜂蜜溶解在水里了,可是油还浮在水面上,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再试下加洗洁精能否使油溶解。

学生实验,交流。板书:加洗洁精,搅拌,溶解。

5、小结:实验说明,原来不溶解于水里的液体,在改变了条件的情况下,也可能溶解于水。

五、应用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种使液体混合或分离知识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你能来说一说哪儿用到了吗?

(洗碗、洗手液洗手,洗发精洗头,冲淡果汁等)

六、扩展

如果将热水倒进冷水里,会怎么样呢?

学生回答现象。

热水与冷水混合在一起变成了温水,你能看到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流动的吗?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固体和液体》单元

学生分析

中低年级学生对于科学探究有极高的热情,愿意积极参与并且动手研究问题。但是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只是有限的一段时间,没有较长时间学习兴趣。另外,由于学生是刚刚开始探究活动,因此还缺乏良好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往往探究中遇到很多困难,这些都是不利于探究活动的因素。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活动结合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它的优势在于教师通过一个接着一个的活动将本节课串联起来,将学生的兴奋点不断的推向更高,学习兴趣不减。同时,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让成功的良好体验连续不断。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中,在教师的精心的教学设计下,良好的思维品质、科学的探究方法、美好的情感体验,在这里升腾。 教学目标

1、把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能力。

2、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通过对比、观察、实验等研究方法共同发现改变物体沉浮的规律。

3、在经历的一个个探究科学活动中,学生体验成功与挫折,在反复的探究中情感体验得到升华,最终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和不断的克服科学困难心理做铺垫。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明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道理

2、使学生知道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水槽、烧杯、马铃薯、小玻璃瓶、题卡

(二)学生准备

铁块、橡皮泥、石块、泡沫块、桔子皮、线绳、精盐、搅拌棒

实验桌上有实验单、实验组的号牌。

学生分操作员、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不固定)

活动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国老师呀在这里给大家上一节科学课,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老师也非常高兴并且也非常愿意和咱们班同学上课,因为我听说呀咱班同学最聪明最听话了,特别是能积极回答问题,是不是这样?

生:是。

师:怎么样,这么多人听课,对这节课有信心吗?

生:有。

师:好,上课。(师生问好)

师:(出示李咏照片)同学们来看,认识吗?这是谁?

生:李咏。

师:他是干什么的?

生:主持节目的。

师:他都主持过什么节目?

生:《幸运52》、《非常6+1》„„

师:喜欢看他主持的节目吗?

生:喜欢。

师:能说说你们为什么喜欢看吗?

生:因为可以开发我们的智力。

生:因为紧张刺激。

师:嗯,同学们看我象李咏吗?是不是比李咏帅多了?

生:是。

师:今天老师呀就扮演李咏了,我们也来智力闯关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将有这么几个环节?请同学们来看,(出示实物投影片)各小组桌上都有桌号牌,我们以举手的形式抢答,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我们开始第一关,智力抢答。(同学们齐喊:智力抢答)

师:大家看老师手里这么多题卡,都是各种形状的小动物,喜欢吗? 生:喜欢。

师:想得到它吗?

生:想。

师:要求是:老师说开始后才能举手抢答,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请听题:

1、石头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为什么?

2、木头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为什么?

3、潜水艇是不是能沉也能浮?想知道为什么吗?

4、物体的沉和浮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系吗?

5、物体的沉和浮与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6、你听过“死海不死”的故事吗?想知道为什么吗?

7、这堂课你能积极、勇敢、大声地回答问题吗?

(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按回答情况给予口头评价,并把精美的题卡送给他们)

师:请接到题卡的同学高举题卡,大家看一看,哪组获胜了?

生:第三组。

师: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师生鼓掌)

师:我们已经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最佳搭档。(师生齐声)

[新课]

师:如果说,智力抢答是某个人的功劳的话,而“最佳搭档”这个环节则需要小组同学的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在研究活动结束后,我们要评选“最佳搭档”。 师:(出示小玻璃瓶)同学们来看,这是什么?

生:玻璃瓶。

师、对,两个玻璃瓶。(放入水中)怎么了?

生:沉下去了。

师:(再放入另一个玻璃瓶)又怎么了?

生:浮起来了。

师:想知道为什么吗?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那就是: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好吗?(板书课题)

师: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动手实验,你们想办法把在沉的物体让它浮上来,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同学们先看看实验桌上的实验材料,你认为哪些是能够沉在水里的物体,请把它挑出来。挑完就坐好,看哪组同学挑的最快,开始。

生:各小组挑实验材料。

师:好,你来说一说,你们都挑出了什么?

