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淮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由借车引发的“故事”越来越多,到底该不该借车?有车族建议:不妨和前来借车

的亲戚朋友搞个“约法三章”。 ....

B .谈到贾家的男人,哪有一个是真正地为了这个家操心的?更谈不上运筹帷幄了。但....

那个时代,一个家族单单靠这些女人,也只有灭亡的份了。

C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

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

D .电视台啖以重利,找来一名长得像男模阿曼尼般俊伟的搬运工人来冒充千万富翁,....

把数十名有大学文凭、专业学位的美女玩个团团转。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

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 .随着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新的反腐形势也在出现,有的甚至更加隐秘。反腐是

一场持久的战争,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

C .在文理分科大讨论中,高中教师、学生及家长多赞成维持现状,大学教师和教育研

究人员则倾向于取消分科,出现了“当事者”赞成分科、“旁观者”取消分科的情

况。

D .习近平不但读书多,而且对文学有很高的鉴赏力,譬如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

斯泰时,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深度,托尔斯泰有广度,他个人更喜欢托尔斯泰。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尽管2015年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明显的进展,但我们也要看到,治理环境污染都需要一

个过程。我们应该认识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更需要将其制度化、常态化 ②因此尤为需要谨慎

③不只理念上要有 ④我们太过习惯走过去的发展模式

⑤对于生态文明建设 ⑥稍一松懈,就容易滑回老路

A .⑥④②①⑤③ B.④⑥②①③⑤ C.③⑤①④②⑥ D.⑤③①④⑥②

4.下列句中古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 .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常常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经历,结果,

有的峰回路转,收获硕果;有的则山穷水尽,无功而返。

B .在莎翁悲剧《雅典的泰门》中,泰门富有时宾朋盈门,破产后“朋友”云散。古今

以利相交的例子太多了,真可谓“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C ..趁着年轻,当有为时应有为,否则,到了“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老暮之

年,你只能惭愧地告诉后人一个个反面的教训,而没有正面的经验。

D .为人父母者身教重于言救,“身教”如绵绵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行动的力量远大于语言的力量。

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偶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 .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杜甫《寄贺兰铦》)

B .星垂平野阔,风正一帆悬。(杜甫《旅夜书怀》)

C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D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陈子昂《度荆门望楚》)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

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

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关西张载尝著《西铭》,二程深推服之,时疑其近..

于兼爱,与其师颐辨论往复,始豁然无疑。 .

杜门不仕者十年,久之,历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张舜民.

在谏垣,荐之,得荆州教授。时安于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

之游,号曰龟山先生。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召为秘书郎,迁著作郎。

李纲之罢,太学生伏阙上书,乞留纲,军民集者数十万,朝廷欲防禁之。吴敏乞用时

以靖太学,时得召对,言:“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

自定。”钦宗曰:“无逾于卿。”遂以时兼国子祭酒。

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陛对言:“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以典学为务。”除兼侍读。

连章丐外,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已而告老,致仕,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

卒年八十三,谥文靖。

时在东郡,所交皆天下士,先达陈瓘、邹浩皆以师礼事时。暨渡江,东南学者推时为程

氏正宗。晚居谏省,仅九十日,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凡绍兴初崇尚元祐学术,而朱熹、张

栻之学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时。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

【注】①南剑:今属福建省。②伏阙: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二程深推服之 推:推行 .

②①

B .杜门不仕者十年 杜:阻塞,关闭 .

C .先达陈瓘、邹浩皆以师礼事时 事:侍奉 .

D .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 切:切合 .

7.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①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②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

B .①民思之不忘 ②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 ..

C .①军民集者数十万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D .①时在东郡,所交皆天下士 ②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

8.文中画线句子“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可

概括为哪一个成语?请从文中另找两处能表明杨时尊重老师或求学真诚的文字。(3分)

答: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3分)

译文: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

译文:

(3)愈以才高难容,累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喻。

译文:

(4)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郑侍御谪闽中

高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注解】无恨:不要怨恨。

(1)颔联写出了闽中怎样特点?(2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 (4分)

(3)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劝君“无恨”的原因。(4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2)江流宛转绕芳甸,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 ,绝域苍茫无所有。(高適《燕歌行》)

(4)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5)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 ,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7)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8)紫艳半开篱菊静, 。(赵嘏《长安晚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心中的小火炉

