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思想教育案例

  摘要:通过对一例因突发事故引起家庭贫困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事件的处理,总结出辅导员在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时,首先从思想上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压力,其次为学生提供经济上解困的方法,第三进行励志教育,鼓励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第四帮助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关键词: 危机;心理危机;思想压力   作者简介:李淑芳,女,1972年出生,汉族,陕西省渭南市人, 1995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8月至2006年6月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先秦史,获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后任教于渭南师范学院,讲师职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157-02   一、案例简介:   学生小刘是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一名大二学生,今年9月到校后,整日闷闷不乐, 情绪低落,上课时听不进去老师讲授的内容,回到宿舍常常独自发呆。晚上又辗转反侧,彻夜不眠。不仅自己生活严重失常,还影响到同宿舍其他同学的生活与学习。   接到同学的报告后,我迅速与小刘同学进行了谈话,对他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小刘同学来自云南省一个贫困山区,家里共6口人,伯父是聋哑人,由其父母照料,弟弟常年瘫痪在床,妹妹在当地上高中,母亲务农,家里主要经济来源靠父亲在建筑工地做泥瓦工所得。今年8月下旬,父亲突患重病,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积蓄花光外还借了几万元外债。今年的学费无法缴清,父亲的病情不知何日才会好转,妹妹又面临辍学的危险,这是困扰小刘的几个心结。为此,他吃不下,睡不着,上课更是无心听讲,是继续上学还是打工挣钱为父亲治病,这两个问题整日困扰着他,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二、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突发事故引起家庭贫困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事件。   危机是指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时,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1]心理危机是指个体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的、灾难性的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或面临个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并出现极度痛苦、焦虑不安、绝望等不良心理反应的过程。[2]   小刘同学在父亲突患重病的情况下,作为儿子,他感到自己既不能帮父亲减少病痛,又不能帮家里减轻经济压力,内心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无所适从、痛不欲生,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小刘同学目前这种状态就是一种因突发事故的发生使心理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   三、解决方法:   作为小刘的辅导员,在了解具体情况后,为了小刘同学帮助恢复心理平衡,我及时对他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帮助受心理危机所困者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困境与自身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3]   我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做的:   第一,从思想上解脱压力。首先肯定孩子的孝心。小刘目前心理出现失衡,是与父亲突然患病息息相关的。在学校里表现失常,包括吃不下,睡不着,甚至没心思上课,其实就是在为家庭考虑,为父亲担忧,说明他是一个极有孝心的孩子。与他谈话,肯定他对父亲的孝心,能够取得小刘同学的信任,可以与他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关系,鼓励他把对家庭、对父母的感情宣泄出来,起到心理减压的作用。然后告诉他目前的做法于事无补。就是为家里考虑,现在放弃学业,回到家里,也没有任何作用。再进一步说服他:天下的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学业有成,有出息,成人才,做一个在父母眼中有出息的孩子,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心,就是对父亲最大的宽慰,鼓励他带着对父母的孝心继续学习,从而将他从目前的思想困境中解脱出来。   第二:提供经济上解困的方法。小刘目前总是感觉无所适从甚至出现行为的紊乱,是因为他意识到当前事情的发展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作为儿子,既不能帮家里减轻经济压力,还要为交学费增加家里的经济负担,因而感到忧心忡忡。作为辅导员,我要协助小刘调整和接受突发事故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并提供多种解决经济困难的方法。方法一,像这种家庭发生意外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现象,可以告知班干部、系领导及学院领导,申请国家奖助学金,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可以帮助他获得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低生活保障;方法二,结合身边比较熟悉的事例,告诉他,在搞好学习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也可以利用周末做家教,虽然挣的钱不多,但也是家里减轻经济负担;方法三:如果家里马上需要一大笔钱给父亲治病,可以上报给学校团委组织同学们进行捐款活动。