生:我挑出了„„

师:嗯,他们挑的对不对?

生:对。

师:你们都挑对了吗?

生:对了。

师:记住先不要做实验,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将怎样让沉在水里物体浮起来呢?开始。

[小组设计研究计划]

师:研究好了吗?

生:研究好了。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的研究方案?

生:„„

师:嗯,想法不错,其他小组同学不想说说你们的研究活动计划吗?

生:„„

师:你们的方法都不错,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大家看一下自己的桌面,每组的桌面上都有一张活动记录表,这是便于大家在实验中记录所设计的。把你们发现的方法、结论都填在上面,可以简要一些,明白吗?

生:明白。

师:开始你们的实验研究吧!

[分组实验]

师:坐好,老师真不忍心打断你们,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先研究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没有来得及研究,我们在课后继续研究怎么样?

生:好。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发现。哪组同学先来说说?

生:我们小组认为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把沉在水里的铁块或石块上绑上比例适当的泡沫块就会浮上来。我们还做了几个实验,现象是相同的。所以,我们认为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师:说的挺好,能到前面演示一下吗 ?

生:能。(演示)

生:我们小组把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捏成小船形或勺形就能浮上来,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师:嗯,挺科学,能到前面演示一下吗?

生:能。(演示)

生:我们小组把沉在水里的小桔子皮换成大桔子皮就浮起来了,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改变物体的大小也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师:你可真聪明,这种方法也让你想到了。能到前面演示一下吗?

生:能。(演示)

师: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呢?

生:改变物体的重量、大小、形状都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师:(板书)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刚才老师所做的小瓶实验是怎么回事了吧?

生:知道了。

师:怎么回事?

生:一个瓶里有水,一个瓶里没有水。

师:真聪明,潜水艇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在水中沉浮的。想不想看看。

生:想。

师:多媒体演示。

师:同学们真厉害,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找到了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祝贺你们挑战成功。现在我们来评选“最佳搭档”,大家认为哪组应当荣获这个称号。 生:老师,我认为应该让第一小组获得“最佳搭档”。

师:为什么?

生:他们找到了多种方法,他们小组合作的非常好。

师:其他小组的意见呢?

生:我们也认为是第一组。因为他们小组找到的方法不但多而且解释也很正确。 师:你们都是这么认为的吗?

生:是。

师:那就把“最佳搭档”送给第一组。(掌声)

师:同学们,你们靠实力连续闯过了两关,老师实在是佩服。看来不得不拿出我的杀手锏,最后一关“智力陷阱”。(师生齐声)

师:嗯,老师这里有一块马铃薯,你们说它放入水中,它是沉还是浮?

生:(有的说沉,有的说浮。)

师:嗯,老师给同学们也准备了一些马铃薯和清水,请各组派代表来取。请大家放在水中试试看马铃薯是沉还是浮。

生:(学生实验,发现马铃薯是沉的。)

师:请你们想办法,让马铃薯浮起来,先不要动,认真听要求,要求是:不许借助刚才实验所用的方法、物品,也不许改变它的重量、大小、形状,你,有没有办法,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嗯,有办法了吗?开始吧!

生:有办法了。

师:好,说说吧!你们想到了什么方法?

生:我们„„

师:嗯,真聪明,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板书:水中加盐)还有哪些组获得了成功,请举手,都是这个办法吗?

生:是。

师:同学们可真棒,太聪明了,连闯过了三关,祝贺你们。

师:坐好,大家看黑板,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什么课题?(师指、齐声)那么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呢?(齐声)好,同学们,这堂课上的愉快吗? 生:愉快。

师:嗯,起立,向客人再见。

《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可以用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力、风向等来描述天气。

2、知道了解天气情况的常用途径。

3、能够自己设计符号来表达天气情况,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4、意识到天气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生对天气变化并不陌生,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经常受到天气的影响,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家长的指点,他们或多或少都对天气有所认识和了解。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一方面引出单元研究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认识天气与众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学习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另一方面,以关心天气变化为重心,过渡到认识天气预报和气象符号,让学生观察卫星云图预测天气情况。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1、课前播放大家熟悉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进入学习天气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播放各种天气的图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经历的各种天气状况,有没有影响自己的生活学习等。

