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经济人_与经济资源稀缺性

经济

“经济人”与经济资源稀缺性

□陈美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

200433)

摘要: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社会适应原理和社会选择原理对人的强制作用是无处不在的,适应对于个人的命运的决定仍然是某种根本的和绝对的东西并最终决定着人的行为特性。依据这一原理,本文在关于人的生存欲与智能等一些基本假定基础上,通过四个命题的论证表明,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必然的。“经济人”特性具有历史的合理性,

人在经济活动中普遍具有“经济人”特性是它的普遍存在意味着人们不能完全自由地选

择自己的制度,而只能选择那些能最有效地使其成为善之源泉的制度。

关键词:“经济人”;稀缺性;适应原理;选择原理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6)09-0010-05决于其终生不断学习和社会化的成功程度。这表明,社会适应原理和社会选择原理对人的强制作用是无处不在的,适应对于个人命运的决定仍然是根本的和绝对的东西。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要对“经济人”特性有一个深刻科学的认识,仅停留在现象层次上作判断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深入到本质层次,探究其存在性问题,即必须弄清其是否具有普遍存在的必然性,并揭示这种必然性的客观根据,这样才能对人类理智行为有所促进。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将人当作基因的生存机器,然后从基因的自私推论人的自私,从而为人的利己性提供了一种解释①。但是,

人显

然并不能等同于基因,现实的人并不是为了基因而生存。在人们认识到基因的存在以前,就更不可能如此。这种推论实际上是自私本性论的翻版,并不能使人们对“经济人”特性增加多少有意义的科学认识,尤其是不能对人类改造世界与自身的实践起到有意义的促进作用。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力图从达尔文式的“适者生存”机制来说明它的必然性②;我国学者杨春学将人的“经济人”特性归根于资源稀缺性③。这些都是深刻的认识。但他们都没有进一步对之做逻辑严密的论述,这使得他们的认识仍处于直观判断的层次上,还无法达成科学的结论。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人类生存境况的最根本特征之一。这种稀缺性在远古时期使得人类与动物一样都要服从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规律的绝对强制力量。到了现代文明社会,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使得每一个人能够获得怎样的生存水平或能否维持、改善自己已有的生存水平及其程度,都取

一、经济资源稀缺性与利己心

假设有一个如下的社会经济体E:(1)有

n个人,不失一般性设劳动力总数亦为n;(2)

最大的总资源为T,

恰可以维持n个人的生存,

任何一个人的

即每个人只能平均地占有T/n=t,

多占都意味着至少有另外一个人要挨饿、生存就受到威胁;(3)每一个人的生存欲是绝对的,即每一个人都具有改变不利于自己生存的行为的倾向;(4)每个人都具有学习模仿能力;(5)每一个人具有初步的生存层次上的经验归纳能力,在反复的生存竞争中人们会慢慢地认识到个人或集体行为选择对生存的影响。

状态A:

(A1)设每一个人具有同等的生

产能力,对资源的信息是对称的且每个人占有多少资源是公共知识;(A2)任何两个人之间都具有同等强度的相互依赖关系;(A3)n个人联合并尽力,就可以稳定地获取T,并当天生产当天消费。但任何在数量上小于n个人或尽管n个人但若有人不尽力的联合狩猎或生产都无法生产出使这些人都能生存的资源总量,则m个人联合生产的总量小于mt,

即如果m<n,即个体生存

是以他所归属的群体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同质生存为前提。

命题一:产生。

证明:(A1)、(A2)意味着,在这种经济中每天的生产所得会依成员实际所需食量而被消耗,亦即它会以平均的分配形式消耗完每天生产所得。而(2)、(A3)意味着这种经济还不具有改变这种平均分配形式的基础。因为,若改变了,就会有人因饥饿或死亡影响效率,结果就会使生产所得达不到nt或mt从而威胁所有成员的生存。由假设(3)知,

这不符合所有个体的生

存需要。所以,这种平均分配形式由于具有生存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对个体产生的强制力的基础而得以维持。所得的平均分配和假设中(2)、(A3)又意味着,如果有人由于身体不适或其它生物性原因引起的情绪不佳等都原因而在共同生产中有所松懈或没有像平常那样尽力保持应有的生产力,

就将导致产品达不到nt,

这不

但会使全体成员忍饥挨饿,

而且自己也不能例

加上假设

若社会经济体E处于状态A,

每个人无意识的利己行为不受激励,利己心无从

己性行为、利己心在人群中产生、扩散并普遍化是必然的。

首先,(B1)、(B2)意味着平均分配生产所得的形式已失去人伦和能力的理由。关键的是,

由(B3)可知,

能力强的m个人中的任何

一个人都可以不依赖别人的联合而仅凭他本人就能获取多于t的生存物资,平均分配形式失去了生存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对个体产生的强制力的基础。

其次,到T,

若社会经济体E每天生产所得能达

如果这m个人按习惯都

由假设(2)知,

和能力低的n-m个人在一起吃光把一天的所得,那么所有的人都能够避免挨饿。但也由假设(2)可知,只要其中一个人有一天改变了将所得资源拿出来平分的行为,

那么,

即使其他m-1人都

把东西拿出来平分,经简单的计算可知,就意味着n-1个人都要挨饿。这样由于生存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作用,

由(B1)的可观察性和

假设(3)、(4)、(5)可知,其他m-1的人在以后也不会把他们所得拿出来平分,这种行为就会在能力强的m个人扩散、普遍化。能力弱的人自然也会因同样的原因而习得这种行为,尽管他们在某个时期可能只是这种行为的受害者。

