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交叉口2施工顺序调整方案
一、现场情况介绍
武汉王家墩地下环廊1标东区交叉口2三角区范围基坑由①号基坑的第四段、第五段(编号为①-5、①-4)、②号基坑的第五段(编号为②-5)、③号基坑的第一段、第一段(编号为③-1、③-2-1、③-2-2)组成。①号基坑为开挖深度为9.19米,②号基坑开挖深度为10.47m ,③号基坑开挖深度为9.46m ,③-2-1段设备房范围基坑开深度仅为4.39m 。基坑平面位置关系见附图:东区交叉口2施工顺序图。目前围护工法桩及冠梁已施工完毕,③号基坑的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已施作。已具备开挖条件,经研究,原开挖顺序不利于施工组织,且导致成本增加,故需对开挖顺序进行调整。
二、现场施工顺序
1、设计图纸开挖顺序:
原设计图纸中基坑的开挖顺序为①→②→③,在三角区交叉口分别设置三道直径850mm 的SMW 工法桩封堵墙,将整个东区施工范围划分为三个基坑。其中②号基坑必须在紧邻的宗地12地块基坑内结构施工到±0.00出地面以后,我方的东区②号基坑才能进行施工。其中,现场根据基坑施工区段的划分。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在东区交叉口范围基坑的开挖顺序为①-4→①-5→②-5→③-1→③-2。
2、业主方建议的开挖顺序
先行同步开挖①号基坑和③-2基坑,等紧邻的宗地12地块基坑内结构施工到±0.00出地面以后再开挖②-5和③-1基坑。业主如此
安排主要考虑到:若③-1基坑先行开挖后,在进行②号基坑开挖时,③号基坑③-1段结构已经施工完成,混凝土支撑因结构施工需要而拆除,并且在结构与临时封堵墙之间有约500mm 宽的间隙(变形缝),②与③号基坑之间的临时封堵墙范围不能为②号基坑的角撑提供足够的反力,导致②号基坑开挖不安全。
如按此顺序开挖,其弊端为:一是③-1号基坑将在最后施工,改基坑在关键线路上,将会因此而延长总工期约60天;二是该段周边基坑的工法桩型钢不能尽快,导致租赁费用增加,约6万元;三是届时该段基坑类似于竖井施工,施工速度慢且费用增加。
3、项目部建议的开挖顺序:
①、③号基坑同步开挖,待条件成熟时开挖②号基坑。为安全起见,需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三、现场拟采取的技术措施
项目部建议对②号与③号基坑之的临时封堵墙进行技术处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封堵墙位置支撑
现场将③号基坑内靠近临时封堵墙的第一道600×600mm 的砼对撑改为“八”字斜撑,支撑截面为600×600mm 。与此位置对应的第二道钢支撑也改为“八”字型的钢支撑。见图一 支撑形式调整图
图一 支撑形式调整图
2、将②号基坑靠近临时封堵墙的内角撑处原设计1.5×1.5m ,300mm 厚的砼板撑加大到6.0×6.0m 的砼板撑。
3、在临时封堵墙③号基坑侧增加提供反力的措施
(1)在临时封堵墙底板面上2.50m 位置增加一道450C 的钢围檩,现场按照横向2.5m 间距进行布置道直径609mm 钢斜撑,钢支撑底板支座采用砼浇筑成型,在底板施工时候进行浇筑。底板位置变形缝处沿横向设置泡沫板隔断,后回填C30素砼,达到砼龄期后方可进行②号基坑的开挖。
(2)临时封堵墙中板位置,设置一道500mm 的双拼钢围檩,钢围檩与工法桩型钢焊接牢固,在进行中板砼浇筑前完成,兼做中板侧向模板。
(3)②号基坑侧墙位置每侧增加三根长度为500mm 直径609的
钢管支撑,支撑直接顶在衬砌好的二衬侧墙上,在侧墙二衬施工时每个位置预留4根连接钢筋,确保钢支撑能与安装到位。
注:调整后开挖顺序和措施已咨询相关专家并得到认可,安全能够保证。
