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甘草汤原文,桂枝甘草汤功效,加减运用医案

【桂枝甘草汤原文】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

【桂枝甘草汤组成】

桂枝12g   炙甘草6g

【煎服方法】

水浸30分钟,煎30分钟,约200ml,顿服。

【主治】

汗出过多后心悸。

【加减】

兼烦躁不安者,加龙骨、牡蛎。

【禁忌】

1.心悸,兼喜冷、口苦、脉数者,忌之。

2.心悸,仍汗出不止,脉虚而不调者,忌之。

3.心悸,兼四肢厥冷、小便不利等阳虚水饮为患者,忌之。

【类方】

1.真武汤:同为治心悸之方。不同者,真武汤证之心悸,为阳虚阴盛,水气凌心。本证心悸为汗出过多,心阳受损,阳虚程度较真武汤证为轻。

2.炙甘草汤:同可治心悸。不同者,炙甘草汤证之心悸为气血两虚,必有神疲少气、脉细结代等虚劳见症。

3.小建中汤:同可治心悸。不同者,小建中汤证属虚劳,呈心悸而烦,其悸已久,必有腹痛,脉弦。本证心悸系新病,为汗后引发,按之可减。

【桂枝甘草汤运用】

1.心脏瓣膜病、神经性心悸亢进、神经衰弱、贫血、恐怖性心悸。(《古方临床之运用》)

2.心悸而痛,时汗出,六脉微缓,舌苔白滑。(《福建中医药》1964;5:封3)

3.加石菖蒲治过汗后耳聋。伴心悸,畏寒,舌淡红,脉细软。(《新中医》1989;11:43)

4.大汗后失眠。兼面青,蜷卧,少言少食,脉弦细,舌淡苔少。(《名方广用》)

【桂枝甘草汤浅议】

此温补心阳之方也,临床使用以汗后心悸,喜温喜压为对象。

汗为心液,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成。若汗法不当,汗出过多,可致心阳虚损;夺汗者亡血,亡血则体液减少。阳气虚弱,复又体液减少,心脏必奋力搏动,临床表现心胸空虚,外应之虚里跳动不宁,喜捂按心窝,腹中上冲急迫,有似奔豚,脉来促急,重按不足,腹软无力,舌质淡润,苔薄白等症状。桂枝辛温,合甘草辛甘化阳,温阳补虚,心阳得复,则悸动自止。若心阳虚弱,心神不安,症见易惊恐,疑虑,烦躁,自汗乏力,精神抑郁,沉默寡语,失眠眩晕,手足不温,喜热畏寒,或阳痿遗精,舌淡白润,脉细缓无力者,则需加龙骨牡蛎治之。

发汗过多,致体液减少、阳气虚弱而心悸。由此推演,呕吐剧烈,下泄无度,及大失血,皆可致阳气虚弱而悸。阳气虚弱亦不仅心悸一症,头晕,耳聋,失眠,脉微细,但欲寐,倦怠懒言,喜温畏寒,动则短气、汗出亦为应有之症,故皆可用桂枝甘草汤治之。

汗多致心悸者,分阳气虚及气阴虚两类。本方宜于阳气虚弱而未至亡阳者。若出现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则需四逆辈回阳救逆,而非本方所能胜任。气阴虚之心悸,当有舌红口干,思饮思冷,脉来细数,多见于暑夏,为生脉散所主之证也。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桂汤、苓桂枣甘汤、苓桂术甘汤皆由桂枝甘草汤加味而成,其证皆悸,可见本方为治悸之祖方也。

【桂枝甘草汤医案】

1.惊悸

潘某,40岁,其夫因肝硬变住海口某医院。潘衣不解带,昼夜奉侍,已四月有余。一日,夫食道静脉破裂,吐血盈盂,濒于危境。某目睹其状,肝胆倶裂,惊魂几绝。从此心悸失眠,眩晕眼花,稍有风吹草动便惕惕惊悸,汗出如涌,胫膝酸软,难于自持。自顾不暇,焉能侍夫。