显然,若这个经济体的生产所得能稳定保持

外,所以,这是一种不利于个体生存的行为,由于生物学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5)和(3)的作用,

他就会改变或抑制这种行

为。这样,在平均分配的情况下,这种实质上是对行为者有利的无意识行为由于(2)、(3)、(A3)得不到激励强化,

但很显然,

因而也就不可能因为

(4)而内化产生出利己心来。

状态A最多只可能在原始社会因为(A3)表明这个社会的

的早期才会出现,

nt,能力强者的平分所得的行为就不会成为不适

应生存的行为,那么,他们也就不会由于生存适应的缘故产生改变自己行为的可能性,改变平分所得的行为就不会发生。但是,在经济体产量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能力强者改变原有行为是必然的。

第三,

由(2)、(B4)知,

这个经济体生

能力强者

产量是不确定的。当所得少于nt时,

生产能力极低,而且(A1)、(A2)表明状态A是很不现实的。我们放松状态A,得到状态B。

状态B:

(B1)能力分布不均匀,

设有m

个人的能力强于n-m,

这能力强的每个人都能

(B2)并非任何

若按惯常与能力弱者一起消耗一天的所得,那么他们就要和弱者一起挨饿。这样,能力强者的平分所得行为就成了不适应生存的行为,这样,由于生存适应的绝对性原理和(3)的作用,

他们

具有改变原有行为的本能,所以就产生了改变平分所得行为的可能性或概率。设它为P>0,而不改变不适应行为即继续将所得物拿出来平分的概率为1-P。那么在一次的生产或狩猎后m个人中没有一个改变平分所得行为的概率为(1-P)

比能力弱者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料,且每一个人占有多少生存资料是可观察的;

两个人之间都具有同等强度的相互依赖关系;(B3)群体共同生产与狩猎并不能使能力强者的生存更有保障,即个体生存不再以他所归属的群体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同质生存为前提。能力强的

m个人中的任何k人,1≤k<m,一般都能够生

产出不少于kt的产量,

当然对于其中具体某个

人来说也有不确定性;(B4)即使每一个人都尽力,所能获得的资源总量也可能小于T,即生产所得具有不确定性。

命题二:若社会经济体E处于情况B,则利

假设这一人群进行了r次生产或狩猎,那么没有人在生存欲驱使下改变平分所得行为的概率为(1-P)

mr

,而有人由于生存欲驱使而改变平分所

mr

得行为的概率为1-(1-P),显然无论初始的

P是如何的小,只要P>0,当r→∞时,(1-P)

mr

→0,而1-(1-P)

mr

→1。可见,没有一个人改要在(3)和(5)的长期作用下,就由原来具有的与动物一样纯属生命本能的并且不能与行动分离的无意识的东西,而渐渐被意识理解内化,最终成为可以与行动相分离并支配自身行动的一种心智上稳固的自觉需要,成为一种基于对生存环境稀缺性与不确定性的神经认知反应而固化了的在本质上是不断为自己囤积生存资料、增加生存机会和积累生存优势的自觉心理动机,这样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利己心就产生了。利己心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行为结果,但它已不再等于反应着的行为,是随时直接或间接作出对自己生存有利的行为反应的心理准备。

第六,

由(B1)的可观察性和假设(3)、

(4)、(5)可知,只要有一个人采取了有利生存的行为,那么,其他人包括能力弱者就必会在生存适应的本能需要与人类特有的学习模仿和经验归纳能力的交互作用下采取或模仿这种行为。这样,这种行为及其包含的利己性在人类群体中的普遍化显然就是必然的了。

以上的分析表明,

假设(2)是使利己行为

和利己心在处于情况B时的社会经济体E中产生并普遍化的最根本原因。因为,只要经济资源不稀缺,

这就意味着,

假设(3)所说的生存欲

自然就能得到满足,生物学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就不会对人类发生作用,就不存在有利或不利行为的定向强化的机制。于是,

对生存来说,

假设(4)就失去了对象,假设(5)的理智引致的为保证自己生存的行为改变就失去意义,(B2)就不会对经济资源分配的有影响,

(B4)

所说的不确定性也就自然不存在。这样,P自然为0。但只要假设(2)成立,P就会大于0。可见,只要经济资源是稀缺的,由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欲、生存智识、能力差别、生产不确定性的客观作用,经济利己性必然在人群中产生并普遍化。皮亚杰认为,动物的需要与认知机能有密切的关系,需要是作为机能的结果而产生的④。上述的分析也表明,人类智力在当中也起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没有它的作用,人类也不可能有我们所说的利己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利己心,是经济资源稀缺性通过生存适应和自然选择原理与人类智力的长期联合作用而必然引出的人性结果,是人对资源稀缺性的固化的智力反应模式。

人类的生产力早就超出了仅能维持群体生命存在的水平,但谁也无法否定,相对于人的不断拓展的需求和欲望来说,经济资源和其他任何好的东西都仍是稀缺的。此时,

人类生存的概念,

变平分所得行为的概率为0,而有人为生存欲驱使本能地因而也就是偶然地改变原有行为、拒绝平分所得的概率为1。由(4)、(5)可知,

力强者会从自己这种本能的改变中体会到对生存的好处,从而,这种有利生存的行为由于生物学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将被强化,成为不可还原的行动,而原有的不利于生存行为就会受到抑制。

第四,起初,已经改变共吃所得的行为可能会与动物一样会只表现为能力强者先吃饱肚子就完事,不管剩下的由谁处理,即改变共吃所得的行为之中所包含的利己含义会表现为与动物一样纯属生命本能的并且不能与直接行动相分离的无意识性质。但是,