3、播放“天气预报”的录象,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以此让学生知道预报天气包括哪些内容。

4、出示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并与自己设计的天气符号作比较,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各种天气符号。

5、播放现代天气情况获得的途径,让学生更形象地知道天气预报获得的渠道,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工作情形。

6、连续播放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卫星云图,试着让学生根据卫星云图对当时的天气进行预测,培养观测能力。

7、播放古代获取天气情况的录象,主要是通过观察动植物以及自然现象的变化来预测天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各种民间天气谚语。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天气的谚语或能预测天气的现象及相关资料。教师主要准备相关课件、天气符号设计表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 出示各种天气的配乐图片,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引出研究课题。

谈话:大家欣赏的这些图片都是有关什么的呀?天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板书:天气)

2、 提问:能说说看,你都知道有那些天气情况呢?

天气情况各种各样,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呢?比如说„„

3、 提问:那大家来看一下,今天天气怎么样,有没有影响我们?谁来描述一下。(板书:今天天气怎么样)

(设计意图: 通过大家熟悉的“天气预报”背景音乐和各种天气图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出探究话题。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对描述天气情况的已有认识,为后面指导学生科学描述作铺垫。)

二、 了解预报天气的途径,学习从哪些方面描述天气?

1、 谈话:看来呀,天气与我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一下它,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未来天气情况呀?

2、 天气预报大家都听过,它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的呢?

3、 提问:

(设计意图:播放课件,让学生对如何描述天气有下一个更形象的认识,为后面几课的教学作准备,同时也为学生课后去观察记录天气情况确定方向和内容。)

三、 认识常见天气符号并尝试自己设计

1、谈话:天气情况各种各样,变化无常,用文字写起来太麻烦,能不能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呢?

现在就请大家当一回设计师。

2、学生上台汇报,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3、谈话:同学们设计的天气符号各有特色,想不想看看电视上的天气符号是什么样的?和自己比较比较。

4、小结:只要能说明天气情况,天气符号是越简洁越好,从今天开始呢,大家就可以用自己设计的符号记录天气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天气符号,渗透可以用多种形式进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设计符号和电视上的作比较,不是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符号改成电视上的符号,而是让学生知道天气符号没有规定的样式,只是能让大家通过看符号能知道表示什么天气就行。)

四、 了解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

1 谈话:当我们在观看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的时候,节目主持人三言两语就把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说出来了,显得很轻松。其实,这里面凝聚着许许多多气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了解天气情况的吗?

学生观看课件。

(设计意图:课件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天气信息是怎么获取的。)

2.学生交流

3.谈话:这里有一个卫星云图,大家能预测一下当时的天气吗?

学生看卫星云图预测。

4.教师将当时正确的天气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经历预报天气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一个天气预报的过程,学生的收获远远比获得一些天气知识更多、更重要。)

5.提问:古代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人们是怎样预测天气的呢?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信息。(教师利用课件资料补充)

五、巩固总结,课外延伸

1、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谈话:从古到进。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关心着周围的天气,同学们也不例外。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用自己设计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设计意图: 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持续观察天气,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有效的和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反思:

多媒体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抢劫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融视、听于一体,把声、形、色、动态和静态加以组合。这些形式多样的信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

进行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在其头脑中形成“为什么”的疑问,探索的欲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

《气温有多高》教学设计

一、目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

2.能够较准确地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并进行记录。

3.能利用气温变化记录的统计图找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1.懂得看、读、写温度的正确方法。

2.知道气温计又可称为寒暑表。

3.知道在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4.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5.知道进行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有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2.有标准化的科学观测意识,能实事求是地反映测量结果。

1.能够较准确地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并进行记录。

2.知道进行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3.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有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1. 学生测量气温用的寒暑表、寒暑表模型。

2.百叶箱、寒暑表、记录气温用的纸笔。

一、集中话题

1.教师问哪位同学昨晚看天气预报的,谁来做个小小气象员,做一个气象汇报。(指名汇报)

2.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测出气温的吗?利用什么工具?(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温度表、温度计。)

3.看到温度表你想到了什么?(里面装的什么液体?怎样读?为什么叫摄氏度?)(指名说。)教师介绍温度表(寒暑表)。

4.同座位互相说一说温度表的读法,

任意指一个刻度相互说一说。

5.你还见过哪些测量温度的仪器,能介绍吗?

