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思想·社会科学研究

方法・思想・社会科学研究

周雪光

在一九九五年出版的《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一书中, 克鲁格曼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即经济学学术思想和研究的演变过程受到特定历史条件下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的深刻影响。我以为, 克鲁格曼的这个观点道出了当代社会科学学术思想演变过程的一个重要现象, 值得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和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政策制订者深思。

克鲁格曼的书是以这样一个观察开始的纪, 想像, 整。其实不然。告估测。但根据旅行者足迹所至和。随着时间推移到十八世, 。但是与此同时, 非洲内陆地区却从地图上消失了, 海岸沿线之外的非洲大陆成为一片空白。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 随着地图绘制水平和信息质量的提高, 人们关于“可靠信息”的标准也在提高。以前旅行者的口头描述和估测不再被视为可靠信息, 因而被弃之不用。非洲内陆由此无迹可循了。直到十九世纪末, 随着欧洲人的探险活动遍及非洲各地, 非洲内陆才重新出现在非洲大陆地图上。克鲁格曼用这个观察引出这样一个道理:在一定时间里或一定条件下, 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及其规范化、严谨化反而可能会限制我们的视野, 导致我们的知识萎缩退步。

无独有偶。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现象。克鲁格曼在该书中以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地理两个领域的发展史为例阐述这一命题。克鲁格曼指出, 五十年代的发展经济学领域在美国经过了一个黄金时代, 吸引了一大批经济学人才, 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例如32

当时提出的“大驱动”(bi g p ush ) 理论至今仍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些理论观点虽经提出, 却未能得到继承发展, 以致到了六十年代这一领域一蹶不振, 销声匿迹了。直到近年来这些早期思想才重新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究其原因“, 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们未能用清晰的分析与其他经济学家交流他们的基本思想。他们可能甚至未能与同一领域的其他学者进行沟通”(第7页) 。未能成功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分析工具的限制。克鲁格曼用浅显的经济学道理说明, 发展经济学的早期基本思想与市场结构(尤其是不充分竞争) 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在那个时代, 经济学家尚无研究市场结构的分析手段。这些重要思想无法在经济学的

社会科学学术思想演变的特点及其制约因素有着极大的普遍性, 类似的例子在其他学科中俯拾即是, 只是其表现形式可能因学科特点而异。以美国社会学中的社会分层研究领域为例。自从彼特・布劳和奥德斯・邓肯的《美国职业结构》(The American Occu p ational Structur e ) 一九六七年出版以来, 书中倡导的“地位获得”理论模式(Status Attaainm ent M odel ) 主导了随后十余年的社会分层研究。其影响至今犹在, 不乏应用者。但是, 当时采用这一模式的原因却是颇为偶然的。在一九九二年九月号的《当代社会学》(C ontem p orar y S ociolo gy ———美国社会学学会出版的社会学书评杂志) 纪念该书出版二十五周年的专题文章中, 布劳有如下追忆。在五十年代, 社会学中的代际流动分层研究刚刚起步。经社会学理论见长的布劳邀请社会统计学家邓肯共同参与这一研究项目。当

33

时欧洲社会学界在社会分层领域的研究中居于领先, 以社会流动表(M obilit y T able ) 作为统计分析工具。社会流动表的研究方法宜于揭示代际流动的结构特点, 与社会分层理论强调社会结构的基本思路十分契合。在最初的讨论中, 布劳主张采用这一分析工具。但是邓肯说服布劳采用了统计学回归分析中的途径分析(p ath anal y sis ) 来研究代际流动的规律特点, 由此发展出了著名的“地位获得”理论模式。而这一理论模式的巨大影响又推动了途径分析统计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由此而来, “父亲职业→儿子教育→儿子职业”这一理论模式影响了一代社会学家的思维方式。这一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在回归分析的连续性分布的前提假设下, 会经济等级制度指标之上(socioeconom ic index ) , 社会流动表研究方法后, “分析所替代。。但是。, 以社会。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历史事件”分析模式(Event H istor y Anal y sis ) 和时间序列统计模式的发展才导致了第三代社会分层研究的出现, 其核心主题即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研究纵向的社会地位的变迁过程。

