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_孟小春

人 文 论 坛

INTELLIGENCE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孟小春

摘 要:诚信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它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各学科教师共同努力完成。从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历史教材丰富的诚信教育素材及历史学科自身特点等方面,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诚信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 影响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的当代中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 世纪中国的面貌,其诚信水平则是整个社会诚信道德基础。因此,有必要强化当代中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学艺术等,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诚信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体现在:

一、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含有诚信教育要求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经过数千年所孕育的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中,诚信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历来重视对人际关系的规范,概括古人的处世哲学,尤以“诚”、“信”为要。“诚者,天下之道也”,以诚待家人,以诚待朋友,以诚待世人,还有什么人间关系处理不好的呢?“信者,立身之本也”,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守信,才能取信于人,才可能建立和谐的关系,否则就无容身之地,处处碰壁。在国际化竞争日趋激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时代背景下,在青少年人群中张扬诚信的美德就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在历史教学中,不难发现在许多历史人物身上或历史事件的背后都闪烁着诚信的美德。因此,教师确立相关内容教学目标时,就应该考虑到对学生诚信教育价值的渗透,体现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如:在设计中国古代史“商鞅变法”这部分内容的情感教学目标时,除了包括“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和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和艰巨性,树立为国家和人类的利益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寻求历史进步的智慧,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等之类的要求外,还应注意通过“移木为信”典故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取信于民,是历史人物取得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的道理。

二、中学历史教材中包含了大量诚信教育的内容

千百年来,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涉及到诚信问题的典型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或至理箴言,这些内容或隐或显的散布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它们既是教师要完成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诚信教育的素材。这些内容所反映的诚信问题有些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有些是正面的或反面的。

比如有关诚信的至理箴言就随手拈来,“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不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如君臣不信,则百姓毁谤,社稷不守;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臣(魏征) 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子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行则远人斯格。……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之所不为也。”;“凡人之情,莫不爱于诚信。诚信者,即其心易知。……非诚信无以取爱于其君,非诚信无以取亲于百姓。故上下通诚者,则暗相信而不疑。其诚不通者,则近怀疑而不信。”;“故君臣不信,则国政不安。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兄弟不信,则其情不亲。朋友不信,则其交易绝”。“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驯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言九鼎”……

有关诚信的历史事件或故事更是数不胜数,“烽火戏诸侯”,“移木为信”,“完璧归赵”,“鸿门宴”,“三顾茅庐”,“鉴真东渡”,“西安事变”,“重庆谈判”,“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港澳回归”等等,这些历史事件或故事都直接或间接与诚信有关,可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正面或反面教材。

历史教材中出现的诚信史料都是前人历经千百年提炼、传承至今,能经得起任何世人的考证,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很强的说服力,利用它们作为诚信教育的素材可以起到极好的教育效果。

三、历史学科讲求真实性的特点本身为诚信教育树立了正面楷模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指忠诚老实,不讲假话,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颠倒事实,光明磊落,处事实在,说话算数,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诚实守信就是求“真”,就是追求事物的本来面目。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是讲究真实性,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给历史人物和事件一个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这本身就是对诚信的一种很好的诠释。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有责任把历史学科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灌输给学生,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真诚待人,按客观规律办事,养成求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历史学科相对其他学科,对求实的要求更为直接、严格。

中学历史教学无论从学科教学要求、教材内容还是学科自身特点,对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诚信认识,养成习惯性的诚信行为,内化诚信的心理品质,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学生诚信道德价值观教育,既是新课标对每位历史教师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更新观念,兼顾教书与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向学生灌输诚信的道德价值观。

182

人 文 论 坛

INTELLIGENCE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孟小春

摘 要:诚信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它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各学科教师共同努力完成。从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历史教材丰富的诚信教育素材及历史学科自身特点等方面,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诚信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 影响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的当代中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 世纪中国的面貌,其诚信水平则是整个社会诚信道德基础。因此,有必要强化当代中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学艺术等,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诚信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体现在:

一、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含有诚信教育要求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经过数千年所孕育的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中,诚信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历来重视对人际关系的规范,概括古人的处世哲学,尤以“诚”、“信”为要。“诚者,天下之道也”,以诚待家人,以诚待朋友,以诚待世人,还有什么人间关系处理不好的呢?“信者,立身之本也”,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守信,才能取信于人,才可能建立和谐的关系,否则就无容身之地,处处碰壁。在国际化竞争日趋激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时代背景下,在青少年人群中张扬诚信的美德就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在历史教学中,不难发现在许多历史人物身上或历史事件的背后都闪烁着诚信的美德。因此,教师确立相关内容教学目标时,就应该考虑到对学生诚信教育价值的渗透,体现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如:在设计中国古代史“商鞅变法”这部分内容的情感教学目标时,除了包括“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和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和艰巨性,树立为国家和人类的利益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寻求历史进步的智慧,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等之类的要求外,还应注意通过“移木为信”典故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取信于民,是历史人物取得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的道理。