由(B3)可知,

能力强者所

能获取的生存资料同样具有不确定性,这样由于(3)和(5)的联合长期作用,

能力强者具有改

变原来不管剩余物命运的这种性质上不适应生存的行为而将其保存下来的可能性。设它为P1>0。设g为某个能力强者所得食物不足t的次数。每次这样的经历后就会导致P1>0。所以,保存下来的可能性是1-(1-P1)概率为(1-P1)

对这个

人来说,改变原来不管剩余物命运的行为而将其

而不改变的

。显然,当g→∞时,(1-P1)

0,而1-(1-P1)

→1。这说明,囤积或储蓄行

为作为生存适应的结果也必然产生。也由于(5)的作用,能力强者不但能从这种行为中体验到纯粹的生命安全感增加,而且还会感到生存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这种囤积或储蓄行为不但必然会由于生物学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将被强化,成为不可还原的行动。

第五,由前面的结果显示,在漫长的生存适应的过程中,不利于生存的行为将被抑制,而有利于个体生存的行为将被选择,尽管如何及何时产生是偶然的,我们也可以将这种行为的产生看作是一种变异,但它的产生却是必然的。对于人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化。进化可能是非线性的,会反复。但必与无情的稀缺生存环境相伴随的生物学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必然又会迫使人类不断重复4和5所揭示的过程。与动物最大的差别是人具有发达的大脑,具有超越本能的意识自觉能力,这样,从改变共吃所得开始的一系列在生存适应中偶然被选择的行为,将从纯粹作为生物学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强化之结果的不可还原的行动进一步变为主动自觉的不可还原的行动。于是,其所体现的保证个体生存的需

显然已不再是狭隘的生命存在。它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含义。就好像鲁迅曾说的,一个煤炭大亨的生存烦恼与一个靠检煤渣过活的儿童的烦恼是不一样的。这里的人物并非特指谁,而是类称。这又表明,无论它如何复杂多样,对于同属于某个阶层、阶级、群体、集团的成员来说,生存欲的含义又具有广泛的统一性。它体现为每一个人至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低于同类人的普通水平。因此,我们可以把现实的生存定义为体面的生活。决定体面生活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物质财富仍对我们的生活最具决定性意义,

所以,

我们又可以进一步把体面的生活定义成拥有个人所属的阶层、阶级、群体、集团所能掌握的平均物质财富水平。那么假设:(1)某阶层有n个成员;(2)社会分配给这一阶层的物质财富总量最多为T;

(3)体面生活的欲望是绝对的;

(4)具有经验归纳能力和学习模仿能力;其余假设类似情况B。同理,我们可以证明经济利己性在这样社会中的产生并普遍化是必然的。何况,在现实的任何社会的任何阶层中,财富的占有都是不可能平均的,也不存在把自己的财富主动拿出来均分的现象,人们进一步由于文化的塑造而普遍存在的对沉沦的恐惧、对上升的渴望,

等。这一切都使得物质利己性更易必然成为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的特性。归纳以上的分析,类似命题二的证明,我们可得到第三个命题。

命题三:个体生存不再以他所归属的群体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同质生存为前提,但只要人类社会的经济资源相对于人的欲望来说还是稀缺的,利己心必然成为人的最基本的属性。

济行为必然遵循最大化原则。

证明:假设一个利己的现实人A,其效用函数为U(Y,L),Y为劳动收入,L是劳动时间,

U1>0,U2<0,因为稀缺,由Y<∞,故U1>0恒成

立。设他若花费L0有m个厂能向他提供的工资分别为Y1…Ym,

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设Yj=max

(Y1…Ym),他必然选择在j厂工作,倘若他不选择在j厂工作,而选择他厂,就相当于把最好的厂让给其他人,(1…m),

主动牺牲了Yj-Yi,

j≠i,i,j∈

L0)-U

使自己的效用降低了U(Yj,

(Yi,L0),这类似孔融让梨,显然不符合他自利的特性。又假设A选择了在j厂工作,并且知道根据他的工作质量,厂主知道他的工作价值高于

Yj,比如至少值Yj',那么倘若A知道了厂主对

他的评价,本,

他必然也要求厂主付他Yj'的工资,考虑到双方的风险、搜索匹配成

这样情况下,

经过谈判,

A必然至少能得到Yj″∈(Yj,

也与其利己性相违背。显然,

而且自己也不清楚自己

他受到

Yj')的工资,否则他等于无偿地把他Yj″-Yj的

利益让给了厂主,

A若不知道有j厂的存在,或者不知道厂主对他

的工作评价超过了Yj,工作的价值,工作,

或只接受Yj,

那么他可能选择工资低于Yj的厂

显然这只能表明,

了自己理性能力的局限,不能证明他违反极大化原则。极大化原则不要求A具有新古典公理化假定的理性特征,因为它体现的是行为原则或欲望,并不表示具体内容、实现程度、能力和具体实现形式。只要对A、U、Y、L的定义稍作变化,显然以上的分析也完全适用于厂商、消费者等。可见,任何具有利己心的人都会在自己的理性能力范围内遵循极大化原则。

由命题三和命题四可得,在经济资源稀缺的现实条件下,

人们的经济行为普遍地为“经济

人”特性所支配是客观必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利己心与极大化行为原则

既然利己心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特性,由于理性的作用,人的利己行为也必然改变最初时期的无意识本能的特征,成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使人类的利己心必然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这样,在现实直接的经济活动中,劳动本身就不可能成为人类存在发展的第一需要,而只能是对人们具有负效用的谋生手段。所以,正如日常生活中若知道一元钱可买到一斤苹果就不会花两元买一样,人们会在利己心的驱使下,在自己的理性限度内,以尽量小牺牲去实现尽量大的利益,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满足。由此可得命题四。

