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白中医]伤寒论小青龙汤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咳逆倚息不得卧”是小青龙汤病机的点睛之语。凡是痰饮,咳逆病机引发的各种病症,病机为外寒里饮的,小青龙汤都可取效。

伤寒论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论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要略第十二篇: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金匮要略第十二篇:【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要略第十二篇: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这些或然证的出现应当有它们共同的病理基础,从临床来看,这种病理基础很可能是长期咳喘造成的肺原性心脏病,在继发感染时出现的心功能衰竭。此时,体内的水分过多地停留在组织中而不能被人体有效地利用,所以出现“或渴”;同时可以并见消化道的水肿,胃及食管的水肿可以出现“或噎”;肠道的水肿加上受到寒冷的刺激可以出现“或利”;经过肾脏排出的水分减少,因此“或小便不利”;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腹水可见“少腹满”;心衰不能泵出足够的血到肺进行氧交换,血氧浓度下降因此“或喘”。

吴谦:太阳停饮有二,一中风有汗为表虚,五苓散证也;一伤寒无汗为表实,小青龙汤证也。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滞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仍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之,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倶得从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敛耗伤之气,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少腹满,俱去麻黄,远表而就里也,加附子以散寒,则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则微利止,少腹满可除矣。

此方与越婢汤同治水饮溢于表,而为腹胀水肿,宜发汗外解者,无不随手而消。越婢汤治有热者,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阳水也;小青龙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姜桂以散阴水也。

陈瑞春:小青龙汤山麻黄、芍药、干姜、五味子、甘草、桂枝、半夏、细辛等组成。本方麻黄配桂枝解表平喘,桂枝配芍药调和营卫,半夏降逆,甘草和中。姜、细辛、五味子三药同用,是温化里饮的主药,干姜温痞以行水,细辛散寒温肾,五味子酸以敛肺。如此肺脾肾药配伍,是仲景治痰的要药。从生理病理的关系理解,用于寒痰宿肺之证,疗效是十分确切的。至于有人认为本方为治外有表寒,内有里水的说法,不可拘泥之。临床用小青龙汤治痰饮,没有表证亦可运用,方中麻、桂并非为表证而设,且其与干姜、细辛、五味子之辛甘温收之品同用,显然不止是发表。

病例运用:

一:《经方实验录》:张志明,初诊,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乏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

二:《国医杂志》:刘聘贤孙六岁,住刘行乡,南潘泾宅,十一月下旬,夜间祖父戽(hu)水捕鱼,感冒风寒,咳嗽痰粘,前医投方旋覆代赭汤,咳嗽陡止,声音嘶嘎,涎壅痰鸣,气急鼻掀,肩息胸高,烦躁不安,大小便不利,脉右伏,左弦细,乃予仲景小青龙汤原方:桂枝六分,杭白芍五钱,仙半夏五钱,北细辛五分,炙麻黄四分,炙甘草七分,干姜五分,五味子五分,一剂而喘平,再剂咳爽而咯疾便利矣。

三:《吴鞠通医案》:徐廿六岁,酒客,脉弦细而沉,喘满短气,胁连腰痛,有汗,舌白滑而厚,恶风寒,倚息不得卧,此系内饮招外风为病,小青龙去麻辛证也,桂枝六钱,干姜三钱,杏仁泥五钱,炒白芍四钱,生姜五片,半夏六钱,炙甘草一钱,制五味一钱五分,旋覆花三钱包煎。

四:《一得集》载治郭姓病人,素有痰饮,每值严寒,病必举发,喘咳不卧。 十余年来,大为所苦。甲申冬,因感寒而病复作。背上觉冷者如掌大,喉间做水鸡声,寸口脉浮而紧,与小青龙汤,两剂即安。

五:《经方研究》载张恩勤治一人,素有慢性支气管炎及便秘,两月前因服生桃仁而门鼻气臭,头目昏眩,咳唾涎沫不止,2日后小便次数增多,夜间遗尿。

10日后遗尿达3~4次。经多处治疗不效。昨因感冒,咳嗽加重,不能平卧,小便一夜八次。形体消瘦,面色胱白,喘息气急,唇口发绀,咳吐泡沫痰涎,舌质淡,苔白厚滑,脉浮弦而滑。宜宣肺散寒。处方:麻黄、桂枝、甘草各6g,清半夏、白芍各9g,细辛、五味子各3g,于姜5g,水煎分三次热服,两剂后,咳喘大减,夜尿减至两次。原方加吴茱萸6g,麻黄、甘草减为3g。连进3剂,诸证皆消。继服健脾温肾药月余,随访2年未再复发。

