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外角]的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外角》的教学反思

对三角形的外角的教学,通过设计学生学习卷,学生要想基本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我分析学生在三方面是需要加强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学生对外角的理解会产生误区,变成虽然学了外角却不认识外角,所以在学生探索外角定义时重点强调了外角是一个内角的邻补角,又另外补充了两条判断外角的图形,目的在于让学生能清楚地认识什么是外角。感觉到学生在应用学习卷的过程中思维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增加的两条题采用的是黑板统讲,意在引起学生的注意。

2.对三角形外角性质的探索,学生会对相不相邻产生糊涂,所以在这部分强调指出了相邻与不相邻。并帮助学生总结了外角与三个内角的关系:与相邻的内角的关系,和不相邻的内角的关系。

3.对性质的应用在学生完成了练习A组后,与学生一起总结了求角度的方法,让学生对求角度有一定的方法可循。

所以整体来说,本堂课的教学围绕三角形的外角识别、性质及应用展开教学,在讲解外角和内角关系时层层递进,重点得到了突出;注意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点评和分析;对于易错问题及时讲解,举出典型的反例并结合图形进行分析突破了难点;教育了学生要善于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效果较好。 整节课的教学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不足及有待改进:

(1)在处理这些要点时时间的掌握不够好,尤其在第一部分辨析外角时讲述的时间偏多;改进措施:在新课前可适当加一组练习,让学生画一个角的邻补角,再辨析外角可能会好些。

(2)对外角与内角的关系的探索思路还可以作以下改进:在学生明确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后,提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问题,让学生画图,小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从而得出与相邻角和不相邻角的关系这一个系统的知识链。

(3)而在引导学生认清外角以及外角的定理后,没能很好地画龙点睛:告诉学生这条性质的用处——用于求角度,所以学生一开始并不会应用到它,而是走了弯路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去求。若能在学生练习前明确地告诉学生这一知识点的作用,应该能让学生练习更顺利,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到位。

附;公开课学生学习卷(注:方框部分是课堂增加)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四)——三角形的外角(A卷)

第 周星期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叫三角形的外角; 2. 理解三角形外角的两条性质定理;

3.能用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定理解一些计算题。 (二)新课学习:

环节一:探索三角形外角及其性质: 1: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

(1)如右图:与∠ACB是邻补角的有

∠ACB的邻补角又叫做△ABC的外角。 (2)△ABC外角的特点:

① 外角与相邻的内角是互为 角。(填“对顶角”或“邻补角”) ② 外角在三角形的 。(填“内部”或“外部”)

注意: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处有 个外角,它们的关系是: 。 试一试:在下列图形中分别按要求画出一个外角:

B

B

C

C

(1) (2)

(1)在图(1)中画出△ABC中∠ABC处的一个外角. (2)在图(2)中画出△ABC中∠ACB处的一个外角.

2、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A+∠B+∠ =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B=180°-∠

∵∠1+∠ = 180°(邻补角的定义) ∴∠1=180°-∠

∴∠1 ∠A+∠B

性质: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由∠1=∠A+∠B看出∠1 ∠A , ∠1 ∠B(填上“> ”或“

环节二:巩固练习 A组 1. 如右图:

∴∠3= ° ∴∠1= °

B

∴∠1= ° ∴∠1= ° ∴∠1= °

2.∠A,∠B,∠C是△ABC的三个内角,并且∠A=90°,∠B=55°,则∠C= °, 则与∠C相邻的外角= °

A

B

D

第3题图 第4题图 3、如图,△ABC中,∠A=60°,∠C=50°,则外角∠CBD= 。 4.如图:△ACD的外角有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一个内角; (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

(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6.△ABC中,∠A=40°,∠B=70°,由∠1= , ∠2= 。

B组: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2:3:4,则三个内角分别是 , 最大的一个外角是 (度) 2.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钝角最多有( )个

(A)1 (B)2 (C)3 (D)以上答案不对 3、如图,∠1= ,∠2= 。

4.△ABC中,∠ACB的外角为100°,其中∠B比∠A小30°,求∠A和∠B的度数。 解:如图,∠ACB的外角为∠1, 设∠A为x,则∠B为∵∠1=∠A+∠B( ) ∠1=100°( ) ∴ ∴

