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读书随笔走进心灵,享受教育

走进心灵,享受教育

——读《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

在教师读书活动中,我先后读了李镇西、张文质、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查斯特菲尔德勋爵、汪中求、管建刚、张万祥、万玮等作家的部分著作。不敢说收获很大,只觉得感触不小。其中,最让我喜爱的书应该是李镇西老师的《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

李镇西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星族”一员。我因教育在线认识了李镇西,不知不觉中也成了李镇西老师的追随者。从读他的《教有所思》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见他的书就读,读《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读《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渐渐地感到读李镇西的著作已上了瘾,尤其是读《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时,简直是痴迷了。

李镇西老师的《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曾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有人把它称为活的教育学!因为它不是在书斋里推演出来的,而是充分田野化的。当翻开《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扑面而来的恰恰是田野气息。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教师是如何陪他一天天地走过,并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印痕。学生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的成长过程,古老的教学相长在这里被真正实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活生生的案例,这些案例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从中可以窥见教育的整个动态的过程,可以看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如何提升学生,提升自己,是如何处理教育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在随心所欲的同时又不逾矩的。这本书又不仅仅是对教育生活的原生态的再现,来源于教育实践但又远远高于教育实践,里面渗透着作者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仿佛急流中的船只,时而潜入河底,时而跃上水面,但却从未缺席,一直贯穿始终。这种理性的思考与具体生动的教育实践相得益彰。板着面孔的教育原理在这里变得鲜活,变得伸手可触。这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论文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全书以手记形式带领读者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条民主教育理念的主线渗透于每一个章节。在作品中,你看不到刻意说教,看不到空洞论理,看不到故作高深装腔作势。有高屋建瓴的见解却无凌驾众人之上的架势,有操作经验却不是简单记录事实,它是在教育实验中实证、领悟、反思、提升教育理论的过程,它能给人最真实深刻的触动和启迪。读这样的书,仿佛李镇西老师就坐在你的面前,热切地而又舒展地向你娓娓道来,时而神采飞扬,时而凝神深思„„

一、享受用童心赢得的信任。

当你看到李老师那充满童趣的头像,看到他的签名:“不愿长大”,总能感受到他在孩子的世界里那副天真烂漫。正因为有了“不愿长大”的童心,才永远以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书的扉页的每一张相片都充满着毫不矫情的快乐:无论是在合影中开怀大笑的李镇西,还是和学生一起把“一班”“写”在峨嵋山之巅的李镇西;无论是被学生“活埋”雪中的李镇西,还是在草地上无所顾忌地大嚼特嚼着食物的李镇西;无论是在青青竹林间和学生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李镇西,还是在教室里和学生比“扳手腕”的李镇西„„一组相片把我们带进了李老师的教育生活中。在书行里,仍能读到他晶莹剔透的童心:那个在青城山森林中的小木屋旁和同学们“合伙”用“毛毛虫”把张宜宜吓哭的李镇

西,那个在小河里和孩子们“酣战”的李镇西,那个在熊熊的篝火旁和男同学进行摔跤比赛的李镇西,那个在南京市中央商场买女孩子毛衣的李镇西„„一个个李镇西从字里行间跳出来,天真烂漫。正因为这一颗晶莹剔透的童心,赢得他远游归来孩子们的掌声,赢得了他犯了班规时孩子们对他的“依法处罚”,赢得了他在异地他乡孩子们为他写的那一首首小诗„„

二、享受用信心点燃激情的神奇。

在《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中,处处充满阳光,处处充满激情!我们随处能读到李老师激情飞扬的文字,他用信心去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激情。许多在外人看来做不到的事情,在李老师那儿能做到。在几乎没有游人的瓦屋山脚下,饭店老板说:“你们?不怕野猪把你们吃了?再说,你们从哪儿上去呢?”而他和他的学生们却走进了瓦屋山的怀抱,领略它的博大与神秘、原始与豪放。面对“文科班就是瘟班”的舆论偏见,李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却偏不信这个邪,用潇洒优美的韵律操和笔挺漂亮的西装在校运会上赢得了尊严!“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爱迪生的这句话在李老师和他的学生们那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我翻开书的目录时,视线接触到“手记一:谷建芬与‘未来班’的字样时”我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急切地翻开书,最先看的是这个故事,心绪也被李老师的文字调拨得激情飞扬,是啊,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试,就已意味着在充满信心的精神状态下用行动去实现想法!在翻动的书页中,常常能听到李老师爽朗的笑,常常为李老师大胆的设想而叫好,常常被李老师那种“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信心感染。