综观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分层领域几次大的研究新潮, 每每可以追溯到研究分析手段(主要是统计分析模式) 的突破。社会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类似现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社会学学术思想的演变和学术观点研究兴趣的走向与研究手段的变化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解释学术研究中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有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 一些社会现象的基本因果关系可以说颇为明了, 但是学术研究对这些关系却长期视而不见, 无人问津。例如, 人们所处的劳动力市场(社会的就业结构、工作环境) 对其社会经济地位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因承关系可谓常识, 这也是韦伯有关阶层地位即市场地位的思想的自然延伸。34

但是, 长期以来, 美国社会分层研究没有把人们的市场地位放进其研究框架。这是为什么? 在这一点上, 克鲁德曼的观察完全适用。社会学家过去缺乏研究市场条件的分析工具和统计模式, 无法研究人们工作流动的动态过程, 这些课题也随之在人们的研究视野中消失了。只有在八十年代动态研究的分析手段出现以后, 有关人们工作流动, 工作环境的研究才应运而起。而这些领域中的理论观点亦“千呼万唤始出来”。

实证资料的翔实与匮乏是制约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另一重要条件。主流经济学以理论模式为主要研究手段, 不为实证资料所束缚, 因此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自由度较大。但是实证资料对以实证研究为核心的学科(例如社会学) 可谓生死攸关。八十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提出了组着重要影响的观点(国读者来说不难理解。。长, 强调工作组织重要性) 。但是, 在美国社会工业组织环, 得之殊难。而私营企业亦不, 致使这一研究领域未能有长足的进展。实证研究成果索然, 理论观点只能束之高阁。直到近年来, 一些商学院的研究学者因工作之便获得工业组织内部的有关资料, 这一领域的研究才有了一些新的起色。值得强调的是, 这里所说的实证资料是指那些系统的、大规模的、可以用于统计分析的定量资料。道听途说的或日常生活中的直观性资料虽可以作为诱发或阐述观点的极好故事资料(经济学研究中充斥了如此“故事”) , 但是难以登上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大雅之堂。因此, 一些直观简单但意义重大的思想观点因为无法获取相应的验证资料而无法在学术杂志上发表交流。这样, 学术规则的严谨化无意间导致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实证资料的匮乏可以束缚甚至扼杀学术思想的发展。

这些观察对当代学术思想和学术领域的演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可以从学者的学术活动这一微观角度提出一个理论模式如下:在当今

35

学术界, 学者主要以著书撰文为生, 其行为大多为这一动机所驱使。在我看来, 学术环境对其思想空间并没有致命的约束。学者们有机会在各种场合(例如学术讨论会上, 甚至日常的饭后茶余咖啡桌边) 接触到与他们研究课题有关的学术观点和研究素材。每当一个新的想法出现, 学者的第一个职业性反应是:“我的理论模式(或实证研究) 中是否应该考虑进这个因素? ”这是对其理论意义的估价。但接踵而来的是可行性的问题, 即自己研究课题中是否有能力有条件正视这一问题, 将这一因素放进自己的理论模式或实证研究中去? 这种“可行性”的制约往往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为严峻(例如, 现有理论模式可能无法考虑动态

上, 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些有趣现象。在那些引人注目、资料翔实的领域, 理论或实证研究成果往往容易得到承认, 学者因而趋之若鹜。由此, 这些领域中大多人才济济, 成果累累。而另外一些领域, 或因理论模式的艰深, 或因资料空缺信息匮乏, 其研究亦往往步履维艰, 疑难重重, 难有起色。久而久之, 后人望而却步, 门庭冷落, 研究人才青黄不接, 理论观点不能推陈出新, 这一领域随之衰落。在这个意义上, 学术思想的发展史可以说即是一部有关思想观点如何在分析工具和实证资料的窄缝中曲折生长的历史。