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千百年前,白居易的《问刘

十九》一诗,让历世历代,读过的人,在寂寥的冬日里,每一次的展卷,都有一种新意,围

着它,取暖。从读过这首诗后,便喜欢上了它意境上的美,那种美,落落大方,盘根错节,

长在一段日子上。是啊,“新醅酒,小火炉”,凡俗的事物,在他的笔下,生动温暖,回味

无穷。最妙的,是晚天欲雪,为这首诗,打下了一个很大的伏笔,押韵在能否饮上一杯。在

这里,诗人巧妙地直点主题。

⑵每每读到这首诗,便想起了久违的冬天,想起了久违的小火炉。相遇老友,也许是小

时的玩伴,也许是那个同桌的你,也许是一个多年的好朋友。相牵相系,执子之手,与子偕

老的情分,不一定用在爱情上,它也可以潜在一段友情里。在那样一个雪夜,两个老友,一

壶酒,围在一个小火炉边,浅唱低吟,在吟一壶岁月,看月上柳梢,听雪花簌簌。那种意境,

一个“美”字,真够叫绝的。

⑶对于炉子的思念,其实,是长在一段唐诗里。更确切地说,是对于火的思念。这种思

念,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灵的回归。我发现,渐近中年的我,对于过去的一切,总喜欢

纠结在心里,以至于有些耿耿于怀。电子时代的家居生活里,“火”也许是个陌生的名词了,

炉子也将被送进历史的博物馆了吧?

⑷我三姨总在我面前说起我母亲,如果她再多活几年就好了,因为她没有住过楼房。三

姨眼里的幸福生活,是赶上新时代,拥有新生活,这样的人生才值得。她为母亲感到遗憾,

在她,就是要尽量地与这个社会接轨,要尽可能地享受生活,这也体现在,她对那些象征着

贫穷的、长在她童年里的那些粗粮的厌烦。而我的某些观点,为她所不喜欢。尽管我们的年

龄,有二十年之隔。

⑸我一直盼望,在远离城市、远离喧嚣的地方能有一幢房子,有花有草,春天的时候,

踏绿远足;夏天的时候,听蛙鼓虫鸣;秋天的夜晚,听山风,望晓月;深冬的时候,看窗含

西岭千秋雪,在红泥小火炉边,等一个风雪夜归人,或是独钓寒江雪。

⑹我的日子常在这样的时刻沉潜。我也终于能够理解,晚年的祖母,在我们家搬进崭新

的砖瓦结构的房子以后她那失望的眼神,一副落落寡合的神情,像一头神情呆滞的老牛。她

不喜欢水泥地面,不喜欢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墙。她说,砖构房子凌厉,冰冷,缺少温情,

连点泥土和稻草也看不到。也许,她的目光,一直还停留在坯房草盖、南北大炕、一锅一盏

的温情里。以至于她经常到乡下去,总是住上很长时间也不肯回,最后终老在那里。

⑺我踩着她的足迹,在寻一段过往。奶奶的小火炉,我是没有很深的印象的,但她的小火盆,却使我记忆犹新,火盆应该也是泥做的,那是泥土的精血,掌上心情,温润舒坦。冬天的傍晚,吃过晚饭,她就将火盆端上炕,事先已将盆里放上火炭,上面覆着草木灰,火炭躺在下面,孕育着些许温暖,在时光里一漾一漾的,有草香,也有岁月的香。几个人围在旁

边,煨着烤火,闲话三国,乱侃西游,在生命里淘洗前尘旧事,反刍一段记忆。那种时刻,

让人过目不忘。

⑻直到如今,尽管那些草盖的老屋已经走远,但对于火炕火炉的思念仍旧不断,某些往

事像一缕炊烟,升腾着、缠绕着,某些往事,让我的记忆搁浅在那样一个冬天、一首唐诗里、

一壶老酒里。

12.久违的冬天、久违的小火炉带的意境为什么会让人叫绝?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

分)

13.第⑷段作者提及三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14.赏析第⑺段中画线的句子。(6分)

15.文中,作者将一些往事融入一首唐诗或一壶酒里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就此进行

探究。(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真实和美

施蛰存

法国作家梅里美曾对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说:“您的诗首先寻求真实,而后自然就有了 美。”美国女诗人玛格列特·威尔金荪在她的《现代诗的技巧》中也说:“归根结底,什么

东西使一首诗有生命呢? 可以不假思索地立刻就回答,‘要这首诗里有真实和美。’一首诗

里的 真实和美是作者心灵的真实和美与作者优越的技巧相结合的成果。所谓优越的技巧,

是说它 能够把真实和美提供给别人,使他们有深刻的印象,永远不会忘却。”

诗的美,离不了真实。这是就诗论诗。其实,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也都离不了真实。