三、享受用虚心向学生学习的乐趣。

作为学生,也许在知识上暂时不如老师,但在道德上,绝不比老师差,在许多方面你们甚至远在老师之上,因为你们有一颗童心啊!”在他的心灵深处,始终存在着这样一个信念:“学生总是对的。” 他也不断地实践着这样一个口号:“向学生学习。”这个渗透着民主教育理念的口号在今天还远未普及开来,远未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时,他却从胡夏融处学宽容;从尹萍处学克制;在拳头挥向学生之际,他深深地自责;在侯伯俊的《痛》面前,他深深地内疚„„一个没有博大胸襟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只有一个虚怀若谷的人才能说出““面对学生晶莹剔透的童心,我们会常常感到自己心灵的斑斑锈迹”这样的话!

四、享受用细心捕捉教育契机的美妙。

读《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在字里行间,我感受到的李老师是一个既豪爽又细腻的人。他独具慧眼地把学生生活中的平常事,巧妙地变为一个个教育的契机。你看,在学生开学前,他想到的是一群对中学生活心怀憧憬的孩子急切的心情,为他们发出了第一封信;在开学的第一天,他送给学生的第一份礼物是一句最有凝聚力的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在彭艳菜票失窃后,他不是马上去查窃贼,而是把坏事变成促进良好班风形成的好事,发动大家为她募捐;在罗兰的《恰同学少年》丢失后,他巧妙地借助安徒生帮助“破案”„„这样的事例在李老师的教育生涯中太多太多了。是啊,一个细心的教育者总能“化腐朽为神奇”的。

五、享受用爱心包容一切的博大。

“学生总是对的”。爱一切学生,贯穿在李老师的整个教育思想中,正因为有爱,才有童心才有信心才有细心,没有“爱”,这一切又从何谈起?因为爱心,他才会从离平地十多米的地方为学生们表演“首滑式”;因为爱心,他才可能在自己的干嚎声和“看客”们的欢笑声中,被男生们“活埋”在雪堆;也因为爱心,他的影集里才会多了一张“向李老师遗体告别”的“历史镜头”„„爱学生,推而广之,爱传达室的老人,爱邻家的老大妈,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在书中,他以自己的教育失误真诚地告诫:“永远不要对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字里行间都闪现着作者的影子,而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李镇西老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李镇西老师自身的修养,来源于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爱与执着,或许这才是一个教育者身上最重要的素质吧!李老师说“教育的美,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心灵的交流、心灵的共鸣,心灵的和谐甚至心灵的碰撞,都会产生一种精神的美”。是的,教育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交流,教育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我们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心灵的交流,产生心灵的碰撞,享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一书的价值不止于告诉你他怎么做了,有什么效果,怎样反思,更能牵引你与他一起思考,一起从教育案例延伸开去,从得失利弊中寻找理想的教育路径。它的价值正在于让我们从这些案例及反省中延伸许多思考:教师,应该做“真人”还是冒充“道德圣人”?班级工作,是教育还是辖制?对学生,是宽容信任,还是视之为敌?教师职业,是激情投入感受快乐,还是身心煎熬痛苦难当?教育者,是袒露童心交出真诚,还是自以为是道貌岸然?

李老师的《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像一盏明灯让在教育路上迷途的羔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心与学生的心交流。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老师出发,传送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我相信,沿着李老师的这条路走下去,我们也会在教育工作中奏响一首首和谐、动听的歌曲,享受到教育的美丽。

走进心灵,享受教育

——读《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

在教师读书活动中,我先后读了李镇西、张文质、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查斯特菲尔德勋爵、汪中求、管建刚、张万祥、万玮等作家的部分著作。不敢说收获很大,只觉得感触不小。其中,最让我喜爱的书应该是李镇西老师的《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

李镇西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星族”一员。我因教育在线认识了李镇西,不知不觉中也成了李镇西老师的追随者。从读他的《教有所思》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见他的书就读,读《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读《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渐渐地感到读李镇西的著作已上了瘾,尤其是读《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时,简直是痴迷了。

