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农村文化大院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建设乡村文化风景线 奏响现代田园城市新乐章

——**区通过农村文化大院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把群众性文化活动延伸到农家院落,确保了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006年,区委宣传部提出在全区建立农村文化大院,经过四年的打造,农村文化大院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道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一、着眼提升乡村文明,长效建设文化大院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对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愿望日益强烈。2006年,区委宣传部提出以农村最基础的院落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文化大院的工作思路。2007年,区委宣传部把文化大院建设列入全区小康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出台了相关文件,对文化大院阵地、设施、制度建设进行统一规范,对全区文化大院建设实施星级评定制度及奖励政策,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村民们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婚育新风、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崇尚科学等内容编成川剧、快板、小品、歌舞等文艺节目,自编自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文化大院成立了腰鼓队、秧歌队、健身舞队,广大村民踊跃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文化大院中的农民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们,在一起学习、交流,义务为群众写春联,送书画作品。2010年5月以来,在宣传思想工作“走进基层”活动中,快板书《倡导建设和谐文明社区》、快板书《朝前走》、三句半《城乡统筹看**》、三句半《科学发展新中国》等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各个农村文化大院巡回展演,让广大村民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了解时事政策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三)抓好主动参与,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各镇村把农村文化大院作为文明村风和科技知识的传播点,村民们主动参与,形成文明新风气,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和谐。新民镇东林村等文化大院组织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提供优质低价的婚丧嫁娶服务,很多村民改变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旧习。清流镇顺河村文化大院自编自演小品《儿媳的变化》,让村民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受到尊老爱幼光荣传统的教育。“农家书屋”是公益性农民读书网点,是全区农村文化大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村民到“农家书屋”寻求重要知识和信息,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民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形成了“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氛围。2010年6月,区委宣传部围绕宣传思想工作“走进基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印制“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宣传挂历3万份,《成都市**区宣传思想工作“走进基层”宣传手册》3万册,向全区各镇(街道)免费发放,村民可以在“农家书屋”阅读到关于农村“四大基础工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城乡统筹、文明城市建设等时事、政策内容。

三、农家大院见成效乡村焕发新面貌

(一)村风文明有了新面貌。随着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村民的思想观念、生产水平、生活质量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以往村里到处可见的柴草堆不见了,户内户外变得

更整洁了,生产生活环保意识增强了;村里聚众赌博、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的明显减少了;新事新办,崇尚节俭,铺张浪费的人减少了;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互帮互助、共度时艰的传统美德在农村得到弘扬。“5.12”汶川大地震后,各镇(街道)老年协会组织文艺骨干,在村(社区)、文化大院、场镇开展募捐文艺演出,共募捐衣物6000余件,捐款36000多元,有的一家三代都来捐款,甚至有部分低保户、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士都参与到捐款队伍中来。

(二)村民的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身心得到愉悦。在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前,不少老人曾常常为家庭琐事、婆媳关系整天闷闷不乐,自从参加文化大院活动以来,很多老人心情好了,性格开朗了,身体健康了。年过七旬的新民镇华严村钟先凤大娘和刘贵才大爷,前几年一到冬天就经常生病,自己非常痛苦,也给儿女增加了不少经济负担, 2007年以来,他们经常参加文化大院健身活动,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三)广大村民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受农村文化大院经常性的政策宣传活动的影响,村民们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文化大院的宣传也使部分群众远离了法轮功等非法组织。新民镇新民村60多岁的村民金元丽(化名),曾一度迷信于法轮功,生病也不去看医生,只求所谓的“师傅”保佑,差点送了性命。出院后,她按照医生的嘱咐,相信科学,注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经常参加文化大院的健身舞活动,身体状况很快好转。她的亲身感受和在文化大院的现身说法,增强了村民辨别是非分的能力,让一些曾迷恋法轮功的村民纷纷远离了邪教组织。

(四)民间绝技和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各辖区内的民间绝技和历史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大院得到有效传承。马家镇石坝社区文化大院有一名会击战鼓的村民——刘国全,他的击战鼓绝活是他家祖先从战国时世代流传下来的。老人击出的鼓声具有独特的韵律,并且变幻无穷,时如高山空谷,流水潺潺,时如千军咆哮,万马奔腾,让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建设乡村文化风景线 奏响现代田园城市新乐章