梅里美把真实列为第一位,而美则从真实中“自然”获得。威尔金荪则把真实和美分为两个

成分,它们都需要优越的技巧来表现。梅里美是为了赞扬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威尔

金荪是为了讨论诗的技巧。因此,二人的话各有偏重。但梅里美这句话,如果断章取义,容

易使人认为“真实即是美”。

真实和现实微有不同。社会的实际情况叫做现实,思想、情绪的实际情况叫做真实。诗,

特别是抒情诗,并不必须描写、表现或反映社会现实,但诗人所描写、表现或反映的思想感

情,必须符合于他自己的心灵状态,这就是诗的真实性。“反对无病呻吟”是五四运动提出

的新诗口号,其意义也正是要求真实。解放以来,我们有许多诗人的诗,都是为赶政治任务

而作,当然不能说没有好诗,但很多都不像是由衷之言。尽管写得激昂慷慨,赤胆忠心,在

读者中却不起作用。新诗的发展,我以为,首先寻求真实。

诗的美,固然并不完全是技巧所赋予,但与技巧很有关系。写诗不同于写散丈,更不同

于记录口语。语言文字的技巧加工,可以使一首诗中美的本质获得更美的形象及效果。近年

来,许多诗作之所以“没有味道”,大概可以说:一半是由于没有真实性,一半是由于没有

技巧加工。近来诗坛上出现了一种“古怪诗”,或称“朦胧诗”,使许多人哗然。这种诗我

看过,觉得并不是“异军苍头突起”,也不是“离经叛道”,不过有几位青年诗人在摸索诗

的技巧而已。维诺格拉陀夫在《苏联丈艺学的当前任务》中有一段话值得参考:“在文作品

中,特别是用来有力地讽刺或表现形象的丈字,可以创造广泛的甚至出乎意料的上下丈,使

其本来相距很远的意义接近起来。思想、形象、结构、字句,在艺术作品中的相互作用非常

密切„„”“朦胧诗”的作者所运用的技巧,一般说来,也正是这一种手法。由于多年以来,

人们所读到的都是“开口见喉咙’’的诗,现在面对一种需要脑子想一想的诗,难怪就摇头

了。

对于青年诗人摸索新的技巧,应该放手一些。如果新诗坛有掌舵的人,他应当注意的是

诗的真实性。

(选自《大家丛书·施蛰存》,有删改)

16.第一、三两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请各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6分)

17.请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18.结合文章内容,说明诗歌技巧的作用。(6分)

七、作文。(70分)

19.请以“生活,需要清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

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B .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

指挥。出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语法:含褒义。可

用在军事、政治、体育等方面。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可用在军事、政治等方面。

C .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D .啖以重利:啖:吃,引诱;

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出处:“沛公以为

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2.【答案】D

【解析】A “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与“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

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换位置。B “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两面对

一面。C 在“旁观者”后面加“主张”。

3.【答案】A

【解析】解题时一是先确认语段的表达方式是“议论”;二是确认“议论”的思

路,从上文看,主要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景认识;三看选项,排次序,①③⑤

主要论述对待生态文明建设要制度化、常态化,⑤句应该在最前面,其次是③①两句,

②④⑥则说不要走老路,警惕犯错误,②句在最后,之前应该是④⑥两句。

4.【答案】C

5.【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6.【答案】A 推:尊崇,称誉

7.【答案】B 【B .①民思之不忘(代词,代杨时)②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到)】 ..

8.程门立雪,1分

从以下2句可以看出: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1分

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1分

9.翻译(10分)【答案】

(1)正逢有使节出使高丽,高丽国主询问龟山先生在哪里,使者回来后把这个情况(高

丽国主询问杨时情况的事)向皇上禀报。(会,正逢,恰逢,正赶上;安在,在

哪里,倒装句;闻,使动,使之闻,翻译为“告诉”“禀报”即可。)(3分)

(2)我听说汉王用千两黄金,万户封地(此处千金万户均作后置定语)悬赏我的头颅,

我送你个人情吧!(2分)

(3)韩愈因为才能很高被人嫉妒,多次被贬官,于是写了《进学解》来自嘲。(2分)

(4)您如果打算想称霸诸侯,成绩一番大事?那么一定要从它的根本(或“根本的事

情”)做起。 (3分)

【参考译文】

杨时,字中立,南剑州将乐县人。幼年时特别聪明,能做文章,稍长大以后,潜心于经典史书。【杨时字中立,南剑①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 阅读答案】文章杨时字中立,南剑①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 阅读答案出,转载请保留此链接!。熙宁九年(1076),考中进士。河南人程颢与弟弟程颐讲授孔子、孟子绝学于熙宁、元丰之际,河、洛一带的读书人都集结那里拜他们为师。杨时被选调官职却不赴任,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颍昌谒见程颢,师生相处很是快乐。到他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时说:“我的道学思想现在向南传播了。”四年以后程颢去世,杨时知道这件事后,就在寝门设灵位哭祭,并又用书信转告他的同学们。到这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杨时大概已有四十岁了。有一天去见程颐,程颐偶然闭目休息而坐,杨时侍立门外一直没有离开,程颐醒来后,就发现门外下雪已深至一尺了。关西张载曾经写作《西铭》,二程很推崇(称誉)它,杨时怀疑它近于(墨家的)兼爱之论,与他的老师程颐多次辩论,才豁然开朗没有疑问。

杨时闭门读书不去做官有十年,很久以后,才历任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知县,都有好的政绩,民众思念他始终不忘。张舜民在谏司,推荐他做了荆州教授职。杨时安心在州县任职,从没有想到寻求闻达显贵,而他的品德越来越好,声望越来越高,四方各地的士大夫们不远千里都来跟着他学习,称他“龟山先生”。正逢有使节出使高丽,高丽国主询问龟山先生在哪里,使者回来后把这个情况(高丽国主询问杨时情况的事)向皇上禀报。杨时因此被召任为秘书郎,迁任著作郎。