A

B

B

x+( )=100 x=

∴∠A= , ∠B= 。

5.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一点,∠B=∠BAD,∠ADC=80°,∠BAC=70°. 求:(1)∠B的度数; (2)∠C的度数。 解:(1)∵∠ADC是△ABD的外角( )

∴∠ADC=∠ +∠ = °() 又∵∠B=∠ (已知) ∴∠B= °( )

(2)∵∠B+∠ +∠C=180°( )

∴∠C=180°-∠B-∠ ( 等式的性质 ) =

= °

6.如图,在直角△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 ∠BCD=35°,求(1)∠EBC的度数;

(2)∠A的度数.

解:(1)∵CD⊥AB(已知),

∴∠CDB=

∵∠EBC= + ( )

∴∠EBC= +35°= (等量代换).

(2)∵∠EBC=∠A+ ( )

∴∠A= - (等式的性质). ∵∠ACB=90°(已知)

∴∠A= -90°= (等量代换).

C组:

1、如图,∠BOC=100°,∠C=20°,∠B=25°,求∠A.

D

C

2.如图:试求出图中∠1+∠2+∠3的度数.

《三角形的外角》的教学反思

对三角形的外角的教学,通过设计学生学习卷,学生要想基本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我分析学生在三方面是需要加强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学生对外角的理解会产生误区,变成虽然学了外角却不认识外角,所以在学生探索外角定义时重点强调了外角是一个内角的邻补角,又另外补充了两条判断外角的图形,目的在于让学生能清楚地认识什么是外角。感觉到学生在应用学习卷的过程中思维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增加的两条题采用的是黑板统讲,意在引起学生的注意。

2.对三角形外角性质的探索,学生会对相不相邻产生糊涂,所以在这部分强调指出了相邻与不相邻。并帮助学生总结了外角与三个内角的关系:与相邻的内角的关系,和不相邻的内角的关系。

3.对性质的应用在学生完成了练习A组后,与学生一起总结了求角度的方法,让学生对求角度有一定的方法可循。

所以整体来说,本堂课的教学围绕三角形的外角识别、性质及应用展开教学,在讲解外角和内角关系时层层递进,重点得到了突出;注意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点评和分析;对于易错问题及时讲解,举出典型的反例并结合图形进行分析突破了难点;教育了学生要善于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效果较好。 整节课的教学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不足及有待改进:

(1)在处理这些要点时时间的掌握不够好,尤其在第一部分辨析外角时讲述的时间偏多;改进措施:在新课前可适当加一组练习,让学生画一个角的邻补角,再辨析外角可能会好些。

(2)对外角与内角的关系的探索思路还可以作以下改进:在学生明确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后,提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问题,让学生画图,小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从而得出与相邻角和不相邻角的关系这一个系统的知识链。

(3)而在引导学生认清外角以及外角的定理后,没能很好地画龙点睛:告诉学生这条性质的用处——用于求角度,所以学生一开始并不会应用到它,而是走了弯路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去求。若能在学生练习前明确地告诉学生这一知识点的作用,应该能让学生练习更顺利,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到位。

附;公开课学生学习卷(注:方框部分是课堂增加)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四)——三角形的外角(A卷)

第 周星期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叫三角形的外角; 2. 理解三角形外角的两条性质定理;

3.能用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定理解一些计算题。 (二)新课学习:

环节一:探索三角形外角及其性质: 1: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

(1)如右图:与∠ACB是邻补角的有

∠ACB的邻补角又叫做△ABC的外角。 (2)△ABC外角的特点:

① 外角与相邻的内角是互为 角。(填“对顶角”或“邻补角”) ② 外角在三角形的 。(填“内部”或“外部”)

注意: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处有 个外角,它们的关系是: 。 试一试:在下列图形中分别按要求画出一个外角:

B

B

C

C

(1) (2)

(1)在图(1)中画出△ABC中∠ABC处的一个外角. (2)在图(2)中画出△ABC中∠ACB处的一个外角.