二、探索和调查

1.教师说明温度计使用要求

(1)使用温度表测量,手轻轻地握住两边。

(2)眼睛要平视红色酒精柱顶端,读出刻度。

提问:为什么要平视?仰视结果会怎样?俯看结果会怎样?(仰视结果偏大,俯看结果偏小,所以要平视。)可借助图示演示。

2.教师组织小小组讨论

在测量气温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如:在时间相同时测量,在人少、通风处测量,等液面完全静止在读数„„)

3.教师布置测量要求

(1)测量教室、阳光下、背阴处、地面、草地上、水泥地及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同座位两个人,一个同学测量,一个同学记录。

(2)测量完填写教科书第83页的“活动记录”第一题。

4.开始测量,15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比较测得的结果你有哪些发现?

(如:背阴处比阳光下的温度低,教室里的温度比阳光下的温度低,„„) 为什么会有你发现的结论产生?

6.教科书第41页的“交流”,全班集体讨论。(这一部分要提前一天让每组进行测量,可以是每节课后进行测量)从图中看一天内气温变化发现了什么?(如:中午13:00~14:00气温最高,早上6:00和傍晚18:00气温基本相同,„„)

三、回顾和解释

坚持测量一周的气温,并做记录。

3.气温有多高

摄氏度 ℃ 例:37℃ -5℃

教室里 阳光下 背阴处

附:活动记录表

第3课 雨下得有多大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三年级上册“关心天气”单元的第3课。本课将引导学生研究天气的一种重要现象——下雨,并制作和应用雨量器。本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讨论、制作、测量,学会浅显地看云识天气,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用雨量器进行观测,收集有关数据,并能对所得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从而得出某些结论。达到课程标准关于“地球运动与天气变化”中的要求。在这一课学习之前,学生对云和雨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他们经常经历刮风下雨的天气。他们带着对雨的不同认识,带着对雨的不同问题来到班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对下雨时的情景有较为鲜明的印象。再者,通过本单元前两课《谁最关心天气》、《测气温》的学习,学生对描述天气的几个方面已有了一定了解,对气象工作者是如何工作的也有所了解,并能有意识地使用测量工具来收集一些数据,这为本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也为后面的《观察与测量》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这样处理教材:改变旧教材中把雨的形成作为教学重点的做法,而把测降水量作为本课学习的焦点。学生通过观察云的形状和雨的大小,产生对降水量进行探究的欲望。在此情感基础和需要下,学习制作测量雨的工具——雨量器,并主动了解测量雨量大小的方法,练习测量降雨量。教材最后鼓励学生在雨天进行研究,培养其与大自然的亲近感。这样就把旧教材对知识的偏重转化为对方法、技能的重视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教学目标更为丰富和科学。

针对以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调整,我们所准备的材料也与以前大不相同。这里,我们不再需要模拟雨的形成的实验器材,而要求学生自带大的塑料瓶、胶带、蜡笔、剪刀、尺、白纸等一些用来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则要准备喷壶,模拟降雨过程。最好还要准备好真的雨量器,以便于学生观察,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学生的自我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过程:观察、猜测—制作雨量器—讨论研究方法—测量记录—实际应用。因此,本课把学生的动手操作作为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技能与方法,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以至长期记录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能够通过较为明显的几种云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哪种云会下雨;

● 能够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初步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知识与技能

● 认识几种常见的云,知道哪种云可能会下雨;

● 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

● 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愿意研究和制作雨量器,发展操作技能和情趣;

● 对气象工作产生兴趣,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长期记录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 愿意和雨水亲近,培养与大自然的亲近感。

教学过程设计

一、 看云识天气

1 回忆: 下雨前,天是怎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2 欣赏: 刚才有同学说到下雨前天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老师这儿有很多云图,请你欣赏一下(用挂图或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图,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可让学生描述各种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在4人小组中交流)。 3 猜测: 你认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为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 统计: 对学生的猜想作一简单的统计,只要他们举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认为积雨云、雨层云会下雨。

5 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过长期观察也发现积雨云、雨层云等最有可能下雨。看来,同学们都成了“看云识天气”的小专家了。

【评析】 本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有根有据的猜测,并统计出学生较为一致的看法。既进行了统计概念的培养与统计方法的指导,又可使学生对“看云识天气”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而且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 观察、比较雨的大小

1 组织学生描述雨景: 你能描述你所见到的下雨时的情景吗?