命题四:一个人若是利己的,那么,他的经

三、无法拒绝的存在与理智的态度和选择

在现实中,

许多经济现象印证着“经济人”

的普遍性。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施穆勒强烈地反对“经济人”假设,但从他对帕累托的问题的回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在外出吃饭时,也会找划算的餐馆用餐⑤。这说明他本身也无法幸免于“经济人”行为规律对他的支配。在计划经济时代,偷懒之风盛行,经济效率低下。在市场

经济社会里,利率调整导致的银行柜台前的长会经济资源分配上的强大的马太效应,导致社会严重贫富分化,

甚至将社会引至不符人道的境

成为善的源泉,

地。可见,人性中的“经济人”特性是中性的,可以是促进繁荣与和谐的动力,

也可能是导致贫困与矛盾等罪恶的根源,关键在于人们选择了什么制度。对于理智而又善良的人们来说,“经济人”特性的普遍存在仅仅意味着可选择的制度空间缩小了,因为如要建立良善的社会,他们并不能光凭理想进行制度的选择与设计。因此,抽象地将“经济人”特性视为恶的存在物,

讳言或不敢正视人的这一特性,

是错误

的。在“经济人”特性普遍存在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态度会妨碍人们对合理制度的探讨与选择,是有害的。

总之,

只要经济资源是稀缺的,

“经济人”从根本上

特性的普遍存在就是必然的。因此,

队,某种物品价格、税收变化所导致的需求产出变化,各部门严密工作制度的制定和监督治理结构的不断翻新完善等等,这一切都深刻地反映了“经济人”特性的普遍存在及其对人们经济行为的重要影响。难怪,

当代许多希望超越或批评

“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家如阿玛蒂亚・森、福山也不得不承认,“人们总是现实地追求他们的自利最大化”⑥,

马克思终身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

放的事业,但他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⑦“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⑧他从未否认市

场经济社会里的“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仅仅是自己的私人利益”的客观性⑨。

人性中的“经济人”特性在本质上只是对经济资源稀缺性现实的反映,如果我们不能抽象地对经济资源稀缺性现实做出善或恶的判断,同样的,我们也就没有理由抽象地对“经济人”特性做出善或恶的判断。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经济人”特性必然要不断地客观具体地对象化自身,体现为具体内容、实现程度、能力和具体实现形式、手段。这一切则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决定着一个社会运行的状况,从而是不可能逃避是非与伦理法庭的审判的。不过,我们仍不能简单地据此对“经济人”特性做善恶判断。因为,它对象化自身时的具体体现是由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与政治经济体制尤其具有密切的关系。历史事实一再表明:如果在政治上具有强有力的监督制度和健全的民主制度,官员的“经济人”特性就会对象化为行政的高效与廉洁;如果经济体制能够使个人的生产性努力所能得到的私人收益与其所创造的社会收益尽量接近,人们的“经济人”特性就会对象化为生产创造财富的热情,使经济得到持久发展与繁荣。否则,官员的“经济人”特性就可能对象化为滥用权力、官僚主义和腐败;人们的“经济人”特性可能对象化为搭便车行为,

使经济的发展得不到持久的激

励,或者可能对象化为对经济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公地悲剧”,使经济发展难以持续。另外,作为“经济人”特性对象化表象的具体内容、实现程度、能力和具体实现形式、手段,在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能均一平等的,因此,要保证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必须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合理的再分配制度。否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个人的“经济人”特性的对象化,会聚变成在社

讲,那些真正能促进人们超越“经济人”特性,使其失去作为经济分析和制度设计的重要基础时所具有的合理性的运动,

不是“思想活动”,而

是那些有利于降低经济资源稀缺性程度的“历史运动”。要促进这种“历史运动”,人们应该设法选择那些能最有效地将“经济人”特性转化为人们创造财富的激励的制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要探索并试图科学建立起这么一种制度的运动。中国已取得的成就表明,这是当今所有追求富强的国家的明智选择。

注释:

,科学出版社1981①R・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年版,第72页。

,北京经济②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09-210页。

:对一种新综合的③杨春学:《经济人的“再生”

探讨与辩护》,《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北京三联书店1989④皮亚杰:《生物与认识论》年版,第340-341页。

,中⑤亨利・威廉・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9页。

,商务印书馆⑥阿玛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

2003年版,第21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07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页。

(责任编辑陈孝兵)

经济

“经济人”与经济资源稀缺性

□陈美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

200433)

摘要: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社会适应原理和社会选择原理对人的强制作用是无处不在的,适应对于个人的命运的决定仍然是某种根本的和绝对的东西并最终决定着人的行为特性。依据这一原理,本文在关于人的生存欲与智能等一些基本假定基础上,通过四个命题的论证表明,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必然的。“经济人”特性具有历史的合理性,

人在经济活动中普遍具有“经济人”特性是它的普遍存在意味着人们不能完全自由地选

择自己的制度,而只能选择那些能最有效地使其成为善之源泉的制度。

关键词:“经济人”;稀缺性;适应原理;选择原理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6)09-0010-05决于其终生不断学习和社会化的成功程度。这表明,社会适应原理和社会选择原理对人的强制作用是无处不在的,适应对于个人命运的决定仍然是根本的和绝对的东西。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要对“经济人”特性有一个深刻科学的认识,仅停留在现象层次上作判断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深入到本质层次,探究其存在性问题,即必须弄清其是否具有普遍存在的必然性,并揭示这种必然性的客观根据,这样才能对人类理智行为有所促进。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将人当作基因的生存机器,然后从基因的自私推论人的自私,从而为人的利己性提供了一种解释①。但是,

