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课题 智慧广场——找规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圈一圈、数一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难点:发现简单周期问题的规律并能解决问题。

突破措施: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等方式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课 件 第6 课时 教学步骤 个性化修改

复习导入,引起新的思考。

师:同学们,我们从开学到现在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有余数的除法。

师:你觉得这部分知识有用吗?生回答。

师:当然有用。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生活服务的。看一下这两个问题:

28罐饮料,每8罐装一个箱子,至少需要几个箱子?(进一法)

做一件雨衣需要2米布,11米布最多可以做几件雨衣?(去尾法)

学生回答,讲原因。

师: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远远不止这些,不信你瞧!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课件中的小彩旗串,同学们思考:

(1)彩旗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2)每几面彩旗一组?

(3)第17面是什么颜色?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请你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画一画、圈一圈、算一算等)解答,完成后同桌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帮助学生回忆用数一数、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知是以“几个一组”排列的,发现规律的周期性。)

2. 学生汇报方法。

有没有比画一画、数一数更简便的方法?

17÷3=5(组)„„2(面)

结论:第17面是第6组的第2面,是黄色的。

3. 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中每一个数字的含义。

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除以3?

商5表示什么?

余数2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交流汇报。

重点明确:每3面一组,17面小旗中共有完整的5组,余数2说明第17面小旗是第6组的第2面,因为每组的第2面都是黄色的,所以第17面小旗一定是黄色的。

总结方法:圈一圈,算一算,看余数。 (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感受规律排列的周期性;通过交流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互助中共同提高)

4. 方法优化: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用到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些?

(设计意图:通过算法的优化,体会到计算这种方法的简便性。)

5. 试一试。

(1)第25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想:第25面小旗是第( )组的第( )面,

每组的第( )面都是( )色的,

所以,第25面小旗是( )色的。

(2)第2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27÷3=9(组)

思考:没有余数怎么下结论?

三、巩固练习。

1. 课本11页自主练习1题,照样子,动动手,动动脑。

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后进行交流,重点交流运用的方法与策略,进一步体验计算的方法。

2. 课本12页自主练习3题。

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后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

你们能用图形创造一个找规律的问题,考考同桌吗?

四、拓展提升。

1.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利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来找规律,同学们再想想老师一上课与大家讲的那句话:学习数学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生活中有没有找到像小彩旗、珠子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呢?

生思考,自由发言。

师:对了。月亮大约每隔30天圆一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依次更替,一天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再过24小时就到了明天的这个时刻,每星期有7天„„像这种有规律的现象,我们叫它周期现象。(板书)

2. 星期问题

今天是3月30日,星期三(出示日历),那七天前是周几呢?

再往前七天呢?(出示3月份所有的周三,圈出来。)

练习:想一想:一个月(按30天)一般有几个星期日?最多有几个星期日?

3. 十二生肖

师:生活中还有一个每个同学都熟悉的周期现象,生肖。你属什么的?咱们班有属猪的同学吗?猪的后面是哪个属相?再往后呢?每隔12年,生肖就会重复出现,轮回一次。

师:想一想:小明一家人都属鼠,小明今年8岁,爸爸妈妈可能多少岁?

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你就会成长,就会有收获。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节课老师继续和同学们一起探究生活中有趣的数学知识。下课!

板书设计

找规律

17÷3=5(组)„„2(面) 周期现象

圈一圈 算一算 看余数 作业布置(仅限于布置作业的学科)

把所学的知识讲给家长听。

用所学的知识创造一个找规律的题目,和小组同学分享。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课题 智慧广场——找规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圈一圈、数一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难点:发现简单周期问题的规律并能解决问题。

突破措施: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等方式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课 件 第6 课时 教学步骤 个性化修改

复习导入,引起新的思考。

师:同学们,我们从开学到现在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有余数的除法。

师:你觉得这部分知识有用吗?生回答。

师:当然有用。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生活服务的。看一下这两个问题:

28罐饮料,每8罐装一个箱子,至少需要几个箱子?(进一法)

做一件雨衣需要2米布,11米布最多可以做几件雨衣?(去尾法)

学生回答,讲原因。

师: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远远不止这些,不信你瞧!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课件中的小彩旗串,同学们思考:

(1)彩旗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2)每几面彩旗一组?