李镇西老师的《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曾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有人把它称为活的教育学!因为它不是在书斋里推演出来的,而是充分田野化的。当翻开《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扑面而来的恰恰是田野气息。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教师是如何陪他一天天地走过,并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印痕。学生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的成长过程,古老的教学相长在这里被真正实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活生生的案例,这些案例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从中可以窥见教育的整个动态的过程,可以看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如何提升学生,提升自己,是如何处理教育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在随心所欲的同时又不逾矩的。这本书又不仅仅是对教育生活的原生态的再现,来源于教育实践但又远远高于教育实践,里面渗透着作者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仿佛急流中的船只,时而潜入河底,时而跃上水面,但却从未缺席,一直贯穿始终。这种理性的思考与具体生动的教育实践相得益彰。板着面孔的教育原理在这里变得鲜活,变得伸手可触。这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论文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全书以手记形式带领读者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条民主教育理念的主线渗透于每一个章节。在作品中,你看不到刻意说教,看不到空洞论理,看不到故作高深装腔作势。有高屋建瓴的见解却无凌驾众人之上的架势,有操作经验却不是简单记录事实,它是在教育实验中实证、领悟、反思、提升教育理论的过程,它能给人最真实深刻的触动和启迪。读这样的书,仿佛李镇西老师就坐在你的面前,热切地而又舒展地向你娓娓道来,时而神采飞扬,时而凝神深思„„

一、享受用童心赢得的信任。

当你看到李老师那充满童趣的头像,看到他的签名:“不愿长大”,总能感受到他在孩子的世界里那副天真烂漫。正因为有了“不愿长大”的童心,才永远以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书的扉页的每一张相片都充满着毫不矫情的快乐:无论是在合影中开怀大笑的李镇西,还是和学生一起把“一班”“写”在峨嵋山之巅的李镇西;无论是被学生“活埋”雪中的李镇西,还是在草地上无所顾忌地大嚼特嚼着食物的李镇西;无论是在青青竹林间和学生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李镇西,还是在教室里和学生比“扳手腕”的李镇西„„一组相片把我们带进了李老师的教育生活中。在书行里,仍能读到他晶莹剔透的童心:那个在青城山森林中的小木屋旁和同学们“合伙”用“毛毛虫”把张宜宜吓哭的李镇

西,那个在小河里和孩子们“酣战”的李镇西,那个在熊熊的篝火旁和男同学进行摔跤比赛的李镇西,那个在南京市中央商场买女孩子毛衣的李镇西„„一个个李镇西从字里行间跳出来,天真烂漫。正因为这一颗晶莹剔透的童心,赢得他远游归来孩子们的掌声,赢得了他犯了班规时孩子们对他的“依法处罚”,赢得了他在异地他乡孩子们为他写的那一首首小诗„„

二、享受用信心点燃激情的神奇。

在《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中,处处充满阳光,处处充满激情!我们随处能读到李老师激情飞扬的文字,他用信心去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激情。许多在外人看来做不到的事情,在李老师那儿能做到。在几乎没有游人的瓦屋山脚下,饭店老板说:“你们?不怕野猪把你们吃了?再说,你们从哪儿上去呢?”而他和他的学生们却走进了瓦屋山的怀抱,领略它的博大与神秘、原始与豪放。面对“文科班就是瘟班”的舆论偏见,李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却偏不信这个邪,用潇洒优美的韵律操和笔挺漂亮的西装在校运会上赢得了尊严!“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爱迪生的这句话在李老师和他的学生们那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我翻开书的目录时,视线接触到“手记一:谷建芬与‘未来班’的字样时”我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急切地翻开书,最先看的是这个故事,心绪也被李老师的文字调拨得激情飞扬,是啊,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试,就已意味着在充满信心的精神状态下用行动去实现想法!在翻动的书页中,常常能听到李老师爽朗的笑,常常为李老师大胆的设想而叫好,常常被李老师那种“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信心感染。

三、享受用虚心向学生学习的乐趣。

作为学生,也许在知识上暂时不如老师,但在道德上,绝不比老师差,在许多方面你们甚至远在老师之上,因为你们有一颗童心啊!”在他的心灵深处,始终存在着这样一个信念:“学生总是对的。” 他也不断地实践着这样一个口号:“向学生学习。”这个渗透着民主教育理念的口号在今天还远未普及开来,远未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时,他却从胡夏融处学宽容;从尹萍处学克制;在拳头挥向学生之际,他深深地自责;在侯伯俊的《痛》面前,他深深地内疚„„一个没有博大胸襟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只有一个虚怀若谷的人才能说出““面对学生晶莹剔透的童心,我们会常常感到自己心灵的斑斑锈迹”这样的话!

