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28

化学教学

2008年.第6期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茆建军

(滨海中学,江苏滨海224500)

摘要:探讨了化学概念学习的策略问题,提出了“概念形成策略、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等有效教学策

略。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概念;教学策略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6-002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

A—表示要学习的新概念

a,a2

识体系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基本概念的教学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好化学

的基础。许多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时,只是去背诵、记忆概念的定义。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困难重重,不知如何运用;有的学生则反映化学基本概念抽象、难懂,不如元素化合

习。

a广嚷示化学概念的具体例证

由于A处于例证上位。这种学习常称为上位学

概念形成策略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具体例证中,以比较、辨别、抽象等形式自己概括得出事物关键特征的一种学习策略。这种学习策略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运用概念形成策略一般要经历以下3个阶段:

首先。收集足够多的与要形成的化学概念有关

物知识易学。等等。心理学研究表明,概念的学习

过程是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各种各样的具

体事例进行分析、概括,从而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的过程。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

这一过程中。对具体事例的选择和分析、对概念关键特征的突出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影响概念学习的重要因素。

针对化学概念知识的特点。在遵循一般学习规

的具体例证,这是获得感性认识阶段。具体例证的

获得有多种方式,可以直接从教科书或教师那里获得,可以亲自动手实验,也可以查阅资料,只要能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要尽量自己动手。化学实验是获得例证常用的方式,学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并实施实验,通过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获得有关例

律的基础上.本文是笔者在教会学生化学概念的学

习策略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

1概念形成策略

化学概念至少包含4个要素,一是概念的名称,如“酸”、“碱”、“盐”等,它们各代表一类事物;二概念的内涵,指概念正例的共同本质属性;三是概念的外延,即概念所包含的一切对象;四是概念的正例、反例。‘同类事物即为其正例。非同类

证,对理解抽象的化学基本理论概念较为有利。

其次,是自觉地对获得的具体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提取其共同的特征信息.逐步舍弃干扰信息,然后将特征信息进一步抽象和概括,这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需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形成化学概念的关键。

事物则为反例。如盐酸、硫酸、硝酸等是酸的正

例,氢氧化钠等为其反例。概念形成是通过知觉、辨别、假设、检验等心理过程,找到被肯定的属性并将之应用到概念正例中,排除非本质属性。发现概念关键属性的过程。概念的形成可用如下图式来概括:

最后,将获得的结论与同伴展开交流.在交流

中使正确的观点进一步得到明确。并在练习应用中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运用概念形成策略时,概念的具体例证越丰

富,关键特征越明显。越有利于概念的学习和理

解。概念学习不仅要求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

万方数据 

2008年.第6期课程改革

征.而且要求它能排除非本质特征。因此,在学习中应重视通过变式与比较的方式,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清晰、更准确。

所谓变式是从材料方面促进理解,比较则是从方法方面来促进理解。一切包含概念关键特征的事物都是概念的正例。变式变是指概念正例的变化。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硫与氧气反应、氢气与氧气反应等。这些反应事实就是“化合反应”这一概念的正例。在这些正例中,.“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是概念的关键特征.而这些反应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颜色、状态、反应现象等方面的特征则是属于无关特征。这些无关特征往往会干扰学生对概念关键特征的把握。在学习中通过对不同的变式进行比较。突出概念正例的关键特征,舍弃其无关特征。可以使获得的概念更精确、稳定和易于迁移。

案例1概念形成策略示例

“电离”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为学生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感觉到物质电离后自由离子移动的过程.学生难以接受这样的化学结论。

首先,教师可演示氢氧化钠溶液、氨水、蔗糖溶液、酒精、硫酸、醋酸等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或者是由学生自己完成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学生观察到有些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有些则不能导电的实验例证。不同的合作小组相互交流各自的实验结果。从而使获得的例证更充分。

其次。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这样能比

较容易形成电离的概念.从而正确理解、认识电解

质与非电解质的内涵。与此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实验。使学生获得不同物质导电能力有强有弱的感性知识,这样。对学生形成全部电离和部分电离的理论概念.找到了极有说服力的依据。

最后。通过nash动画展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过程。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盐酸、硫酸、硝酸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通过师生、生生间相互交流与讨论.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再引导学生自己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学生掌握电离概念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电离概念的理解。

2概念同化策略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I

P)认为,同

化是指主体利用已有的心理机能结构一图式。对外

万 

方数据界刺激进行过滤或改变的作用,将外界刺激吸收到本身的结构中。引起图式量变的过程。同化理论的核心是:新的意义是新知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