2、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A+∠B+∠ =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B=180°-∠

∵∠1+∠ = 180°(邻补角的定义) ∴∠1=180°-∠

∴∠1 ∠A+∠B

性质: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由∠1=∠A+∠B看出∠1 ∠A , ∠1 ∠B(填上“> ”或“

环节二:巩固练习 A组 1. 如右图:

∴∠3= ° ∴∠1= °

B

∴∠1= ° ∴∠1= ° ∴∠1= °

2.∠A,∠B,∠C是△ABC的三个内角,并且∠A=90°,∠B=55°,则∠C= °, 则与∠C相邻的外角= °

A

B

D

第3题图 第4题图 3、如图,△ABC中,∠A=60°,∠C=50°,则外角∠CBD= 。 4.如图:△ACD的外角有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一个内角; (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

(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6.△ABC中,∠A=40°,∠B=70°,由∠1= , ∠2= 。

B组: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2:3:4,则三个内角分别是 , 最大的一个外角是 (度) 2.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钝角最多有( )个

(A)1 (B)2 (C)3 (D)以上答案不对 3、如图,∠1= ,∠2= 。

4.△ABC中,∠ACB的外角为100°,其中∠B比∠A小30°,求∠A和∠B的度数。 解:如图,∠ACB的外角为∠1, 设∠A为x,则∠B为∵∠1=∠A+∠B( ) ∠1=100°( ) ∴ ∴

A

B

B

x+( )=100 x=

∴∠A= , ∠B= 。

5.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一点,∠B=∠BAD,∠ADC=80°,∠BAC=70°. 求:(1)∠B的度数; (2)∠C的度数。 解:(1)∵∠ADC是△ABD的外角( )

∴∠ADC=∠ +∠ = °() 又∵∠B=∠ (已知) ∴∠B= °( )

(2)∵∠B+∠ +∠C=180°( )

∴∠C=180°-∠B-∠ ( 等式的性质 ) =

= °

6.如图,在直角△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 ∠BCD=35°,求(1)∠EBC的度数;

(2)∠A的度数.

解:(1)∵CD⊥AB(已知),

∴∠CDB=

∵∠EBC= + ( )

∴∠EBC= +35°= (等量代换).

(2)∵∠EBC=∠A+ ( )

∴∠A= - (等式的性质). ∵∠ACB=90°(已知)

∴∠A= -90°= (等量代换).

C组:

1、如图,∠BOC=100°,∠C=20°,∠B=25°,求∠A.

D

C

2.如图:试求出图中∠1+∠2+∠3的度数.


相关文章

  • 三角形外角说课稿
  • 三角形外角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实验版)七年级数学(下) 第七章第二节.其教学内容为三角形外角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 ...查看


  • [9.1.2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学反思
  • <9.1.2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学反思 宜潭中心学校---刘书华 "合作探究,实验论证"生动地诠释了新教育的基本理念,本课新知识传授很好的把握三个环节. 一是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验证方法,掌握 ...查看


  • [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
  • 11.2.2<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认识三角形的外角,会画三角形的外角: 2.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及推论: 3.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推论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2)三角 ...查看


  • 三角形外角教案
  • 7.2.2 三角形的外角 [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外角: 2.探索并了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学会运用简单的说理来计算三角形相关的角: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总结能力,体验主动探究的成功和快乐. [ ...查看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 数学导学案 八年级备课组 11.1.1 三角形的边 一.知新 通过预习教材P63-P65的内容,完成下面各题. 1.由不在( )上的三条线段(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可用符号(" ")表示. 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 ...查看


  • 对[多边形的外角和]的反思
  • 我听了范宇老师的课以后,感触很深,特别是她对本节的教学内容挖掘很深,对教材的把握很准.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内容简单明了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接受,并能灵活运用.这是我认为本节最成功的地方.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要帮 ...查看


  •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学反思
  • 体会及反思: 1. 在初一旧教材中完成三角形内外角和的教学之后,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对于多边形的情况如何.结合新教材中这一部分内容的编排,所以特意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这样一堂活动课,希望对于新课程标准思想有所体现. 2. 为了体现课堂以学生为 ...查看


  • 认识三角形
  • 9.1.1认识三角形(1)--三角形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及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外角等概念. 2.了解特殊三角形,并能将三角形按角分类. 3. 熟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三角形及三 ...查看


  •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优秀说课设计
  •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个推论及其证明.体会几何中简单的不等关系的证明.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知的学习熟练证明的步骤与格式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三角形作更全面的思考:让学生初步形成建立数学模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