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望谟县乐旺镇中心小学 李路云

近年来,教育部、财政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并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有效地推进了全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医保经费投入更是加大,包括2011起实施的学生营养午餐改善计划,对城乡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教学设备进行提质改造扩容,对农村学校进行调整、合并。产生了既锦上添花,又雪中送炭的效果。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多种因素,造成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城乡教育得不到均衡发展。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比较突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造成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政府对乡村教育的重视程度

由于各地的经济差异对教学设备的投入是有所差别的,所以各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乡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有所区别的。要解决教学设备的问题就要先解决政府对城乡教学设备的投入差异,要均衡对待,不应因城乡而产生差异,不能因为是农村而对此有所偏见,因为是农村的那更应该加重视其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较落后,政府更应该挪出更多的资金来帮助解决乡村教育问题。

政府对城乡教育差异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是否重视乡村的教育问题成了核心内容。要做到人人平等,不应因其生长在农村而受到人们的不公平待遇,以及歧视。更应该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去建设农村,使其发展。所以教学设备的影响是关键,教学设备好了,学生就可以不受因缺着缺那而影响学习的心情,从而可以更加努力的学习。

二、教育投入资源分配不均衡

城市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实验室等一应俱全,操场跑道也可与专业比赛跑道相媲美。但农村学校却不然,由于用地紧张、资金不足等问题,往往出现“一室多用”的状况,设备也不如城市学校一般齐全,甚至有的学校是没有图书馆和电脑教室的。如我校2013年6月才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安装了全镇第一台多媒体,而2013年有的地方全镇都实现了班班通。有的农村学校由于教具不齐全,上课仅限于抽象说教,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难以理解等问题。农村学校的操场几乎都是泥土地,有的学校甚至是没有操场。这样一来,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也成了一大问题。身体素质不好也会影响文化课的上课效率,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这也是农村学生成绩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的原因之一。

国家曾投入过大量资金改造农村学校危房,使农村学校校舍、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许多境内外教育慈善机构、希望工程、爱心人士也积极捐助,乡镇、村、组也进行了自筹,但后续投入没有跟上,许多村小仍然没有多大改观,如我镇的油全小学,全校开设一至三年级,但因教室不够,教资不足,不得不三个年级挤在一间教室,每年级一组,黄老师授完了一年级的语文后又回头去辅导三年级数学。顾此失彼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配置给农村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大多是摆设,如仪器室、实验室等根本不能用,一些用不上的仪器设备,甚至没有地方放。

三、师资力量配置不均衡。

1、教师编制不够

由于城区学校扩招和部分老师退休,师资紧张,每年都要调入一批学历高、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有较高教学水平的老师,而且还有年龄限制,采取笔试、面试,体检合格后,择优录取。拒招刚从院校毕业的大专毕业生,以致一批又一批年富力强的农村优秀教师被调走。一些机关单位以事多编制少为由,频频向农村学校借调老师,特别是县城机关单位。这样造成农村学校严重缺编。有能力的学校请代课教师,有些学校没有能力请人,则只好给老师加课、加负责管理寄宿生等的工作量。平均每个教师的课时负担是21节。当前,在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即使有他们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身兼多职。因此,农村音体美课面临着难以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的困难;这些将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教师课时负担重,教育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2.教师培训不足。

由于缺乏专项经费,教师教育培训机会不足,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严重制约新一轮教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行。不同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不同年龄教师结构不合理。由于许多农村教师是民办教师转正,同时受编制所限,缺乏年轻教师的补充。整体上,教师年龄老化严重,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因缺少培训,许多教师对计算机,对PPT都是望而却步。

3、教师的福利待遇无法保障。

教师的福利待遇无法得到保障尤其是民办教师由于编制的限制,他们的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常常没能得到按时的发放。又由于农村条件较差,无法吸引教师留在农村,新招募的大部分年轻教师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了半年,却靠借债维生,以致部分年轻教师在失望之余干脆放弃令人羡慕的职业另谋出路。

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公共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及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应做好如下举措:

1、严格执行政策。要严格遵照执行中央、省、市、区近年来制定的有关义务教育的条例、规章、标准,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等等的一系列文件中,就如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公共资源,缩小城乡差距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不折不扣、认真执行。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应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帮助发展。

2、积极做好大中城市中小学生到农村执教的工作。要加强农村统筹协调,组织落实边远地区教师资源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建立完善本地区稳定的校对校的支援关系,鼓励支持城市办学质量比较高的学校跟农村建立办学共同体,通过多种有效形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

