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中的狡狯技法

苏轼诗词中的狡狯技法

作者:朱新祥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05期

苏轼写诗词常用狡狯的手法。刘贡父《彭城集·见苏子瞻所作小诗因寄》诗云:“千里相思无见期,喜闻乐府短长诗。灵均此秘未曾睹,郢客探高空自知。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吴娃齐女声如玉,遥想明眸嚬黛时。”刘贡父认为苏轼诗中含有微辞,很显狡狯。苏轼写诗词常用的狡狯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戴着抒情面具,抒写心中惆怅;另一种是巧妙运用比喻和典故,怨刺新法,抨击时政。

苏轼写诗词常用的狡狯手法之一是戴着抒情面具,抒写心中惆怅。这种类型的抒情诗又分为:借鸰原之思寄寓情怀和借悼亡契机来寄寓情怀这两种类型。

请先看《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据《岁时广记》卷二十一《复雅歌词》说,东坡这首《水调歌头》之后八年的元丰七年(1084),“都下传唱此词”,内侍录呈神宗。神宗读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曰:“苏轼终是爱君。”乃命量移汝州。据此记,神宗曾认为是以向往“天上宫阙”隐喻其向往君主之心。与苏轼同时代的刘贡父诗云:“千里相思无见期,喜闻乐府短长诗”“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他认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了狡狯手法,含有微辞。的确如此。

屈原写《天问》,借向天质问,寄托情怀:天有天道,邦有邦道;奸臣当道,君王不察,“朝謇夕替”,志不得伸。李白写《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借问青天,抒发有才不得尽用的苦闷。苏轼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青天”与“天问”“把酒问月”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借“问天”来道人世间的惆怅事。苏轼早年因受到党同伐异者的攻击与诬陷,神宗不察,不得不自遣外放。又怕连累昆弟,不敢直接接触,只好“千里共婵娟”。唐人韦瓘(假托牛僧儒之名)的小说《周秦纪行》有诗云:“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苏轼在此借用小说《周秦纪行》中的诗意,进一步抒发了对朝政不满、欲仙出世的思想感情。诗人想象乘风归天宫,“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但“人攀明月不可得”(李白《把酒问月》)。此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进不了天宫,便“起舞弄清

影”,他感觉到“何似在人间!”怎么像是在人间呢?“此便是神仙矣!”诗人对月难眠,知月不可长圆,那么人也就不可能没有不如意的事。既然如此,人世间的惆怅事也就很正常了。 全诗借“问月”来道人世间的惆怅事,又借“月有阴晴圆缺”的常行来消解惆怅。但从表面上看只是写月圆而人不能圆的鸰原之思。这种借鸰原之思来写人世间的惆怅事的写法实为狡狯,可遮人耳目,避免横祸飞来。

再来看《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这天夜晚,当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年年月月,朝朝暮暮,虽然不是经常思念,但也时刻未曾忘却!这恐怕不仅仅是依从父命,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志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而且是感于身世吧。苏轼对其“十年飘然”所经见的民生疾苦和所遭受的个人愤怨,总想一吐为快。这“十年”是苏轼丧父、亡妻、遭诬、外迁、屈辱的“十年”。年届四十,已鬓白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或许会“笑问客从何处来”。“十年飘然”,举步维艰:王安石的连襟谢景温诬奏我扶父葬返川时,在舟中贩运私盐,我不得不自请外任;眼下吕惠卿权极人臣,炙手可热,人品低劣。卑微,则攀附,事王安石如父子;得势,则落井下石,以信弹劾王。吕惠卿于我,更是置我于死地而后快。在密州,“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此词在悼亡的契机上有所选择,将自己的人生遭际、政治情怀都寄托在悼亡的梦境之中,一吐为快。《庄子·天下篇》称老子道术所诫曰:“锐则挫矣。”太直露,则易受挫败;相反隐而不露,则可攻克巨大难关,没有人能同他抗争。隐而不露、寄寓情怀,显然要比锐要好。陈师道评此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显然一般人都会认为这是一首悼亡词。这正是苏轼的高明之处:选择悼亡契机寄托自己的人生遭际、政治情怀。“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

