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传说的兴起与丰富扩大

第1卷第1期V.1N.1

J

吕梁学院学报afLagUe2011年2月Feb.2011

�历史研究�

大禹传说的兴起与丰富扩大

周书灿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要:文献和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时期,大禹传说逐渐兴起�春秋时期,大禹的形象由西周时期的山川神

主向夏宗和人王转化,与此同时,大禹的传说随着人群流动和文化播迁而日渐丰富�

关键词:大禹传说;兴起;扩大中图分类号:K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85X(2011)01-0027-08

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

本纪�中对于黄帝的各种传说采取的更多是怀疑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继�五帝本纪�之后,司马迁�在夏本纪�中用了大量篇幅叙述了传说中的大禹�自此以后一直到清代晚期,时期的

[1]

成的古史

一,山川神主:西周时期大禹的神格及治水传说的真实性

公盨发现之前,基本可以认定为西周时期

�尚书�,�的古籍文献的诗经�某些篇章屡有对大禹

神格的记载�为进一步说明当时人们对大禹传说的

资料,逐一进行细致的考察�

(一)

11-06收稿日期:2010-

,�吕刑�以前,学术界通常依据汉代�书序�以

为周穆王时期作品�经当代史学家研究,

[2]2090只能是吕王之作

,��时

�左传�襄公十一年云:

[3]302

�顾颉刚先生则川三字当连读,非命名之谓也

进一步解释说:

���������

�夏本纪�云:�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

’�主名山川’川神主�此即对于�吕刑�之解说也��,主’为�神主’则其指禹为名山大川之神可[4]4121

知�

[2]2088宗和姬姓祖宗的前面�

,�吕刑�不同来源,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获知所记

西周时期人们心目中禹的身份,确为山川之神�

(二)

[5]3

疑�商颂�五篇乃

生进一步指出,�商颂�

作者简介:周书灿(1967-),男,河南新密人,教授,历史学博士,从事先秦史,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学术史研究�

27

28

年5月14日,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的�序言�中论及顾氏

:

的讨论哄动一时��当时史学界的普通意见似有利于顾氏,可是我个人虽对于他的工作有较高的评价,却绝以为他走得太远,又复失真,所以颇不以他的结

[13]

论为是�

:

[11]

铭文可以互证,顾颉刚的有关意见完全正确�

)公盨铭文中的�天命禹’��并不能作为禹

[14]

,是神而文王不是神的充要条件

嫌�事实上,顾先生对西周时期大禹身份的论断,是颇为严谨的�1923年2月,顾氏在致钱玄同先生的

:

[1]

对于盘古的观念一样�

(禹)神职全在一变化于西周,春秋时期仍在继续:

全体上说,为铺地,陈列山川,治洪水;从农事上说,为治沟洫,事耕稼�耕稼与后稷的事业混淆,而在事实上必先有了土地然后可兴农事,易引起禹的耕稼先于稷的观念,故�閟宫�有后稷缵禹之绪的话�又因当时神人的界限不甚分清,禹又与周族的祖先并

[12][1]

脱离

�云�尚书�洪范�:

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14]

�国语�鲁语�成书时,在当时人们心目中,大禹的形象仍是半神半人�显然,就西周,春秋时期大禹身份问题,顾先生的见解显然比试图对极端疑古学派

错疑所不应疑的学术倾向进行

�禹贡�第三,大禹治水传说发生的地域和制作时代问题�随着考古学资料的日渐丰富和古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大禹治水传说的真实性已经基本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近年来,山西襄汾陶寺,河南辉县孟庄等龙山时代的城址中,相继发现洪水泛滥留下来的痕迹�有的学者认为,陶寺遗址的废弃可能与洪水泛滥有关

[15]

�孟庄龙山城址在龙山文化

晚期至二里头时期以前毁于洪水的迹象十分明

显[16]�在黄河下游的平原地区,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时代的遗址多位于高于周围数米的人工堆筑的

[17]

考古学资料进一步表明,龙山文化晚期洪水发生的地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不仅黄河流域,而且包括淮河流域乃至长江流域均有洪水发生的考古学证据�有的学者认为,长江中下游流经的地区,居民多居住于平原地区,洪水带来的危害远甚于黄河中游地区�低温,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地下水位上涨,使长江流域相当繁盛的稻作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可能是长江流域文明化进程遭到挫折的重要原因之一[17]�很显然,龙山文化晚期,全国范围内如此普遍的洪水传说正是西周以来大禹治水传说发生的深:

[12]

:

的两个地方是塗山与会稽�塗山在淮河旁,淮河的

水患至今依然�会稽在浙东,浙东以山多之故,时发山洪���所以两地尽可都有洪水的传说���禹的故事所以能由越,舒流传至中原,亦因中原有黄河的水患,有求得一水神(或一个有治水的大神通之人)之需要,恰由越,舒传了一个禹来,于是就十分

�洪范�的制作年代,学术界尚存在较大争议�王国维先生以为在周初,刘起釪先生认为当西周时期,杜勇先生以为当春秋时期,郭沫若先生更以为在战国时期,刘节先生更以为当战国末年�参见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清1994年;刘起釪:��洪范��,�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杜勇:��洪范�,华大学出版社,成书时代考制作年代新探��人文杂志�1995年第3期;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页;刘节:��洪�,�东方杂志�1928年1月�笔者以为,范�疏证第二十五卷第二期,西周略早,战国略晚,其更大可能为春秋时期文献�

29

30

成�顾先生对春秋时期大禹身份的转变如是分析:

离�

�五蠹�说:

(二)

为九州,经启九道�

川,陴鄣九泽,丰殖九薮,汩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

信的

禹遂规划的九州

[24-26]

�因禹画九州的传说为本文

所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故不得不继续探讨�就先秦时期的文献和考古学材料表明,九州概念至迟于春秋时期已经发生�春秋时期齐灵公时期的青铜器�齐侯镈钟�铭文论及成汤

益,甚至改变而造成一些差异��从最早源头说,�尚书�禹贡�九州说应该是最早的[29]�事实上,竹书反映的九州在禹治水前即已存在的观点还很值得进一步推敲,尤其是目前尚缺乏可靠的夏代乃至更早的文字资料进行佐证,而且根据前面的分析,春

秋以前人们所论九州仅是一个虚浮的观念,从未形成一个轮廓�因此,�容成氏�九州的地域划分似乎不大可能早于春秋时期�

仿佛今所谓区域�

以下结论:

等分州之书出现�

戎的区域里,这一个九州的区域极像汉的弘农郡,这

祥[33]

等先生均以为�左传�昭公四年司马侯所论

值得重视�如果以后该论点能够获得更为可靠的论

据的支持,这对于流传已久的禹画九州的历史真相的认识,将有很大的帮助�

(三)

�尚书�洪范�追述箕子的话:

31

工,到春秋前期已基本写定为今日所见的本子[34]1218�既然如此,

��洪范�难以为春秋以前的信史是一篇上古时期

用皇极,乂用三德,明用稽疑,念用庶征,向用六福,威用六极等纲领显然是杂糅了殷周以来的各种政治思想和哲学为当时的统治者施政提供参考,时人编织出

合起来称为

�左传�昭公六年:

��左传�中原地区的国家普遍制定刑书昭公六年:

�汤刑�;周有乱政,��三辟之兴,而作而作九刑�皆,叔世也

[35]50

之事也,兵刑分为二,秦汉以下之事也

夷�

��国语与大禹联系起来,并增加了该方面的素材�鲁语下�:

(四)

�:

,�左传�早昭公四年记载椒举对楚子所讲的一段:

,塗山之会

[39]

说�李先生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可以揭示出上

�山海经�大荒北经�

32

古时期的一部分历史真相��左传�文公五年记载:

哉!’

西周以来大禹传说的最基本的素材即为奉天命平治水土,春秋时期随着大禹的身份由山川神主向

:

所以两地尽可都有洪水的传说

�因此,洪水可能仍是

的素材�治水显然不可能是大禹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工程,联合

极合情理的事��史记�夏本纪�,�殷本纪�和�秦本纪�等称益,后稷及商之始祖契,秦之始祖柏翳等四方侯伯均曾参与大禹的治水活动,在我们今天看来,此虽非皆为信史,但其足以从侧面透露出虞,夏之际部落联盟制的若干真实的史影�只是,在淮河流域大禹治水传说的基础上,春秋时期的人们将周穆王破徐威服徐淮各族的地点与大禹治水联合各族

进行会盟的史事,进行巧妙的移花接木,同时又增加了

综上所述,春秋时期的大禹不仅完成了由山川神主向

地大禹传说的更加丰富,又为作为

赐洪范大法,制定�禹刑�,戮防风氏,涂山会盟诸侯,接受

参考文献:

1]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J].努力周报�附刊.

