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深基坑桩锚支护土方开挖及监测施工方案

厂房深基坑桩锚支护土方开挖及监测施工方案

目 录

一、编制说明 二、编制依据 三、工程概况 四、施工方案

五、工程重点、难点及保证措施 六、施工准备 七、施工方法 八、监控量测 九、进度保证措施 十、应急响应预案

一、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的编制目的是:通过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为本工程施工方案提供技术方案,用以指导深基坑开挖及基坑支护的施工。 二、编制依据 ㈠地质勘察报告 ㈡施工总平面位置图

㈢《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㈣《地基基础设计规程》(GB50007—2002)

㈤《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02) ㈥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施工方法及多年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三、工程概况 ㈠工程简介:

XXA-01地块2#、3#、4#厂房及金钱豹深基坑支护工程地处XX 市XX 区XX 、XX 街及XX 大道合围地段。主要支护、开挖2#厂房东侧、3#厂房西侧和南侧及4#厂房西侧和北侧。基坑周长469m ,基坑开挖深12.7m 。详见护壁桩施工平面布置图。

基坑支护、开挖范围内无重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基坑支护、开挖范围内重要的地下管网、管线。 ㈡工程地质情况:

该场地位于XX 市XX 区,所处地貌单元属于岗阜状平原,拟建场地地型较平坦,起伏不大。覆盖层为第四纪冲堆积物。

根据地质报告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共分8层土,勘探深度内所揭露的地层按照岩土成因、结构、性质综合划分7层,对地层结构及特征描述如下:

第(1)层:杂填,层底埋深0.3~1.9米。灰褐色,以粘性土为主, 混有少量建筑垃圾。

第(2)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1.8~6.0米。黄褐色,硬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第(3)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4.7~8.0米。黄褐色,可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第(4)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6.6~12.7米。黄褐色,硬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第(5)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9.3~13.8米。黄褐色,硬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第(6)层:粉土,层底埋深11.4~14.7米。黄褐色,硬塑,稍湿,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

第(7)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12.8~18.9米。褐色,可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第(8)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16.8~23.5米。黄褐色,硬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 ㈢水文地质情况:

地下水位标高为-28m 。 四、施工方案

为了基坑边坡安全及地下室施工顺利进行,根据本工程现场特点,XX 大厅及金钱豹基坑边坡采用锚拉护壁桩支护方案,护壁桩选用旋挖桩,不作为主体结构考虑,只作为基坑围挡结构。桩顶设置

冠梁,冠梁顶标高为-0.5m ,冠梁以上采用1:1坡率放坡;桩外露部分设上、中、下三排锚索,锚索长度分别为24m 、26m 、26m (设置位置及高度详见详见护壁桩围护结构计算书),每孔分别为2束、3束、3束(详见桩身配筋及锚索长度计算);桩身及冠梁钢筋加工在钢筋存放场地进行加工、制作,钢筋制作完成后运至施工现场,桩身钢筋笼用20t 吊车进行吊装。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先支后挖”的原则,从上往下按边坡白灰线均匀放坡下挖。挖下的土方至基坑上部临时存放场地,夜间装车外运。待基坑开挖出一定范围之后进行人工刷坡,依照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情况确定坡比,人工刷坡与机械同时进行。土方开挖后白天堆放至临时堆放场地,不影响后续施工。晚上装车将土方外运,运距为21km 。基坑底部设计标高以上30cm 、边角部位、桩直径1m 范围用人工开挖和清底、清坡,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用机械装车运走或在旁边堆放。开挖顺序见护壁桩平面布置图。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一) 桩设计

1、桩芯直径φ600,桩中心距0.9m ,护壁桩长度为23m ,嵌入基底11m 。

2、桩芯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方案灌注混凝土。

3、护壁桩:桩身主筋为16根HRB335级Ф25;箍筋为HPB235级钢φ8@200mm螺旋箍筋,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 ;钢筋沿桩通长设置。

4、桩顶设置冠梁。

5、主筋采用对焊连接或双面搭接焊连接,焊接长度5d 。 6、护壁桩纵筋锚入冠梁的长度为:梁高度-50mm 。 (二) 冠梁设计

1、冠梁高度0.80m ,宽度0.8m 。

2、冠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 。 3、冠梁顶标高为-0.5m 。

4、施工缝不应设置在转角及其附近15m 范围。 5、主筋采用搭接绑扎,搭接长度35d 。

桩顶冠梁配筋图

冠梁钢筋布置图

(三)预应力锚索

1、锚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强度等级1860MPa 。 2、锚索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0.5,注浆体强度M30。根据工期要求,水泥浆内可加入适当比例的早强剂。