李纲被罢免之后,太学生跪伏于宫廷前上书,请求留任李纲,集合在一起的军民有几十

万,朝廷想禁止他们集中。吴敏请求任命用杨时来平息太学生的集结事件,杨时得以被召到朝廷谈论对策,他说:“各位太学生纷纷俯伏在宫阙之前,这是忠于朝廷,并没有其他的用意,只要选择老成持重而有品行、道义的人担任主帅,那么这件事就会自然平息。”钦宗皇帝说:“大臣中没有谁比你说的更有道理。”于是任命杨时兼任国子祭酒。

高宗即位,杨时担任工部侍郎。他与陛下论对时说道:“自古圣贤的君王,没有不以致力于圣贤之学为首要任务的。”授命兼任侍读。杨时连续上章请求外任,以龙图阁直学士职提举杭州洞霄宫。不久告老,以本官辞职家居,优游于山林名胜之地,把著书讲学当作自己的主要事务。去世时八十三岁,谥号“文靖”。

杨时在东郡,交往的人都是天下的名士,先贤显达之士陈瓘、邹浩都以老师的礼仪事奉杨时。宋室南渡长江以后,东南的学者都推举杨时为程氏的学问正统传人。晚年居任谏省,才九十天,他所论说列举的都切中时弊世道。并且南宋绍兴初年崇尚元祐时期的学术,而朱熹、张栻的学问之所以能够得到程氏的正统之传,它的源委脉络相承都是出于杨时。

三、古代诗歌鉴赏(10分)

10.(1)用“秋雁少” 写出了闽中的偏远和消息的闭塞,用“夜猿多”写出了闽中夜晚的

凄清、环境的恶劣。(2分)

(2)比喻。“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泽(1分), “风波”比喻朋友生活中的艰难险阻

(1分),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劝勉、告诫、关心之情(2分)。

(3)“无恨”是劝勉友人不要怨恨,“闽中我旧过”,因为闽中我以前也曾到访过,

过来之人,了解情况(1分), “南天瘴疠和”,往南虽然又湿又热,但是瘴气

与瘟疫还算温和(1分),“自当逢雨露”,相信你是冤屈的,肯定会得到赦免,回到京都(2分)。(如果抓住“只是夜猿多”合理解释也酌情给分,意思对即可)

四、名篇名句默写。(1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2)月照花林皆似霰

(3)边庭飘摇那可度 (4)竹喧归浣女

(5)栗深林兮惊屋巅 (6)边庭流血成海水

(7)蜡炬成灰泪始干 (8)红衣落尽渚莲愁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这种意境,能带给人落落大方、盘根错节的美,让人心生喜欢;(1分)

这种意境,提供了一个生动温暖或温馨的氛围,让人回味无穷;(1分)

这种意境,潜藏着老友间彼此相牵相系的纯真友情,让人怀念不已;(1分)

这种意境,散发着友人相聚时的闲适快意,让人向往叫绝。(1分)

13.作者提及追求时尚现代生活的三姨,与“我”与“祖母”依恋平静安详的农家生活形成

鲜明的对比(2分),进而突出对简单而充满温情的生活的喜爱,深化了文章的主旨(2

分)。

14.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1分),结合视觉、嗅觉和内心感受(1分),并运用拟人的

手法,赋予火炭以人的情感(1分),描写奶奶在冬天用火盆取暖的一个情景(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种生活的温馨及对这种生活的满足(2分)。

15.一首唐诗或一壶酒,都是一种怀旧特定的意象,更是一种怀旧情感的寄托(2分)。作

者将一些回忆融入唐诗或老酒中,真实地表现了对往事的眷恋,对温馨的传统生活的向往(2分)。唐诗或酒这些意象,具有很强的传统文化气息,与往事、怀旧情感巧妙地融合,使文章笼罩着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便于情感的表达、思维的延伸,升华文章的中心(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①引用论证:法国作家梅里美的话、美国女诗人玛格列特的《现代诗的技巧》等,丰富

文章的内涵,增强说服力和权威性,证明“诗的美,离不了真实”。②比较论证或对比论证:比较梅里美和威尔金荪二人的话,突出真实和美的不同关系;梅里美认为真实为先,美在真实中获得;威尔金荪则认为真实和美分是两个成分,它们都需要通过技巧来表现。(共6分。每点2分)

17.①首先阐述“真实”与“现实”的不同,什么才是诗的“真实”。 ②其次列举事例,

侧重从反面说明诗歌“真实”的重要性。③最后强调新诗发展要寻求“真实”。(共6分。每点2分)

18.传递真实和美,使读者印象深刻;以更美的形象和效果凸现美的本质;能将距离很远的

意思组接,使内容形式相互作用关系密切。(共6分。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阅卷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由借车引发的“故事”越来越多,到底该不该借车?有车族建议:不妨和前来借车

的亲戚朋友搞个“约法三章”。 ....