读书杂志,1923.5.6(9).

2]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八册

)[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杨筠如.尚书覈诂[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4]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六卷)[M].台北:台北联经

出版事业公司,1990.

5]王国维.古史新证�

��王国维最后的讲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6]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7]李学勤.

公盨及其重要意义[J].中国历史文物,

2002(6).8]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

J].中国历史文物,2002(6).9]朱凤瀚.公盨铭文初释[J].中国历史文物,2002(6).10]李

零.

公盨发现的意义[

J].中国历史文物,2002(6).

11]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C]//北京大学中

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4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书[

J].努力周报.附刊.读书杂志,

1923.8.5(12).1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M].北京:科

学出版社,1960.14]李

锐.由新出土文献重评顾颉刚先生的

15]梁星鹏,严志斌.陶寺城址的发现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

起源研究的学术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

2002(3).16]袁广阔.关于孟庄龙山城址毁因的思考[

J].考古,2000(3).17]王

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J].考古,2004(1).

18]古史辨(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9]辛树帜.禹贡制作时代的推测(初稿)[

J].西北农学院学报,1957(3).

20]岳红琴.禹贡成书于西周中期说[J].学海,2006(2).

33

[[[[[[[[[[[[[[[[[[[[

��������������������������

[21]岳红琴.禹贡成书时代考[J].图书与情报,2006(5).[30]顾颉刚.州与岳的演变[J].燕京大学.史学年报,1933�����������������������

������������������������(5).[22]岳红琴.公盨与禹贡成书时代[J].中原文物,2009

徐中舒再论小屯与仰韶安阳发掘报告(3).���������������������

[23]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24]邵望平.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C]//考古学文化论

1989.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25][J].东南文化,1995(4).陈剩勇.九州新解

[26]朱渊清.禹画九州论[C]//北京大学考古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5卷).

[31]

.

[J].

,1931(3).

[32]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辛树帜.禹贡新解[[33]郑杰祥.试论夏代历史地理[C].夏史论丛.济南:齐鲁

书社,1985.

[34])[M].北京:中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三册

2005.华书局,

[35]顾颉刚.浪口村随笔[M]卷之二.古代兵刑无别.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6]J].绍兴文周书灿.大禹与防风氏传说的发生与分化[

1983.

������������������

:文物出版社,2006.北京�������������������

理学院学报,2008(3).����������������������[27]陈伟.�竹书容成氏所见的九州[J].中国史研究,2003

����������������������[37]周书灿.虞夏之际族群流徙混融的考古学研究[J].贵(3).�[28].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中容成氏九州晏昌贵���������

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柬释[

[29]易德生.上博竹简容成氏九州刍议[J].江汉论坛,2006

(5).

1959.

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5).

[38]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

����[39]李修松.涂山汇考[J].中国史研究,1999(2).

FE

ZHOUSh-ca

G

(

A

:Accdg

achaegca

aeaaddc

,ea

J,d

215123,CgheWeeZh

)D

a,

e

Y

heGeabegab.TheSgadA

-eAceaTabe,AcefXaDaceagK

echeda:Y

ee

gaeadchg;eche

e

heGea;f

Ped,YheGea’ageaafedfMa

KgfMa.Meahe,eYheGeahaebeceead.

����������������������������������������������

(上接第21页)

FA

TIANJg,Jebecaef

C

(D

A

:

ecefK

Ag.

CLL,

eaead

030600,Cfece,

)h

d-

e

A

fha,heahfc

;a

a

efeggebaedfdefeea-eacega.

:LZeh;heAaec;C

34

第1卷第1期V.1N.1

J

吕梁学院学报afLagUe2011年2月Feb.2011

�历史研究�

大禹传说的兴起与丰富扩大

周书灿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要:文献和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时期,大禹传说逐渐兴起�春秋时期,大禹的形象由西周时期的山川神

主向夏宗和人王转化,与此同时,大禹的传说随着人群流动和文化播迁而日渐丰富�

关键词:大禹传说;兴起;扩大中图分类号:K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85X(2011)01-0027-08

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

本纪�中对于黄帝的各种传说采取的更多是怀疑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继�五帝本纪�之后,司马迁�在夏本纪�中用了大量篇幅叙述了传说中的大禹�自此以后一直到清代晚期,时期的

[1]