人显

然并不能等同于基因,现实的人并不是为了基因而生存。在人们认识到基因的存在以前,就更不可能如此。这种推论实际上是自私本性论的翻版,并不能使人们对“经济人”特性增加多少有意义的科学认识,尤其是不能对人类改造世界与自身的实践起到有意义的促进作用。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力图从达尔文式的“适者生存”机制来说明它的必然性②;我国学者杨春学将人的“经济人”特性归根于资源稀缺性③。这些都是深刻的认识。但他们都没有进一步对之做逻辑严密的论述,这使得他们的认识仍处于直观判断的层次上,还无法达成科学的结论。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人类生存境况的最根本特征之一。这种稀缺性在远古时期使得人类与动物一样都要服从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规律的绝对强制力量。到了现代文明社会,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使得每一个人能够获得怎样的生存水平或能否维持、改善自己已有的生存水平及其程度,都取

一、经济资源稀缺性与利己心

假设有一个如下的社会经济体E:(1)有

n个人,不失一般性设劳动力总数亦为n;(2)

最大的总资源为T,

恰可以维持n个人的生存,

任何一个人的

即每个人只能平均地占有T/n=t,

多占都意味着至少有另外一个人要挨饿、生存就受到威胁;(3)每一个人的生存欲是绝对的,即每一个人都具有改变不利于自己生存的行为的倾向;(4)每个人都具有学习模仿能力;(5)每一个人具有初步的生存层次上的经验归纳能力,在反复的生存竞争中人们会慢慢地认识到个人或集体行为选择对生存的影响。

状态A:

(A1)设每一个人具有同等的生

产能力,对资源的信息是对称的且每个人占有多少资源是公共知识;(A2)任何两个人之间都具有同等强度的相互依赖关系;(A3)n个人联合并尽力,就可以稳定地获取T,并当天生产当天消费。但任何在数量上小于n个人或尽管n个人但若有人不尽力的联合狩猎或生产都无法生产出使这些人都能生存的资源总量,则m个人联合生产的总量小于mt,

即如果m<n,即个体生存

是以他所归属的群体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同质生存为前提。

命题一:产生。

证明:(A1)、(A2)意味着,在这种经济中每天的生产所得会依成员实际所需食量而被消耗,亦即它会以平均的分配形式消耗完每天生产所得。而(2)、(A3)意味着这种经济还不具有改变这种平均分配形式的基础。因为,若改变了,就会有人因饥饿或死亡影响效率,结果就会使生产所得达不到nt或mt从而威胁所有成员的生存。由假设(3)知,

这不符合所有个体的生

存需要。所以,这种平均分配形式由于具有生存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对个体产生的强制力的基础而得以维持。所得的平均分配和假设中(2)、(A3)又意味着,如果有人由于身体不适或其它生物性原因引起的情绪不佳等都原因而在共同生产中有所松懈或没有像平常那样尽力保持应有的生产力,

就将导致产品达不到nt,

这不

但会使全体成员忍饥挨饿,

而且自己也不能例

加上假设

若社会经济体E处于状态A,

每个人无意识的利己行为不受激励,利己心无从

己性行为、利己心在人群中产生、扩散并普遍化是必然的。

首先,(B1)、(B2)意味着平均分配生产所得的形式已失去人伦和能力的理由。关键的是,

由(B3)可知,

能力强的m个人中的任何

一个人都可以不依赖别人的联合而仅凭他本人就能获取多于t的生存物资,平均分配形式失去了生存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对个体产生的强制力的基础。

其次,到T,

若社会经济体E每天生产所得能达

如果这m个人按习惯都

由假设(2)知,

和能力低的n-m个人在一起吃光把一天的所得,那么所有的人都能够避免挨饿。但也由假设(2)可知,只要其中一个人有一天改变了将所得资源拿出来平分的行为,

那么,

即使其他m-1人都

把东西拿出来平分,经简单的计算可知,就意味着n-1个人都要挨饿。这样由于生存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作用,

由(B1)的可观察性和

假设(3)、(4)、(5)可知,其他m-1的人在以后也不会把他们所得拿出来平分,这种行为就会在能力强的m个人扩散、普遍化。能力弱的人自然也会因同样的原因而习得这种行为,尽管他们在某个时期可能只是这种行为的受害者。

显然,若这个经济体的生产所得能稳定保持

外,所以,这是一种不利于个体生存的行为,由于生物学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5)和(3)的作用,

他就会改变或抑制这种行

为。这样,在平均分配的情况下,这种实质上是对行为者有利的无意识行为由于(2)、(3)、(A3)得不到激励强化,

但很显然,

因而也就不可能因为

(4)而内化产生出利己心来。

状态A最多只可能在原始社会因为(A3)表明这个社会的

的早期才会出现,

nt,能力强者的平分所得的行为就不会成为不适

应生存的行为,那么,他们也就不会由于生存适应的缘故产生改变自己行为的可能性,改变平分所得的行为就不会发生。但是,在经济体产量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能力强者改变原有行为是必然的。

第三,

由(2)、(B4)知,

这个经济体生

能力强者

产量是不确定的。当所得少于nt时,

生产能力极低,而且(A1)、(A2)表明状态A是很不现实的。我们放松状态A,得到状态B。

状态B:

(B1)能力分布不均匀,

设有m

个人的能力强于n-m,

这能力强的每个人都能

(B2)并非任何

若按惯常与能力弱者一起消耗一天的所得,那么他们就要和弱者一起挨饿。这样,能力强者的平分所得行为就成了不适应生存的行为,这样,由于生存适应的绝对性原理和(3)的作用,