B .谈到贾家的男人,哪有一个是真正地为了这个家操心的?更谈不上运筹帷幄了。但....

那个时代,一个家族单单靠这些女人,也只有灭亡的份了。

C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

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

D .电视台啖以重利,找来一名长得像男模阿曼尼般俊伟的搬运工人来冒充千万富翁,....

把数十名有大学文凭、专业学位的美女玩个团团转。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

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 .随着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新的反腐形势也在出现,有的甚至更加隐秘。反腐是

一场持久的战争,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

C .在文理分科大讨论中,高中教师、学生及家长多赞成维持现状,大学教师和教育研

究人员则倾向于取消分科,出现了“当事者”赞成分科、“旁观者”取消分科的情

况。

D .习近平不但读书多,而且对文学有很高的鉴赏力,譬如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

斯泰时,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深度,托尔斯泰有广度,他个人更喜欢托尔斯泰。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尽管2015年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明显的进展,但我们也要看到,治理环境污染都需要一

个过程。我们应该认识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更需要将其制度化、常态化 ②因此尤为需要谨慎

③不只理念上要有 ④我们太过习惯走过去的发展模式

⑤对于生态文明建设 ⑥稍一松懈,就容易滑回老路

A .⑥④②①⑤③ B.④⑥②①③⑤ C.③⑤①④②⑥ D.⑤③①④⑥②

4.下列句中古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 .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常常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经历,结果,

有的峰回路转,收获硕果;有的则山穷水尽,无功而返。

B .在莎翁悲剧《雅典的泰门》中,泰门富有时宾朋盈门,破产后“朋友”云散。古今

以利相交的例子太多了,真可谓“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C ..趁着年轻,当有为时应有为,否则,到了“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老暮之

年,你只能惭愧地告诉后人一个个反面的教训,而没有正面的经验。

D .为人父母者身教重于言救,“身教”如绵绵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行动的力量远大于语言的力量。

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偶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 .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杜甫《寄贺兰铦》)

B .星垂平野阔,风正一帆悬。(杜甫《旅夜书怀》)

C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D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陈子昂《度荆门望楚》)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

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

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关西张载尝著《西铭》,二程深推服之,时疑其近..

于兼爱,与其师颐辨论往复,始豁然无疑。 .

杜门不仕者十年,久之,历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张舜民.

在谏垣,荐之,得荆州教授。时安于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

之游,号曰龟山先生。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召为秘书郎,迁著作郎。

李纲之罢,太学生伏阙上书,乞留纲,军民集者数十万,朝廷欲防禁之。吴敏乞用时

以靖太学,时得召对,言:“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

自定。”钦宗曰:“无逾于卿。”遂以时兼国子祭酒。

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陛对言:“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以典学为务。”除兼侍读。

连章丐外,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已而告老,致仕,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

卒年八十三,谥文靖。

时在东郡,所交皆天下士,先达陈瓘、邹浩皆以师礼事时。暨渡江,东南学者推时为程

氏正宗。晚居谏省,仅九十日,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凡绍兴初崇尚元祐学术,而朱熹、张

栻之学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时。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

【注】①南剑:今属福建省。②伏阙: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二程深推服之 推:推行 .

②①

B .杜门不仕者十年 杜:阻塞,关闭 .

C .先达陈瓘、邹浩皆以师礼事时 事:侍奉 .

D .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 切:切合 .

7.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①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②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

B .①民思之不忘 ②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 ..

C .①军民集者数十万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D .①时在东郡,所交皆天下士 ②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

8.文中画线句子“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可

概括为哪一个成语?请从文中另找两处能表明杨时尊重老师或求学真诚的文字。(3分)

答: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3分)

译文: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

译文:

(3)愈以才高难容,累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喻。

译文:

(4)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郑侍御谪闽中

高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注解】无恨:不要怨恨。

(1)颔联写出了闽中怎样特点?(2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 (4分)

(3)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劝君“无恨”的原因。(4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2)江流宛转绕芳甸,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 ,绝域苍茫无所有。(高適《燕歌行》)

(4)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5)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 ,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7)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8)紫艳半开篱菊静, 。(赵嘏《长安晚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心中的小火炉

