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三节建筑限界路基边坡

第二节 公路建筑用地与公路用地

第三节 路基边坡

教学目的:1. 建筑限界定义、边界确定原则 2. 公路用地定义及范围

3. 路基边坡定义、作用以及各种不同情况边坡的要求。 重点难点:建筑限界以及边坡不同情况的要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Ⅰ复习提问:

1、 高等级公路标准横断面的组成 2、 公路横断面设计的定义 3、 公路横断面图的组成

Ⅱ导入新课:

在公路行驶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保证视距的要求,前方不能有障碍阻碍视线,这就有一个范围,下面就来学习建筑限界。 Ⅲ讲解新课:

一、建筑限界与公路用地 (一)建筑限界 1.定义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clearance),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

道路建筑限界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2.规定

(1)公路建筑限界一般规定如图5-1。

净高:一般载重汽车净空高度为4.5m ;汽车专用公路和二级公路的净空高度为5.0m ,

三、四级为4.5m ;三四级道路的路面类型若设计为中级或低级路面时,考虑到路面面层的改造提高,其净高可预留20cm 。一条公路应采用相同的净高。 (2)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规定如下表5-1

最小净高 表5-1

人行道、自行车道与行车道分开设置时,其净高一般为2.5m 。

(3)净宽是指在上述规定的净高范围内应保证的宽度,它包括行车带宽度和路肩宽度。 注意事项:

①当设有加(减) 速车道、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慢车道、错车道时, 建筑限界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

②八车道及八车道以上的高速公路(整体式), 设置左侧硬路肩时, 建筑限界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

③桥梁、隧道设置检修道、人行道时,建筑限界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 3.边界确定原则:

(1)上缘边界线:对于一般路拱路段,为一条水平线,对于设置超高的路段,是与超高横坡相平行的斜线。

(2)两侧边缘线:对于一般路拱路段,两侧边界线与水平线垂直,设置超高的路段,与超高横坡线(路面)垂直。 图形见课本85页。 (二)公路用地 1.定义

公路用地----是指为修建、养护道路及其沿线设施而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土地。 2.公路用地范围的划定:

1)新建公路--新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 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 ,二级公路不小于2m 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2)改建公路--现有公路保持不变,改建路段按新建公路确定 3)特殊情况(如立交、服务区、安全设施、风沙、雪灾等地段)

在风沙、雪害及特殊地质地带,应根据需要确定设置防护林,种植固沙植物,安装防

沙或防雪栅栏以及设置反压护道等设施所需的用地范围。

公路沿线设施及路用房屋、料场、苗圃等,应在节约用地的原则下,尽量利用荒山或荒坡地,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

行道树应种植在排水沟或截水沟外侧的公路用地范围内。有条件或根据环保要求终止多行林带的路段,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公路用地范围。

公路用地的征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土地法规,依据公路横段面设计的要求,在保证其修建、养护所必须用地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每一寸土地。 二、路基边坡

路基边坡即路肩的外边缘与坡脚(路堑则为边沟外侧沟底与坡顶)所构成的坡面,是支撑路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边坡的坡度,习惯上用边坡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来表示,如1∶0.5、1∶1、1∶1.5、 1∶1.75 等。(注意分母数字越大,坡度越缓)

路基边坡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工程数量。坡度大,稳定性差,但工程数量少,坡度过大则边坡易产生滑塌等病害;坡度小,稳定性好,但工程数量大。因此,正确合理的确定边坡坡度,是公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路基边坡坡度的大小,取决于边坡的高度和土壤的性质,且与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有关,选择时必须全面考虑,力求合理。 (一)路堤边坡 1.填土路堤边坡