在以上的这个简单“理论模式”中, 有几个因素对学术研究的演变有着重要影响。第一, 学术研究的奖赏体制对学术思想的演化轨迹有着直接作用(我们可以想像, 一个注重实证研究的学科与一个注重理论36

模式的学科会有显著不同的发展轨迹) ; 第二, 宏观层次上实证资料的积累分布对不同学科的影响关系巨大(法国历史上的强大国家机器积累了完好的社会史资料, 从而为法国社会史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第三, 跨学科的渗透常常对学科内部的发展起到了不可预计的作用。其他学科的研究可能导致该学科的研究工具和实证资料上的巨大突破, 正所谓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纽约客》杂志上曾有这样一幅漫画:两位衣着随便的闲客在一个酒吧里聊天。漫画的标题是其中一位向另外一位的问话“:你这是闲着无聊发发牢骚闹着玩, 还是真的有实证资料支持你的说法? ”这幅漫画

出的定理或逻辑命题。在这些“结果”得到经验世界的验证之前, 它们的恰当身份不是现实世界中的“真理”, 而只是“猜想”。克鲁格曼在谈论自己研究风格的一篇文章中, 这样告诫其他经济学学者:“我们应该意识到, 经济学的理论模式是一种隐喻(m eta p hor ) , 而不是真理……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你的隐喻可能是错误的, 而其他人用不同的隐喻可能看到了一些你所忽略的东西。”社会学的许多研究成果亦复如是。例如, 社会分层研究中长期强调代际资源(如父母经济地位, 教育程度) 对人们经济利益的影响。但是近年来对组织内部经济利益分配的研究表明, 不同组织结构及其内部分配方式对人们的收入差异有着重大影响。因此, 以前有关代际资源在经济利益分配中的影响的许多研究结论需要重新解释评估。

37

第二, 学术思想的发展并不是逐步积累, 单调上升的。我以为这一点尤为重要。正如库恩(T hom as K uhn ) 指出, 科学思想的进步常常是通过一个范式突破并取代另外一个范式而实现的, 而并不总是在同一方向上的积累, 提高, 深化。许多过去或现行的理论观点可能为明天新的研究思路, 新的分析工具, 新的实证资料取而代之。在这一过程中, 过去积累的观点知识可能不仅不是新的学术思想的基础, 而且是束缚其发展的桎梏。这要求我们对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或这样那样的学术思潮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主义态度。对任何研究成果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权利。而学者也有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潜在前提假设、解释逻辑、实证依据详细说明的责任。

实际上, 这正是学术研究普遍遵循的制度规范。需经过严格的审稿过程, 。说明研究假设前提, 理论逻辑, 是否吻合。、延伸、限定、推翻、遗忘、, 推陈出新的佐, 与社会实际生活颇有距离。这种学术化的趋势有利于学术研究群体的产生和学术研究的连续性。但是随着学科日益专门化, 学科间的沟壑日益加深。即使心有灵犀的学者若没有长期的知识积累和训练, 对其他领域亦难以置喙。学者们在追求社会承认时有时忘记了这些基本的条件限制, 强调一点, 不及其余。在目前学术思想与政策设计密切相关的今天, 认清这一点极有意义。

我同意克鲁格曼的观点, 即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或实证资料) 的这些限制条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功能。社会科学学科的规则要求学术观点要明确前提假设, 有逻辑可循, 有证据可依。虽然实施起来, 每每不尽人意, 但这种学术规则带动了新的学风, 即主张言之有据, 反对信口开河, 理论观点诉诸于读者的逻辑思辨, 而不是追求感官上的共鸣。这种对分析方法和实证依据的强调束缚了思想的驰骋, 但是同时也训练了学者的小心严谨, 这大概是社会科学不可躲避的妥协。