六:胡氏报告,曾治刘某,女36岁。患者素弱,情志急躁,癫痫发作近月余,每日或隔2-3日1次。发作时突然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项背强直,手足抽搦,顷刻复苏,手足微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伴食欲佳,大便微溏,苔白腻,脉弦滑。予小青龙汤加郁金10g,香附10g,白术15g,全蝎3g。改汤为散,共研细末,每次服10g,每日2次。连服半月,基本痊愈。

百度:

《逐步修正中医在你脑中的概念》

《中医调治日常疑难杂症的钥匙》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咳逆倚息不得卧”是小青龙汤病机的点睛之语。凡是痰饮,咳逆病机引发的各种病症,病机为外寒里饮的,小青龙汤都可取效。

伤寒论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论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要略第十二篇: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金匮要略第十二篇:【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要略第十二篇: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这些或然证的出现应当有它们共同的病理基础,从临床来看,这种病理基础很可能是长期咳喘造成的肺原性心脏病,在继发感染时出现的心功能衰竭。此时,体内的水分过多地停留在组织中而不能被人体有效地利用,所以出现“或渴”;同时可以并见消化道的水肿,胃及食管的水肿可以出现“或噎”;肠道的水肿加上受到寒冷的刺激可以出现“或利”;经过肾脏排出的水分减少,因此“或小便不利”;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腹水可见“少腹满”;心衰不能泵出足够的血到肺进行氧交换,血氧浓度下降因此“或喘”。

吴谦:太阳停饮有二,一中风有汗为表虚,五苓散证也;一伤寒无汗为表实,小青龙汤证也。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滞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仍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之,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倶得从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敛耗伤之气,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少腹满,俱去麻黄,远表而就里也,加附子以散寒,则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则微利止,少腹满可除矣。

此方与越婢汤同治水饮溢于表,而为腹胀水肿,宜发汗外解者,无不随手而消。越婢汤治有热者,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阳水也;小青龙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姜桂以散阴水也。

陈瑞春:小青龙汤山麻黄、芍药、干姜、五味子、甘草、桂枝、半夏、细辛等组成。本方麻黄配桂枝解表平喘,桂枝配芍药调和营卫,半夏降逆,甘草和中。姜、细辛、五味子三药同用,是温化里饮的主药,干姜温痞以行水,细辛散寒温肾,五味子酸以敛肺。如此肺脾肾药配伍,是仲景治痰的要药。从生理病理的关系理解,用于寒痰宿肺之证,疗效是十分确切的。至于有人认为本方为治外有表寒,内有里水的说法,不可拘泥之。临床用小青龙汤治痰饮,没有表证亦可运用,方中麻、桂并非为表证而设,且其与干姜、细辛、五味子之辛甘温收之品同用,显然不止是发表。

病例运用:

一:《经方实验录》:张志明,初诊,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乏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

二:《国医杂志》:刘聘贤孙六岁,住刘行乡,南潘泾宅,十一月下旬,夜间祖父戽(hu)水捕鱼,感冒风寒,咳嗽痰粘,前医投方旋覆代赭汤,咳嗽陡止,声音嘶嘎,涎壅痰鸣,气急鼻掀,肩息胸高,烦躁不安,大小便不利,脉右伏,左弦细,乃予仲景小青龙汤原方:桂枝六分,杭白芍五钱,仙半夏五钱,北细辛五分,炙麻黄四分,炙甘草七分,干姜五分,五味子五分,一剂而喘平,再剂咳爽而咯疾便利矣。

三:《吴鞠通医案》:徐廿六岁,酒客,脉弦细而沉,喘满短气,胁连腰痛,有汗,舌白滑而厚,恶风寒,倚息不得卧,此系内饮招外风为病,小青龙去麻辛证也,桂枝六钱,干姜三钱,杏仁泥五钱,炒白芍四钱,生姜五片,半夏六钱,炙甘草一钱,制五味一钱五分,旋覆花三钱包煎。