3、锚索钻孔直径250mm 。

4、锚索按相关要求进行抗拔力验收试验。 (四)腰梁安装

施工锚索时现场制作腰梁,采用2根I20#工字钢焊接成组合钢梁,如果护壁桩和腰梁之间有缝隙,缝隙必须采用楔形钢垫垫牢,保证腰梁与护壁桩之间连接密实,确保护壁桩整体受力;两组腰梁

衔接位置,腰梁尽量赶在护壁桩位置接茬,三组腰梁均要与护壁桩刚性连接,腰梁之间采用钢板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在护壁桩上钻深度为1m 、孔径为5cm 的圆孔,并安装40焊管进行注浆。注浆完成后将加工后的腰梁焊接固定在焊管上。腰梁安装示意图如下:

20a工字钢组合梁

楔形钢垫

锚索腰梁安装平面图

护壁桩

20a工字钢组合梁

锚头

40焊管

锚索腰梁围檩节点图

(五)桩验收检测:

桩身完整性验收检测: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为100%,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执行。

(六)基坑开挖

采用三台PC360挖掘机、2台50装载机、2台SD16推土机进行土方开挖、临时堆放。20台16t 自卸汽车夜间配合外运。 五、工程重点、难点及保证措施

㈠工程重点

1、基坑深约13m ,基坑较深,周边为2#、3#、4#厂房,对基坑的侧向位移和不均匀沉降十分敏感,为确保在XX 大厅及金钱豹地下室施工期间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安全防护及监测为控制重点;

2、本工程护壁桩、锚杆工程量大,工期短,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基坑安全和使用;

㈡本工程的施工难点与解决措施

1、护壁桩施工方面的难点及其解决措施。

⑴主要难点:施工场地狭小,和相邻工程可能会相互影响;地处闹区、机具和材料供应可能会有影响。

⑵、解决措施主要从施工组织、技术、管理等方面着手。 a 、保证钻孔桩机、工具、零配件的投入量,并确保投入机具的完好性。

b 、完善施工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钻孔桩机维修班,及时维护、抢修;设立专门的采购或后勤部门,能及时采购急需的机具零部件。

c 、技术措施:

优化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各关键技术环节的技术问题;在基坑施工平面方面合理布置,在作业段安排方面合理分段,力争流水作业;针对钻孔桩施工提出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并从总进度细化到周、日进度,并进行动态控制、动态

调整,及时纠正;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分技术类、组织类、管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应急预案,出现问题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进行处理。

2、施工组织管理方面的难点和解决措施

⑴主要难点是:工程交叉作业多、工序多、质量环节多,施工也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施工管理难度大;开挖土方量大,需要外运。

⑵解决措施:

a 、组织措施:建立强有力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完善施工组织班组设置。

b 、计划措施:施工前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动态调整、动态控制,统筹安排,合理做好分区、分层、分段、流水施工等方面的计划工作。

c 、技术与质量措施:坚持以技术为先导的工作原则,建立技术领导小组。

d 、安全措施:制定并执行强有力的安全保证措施,防止出现工程事故,特别是防止出现人身伤亡事故。

e 、制订基坑工程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工程安全和施工如期按质完成。

3、基坑长时间使用方面的难点和解决措施

⑴主要难点:本基坑使用工期长,这就意味着本基坑长期暴露,夏、秋季较长时间的充沛降雨对基坑带来的不利影响较大。同时,土建施工特别是桩基础工程的施工必定给基坑的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⑵解决措施:

充分掌握气候动态;做好抽排雨水的设备及人员准备,保证排水通道的畅通,确保地面截水沟能使整个基坑形成封闭的“环”,

保证地表滞留水不流入坑内;基坑完工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时严格按照“基坑使用须知”对基坑围护结构进行保护。

a 、严格控制坑边堆载的距离和重量;

b 、桩基础施工必须采用跳打的方式,特别是基坑侧的桩,不宜在平面上连续作业,防止桩机挤土造成基坑隆起;

c 、不得破坏排水系统,如有破坏,必须及时修复,保证地表水不渗入基坑四周造成水压力增大。 六、施工准备

㈠施工部署及施工顺序

为确保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将开挖线内障碍物清理完成,其次护壁桩及护壁桩桩顶冠梁施工,最后进行土石方开挖与锚索施工交叉进行,直至支护施工结束。具体安排如下:

施工准备→旋挖桩施工→冠梁施工→土方开挖→土方分层开挖(锚索施工交叉同步进行)→支护结束。

㈡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本支护工程施工内容包括旋挖桩、冠梁、锚索施工。冠梁414m ,所需工期为30天,锚索支护随土方开挖同时进行,不单独计算工期。具体见施工计划横道图。

㈢劳动力组织计划

本工程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施工使用的劳动力必须是熟练工人,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根据本工程工作量、工期要求,劳动力计划如下:

表3 劳动力计划表

㈣材料准备计划

本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护壁桩、桩顶冠梁、土方开挖、锚索施工,需要的主要设备包括旋挖钻机、锚索钻机、空压机、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罐车、吊车等,此外还包括测量仪器、电焊机等一般施工工程需要的设备。机械设备中对本工程工期起控制作用的设备包括:旋挖钻机和锚杆钻机。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内容,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列于下表:

厂房深基坑桩锚支护土方开挖及监测施工方案

目 录

一、编制说明 二、编制依据 三、工程概况 四、施工方案

五、工程重点、难点及保证措施 六、施工准备 七、施工方法 八、监控量测 九、进度保证措施 十、应急响应预案

一、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的编制目的是:通过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为本工程施工方案提供技术方案,用以指导深基坑开挖及基坑支护的施工。 二、编制依据 ㈠地质勘察报告 ㈡施工总平面位置图

㈢《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㈣《地基基础设计规程》(GB50007—2002)

㈤《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02) ㈥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施工方法及多年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三、工程概况 ㈠工程简介:

XXA-01地块2#、3#、4#厂房及金钱豹深基坑支护工程地处XX 市XX 区XX 、XX 街及XX 大道合围地段。主要支护、开挖2#厂房东侧、3#厂房西侧和南侧及4#厂房西侧和北侧。基坑周长469m ,基坑开挖深12.7m 。详见护壁桩施工平面布置图。

基坑支护、开挖范围内无重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基坑支护、开挖范围内重要的地下管网、管线。 ㈡工程地质情况:

该场地位于XX 市XX 区,所处地貌单元属于岗阜状平原,拟建场地地型较平坦,起伏不大。覆盖层为第四纪冲堆积物。

根据地质报告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共分8层土,勘探深度内所揭露的地层按照岩土成因、结构、性质综合划分7层,对地层结构及特征描述如下:

第(1)层:杂填,层底埋深0.3~1.9米。灰褐色,以粘性土为主, 混有少量建筑垃圾。

第(2)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1.8~6.0米。黄褐色,硬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第(3)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4.7~8.0米。黄褐色,可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第(4)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6.6~12.7米。黄褐色,硬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第(5)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9.3~13.8米。黄褐色,硬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第(6)层:粉土,层底埋深11.4~14.7米。黄褐色,硬塑,稍湿,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

第(7)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12.8~18.9米。褐色,可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第(8)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16.8~23.5米。黄褐色,硬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 ㈢水文地质情况:

地下水位标高为-28m 。 四、施工方案

为了基坑边坡安全及地下室施工顺利进行,根据本工程现场特点,XX 大厅及金钱豹基坑边坡采用锚拉护壁桩支护方案,护壁桩选用旋挖桩,不作为主体结构考虑,只作为基坑围挡结构。桩顶设置

冠梁,冠梁顶标高为-0.5m ,冠梁以上采用1:1坡率放坡;桩外露部分设上、中、下三排锚索,锚索长度分别为24m 、26m 、26m (设置位置及高度详见详见护壁桩围护结构计算书),每孔分别为2束、3束、3束(详见桩身配筋及锚索长度计算);桩身及冠梁钢筋加工在钢筋存放场地进行加工、制作,钢筋制作完成后运至施工现场,桩身钢筋笼用20t 吊车进行吊装。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先支后挖”的原则,从上往下按边坡白灰线均匀放坡下挖。挖下的土方至基坑上部临时存放场地,夜间装车外运。待基坑开挖出一定范围之后进行人工刷坡,依照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情况确定坡比,人工刷坡与机械同时进行。土方开挖后白天堆放至临时堆放场地,不影响后续施工。晚上装车将土方外运,运距为21km 。基坑底部设计标高以上30cm 、边角部位、桩直径1m 范围用人工开挖和清底、清坡,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用机械装车运走或在旁边堆放。开挖顺序见护壁桩平面布置图。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一) 桩设计