他们

具有改变原有行为的本能,所以就产生了改变平分所得行为的可能性或概率。设它为P>0,而不改变不适应行为即继续将所得物拿出来平分的概率为1-P。那么在一次的生产或狩猎后m个人中没有一个改变平分所得行为的概率为(1-P)

比能力弱者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料,且每一个人占有多少生存资料是可观察的;

两个人之间都具有同等强度的相互依赖关系;(B3)群体共同生产与狩猎并不能使能力强者的生存更有保障,即个体生存不再以他所归属的群体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同质生存为前提。能力强的

m个人中的任何k人,1≤k<m,一般都能够生

产出不少于kt的产量,

当然对于其中具体某个

人来说也有不确定性;(B4)即使每一个人都尽力,所能获得的资源总量也可能小于T,即生产所得具有不确定性。

命题二:若社会经济体E处于情况B,则利

假设这一人群进行了r次生产或狩猎,那么没有人在生存欲驱使下改变平分所得行为的概率为(1-P)

mr

,而有人由于生存欲驱使而改变平分所

mr

得行为的概率为1-(1-P),显然无论初始的

P是如何的小,只要P>0,当r→∞时,(1-P)

mr

→0,而1-(1-P)

mr

→1。可见,没有一个人改要在(3)和(5)的长期作用下,就由原来具有的与动物一样纯属生命本能的并且不能与行动分离的无意识的东西,而渐渐被意识理解内化,最终成为可以与行动相分离并支配自身行动的一种心智上稳固的自觉需要,成为一种基于对生存环境稀缺性与不确定性的神经认知反应而固化了的在本质上是不断为自己囤积生存资料、增加生存机会和积累生存优势的自觉心理动机,这样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利己心就产生了。利己心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行为结果,但它已不再等于反应着的行为,是随时直接或间接作出对自己生存有利的行为反应的心理准备。

第六,

由(B1)的可观察性和假设(3)、

(4)、(5)可知,只要有一个人采取了有利生存的行为,那么,其他人包括能力弱者就必会在生存适应的本能需要与人类特有的学习模仿和经验归纳能力的交互作用下采取或模仿这种行为。这样,这种行为及其包含的利己性在人类群体中的普遍化显然就是必然的了。

以上的分析表明,

假设(2)是使利己行为

和利己心在处于情况B时的社会经济体E中产生并普遍化的最根本原因。因为,只要经济资源不稀缺,

这就意味着,

假设(3)所说的生存欲

自然就能得到满足,生物学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就不会对人类发生作用,就不存在有利或不利行为的定向强化的机制。于是,

对生存来说,

假设(4)就失去了对象,假设(5)的理智引致的为保证自己生存的行为改变就失去意义,(B2)就不会对经济资源分配的有影响,

(B4)

所说的不确定性也就自然不存在。这样,P自然为0。但只要假设(2)成立,P就会大于0。可见,只要经济资源是稀缺的,由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欲、生存智识、能力差别、生产不确定性的客观作用,经济利己性必然在人群中产生并普遍化。皮亚杰认为,动物的需要与认知机能有密切的关系,需要是作为机能的结果而产生的④。上述的分析也表明,人类智力在当中也起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没有它的作用,人类也不可能有我们所说的利己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利己心,是经济资源稀缺性通过生存适应和自然选择原理与人类智力的长期联合作用而必然引出的人性结果,是人对资源稀缺性的固化的智力反应模式。

人类的生产力早就超出了仅能维持群体生命存在的水平,但谁也无法否定,相对于人的不断拓展的需求和欲望来说,经济资源和其他任何好的东西都仍是稀缺的。此时,

人类生存的概念,

变平分所得行为的概率为0,而有人为生存欲驱使本能地因而也就是偶然地改变原有行为、拒绝平分所得的概率为1。由(4)、(5)可知,

力强者会从自己这种本能的改变中体会到对生存的好处,从而,这种有利生存的行为由于生物学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将被强化,成为不可还原的行动,而原有的不利于生存行为就会受到抑制。

第四,起初,已经改变共吃所得的行为可能会与动物一样会只表现为能力强者先吃饱肚子就完事,不管剩下的由谁处理,即改变共吃所得的行为之中所包含的利己含义会表现为与动物一样纯属生命本能的并且不能与直接行动相分离的无意识性质。但是,

由(B3)可知,

能力强者所

能获取的生存资料同样具有不确定性,这样由于(3)和(5)的联合长期作用,

能力强者具有改

变原来不管剩余物命运的这种性质上不适应生存的行为而将其保存下来的可能性。设它为P1>0。设g为某个能力强者所得食物不足t的次数。每次这样的经历后就会导致P1>0。所以,保存下来的可能性是1-(1-P1)概率为(1-P1)

对这个

人来说,改变原来不管剩余物命运的行为而将其

而不改变的

。显然,当g→∞时,(1-P1)

0,而1-(1-P1)

→1。这说明,囤积或储蓄行

为作为生存适应的结果也必然产生。也由于(5)的作用,能力强者不但能从这种行为中体验到纯粹的生命安全感增加,而且还会感到生存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这种囤积或储蓄行为不但必然会由于生物学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将被强化,成为不可还原的行动。