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千百年前,白居易的《问刘

十九》一诗,让历世历代,读过的人,在寂寥的冬日里,每一次的展卷,都有一种新意,围

着它,取暖。从读过这首诗后,便喜欢上了它意境上的美,那种美,落落大方,盘根错节,

长在一段日子上。是啊,“新醅酒,小火炉”,凡俗的事物,在他的笔下,生动温暖,回味

无穷。最妙的,是晚天欲雪,为这首诗,打下了一个很大的伏笔,押韵在能否饮上一杯。在

这里,诗人巧妙地直点主题。

⑵每每读到这首诗,便想起了久违的冬天,想起了久违的小火炉。相遇老友,也许是小

时的玩伴,也许是那个同桌的你,也许是一个多年的好朋友。相牵相系,执子之手,与子偕

老的情分,不一定用在爱情上,它也可以潜在一段友情里。在那样一个雪夜,两个老友,一

壶酒,围在一个小火炉边,浅唱低吟,在吟一壶岁月,看月上柳梢,听雪花簌簌。那种意境,

一个“美”字,真够叫绝的。

⑶对于炉子的思念,其实,是长在一段唐诗里。更确切地说,是对于火的思念。这种思

念,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灵的回归。我发现,渐近中年的我,对于过去的一切,总喜欢

纠结在心里,以至于有些耿耿于怀。电子时代的家居生活里,“火”也许是个陌生的名词了,

炉子也将被送进历史的博物馆了吧?

⑷我三姨总在我面前说起我母亲,如果她再多活几年就好了,因为她没有住过楼房。三

姨眼里的幸福生活,是赶上新时代,拥有新生活,这样的人生才值得。她为母亲感到遗憾,

在她,就是要尽量地与这个社会接轨,要尽可能地享受生活,这也体现在,她对那些象征着

贫穷的、长在她童年里的那些粗粮的厌烦。而我的某些观点,为她所不喜欢。尽管我们的年

龄,有二十年之隔。

⑸我一直盼望,在远离城市、远离喧嚣的地方能有一幢房子,有花有草,春天的时候,

踏绿远足;夏天的时候,听蛙鼓虫鸣;秋天的夜晚,听山风,望晓月;深冬的时候,看窗含

西岭千秋雪,在红泥小火炉边,等一个风雪夜归人,或是独钓寒江雪。

⑹我的日子常在这样的时刻沉潜。我也终于能够理解,晚年的祖母,在我们家搬进崭新

的砖瓦结构的房子以后她那失望的眼神,一副落落寡合的神情,像一头神情呆滞的老牛。她

不喜欢水泥地面,不喜欢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墙。她说,砖构房子凌厉,冰冷,缺少温情,

连点泥土和稻草也看不到。也许,她的目光,一直还停留在坯房草盖、南北大炕、一锅一盏

的温情里。以至于她经常到乡下去,总是住上很长时间也不肯回,最后终老在那里。

⑺我踩着她的足迹,在寻一段过往。奶奶的小火炉,我是没有很深的印象的,但她的小火盆,却使我记忆犹新,火盆应该也是泥做的,那是泥土的精血,掌上心情,温润舒坦。冬天的傍晚,吃过晚饭,她就将火盆端上炕,事先已将盆里放上火炭,上面覆着草木灰,火炭躺在下面,孕育着些许温暖,在时光里一漾一漾的,有草香,也有岁月的香。几个人围在旁

边,煨着烤火,闲话三国,乱侃西游,在生命里淘洗前尘旧事,反刍一段记忆。那种时刻,

让人过目不忘。

⑻直到如今,尽管那些草盖的老屋已经走远,但对于火炕火炉的思念仍旧不断,某些往

事像一缕炊烟,升腾着、缠绕着,某些往事,让我的记忆搁浅在那样一个冬天、一首唐诗里、

一壶老酒里。

12.久违的冬天、久违的小火炉带的意境为什么会让人叫绝?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

分)

13.第⑷段作者提及三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14.赏析第⑺段中画线的句子。(6分)

15.文中,作者将一些往事融入一首唐诗或一壶酒里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就此进行

探究。(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真实和美

施蛰存

法国作家梅里美曾对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说:“您的诗首先寻求真实,而后自然就有了 美。”美国女诗人玛格列特·威尔金荪在她的《现代诗的技巧》中也说:“归根结底,什么

东西使一首诗有生命呢? 可以不假思索地立刻就回答,‘要这首诗里有真实和美。’一首诗

里的 真实和美是作者心灵的真实和美与作者优越的技巧相结合的成果。所谓优越的技巧,

是说它 能够把真实和美提供给别人,使他们有深刻的印象,永远不会忘却。”

诗的美,离不了真实。这是就诗论诗。其实,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也都离不了真实。