如果路堤基底情况良好,边坡高度≤20m ,可参照下表选定其边坡坡度。

边坡坡度

填料类别

上部高度(H ≤8m )1:1.51:1.51:1.3

下部高度(H ≤12m )1:1.751:1.751:1.5

细粒土粗粒土巨粒土

边坡高度>20m ,边坡形式宜采用阶梯形,应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

沿河受水浸淹路基的填方边坡坡度,设计水位下部分可采用1:1.75-1:2.0,在常水位以下部分可采用1:2.0-1.30。

为了必要时便于汽车驶下公路进行疏散,在平原微丘区高度不超过1.0m 的路堤,如用地条件许可,可采用不陡于1:3的边坡。

2.填石路堤边坡 依据填料的大小,边坡高度和施工方法而定。如下图:

3.砌石路基边坡

填石路基应选用当地不易风化的片、块石砌筑,内侧填石;岩石风化严重或软质岩石路段不宜采用砌石路基。砌石顶宽不小于0.8m ,基底面向内倾斜,砌石高度不宜超过15m 。砌石内、外坡率不宜大于表的规定值

序号123

砌石高度

内边坡度

(m )≤5≤10≤15

1:0.31:0.51:0.6

外坡坡度1:0.51:0.671:0.75

(二)路堑边坡 1.土质路堑边坡

土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边坡高度不大于20m 时,边坡坡度不宜大于下表的规定值。边坡高度大于20m 时,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

土的类别

粘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3粉土

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

卵石土、碎石土、圆砾

土、角砾土

胶结和密实中密

边坡坡度1:11:1.51:0.751:1

黄土、红粘土、高液限土、膨胀土等特殊土质挖方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按有关规定确定。 2. 岩质路堑边坡

岩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必要时可采用稳定性分析方法予以检算。边坡坡度不大于30m 时,无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坡度按下表确定。

边坡岩体类型Ⅰ类Ⅱ类

风化程度未风化、微风化

弱风化未风化、微风化

弱风化

边坡坡度H

15m ≤H

1:0.3~1:0.51:0.5~1:0.75

边坡岩体类型Ⅲ类

风化程度未风化、微风化

弱风化

边坡坡度H

Ⅳ类

弱风化弱风化

对于有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的边坡、边坡高度超过前表规定范围的边坡,边坡坡度应通过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硬质岩石挖方路基宜采用光面、顶裂爆破技术。边坡高度大于20m 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技术。岩石挖方边坡高度大于30m 时,应进行高边坡个别处理设计。 (三)护坡道

护坡道的作用是减缓路堤边坡的平均坡度,是保证路堤稳定的措施之一。一般情况下,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或等于2m 时可不设护坡道;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2m 时,应设置宽度为1m 的护坡道; 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6m 时,应设置宽度为2m 的护坡道。为利于排水,护坡道表面应做成向外侧倾斜2% 的横坡

Ⅳ课堂小结:

1、 建筑限界定义、净高净宽、边解确定原则。 2、 边坡定义及相关规定

Ⅴ布置作业:

1、 简述路基标准横断面的组成

2、 路基边坡对路基稳定性和工程数量有何影响?

第二节 公路建筑用地与公路用地

第三节 路基边坡

教学目的:1. 建筑限界定义、边界确定原则 2. 公路用地定义及范围

3. 路基边坡定义、作用以及各种不同情况边坡的要求。 重点难点:建筑限界以及边坡不同情况的要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Ⅰ复习提问:

1、 高等级公路标准横断面的组成 2、 公路横断面设计的定义 3、 公路横断面图的组成

Ⅱ导入新课:

在公路行驶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保证视距的要求,前方不能有障碍阻碍视线,这就有一个范围,下面就来学习建筑限界。 Ⅲ讲解新课:

一、建筑限界与公路用地 (一)建筑限界 1.定义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clearance),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

道路建筑限界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2.规定

(1)公路建筑限界一般规定如图5-1。

净高:一般载重汽车净空高度为4.5m ;汽车专用公路和二级公路的净空高度为5.0m ,

三、四级为4.5m ;三四级道路的路面类型若设计为中级或低级路面时,考虑到路面面层的改造提高,其净高可预留20cm 。一条公路应采用相同的净高。 (2)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规定如下表5-1

最小净高 表5-1

人行道、自行车道与行车道分开设置时,其净高一般为2.5m 。

(3)净宽是指在上述规定的净高范围内应保证的宽度,它包括行车带宽度和路肩宽度。 注意事项:

