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后现代主义人类学的主要反思综述
作者:赵迪
来源:《学理论·上》2015年第03期
摘 要:本文将详细论述后现代主义人类的发展源流、特征、基本概念和主要代表以及与后现代主义人类学息息相关的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社会研究的基本内容。同时,本文的阐述逻辑将依据人类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尽可能细致而清晰地表明当代被过渡泛化的“后现代”与后现代逻辑。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人类学; 反思; 发展逻辑
中图分类号:B15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7-0077-02
一、后现代主义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
通常而言,思想史的发展依赖于技术的进步。相应的,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对应于后工业革命-互联网时代虚拟社会文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第四媒体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推动的技术革命(即第三次技术革命),及战争所引发的一系列精神层面的影响(如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哲学革命、结构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使现代主义随战争而幻灭; 战争把女性推入职场、引发了性别革命和新一轮社会分工; 战争也使分类的区域性意识形态体系(如基督教在欧洲、伊斯兰教在西亚、儒教在东亚)被打散,形形色色的个体主义和反传统主义得以兴起,并进而逐渐体现出“反”传统现代性的后现代性的各种特征。
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杨宁,2005)是一种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哲学文化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让·利奥塔、罗蒂等,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诸位代表人物形形色色的理论主张中,可以归纳出其思潮的主要特征:反理性主义、反基础主义、反中心主义、反进化主义。而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积极性方面来看,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的一种理论反省; 同时,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所倡导的创造性、多元的思维当时对人们的启迪。
瑞泽尔(2004)给出了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一般描述。首先,后现代主义着重描述与“现代文化产品不同的那些文化产品”;其次,后现代社会理论指涉的是一种与现代社会力量明显不同的社会理论。同时,后现代主义也包含了三个主要特质:一是现代性的终结与后现代时期的开启; 二是后现代产品逐步取代现代产品; 三是后现代理论的产生。
而费瑟斯通(2004),将后现代概念描述成是认识论、个人和伦理的终结。强调后现代主义关注近期社会转变的分离趋势,及把自我看成是由经验的碎化分解或割裂的、日常生活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后现代主义人类学的主要反思综述
作者:赵迪
来源:《学理论·上》2015年第03期
摘 要:本文将详细论述后现代主义人类的发展源流、特征、基本概念和主要代表以及与后现代主义人类学息息相关的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社会研究的基本内容。同时,本文的阐述逻辑将依据人类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尽可能细致而清晰地表明当代被过渡泛化的“后现代”与后现代逻辑。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人类学; 反思; 发展逻辑
中图分类号:B15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7-0077-02
一、后现代主义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
通常而言,思想史的发展依赖于技术的进步。相应的,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对应于后工业革命-互联网时代虚拟社会文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第四媒体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推动的技术革命(即第三次技术革命),及战争所引发的一系列精神层面的影响(如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哲学革命、结构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使现代主义随战争而幻灭; 战争把女性推入职场、引发了性别革命和新一轮社会分工; 战争也使分类的区域性意识形态体系(如基督教在欧洲、伊斯兰教在西亚、儒教在东亚)被打散,形形色色的个体主义和反传统主义得以兴起,并进而逐渐体现出“反”传统现代性的后现代性的各种特征。
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杨宁,2005)是一种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哲学文化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让·利奥塔、罗蒂等,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诸位代表人物形形色色的理论主张中,可以归纳出其思潮的主要特征:反理性主义、反基础主义、反中心主义、反进化主义。而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积极性方面来看,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的一种理论反省; 同时,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所倡导的创造性、多元的思维当时对人们的启迪。
瑞泽尔(2004)给出了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一般描述。首先,后现代主义着重描述与“现代文化产品不同的那些文化产品”;其次,后现代社会理论指涉的是一种与现代社会力量明显不同的社会理论。同时,后现代主义也包含了三个主要特质:一是现代性的终结与后现代时期的开启; 二是后现代产品逐步取代现代产品; 三是后现代理论的产生。
而费瑟斯通(2004),将后现代概念描述成是认识论、个人和伦理的终结。强调后现代主义关注近期社会转变的分离趋势,及把自我看成是由经验的碎化分解或割裂的、日常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