经济上解困了,心理上的危机感就会减轻。   第三:进行励志教育。心理危机一方面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当事人寻求帮助。如果能利用这一机会,则危机干预能帮助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4]经过与我的几次谈话,小刘同学的情绪基本上得到稳定。为了进一步消除其潜在的心理危机,还需要对他进行励志教育。我结合身边的一些高年级同学自强自立的事例对他进行激励。鼓励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将目前的困难看做是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次磨难、一次历练,只有不断地打破艰难险阻、不停地向前努力,就会看到成功的希望。充分调动小刘同学内心的积极资源,在有效应对当前心理危机的基础上,度过心理难关,并促进其心理的成熟和发展。   第四:鼓励小刘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小刘同学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是整日闷闷不乐,独自发呆,如果任由这种不良情绪日积月累,当遇到生活事件的进一步刺激时其心理危机会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这不仅会给小刘自己带来更大的身心伤害,对他周围的同学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积极调动和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将他纳入到集体活动中,鼓励他与同学多接触多联系,增加人际交往,在积极健康的团体活动中,让他充分感受到来自同龄人的关心和支持,在被保护被理解的友好信任的氛围中,释放内心的不良情绪,减少孤独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应付能力。    第五:给他希望,指出新的发展方向。在小刘同学心理基本平稳的前提下,再进一步给该生指出一个美好的前景,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危机干预效果。我会告诉小刘,父亲有病住在医院,应该相信医院,相信科学,治病花钱会带来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困难,这种经济困难灾难目前是暂时的,日后是可以补救的。如果现在努力学习毕业后致力于事业的发展,当前家庭欠下的债务肯定可以还清,这样,学业没有耽误,父亲又有治愈的希望,未来成就一番事业的自己,可以很好的尽孝心,不是更好吗?这样,更能激励小刘同学安心学业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的决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说服教育,我发现小刘同学的情绪明显好转,由于跟同学接触的更多更频繁,性格也变得比较开朗了。他不但争取到了一个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周末还利用自己的特长,在校外的艺术辅导班带课,虽说挣的钱不多,但毕竟是自己劳动所得,个人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体现,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四、案例总结: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压力和挑战,在较大现实压力或打击下,有可能出现心理危机,并伴随着一系列心理反应,需要及时地发现和干预。对于大学生来说,许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不幸,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危机知识教育,建立心理危机的发现和报告机制,并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辅导员与任课老师的沟通,及时发现危机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与学生的日常接触非常多,对学生的情感状况、生活环境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发现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危机方面占有有利地位。根据上述案例,我认为辅导员在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创造一个平等的、友好的、相互信任的谈话氛围,给当事人提供一个情感宣泄的机会,将其沉重的精神负担释放出来,缓解其心理压力。   第二、根据实际情况向情绪思维比较混乱的当事人提出解决问题的劝告和建议,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稳定情绪,防止和限制不利情况的发生。   第三、结合身边的真实事例,进行励志教育,使当事人有足够的信心,坚信自己有处理危机的能力, 让他看到希望从而使他对前途充满信心。   第四、创造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当事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使其能够文明地宣泄内心压抑的负性情绪,缓解他们心理上的压力,从而保持心理的平衡。   危机是与机遇并存的,只要处理的及时,完全可以帮助当事人获得新的生存动力。当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还有赖于学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心理辅导中心的密切配合,这就要求学校各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及早发现学生较为强烈的思想和情绪问题。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心理危机及可能引发的后果〔EB/OL〕.北京社科规划,2005-07-22 .zh   [2]、[3]、王淑兰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西安:世纪图书出版社,2009:162   [4]、B.E.Gilliland.R.K.James著,肖水源等译.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4.