2 学生描述: 有对形状的描述,也有对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对雨中物体的描述。

3 谈话: 平时总听到你们在唱“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你认为衡量大雨、小雨的标准是什么?你又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出雨的大小的?(学生会说出听天气预报,看雨珠的大小,看下雨时溅起的水花,下雨后积水的深浅,地面的湿度等)

【说明】 这里可引导学生对雨的大小进行针对性的描述。此处的描述方法可以多样化,可用文字,也可用图画。

【评析】 此一环节的教学也是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先任他们泛泛而谈,再引导他们针对雨的大小进行专门的描述,教师要多鼓励、重启发,使学生消除紧张感,充分挖掘原有表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进行描述。体现了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4 制作雨量器的需要。

(1)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雨下得到底有多大呢?(板书课题)

(2) 组织学生讨论。讨论后,明确要得到正确的数据必然要经过测量。

【评析】有需要才能有动力。学生用已有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时,必然要寻求新的方法,他们迫切地想制作出测量雨量大小的雨量器,这是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充分体现。

三、 制作雨量器

1 教师肯定学生刚才的想法,告诉学生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单位。(板书:毫升ml)

2 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气象台的雨量器。

3 谈话: 雨量器的类型很多,最简单的是一个透明的容器,外面贴着刻度。(教师出示事先制作好的简易雨量器向学生展示)大家想不想做一个,用来测量雨量的大小?(学生都说:“想!”)那么请每小组的同学对照你们带来的材料和工具,先弄清课本第41页上的制作步骤,再仔细制作,同组同学互帮互助,合作完成一个。

【说明】制作时将刻度分得小一些。

4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评析】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既可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制作欲望,还可使学生对气象员的工作有进一步的了解。出示教师事先制作的简易雨量器,是对学生的制作起示范作用。因为三年级上学期学生的操作能力还不强,教师还需适当扶持、点拨,当好“引路人”。

四、 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 给学生一些时间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

【评析】 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一是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便于改进;二是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保持探究的热情。

2 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

(1) 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2) 量雨时应从哪儿开始读数?量雨前我们还必须做一个什么工作?

(3) 怎样读出雨量的大小?

(4) 下次测量前怎么办?

【说明】有的瓶子底部不平,为了便于测量,每次量雨之前,要在雨量器里加水一直到最低刻度。读数时,要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每次测量前都必须倒掉一些水,使之与雨量器的最低刻度相平。

(5) 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量雨,行吗?

学生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但又没有说服人的理由。

3 师生到室外继续上课。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注意】教师可使每组学生的雨量器里的降雨数量不同。

4 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学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台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5 再次模拟降雨。在测量之前,提醒学生倒掉雨量器里的水,使水面与最低刻度相平。教师可使每组学生雨量器里的降水数量大致相同。让学生发现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是可以用来测量雨量大小的。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刻度应当相同。

【说明】学生制作的都是柱状的雨量器,不管直径大小如何,它的刻度应该是均匀的,不同的雨量器之间的刻度如是相同的,则测出的雨量的大小也应该是相同的。

【评析】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雨量器是他们首次接触的特殊的测量工具。因此,对它的使用方法有必要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明白使用要点和注意点,指导自己的测量。通过两次测量,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使用方法。前后两次测量也是有层次性的,第一次测量重在操练方法,第二次测量重在发现,重在解决“大小不同的雨量器能否量雨”的问题。

五、 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1 谈话: 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测测每次的降雨量了!

2 思考: 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 交流注意点:

(1) 应该把雨量器放在人少的地方,以免雨量器被碰倒。

(2) 应该把雨量器放到空旷的地方,不要被树和房子挡住。

(3) 应该想办法把它固定住。

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做好记录。两个月后,我们将进行总结。

【评析】 人们常说“学以致用”。课外运用是学生探究的延续,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主阵地。这一部分教师要多激励,多进行反馈,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去,更长久地坚持下去。

教学片断赏析

讨论如何把雨量器固定的教学环节

师: 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 应该把雨量器放到人不大去的地方,不然会被人拿掉的。