38

据。我以为美国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均有重验证轻思想的取向。学术研究的激烈竞争刺激了学术研究标准的严谨化。学术界许多规则是象牙塔中爬行晋级的等级制度的派生物, 有时的效果是甄别优劣不足, 扼杀学术灵气有余。但相反的倾向亦不可取。在任何社会中, 一个思想活跃、充满想像力的学术界固然令人羡慕, 但一旦脱离了实际基础, 思想则变成幻想, 想像会导致躁动。在当今的一些学术讨论中, 高谈宏论纷至沓来。然而这些讨论常常使用大而无当的概念, 说一些或模棱两可或色彩强烈的语言, 诉诸于人们的感官刺激。但是激动振奋感慨悲切之余, 欲作进一步思考竟发现无路可循, 无据可依。这种趋向常常促进学术进步不足, 浪费研究精力有余, 实则为学术研究健康发展之大敌。

(Paul K ru g m an. 1995. Dev elo p ment , G eo g ra p h y , and E conomic Theor y .

Cambrid g e ,M assachusetts :theMIT Press. )

39

方法・思想・社会科学研究

周雪光

在一九九五年出版的《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一书中, 克鲁格曼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即经济学学术思想和研究的演变过程受到特定历史条件下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的深刻影响。我以为, 克鲁格曼的这个观点道出了当代社会科学学术思想演变过程的一个重要现象, 值得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和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政策制订者深思。

克鲁格曼的书是以这样一个观察开始的纪, 想像, 整。其实不然。告估测。但根据旅行者足迹所至和。随着时间推移到十八世, 。但是与此同时, 非洲内陆地区却从地图上消失了, 海岸沿线之外的非洲大陆成为一片空白。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 随着地图绘制水平和信息质量的提高, 人们关于“可靠信息”的标准也在提高。以前旅行者的口头描述和估测不再被视为可靠信息, 因而被弃之不用。非洲内陆由此无迹可循了。直到十九世纪末, 随着欧洲人的探险活动遍及非洲各地, 非洲内陆才重新出现在非洲大陆地图上。克鲁格曼用这个观察引出这样一个道理:在一定时间里或一定条件下, 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及其规范化、严谨化反而可能会限制我们的视野, 导致我们的知识萎缩退步。

无独有偶。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现象。克鲁格曼在该书中以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地理两个领域的发展史为例阐述这一命题。克鲁格曼指出, 五十年代的发展经济学领域在美国经过了一个黄金时代, 吸引了一大批经济学人才, 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例如32

当时提出的“大驱动”(bi g p ush ) 理论至今仍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些理论观点虽经提出, 却未能得到继承发展, 以致到了六十年代这一领域一蹶不振, 销声匿迹了。直到近年来这些早期思想才重新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究其原因“, 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们未能用清晰的分析与其他经济学家交流他们的基本思想。他们可能甚至未能与同一领域的其他学者进行沟通”(第7页) 。未能成功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分析工具的限制。克鲁格曼用浅显的经济学道理说明, 发展经济学的早期基本思想与市场结构(尤其是不充分竞争) 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在那个时代, 经济学家尚无研究市场结构的分析手段。这些重要思想无法在经济学的

社会科学学术思想演变的特点及其制约因素有着极大的普遍性, 类似的例子在其他学科中俯拾即是, 只是其表现形式可能因学科特点而异。以美国社会学中的社会分层研究领域为例。自从彼特・布劳和奥德斯・邓肯的《美国职业结构》(The American Occu p ational Structur e ) 一九六七年出版以来, 书中倡导的“地位获得”理论模式(Status Attaainm ent M odel ) 主导了随后十余年的社会分层研究。其影响至今犹在, 不乏应用者。但是, 当时采用这一模式的原因却是颇为偶然的。在一九九二年九月号的《当代社会学》(C ontem p orar y S ociolo gy ———美国社会学学会出版的社会学书评杂志) 纪念该书出版二十五周年的专题文章中, 布劳有如下追忆。在五十年代, 社会学中的代际流动分层研究刚刚起步。经社会学理论见长的布劳邀请社会统计学家邓肯共同参与这一研究项目。当