或命题相互作用的产物。概念和原理学习的实质是

新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通过相互作

用。建立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新旧概念的相互作

用,就是新旧意义的同化,其结果是新概念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得以丰富和扩大。所谓概念同化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的概念来学习新概念的一种方法。在概

念同化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起着

决定作用。运用概念同化策略,一般要经历以下3个环节:

首先.寻找并激活认知结构中与新概念学习相

关的已有概念,这是概念同化的前提,通过将新概

念与已有概念建立联系,初步理解新概念的涵义。

其次,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进行精确类比。这个过程包含了对新旧概念的各方面之间的比较.既

要找出二者的相同之处,又要认识到其差异,毕竟

它们不完全相同。这是在新旧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是概念同化策略的关键。

最后,将相关的概念融会贯通,使新概念以适

当的方式纳入认知结构之中。形成系统的概念网络

体系。便于记忆和运用。

概念同化策略能够较精确地将新旧概念联系起来。使学习者运用已有的概念去掌握新概念。在概念同化过程中,学习者是否具有与新概念学习相关的适当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清晰和稳定性是影响概念同化的重要因素。

案例2概念同化策略示例

按照高中教材内容的编排.学生在学习“电离

平衡”概念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因此,对“电离平衡”的学习就不必先让学

生去观察有关的实验现象或收集有关的事实.而是可以采取“概念同化”的策略进行学习。

首先。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化学平衡”的知

识,将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建立起联系,初步理解

电离平衡的涵义。

其次,将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进行精确类比,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点(即异同点)。它们的相同点

在于都具有“平衡”的一般特征(动、定、变等)。平衡

移动原理对二者都适用等:二者的区别在于建立平

衡的本质不同(电离平衡是由弱电解质的部分电离所引起的),影响平衡的外部因素不完全相同等。通

化学教学2008年,第6期

过这样一个比较过程,能够促进对新旧概念关键特征的把握,有利于准确理解概念。

最后,在明确了二者的异同点之后。通过对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分析,将相关的概念从不同侧

面联系起来,形成概念的整体结构.使“平衡”的

概念体系进一步扩大。

根据新概念和原有知识结构中用来同化新概念

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分为下位学习和并列学习。当要学习的新概念与头脑中要同化的概念之间存在一种类属关系时,这是所进行的概念学习就是下位学习。例如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知识以后,再进行氧族元素的学习。由于氧族元素许多性质(下位知识)的递变规律知识都已经包含在元素周期律(上位知识)之中,而氧族元素知识的学习只是验证、细化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新概念的习得有时不能通过同化到原有的上位概念中习得,但它与知识

结构中的整个内容具有一般的关系,此类概念学习

时.一般就采用并列结合学习模式,即通过分析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j分析,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初中化学中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者之间的关系就不能相互包含。但它们之间有共同之处(都是从物质组成和数目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学习了前者。再学习后者时.就属于并列结合学习。

进行概念同化学习时。关键是要把握好新概念和原有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这就要求教师先要分析出学生头脑中具有的原有概念是什么,它们与新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在教学时,就要将新概念的定义或特征描述呈现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在两者概念之间建立联系,以促使同化。以同化的方式习得概念.也需要用概念的例证来演示概念的重要特征。这样做可以增加概念运用于新情境的机

会。为此要给出来自不同情境的概念例证。

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实现概念同化应具备一定条件:首先.学习者要具备把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关联起来的意向;其次.学习材料呈现新概念对学习者必须具有潜在意义.表现在:一是学习的概念本身应具有逻辑意义:二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具备同化新概念的适当上位概念。实现概念同化,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会导致机械学习。

3概念图策略

一个化学概念的获得,既包括对它本身涵义的理解,同时还包括对不同概念间的各种相互联系的

万 

方数据理解。新的概念只有纳入相应的概念系统中,与其他概念建立其必然的联系。才能被学习者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图策略是指学习者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概念的意义以及与其他概念之间联系的一种策略。

一个完整的概念图要包括命题、层次等级、横

向联系和实例4个方面:

①命题:命题是两个概念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

成的.例如“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rim~lOOnm

之间的分散质”,这个命题是通过“是”而形成的。

②层次等级:概念图中的概念必须是有层次的,这以概念的抽象水平为依据。一般说来,最抽

象的概念列于图的上方.具体的实例列于图的下方,中间按抽象程序依次排列各个概念。

③横向联系:概念图必须反映同一或不同抽象

层次概念之间的“横向”联系,这种联系的揭示往往标志着学生的创造能力。

④实例:概念图不只是抽象的概念,还需要用

具体实例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在绘制概念图时。首先要抓住核心概念的定义及其直接相关的中心内容。其次抓其他的性质特征,然后再抓它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概念图(下图为“胶体”概念的概念图)制作是一种将教学内容中的概念和命题具体化的技术,它是一种有效的“学会学习”的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通过概念和连接词构成的命题的形式可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逐渐引导学生完成概念图的绘制过程.使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匦噩}÷匝卿喇墨譬嚣挈一个整体的印象。

fl-z磊-I匦弘烟.云、雾

。豳焉》盘纛…

图1

“股体”概念的概念图

概念图的实质就是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

之间的意义联系。它帮助学生首先弄清楚并理解教学内容中少数关键性的概念。最后用具体的知识或实例来佐证和充实概念。通过概念和连接词构成的

命题的形式可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

系。学生掌握概念图策略的过程可分为以下3个环节:

首先,教师要结合具体实例给学生讲清楚概念

2008年,第6期课程改革

31

图的构成及其制作步骤,给学生做出示范;

其次,学生模仿教师的步骤,师生共同编制概念图。教师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概念图的制作技术;

最后,学生自己制作有关的概念图,并相互交流、比较和评价。及时对自己的概念图进行修改和补充.从而加深对有关概念及其内在联系的理解。一般通过这三个环节的学习,学生都能掌握概念图策略.而且有的学生还能绘制出一些极有创造力和趣味性的概念图。

匝亟巫亟亟巫亟卜—匡巫亘巫盈一匝垂互亟亟互亟亟巫巫卜—÷匡匦固

图2概念图策略教学过程示意图

概念图已被证明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但要防止变成灌输学习、机械学习的又一种工具。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要启发学生掌握这种结构化的方式,使

教学策略转化成为学生的有效的学习策略;另一方

面,借助于概念图,还可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即引导学生注意改进个人的学习方法。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和意识。

当然,不论哪种教学策略,它在适用范围上都有一定的限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与特性。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在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中实现学生认知成长的过程。

概念图是一种能形象表达命题网络中一系列概

念含义及其关系的图解。对于化学概念学习。只有理清概念关联。并纳入系统之中,才能真正掌握它。当学生把所学到的化学概念经过自己的综合整理,并通过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分散的概念系统化、结构化时,他们对概念的把握才能更准确,理解得更深刻。并且能够对其他化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有效的迁移。化学知识的系统化就是要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化学概念教学深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概念体系的建立。因此。化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并教会学生把学过的概念进行分析、比较。揭示概念的共性、特性、联系和差别,形成概念的结构。

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强调学生自身对知识的建构过程,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AR,教-g出版社,2003.【2】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钟启泉.崔允都,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磊.科学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基础【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9"-65.

[615-.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M】.化学教学.2005.(7—8):33.

以苏教版“酚的性质和应用"为例谈教学设计

王芳1。童宝康:

(1.浙江绍兴鲁迅中学分校;2.浙江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浙江绍兴312030)

摘要:本文以苏教版《酚的性质和应用》为例,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效果评价的设计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学设计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效果评价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6—0031—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是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保障,它具有基础性、前瞻性、规划性。教学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

研究为基础,依据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计

划安排教学的全过程,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苏教版《酚的性质和应用》谈教学设

响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所谓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

统的科学方法,以学习(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的

计中的几个问题。

1教学目标的设计

万方数据 

28

化学教学

2008年.第6期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茆建军

(滨海中学,江苏滨海224500)

摘要:探讨了化学概念学习的策略问题,提出了“概念形成策略、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等有效教学策

略。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概念;教学策略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6-002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

A—表示要学习的新概念

a,a2

识体系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基本概念的教学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好化学

的基础。许多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时,只是去背诵、记忆概念的定义。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困难重重,不知如何运用;有的学生则反映化学基本概念抽象、难懂,不如元素化合

习。

a广嚷示化学概念的具体例证

由于A处于例证上位。这种学习常称为上位学

概念形成策略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具体例证中,以比较、辨别、抽象等形式自己概括得出事物关键特征的一种学习策略。这种学习策略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运用概念形成策略一般要经历以下3个阶段:

首先。收集足够多的与要形成的化学概念有关

物知识易学。等等。心理学研究表明,概念的学习

过程是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各种各样的具

体事例进行分析、概括,从而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的过程。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