(3)第17面是什么颜色?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请你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画一画、圈一圈、算一算等)解答,完成后同桌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帮助学生回忆用数一数、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知是以“几个一组”排列的,发现规律的周期性。)

2. 学生汇报方法。

有没有比画一画、数一数更简便的方法?

17÷3=5(组)„„2(面)

结论:第17面是第6组的第2面,是黄色的。

3. 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中每一个数字的含义。

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除以3?

商5表示什么?

余数2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交流汇报。

重点明确:每3面一组,17面小旗中共有完整的5组,余数2说明第17面小旗是第6组的第2面,因为每组的第2面都是黄色的,所以第17面小旗一定是黄色的。

总结方法:圈一圈,算一算,看余数。 (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感受规律排列的周期性;通过交流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互助中共同提高)

4. 方法优化: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用到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些?

(设计意图:通过算法的优化,体会到计算这种方法的简便性。)

5. 试一试。

(1)第25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想:第25面小旗是第( )组的第( )面,

每组的第( )面都是( )色的,

所以,第25面小旗是( )色的。

(2)第2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27÷3=9(组)

思考:没有余数怎么下结论?

三、巩固练习。

1. 课本11页自主练习1题,照样子,动动手,动动脑。

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后进行交流,重点交流运用的方法与策略,进一步体验计算的方法。

2. 课本12页自主练习3题。

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后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

你们能用图形创造一个找规律的问题,考考同桌吗?

四、拓展提升。

1.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利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来找规律,同学们再想想老师一上课与大家讲的那句话:学习数学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生活中有没有找到像小彩旗、珠子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呢?

生思考,自由发言。

师:对了。月亮大约每隔30天圆一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依次更替,一天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再过24小时就到了明天的这个时刻,每星期有7天„„像这种有规律的现象,我们叫它周期现象。(板书)

2. 星期问题

今天是3月30日,星期三(出示日历),那七天前是周几呢?

再往前七天呢?(出示3月份所有的周三,圈出来。)

练习:想一想:一个月(按30天)一般有几个星期日?最多有几个星期日?

3. 十二生肖

师:生活中还有一个每个同学都熟悉的周期现象,生肖。你属什么的?咱们班有属猪的同学吗?猪的后面是哪个属相?再往后呢?每隔12年,生肖就会重复出现,轮回一次。

师:想一想:小明一家人都属鼠,小明今年8岁,爸爸妈妈可能多少岁?

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你就会成长,就会有收获。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节课老师继续和同学们一起探究生活中有趣的数学知识。下课!

板书设计

找规律

17÷3=5(组)„„2(面) 周期现象

圈一圈 算一算 看余数 作业布置(仅限于布置作业的学科)

把所学的知识讲给家长听。

用所学的知识创造一个找规律的题目,和小组同学分享。


相关文章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 找规律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第七单元第85页的例题1.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是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 ...查看


  • 四年级劳动下册教案
  • 四年级劳动下册教案-课程----点击查看参考写作资料 动下册教案 程<劳动与技术>教学概况: 从学生生活中的技能着手,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创造潜能的开发,每一篇课文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是较强的 ...查看


  •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 若干倍, 积也扩大(或缩小) 相同的倍数的 ...查看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欣赏与设计]教案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欣赏与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75页 教学目标: 1.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 2.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3.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新意 ...查看


  • 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 主备人:胡新华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顺序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活动 ...查看


  •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四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识字4 学习目标: ① 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蚊"等6个字. ②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结字方法. ...查看


  •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 教材分析:<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人教版)下册第8单元的内容,是"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实验教材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实验 ...查看


  •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领,交流时做到自然.大方,表达流利,通过介绍.演示.学习,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2.习作练习: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把由不会到会的过 ...查看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的意义]word教案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 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