3、组织城市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定期地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并且统筹安排好其他层次的教师到当地农村执教的工作。对于继续补充的新教师,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严格实行公开招聘的制度,优先满足农村中小学的需要。

4、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特设岗位计划”举措,并且加大对特岗教师的待遇,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教,为农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吸引外县、外省份的教师留任农村。

5、积极开展多种途径的执教活动,组织开展短期执教等多种形式、灵活有效的执教活动。包括特色讲师团活动,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代教、执教,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跟班学习等等,还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手段把优秀教师师范课的课件送到农村学校。

二、从事农村教学的教师应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 转换教学角色。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克服功利性思想, 摒弃“ 满堂灌”等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痼疾, 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启发、引导、帮助学生, 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 从而使其学习的积极性、求知的自觉性和思维的能动性尽情彰显。

2、不断增强自身业务素质,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专业教师, 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固然不可或缺, 但最重要的条件还是自身业务素质要过硬, 渊博的知识是赢得学生信赖的第一要素。教师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 在学中教,

在教中学。

3、敢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与学生交友、交心、以鼓励为主, 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培养创新型、开拓型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每一名学生要有爱心; 精心设计学生发展方案, 对每一名学生成才要有信心; 耐心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并对此要有恒心。

事实上, 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 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下的影响下形成的, 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不仅体现在城乡教育中,也体现在校际间和地区间。它的纠正要依赖于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希望城乡教育差距的问题能够再一次引起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孩子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又谈何建设新农村?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再穷不能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只有真正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教学现状,才能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推动农村建设发展,真正实现全民小康。

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望谟县乐旺镇中心小学 李路云

近年来,教育部、财政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并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有效地推进了全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医保经费投入更是加大,包括2011起实施的学生营养午餐改善计划,对城乡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教学设备进行提质改造扩容,对农村学校进行调整、合并。产生了既锦上添花,又雪中送炭的效果。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多种因素,造成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城乡教育得不到均衡发展。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比较突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造成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政府对乡村教育的重视程度

由于各地的经济差异对教学设备的投入是有所差别的,所以各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乡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有所区别的。要解决教学设备的问题就要先解决政府对城乡教学设备的投入差异,要均衡对待,不应因城乡而产生差异,不能因为是农村而对此有所偏见,因为是农村的那更应该加重视其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较落后,政府更应该挪出更多的资金来帮助解决乡村教育问题。

政府对城乡教育差异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是否重视乡村的教育问题成了核心内容。要做到人人平等,不应因其生长在农村而受到人们的不公平待遇,以及歧视。更应该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去建设农村,使其发展。所以教学设备的影响是关键,教学设备好了,学生就可以不受因缺着缺那而影响学习的心情,从而可以更加努力的学习。

二、教育投入资源分配不均衡

城市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实验室等一应俱全,操场跑道也可与专业比赛跑道相媲美。但农村学校却不然,由于用地紧张、资金不足等问题,往往出现“一室多用”的状况,设备也不如城市学校一般齐全,甚至有的学校是没有图书馆和电脑教室的。如我校2013年6月才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安装了全镇第一台多媒体,而2013年有的地方全镇都实现了班班通。有的农村学校由于教具不齐全,上课仅限于抽象说教,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难以理解等问题。农村学校的操场几乎都是泥土地,有的学校甚至是没有操场。这样一来,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也成了一大问题。身体素质不好也会影响文化课的上课效率,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这也是农村学生成绩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的原因之一。

国家曾投入过大量资金改造农村学校危房,使农村学校校舍、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许多境内外教育慈善机构、希望工程、爱心人士也积极捐助,乡镇、村、组也进行了自筹,但后续投入没有跟上,许多村小仍然没有多大改观,如我镇的油全小学,全校开设一至三年级,但因教室不够,教资不足,不得不三个年级挤在一间教室,每年级一组,黄老师授完了一年级的语文后又回头去辅导三年级数学。顾此失彼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配置给农村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大多是摆设,如仪器室、实验室等根本不能用,一些用不上的仪器设备,甚至没有地方放。

三、师资力量配置不均衡。

1、教师编制不够

由于城区学校扩招和部分老师退休,师资紧张,每年都要调入一批学历高、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有较高教学水平的老师,而且还有年龄限制,采取笔试、面试,体检合格后,择优录取。拒招刚从院校毕业的大专毕业生,以致一批又一批年富力强的农村优秀教师被调走。一些机关单位以事多编制少为由,频频向农村学校借调老师,特别是县城机关单位。这样造成农村学校严重缺编。有能力的学校请代课教师,有些学校没有能力请人,则只好给老师加课、加负责管理寄宿生等的工作量。平均每个教师的课时负担是21节。当前,在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即使有他们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身兼多职。因此,农村音体美课面临着难以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的困难;这些将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教师课时负担重,教育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2.教师培训不足。