生: 不!不会拿,也许会把它踢倒。

生: 不要紧,我可以靠墙放,就牢一点了。

生: 这样的话,靠墙一边的雨就下不进去了,量出来不准。

生: 那我可以把它挂在树枝上。

生: 不行,树枝会把雨量器挡住的,雨水就不会全落进去了。

生: 还是挖一个洞,把它埋到地下,不过只可以埋一半,露出一部分,要不地上的水会流进去的。

生: 这样太麻烦了。我看还是放在地上,旁边用几根小棍撑住,雨量器就不会倒了。

生;那还不如搬几块砖头,把雨量器夹在中间。

„„

【片断评析】 这一片断实为课堂教学中偶得。当学生意识到要把雨量器固定好时,自发地围绕这个问题交流起来。他们不断地想办法,又不断否定、改进,在思考—否定—改进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办法也越来越科学。这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加工、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提供开放的、主动思维的空间的结果,也是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下的产物。

教学手记

本课教学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 注重了前延后拓。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对云和雨的已有认识,展开各阶段的学习活动,把学生在人生早年积累起来的经验作为学习新事物的基础,此为前延;把本课学习所得延伸到课外,坚持进行“真枪实弹”的测量、记录,此为后拓。

2 注重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走学科整合之路,重在淡化学科之间的明显界限,各门学科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科学学科中同样可以挖掘出其他学科所包含的内涵,达到其他学科的教育目标。上述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看云识天气”环节猜想的统计,渗透了数学中简单统计的内容和思想,通过对云的描述、对雨景的描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图画能力,与语文、美术学科有机结合。

3 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观察、描述、讨论、制作、测量,一切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参与、自我完成。在整个教学中,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学习积极而热情。

4 学生学习的环境宽松、和谐,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科学学习活动,体现了“绿色教育”的理念

今天刮什么风

教学目标

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风速叫做风级。

了解一些判断风向和风力的方法,认识风向标和风力计。

知道不同等级的风造成的自然现象。

教学准备

手绢、纸巾、纸屑等轻飘物体。

观测天气的器材、记录本、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带来的观测风向的物品。

复习引入。

自主学习

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看看,今天刮的是什么风?风吹来的方向。

分小组进行观测。

将自己记录风向和风力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上。

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

组织学生熟读并背颂这首风级歌。

动手制做风标和风力计。

准备好制做材料。

做好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

连续观测一周的天气情况,把结果记在活动记录上。

课后作业

写出两条能预报天气的谚语。

教学反思:

气候与季节

教学目标

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准备

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

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四人小组讨论。

秋天气候的特征。

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

小组汇报。

师生小结。

在不同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后汇报。

教师小结。

课后作业

1.观察小动物。

2.观察植物。

3.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教学反思:

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尺子、天平、量筒、温度计、秒表等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并作记录。

2、 能够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测量结果并与同学交流结果和想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观察,下面就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实物投影展示图片:两条一样长的线段,横放和竖放),两条线一样长吗?

生:不一样,左边的线比右边的线长。

生:我认为它们一样长。

师:同意这两条线一样长的请举手。(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只有5个学生未举手)

师:你们既然大多数都认为这两条线段一样长,那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们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生:用手比划一下。

生:可以把两条线剪下来比一比。

生:用直尺量。

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科学?

生齐:用直尺量。

师:好,老师用直尺量一下(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测量)。

师:左边这条线是„„(学生齐说:4厘米)

右边这条线是„„(学生齐说:也是4厘米)

师:事实证明这两条线一样长。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盒子(左右手拿一大一小两个盒子展示给学生看),它们的轻重会怎样?

生:不一样,大盒子比小盒子重。

生:我认为它们一样重。

生:我认为可能不一样重。

师:又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那你有什么科学方法证明你的感觉是正确的? 生:用电子秤称。

生:用手掂。

生:用天平量。

师:老师这里有一架天平秤,我们来测量一下。我把小盒子放在左边,把大盒子放在右边(边说边操作,实验结果小盒子比大盒子重)。

师:事实证明小盒子比大盒子重。

师:刚才你们的两次观察老师经过测量,证明大部分同学的感觉都错了,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生:眼睛看到的也不能相信,可能与实际不一定相同。

生:我们的感觉有时不可靠。

生:科学的方法是用工具测量。

师:对,同学说得对,科学研究强调证据,强调精确。在生活中,有时,我们只凭感觉并不可靠,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测量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这些数据才是科学的证据。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用工具测量》(板书)

二、学习量筒、量杯、简易天平的使用。

师:你认识哪些测量工具,它有什么用?

生:我认识手表,它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生:我认识电子秤,它是测量物体重量的。

生:我认识气温表,它是用来测量气温的。

生:我认识血压计,它可以测量人的血压。

生:我认识一种秤,它可以测量人的身高和体重。

师:老师今天为你们提供了几种不常见的测量工具(实验桌上),有谁认识它们吗?