这一过程中。对具体事例的选择和分析、对概念关键特征的突出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影响概念学习的重要因素。

针对化学概念知识的特点。在遵循一般学习规

的具体例证,这是获得感性认识阶段。具体例证的

获得有多种方式,可以直接从教科书或教师那里获得,可以亲自动手实验,也可以查阅资料,只要能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要尽量自己动手。化学实验是获得例证常用的方式,学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并实施实验,通过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获得有关例

律的基础上.本文是笔者在教会学生化学概念的学

习策略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

1概念形成策略

化学概念至少包含4个要素,一是概念的名称,如“酸”、“碱”、“盐”等,它们各代表一类事物;二概念的内涵,指概念正例的共同本质属性;三是概念的外延,即概念所包含的一切对象;四是概念的正例、反例。‘同类事物即为其正例。非同类

证,对理解抽象的化学基本理论概念较为有利。

其次,是自觉地对获得的具体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提取其共同的特征信息.逐步舍弃干扰信息,然后将特征信息进一步抽象和概括,这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需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形成化学概念的关键。

事物则为反例。如盐酸、硫酸、硝酸等是酸的正

例,氢氧化钠等为其反例。概念形成是通过知觉、辨别、假设、检验等心理过程,找到被肯定的属性并将之应用到概念正例中,排除非本质属性。发现概念关键属性的过程。概念的形成可用如下图式来概括:

最后,将获得的结论与同伴展开交流.在交流

中使正确的观点进一步得到明确。并在练习应用中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运用概念形成策略时,概念的具体例证越丰

富,关键特征越明显。越有利于概念的学习和理

解。概念学习不仅要求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

万方数据 

2008年.第6期课程改革

征.而且要求它能排除非本质特征。因此,在学习中应重视通过变式与比较的方式,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清晰、更准确。

所谓变式是从材料方面促进理解,比较则是从方法方面来促进理解。一切包含概念关键特征的事物都是概念的正例。变式变是指概念正例的变化。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硫与氧气反应、氢气与氧气反应等。这些反应事实就是“化合反应”这一概念的正例。在这些正例中,.“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是概念的关键特征.而这些反应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颜色、状态、反应现象等方面的特征则是属于无关特征。这些无关特征往往会干扰学生对概念关键特征的把握。在学习中通过对不同的变式进行比较。突出概念正例的关键特征,舍弃其无关特征。可以使获得的概念更精确、稳定和易于迁移。

案例1概念形成策略示例

“电离”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为学生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感觉到物质电离后自由离子移动的过程.学生难以接受这样的化学结论。

首先,教师可演示氢氧化钠溶液、氨水、蔗糖溶液、酒精、硫酸、醋酸等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或者是由学生自己完成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学生观察到有些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有些则不能导电的实验例证。不同的合作小组相互交流各自的实验结果。从而使获得的例证更充分。

其次。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这样能比

较容易形成电离的概念.从而正确理解、认识电解

质与非电解质的内涵。与此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实验。使学生获得不同物质导电能力有强有弱的感性知识,这样。对学生形成全部电离和部分电离的理论概念.找到了极有说服力的依据。

最后。通过nash动画展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过程。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盐酸、硫酸、硝酸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通过师生、生生间相互交流与讨论.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再引导学生自己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学生掌握电离概念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电离概念的理解。

2概念同化策略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I

P)认为,同

化是指主体利用已有的心理机能结构一图式。对外

万 

方数据界刺激进行过滤或改变的作用,将外界刺激吸收到本身的结构中。引起图式量变的过程。同化理论的核心是:新的意义是新知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

或命题相互作用的产物。概念和原理学习的实质是

新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通过相互作

用。建立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新旧概念的相互作

用,就是新旧意义的同化,其结果是新概念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得以丰富和扩大。所谓概念同化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的概念来学习新概念的一种方法。在概

念同化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起着

决定作用。运用概念同化策略,一般要经历以下3个环节:

首先.寻找并激活认知结构中与新概念学习相

关的已有概念,这是概念同化的前提,通过将新概

念与已有概念建立联系,初步理解新概念的涵义。

其次,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进行精确类比。这个过程包含了对新旧概念的各方面之间的比较.既