由于缺乏专项经费,教师教育培训机会不足,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严重制约新一轮教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行。不同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不同年龄教师结构不合理。由于许多农村教师是民办教师转正,同时受编制所限,缺乏年轻教师的补充。整体上,教师年龄老化严重,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因缺少培训,许多教师对计算机,对PPT都是望而却步。

3、教师的福利待遇无法保障。

教师的福利待遇无法得到保障尤其是民办教师由于编制的限制,他们的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常常没能得到按时的发放。又由于农村条件较差,无法吸引教师留在农村,新招募的大部分年轻教师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了半年,却靠借债维生,以致部分年轻教师在失望之余干脆放弃令人羡慕的职业另谋出路。

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公共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及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应做好如下举措:

1、严格执行政策。要严格遵照执行中央、省、市、区近年来制定的有关义务教育的条例、规章、标准,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等等的一系列文件中,就如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公共资源,缩小城乡差距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不折不扣、认真执行。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应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帮助发展。

2、积极做好大中城市中小学生到农村执教的工作。要加强农村统筹协调,组织落实边远地区教师资源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建立完善本地区稳定的校对校的支援关系,鼓励支持城市办学质量比较高的学校跟农村建立办学共同体,通过多种有效形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

3、组织城市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定期地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并且统筹安排好其他层次的教师到当地农村执教的工作。对于继续补充的新教师,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严格实行公开招聘的制度,优先满足农村中小学的需要。

4、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特设岗位计划”举措,并且加大对特岗教师的待遇,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教,为农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吸引外县、外省份的教师留任农村。

5、积极开展多种途径的执教活动,组织开展短期执教等多种形式、灵活有效的执教活动。包括特色讲师团活动,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代教、执教,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跟班学习等等,还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手段把优秀教师师范课的课件送到农村学校。

二、从事农村教学的教师应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 转换教学角色。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克服功利性思想, 摒弃“ 满堂灌”等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痼疾, 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启发、引导、帮助学生, 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 从而使其学习的积极性、求知的自觉性和思维的能动性尽情彰显。

2、不断增强自身业务素质,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专业教师, 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固然不可或缺, 但最重要的条件还是自身业务素质要过硬, 渊博的知识是赢得学生信赖的第一要素。教师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 在学中教,

在教中学。

3、敢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与学生交友、交心、以鼓励为主, 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培养创新型、开拓型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每一名学生要有爱心; 精心设计学生发展方案, 对每一名学生成才要有信心; 耐心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并对此要有恒心。

事实上, 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 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下的影响下形成的, 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不仅体现在城乡教育中,也体现在校际间和地区间。它的纠正要依赖于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希望城乡教育差距的问题能够再一次引起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孩子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又谈何建设新农村?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再穷不能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只有真正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教学现状,才能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推动农村建设发展,真正实现全民小康。


相关文章

  •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的区域内均衡发展,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某个区域内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各所学校在硬件,软件,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 ...查看


  • 贫困地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我见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贫困地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我见 作者:罗喜邦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2015年第10期 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面对普遍落后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查看


  •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演进
  •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演进 摘要: 分析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发展演进.同期了解我国现今义务教育的不均衡现状和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性工作,关系以及影响了我国未来教育和人才的输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 ...查看


  • 西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 2012年第4期 No. 4,2012 EDUCATIONAL RESEARCH General ,No. 387 (总第387期) 西部县域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杨令平司晓宏 [摘 要]西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我国义务教 ...查看


  • 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析
  • 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析 吴丽丽 徐充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32) [摘要]中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且日益引起农村居民的普遍关注和不满.在城乡公共资源的配置过程中, ...查看


  • 七个怎么看
  • 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 导 读 一.携手同行共建共享----- 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就是为了让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阶 ...查看


  • 如何看待教育公平(张霞)
  • 如何看待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何更好促进教育公平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教育政策无法回避的一对矛盾,孰先孰后常常成为教育政策的一个难题.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但是我们必须坚持一些基本理价值 这是由我们的社会制度.社会理想和公 ...查看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的.原则与核心
  • 2008年第2期(总第205期)学术论坛ACADEMIC FORUMNO.2,2008 (CumulativelyNO.205)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的.原则与核心 丰向日 [摘 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要解决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而且要 ...查看


  • 解读义务教育法
  • 解读新义务教育法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亮点.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均衡发展体现在政府责任.经费保障.师资配置.教育督导.责任追究等各个方面.这是1986年制定的<义务教育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