  摘要:通过对一例因突发事故引起家庭贫困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事件的处理,总结出辅导员在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时,首先从思想上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压力,其次为学生提供经济上解困的方法,第三进行励志教育,鼓励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第四帮助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关键词: 危机;心理危机;思想压力   作者简介:李淑芳,女,1972年出生,汉族,陕西省渭南市人, 1995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8月至2006年6月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先秦史,获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后任教于渭南师范学院,讲师职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157-02   一、案例简介:   学生小刘是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一名大二学生,今年9月到校后,整日闷闷不乐, 情绪低落,上课时听不进去老师讲授的内容,回到宿舍常常独自发呆。晚上又辗转反侧,彻夜不眠。不仅自己生活严重失常,还影响到同宿舍其他同学的生活与学习。   接到同学的报告后,我迅速与小刘同学进行了谈话,对他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小刘同学来自云南省一个贫困山区,家里共6口人,伯父是聋哑人,由其父母照料,弟弟常年瘫痪在床,妹妹在当地上高中,母亲务农,家里主要经济来源靠父亲在建筑工地做泥瓦工所得。今年8月下旬,父亲突患重病,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积蓄花光外还借了几万元外债。今年的学费无法缴清,父亲的病情不知何日才会好转,妹妹又面临辍学的危险,这是困扰小刘的几个心结。为此,他吃不下,睡不着,上课更是无心听讲,是继续上学还是打工挣钱为父亲治病,这两个问题整日困扰着他,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二、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突发事故引起家庭贫困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事件。   危机是指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时,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1]心理危机是指个体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的、灾难性的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或面临个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并出现极度痛苦、焦虑不安、绝望等不良心理反应的过程。[2]   小刘同学在父亲突患重病的情况下,作为儿子,他感到自己既不能帮父亲减少病痛,又不能帮家里减轻经济压力,内心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无所适从、痛不欲生,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小刘同学目前这种状态就是一种因突发事故的发生使心理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   三、解决方法:   作为小刘的辅导员,在了解具体情况后,为了小刘同学帮助恢复心理平衡,我及时对他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帮助受心理危机所困者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困境与自身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3]   我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做的:   第一,从思想上解脱压力。首先肯定孩子的孝心。小刘目前心理出现失衡,是与父亲突然患病息息相关的。在学校里表现失常,包括吃不下,睡不着,甚至没心思上课,其实就是在为家庭考虑,为父亲担忧,说明他是一个极有孝心的孩子。与他谈话,肯定他对父亲的孝心,能够取得小刘同学的信任,可以与他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关系,鼓励他把对家庭、对父母的感情宣泄出来,起到心理减压的作用。然后告诉他目前的做法于事无补。就是为家里考虑,现在放弃学业,回到家里,也没有任何作用。再进一步说服他:天下的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学业有成,有出息,成人才,做一个在父母眼中有出息的孩子,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心,就是对父亲最大的宽慰,鼓励他带着对父母的孝心继续学习,从而将他从目前的思想困境中解脱出来。   第二:提供经济上解困的方法。小刘目前总是感觉无所适从甚至出现行为的紊乱,是因为他意识到当前事情的发展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作为儿子,既不能帮家里减轻经济压力,还要为交学费增加家里的经济负担,因而感到忧心忡忡。作为辅导员,我要协助小刘调整和接受突发事故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并提供多种解决经济困难的方法。方法一,像这种家庭发生意外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现象,可以告知班干部、系领导及学院领导,申请国家奖助学金,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可以帮助他获得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低生活保障;方法二,结合身边比较熟悉的事例,告诉他,在搞好学习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也可以利用周末做家教,虽然挣的钱不多,但也是家里减轻经济负担;方法三:如果家里马上需要一大笔钱给父亲治病,可以上报给学校团委组织同学们进行捐款活动。经济上解困了,心理上的危机感就会减轻。   第三:进行励志教育。心理危机一方面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当事人寻求帮助。如果能利用这一机会,则危机干预能帮助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4]经过与我的几次谈话,小刘同学的情绪基本上得到稳定。为了进一步消除其潜在的心理危机,还需要对他进行励志教育。我结合身边的一些高年级同学自强自立的事例对他进行激励。鼓励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将目前的困难看做是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次磨难、一次历练,只有不断地打破艰难险阻、不停地向前努力,就会看到成功的希望。充分调动小刘同学内心的积极资源,在有效应对当前心理危机的基础上,度过心理难关,并促进其心理的成熟和发展。   第四:鼓励小刘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小刘同学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是整日闷闷不乐,独自发呆,如果任由这种不良情绪日积月累,当遇到生活事件的进一步刺激时其心理危机会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这不仅会给小刘自己带来更大的身心伤害,对他周围的同学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积极调动和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将他纳入到集体活动中,鼓励他与同学多接触多联系,增加人际交往,在积极健康的团体活动中,让他充分感受到来自同龄人的关心和支持,在被保护被理解的友好信任的氛围中,释放内心的不良情绪,减少孤独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应付能力。    第五:给他希望,指出新的发展方向。在小刘同学心理基本平稳的前提下,再进一步给该生指出一个美好的前景,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危机干预效果。我会告诉小刘,父亲有病住在医院,应该相信医院,相信科学,治病花钱会带来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困难,这种经济困难灾难目前是暂时的,日后是可以补救的。如果现在努力学习毕业后致力于事业的发展,当前家庭欠下的债务肯定可以还清,这样,学业没有耽误,父亲又有治愈的希望,未来成就一番事业的自己,可以很好的尽孝心,不是更好吗?这样,更能激励小刘同学安心学业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的决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说服教育,我发现小刘同学的情绪明显好转,由于跟同学接触的更多更频繁,性格也变得比较开朗了。他不但争取到了一个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周末还利用自己的特长,在校外的艺术辅导班带课,虽说挣的钱不多,但毕竟是自己劳动所得,个人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体现,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四、案例总结: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压力和挑战,在较大现实压力或打击下,有可能出现心理危机,并伴随着一系列心理反应,需要及时地发现和干预。对于大学生来说,许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不幸,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危机知识教育,建立心理危机的发现和报告机制,并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辅导员与任课老师的沟通,及时发现危机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与学生的日常接触非常多,对学生的情感状况、生活环境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发现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危机方面占有有利地位。根据上述案例,我认为辅导员在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创造一个平等的、友好的、相互信任的谈话氛围,给当事人提供一个情感宣泄的机会,将其沉重的精神负担释放出来,缓解其心理压力。   第二、根据实际情况向情绪思维比较混乱的当事人提出解决问题的劝告和建议,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稳定情绪,防止和限制不利情况的发生。   第三、结合身边的真实事例,进行励志教育,使当事人有足够的信心,坚信自己有处理危机的能力, 让他看到希望从而使他对前途充满信心。   第四、创造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当事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使其能够文明地宣泄内心压抑的负性情绪,缓解他们心理上的压力,从而保持心理的平衡。   危机是与机遇并存的,只要处理的及时,完全可以帮助当事人获得新的生存动力。当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还有赖于学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心理辅导中心的密切配合,这就要求学校各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及早发现学生较为强烈的思想和情绪问题。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心理危机及可能引发的后果〔EB/OL〕.北京社科规划,2005-07-22 .zh   [2]、[3]、王淑兰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西安:世纪图书出版社,2009:162   [4]、B.E.Gilliland.R.K.James著,肖水源等译.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4.