生:这个蓝色的平平的东西像是天平。

师:对,这个叫简易天平,它比普通的天平简单得多,我们可以用它来测量一些又轻又小的物体的质量(板书:简易天平)。

师:其它两个认识吗?

生:这个(举起量筒)可以用来测量水的多少。

师:对,这个圆筒形的我们叫它量筒,这个像杯子一样的我们叫它量杯(板书:量筒、量杯、),它们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师:如果老师想测量这杯水(红色)有多少?你们认为应该用哪种工具测量? 生:可以用量杯测量。

生:也可以用量筒测量。

师:有谁愿意上来试试?

(一位学生主动上来,全班学生为他鼓掌。)

师:他在操作的时候你们干什么呢?

生:要用眼睛仔细看他是怎样操作的。

生:也要看他有没有什么地方做错了。

(台前演示的学生将一杯水小心的倒入量杯中,全班学生观察。)

师:读数是多少?

(这位学生站着看了看,转头看着老师小声地说是250。)

师:(微笑着)你应该大胆地告诉同学们你测量的结果,你能不能大声地告诉同学们。

生:(提高了嗓音)250。

师:这样就对了,大家表扬他的勇气和胆量。

(同学们热烈鼓掌)

师:250什么呢?总要有个单位吧。像这样的量筒、量杯,一般是用毫升作单位(板书:毫升)。

师:那这杯水的体积是多少?

生:这杯水是250毫升。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他的操作过程科学吗?

生:我觉得他的操作是科学的,他倒水时很小心。

生:他的动作很轻。

生:他读数时慢慢看,很仔细。

师:老师认为他使用量杯时轻拿轻放、倒水时很小心,没有使水溅到外面非常好,但是,在测量中,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最低处相平,这也是今天要学的。 (教师蹲下,示范视线与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师:他的读数准确吗?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调整实物投影镜头,使它横着对准量杯液面最低处)。

师:一格相差多少毫升?(两只手指同时指两个相邻的长刻度)

生齐:50毫升。

师:现在杯中的水是多少毫升?

生:250毫升。

师:刚好吗?

生:不是,水好像比读数少了一点。大概240毫升吧!

生:我觉得说248毫升更准确一点。

师:老师再用量筒测量一下吧!请同学们看我的操作过程是否科学。

教师演示将量杯的水倒入量筒,低头,使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看读数,但不读出。

师:老师操作怎么样?


相关文章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查看


  • 四年级科学下册温度计的秘密1教案青岛版
  •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热胀冷缩 1.温度计的秘密 教材的内容分析: 我们这次备课的内容是第一单元热胀冷缩,本单元包括<温度计的秘密>.<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这两课.本单元是在四年级上册研究了< ...查看


  • 四年级科学下册养蚕经验交流会3教案苏教版
  •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养蚕 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讨论蚕一生的变化: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查看


  • 四年级科学下册 美丽的彩虹1教案 鄂教版
  •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23. 美丽的彩虹 教学目标 探究:体验探究彩虹秘密的乐趣,并意识到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 知识: 1. 学生能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观察实验,能正确操作,能根据事实进行分析.推测.探索,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 ...查看


  • 六年级科学下册未来家园1教案青岛版
  •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探索宇宙 未来家园 一.教学目标: 1.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做出解释与结论: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创新性的科技作品. 2.认识到科学是不 ...查看


  • 四年级科学下册一切都在运动中1教案苏教版
  •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一切都在运动中 一.课程标准: 1.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 ...查看


  • 2013年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 新学期的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相关要求. 2.筹建班级科学活动角,明确评比机制,创设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 教学准备 1.与班主任.校领导沟通商讨新学期科学教学事宜(实验室器材添臵.班级科学图书角或科学活动角的建立 ...查看


  • 三年级科学下册光的传播4教案冀教版
  •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光 光的传播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找出周围环境的光源,并能根据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 3.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培养学生设 ...查看


  • 地球的面纱(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12.地球的面纱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大气层对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的影响. 2.通过观察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 ...查看


  • 五年级科学下册 给冷水加热4教案 教科版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热 2.给冷水加热 一.教材简析: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观察冷水袋加热前后在冷水杯中的沉浮状态. 活动二: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1)预测分析:冷水袋加热前后在冷水中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