二、中学历史教材中包含了大量诚信教育的内容

千百年来,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涉及到诚信问题的典型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或至理箴言,这些内容或隐或显的散布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它们既是教师要完成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诚信教育的素材。这些内容所反映的诚信问题有些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有些是正面的或反面的。

比如有关诚信的至理箴言就随手拈来,“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不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如君臣不信,则百姓毁谤,社稷不守;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臣(魏征) 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子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行则远人斯格。……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之所不为也。”;“凡人之情,莫不爱于诚信。诚信者,即其心易知。……非诚信无以取爱于其君,非诚信无以取亲于百姓。故上下通诚者,则暗相信而不疑。其诚不通者,则近怀疑而不信。”;“故君臣不信,则国政不安。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兄弟不信,则其情不亲。朋友不信,则其交易绝”。“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驯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言九鼎”……

有关诚信的历史事件或故事更是数不胜数,“烽火戏诸侯”,“移木为信”,“完璧归赵”,“鸿门宴”,“三顾茅庐”,“鉴真东渡”,“西安事变”,“重庆谈判”,“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港澳回归”等等,这些历史事件或故事都直接或间接与诚信有关,可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正面或反面教材。

历史教材中出现的诚信史料都是前人历经千百年提炼、传承至今,能经得起任何世人的考证,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很强的说服力,利用它们作为诚信教育的素材可以起到极好的教育效果。

三、历史学科讲求真实性的特点本身为诚信教育树立了正面楷模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指忠诚老实,不讲假话,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颠倒事实,光明磊落,处事实在,说话算数,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诚实守信就是求“真”,就是追求事物的本来面目。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是讲究真实性,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给历史人物和事件一个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这本身就是对诚信的一种很好的诠释。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有责任把历史学科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灌输给学生,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真诚待人,按客观规律办事,养成求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历史学科相对其他学科,对求实的要求更为直接、严格。

中学历史教学无论从学科教学要求、教材内容还是学科自身特点,对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诚信认识,养成习惯性的诚信行为,内化诚信的心理品质,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学生诚信道德价值观教育,既是新课标对每位历史教师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更新观念,兼顾教书与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向学生灌输诚信的道德价值观。

182


相关文章

  • 司徒中学庆祝第31个教师节系列活动方案
  • 司徒中学庆祝第31个教师节系列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今年的教师节是我国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我校决定以"感谢师恩.增强使命.促进发展"为主题,本着"隆重热烈.务实简朴"的原则,庆祝2015年第31个教师 ...查看


  • 中学诚信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总结报告
  • <中学诚信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总结报告 中学诚信教育研究> 东昌中学<中学诚信教育研究>课题组* 东昌中学<中学诚信教育研究>课题组* 摘 要 诚信是人为之人最根本的品德,也是构建健全人格的基础.学 ...查看


  • 好妈妈育子经: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 2009年,一本名不见传的家庭教育类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经出版,无数家长争相传阅.截止到2014年,销量竟高达600万册,并被翻译出版到多个国家,一时成为出版业一道奇观. 正当人们以为作者尹建莉很快会推出<好妈妈2& ...查看


  •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
  •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8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 1. 学生经历解 ...查看


  • 涪陵二中学校文化和办学理念的思考
  • 张继鸿 学校文化也应该是学校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的总和,我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具个性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办学模式.学校文化是通过学校 ...查看


  • 海门市德胜初级中学廉洁教育活动计划
  • 海门市德胜初级中学廉洁教育活动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廉洁诚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观念,自觉维护祖国和集体的利益.要抓住重点.循序渐进.有效推进中小 ...查看


  • 教师廉洁从教征文
  • 爱岗敬业 廉洁从教 大王店镇初级职业中学 贾国芬 现在,社会上提倡一股可亲可敬的风--廉洁之风. "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这是古人对廉洁的定义,用今天的话说,不损公肥私,不贪污谓之廉洁.廉洁从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中 ...查看


  • [和你在一起]影评
  • 父爱掩护下的光辉艺术 ---<和你在一起>影评 一:影片的故事梗概 刘小春年幼时就拉小提琴,十三岁即身拥不少令人称羡的琴赛奖状.对于这位敏感又沉默的少年,这个乐器一直是他最喜爱的表达方式,是与他从未谋面的母亲之间一种最珍贵的联系 ...查看


  • 语文学科德育特点及其实施
  • 语文学科德育特点及其实施 教育理论上有这样一句话:"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