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外角说课稿

三角形外角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实验版)七年级数学(下)

第七章第二节。其教学内容为三角形外角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它是对图形进一步认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在后面证明中用以研究角相等的重要方法之一。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角形的外角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和,初步学会数学说理。

(2)数学思考:

能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有关结论。

(3)解决问题:

通过总结、观察等活动经历得出三角形的外角概念、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和。学会运用简单的说理来计算三角形相关的角。

(4)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体会探索过程,学会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主动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实践的习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的外角及其性质

难点: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时能准确地表达推理的过程和方法。

二、说教法

1、采用观察总结等活动,引导学生点点深入、题题相扣,通过条件和结论的改变对题目进行改造,在学生体验一题多变的过程中,既强化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2、师生互动,通过恰当的鼓励评价以调动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扮演着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选择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从解题过程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联系点,从而达到灵活应用。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复习并引入新课。

1、复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学生观察图形找出三角形的外角引出本节课题。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学生是否敢于发表个人观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题一共有四道

例题1是找外角,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找出外角并让学生说出这个外角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为同学能找到相邻和不相邻的角做铺垫。

例题2是通过一道求角度计算题能找到:

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有几种关系?

(相邻、不相邻)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引导学生取实际数值代入验证,从而推广到一般。

(2)让学生试用语言表述,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3)探索用不同方法得到结论。

培养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并进行大胆猜想,再操作确认,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例题三是进一步加深外角性质的应用,关注的主要是

①学生能否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解决问题。

②学生能否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例题四是为了引出第三个结论: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度,也为了学习多边形做了铺垫

最后小结

学生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②学生能否用文字、字母符号等清楚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③不同层次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会总结反思,初步学会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并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时的指导。 需要反思的是: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推理还不够严谨,条理不够清晰,数学说理方面还有待于加强,有较多的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还有较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三角形外角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实验版)七年级数学(下)

第七章第二节。其教学内容为三角形外角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它是对图形进一步认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在后面证明中用以研究角相等的重要方法之一。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角形的外角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和,初步学会数学说理。

(2)数学思考:

能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有关结论。

(3)解决问题:

通过总结、观察等活动经历得出三角形的外角概念、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和。学会运用简单的说理来计算三角形相关的角。

(4)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体会探索过程,学会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主动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实践的习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的外角及其性质

难点: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时能准确地表达推理的过程和方法。

二、说教法

1、采用观察总结等活动,引导学生点点深入、题题相扣,通过条件和结论的改变对题目进行改造,在学生体验一题多变的过程中,既强化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2、师生互动,通过恰当的鼓励评价以调动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扮演着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选择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从解题过程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联系点,从而达到灵活应用。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复习并引入新课。

1、复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学生观察图形找出三角形的外角引出本节课题。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学生是否敢于发表个人观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题一共有四道

例题1是找外角,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找出外角并让学生说出这个外角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为同学能找到相邻和不相邻的角做铺垫。

例题2是通过一道求角度计算题能找到:

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有几种关系?

(相邻、不相邻)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引导学生取实际数值代入验证,从而推广到一般。

(2)让学生试用语言表述,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3)探索用不同方法得到结论。

培养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并进行大胆猜想,再操作确认,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例题三是进一步加深外角性质的应用,关注的主要是

①学生能否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解决问题。

②学生能否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例题四是为了引出第三个结论: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度,也为了学习多边形做了铺垫

最后小结

学生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②学生能否用文字、字母符号等清楚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③不同层次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会总结反思,初步学会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并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时的指导。 需要反思的是: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推理还不够严谨,条理不够清晰,数学说理方面还有待于加强,有较多的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还有较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相关文章

  • [三角形的外角]的教学反思
  • <三角形的外角>的教学反思 对三角形的外角的教学,通过设计学生学习卷,学生要想基本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我分析学生在三方面是需要加强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学生对外角的理解会产生误区,变成虽然学了外角却不认识 ...查看


  • [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
  • 11.2.2<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认识三角形的外角,会画三角形的外角: 2.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及推论: 3.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推论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2)三角 ...查看


  • [三角形的外角]教学设计
  • <三角形的外角>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由学生已经熟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引入,然后探索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在呈现方式上改变了以往"结论-例题-练习"的陈述模式,而是采用"问题-探究-发现&qu ...查看


  • 2014三角形稳定性
  • 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复习 学习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复习三角形有关线段 新课导学: 三角形的稳定性: 盖房子时,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如右图)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答: 练习:要是四边形木架不变形,至 ...查看


  • 9.2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2
  • 滦平县第六中学 七 年级 数学 学科学案 主备人: 李满丽 备课组长: 李波 领导审批: 第九单元三角形 9.2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2) [课程标准] 1.认识三角形的外角: 2.知道三角形的外角的两个性质: 3.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 ...查看


  • 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
  • <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实验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第二节.其教学内容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 ...查看


  • (华师版初中数学教案全)第九章_多边形[1]
  • 第九章 多边形教案 9.1 三角形 一.三角形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 了解三角形的意义, 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 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懂得判断三条 ...查看


  • 三角形外角教案
  • 7.2.2 三角形的外角 [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外角: 2.探索并了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学会运用简单的说理来计算三角形相关的角: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总结能力,体验主动探究的成功和快乐. [ ...查看


  •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二)教案
  • 9.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二)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知识点 1. 了解多边形的外角定义,并能准确找出多边形的外角. 2. 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利用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能力训练要求 1. 经历探索多边形的外角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