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的笔记

微观经济学的笔记,我整理了,同班们快分享吧!!!!!!!!!(1) 来源: 黄璐莹~Bay~的日志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学的形成

1. 稀缺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经济社会的物质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欲望的无限性,派生出“稀缺法则”。

2. 稀缺与选择,选择与机会成本

面对“稀缺”,人们必须进行权衡、作出取舍,形成所谓“得失”,“失”之于“得”、“舍”之于“取”即为“代价”,此“代价”的经济学概念即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也反映了机会成本的存在性。

3. 机会成本与经济问题

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换言之,对“取舍”、“得失”等的比较和权衡,便是人们所面临的最直观的经济问题。理性的抉择必然是以最小的代价(机会成本)获得最好的收益。因此,经济问题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或者当机会成本既定时如何使选择带来的收益最大。

4. 经济问题与经济学

为解决人们在稀缺条件下如何使对“取舍”、“得失”等的比较和权衡更为有效,人们着力去揭示各种现象、探究其中的各种规律、研讨各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便应运而生。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其所包含的基本思想是,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

为解决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经济学需研究和解答的三大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比如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如何生产,用何种方法、何种组织形式、何种技术、何种人员等才能使经济活动(比如生产)更为有效。

为谁生产,即由谁来享有、享用生产出来的财富,换言之,产量和劳务以何种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才更为合理。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经济学不仅要解决资源配置及其变动的有效性问题,而且要解决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为此,除上述三大基本问题外,经济学还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

货币的稳定性。

(二)经济学的发展

1. 现代经济学的建立

由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的《经济论》对“经济”的最初解释,到亚当? 斯密那标志着现代经济完整思想体系的建立的《国富论》,向人类社会宣告了这一伟大学科的孕育和诞生。 自亚当? 斯密以来,经李嘉图、马歇尔、凯恩斯、萨穆尔森等学者对现代经济理论所作的巨大贡献,经济学获得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对社会经济现实的诠释能力日益丰富,对社会大众经济生活的指导意义日渐突出,在人类社会的思想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 经济学的演进

15~17世纪,重商主义与重农学派可以认为是经济学的萌芽时期;

1776年,亚当? 斯密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 ,标志着经济学理论产生;

1890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A ? 马歇尔发表了《经济学原理》,标志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1936年J. M.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 ,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960~70’s,西方社会经济学理论快速发展形成众多流派。

经济学理论现今处于流派综合阶段。

3. 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几个关键人物:

亚当? 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代表作《国富论》(1776年);

大卫? 李嘉图,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 卡尔?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立者,代表作《资本论》(1867年)和《共产党宣言》(1848年);

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现代宏观经济学创立者,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

保罗?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经济学》(1948年)。

4. 西方经济学各学派的纷争

1870’s 的边际学派,代表人物:杰文斯(英国学派)、门格尔(奥地利学派)、瓦尔拉斯(洛桑学派);特点:放弃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

1890’s 的折中的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马歇尔(剑桥学派)、瓦尔拉斯(洛桑学派);特点:综合性,折中性,流行性。

1930’s 的三次重大修改和补充,代表人物: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垄断理论、凯恩斯----政府干预的宏观经济学、希克斯----价值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第一次涉及垄断问题,由张伯伦和罗宾逊于1933年进行,企图填补传统的垄断例外论的漏洞;第二次涉及到国家干预问题,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通论》;第三次涉及价值论与一般均衡论,希克斯于1939年发表《价值与资本》。

1970’s 的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特点:综合性,主流性。

1980’s 后对新古典综合派的修正:滞涨的出现给新古典综合派在理论和政策上带来挑战——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现实中信息不完全给新古典综合派在基本假设前提上带来挑战——信息经济学;新问题和新领域的出现给新古典综合派在解释某些经济现象上带来挑战——人文经济学;计算机的运用给新古典综合派在研究方法上带来挑战。特点:非本质改变。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三个层面:

1.资源的有效配置。

2.资源的充分利用。

3.有效配置与充分利用的规则与制度(含经济社会的基本问题及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解决模式)。

①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自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

这一制度的特征,首先,从决策结构上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 其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被赋予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 再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家庭或个人以自身的满足为动机,以市场价格为信息,自主决定每种产品的购买量;生产者以利润为动机,根据市场价格决定生产的方式以及购买投入的数量;家庭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数量。

②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指定分配规则。

特征:决策集中化。集中决策建立在公共产权基础上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通过计划调节,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③ 混合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决策的经济制度。混合经济的特征: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决策单位的动力既可以是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目标信息传递既有价格自发的波动,又有计划指令的反馈。 混合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混合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在混合经济中,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则通过政府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平等和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

混合经济条件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既定经济制度下,个人、厂商、政府和其它经济组织如何作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利用。

(二)经济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1.理性人假设

理性人,也称经济人,具备趋利避害之本能的人,能冷静比较利益得失、权衡某项行为与决策的利弊关系的人。

2. 常用研究方法

① 整体分析与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②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③ 均衡分析与过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④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⑤ 边际分析等方法;

⑥ 抽象分析方法,即

3.研究的手段和工具:

文字、表格、图形、数学模型。

所谓“模型”,对社会现实予以简化,以便观察、理解、分析和预测的结构性分析方法。

4.经济思考时应避免的错误

① 主观偏见:人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可能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或成见,例如,人们可能认

为赤字预算不好;担心私有企业的比重过大等等。这种主观性会影响到经济分析的客观性。 ② 忽视结论所依赖的条件:经济学中的许多定理和推理都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做出的。故在经济理论的运用上,必须结合特定的条件。

③ 合成谬误:经济与社会中存在广泛的正负反馈作用,所有微观现象的简单相加,未必而且经常不是总体;某一事件对局部有利,未必对总体就有利。若从某一事件对局部为真推论其对总体亦为真,便可能犯有“合成谬误”。 这也是需要区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根本原因。

④ 后此谬误:观察到了事件X 在事件Y 之前发生的事实,并不一定能够证明事件X 为事件Y 的原因。认为“在此事件之后”便意味着“因为此事件”就可能犯了后此错误。不要轻易地决定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途径,其中心理论为“ 看不见的手” 价格机制。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层次,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作出最优的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以最优的经济决策取得最大利润。

第二层次,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是作为某一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需求和供给双方)在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的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层次,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又要取决于所有单个市场(如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作为总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总需求;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如何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区别 微观 宏观

研究对象 单个经济单位 整个国民经济

解决的问题 资源配置 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 价格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方法 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

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再次,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

最后,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微观经济学的笔记,我整理了,同班们快分享吧!!!!!!!!!(1) 来源: 黄璐莹~Bay~的日志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学的形成

1. 稀缺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经济社会的物质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欲望的无限性,派生出“稀缺法则”。

2. 稀缺与选择,选择与机会成本

面对“稀缺”,人们必须进行权衡、作出取舍,形成所谓“得失”,“失”之于“得”、“舍”之于“取”即为“代价”,此“代价”的经济学概念即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也反映了机会成本的存在性。

3. 机会成本与经济问题

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换言之,对“取舍”、“得失”等的比较和权衡,便是人们所面临的最直观的经济问题。理性的抉择必然是以最小的代价(机会成本)获得最好的收益。因此,经济问题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或者当机会成本既定时如何使选择带来的收益最大。

4. 经济问题与经济学

为解决人们在稀缺条件下如何使对“取舍”、“得失”等的比较和权衡更为有效,人们着力去揭示各种现象、探究其中的各种规律、研讨各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便应运而生。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其所包含的基本思想是,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

为解决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经济学需研究和解答的三大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比如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如何生产,用何种方法、何种组织形式、何种技术、何种人员等才能使经济活动(比如生产)更为有效。