梅里美把真实列为第一位,而美则从真实中“自然”获得。威尔金荪则把真实和美分为两个

成分,它们都需要优越的技巧来表现。梅里美是为了赞扬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威尔

金荪是为了讨论诗的技巧。因此,二人的话各有偏重。但梅里美这句话,如果断章取义,容

易使人认为“真实即是美”。

真实和现实微有不同。社会的实际情况叫做现实,思想、情绪的实际情况叫做真实。诗,

特别是抒情诗,并不必须描写、表现或反映社会现实,但诗人所描写、表现或反映的思想感

情,必须符合于他自己的心灵状态,这就是诗的真实性。“反对无病呻吟”是五四运动提出

的新诗口号,其意义也正是要求真实。解放以来,我们有许多诗人的诗,都是为赶政治任务

而作,当然不能说没有好诗,但很多都不像是由衷之言。尽管写得激昂慷慨,赤胆忠心,在

读者中却不起作用。新诗的发展,我以为,首先寻求真实。

诗的美,固然并不完全是技巧所赋予,但与技巧很有关系。写诗不同于写散丈,更不同

于记录口语。语言文字的技巧加工,可以使一首诗中美的本质获得更美的形象及效果。近年

来,许多诗作之所以“没有味道”,大概可以说:一半是由于没有真实性,一半是由于没有

技巧加工。近来诗坛上出现了一种“古怪诗”,或称“朦胧诗”,使许多人哗然。这种诗我

看过,觉得并不是“异军苍头突起”,也不是“离经叛道”,不过有几位青年诗人在摸索诗

的技巧而已。维诺格拉陀夫在《苏联丈艺学的当前任务》中有一段话值得参考:“在文作品

中,特别是用来有力地讽刺或表现形象的丈字,可以创造广泛的甚至出乎意料的上下丈,使

其本来相距很远的意义接近起来。思想、形象、结构、字句,在艺术作品中的相互作用非常

密切„„”“朦胧诗”的作者所运用的技巧,一般说来,也正是这一种手法。由于多年以来,

人们所读到的都是“开口见喉咙’’的诗,现在面对一种需要脑子想一想的诗,难怪就摇头

了。

对于青年诗人摸索新的技巧,应该放手一些。如果新诗坛有掌舵的人,他应当注意的是

诗的真实性。

(选自《大家丛书·施蛰存》,有删改)

16.第一、三两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请各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6分)

17.请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18.结合文章内容,说明诗歌技巧的作用。(6分)

七、作文。(70分)

19.请以“生活,需要清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

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B .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

指挥。出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语法:含褒义。可

用在军事、政治、体育等方面。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可用在军事、政治等方面。

C .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D .啖以重利:啖:吃,引诱;

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出处:“沛公以为

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2.【答案】D

【解析】A “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与“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

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换位置。B “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两面对

一面。C 在“旁观者”后面加“主张”。

3.【答案】A

【解析】解题时一是先确认语段的表达方式是“议论”;二是确认“议论”的思

路,从上文看,主要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景认识;三看选项,排次序,①③⑤

主要论述对待生态文明建设要制度化、常态化,⑤句应该在最前面,其次是③①两句,

②④⑥则说不要走老路,警惕犯错误,②句在最后,之前应该是④⑥两句。

4.【答案】C

5.【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6.【答案】A 推:尊崇,称誉

7.【答案】B 【B .①民思之不忘(代词,代杨时)②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到)】 ..

8.程门立雪,1分

从以下2句可以看出: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1分

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1分

9.翻译(10分)【答案】

(1)正逢有使节出使高丽,高丽国主询问龟山先生在哪里,使者回来后把这个情况(高

丽国主询问杨时情况的事)向皇上禀报。(会,正逢,恰逢,正赶上;安在,在

哪里,倒装句;闻,使动,使之闻,翻译为“告诉”“禀报”即可。)(3分)

(2)我听说汉王用千两黄金,万户封地(此处千金万户均作后置定语)悬赏我的头颅,

我送你个人情吧!(2分)

(3)韩愈因为才能很高被人嫉妒,多次被贬官,于是写了《进学解》来自嘲。(2分)

(4)您如果打算想称霸诸侯,成绩一番大事?那么一定要从它的根本(或“根本的事

情”)做起。 (3分)

【参考译文】

杨时,字中立,南剑州将乐县人。幼年时特别聪明,能做文章,稍长大以后,潜心于经典史书。【杨时字中立,南剑①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 阅读答案】文章杨时字中立,南剑①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 阅读答案出,转载请保留此链接!。熙宁九年(1076),考中进士。河南人程颢与弟弟程颐讲授孔子、孟子绝学于熙宁、元丰之际,河、洛一带的读书人都集结那里拜他们为师。杨时被选调官职却不赴任,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颍昌谒见程颢,师生相处很是快乐。到他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时说:“我的道学思想现在向南传播了。”四年以后程颢去世,杨时知道这件事后,就在寝门设灵位哭祭,并又用书信转告他的同学们。到这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杨时大概已有四十岁了。有一天去见程颐,程颐偶然闭目休息而坐,杨时侍立门外一直没有离开,程颐醒来后,就发现门外下雪已深至一尺了。关西张载曾经写作《西铭》,二程很推崇(称誉)它,杨时怀疑它近于(墨家的)兼爱之论,与他的老师程颐多次辩论,才豁然开朗没有疑问。

杨时闭门读书不去做官有十年,很久以后,才历任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知县,都有好的政绩,民众思念他始终不忘。张舜民在谏司,推荐他做了荆州教授职。杨时安心在州县任职,从没有想到寻求闻达显贵,而他的品德越来越好,声望越来越高,四方各地的士大夫们不远千里都来跟着他学习,称他“龟山先生”。正逢有使节出使高丽,高丽国主询问龟山先生在哪里,使者回来后把这个情况(高丽国主询问杨时情况的事)向皇上禀报。杨时因此被召任为秘书郎,迁任著作郎。

