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意义]教案

《正比例的意义》教案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 第十二册 书p39~41 例1、例2、例3,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综合概括推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理念,把难理解的数学知识简单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习的信心和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正比例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小调查:大家来上学,哪些同学是走路来的?哪些同学是坐汽车来的? (生举手示意)

师:可能还有的同学是家长用自行车或电动车送来的,但不管大家是怎么来上学的,那么

(1)、你们离开家,走得越远,距离共小就怎么样?为什么?

(2)、你们走的越慢,到学校的时间就怎么样?为什么?

(3)、陈昕彤家住在雨花新村,章成家住在宁南的仁恒翠竹园。他们每分钟走的米

数相同,谁先到学校?为什么?

(4)、李岩、吴铭分别帮助王老师去买1.6元一枝的红圆珠笔,李岩花了16元钱,

吴铭花了8元钱。谁买圆珠笔的枝数多?为什么?

师:同学们讲的太好了!

(二)教学新课

师:象这样,已行的与未行的;速度与时间;路程与时间;数量与总价等等,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之变化。我们就把这两种量称之为“相关联的量”(贴小黑板)。还有疑问吗?

2、师:既然大家都明白,那我就要考考大家。(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

(1)小明买《扬子晚报》,数量与总价 (2)王老师的体重和身高

(3)同样一台织布机,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4)圆的直径和周长指名回答,

说说理由

3、教学例1:早晨7:10,潘林锋同学走在上学的路上。

(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

(2)仔细观察,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电脑演示变化的过程)

(3)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生回答,师电脑出示) 星期六,李岩同学帮助王老师买红圆珠笔。

(5)请两生完整的回答

5、比较、归纳正比例的意义

6、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认识

(1)师:例1里有哪两种量?他们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2)师:例2里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3)师:看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键看什么?

7、例3、(1)家到学校的距离是一定的,已行的与未行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那么我们判断两个量能否成正比例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每小时生产的零件个数一定,生产零件总数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那么我们判断两个量能否成正比例时,最重要的依据是什么?

(3)王老师的体重与身高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遇到判断这样两种量能否成正比例的问题,只要看什么就可以一票否决了?

(三)温故而知新: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六(3)班的总人数一定,满意的人数和比较满意的人数成正比例吗?

为什么?

(四)提问时间:你还有什么关于正比例意义的问题要问吗?

(五)、考考你:(1)是不是所有相关联的两种量都能成正比例?

(2)是不是所有成正比例的两种量都是相关联的量?

《正比例的意义》教案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 第十二册 书p39~41 例1、例2、例3,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综合概括推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理念,把难理解的数学知识简单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习的信心和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正比例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小调查:大家来上学,哪些同学是走路来的?哪些同学是坐汽车来的? (生举手示意)

师:可能还有的同学是家长用自行车或电动车送来的,但不管大家是怎么来上学的,那么

(1)、你们离开家,走得越远,距离共小就怎么样?为什么?

(2)、你们走的越慢,到学校的时间就怎么样?为什么?

(3)、陈昕彤家住在雨花新村,章成家住在宁南的仁恒翠竹园。他们每分钟走的米

数相同,谁先到学校?为什么?

(4)、李岩、吴铭分别帮助王老师去买1.6元一枝的红圆珠笔,李岩花了16元钱,

吴铭花了8元钱。谁买圆珠笔的枝数多?为什么?

师:同学们讲的太好了!

(二)教学新课

师:象这样,已行的与未行的;速度与时间;路程与时间;数量与总价等等,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之变化。我们就把这两种量称之为“相关联的量”(贴小黑板)。还有疑问吗?

2、师:既然大家都明白,那我就要考考大家。(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

(1)小明买《扬子晚报》,数量与总价 (2)王老师的体重和身高

(3)同样一台织布机,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4)圆的直径和周长指名回答,

说说理由

3、教学例1:早晨7:10,潘林锋同学走在上学的路上。

(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

(2)仔细观察,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电脑演示变化的过程)

(3)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生回答,师电脑出示) 星期六,李岩同学帮助王老师买红圆珠笔。

(5)请两生完整的回答

5、比较、归纳正比例的意义

6、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认识

(1)师:例1里有哪两种量?他们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2)师:例2里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3)师:看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键看什么?

7、例3、(1)家到学校的距离是一定的,已行的与未行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那么我们判断两个量能否成正比例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每小时生产的零件个数一定,生产零件总数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那么我们判断两个量能否成正比例时,最重要的依据是什么?

(3)王老师的体重与身高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遇到判断这样两种量能否成正比例的问题,只要看什么就可以一票否决了?

(三)温故而知新: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六(3)班的总人数一定,满意的人数和比较满意的人数成正比例吗?

为什么?

(四)提问时间:你还有什么关于正比例意义的问题要问吗?

(五)、考考你:(1)是不是所有相关联的两种量都能成正比例?

(2)是不是所有成正比例的两种量都是相关联的量?


相关文章

  •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设计 文峰小学 张玲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66--67页"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知道比例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会用不同的方 ...查看


  • 认识比例尺教案
  • <认识比例尺> 教案 一. 教学内容: 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P43页的例6及"练一练",练习八的第1.2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2.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查看


  • 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的认识]word教案
  •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能说出比例的意义. 2.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 3.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 教学难点: 应用比 ...查看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的意义]word教案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 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 ...查看


  • 反比例的意义(优质课教案)
  • 反比例的意义 翠屏区高店中心校彭德容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例1,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三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2.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归纳概 ...查看


  • 六年级数学教案成正比例的量
  • 成 正 比 例 的 量 (教 案) 成正比例的量(教案) 教学内容: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正比例的 ...查看


  •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需一课时讲授:这节课是在学习了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的基础上展开学习得,主要是比例的应用.首先通过对比例.正反比例的复习为这节内容作下铺垫,然后展开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 ...查看


  • 正比例教案
  • 课题:正比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2.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 ...查看


  •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和比例]教案
  • 教科书第95-96页的内容和"做一做"的题目,练习十九的第1.3.5.6.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