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洪湖市第一中学
王 荣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一节的内容。根据教材的编排,本节是在学习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后进行的验证性实验。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该考点的考查频率较高,是高中生必备的生物实验。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方面
①明确实验的原理和目的要求;
②归纳比较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与现象。 (2)能力目标方面
①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并阐明实验原理; ②培养学生自疑自析的能力、团体合作的精神以及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 ,合作学习的方法, 敢于质疑的精神,善于反思的品质。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明确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
②归纳比较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淀粉鉴定所需的试剂及现象。 (2)教学难点
区分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使用的不同。 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很活跃,好奇心也很强,对实验的观察非常感兴趣。针对这个特点,在实验中,我增设了三种日常生活中的饮料作为实验材料,让学生用所学方法鉴定其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成分。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巩固课堂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补充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设计中对照原则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方法
(1)进行分组实验: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实验报告的完成
和实验后物品的清理。
(2)采用体验式教学:通过体验实验的过程,使学生对课堂上老师所讲实验药品的使用和
实验的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
三、说学法
1、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学生通过组建实验小组,在合作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培养团队 意识,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厘清实验操作步骤,为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打好基础。 2、进行师生互动学习:学生做完实验后,老师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以达到培养学生自疑、自析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反思
我尝试以“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在参考利用了课本实验材料的基础上,我增加了学生日常生活中三种常见的饮料作为实验材料来设计探究实验性实验,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步了解实验设计中对照原则的重要性,为今后学生深入学习探究性实验打下基础。另外,通过对学生在实验中误差的分析和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实验选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实验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很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上课的秩序难以控制。虽然我在学生进实验室之前对他们进行了分组,并且指派了小组组长协助管理,但是课堂上还是显得有点吵闹。我分析了一下主要的原因有四个:①学生都是高一的新生,大家进入实验室都显得比较新鲜,这里也包括小组组长,他们一兴奋就忘记了自己的职责;②少数学生不明确实验的目的,认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报告的完成主要是组长的任务,自己只是个看客;③组长选的组员都是自己要好的同学,碍于情面,不便多说;④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针对以上问题,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希望能取得明显的效果:①选择得力的组长加强培训,要求组长在学生进实验室之前,提交小组每个成员具体的任务给教师审查;②加强对学生实验理论知识学习的指导,争取让第个学生懂得实验操作的基本要领;③加强对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指导,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实验课的开放性较强,实验过程中各种状况随时可能发生,如何提高对实验课的驾驭能力,还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与实践。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洪湖市第一中学
王 荣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一节的内容。根据教材的编排,本节是在学习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后进行的验证性实验。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该考点的考查频率较高,是高中生必备的生物实验。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方面
①明确实验的原理和目的要求;
②归纳比较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与现象。 (2)能力目标方面
①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并阐明实验原理; ②培养学生自疑自析的能力、团体合作的精神以及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 ,合作学习的方法, 敢于质疑的精神,善于反思的品质。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明确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
②归纳比较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淀粉鉴定所需的试剂及现象。 (2)教学难点
区分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使用的不同。 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很活跃,好奇心也很强,对实验的观察非常感兴趣。针对这个特点,在实验中,我增设了三种日常生活中的饮料作为实验材料,让学生用所学方法鉴定其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成分。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巩固课堂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补充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设计中对照原则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方法
(1)进行分组实验: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实验报告的完成
和实验后物品的清理。
(2)采用体验式教学:通过体验实验的过程,使学生对课堂上老师所讲实验药品的使用和
实验的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
三、说学法
1、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学生通过组建实验小组,在合作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培养团队 意识,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厘清实验操作步骤,为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打好基础。 2、进行师生互动学习:学生做完实验后,老师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以达到培养学生自疑、自析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反思
我尝试以“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在参考利用了课本实验材料的基础上,我增加了学生日常生活中三种常见的饮料作为实验材料来设计探究实验性实验,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步了解实验设计中对照原则的重要性,为今后学生深入学习探究性实验打下基础。另外,通过对学生在实验中误差的分析和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实验选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实验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很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上课的秩序难以控制。虽然我在学生进实验室之前对他们进行了分组,并且指派了小组组长协助管理,但是课堂上还是显得有点吵闹。我分析了一下主要的原因有四个:①学生都是高一的新生,大家进入实验室都显得比较新鲜,这里也包括小组组长,他们一兴奋就忘记了自己的职责;②少数学生不明确实验的目的,认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报告的完成主要是组长的任务,自己只是个看客;③组长选的组员都是自己要好的同学,碍于情面,不便多说;④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针对以上问题,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希望能取得明显的效果:①选择得力的组长加强培训,要求组长在学生进实验室之前,提交小组每个成员具体的任务给教师审查;②加强对学生实验理论知识学习的指导,争取让第个学生懂得实验操作的基本要领;③加强对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指导,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实验课的开放性较强,实验过程中各种状况随时可能发生,如何提高对实验课的驾驭能力,还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