1、桩芯直径φ600,桩中心距0.9m ,护壁桩长度为23m ,嵌入基底11m 。

2、桩芯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方案灌注混凝土。

3、护壁桩:桩身主筋为16根HRB335级Ф25;箍筋为HPB235级钢φ8@200mm螺旋箍筋,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 ;钢筋沿桩通长设置。

4、桩顶设置冠梁。

5、主筋采用对焊连接或双面搭接焊连接,焊接长度5d 。 6、护壁桩纵筋锚入冠梁的长度为:梁高度-50mm 。 (二) 冠梁设计

1、冠梁高度0.80m ,宽度0.8m 。

2、冠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 。 3、冠梁顶标高为-0.5m 。

4、施工缝不应设置在转角及其附近15m 范围。 5、主筋采用搭接绑扎,搭接长度35d 。

桩顶冠梁配筋图

冠梁钢筋布置图

(三)预应力锚索

1、锚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强度等级1860MPa 。 2、锚索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0.5,注浆体强度M30。根据工期要求,水泥浆内可加入适当比例的早强剂。

3、锚索钻孔直径250mm 。

4、锚索按相关要求进行抗拔力验收试验。 (四)腰梁安装

施工锚索时现场制作腰梁,采用2根I20#工字钢焊接成组合钢梁,如果护壁桩和腰梁之间有缝隙,缝隙必须采用楔形钢垫垫牢,保证腰梁与护壁桩之间连接密实,确保护壁桩整体受力;两组腰梁

衔接位置,腰梁尽量赶在护壁桩位置接茬,三组腰梁均要与护壁桩刚性连接,腰梁之间采用钢板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在护壁桩上钻深度为1m 、孔径为5cm 的圆孔,并安装40焊管进行注浆。注浆完成后将加工后的腰梁焊接固定在焊管上。腰梁安装示意图如下:

20a工字钢组合梁

楔形钢垫

锚索腰梁安装平面图

护壁桩

20a工字钢组合梁

锚头

40焊管

锚索腰梁围檩节点图

(五)桩验收检测:

桩身完整性验收检测: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为100%,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执行。

(六)基坑开挖

采用三台PC360挖掘机、2台50装载机、2台SD16推土机进行土方开挖、临时堆放。20台16t 自卸汽车夜间配合外运。 五、工程重点、难点及保证措施

㈠工程重点

1、基坑深约13m ,基坑较深,周边为2#、3#、4#厂房,对基坑的侧向位移和不均匀沉降十分敏感,为确保在XX 大厅及金钱豹地下室施工期间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安全防护及监测为控制重点;

2、本工程护壁桩、锚杆工程量大,工期短,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基坑安全和使用;

㈡本工程的施工难点与解决措施

1、护壁桩施工方面的难点及其解决措施。

⑴主要难点:施工场地狭小,和相邻工程可能会相互影响;地处闹区、机具和材料供应可能会有影响。

⑵、解决措施主要从施工组织、技术、管理等方面着手。 a 、保证钻孔桩机、工具、零配件的投入量,并确保投入机具的完好性。

b 、完善施工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钻孔桩机维修班,及时维护、抢修;设立专门的采购或后勤部门,能及时采购急需的机具零部件。

c 、技术措施:

优化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各关键技术环节的技术问题;在基坑施工平面方面合理布置,在作业段安排方面合理分段,力争流水作业;针对钻孔桩施工提出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并从总进度细化到周、日进度,并进行动态控制、动态

调整,及时纠正;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分技术类、组织类、管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应急预案,出现问题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进行处理。

2、施工组织管理方面的难点和解决措施

⑴主要难点是:工程交叉作业多、工序多、质量环节多,施工也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施工管理难度大;开挖土方量大,需要外运。