东区交叉口2施工顺序调整方案
一、现场情况介绍
武汉王家墩地下环廊1标东区交叉口2三角区范围基坑由①号基坑的第四段、第五段(编号为①-5、①-4)、②号基坑的第五段(编号为②-5)、③号基坑的第一段、第一段(编号为③-1、③-2-1、③-2-2)组成。①号基坑为开挖深度为9.19米,②号基坑开挖深度为10.47m ,③号基坑开挖深度为9.46m ,③-2-1段设备房范围基坑开深度仅为4.39m 。基坑平面位置关系见附图:东区交叉口2施工顺序图。目前围护工法桩及冠梁已施工完毕,③号基坑的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已施作。已具备开挖条件,经研究,原开挖顺序不利于施工组织,且导致成本增加,故需对开挖顺序进行调整。
二、现场施工顺序
1、设计图纸开挖顺序:
原设计图纸中基坑的开挖顺序为①→②→③,在三角区交叉口分别设置三道直径850mm 的SMW 工法桩封堵墙,将整个东区施工范围划分为三个基坑。其中②号基坑必须在紧邻的宗地12地块基坑内结构施工到±0.00出地面以后,我方的东区②号基坑才能进行施工。其中,现场根据基坑施工区段的划分。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在东区交叉口范围基坑的开挖顺序为①-4→①-5→②-5→③-1→③-2。
2、业主方建议的开挖顺序
先行同步开挖①号基坑和③-2基坑,等紧邻的宗地12地块基坑内结构施工到±0.00出地面以后再开挖②-5和③-1基坑。业主如此
安排主要考虑到:若③-1基坑先行开挖后,在进行②号基坑开挖时,③号基坑③-1段结构已经施工完成,混凝土支撑因结构施工需要而拆除,并且在结构与临时封堵墙之间有约500mm 宽的间隙(变形缝),②与③号基坑之间的临时封堵墙范围不能为②号基坑的角撑提供足够的反力,导致②号基坑开挖不安全。
如按此顺序开挖,其弊端为:一是③-1号基坑将在最后施工,改基坑在关键线路上,将会因此而延长总工期约60天;二是该段周边基坑的工法桩型钢不能尽快,导致租赁费用增加,约6万元;三是届时该段基坑类似于竖井施工,施工速度慢且费用增加。
3、项目部建议的开挖顺序:
①、③号基坑同步开挖,待条件成熟时开挖②号基坑。为安全起见,需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三、现场拟采取的技术措施
项目部建议对②号与③号基坑之的临时封堵墙进行技术处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封堵墙位置支撑
现场将③号基坑内靠近临时封堵墙的第一道600×600mm 的砼对撑改为“八”字斜撑,支撑截面为600×600mm 。与此位置对应的第二道钢支撑也改为“八”字型的钢支撑。见图一 支撑形式调整图
图一 支撑形式调整图
2、将②号基坑靠近临时封堵墙的内角撑处原设计1.5×1.5m ,300mm 厚的砼板撑加大到6.0×6.0m 的砼板撑。
3、在临时封堵墙③号基坑侧增加提供反力的措施
(1)在临时封堵墙底板面上2.50m 位置增加一道450C 的钢围檩,现场按照横向2.5m 间距进行布置道直径609mm 钢斜撑,钢支撑底板支座采用砼浇筑成型,在底板施工时候进行浇筑。底板位置变形缝处沿横向设置泡沫板隔断,后回填C30素砼,达到砼龄期后方可进行②号基坑的开挖。
(2)临时封堵墙中板位置,设置一道500mm 的双拼钢围檩,钢围檩与工法桩型钢焊接牢固,在进行中板砼浇筑前完成,兼做中板侧向模板。
(3)②号基坑侧墙位置每侧增加三根长度为500mm 直径609的
钢管支撑,支撑直接顶在衬砌好的二衬侧墙上,在侧墙二衬施工时每个位置预留4根连接钢筋,确保钢支撑能与安装到位。
注:调整后开挖顺序和措施已咨询相关专家并得到认可,安全能够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