成的古史

一,山川神主:西周时期大禹的神格及治水传说的真实性

公盨发现之前,基本可以认定为西周时期

�尚书�,�的古籍文献的诗经�某些篇章屡有对大禹

神格的记载�为进一步说明当时人们对大禹传说的

资料,逐一进行细致的考察�

(一)

11-06收稿日期:2010-

,�吕刑�以前,学术界通常依据汉代�书序�以

为周穆王时期作品�经当代史学家研究,

[2]2090只能是吕王之作

,��时

�左传�襄公十一年云:

[3]302

�顾颉刚先生则川三字当连读,非命名之谓也

进一步解释说:

���������

�夏本纪�云:�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

’�主名山川’川神主�此即对于�吕刑�之解说也��,主’为�神主’则其指禹为名山大川之神可[4]4121

知�

[2]2088宗和姬姓祖宗的前面�

,�吕刑�不同来源,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获知所记

西周时期人们心目中禹的身份,确为山川之神�

(二)

[5]3

疑�商颂�五篇乃

生进一步指出,�商颂�

作者简介:周书灿(1967-),男,河南新密人,教授,历史学博士,从事先秦史,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学术史研究�

27

28

年5月14日,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的�序言�中论及顾氏

:

的讨论哄动一时��当时史学界的普通意见似有利于顾氏,可是我个人虽对于他的工作有较高的评价,却绝以为他走得太远,又复失真,所以颇不以他的结

[13]

论为是�

:

[11]

铭文可以互证,顾颉刚的有关意见完全正确�

)公盨铭文中的�天命禹’��并不能作为禹

[14]

,是神而文王不是神的充要条件

嫌�事实上,顾先生对西周时期大禹身份的论断,是颇为严谨的�1923年2月,顾氏在致钱玄同先生的

:

[1]

对于盘古的观念一样�

(禹)神职全在一变化于西周,春秋时期仍在继续:

全体上说,为铺地,陈列山川,治洪水;从农事上说,为治沟洫,事耕稼�耕稼与后稷的事业混淆,而在事实上必先有了土地然后可兴农事,易引起禹的耕稼先于稷的观念,故�閟宫�有后稷缵禹之绪的话�又因当时神人的界限不甚分清,禹又与周族的祖先并

[12][1]

脱离

�云�尚书�洪范�:

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14]

�国语�鲁语�成书时,在当时人们心目中,大禹的形象仍是半神半人�显然,就西周,春秋时期大禹身份问题,顾先生的见解显然比试图对极端疑古学派

错疑所不应疑的学术倾向进行

�禹贡�第三,大禹治水传说发生的地域和制作时代问题�随着考古学资料的日渐丰富和古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大禹治水传说的真实性已经基本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近年来,山西襄汾陶寺,河南辉县孟庄等龙山时代的城址中,相继发现洪水泛滥留下来的痕迹�有的学者认为,陶寺遗址的废弃可能与洪水泛滥有关

[15]

�孟庄龙山城址在龙山文化

晚期至二里头时期以前毁于洪水的迹象十分明

显[16]�在黄河下游的平原地区,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时代的遗址多位于高于周围数米的人工堆筑的

[17]

考古学资料进一步表明,龙山文化晚期洪水发生的地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不仅黄河流域,而且包括淮河流域乃至长江流域均有洪水发生的考古学证据�有的学者认为,长江中下游流经的地区,居民多居住于平原地区,洪水带来的危害远甚于黄河中游地区�低温,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地下水位上涨,使长江流域相当繁盛的稻作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可能是长江流域文明化进程遭到挫折的重要原因之一[17]�很显然,龙山文化晚期,全国范围内如此普遍的洪水传说正是西周以来大禹治水传说发生的深:

[12]

:

的两个地方是塗山与会稽�塗山在淮河旁,淮河的

水患至今依然�会稽在浙东,浙东以山多之故,时发山洪���所以两地尽可都有洪水的传说���禹的故事所以能由越,舒流传至中原,亦因中原有黄河的水患,有求得一水神(或一个有治水的大神通之人)之需要,恰由越,舒传了一个禹来,于是就十分

�洪范�的制作年代,学术界尚存在较大争议�王国维先生以为在周初,刘起釪先生认为当西周时期,杜勇先生以为当春秋时期,郭沫若先生更以为在战国时期,刘节先生更以为当战国末年�参见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清1994年;刘起釪:��洪范��,�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杜勇:��洪范�,华大学出版社,成书时代考制作年代新探��人文杂志�1995年第3期;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页;刘节:��洪�,�东方杂志�1928年1月�笔者以为,范�疏证第二十五卷第二期,西周略早,战国略晚,其更大可能为春秋时期文献�

29

30

成�顾先生对春秋时期大禹身份的转变如是分析:

离�

�五蠹�说:

(二)

为九州,经启九道�

川,陴鄣九泽,丰殖九薮,汩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

信的

禹遂规划的九州

[24-26]

�因禹画九州的传说为本文

所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故不得不继续探讨�就先秦时期的文献和考古学材料表明,九州概念至迟于春秋时期已经发生�春秋时期齐灵公时期的青铜器�齐侯镈钟�铭文论及成汤

益,甚至改变而造成一些差异��从最早源头说,�尚书�禹贡�九州说应该是最早的[29]�事实上,竹书反映的九州在禹治水前即已存在的观点还很值得进一步推敲,尤其是目前尚缺乏可靠的夏代乃至更早的文字资料进行佐证,而且根据前面的分析,春

秋以前人们所论九州仅是一个虚浮的观念,从未形成一个轮廓�因此,�容成氏�九州的地域划分似乎不大可能早于春秋时期�

仿佛今所谓区域�

以下结论:

等分州之书出现�

戎的区域里,这一个九州的区域极像汉的弘农郡,这

祥[33]

等先生均以为�左传�昭公四年司马侯所论

值得重视�如果以后该论点能够获得更为可靠的论

据的支持,这对于流传已久的禹画九州的历史真相的认识,将有很大的帮助�

(三)

�尚书�洪范�追述箕子的话:

31

工,到春秋前期已基本写定为今日所见的本子[34]1218�既然如此,

��洪范�难以为春秋以前的信史是一篇上古时期

用皇极,乂用三德,明用稽疑,念用庶征,向用六福,威用六极等纲领显然是杂糅了殷周以来的各种政治思想和哲学为当时的统治者施政提供参考,时人编织出

合起来称为

�左传�昭公六年:

��左传�中原地区的国家普遍制定刑书昭公六年:

�汤刑�;周有乱政,��三辟之兴,而作而作九刑�皆,叔世也

[35]50

之事也,兵刑分为二,秦汉以下之事也

夷�

��国语与大禹联系起来,并增加了该方面的素材�鲁语下�:

(四)

�:

,�左传�早昭公四年记载椒举对楚子所讲的一段:

,塗山之会

[39]

说�李先生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可以揭示出上

�山海经�大荒北经�

32

古时期的一部分历史真相��左传�文公五年记载:

哉!’

西周以来大禹传说的最基本的素材即为奉天命平治水土,春秋时期随着大禹的身份由山川神主向

:

所以两地尽可都有洪水的传说

�因此,洪水可能仍是

的素材�治水显然不可能是大禹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工程,联合

极合情理的事��史记�夏本纪�,�殷本纪�和�秦本纪�等称益,后稷及商之始祖契,秦之始祖柏翳等四方侯伯均曾参与大禹的治水活动,在我们今天看来,此虽非皆为信史,但其足以从侧面透露出虞,夏之际部落联盟制的若干真实的史影�只是,在淮河流域大禹治水传说的基础上,春秋时期的人们将周穆王破徐威服徐淮各族的地点与大禹治水联合各族

进行会盟的史事,进行巧妙的移花接木,同时又增加了

综上所述,春秋时期的大禹不仅完成了由山川神主向

地大禹传说的更加丰富,又为作为

赐洪范大法,制定�禹刑�,戮防风氏,涂山会盟诸侯,接受

参考文献:

1]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J].努力周报�附刊.

读书杂志,1923.5.6(9).

2]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八册

)[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杨筠如.尚书覈诂[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4]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六卷)[M].台北:台北联经

出版事业公司,1990.

5]王国维.古史新证�

��王国维最后的讲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6]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7]李学勤.

公盨及其重要意义[J].中国历史文物,

2002(6).8]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

J].中国历史文物,2002(6).9]朱凤瀚.公盨铭文初释[J].中国历史文物,2002(6).10]李

零.

公盨发现的意义[

J].中国历史文物,2002(6).