第五,由前面的结果显示,在漫长的生存适应的过程中,不利于生存的行为将被抑制,而有利于个体生存的行为将被选择,尽管如何及何时产生是偶然的,我们也可以将这种行为的产生看作是一种变异,但它的产生却是必然的。对于人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化。进化可能是非线性的,会反复。但必与无情的稀缺生存环境相伴随的生物学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必然又会迫使人类不断重复4和5所揭示的过程。与动物最大的差别是人具有发达的大脑,具有超越本能的意识自觉能力,这样,从改变共吃所得开始的一系列在生存适应中偶然被选择的行为,将从纯粹作为生物学适应原理和自然选择原理强化之结果的不可还原的行动进一步变为主动自觉的不可还原的行动。于是,其所体现的保证个体生存的需

显然已不再是狭隘的生命存在。它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含义。就好像鲁迅曾说的,一个煤炭大亨的生存烦恼与一个靠检煤渣过活的儿童的烦恼是不一样的。这里的人物并非特指谁,而是类称。这又表明,无论它如何复杂多样,对于同属于某个阶层、阶级、群体、集团的成员来说,生存欲的含义又具有广泛的统一性。它体现为每一个人至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低于同类人的普通水平。因此,我们可以把现实的生存定义为体面的生活。决定体面生活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物质财富仍对我们的生活最具决定性意义,

所以,

我们又可以进一步把体面的生活定义成拥有个人所属的阶层、阶级、群体、集团所能掌握的平均物质财富水平。那么假设:(1)某阶层有n个成员;(2)社会分配给这一阶层的物质财富总量最多为T;

(3)体面生活的欲望是绝对的;

(4)具有经验归纳能力和学习模仿能力;其余假设类似情况B。同理,我们可以证明经济利己性在这样社会中的产生并普遍化是必然的。何况,在现实的任何社会的任何阶层中,财富的占有都是不可能平均的,也不存在把自己的财富主动拿出来均分的现象,人们进一步由于文化的塑造而普遍存在的对沉沦的恐惧、对上升的渴望,

等。这一切都使得物质利己性更易必然成为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的特性。归纳以上的分析,类似命题二的证明,我们可得到第三个命题。

命题三:个体生存不再以他所归属的群体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同质生存为前提,但只要人类社会的经济资源相对于人的欲望来说还是稀缺的,利己心必然成为人的最基本的属性。

济行为必然遵循最大化原则。

证明:假设一个利己的现实人A,其效用函数为U(Y,L),Y为劳动收入,L是劳动时间,

U1>0,U2<0,因为稀缺,由Y<∞,故U1>0恒成

立。设他若花费L0有m个厂能向他提供的工资分别为Y1…Ym,

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设Yj=max

(Y1…Ym),他必然选择在j厂工作,倘若他不选择在j厂工作,而选择他厂,就相当于把最好的厂让给其他人,(1…m),

主动牺牲了Yj-Yi,

j≠i,i,j∈

L0)-U

使自己的效用降低了U(Yj,

(Yi,L0),这类似孔融让梨,显然不符合他自利的特性。又假设A选择了在j厂工作,并且知道根据他的工作质量,厂主知道他的工作价值高于

Yj,比如至少值Yj',那么倘若A知道了厂主对

他的评价,本,

他必然也要求厂主付他Yj'的工资,考虑到双方的风险、搜索匹配成

这样情况下,

经过谈判,

A必然至少能得到Yj″∈(Yj,

也与其利己性相违背。显然,

而且自己也不清楚自己

他受到

Yj')的工资,否则他等于无偿地把他Yj″-Yj的

利益让给了厂主,

A若不知道有j厂的存在,或者不知道厂主对他

的工作评价超过了Yj,工作的价值,工作,

或只接受Yj,

那么他可能选择工资低于Yj的厂

显然这只能表明,

了自己理性能力的局限,不能证明他违反极大化原则。极大化原则不要求A具有新古典公理化假定的理性特征,因为它体现的是行为原则或欲望,并不表示具体内容、实现程度、能力和具体实现形式。只要对A、U、Y、L的定义稍作变化,显然以上的分析也完全适用于厂商、消费者等。可见,任何具有利己心的人都会在自己的理性能力范围内遵循极大化原则。

由命题三和命题四可得,在经济资源稀缺的现实条件下,

人们的经济行为普遍地为“经济

人”特性所支配是客观必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利己心与极大化行为原则

既然利己心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特性,由于理性的作用,人的利己行为也必然改变最初时期的无意识本能的特征,成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使人类的利己心必然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这样,在现实直接的经济活动中,劳动本身就不可能成为人类存在发展的第一需要,而只能是对人们具有负效用的谋生手段。所以,正如日常生活中若知道一元钱可买到一斤苹果就不会花两元买一样,人们会在利己心的驱使下,在自己的理性限度内,以尽量小牺牲去实现尽量大的利益,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满足。由此可得命题四。

命题四:一个人若是利己的,那么,他的经

三、无法拒绝的存在与理智的态度和选择

在现实中,

许多经济现象印证着“经济人”

的普遍性。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施穆勒强烈地反对“经济人”假设,但从他对帕累托的问题的回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在外出吃饭时,也会找划算的餐馆用餐⑤。这说明他本身也无法幸免于“经济人”行为规律对他的支配。在计划经济时代,偷懒之风盛行,经济效率低下。在市场

经济社会里,利率调整导致的银行柜台前的长会经济资源分配上的强大的马太效应,导致社会严重贫富分化,

甚至将社会引至不符人道的境

成为善的源泉,

地。可见,人性中的“经济人”特性是中性的,可以是促进繁荣与和谐的动力,

也可能是导致贫困与矛盾等罪恶的根源,关键在于人们选择了什么制度。对于理智而又善良的人们来说,“经济人”特性的普遍存在仅仅意味着可选择的制度空间缩小了,因为如要建立良善的社会,他们并不能光凭理想进行制度的选择与设计。因此,抽象地将“经济人”特性视为恶的存在物,