望其面色无华,槁项黄馘,蹙眉不展,珠泪黏睫,臂手抖颤,不能自已,舌淡红,苔薄白。询知畏寒喜温,四末发冷,腰脊酸痛,纳谷无味,口干涩,不思饮,大便二三日一行。切其脉,沉弦细,且有关前一动,复关后一动之感。诊其腹,心下、当脐悸动。

夫沉疴不起,心为之瘁,形为之疲,历时已久,心力并耗,阳气大虚也。复因吐血之惊,致心无所倚而悸,神无所归而摇,汗无所固而泄。本应舒肝安神,补心养血,标本兼治,然弋人治缴,旦暮望获,故温心阳,宁惊悸是为首要。拟:

桂枝6g 炙甘草10g 龙骨30g 牡蛎30g 三剂

二诊:心悸、汗出、颤抖减轻,畏寒、睡眠好转,仍头眩晕,眼模糊,胸满叹息,舌脉同前。此心阳得温,肝郁未解也,拟上方合小柴胡汤治之:

桂枝6g 龙骨30g 牡蛎30g 柴胡12g 半夏12g 党参10g 炙甘草10g 生姜6g红枣6g 三剂

三诊:诸症均有减轻而未尽愈,以夫危若朝露,故一时难愈也。嘱守方续服,并宽言相慰。

2.心悸

李某,女,54岁。本有肝咳夙疾,近复事不遂心,肝气郁结,肝木犯胃,呕吐四日不止,且频繁而剧烈。每呕吐发作,汗水淋漓,头发尽湿,胃液、胆汁尽皆吐净,仍干呕不已。肢体倦软如泥,精神疲惫不支。某医院谓神经性呕吐、中度脱水。补液、镇吐三日,呕吐始止。自知神疲少气非一日可复,惟心之动悸难以得忍,下床稍动即筑筑不宁。故双手捂按心下以求轻快,不敢稍懈也。观其舌象,淡白润滑。诊得脉来弦细无力,皆一派阳气不足之症。

汗为心液,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呕吐剧烈、汗出过多,心阳受损,故悸动不宁,喜手捂按。桂枝甘草汤为振奋离宫、汗多心阳虚损之治方,遂拟:

桂枝10g 炙甘草5g  一剂

患者疑方药轻简,不能中病。余谓方证相吻,定有奇效,力催速服,已而果然。善后方拟炙甘草汤。

相关文章:

桂枝甘草汤治疗月经期心动过缓

【桂枝甘草汤原文】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

【桂枝甘草汤组成】

桂枝12g   炙甘草6g

【煎服方法】

水浸30分钟,煎30分钟,约200ml,顿服。

【主治】

汗出过多后心悸。

【加减】

兼烦躁不安者,加龙骨、牡蛎。

【禁忌】

1.心悸,兼喜冷、口苦、脉数者,忌之。

2.心悸,仍汗出不止,脉虚而不调者,忌之。

3.心悸,兼四肢厥冷、小便不利等阳虚水饮为患者,忌之。

【类方】

1.真武汤:同为治心悸之方。不同者,真武汤证之心悸,为阳虚阴盛,水气凌心。本证心悸为汗出过多,心阳受损,阳虚程度较真武汤证为轻。

2.炙甘草汤:同可治心悸。不同者,炙甘草汤证之心悸为气血两虚,必有神疲少气、脉细结代等虚劳见症。

3.小建中汤:同可治心悸。不同者,小建中汤证属虚劳,呈心悸而烦,其悸已久,必有腹痛,脉弦。本证心悸系新病,为汗后引发,按之可减。

【桂枝甘草汤运用】

1.心脏瓣膜病、神经性心悸亢进、神经衰弱、贫血、恐怖性心悸。(《古方临床之运用》)