33

时欧洲社会学界在社会分层领域的研究中居于领先, 以社会流动表(M obilit y T able ) 作为统计分析工具。社会流动表的研究方法宜于揭示代际流动的结构特点, 与社会分层理论强调社会结构的基本思路十分契合。在最初的讨论中, 布劳主张采用这一分析工具。但是邓肯说服布劳采用了统计学回归分析中的途径分析(p ath anal y sis ) 来研究代际流动的规律特点, 由此发展出了著名的“地位获得”理论模式。而这一理论模式的巨大影响又推动了途径分析统计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由此而来, “父亲职业→儿子教育→儿子职业”这一理论模式影响了一代社会学家的思维方式。这一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在回归分析的连续性分布的前提假设下, 会经济等级制度指标之上(socioeconom ic index ) , 社会流动表研究方法后, “分析所替代。。但是。, 以社会。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历史事件”分析模式(Event H istor y Anal y sis ) 和时间序列统计模式的发展才导致了第三代社会分层研究的出现, 其核心主题即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研究纵向的社会地位的变迁过程。

综观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分层领域几次大的研究新潮, 每每可以追溯到研究分析手段(主要是统计分析模式) 的突破。社会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类似现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社会学学术思想的演变和学术观点研究兴趣的走向与研究手段的变化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解释学术研究中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有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 一些社会现象的基本因果关系可以说颇为明了, 但是学术研究对这些关系却长期视而不见, 无人问津。例如, 人们所处的劳动力市场(社会的就业结构、工作环境) 对其社会经济地位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因承关系可谓常识, 这也是韦伯有关阶层地位即市场地位的思想的自然延伸。34

但是, 长期以来, 美国社会分层研究没有把人们的市场地位放进其研究框架。这是为什么? 在这一点上, 克鲁德曼的观察完全适用。社会学家过去缺乏研究市场条件的分析工具和统计模式, 无法研究人们工作流动的动态过程, 这些课题也随之在人们的研究视野中消失了。只有在八十年代动态研究的分析手段出现以后, 有关人们工作流动, 工作环境的研究才应运而起。而这些领域中的理论观点亦“千呼万唤始出来”。

实证资料的翔实与匮乏是制约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另一重要条件。主流经济学以理论模式为主要研究手段, 不为实证资料所束缚, 因此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自由度较大。但是实证资料对以实证研究为核心的学科(例如社会学) 可谓生死攸关。八十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提出了组着重要影响的观点(国读者来说不难理解。。长, 强调工作组织重要性) 。但是, 在美国社会工业组织环, 得之殊难。而私营企业亦不, 致使这一研究领域未能有长足的进展。实证研究成果索然, 理论观点只能束之高阁。直到近年来, 一些商学院的研究学者因工作之便获得工业组织内部的有关资料, 这一领域的研究才有了一些新的起色。值得强调的是, 这里所说的实证资料是指那些系统的、大规模的、可以用于统计分析的定量资料。道听途说的或日常生活中的直观性资料虽可以作为诱发或阐述观点的极好故事资料(经济学研究中充斥了如此“故事”) , 但是难以登上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大雅之堂。因此, 一些直观简单但意义重大的思想观点因为无法获取相应的验证资料而无法在学术杂志上发表交流。这样, 学术规则的严谨化无意间导致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实证资料的匮乏可以束缚甚至扼杀学术思想的发展。

这些观察对当代学术思想和学术领域的演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可以从学者的学术活动这一微观角度提出一个理论模式如下:在当今