四、享受用细心捕捉教育契机的美妙。

读《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在字里行间,我感受到的李老师是一个既豪爽又细腻的人。他独具慧眼地把学生生活中的平常事,巧妙地变为一个个教育的契机。你看,在学生开学前,他想到的是一群对中学生活心怀憧憬的孩子急切的心情,为他们发出了第一封信;在开学的第一天,他送给学生的第一份礼物是一句最有凝聚力的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在彭艳菜票失窃后,他不是马上去查窃贼,而是把坏事变成促进良好班风形成的好事,发动大家为她募捐;在罗兰的《恰同学少年》丢失后,他巧妙地借助安徒生帮助“破案”„„这样的事例在李老师的教育生涯中太多太多了。是啊,一个细心的教育者总能“化腐朽为神奇”的。

五、享受用爱心包容一切的博大。

“学生总是对的”。爱一切学生,贯穿在李老师的整个教育思想中,正因为有爱,才有童心才有信心才有细心,没有“爱”,这一切又从何谈起?因为爱心,他才会从离平地十多米的地方为学生们表演“首滑式”;因为爱心,他才可能在自己的干嚎声和“看客”们的欢笑声中,被男生们“活埋”在雪堆;也因为爱心,他的影集里才会多了一张“向李老师遗体告别”的“历史镜头”„„爱学生,推而广之,爱传达室的老人,爱邻家的老大妈,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在书中,他以自己的教育失误真诚地告诫:“永远不要对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字里行间都闪现着作者的影子,而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李镇西老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李镇西老师自身的修养,来源于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爱与执着,或许这才是一个教育者身上最重要的素质吧!李老师说“教育的美,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心灵的交流、心灵的共鸣,心灵的和谐甚至心灵的碰撞,都会产生一种精神的美”。是的,教育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交流,教育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我们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心灵的交流,产生心灵的碰撞,享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一书的价值不止于告诉你他怎么做了,有什么效果,怎样反思,更能牵引你与他一起思考,一起从教育案例延伸开去,从得失利弊中寻找理想的教育路径。它的价值正在于让我们从这些案例及反省中延伸许多思考:教师,应该做“真人”还是冒充“道德圣人”?班级工作,是教育还是辖制?对学生,是宽容信任,还是视之为敌?教师职业,是激情投入感受快乐,还是身心煎熬痛苦难当?教育者,是袒露童心交出真诚,还是自以为是道貌岸然?

李老师的《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像一盏明灯让在教育路上迷途的羔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心与学生的心交流。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老师出发,传送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我相信,沿着李老师的这条路走下去,我们也会在教育工作中奏响一首首和谐、动听的歌曲,享受到教育的美丽。


相关文章

  • 师生共读写
  • 师生共读 浸润书香 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汶源学校迎来了读书月.本届读书月通过"师生共读"系列活动,丰富儿童的阅读资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全校师生阅读的热情.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生学习的生活习惯,让阅读成为他们人 ...查看


  • 阅读,生命因你更精彩
  • 用书籍润泽生命 让文化升华人生 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小学(原樟潭小学)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樟潭小学创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樟潭是衢州的东大门,扼水陆要道,三江之水在此汇合.学校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现有24个教学 ...查看


  • 新教育实验总结 1
  • 新教育实验总结 郝戈庄初中 自开展新教育实验以来,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远行在新教育实验的大道上,播下了汗水,收获了喜悦,让全体师生真正享受到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4月份,为促进新教育在我校顺利启动和逐步实施,我们镇小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校 ...查看


  • 读书与写作
  • 读书与写作,教师专业成长的两翼 仙桃四中 杜明 一.读书,让教师专业发展振翅欲飞 人们读书大抵不过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生活,二是享受生活.为了生活,听起来有些沉重也有些庸俗,但却无可辩驳,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曾这样生活过:享受生活,听起来有些高调 ...查看


  • 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 语文教师教学随笔(wjz) [日期:2009-02-06]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我已经让同学们充分预习了课文,昨天布置同学们回家把这一课的生字写一个部首,一个音序 ...查看


  • 创建属于自己学校的特色
  • 创建属于自己学校的特色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一校一品牌"扫描(上)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地处祖国边陲,是黑河市政府部门所在地,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区.可是,它的教育,却一点儿也不落后,而且校校都在创 ...查看


  • 晨诵午读暮省
  • 晨诵午读暮省,"经营"多彩生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几个机会来和大家聊聊新教育. 作为一名新教育实验教师,我是践行者,这些年来,新教育所给我的震撼和原动力从来没有停止过,更确切地说,越来越强! 其 ...查看


  • 新教育实验心得体会
  • 新教育实验心得体会一:新教育实验心得体会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教育行动,它是由朱永新教授提出来的.新教育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以前总认为教育里的角色只有学生和老师,是学生和老师的双边活动组成了教育,现在想想那些想法真的是很幼稚的 ...查看


  •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放假前走进图书室,在一排排严肃而略显厚重的教学著作面前,<玫瑰与教育>显得如此不同,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与我眼里严肃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起呢?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