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及例题

2017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

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 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二、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

1、比照原文 弄清概念 把握句意 辨析筛选。

设题情形有三种: 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形异意同 实质一致) 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2、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

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三、抓关键词

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

3、已然未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三、简答题解答一般方法 1

2

2

(1)文题即观点。一般议论文的文题只是个

(2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阅读这种文章时我们一定(3

(4)有的议论文因为话题范围较大,内容多,形式散,它的观点提出分散在文章的几个部位,而非集中在某一处。这种的观点概括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概括能力。 注重提炼概括观点:

①注意辨析文本中不同的论点(区分“我论”、“他论”)

一、设题形式

命题方式常是单选,4选1。命题人在编写选项肢时,文字表述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相同;有时也不可能完全集中,也有前后勾连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选项模糊。选项模糊的主要类型有

五种:

(1)范围上的混淆,以偏概全,以“全”代“点”。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者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者是外延过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阅读时要特别留心材料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2)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选项偷换概念,用形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解答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了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忽略了一些关键的修饰词,是否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3)现实和设想的混淆,未已不分,或必不清。选项在概念、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现实和没有成功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阅读中特别留意“一旦”“将要”等词语,从而做出准确判断。

(4)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否定说成肯定,解答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5)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上的混淆、颠倒。

二、宏观把脉

答题时感觉模糊,把握文中的原理、事理。

1. 阅读自科文

2. 阅读社科文 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有无分论点,作等。

3. 阅读文学作品 (或事)等等。

三、微察病理

(※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

(2)

(4)别。

自己做一些总结、自己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技巧,识别命题专家常用的干扰方法,这对于提高反干扰能力,减少错题几率是很有帮助的。

例题:2013新课标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

1A。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答:B.【“《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中的“《老子》和道家”应为“先秦诸子学术思想”。】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皇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皇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答:D.【正确的理解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条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D.

答:C.【“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逻辑顺序颠倒,应该是“先有《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才有后来三人的引用阐发”。因此“后来”一词错用。】

2017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

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 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二、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

1、比照原文 弄清概念 把握句意 辨析筛选。

设题情形有三种: 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形异意同 实质一致) 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2、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

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三、抓关键词

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

3、已然未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三、简答题解答一般方法 1

2

2

(1)文题即观点。一般议论文的文题只是个

(2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阅读这种文章时我们一定(3

(4)有的议论文因为话题范围较大,内容多,形式散,它的观点提出分散在文章的几个部位,而非集中在某一处。这种的观点概括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概括能力。 注重提炼概括观点:

①注意辨析文本中不同的论点(区分“我论”、“他论”)

一、设题形式

命题方式常是单选,4选1。命题人在编写选项肢时,文字表述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相同;有时也不可能完全集中,也有前后勾连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选项模糊。选项模糊的主要类型有

五种:

(1)范围上的混淆,以偏概全,以“全”代“点”。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者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者是外延过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阅读时要特别留心材料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2)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选项偷换概念,用形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解答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了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忽略了一些关键的修饰词,是否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3)现实和设想的混淆,未已不分,或必不清。选项在概念、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现实和没有成功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阅读中特别留意“一旦”“将要”等词语,从而做出准确判断。

(4)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否定说成肯定,解答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5)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上的混淆、颠倒。

二、宏观把脉

答题时感觉模糊,把握文中的原理、事理。

1. 阅读自科文

2. 阅读社科文 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有无分论点,作等。

3. 阅读文学作品 (或事)等等。

三、微察病理

(※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

(2)

(4)别。

自己做一些总结、自己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技巧,识别命题专家常用的干扰方法,这对于提高反干扰能力,减少错题几率是很有帮助的。

例题:2013新课标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

1A。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答:B.【“《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中的“《老子》和道家”应为“先秦诸子学术思想”。】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皇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皇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答:D.【正确的理解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条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D.

答:C.【“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逻辑顺序颠倒,应该是“先有《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才有后来三人的引用阐发”。因此“后来”一词错用。】


相关文章

  • 2017届高三语文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
  • 资阳中学高2014级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及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确定2017届高三语文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复习备考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学生作为复习主体的思想,实施科学备考.夯实" ...查看


  • 高三语文备考经验总结
  • 抓基础厚积薄发 重细节有的放矢 --实验高中2017届高三语文备考工作总结 2017年的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支持下,高三师生戮力同心,圆满完成了市教育局给我校分配的高考任务,同时,语文学科也取得了不 ...查看


  • 武汉市2017届高三4月调考语文试题分析
  • 武汉市2017届高三4月调考语文试题(基础)分析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谢琼 一.试卷评价 纵观全卷,最大的特点是导向明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突出"立德树人" 2017年高考,肩负着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 ...查看


  • 2017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型答题技巧
  • 2016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型答题技巧 2016年语文高考,古诗诗词鉴赏肯定是重点之一,许多学生在此部分失分严重,表现为把握不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要表达的形象,结果造成无法理解诗词句的整体意思而无法解题,本文列举11类的题词,指出每种题型的解答 ...查看


  • 有关语文复习的几篇文章
  • 有关语文复习的几篇文章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3 更新时间:2011-4-22 高考在即,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我们从<高考金刊>上摘了以下几篇文章,是有关语文复习的一些建议,希望对老师和同学们有所帮助. ...查看


  • 广东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总结
  • 本文由冰桓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广东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 广东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 审清每一道题的题文表述;标清每一题答题的关键所在;写清每一处 ...查看


  • 2015年高考内容分析
  • 安徽省高考慢慢"靠近"全国卷 今年<高考说明>发放,各科都大幅增加全国卷题例,但考点和题型变化不 大 本报讯 今年高考怎么考? 有哪些变化? 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 ...查看


  •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今年高考怎么考?有哪些变化?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问也找到了答案. 和去年相比,今年高考不论是考点还是题型都以"平稳过渡"为准则,只有一些 ...查看


  • 历年高考09年语09年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
  • .. . . .. . . 省高三语文南靖会议材料 一.4个学校高考经验介绍要点: 1.不争不抢,不紧不慢,科学安排复习进度 各校的做法大同小异,都是根据去年考纲的内容,分块复习,逐步推进,讲练结合,注重讲评:增加课堂容量,守住课堂这块语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