35

学术界, 学者主要以著书撰文为生, 其行为大多为这一动机所驱使。在我看来, 学术环境对其思想空间并没有致命的约束。学者们有机会在各种场合(例如学术讨论会上, 甚至日常的饭后茶余咖啡桌边) 接触到与他们研究课题有关的学术观点和研究素材。每当一个新的想法出现, 学者的第一个职业性反应是:“我的理论模式(或实证研究) 中是否应该考虑进这个因素? ”这是对其理论意义的估价。但接踵而来的是可行性的问题, 即自己研究课题中是否有能力有条件正视这一问题, 将这一因素放进自己的理论模式或实证研究中去? 这种“可行性”的制约往往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为严峻(例如, 现有理论模式可能无法考虑动态

上, 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些有趣现象。在那些引人注目、资料翔实的领域, 理论或实证研究成果往往容易得到承认, 学者因而趋之若鹜。由此, 这些领域中大多人才济济, 成果累累。而另外一些领域, 或因理论模式的艰深, 或因资料空缺信息匮乏, 其研究亦往往步履维艰, 疑难重重, 难有起色。久而久之, 后人望而却步, 门庭冷落, 研究人才青黄不接, 理论观点不能推陈出新, 这一领域随之衰落。在这个意义上, 学术思想的发展史可以说即是一部有关思想观点如何在分析工具和实证资料的窄缝中曲折生长的历史。

在以上的这个简单“理论模式”中, 有几个因素对学术研究的演变有着重要影响。第一, 学术研究的奖赏体制对学术思想的演化轨迹有着直接作用(我们可以想像, 一个注重实证研究的学科与一个注重理论36

模式的学科会有显著不同的发展轨迹) ; 第二, 宏观层次上实证资料的积累分布对不同学科的影响关系巨大(法国历史上的强大国家机器积累了完好的社会史资料, 从而为法国社会史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第三, 跨学科的渗透常常对学科内部的发展起到了不可预计的作用。其他学科的研究可能导致该学科的研究工具和实证资料上的巨大突破, 正所谓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纽约客》杂志上曾有这样一幅漫画:两位衣着随便的闲客在一个酒吧里聊天。漫画的标题是其中一位向另外一位的问话“:你这是闲着无聊发发牢骚闹着玩, 还是真的有实证资料支持你的说法? ”这幅漫画

出的定理或逻辑命题。在这些“结果”得到经验世界的验证之前, 它们的恰当身份不是现实世界中的“真理”, 而只是“猜想”。克鲁格曼在谈论自己研究风格的一篇文章中, 这样告诫其他经济学学者:“我们应该意识到, 经济学的理论模式是一种隐喻(m eta p hor ) , 而不是真理……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你的隐喻可能是错误的, 而其他人用不同的隐喻可能看到了一些你所忽略的东西。”社会学的许多研究成果亦复如是。例如, 社会分层研究中长期强调代际资源(如父母经济地位, 教育程度) 对人们经济利益的影响。但是近年来对组织内部经济利益分配的研究表明, 不同组织结构及其内部分配方式对人们的收入差异有着重大影响。因此, 以前有关代际资源在经济利益分配中的影响的许多研究结论需要重新解释评估。

37

第二, 学术思想的发展并不是逐步积累, 单调上升的。我以为这一点尤为重要。正如库恩(T hom as K uhn ) 指出, 科学思想的进步常常是通过一个范式突破并取代另外一个范式而实现的, 而并不总是在同一方向上的积累, 提高, 深化。许多过去或现行的理论观点可能为明天新的研究思路, 新的分析工具, 新的实证资料取而代之。在这一过程中, 过去积累的观点知识可能不仅不是新的学术思想的基础, 而且是束缚其发展的桎梏。这要求我们对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或这样那样的学术思潮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主义态度。对任何研究成果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权利。而学者也有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潜在前提假设、解释逻辑、实证依据详细说明的责任。