2.心悸而痛,时汗出,六脉微缓,舌苔白滑。(《福建中医药》1964;5:封3)

3.加石菖蒲治过汗后耳聋。伴心悸,畏寒,舌淡红,脉细软。(《新中医》1989;11:43)

4.大汗后失眠。兼面青,蜷卧,少言少食,脉弦细,舌淡苔少。(《名方广用》)

【桂枝甘草汤浅议】

此温补心阳之方也,临床使用以汗后心悸,喜温喜压为对象。

汗为心液,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成。若汗法不当,汗出过多,可致心阳虚损;夺汗者亡血,亡血则体液减少。阳气虚弱,复又体液减少,心脏必奋力搏动,临床表现心胸空虚,外应之虚里跳动不宁,喜捂按心窝,腹中上冲急迫,有似奔豚,脉来促急,重按不足,腹软无力,舌质淡润,苔薄白等症状。桂枝辛温,合甘草辛甘化阳,温阳补虚,心阳得复,则悸动自止。若心阳虚弱,心神不安,症见易惊恐,疑虑,烦躁,自汗乏力,精神抑郁,沉默寡语,失眠眩晕,手足不温,喜热畏寒,或阳痿遗精,舌淡白润,脉细缓无力者,则需加龙骨牡蛎治之。

发汗过多,致体液减少、阳气虚弱而心悸。由此推演,呕吐剧烈,下泄无度,及大失血,皆可致阳气虚弱而悸。阳气虚弱亦不仅心悸一症,头晕,耳聋,失眠,脉微细,但欲寐,倦怠懒言,喜温畏寒,动则短气、汗出亦为应有之症,故皆可用桂枝甘草汤治之。

汗多致心悸者,分阳气虚及气阴虚两类。本方宜于阳气虚弱而未至亡阳者。若出现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则需四逆辈回阳救逆,而非本方所能胜任。气阴虚之心悸,当有舌红口干,思饮思冷,脉来细数,多见于暑夏,为生脉散所主之证也。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桂汤、苓桂枣甘汤、苓桂术甘汤皆由桂枝甘草汤加味而成,其证皆悸,可见本方为治悸之祖方也。

【桂枝甘草汤医案】

1.惊悸

潘某,40岁,其夫因肝硬变住海口某医院。潘衣不解带,昼夜奉侍,已四月有余。一日,夫食道静脉破裂,吐血盈盂,濒于危境。某目睹其状,肝胆倶裂,惊魂几绝。从此心悸失眠,眩晕眼花,稍有风吹草动便惕惕惊悸,汗出如涌,胫膝酸软,难于自持。自顾不暇,焉能侍夫。

望其面色无华,槁项黄馘,蹙眉不展,珠泪黏睫,臂手抖颤,不能自已,舌淡红,苔薄白。询知畏寒喜温,四末发冷,腰脊酸痛,纳谷无味,口干涩,不思饮,大便二三日一行。切其脉,沉弦细,且有关前一动,复关后一动之感。诊其腹,心下、当脐悸动。

夫沉疴不起,心为之瘁,形为之疲,历时已久,心力并耗,阳气大虚也。复因吐血之惊,致心无所倚而悸,神无所归而摇,汗无所固而泄。本应舒肝安神,补心养血,标本兼治,然弋人治缴,旦暮望获,故温心阳,宁惊悸是为首要。拟:

桂枝6g 炙甘草10g 龙骨30g 牡蛎30g 三剂

二诊:心悸、汗出、颤抖减轻,畏寒、睡眠好转,仍头眩晕,眼模糊,胸满叹息,舌脉同前。此心阳得温,肝郁未解也,拟上方合小柴胡汤治之:

桂枝6g 龙骨30g 牡蛎30g 柴胡12g 半夏12g 党参10g 炙甘草10g 生姜6g红枣6g 三剂

三诊:诸症均有减轻而未尽愈,以夫危若朝露,故一时难愈也。嘱守方续服,并宽言相慰。

2.心悸

李某,女,54岁。本有肝咳夙疾,近复事不遂心,肝气郁结,肝木犯胃,呕吐四日不止,且频繁而剧烈。每呕吐发作,汗水淋漓,头发尽湿,胃液、胆汁尽皆吐净,仍干呕不已。肢体倦软如泥,精神疲惫不支。某医院谓神经性呕吐、中度脱水。补液、镇吐三日,呕吐始止。自知神疲少气非一日可复,惟心之动悸难以得忍,下床稍动即筑筑不宁。故双手捂按心下以求轻快,不敢稍懈也。观其舌象,淡白润滑。诊得脉来弦细无力,皆一派阳气不足之症。

汗为心液,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呕吐剧烈、汗出过多,心阳受损,故悸动不宁,喜手捂按。桂枝甘草汤为振奋离宫、汗多心阳虚损之治方,遂拟:

桂枝10g 炙甘草5g  一剂

患者疑方药轻简,不能中病。余谓方证相吻,定有奇效,力催速服,已而果然。善后方拟炙甘草汤。

相关文章:

桂枝甘草汤治疗月经期心动过缓


相关文章

  • 经方临证指南11-20
  • 11.桂枝加大黄汤证 久利案 刘渡舟医案:李x×,男,36岁.患慢性利疾,多年屡治不愈.大便下痢挟有红白粘液,里急后重,每日三四次,伴投满疼痛拒按.脉弦有力,舌质绛苔黄.此证虽然脾胃气血不和,但又挟有阳明凝滞之实邪,积邪不去,则下利不能止. ...查看


  • 经方临证指南61-70
  • 61.柴胡桂枝汤证 鼻渊案 刘渡舟医案:钟x x,男,21岁.患慢性鼻窦炎5年,每因外感而诱发,发则头痛,流涕黄浊而腥臭.此次发病已2周,饮食及二便皆正常,但恶风寒.舌质淡苔白,脉弦.<素问?气厥篇>说:"胆移热于脑, ...查看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医案及加减运用 | 道医网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其药物组成及参考用量是: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甘草6克,大枣5枚,牡蛎.龙骨各30克.煎服方法:以水2 000毫升,煮取1 200毫升,去渣,再行煎煮,取约600毫升,分3次温服 ...查看


  • [少白中医]伤寒论小青龙汤
  •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咳逆倚息不得卧"是小青龙汤病机的点睛之语.凡是痰饮,咳逆病机引发的各种病症,病机为外寒里饮的,小青龙汤都可取效. 伤寒论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 ...查看


  • [黄煌经方医案研究]:黄连汤
  • <经方>杂志 第20170130期 小编按:初读<黄煌经方医案>这本书时,记得黄连舌为"舌质坚老.舌色红或暗红,舌苔黄厚腻而口苦,"又看到了与黄连证有关的"滑实之脉",黄师临证 ...查看


  • 曲艳津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郁证经验
  • 2013年4月Journal of Chan 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1. 294, 2013 曲艳津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郁证经验 李怀阔1, 曲艳津2 (1. 天 ...查看


  • 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附子汤医案 | 道医网
  • [原文] 1.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 2.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 3.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 ...查看


  • 药师如来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酒配方
  • 药师如来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酒配方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筹.痹症是指风邪.寒邪.湿邪侵袭人体后,使人体的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的以肌肉.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用中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如果把 ...查看


  • 经方大师胡希恕医案
  • [经方大师胡希恕医案] 例1 :熊某,女,56岁,1964年8月20日初诊: 3个月来,每日下午3-5点发热,两臂肘窝发紧,肩背拘急,热后汗出,舌苔薄白润,脉缓. 发热.两臂肘窝发紧.肩背拘急,为太阳表证. 脉缓.发热.汗出,为营卫不和津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