要找出二者的相同之处,又要认识到其差异,毕竟

它们不完全相同。这是在新旧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是概念同化策略的关键。

最后,将相关的概念融会贯通,使新概念以适

当的方式纳入认知结构之中。形成系统的概念网络

体系。便于记忆和运用。

概念同化策略能够较精确地将新旧概念联系起来。使学习者运用已有的概念去掌握新概念。在概念同化过程中,学习者是否具有与新概念学习相关的适当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清晰和稳定性是影响概念同化的重要因素。

案例2概念同化策略示例

按照高中教材内容的编排.学生在学习“电离

平衡”概念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因此,对“电离平衡”的学习就不必先让学

生去观察有关的实验现象或收集有关的事实.而是可以采取“概念同化”的策略进行学习。

首先。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化学平衡”的知

识,将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建立起联系,初步理解

电离平衡的涵义。

其次,将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进行精确类比,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点(即异同点)。它们的相同点

在于都具有“平衡”的一般特征(动、定、变等)。平衡

移动原理对二者都适用等:二者的区别在于建立平

衡的本质不同(电离平衡是由弱电解质的部分电离所引起的),影响平衡的外部因素不完全相同等。通

化学教学2008年,第6期

过这样一个比较过程,能够促进对新旧概念关键特征的把握,有利于准确理解概念。

最后,在明确了二者的异同点之后。通过对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分析,将相关的概念从不同侧

面联系起来,形成概念的整体结构.使“平衡”的

概念体系进一步扩大。

根据新概念和原有知识结构中用来同化新概念

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分为下位学习和并列学习。当要学习的新概念与头脑中要同化的概念之间存在一种类属关系时,这是所进行的概念学习就是下位学习。例如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知识以后,再进行氧族元素的学习。由于氧族元素许多性质(下位知识)的递变规律知识都已经包含在元素周期律(上位知识)之中,而氧族元素知识的学习只是验证、细化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新概念的习得有时不能通过同化到原有的上位概念中习得,但它与知识

结构中的整个内容具有一般的关系,此类概念学习

时.一般就采用并列结合学习模式,即通过分析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j分析,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初中化学中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者之间的关系就不能相互包含。但它们之间有共同之处(都是从物质组成和数目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学习了前者。再学习后者时.就属于并列结合学习。

进行概念同化学习时。关键是要把握好新概念和原有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这就要求教师先要分析出学生头脑中具有的原有概念是什么,它们与新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在教学时,就要将新概念的定义或特征描述呈现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在两者概念之间建立联系,以促使同化。以同化的方式习得概念.也需要用概念的例证来演示概念的重要特征。这样做可以增加概念运用于新情境的机

会。为此要给出来自不同情境的概念例证。

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实现概念同化应具备一定条件:首先.学习者要具备把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关联起来的意向;其次.学习材料呈现新概念对学习者必须具有潜在意义.表现在:一是学习的概念本身应具有逻辑意义:二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具备同化新概念的适当上位概念。实现概念同化,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会导致机械学习。

3概念图策略

一个化学概念的获得,既包括对它本身涵义的理解,同时还包括对不同概念间的各种相互联系的

万 

方数据理解。新的概念只有纳入相应的概念系统中,与其他概念建立其必然的联系。才能被学习者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图策略是指学习者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概念的意义以及与其他概念之间联系的一种策略。

一个完整的概念图要包括命题、层次等级、横

向联系和实例4个方面:

①命题:命题是两个概念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

成的.例如“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rim~lOOnm

之间的分散质”,这个命题是通过“是”而形成的。

②层次等级:概念图中的概念必须是有层次的,这以概念的抽象水平为依据。一般说来,最抽

象的概念列于图的上方.具体的实例列于图的下方,中间按抽象程序依次排列各个概念。

③横向联系:概念图必须反映同一或不同抽象

层次概念之间的“横向”联系,这种联系的揭示往往标志着学生的创造能力。

④实例:概念图不只是抽象的概念,还需要用

具体实例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在绘制概念图时。首先要抓住核心概念的定义及其直接相关的中心内容。其次抓其他的性质特征,然后再抓它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概念图(下图为“胶体”概念的概念图)制作是一种将教学内容中的概念和命题具体化的技术,它是一种有效的“学会学习”的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通过概念和连接词构成的命题的形式可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逐渐引导学生完成概念图的绘制过程.使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匦噩}÷匝卿喇墨譬嚣挈一个整体的印象。

fl-z磊-I匦弘烟.云、雾

。豳焉》盘纛…

图1

“股体”概念的概念图

概念图的实质就是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

之间的意义联系。它帮助学生首先弄清楚并理解教学内容中少数关键性的概念。最后用具体的知识或实例来佐证和充实概念。通过概念和连接词构成的

命题的形式可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

系。学生掌握概念图策略的过程可分为以下3个环节:

首先,教师要结合具体实例给学生讲清楚概念

2008年,第6期课程改革

31

图的构成及其制作步骤,给学生做出示范;

其次,学生模仿教师的步骤,师生共同编制概念图。教师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概念图的制作技术;

最后,学生自己制作有关的概念图,并相互交流、比较和评价。及时对自己的概念图进行修改和补充.从而加深对有关概念及其内在联系的理解。一般通过这三个环节的学习,学生都能掌握概念图策略.而且有的学生还能绘制出一些极有创造力和趣味性的概念图。

匝亟巫亟亟巫亟卜—匡巫亘巫盈一匝垂互亟亟互亟亟巫巫卜—÷匡匦固

图2概念图策略教学过程示意图

概念图已被证明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但要防止变成灌输学习、机械学习的又一种工具。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要启发学生掌握这种结构化的方式,使

教学策略转化成为学生的有效的学习策略;另一方

面,借助于概念图,还可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即引导学生注意改进个人的学习方法。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和意识。

当然,不论哪种教学策略,它在适用范围上都有一定的限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与特性。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在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中实现学生认知成长的过程。

概念图是一种能形象表达命题网络中一系列概

念含义及其关系的图解。对于化学概念学习。只有理清概念关联。并纳入系统之中,才能真正掌握它。当学生把所学到的化学概念经过自己的综合整理,并通过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分散的概念系统化、结构化时,他们对概念的把握才能更准确,理解得更深刻。并且能够对其他化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有效的迁移。化学知识的系统化就是要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化学概念教学深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概念体系的建立。因此。化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并教会学生把学过的概念进行分析、比较。揭示概念的共性、特性、联系和差别,形成概念的结构。

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强调学生自身对知识的建构过程,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AR,教-g出版社,2003.【2】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钟启泉.崔允都,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磊.科学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基础【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9"-65.

[615-.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M】.化学教学.2005.(7—8):33.

以苏教版“酚的性质和应用"为例谈教学设计

王芳1。童宝康:

(1.浙江绍兴鲁迅中学分校;2.浙江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浙江绍兴312030)

摘要:本文以苏教版《酚的性质和应用》为例,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效果评价的设计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学设计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效果评价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6—0031—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是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保障,它具有基础性、前瞻性、规划性。教学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

研究为基础,依据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计

划安排教学的全过程,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苏教版《酚的性质和应用》谈教学设

响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所谓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

统的科学方法,以学习(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的

计中的几个问题。

1教学目标的设计

万方数据 


相关文章

  • 杭州市第19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结果
  •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 杭州市第 19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评选结果 中学政治 一等奖( 一等奖(3 篇) 萧山二中 萧山八中 富阳洞桥镇中学 徐仲桥 李亮亮 周水华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处理的实践与研 ...查看


  • 化学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 资料整理 第五小组 策略性知识 一.定义: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构成的监控系统.策略性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日益引起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关注. 从知识分类的观点看,策略性知识也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其实质也 ...查看


  • 化学教学经验总结
  • 教 学 经 验 总 结 商丘中学高中化学组赵辉 高中化学教学经验总结 高中新课程的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基础学科,是高中生基础扎实不可缺少的.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化学产生兴趣,学好这门课,为高三冲刺打好基础,是我们高中化学组老师经常研讨的话题. ...查看


  • 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 摘 要:化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化学资料,获取化学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结合高考化学试题及新教材的特点进行探讨,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化学:阅读能力:培养 化学阅读能力是指从文字.化学符号等化学 ...查看


  • 学生认识发展的化学
  • 专 论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化学1模块氧化还原专题的 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 ) ) 高端备课项目化学核心内容教学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成果 胡久华 王 磊* 潘瑞静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 100875) 摘要 在分析氧化还原已有 ...查看


  • 化学教学论考试大纲
  •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化学教学论>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36) 学 院 名 称(盖章): 教育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2010年 10月 21日 <化学教学论>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36 ...查看


  • 中学生物教学改革作业
  • 中学生物教学改革背景下概念图教学策略的研究综述 刘海燕 2013115537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 ...查看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12期目录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12期目录 071220 1.论科学素养与新课程 5.化学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8.试析高考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以2007年化学课程标准高考为例 10.浅谈化学教学的设计. 12.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 ...查看


  •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目录 摘要 ..................................................... 2 关键词 ................................................... 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