——**区通过农村文化大院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把群众性文化活动延伸到农家院落,确保了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006年,区委宣传部提出在全区建立农村文化大院,经过四年的打造,农村文化大院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道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一、着眼提升乡村文明,长效建设文化大院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对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愿望日益强烈。2006年,区委宣传部提出以农村最基础的院落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文化大院的工作思路。2007年,区委宣传部把文化大院建设列入全区小康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出台了相关文件,对文化大院阵地、设施、制度建设进行统一规范,对全区文化大院建设实施星级评定制度及奖励政策,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村民们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婚育新风、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崇尚科学等内容编成川剧、快板、小品、歌舞等文艺节目,自编自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文化大院成立了腰鼓队、秧歌队、健身舞队,广大村民踊跃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文化大院中的农民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们,在一起学习、交流,义务为群众写春联,送书画作品。2010年5月以来,在宣传思想工作“走进基层”活动中,快板书《倡导建设和谐文明社区》、快板书《朝前走》、三句半《城乡统筹看**》、三句半《科学发展新中国》等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各个农村文化大院巡回展演,让广大村民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了解时事政策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三)抓好主动参与,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各镇村把农村文化大院作为文明村风和科技知识的传播点,村民们主动参与,形成文明新风气,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和谐。新民镇东林村等文化大院组织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提供优质低价的婚丧嫁娶服务,很多村民改变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旧习。清流镇顺河村文化大院自编自演小品《儿媳的变化》,让村民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受到尊老爱幼光荣传统的教育。“农家书屋”是公益性农民读书网点,是全区农村文化大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村民到“农家书屋”寻求重要知识和信息,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民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形成了“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氛围。2010年6月,区委宣传部围绕宣传思想工作“走进基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印制“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宣传挂历3万份,《成都市**区宣传思想工作“走进基层”宣传手册》3万册,向全区各镇(街道)免费发放,村民可以在“农家书屋”阅读到关于农村“四大基础工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城乡统筹、文明城市建设等时事、政策内容。

三、农家大院见成效乡村焕发新面貌

(一)村风文明有了新面貌。随着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村民的思想观念、生产水平、生活质量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以往村里到处可见的柴草堆不见了,户内户外变得

更整洁了,生产生活环保意识增强了;村里聚众赌博、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的明显减少了;新事新办,崇尚节俭,铺张浪费的人减少了;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互帮互助、共度时艰的传统美德在农村得到弘扬。“5.12”汶川大地震后,各镇(街道)老年协会组织文艺骨干,在村(社区)、文化大院、场镇开展募捐文艺演出,共募捐衣物6000余件,捐款36000多元,有的一家三代都来捐款,甚至有部分低保户、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士都参与到捐款队伍中来。

(二)村民的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身心得到愉悦。在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前,不少老人曾常常为家庭琐事、婆媳关系整天闷闷不乐,自从参加文化大院活动以来,很多老人心情好了,性格开朗了,身体健康了。年过七旬的新民镇华严村钟先凤大娘和刘贵才大爷,前几年一到冬天就经常生病,自己非常痛苦,也给儿女增加了不少经济负担, 2007年以来,他们经常参加文化大院健身活动,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三)广大村民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受农村文化大院经常性的政策宣传活动的影响,村民们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文化大院的宣传也使部分群众远离了法轮功等非法组织。新民镇新民村60多岁的村民金元丽(化名),曾一度迷信于法轮功,生病也不去看医生,只求所谓的“师傅”保佑,差点送了性命。出院后,她按照医生的嘱咐,相信科学,注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经常参加文化大院的健身舞活动,身体状况很快好转。她的亲身感受和在文化大院的现身说法,增强了村民辨别是非分的能力,让一些曾迷恋法轮功的村民纷纷远离了邪教组织。

(四)民间绝技和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各辖区内的民间绝技和历史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大院得到有效传承。马家镇石坝社区文化大院有一名会击战鼓的村民——刘国全,他的击战鼓绝活是他家祖先从战国时世代流传下来的。老人击出的鼓声具有独特的韵律,并且变幻无穷,时如高山空谷,流水潺潺,时如千军咆哮,万马奔腾,让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相关文章

  • 农村文化设施
  • 农村文化工作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够的问题还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乡镇,抓好乡镇文化建设的关键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县乡党政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查看


  • 思想政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题目:家乡的群众文化生活情况 调查时间: 2011年1月15日至2011年1月31日 调查地点: 鞍山市千山区档案局 调查对象: 单位的基层领导以及周边群 ...查看


  • 浅谈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 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则是灵魂.先进文化担负着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具有其它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 ...查看


  • 梁园区关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汇报
  • 梁园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市文广新局: 梁园区按照<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关于报送基层综合性文 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通知>(公共函[2015]11号) 通知要 求,对我区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设情况进行了 摸底调研 ...查看


  • 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 第一篇:镇农经服务中心20xx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是改革的一年,我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县委农工办的关心指导下,围绕创先争优为目标,突出农民增收为主题,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加强.改进农村经营管 ...查看


  • 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状况与需求调查研究
  • 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根本逢径.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从根本上打通致富门路,最终实现文化富民和社会全面 ...查看


  • [精品]乡镇文化站工作计划
  • 篇一:乡镇文化站工作计划 20XX年湖沟镇综合文化站将在县文体局的支持和指导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深入贯彻落 ...查看


  • 市委宣传部2014年度工作总结及2015年计划
  • XX年,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xx市委宣传部在市委.市政府和郑州市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 ...查看


  • 新形势下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基层宣传工作要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上出实招.见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