①当设有加(减) 速车道、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慢车道、错车道时, 建筑限界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

②八车道及八车道以上的高速公路(整体式), 设置左侧硬路肩时, 建筑限界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

③桥梁、隧道设置检修道、人行道时,建筑限界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 3.边界确定原则:

(1)上缘边界线:对于一般路拱路段,为一条水平线,对于设置超高的路段,是与超高横坡相平行的斜线。

(2)两侧边缘线:对于一般路拱路段,两侧边界线与水平线垂直,设置超高的路段,与超高横坡线(路面)垂直。 图形见课本85页。 (二)公路用地 1.定义

公路用地----是指为修建、养护道路及其沿线设施而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土地。 2.公路用地范围的划定:

1)新建公路--新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 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 ,二级公路不小于2m 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2)改建公路--现有公路保持不变,改建路段按新建公路确定 3)特殊情况(如立交、服务区、安全设施、风沙、雪灾等地段)

在风沙、雪害及特殊地质地带,应根据需要确定设置防护林,种植固沙植物,安装防

沙或防雪栅栏以及设置反压护道等设施所需的用地范围。

公路沿线设施及路用房屋、料场、苗圃等,应在节约用地的原则下,尽量利用荒山或荒坡地,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

行道树应种植在排水沟或截水沟外侧的公路用地范围内。有条件或根据环保要求终止多行林带的路段,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公路用地范围。

公路用地的征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土地法规,依据公路横段面设计的要求,在保证其修建、养护所必须用地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每一寸土地。 二、路基边坡

路基边坡即路肩的外边缘与坡脚(路堑则为边沟外侧沟底与坡顶)所构成的坡面,是支撑路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边坡的坡度,习惯上用边坡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来表示,如1∶0.5、1∶1、1∶1.5、 1∶1.75 等。(注意分母数字越大,坡度越缓)

路基边坡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工程数量。坡度大,稳定性差,但工程数量少,坡度过大则边坡易产生滑塌等病害;坡度小,稳定性好,但工程数量大。因此,正确合理的确定边坡坡度,是公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路基边坡坡度的大小,取决于边坡的高度和土壤的性质,且与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有关,选择时必须全面考虑,力求合理。 (一)路堤边坡 1.填土路堤边坡

如果路堤基底情况良好,边坡高度≤20m ,可参照下表选定其边坡坡度。

边坡坡度

填料类别

上部高度(H ≤8m )1:1.51:1.51:1.3

下部高度(H ≤12m )1:1.751:1.751:1.5

细粒土粗粒土巨粒土

边坡高度>20m ,边坡形式宜采用阶梯形,应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

沿河受水浸淹路基的填方边坡坡度,设计水位下部分可采用1:1.75-1:2.0,在常水位以下部分可采用1:2.0-1.30。

为了必要时便于汽车驶下公路进行疏散,在平原微丘区高度不超过1.0m 的路堤,如用地条件许可,可采用不陡于1:3的边坡。

2.填石路堤边坡 依据填料的大小,边坡高度和施工方法而定。如下图:

3.砌石路基边坡

填石路基应选用当地不易风化的片、块石砌筑,内侧填石;岩石风化严重或软质岩石路段不宜采用砌石路基。砌石顶宽不小于0.8m ,基底面向内倾斜,砌石高度不宜超过15m 。砌石内、外坡率不宜大于表的规定值

序号123

砌石高度

内边坡度

(m )≤5≤10≤15

1:0.31:0.51:0.6

外坡坡度1:0.51:0.671:0.75

(二)路堑边坡 1.土质路堑边坡

土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边坡高度不大于20m 时,边坡坡度不宜大于下表的规定值。边坡高度大于20m 时,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

土的类别

粘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3粉土

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

卵石土、碎石土、圆砾

土、角砾土

胶结和密实中密

边坡坡度1:11:1.51:0.751:1

黄土、红粘土、高液限土、膨胀土等特殊土质挖方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按有关规定确定。 2. 岩质路堑边坡