11]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C]//北京大学中

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4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书[

J].努力周报.附刊.读书杂志,

1923.8.5(12).1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M].北京:科

学出版社,1960.14]李

锐.由新出土文献重评顾颉刚先生的

15]梁星鹏,严志斌.陶寺城址的发现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

起源研究的学术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

2002(3).16]袁广阔.关于孟庄龙山城址毁因的思考[

J].考古,2000(3).17]王

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J].考古,2004(1).

18]古史辨(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9]辛树帜.禹贡制作时代的推测(初稿)[

J].西北农学院学报,1957(3).

20]岳红琴.禹贡成书于西周中期说[J].学海,2006(2).

33

[[[[[[[[[[[[[[[[[[[[

��������������������������

[21]岳红琴.禹贡成书时代考[J].图书与情报,2006(5).[30]顾颉刚.州与岳的演变[J].燕京大学.史学年报,1933�����������������������

������������������������(5).[22]岳红琴.公盨与禹贡成书时代[J].中原文物,2009

徐中舒再论小屯与仰韶安阳发掘报告(3).���������������������

[23]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24]邵望平.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C]//考古学文化论

1989.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25][J].东南文化,1995(4).陈剩勇.九州新解

[26]朱渊清.禹画九州论[C]//北京大学考古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5卷).

[31]

.

[J].

,1931(3).

[32]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辛树帜.禹贡新解[[33]郑杰祥.试论夏代历史地理[C].夏史论丛.济南:齐鲁

书社,1985.

[34])[M].北京:中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三册

2005.华书局,

[35]顾颉刚.浪口村随笔[M]卷之二.古代兵刑无别.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6]J].绍兴文周书灿.大禹与防风氏传说的发生与分化[

1983.

������������������

:文物出版社,2006.北京�������������������

理学院学报,2008(3).����������������������[27]陈伟.�竹书容成氏所见的九州[J].中国史研究,2003

����������������������[37]周书灿.虞夏之际族群流徙混融的考古学研究[J].贵(3).�[28].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中容成氏九州晏昌贵���������

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柬释[

[29]易德生.上博竹简容成氏九州刍议[J].江汉论坛,2006

(5).

1959.

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5).

[38]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

����[39]李修松.涂山汇考[J].中国史研究,1999(2).

FE

ZHOUSh-ca

G

(

A

:Accdg

achaegca

aeaaddc

,ea

J,d

215123,CgheWeeZh

)D

a,

e

Y

heGeabegab.TheSgadA

-eAceaTabe,AcefXaDaceagK

echeda:Y

ee

gaeadchg;eche

e

heGea;f

Ped,YheGea’ageaafedfMa

KgfMa.Meahe,eYheGeahaebeceead.

����������������������������������������������

(上接第21页)

FA

TIANJg,Jebecaef

C

(D

A

:

ecefK

Ag.

CLL,

eaead

030600,Cfece,

)h

d-

e

A

fha,heahfc

;a

a

efeggebaedfdefeea-eacega.

:LZeh;heAaec;C

34


相关文章

  • 川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教案远古传说四川
  •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4.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 ...查看


  •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蕴义与影响的再审视
  •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蕴义与影响的再审视 乔治忠 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摘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 ...查看


  •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蕴义与影响的再审视 1
  •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蕴义与影响的再审视 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摘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 ...查看


  • 人教版2017初一历史常考知识点整理
  • 1.元谋人的历史地位?答: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古老人类. 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古老人类是?答:元谋人. (注:1.2两小题问题和答案是交换的,后面也可以把答案变成问题,提问!) 3.火的作用及评价?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 ...查看


  • 大禹治水的传说
  • 大禹治水的传说 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大汶口文化,其中大禹治水的传说在宁阳及周边地区就已流传3000多年.2009年<大禹治水的传说>被山东省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 ...查看


  •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
  • 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1.1简介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发源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等几个时期. 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为中国原始社会阶段.此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级阶段,生 ...查看


  • 通过神话传说推测汉人起源
  • 根据神话传说推测中国起源 最近看了国外写的一本书<全球通史>,其中对于中国的起源与我们曾经在历史课本上的观点相去甚远.因此我对于这种观点产生了质疑.中国最早的奴隶社会到底是夏朝还是商朝?所谓的炎黄子孙到底是否存在? 我很关心民族 ...查看


  • 重庆地名由来
  • 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远在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人类. 正是这些最早的重庆居民,创造了重庆最古老的历史文明.约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地区,已形成强大的奴隶制部族联盟,统称" ...查看


  •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
  •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远古时代的传说,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曲折而漫长的历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