诗人借鸰原之思、选择悼亡契机,来寄寓情怀,这恰似诗人戴着抒情面具,在抒写心中惆怅。此法实为狡狯,可避免政治灾祸的降临。同时也体现了儒家的温柔敦厚和道家的“托小以包大,在中以制外”的思想。《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总比剑拔弩张要好。道家也不主张锋芒毕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主张:“托小以包大,在中以制外”。

苏轼常用的另一种手法是巧用比喻和典故,怨刺新法,抨击时政。

请看《沁园春》:

苏轼诗词中的狡狯技法

作者:朱新祥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05期

苏轼写诗词常用狡狯的手法。刘贡父《彭城集·见苏子瞻所作小诗因寄》诗云:“千里相思无见期,喜闻乐府短长诗。灵均此秘未曾睹,郢客探高空自知。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吴娃齐女声如玉,遥想明眸嚬黛时。”刘贡父认为苏轼诗中含有微辞,很显狡狯。苏轼写诗词常用的狡狯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戴着抒情面具,抒写心中惆怅;另一种是巧妙运用比喻和典故,怨刺新法,抨击时政。

苏轼写诗词常用的狡狯手法之一是戴着抒情面具,抒写心中惆怅。这种类型的抒情诗又分为:借鸰原之思寄寓情怀和借悼亡契机来寄寓情怀这两种类型。

请先看《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据《岁时广记》卷二十一《复雅歌词》说,东坡这首《水调歌头》之后八年的元丰七年(1084),“都下传唱此词”,内侍录呈神宗。神宗读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曰:“苏轼终是爱君。”乃命量移汝州。据此记,神宗曾认为是以向往“天上宫阙”隐喻其向往君主之心。与苏轼同时代的刘贡父诗云:“千里相思无见期,喜闻乐府短长诗”“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他认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了狡狯手法,含有微辞。的确如此。

屈原写《天问》,借向天质问,寄托情怀:天有天道,邦有邦道;奸臣当道,君王不察,“朝謇夕替”,志不得伸。李白写《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借问青天,抒发有才不得尽用的苦闷。苏轼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青天”与“天问”“把酒问月”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借“问天”来道人世间的惆怅事。苏轼早年因受到党同伐异者的攻击与诬陷,神宗不察,不得不自遣外放。又怕连累昆弟,不敢直接接触,只好“千里共婵娟”。唐人韦瓘(假托牛僧儒之名)的小说《周秦纪行》有诗云:“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苏轼在此借用小说《周秦纪行》中的诗意,进一步抒发了对朝政不满、欲仙出世的思想感情。诗人想象乘风归天宫,“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但“人攀明月不可得”(李白《把酒问月》)。此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进不了天宫,便“起舞弄清

影”,他感觉到“何似在人间!”怎么像是在人间呢?“此便是神仙矣!”诗人对月难眠,知月不可长圆,那么人也就不可能没有不如意的事。既然如此,人世间的惆怅事也就很正常了。 全诗借“问月”来道人世间的惆怅事,又借“月有阴晴圆缺”的常行来消解惆怅。但从表面上看只是写月圆而人不能圆的鸰原之思。这种借鸰原之思来写人世间的惆怅事的写法实为狡狯,可遮人耳目,避免横祸飞来。