岩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必要时可采用稳定性分析方法予以检算。边坡坡度不大于30m 时,无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坡度按下表确定。

边坡岩体类型Ⅰ类Ⅱ类

风化程度未风化、微风化

弱风化未风化、微风化

弱风化

边坡坡度H

15m ≤H

1:0.3~1:0.51:0.5~1:0.75

边坡岩体类型Ⅲ类

风化程度未风化、微风化

弱风化

边坡坡度H

Ⅳ类

弱风化弱风化

对于有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的边坡、边坡高度超过前表规定范围的边坡,边坡坡度应通过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硬质岩石挖方路基宜采用光面、顶裂爆破技术。边坡高度大于20m 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技术。岩石挖方边坡高度大于30m 时,应进行高边坡个别处理设计。 (三)护坡道

护坡道的作用是减缓路堤边坡的平均坡度,是保证路堤稳定的措施之一。一般情况下,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或等于2m 时可不设护坡道;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2m 时,应设置宽度为1m 的护坡道; 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6m 时,应设置宽度为2m 的护坡道。为利于排水,护坡道表面应做成向外侧倾斜2% 的横坡

Ⅳ课堂小结:

1、 建筑限界定义、净高净宽、边解确定原则。 2、 边坡定义及相关规定

Ⅴ布置作业:

1、 简述路基标准横断面的组成

2、 路基边坡对路基稳定性和工程数量有何影响?


相关文章

  • 既有线施工
  • 既有线施工前应对既有线的现状做好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如下: 1 既有线的日行车对数.列车最长间隔时间.现行运行图中的天窗时间. 2 既有线的排水设施.平立交分布及标准,路基上的附着物.通信及电力供电.信号设施.各种标志等. 3 既有线的路基病 ...查看


  • 既有铁路安全保证措施
  • 6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保证措施 6. 1确保即有线行车安全的技术措施 6.1.1建立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在既有线施工,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及人身安全极为重要,这就要建立一系列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查看


  • 地下工程结构复习
  • 第一章 绪论 1.地下结构以及地下空间的定义? ⏹ 保留上部地层(岩体或土层)的前提下,在地下空间内修建的结构,统称为地下结构.通常可将地下结构按照其存在的环境不同划分为岩石地下结构和土层地下结构. ⏹ 在岩体或土层中天然或人工开挖形成的空 ...查看


  • 既有线施工技术方案
  • 既有线施工技术方案 1.编制依据 1.1宁铁运(2008)162号<南宁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细则>规定; 1.2. 勘察设计院施工设计图及既有现场设施, 勘测运营情况调查; 1.3. 广西沿海铁路钦州北至防城港段扩能改造工 ...查看


  • 道路与铁道工程毕业论文
  • 路基防洪与抢修 [摘要]:防洪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路基临险抢修和水害抢修的常用方法.路基临险抢修包括防洪检查.提高设备的抗洪能力:临险抢护具体到防风浪侵袭.路堤渗漏和水漫路堤,视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抢修办法. [关键词]:渗漏.溜坍.锚定.路 ...查看


  • 临近既有线方案涵洞
  • 阳平关至安康铁路 增建第二线站前工程YAZQ-8标 DzK321+157.81涵洞工程临近营业线专项 施工方案 (梅子铺站至恒口站段) 编制: 复核: 审查: 中铁六局阳安二线指挥部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三日 中铁六局阳安二线指挥部 涵洞工程 ...查看


  •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7道路与铁路交叉.8路基设计
  • 第七章 道路与铁路交叉 第一节 设计原则与规定 第7.1.1条 道路与铁路交叉的位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需要调整时,应报有关部门确定. 第7.1.2条 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 一.快速路与铁路交叉,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二.主干路 ...查看


  • 汛期安全措施
  •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2 二.编制范围及目的 ....... ...查看


  • 临近营业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目 录 1. 编制说明-------------------------------------------------1 1.1编制依据------------------------------------------------1 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