四:《一得集》载治郭姓病人,素有痰饮,每值严寒,病必举发,喘咳不卧。 十余年来,大为所苦。甲申冬,因感寒而病复作。背上觉冷者如掌大,喉间做水鸡声,寸口脉浮而紧,与小青龙汤,两剂即安。

五:《经方研究》载张恩勤治一人,素有慢性支气管炎及便秘,两月前因服生桃仁而门鼻气臭,头目昏眩,咳唾涎沫不止,2日后小便次数增多,夜间遗尿。

10日后遗尿达3~4次。经多处治疗不效。昨因感冒,咳嗽加重,不能平卧,小便一夜八次。形体消瘦,面色胱白,喘息气急,唇口发绀,咳吐泡沫痰涎,舌质淡,苔白厚滑,脉浮弦而滑。宜宣肺散寒。处方:麻黄、桂枝、甘草各6g,清半夏、白芍各9g,细辛、五味子各3g,于姜5g,水煎分三次热服,两剂后,咳喘大减,夜尿减至两次。原方加吴茱萸6g,麻黄、甘草减为3g。连进3剂,诸证皆消。继服健脾温肾药月余,随访2年未再复发。

六:胡氏报告,曾治刘某,女36岁。患者素弱,情志急躁,癫痫发作近月余,每日或隔2-3日1次。发作时突然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项背强直,手足抽搦,顷刻复苏,手足微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伴食欲佳,大便微溏,苔白腻,脉弦滑。予小青龙汤加郁金10g,香附10g,白术15g,全蝎3g。改汤为散,共研细末,每次服10g,每日2次。连服半月,基本痊愈。

百度:

《逐步修正中医在你脑中的概念》

《中医调治日常疑难杂症的钥匙》


相关文章

  • [汉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伤寒论类编补遗]合并系属病篇244
  • 合并系属病篇244-252条 主讲时间 2015.5.12 第44讲 主讲老师 张少林 主办方 中华汉传中医促进会 244条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随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宋205) 有两种解释供我们 ...查看


  •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
  • 小青龙汤的来源 小青龙汤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功效为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 关于小青龙汤的条文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 ...查看


  • 仲景辨治头痛病证治规律探折
  • 橱荫呻'爰 2∞7年第20卷第』o期Gm5u如Mm矗矿圮M2∞7‰L2D,Vm加 - 一延|{论--||-一著|| 仲景辨洽头痛病证治魂律操折 肖楠指导:成肇仁 (湖北中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61) 摘要头痛是内科临床常见病症,历代医家在 ...查看


  • 古本康平伤寒论与现行宋本[伤寒论]版本可信度研究|仲景原文
  • 古本康平伤寒论与现行宋本<伤寒论>版本可信度研究(转自春秋楚子博客) <古本康平伤寒论>(简称康平本,下同),系已故著名老中医叶橘泉先生藏书.1946年叶老"在极端艰困中,精疲力倦而自筹排版付印,印数极少, ...查看


  • 怎样学习[伤寒论]
  • 将"陈瑞春论伤寒 "一书中"怎样学习<伤寒论>"发给大家参考(陈瑞春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全国中医内科学会顾问.全国仲景学说研讨会委员.全国中医内科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西中医药学会 ...查看


  • 中医 [本能能系统论] [方法系统论] [说白伤寒论]视频(郭生白)
  • <郭生白大医传承实录>剪辑 8 1 发布: 1年前 播放: 1,733 评论: 1 <郭生白大医传承实录>片段 6 0 发布: 1年前 播放: 730 评论: 2 公益讲座 第五讲 心脑血管病 26 0 发布: 1年 ...查看


  • 1前言绪论
  • 刘正才 1938年出生,重庆潼南人,主任医师.曾任成都军区老年病研究所所长.成都军区机关医院中医科主任,全军中医学会理事.中国药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成都老年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军区中医学会名誉会长.香港中医专业学院客座教授,北京中 ...查看


  • 葛根汤的解释与临床应用 中医师 朱木通
  • 葛根汤的解释与临床应用中医师朱木通 一.葛根汤证 葛根汤证的成立,必须是以下列两条经文为基础: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 (太阳下篇)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 (金匮痉病) 以上二条经文冒头均冠以「 ...查看


  • 伤寒杂病论--思想
  • 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临床专著,似乎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对于作者为何以"伤寒"和"杂病"来概括所见疾病,历来说法比较多,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大家指正.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