再来看《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这天夜晚,当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年年月月,朝朝暮暮,虽然不是经常思念,但也时刻未曾忘却!这恐怕不仅仅是依从父命,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志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而且是感于身世吧。苏轼对其“十年飘然”所经见的民生疾苦和所遭受的个人愤怨,总想一吐为快。这“十年”是苏轼丧父、亡妻、遭诬、外迁、屈辱的“十年”。年届四十,已鬓白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或许会“笑问客从何处来”。“十年飘然”,举步维艰:王安石的连襟谢景温诬奏我扶父葬返川时,在舟中贩运私盐,我不得不自请外任;眼下吕惠卿权极人臣,炙手可热,人品低劣。卑微,则攀附,事王安石如父子;得势,则落井下石,以信弹劾王。吕惠卿于我,更是置我于死地而后快。在密州,“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此词在悼亡的契机上有所选择,将自己的人生遭际、政治情怀都寄托在悼亡的梦境之中,一吐为快。《庄子·天下篇》称老子道术所诫曰:“锐则挫矣。”太直露,则易受挫败;相反隐而不露,则可攻克巨大难关,没有人能同他抗争。隐而不露、寄寓情怀,显然要比锐要好。陈师道评此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显然一般人都会认为这是一首悼亡词。这正是苏轼的高明之处:选择悼亡契机寄托自己的人生遭际、政治情怀。“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

诗人借鸰原之思、选择悼亡契机,来寄寓情怀,这恰似诗人戴着抒情面具,在抒写心中惆怅。此法实为狡狯,可避免政治灾祸的降临。同时也体现了儒家的温柔敦厚和道家的“托小以包大,在中以制外”的思想。《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总比剑拔弩张要好。道家也不主张锋芒毕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主张:“托小以包大,在中以制外”。

苏轼常用的另一种手法是巧用比喻和典故,怨刺新法,抨击时政。

请看《沁园春》:


相关文章

  • 古诗词吟唱技巧
  • 古诗词吟唱技巧 古诗词教学,离不开诵读.只是,如何诵读,却并非所有语文教师都了然于心.为数不少的课堂中,教师只将诵读视为不得不做的一件事,为了完成任务而组织诵读.于是,该诵读时,目标指向不够清晰:不该诵读时,却又胡乱着力.如此,既无视诗词教 ...查看


  • 巧用诗词添文采
  • <巧用诗词添文采>是一节新概念快速作文方法学习课,下面节选的实录是由我点评,由河南省语文名师陆桂荣老师施教并在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交流的部分实录案例.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借助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意,优化作文语言,提升作 ...查看


  • 中国艺术歌曲的本土性特征
  • 合肥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中国艺术歌曲的本土性特征 --"五四"以来至四十年代 摘 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改变了当代许多知识分子的陈旧观念.在艺术领域,也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 ...查看


  • 优质课比赛教案
  • 优质课比赛教案 课题:作文语言的精彩性 授课者:孙鹏 时间:2011年6月21日第六节 一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怎样使考场作文的语言变得精彩 教学重点:使作文语言精彩的方法 教学难点:方法之二--名言+解说 教学过程: 一.以教者自己作 ...查看


  • 词两首比较教学
  •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教学实录 作者: 加入日期:10-07-13 必修二专题三"历史的回声"第二板块"千古江山" <念奴娇·赤壁怀古>< ...查看


  •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附答案
  •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 中考考查内容 1.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情感. (1)概括古诗词的大意,能描绘出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 (2)能联系与古诗词有关的背景资料对古诗词做出自己的评价. (3)注意诗体与风格,品味古诗词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所蕴 ...查看


  • 小标题式作文技法
  • 一.较典型的小标题结构法 1.时间串联法: 即按时间先后安排材料.其方式有: (1)将几则材料浓缩于一日之中.如大文豪高尔基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循此 ...查看


  • 古代诗歌的解法
  • 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 (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 1.看背景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 ...查看


  •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画竹之法与尚意书风
  • 苏轼书法作品擅长行.楷书,苏轼书法成就分为三个阶段:早年书法笔触精到.姿态妩媚,中年书法跌宕起伏而一气呵成.气势圆劲,晚年书法老健沉着.结体短肥的特色. 苏轼书法擅长行.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苏轼为宋代书法刮起了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