为谁生产,即由谁来享有、享用生产出来的财富,换言之,产量和劳务以何种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才更为合理。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经济学不仅要解决资源配置及其变动的有效性问题,而且要解决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为此,除上述三大基本问题外,经济学还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

货币的稳定性。

(二)经济学的发展

1. 现代经济学的建立

由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的《经济论》对“经济”的最初解释,到亚当? 斯密那标志着现代经济完整思想体系的建立的《国富论》,向人类社会宣告了这一伟大学科的孕育和诞生。 自亚当? 斯密以来,经李嘉图、马歇尔、凯恩斯、萨穆尔森等学者对现代经济理论所作的巨大贡献,经济学获得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对社会经济现实的诠释能力日益丰富,对社会大众经济生活的指导意义日渐突出,在人类社会的思想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 经济学的演进

15~17世纪,重商主义与重农学派可以认为是经济学的萌芽时期;

1776年,亚当? 斯密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 ,标志着经济学理论产生;

1890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A ? 马歇尔发表了《经济学原理》,标志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1936年J. M.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 ,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960~70’s,西方社会经济学理论快速发展形成众多流派。

经济学理论现今处于流派综合阶段。

3. 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几个关键人物:

亚当? 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代表作《国富论》(1776年);

大卫? 李嘉图,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 卡尔?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立者,代表作《资本论》(1867年)和《共产党宣言》(1848年);

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现代宏观经济学创立者,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

保罗?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经济学》(1948年)。

4. 西方经济学各学派的纷争

1870’s 的边际学派,代表人物:杰文斯(英国学派)、门格尔(奥地利学派)、瓦尔拉斯(洛桑学派);特点:放弃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

1890’s 的折中的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马歇尔(剑桥学派)、瓦尔拉斯(洛桑学派);特点:综合性,折中性,流行性。

1930’s 的三次重大修改和补充,代表人物: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垄断理论、凯恩斯----政府干预的宏观经济学、希克斯----价值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第一次涉及垄断问题,由张伯伦和罗宾逊于1933年进行,企图填补传统的垄断例外论的漏洞;第二次涉及到国家干预问题,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通论》;第三次涉及价值论与一般均衡论,希克斯于1939年发表《价值与资本》。

1970’s 的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特点:综合性,主流性。

1980’s 后对新古典综合派的修正:滞涨的出现给新古典综合派在理论和政策上带来挑战——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现实中信息不完全给新古典综合派在基本假设前提上带来挑战——信息经济学;新问题和新领域的出现给新古典综合派在解释某些经济现象上带来挑战——人文经济学;计算机的运用给新古典综合派在研究方法上带来挑战。特点:非本质改变。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三个层面:

1.资源的有效配置。

2.资源的充分利用。

3.有效配置与充分利用的规则与制度(含经济社会的基本问题及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解决模式)。

①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自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

这一制度的特征,首先,从决策结构上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 其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被赋予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 再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家庭或个人以自身的满足为动机,以市场价格为信息,自主决定每种产品的购买量;生产者以利润为动机,根据市场价格决定生产的方式以及购买投入的数量;家庭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数量。

②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指定分配规则。

特征:决策集中化。集中决策建立在公共产权基础上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通过计划调节,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③ 混合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决策的经济制度。混合经济的特征: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决策单位的动力既可以是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目标信息传递既有价格自发的波动,又有计划指令的反馈。 混合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混合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在混合经济中,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则通过政府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平等和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

混合经济条件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既定经济制度下,个人、厂商、政府和其它经济组织如何作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利用。

(二)经济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1.理性人假设

理性人,也称经济人,具备趋利避害之本能的人,能冷静比较利益得失、权衡某项行为与决策的利弊关系的人。

2. 常用研究方法

① 整体分析与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②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③ 均衡分析与过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④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⑤ 边际分析等方法;

⑥ 抽象分析方法,即

3.研究的手段和工具:

文字、表格、图形、数学模型。

所谓“模型”,对社会现实予以简化,以便观察、理解、分析和预测的结构性分析方法。

4.经济思考时应避免的错误

① 主观偏见:人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可能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或成见,例如,人们可能认

为赤字预算不好;担心私有企业的比重过大等等。这种主观性会影响到经济分析的客观性。 ② 忽视结论所依赖的条件:经济学中的许多定理和推理都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做出的。故在经济理论的运用上,必须结合特定的条件。

③ 合成谬误:经济与社会中存在广泛的正负反馈作用,所有微观现象的简单相加,未必而且经常不是总体;某一事件对局部有利,未必对总体就有利。若从某一事件对局部为真推论其对总体亦为真,便可能犯有“合成谬误”。 这也是需要区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根本原因。

④ 后此谬误:观察到了事件X 在事件Y 之前发生的事实,并不一定能够证明事件X 为事件Y 的原因。认为“在此事件之后”便意味着“因为此事件”就可能犯了后此错误。不要轻易地决定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途径,其中心理论为“ 看不见的手” 价格机制。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层次,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作出最优的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以最优的经济决策取得最大利润。

第二层次,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是作为某一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需求和供给双方)在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的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层次,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又要取决于所有单个市场(如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作为总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总需求;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如何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区别 微观 宏观

研究对象 单个经济单位 整个国民经济

解决的问题 资源配置 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 价格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方法 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

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再次,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

最后,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相关文章

  • [需要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笔记的请进]
  • <人大经济类考研宝典> 市场上唯一一部针对人大经济类考研的辅导书 资料翔实.精炼,针对性强,帮你理清解题思路,方便记忆 本书由人大教师,优秀在读研究生精心编辑,联袂打造,囊括了人大经济类十年的专业课真题,包括经济类五大学院各个专 ...查看


  • 经济学考研大纲解析
  • 经济学考研大纲解析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在国家地位的重要性,报考经济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经济学是一个大的学科门类,为了让2018年考研的同学对于经济学有一个的了解.在此凯程为大家做了以下整理和分析,供考生参考. 经 ...查看


  • 武汉大学818工商管理基本理论考研复习经验
  • 在专业课的准备上,我是从九月份开始的,这是因为考的内容我在本科期间学过,知道难度也懂得把握,如果是外校的考生的话,建议在暑假之前先通读一遍教材,然后暑假仔细研究,弄懂其中的难点部分.从九月份开始,我开始做笔记,把专业课的部分都做成电子文档的 ...查看


  • 读经济英文教材的学习总结与反思
  • 论坛君相信很多人都在准备考研复习中了,那么考研到底应不应该去看原文书?该如何看?作者结合自身经历,总结出一些有用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我是从今年一月七号开始看的,那时正在期末考的复习周.因为平时有认真听,在权衡把时间再投入进期末复习值不值得 ...查看


  •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考研经验
  • 辛苦终于有所回报,2011年考上了经济学院的西方经济学专业. 走完八个月的考研之路,我对各科有个体会,特别是最后几天这种感觉尤其明显,我把每一科比作一个水缸,复习呢,就是通过你的安排,往里面灌水,成功的复习,就是在十二月底一月初,正好把缸灌 ...查看


  •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考研学费统计
  •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考研学费统计 本文系统介绍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就业,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研究方向,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查看


  • [读书笔记][渐行渐远的红利]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 作者曾经任各种大投行包括中信.中金和光大的首席经济学家,这本书也基本是作者此前报告观点集结的文册.看研报如果是为了投资,其实看首席经济学家的文章,多半意义不大.因为他们所写的文章过于宏观和中庸,缺乏鲜明的观点和对某个领域针对性的投资建议,而 ...查看


  •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最低标准如何
  •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最 低标准如何 本文系统介绍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就业,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研究方向,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老 ...查看


  • 人大高鸿业版考研西方经济学笔记(一)
  • 人大高鸿业版考研西方经济学笔记(一) 第一章 第一节 稀缺性与选择 (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