实际上, 这正是学术研究普遍遵循的制度规范。需经过严格的审稿过程, 。说明研究假设前提, 理论逻辑, 是否吻合。、延伸、限定、推翻、遗忘、, 推陈出新的佐, 与社会实际生活颇有距离。这种学术化的趋势有利于学术研究群体的产生和学术研究的连续性。但是随着学科日益专门化, 学科间的沟壑日益加深。即使心有灵犀的学者若没有长期的知识积累和训练, 对其他领域亦难以置喙。学者们在追求社会承认时有时忘记了这些基本的条件限制, 强调一点, 不及其余。在目前学术思想与政策设计密切相关的今天, 认清这一点极有意义。

我同意克鲁格曼的观点, 即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或实证资料) 的这些限制条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功能。社会科学学科的规则要求学术观点要明确前提假设, 有逻辑可循, 有证据可依。虽然实施起来, 每每不尽人意, 但这种学术规则带动了新的学风, 即主张言之有据, 反对信口开河, 理论观点诉诸于读者的逻辑思辨, 而不是追求感官上的共鸣。这种对分析方法和实证依据的强调束缚了思想的驰骋, 但是同时也训练了学者的小心严谨, 这大概是社会科学不可躲避的妥协。

38

据。我以为美国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均有重验证轻思想的取向。学术研究的激烈竞争刺激了学术研究标准的严谨化。学术界许多规则是象牙塔中爬行晋级的等级制度的派生物, 有时的效果是甄别优劣不足, 扼杀学术灵气有余。但相反的倾向亦不可取。在任何社会中, 一个思想活跃、充满想像力的学术界固然令人羡慕, 但一旦脱离了实际基础, 思想则变成幻想, 想像会导致躁动。在当今的一些学术讨论中, 高谈宏论纷至沓来。然而这些讨论常常使用大而无当的概念, 说一些或模棱两可或色彩强烈的语言, 诉诸于人们的感官刺激。但是激动振奋感慨悲切之余, 欲作进一步思考竟发现无路可循, 无据可依。这种趋向常常促进学术进步不足, 浪费研究精力有余, 实则为学术研究健康发展之大敌。

(Paul K ru g m an. 1995. Dev elo p ment , G eo g ra p h y , and E conomic Theor y .

Cambrid g e ,M assachusetts :theMIT Press. )

39


相关文章

  • 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 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作者:曲令丽 来源:<信息教研周刊>2013年第18期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才能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针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人的思想观念 ...查看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1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 ...查看


  • 爱因斯坦与老子科学发现方法论的相似与区别
  • 第21卷第10期 200 自然辩证法研究 StudiesinDialecticsofNature V01.21.NO.10 Oct.,2005 5年 1 0月 文章编号:1000-8934(2005)10-0103-05 爱因斯坦与老子科学 ...查看


  • 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业
  • 1.方法论: 简单地说,方法论就是"论方法.规范地说,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学说或理论.方法论以方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如何运用客观规律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方法论与世界观相统一.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 ...查看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结构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涵义: 1.方法与方法论 (1)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它是联系 ...查看


  •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
  •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属于能力课程模块.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查看


  • 用科学思想方法促进科学发展
  • 杨春贵 < 人民日报 >( 2012年04月26日   07 版) <论思想方法>是继<党的思想路线研究>(1997).<党校教学论>(2002).<杨春贵自选集>(2005)出版 ...查看


  • _中国管理学_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 2009年8月总第463期第15期 经济论坛Economic Forum Aug. 2009Gen.463No.15 "中国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文/吕 [摘 力 要]当前中国管理学研究的重心在探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 ...查看


  • 试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定位
  • 试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定位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客体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基本范畴.理论体系及发展进程.而要不断深化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必须以进行科学的学科定位 ...查看


  •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比较
  •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比较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对统治阶级意志的传输,中美 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因国情不同而具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在 分析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差异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 造成差异的原因,以期挖掘美国思想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