讳言或不敢正视人的这一特性,

是错误

的。在“经济人”特性普遍存在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态度会妨碍人们对合理制度的探讨与选择,是有害的。

总之,

只要经济资源是稀缺的,

“经济人”从根本上

特性的普遍存在就是必然的。因此,

队,某种物品价格、税收变化所导致的需求产出变化,各部门严密工作制度的制定和监督治理结构的不断翻新完善等等,这一切都深刻地反映了“经济人”特性的普遍存在及其对人们经济行为的重要影响。难怪,

当代许多希望超越或批评

“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家如阿玛蒂亚・森、福山也不得不承认,“人们总是现实地追求他们的自利最大化”⑥,

马克思终身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

放的事业,但他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⑦“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⑧他从未否认市

场经济社会里的“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仅仅是自己的私人利益”的客观性⑨。

人性中的“经济人”特性在本质上只是对经济资源稀缺性现实的反映,如果我们不能抽象地对经济资源稀缺性现实做出善或恶的判断,同样的,我们也就没有理由抽象地对“经济人”特性做出善或恶的判断。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经济人”特性必然要不断地客观具体地对象化自身,体现为具体内容、实现程度、能力和具体实现形式、手段。这一切则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决定着一个社会运行的状况,从而是不可能逃避是非与伦理法庭的审判的。不过,我们仍不能简单地据此对“经济人”特性做善恶判断。因为,它对象化自身时的具体体现是由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与政治经济体制尤其具有密切的关系。历史事实一再表明:如果在政治上具有强有力的监督制度和健全的民主制度,官员的“经济人”特性就会对象化为行政的高效与廉洁;如果经济体制能够使个人的生产性努力所能得到的私人收益与其所创造的社会收益尽量接近,人们的“经济人”特性就会对象化为生产创造财富的热情,使经济得到持久发展与繁荣。否则,官员的“经济人”特性就可能对象化为滥用权力、官僚主义和腐败;人们的“经济人”特性可能对象化为搭便车行为,

使经济的发展得不到持久的激

励,或者可能对象化为对经济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公地悲剧”,使经济发展难以持续。另外,作为“经济人”特性对象化表象的具体内容、实现程度、能力和具体实现形式、手段,在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能均一平等的,因此,要保证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必须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合理的再分配制度。否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个人的“经济人”特性的对象化,会聚变成在社

讲,那些真正能促进人们超越“经济人”特性,使其失去作为经济分析和制度设计的重要基础时所具有的合理性的运动,

不是“思想活动”,而

是那些有利于降低经济资源稀缺性程度的“历史运动”。要促进这种“历史运动”,人们应该设法选择那些能最有效地将“经济人”特性转化为人们创造财富的激励的制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要探索并试图科学建立起这么一种制度的运动。中国已取得的成就表明,这是当今所有追求富强的国家的明智选择。

注释:

,科学出版社1981①R・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年版,第72页。

,北京经济②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09-210页。

:对一种新综合的③杨春学:《经济人的“再生”

探讨与辩护》,《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北京三联书店1989④皮亚杰:《生物与认识论》年版,第340-341页。

,中⑤亨利・威廉・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9页。

,商务印书馆⑥阿玛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

2003年版,第21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07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页。

(责任编辑陈孝兵)


相关文章

  •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一门科学
  •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一门科学.它产生于人类欲望的无穷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经济资源以及用经济资源产生的物品总不能满足人类无穷无尽需要的这个事实,称为资源的稀缺性.稀缺性迫使人们进行选择,选择就是决定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 ...查看


  • 微观经济学的笔记
  • 微观经济学的笔记,我整理了,同班们快分享吧!!!!!!!!!(1) 来源: 黄璐莹~Bay~的日志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学的形成 1. 稀缺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 ...查看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视角1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分析视角初探 童玉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口研究所,北京,100026) [摘要]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理论经济学分支学科,自出现以来,发展非常迅速.然而由于多种原 ...查看


  •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产生,源于两大前提,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的理阵,前者使经济学成为一西安,后肯使经济学成为可能.经济学的研究基于一个蛀基本的事实,这就是客舰存在的稀缺性(scarcity)消赞欲颦以及南这砦欲争所引起的刘物品和劳物的需 ...查看


  • 环境与自然资源习题
  • ----------第一章 1.复活节岛的兴衰有什么教训和启示?P5 答:复活节岛的岛民一度建立了繁荣的物质文明,但是当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超越了资源的承载力时,文明就走向衰败了.复活节岛的岛民没认识到,他们生活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岛上,他们的 ...查看


  • 企业成本的经济学分析
  • 企业成本的经济学分析 阙四清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摘 要%成本分析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成本分析的前提是对成本的准确全面的把握.本文认为企业家 与经济学家对成本的认识是有差异的.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含义要广泛得多,除了 ...查看


  • 人大高鸿业版考研西方经济学笔记(一)
  • 人大高鸿业版考研西方经济学笔记(一) 第一章 第一节 稀缺性与选择 (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 ...查看


  • 财务决策中的机会成本分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财务决策中的机会成本分析 作者:李政颖 魏茜 来源:<商情>2015年第44期 [摘要]机会成本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概念,其产生的前提是经济资源的多用性和稀缺性,不需 ...查看


  • 自然资源学原理
  • 自然资源学原理 人口过剩: 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或全世界的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过大,致使资源基础 退化或损耗,并污染水.空气.土地,从而损害人们生存环境(生命支持系统) 时,人口过剩问题就产生了. 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