⑵解决措施:

a 、组织措施:建立强有力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完善施工组织班组设置。

b 、计划措施:施工前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动态调整、动态控制,统筹安排,合理做好分区、分层、分段、流水施工等方面的计划工作。

c 、技术与质量措施:坚持以技术为先导的工作原则,建立技术领导小组。

d 、安全措施:制定并执行强有力的安全保证措施,防止出现工程事故,特别是防止出现人身伤亡事故。

e 、制订基坑工程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工程安全和施工如期按质完成。

3、基坑长时间使用方面的难点和解决措施

⑴主要难点:本基坑使用工期长,这就意味着本基坑长期暴露,夏、秋季较长时间的充沛降雨对基坑带来的不利影响较大。同时,土建施工特别是桩基础工程的施工必定给基坑的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⑵解决措施:

充分掌握气候动态;做好抽排雨水的设备及人员准备,保证排水通道的畅通,确保地面截水沟能使整个基坑形成封闭的“环”,

保证地表滞留水不流入坑内;基坑完工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时严格按照“基坑使用须知”对基坑围护结构进行保护。

a 、严格控制坑边堆载的距离和重量;

b 、桩基础施工必须采用跳打的方式,特别是基坑侧的桩,不宜在平面上连续作业,防止桩机挤土造成基坑隆起;

c 、不得破坏排水系统,如有破坏,必须及时修复,保证地表水不渗入基坑四周造成水压力增大。 六、施工准备

㈠施工部署及施工顺序

为确保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将开挖线内障碍物清理完成,其次护壁桩及护壁桩桩顶冠梁施工,最后进行土石方开挖与锚索施工交叉进行,直至支护施工结束。具体安排如下:

施工准备→旋挖桩施工→冠梁施工→土方开挖→土方分层开挖(锚索施工交叉同步进行)→支护结束。

㈡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本支护工程施工内容包括旋挖桩、冠梁、锚索施工。冠梁414m ,所需工期为30天,锚索支护随土方开挖同时进行,不单独计算工期。具体见施工计划横道图。

㈢劳动力组织计划

本工程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施工使用的劳动力必须是熟练工人,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根据本工程工作量、工期要求,劳动力计划如下:

表3 劳动力计划表

㈣材料准备计划

本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护壁桩、桩顶冠梁、土方开挖、锚索施工,需要的主要设备包括旋挖钻机、锚索钻机、空压机、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罐车、吊车等,此外还包括测量仪器、电焊机等一般施工工程需要的设备。机械设备中对本工程工期起控制作用的设备包括:旋挖钻机和锚杆钻机。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内容,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列于下表:


相关文章

  • 深基坑支护方案-8wr
  • 一.工程简况 355线乳化液池为地下箱形混凝土结构,桩基为预应力管桩,池体长21.01m ,宽4.605 m ,底标高-6.60m .顶标高±0.00,底板厚1.0 m ,墙壁厚0.505 m ,混凝土强度等到级为C35,抗渗等级为S6. ...查看


  •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监理细则
  • 目 录 1.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编制依据 ............................................ 错误 ...查看


  • 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 深圳大学土木实验室工程 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编 制: 邓 勇 编制时间:2008-12-31 审 核: 审核时间: 审 批: 审批时间: 目 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查看


  • 如何全方位避免深基坑安全事故?全在这里了!
  • 为满足使用功能及人防要求,目前开发的大型项目一般都带有较深的地下室,因此基础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也越来越深,存在问题也越来越多,对深基坑工程施工要求也就越高,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地质情 ...查看


  •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样本 2
  • XXXXXXXX有限公司 XXXXXXX工程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XXXXX建设有限公司 二00八年七月二十六日 土方开挖方案审批表 施工单位: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2008年 7月 26 日 目 录 1.编制依据 ............. ...查看


  • 深圳市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
  • 深圳市建设局关于印发<深圳市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的通知 文号:深建规[2009]3号 各有关单位: 为了加强深基坑工程管理,确保深基坑和相邻建(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查看


  • 喷浆护壁施工方案 1
  • 喷 浆 护 壁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查看


  • 土钉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 高层建筑专项施工方案 二○一三年十一月 <高层建筑专项施工方案>综合实训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 年 月 日 目录 一. 二. 三. 四. 编制依据 ................................ ...查看


  • 深基坑土钉墙喷锚支护开挖降水施工方案
  • 深基坑土钉墙喷锚支护开挖降水施工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二章 编制依据 第三章 围护结构设计概况 第一节围护结构选定类型.具体参数 第二节局部深坑(坑中坑)挖土支护措施 第三节降排水措施 第四章 施工部署 第一节管理体系 第二节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