李纲被罢免之后,太学生跪伏于宫廷前上书,请求留任李纲,集合在一起的军民有几十

万,朝廷想禁止他们集中。吴敏请求任命用杨时来平息太学生的集结事件,杨时得以被召到朝廷谈论对策,他说:“各位太学生纷纷俯伏在宫阙之前,这是忠于朝廷,并没有其他的用意,只要选择老成持重而有品行、道义的人担任主帅,那么这件事就会自然平息。”钦宗皇帝说:“大臣中没有谁比你说的更有道理。”于是任命杨时兼任国子祭酒。

高宗即位,杨时担任工部侍郎。他与陛下论对时说道:“自古圣贤的君王,没有不以致力于圣贤之学为首要任务的。”授命兼任侍读。杨时连续上章请求外任,以龙图阁直学士职提举杭州洞霄宫。不久告老,以本官辞职家居,优游于山林名胜之地,把著书讲学当作自己的主要事务。去世时八十三岁,谥号“文靖”。

杨时在东郡,交往的人都是天下的名士,先贤显达之士陈瓘、邹浩都以老师的礼仪事奉杨时。宋室南渡长江以后,东南的学者都推举杨时为程氏的学问正统传人。晚年居任谏省,才九十天,他所论说列举的都切中时弊世道。并且南宋绍兴初年崇尚元祐时期的学术,而朱熹、张栻的学问之所以能够得到程氏的正统之传,它的源委脉络相承都是出于杨时。

三、古代诗歌鉴赏(10分)

10.(1)用“秋雁少” 写出了闽中的偏远和消息的闭塞,用“夜猿多”写出了闽中夜晚的

凄清、环境的恶劣。(2分)

(2)比喻。“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泽(1分), “风波”比喻朋友生活中的艰难险阻

(1分),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劝勉、告诫、关心之情(2分)。

(3)“无恨”是劝勉友人不要怨恨,“闽中我旧过”,因为闽中我以前也曾到访过,

过来之人,了解情况(1分), “南天瘴疠和”,往南虽然又湿又热,但是瘴气

与瘟疫还算温和(1分),“自当逢雨露”,相信你是冤屈的,肯定会得到赦免,回到京都(2分)。(如果抓住“只是夜猿多”合理解释也酌情给分,意思对即可)

四、名篇名句默写。(1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2)月照花林皆似霰

(3)边庭飘摇那可度 (4)竹喧归浣女

(5)栗深林兮惊屋巅 (6)边庭流血成海水

(7)蜡炬成灰泪始干 (8)红衣落尽渚莲愁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这种意境,能带给人落落大方、盘根错节的美,让人心生喜欢;(1分)

这种意境,提供了一个生动温暖或温馨的氛围,让人回味无穷;(1分)

这种意境,潜藏着老友间彼此相牵相系的纯真友情,让人怀念不已;(1分)

这种意境,散发着友人相聚时的闲适快意,让人向往叫绝。(1分)

13.作者提及追求时尚现代生活的三姨,与“我”与“祖母”依恋平静安详的农家生活形成

鲜明的对比(2分),进而突出对简单而充满温情的生活的喜爱,深化了文章的主旨(2

分)。

14.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1分),结合视觉、嗅觉和内心感受(1分),并运用拟人的

手法,赋予火炭以人的情感(1分),描写奶奶在冬天用火盆取暖的一个情景(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种生活的温馨及对这种生活的满足(2分)。

15.一首唐诗或一壶酒,都是一种怀旧特定的意象,更是一种怀旧情感的寄托(2分)。作

者将一些回忆融入唐诗或老酒中,真实地表现了对往事的眷恋,对温馨的传统生活的向往(2分)。唐诗或酒这些意象,具有很强的传统文化气息,与往事、怀旧情感巧妙地融合,使文章笼罩着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便于情感的表达、思维的延伸,升华文章的中心(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①引用论证:法国作家梅里美的话、美国女诗人玛格列特的《现代诗的技巧》等,丰富

文章的内涵,增强说服力和权威性,证明“诗的美,离不了真实”。②比较论证或对比论证:比较梅里美和威尔金荪二人的话,突出真实和美的不同关系;梅里美认为真实为先,美在真实中获得;威尔金荪则认为真实和美分是两个成分,它们都需要通过技巧来表现。(共6分。每点2分)

17.①首先阐述“真实”与“现实”的不同,什么才是诗的“真实”。 ②其次列举事例,

侧重从反面说明诗歌“真实”的重要性。③最后强调新诗发展要寻求“真实”。(共6分。每点2分)

18.传递真实和美,使读者印象深刻;以更美的形象和效果凸现美的本质;能将距离很远的

意思组接,使内容形式相互作用关系密切。(共6分。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阅卷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