相关文章

  •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危机公关应对策略与技巧
  •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危机公关应对策略与技巧 主 讲:黄忠 课程背景: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是因为网络让"全民皆记者"成为现实.网络媒体崛起了!网络以秒为单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让信息成为快捷廉价甚至是免费的大餐.互联网时代,世 ...查看


  •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成功案例
  • 心理干预案例 刘XX,女,汉族,1984年8月出生,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06级学生.物流工程学院XX班体育委员.现供职于广东XX有限公司. 初入校园 沉默孤僻 刚上大学时,XX同学即表现出不合群.孤僻等特点.刚入多彩的大学校园,与同学们 ...查看


  • 政府公共关系复习指导
  • 政府公共关系复习指导(开卷考) (一)名词解释 1.政府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与社会各界良性互动,以塑造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所有活动的总称.P8 2.政府危机公关:政府危机公关是政府危机状态下,为了妥善处理危机 ...查看


  • [心理咨询的理论应用与实践研究]目录
  • 目 录 第一章 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心理咨询实践应用 一.弗洛伊德理论观点及应用 (一)理论观点 1.关于心理结构 2.关于人格结构 3. 性欲与心理发展学说 4.关于心理动力 5.关于两种本能应对 6. 焦虑理论 7. 自我防御机制 (二)咨 ...查看


  • 危机信息管理研究综述
  • 情报杂志2006年第8期 J o ur nal of Inf or m a ti o n No. 8,2006 危机信息管理研究综述 章 钢 谢阳群 (宁波大学商学院 宁波3 Overvie w on the Studies of Cris ...查看


  • 群众心理学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
  • 群众心理学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 作者:魏艺宣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01期 [摘 要] 本文在群众心理学视角下结合社会各界的看法和态度对宁波镇海区反对PX项目事件进行了简要分析.特别指出:邻避冲突是群体性事件 ...查看


  • 09-10中国品牌危机案例及分析
  •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 案例一:丰田汽车召回门 事件主角:丰田汽车 发生时间:2010年2月-3月 危机根源:产品质量故障 危机类型:产品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由于油门踏板和脚垫的安全故障,丰田自2009底开始在全球大规模召回车 ...查看


  • 公共关系学单选多选名词解释
  • <公共关系学>考试复习题--名词解释 1. 揭丑运动("扒粪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很多经济巨头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对内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损害公众利 ...查看


  • [2015年十大危机公关经典案例回顾]
  • 2015年十大危机公关经典案例回顾(一) 中华品牌管理网 2016-01-20 作者:叶东 核心提示: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危机公关,笔者将拿出2015年最有代表性的10个危机案例,与大家深入分析危机发生的内在逻辑以及应对的策略与方法.案例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