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导引案例——奖金分配方案①
年末某机关得到了上级拔给的一笔奖金。这事传得很快,第二天一上班全机关都知道了。这一天局里的气氛极好,没有一个发牢骚的。下午机关的领导班子及部门负责人开会研究奖金如何分配。会上大多数人认为奖励应该拉开档次,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把分配方案公布于众。也有一些人提出采取“模糊奖金”的方法,方案定下来后不对外公开,根据级别高低及贡献大小分配。但马上有人反对,认为这种办法不透明。何况没有传不出去的事,这边刚散会,那边就知道定了些什么事,现在信息渠道多了,这样做反而遭猜疑。有个别人甚至提出平均分配,尽快发给大家。这样讨论研究了一下午也没定下具体方案,最后,领导班子采取这样一个办法,把前二个方案发到各处室征求意见后再定。
一个星期后意见被反馈上来。各处室对模糊办法意见最大,有人甚至说,这不是干得好不如跟领导关系好,怎么衡量贡献大小,领导支支嘴我们跑断腿。并且有人声言,如果这么分,就写上告信。听了这个意见,班子成员感到不如不征求意见,这样反而影响了班子的威信。对第一个方案大家没提出什么意见,因为没说哪个人多哪个人少。于是,大家初步定下按第一个方案操作,也就是说,要拉开档次、奖优罚劣、奖勤罚懒。
但拉开档次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还得硬,大家都上班,你干八小时,我也干八小时谁比谁的贡献大。最后提出了四条标准:一是年终评上先进的高奖励;二是一线部门由于经常下基层比较辛苦,应该高奖励;三是完成年初计划的高奖励;四是对迟到早退的低奖励。
标准初步定下来,可又产生了不少意见。办公室老张是多年的先进,人勤快,早晨来的最早,打水、扫地都是他干。人缘也好,大事小事都乐于助人。所以,一评先进都让他上。当先进历来的奖励都是一张奖状,外加一条毛巾,或是一件背心,或是两块肥皂,其他人也都无所谓。这次先进给钱了,拉的档次还挺大,老张便觉得办公室的气氛不如以前,活干的也更加勤快了,但他仍觉得像欠别人什么似的。有的人干脆不服气,意见就传到领导耳朵里。其他部门对一线部门拿高奖励也有意见。干什么不是工作,我们干这活也不是我们愿意干的,是组织安排的。我们也要求到一线,有实惠,还有补助。对完成计划高奖励,就有人说计划是人定的,原来没说与奖金挂钩。况且计划不如变化快,比如说机构改革方案拿了好几套,领导说时机不成熟就白干了。对迟到旱退的应该扣奖金,但抓劳动纪律谁那么认真,都是各部门报各部门的,老实的报了,滑头的都逃了,这不是老实人吃亏吗?就这样大家又争论了两个星期。
新年过去了,奖金依然还没发下来,大家开始有情绪了。有人说:怎么搞的奖金还不发,能生崽吗?话传到领导耳朵里,就有些坐不住了,大家都找上门来要!赶紧把班子成员找来开会,定下来按第一条标准办,凡评为先进的,高奖励,其他人一律拿平均奖。奖金终于发下来了,大家拿到奖金没感到有什么特别,反而觉得这是应该拿的。当天晚上,有几个部门闹着拿高奖金的人出去撮了一顿。第二天,办公室老张也买了糖、水果、瓜子堆了一桌子。说:“活是大家干的咱也不多拿,大家吃,大家吃!”
① 案例来源:本案例由大连理工大学傅永刚根据哈佛案例改编而成。
激励导引案例——奖金分配方案①
年末某机关得到了上级拔给的一笔奖金。这事传得很快,第二天一上班全机关都知道了。这一天局里的气氛极好,没有一个发牢骚的。下午机关的领导班子及部门负责人开会研究奖金如何分配。会上大多数人认为奖励应该拉开档次,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把分配方案公布于众。也有一些人提出采取“模糊奖金”的方法,方案定下来后不对外公开,根据级别高低及贡献大小分配。但马上有人反对,认为这种办法不透明。何况没有传不出去的事,这边刚散会,那边就知道定了些什么事,现在信息渠道多了,这样做反而遭猜疑。有个别人甚至提出平均分配,尽快发给大家。这样讨论研究了一下午也没定下具体方案,最后,领导班子采取这样一个办法,把前二个方案发到各处室征求意见后再定。
一个星期后意见被反馈上来。各处室对模糊办法意见最大,有人甚至说,这不是干得好不如跟领导关系好,怎么衡量贡献大小,领导支支嘴我们跑断腿。并且有人声言,如果这么分,就写上告信。听了这个意见,班子成员感到不如不征求意见,这样反而影响了班子的威信。对第一个方案大家没提出什么意见,因为没说哪个人多哪个人少。于是,大家初步定下按第一个方案操作,也就是说,要拉开档次、奖优罚劣、奖勤罚懒。
但拉开档次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还得硬,大家都上班,你干八小时,我也干八小时谁比谁的贡献大。最后提出了四条标准:一是年终评上先进的高奖励;二是一线部门由于经常下基层比较辛苦,应该高奖励;三是完成年初计划的高奖励;四是对迟到早退的低奖励。
标准初步定下来,可又产生了不少意见。办公室老张是多年的先进,人勤快,早晨来的最早,打水、扫地都是他干。人缘也好,大事小事都乐于助人。所以,一评先进都让他上。当先进历来的奖励都是一张奖状,外加一条毛巾,或是一件背心,或是两块肥皂,其他人也都无所谓。这次先进给钱了,拉的档次还挺大,老张便觉得办公室的气氛不如以前,活干的也更加勤快了,但他仍觉得像欠别人什么似的。有的人干脆不服气,意见就传到领导耳朵里。其他部门对一线部门拿高奖励也有意见。干什么不是工作,我们干这活也不是我们愿意干的,是组织安排的。我们也要求到一线,有实惠,还有补助。对完成计划高奖励,就有人说计划是人定的,原来没说与奖金挂钩。况且计划不如变化快,比如说机构改革方案拿了好几套,领导说时机不成熟就白干了。对迟到旱退的应该扣奖金,但抓劳动纪律谁那么认真,都是各部门报各部门的,老实的报了,滑头的都逃了,这不是老实人吃亏吗?就这样大家又争论了两个星期。
新年过去了,奖金依然还没发下来,大家开始有情绪了。有人说:怎么搞的奖金还不发,能生崽吗?话传到领导耳朵里,就有些坐不住了,大家都找上门来要!赶紧把班子成员找来开会,定下来按第一条标准办,凡评为先进的,高奖励,其他人一律拿平均奖。奖金终于发下来了,大家拿到奖金没感到有什么特别,反而觉得这是应该拿的。当天晚上,有几个部门闹着拿高奖金的人出去撮了一顿。第二天,办公室老张也买了糖、水果、瓜子堆了一桌子。说:“活是大家干的咱也不多拿,大家吃,大家吃!”
① 案例来源:本案例由大连理工大学傅永刚根据哈佛案例改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