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第一课 《在山的那边》

第一课时 (1-1、1)

一、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2、反复朗读感悟,,读出合适的语气。试着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

1、朗读训练,注意恰当的停顿、合适的语气和准确的情感。

2、试着体会作者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知人论世】

每读一篇文章,每学一篇课文,我们都应该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这既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对作者的尊重。那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

三、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痴( )想 凝( )成 喧( )腾 一瞬( )间 隐mì( ) 诱惑( )

2、解释下列词语

痴想:

喧腾:

隐秘:

诱惑: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范读课文,边听边注意句子的停顿。

2、自行练读(可小组内互相监督)。

3、抽签阅读。(适当点评:正字音、停顿等)

4、齐读。(用普通话大声朗读,注意恰当的停顿、合适的情感的把握。)

(二)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2、妈妈说的海和“我”小时候理解的海一样吗?

五、自我检测:

1、听写生字词:

六、布置作业:

1、本课生字词写三遍明天课上考。

2、完成课后题二中的1、2两个小题。

七、学后反思:

第二课时 (1-2、2)

七年级语文上册 编稿:赵 娜 审稿:张 颖 温艳英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蕴含的意义,领会本诗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学会设计自己的人生,树立为人生目标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1、诗歌意象所蕴含象征意义的把握。

2、领会诗歌中阐述的人生哲理。

象征手法:象征与比喻极为相似,都是使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意义或道理。但二者也有区别,比喻适用于句子,是修辞手法,而象征适用于篇章,是写作手法。 象征的主要作用在于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含蓄,所阐发的道理更加形象。如本文中的“山”的阻塞,“海”的辽阔、喧腾,是两种不同的意思,象征两种不同的生活、世界。意欲表现某种哲理或思想情感的诗文,也可采用象征手法。

三、检查复习:听写生字词。

四、学习过程:

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师生共同完成下列问题。(置疑、解疑)

1、为什么我爬上了山顶,却哭着回来了?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个诗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3、“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扎下深根?

4、怎样理解“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于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几句话?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同步练习: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秘 数 种 间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借鉴本文的写法,采用诗歌的形式,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感情,若能够用上本诗所学的修辞手法就更好了。如果你觉得有难度,例如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写一段话。

七、学后反思:

第一课 《在山的那边》答案

第一课时:

1、本题可有不同回答:①“山”,就像是困难,“海”就像是理想。②“海”是人生的信念,“山”是实现理想信念途中的艰难险阻。

2、不一样,妈妈说的海是理想、信念凝成的海而“我”小时候理解的海只是自然界的那个大海。

第二课时:

1、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2、拟人。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将山人格化、具象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心中的感受,表现“我”内心极度的失望。

3、比喻,母亲给我的信念。飘来的东西确实不易扎下根,而且是深根。惟有不懈努力,日积月累,滴水穿石,才能扎下深根。

4、告诫人们: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困难等着你,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并去克服它,你就一定能成功。

5、只有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这首诗歌以一个向往外面世界的山区孩子寻找大海为全诗的抒情线索,以“山”比喻困难,以“海”比喻理想,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我们总会有实现自己理想的那一天。

第一课 《在山的那边》

第一课时 (1-1、1)

一、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2、反复朗读感悟,,读出合适的语气。试着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

1、朗读训练,注意恰当的停顿、合适的语气和准确的情感。

2、试着体会作者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知人论世】

每读一篇文章,每学一篇课文,我们都应该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这既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对作者的尊重。那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

三、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痴( )想 凝( )成 喧( )腾 一瞬( )间 隐mì( ) 诱惑( )

2、解释下列词语

痴想:

喧腾:

隐秘:

诱惑: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范读课文,边听边注意句子的停顿。

2、自行练读(可小组内互相监督)。

3、抽签阅读。(适当点评:正字音、停顿等)

4、齐读。(用普通话大声朗读,注意恰当的停顿、合适的情感的把握。)

(二)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2、妈妈说的海和“我”小时候理解的海一样吗?

五、自我检测:

1、听写生字词:

六、布置作业:

1、本课生字词写三遍明天课上考。

2、完成课后题二中的1、2两个小题。

七、学后反思:

第二课时 (1-2、2)

七年级语文上册 编稿:赵 娜 审稿:张 颖 温艳英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蕴含的意义,领会本诗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学会设计自己的人生,树立为人生目标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1、诗歌意象所蕴含象征意义的把握。

2、领会诗歌中阐述的人生哲理。

象征手法:象征与比喻极为相似,都是使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意义或道理。但二者也有区别,比喻适用于句子,是修辞手法,而象征适用于篇章,是写作手法。 象征的主要作用在于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含蓄,所阐发的道理更加形象。如本文中的“山”的阻塞,“海”的辽阔、喧腾,是两种不同的意思,象征两种不同的生活、世界。意欲表现某种哲理或思想情感的诗文,也可采用象征手法。

三、检查复习:听写生字词。

四、学习过程:

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师生共同完成下列问题。(置疑、解疑)

1、为什么我爬上了山顶,却哭着回来了?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个诗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3、“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扎下深根?

4、怎样理解“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于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几句话?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同步练习: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秘 数 种 间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借鉴本文的写法,采用诗歌的形式,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感情,若能够用上本诗所学的修辞手法就更好了。如果你觉得有难度,例如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写一段话。

七、学后反思:

第一课 《在山的那边》答案

第一课时:

1、本题可有不同回答:①“山”,就像是困难,“海”就像是理想。②“海”是人生的信念,“山”是实现理想信念途中的艰难险阻。

2、不一样,妈妈说的海是理想、信念凝成的海而“我”小时候理解的海只是自然界的那个大海。

第二课时:

1、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2、拟人。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将山人格化、具象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心中的感受,表现“我”内心极度的失望。

3、比喻,母亲给我的信念。飘来的东西确实不易扎下根,而且是深根。惟有不懈努力,日积月累,滴水穿石,才能扎下深根。

4、告诫人们: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困难等着你,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并去克服它,你就一定能成功。

5、只有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这首诗歌以一个向往外面世界的山区孩子寻找大海为全诗的抒情线索,以“山”比喻困难,以“海”比喻理想,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我们总会有实现自己理想的那一天。


相关文章

  • 19在山那边----王家新
  • 19在山那边----王家新 制作人:常江娜 制作时间:2013.11.05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___ 组长签名__________ 教师寄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查看


  • 1在山的那边说课稿
  • <在山的那边>说课稿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谓知彼,首要的就是了解教材和学生 一.教材分析 <在山的那边>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人生为主题,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阅读这些文 ...查看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词语. ⑵ 初步了解诗歌常识.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2.能力目标: ⑴ 领会诗中"山&quo ...查看


  • [在山的那边]
  •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学习目的 1. 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感情. 2.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诗中表达的信念和蕴涵的哲理,感悟人生 ...查看


  • 听读课文录音
  • 听读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想像诗歌中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 3请学生说出对诗歌意旨的理解. 三.合作释疑 4.学生研读诗歌,提出理解中的疑难诗句,小组合作探究: ⑴"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 ...查看


  • 在山的那边(课文全解)人教版
  •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再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 ...查看


  •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一课
  • 1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一 小时侯,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喔,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 ...查看


  • [在山的那边]说课稿2
  • <在山的那边>说课稿 瀛海学校七年级 周文红 今天,我授课的内容是<在山的那边>.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这篇课文对正在成长中的十三四岁的孩子有着深 ...查看


  • 在山的那一边读书笔记
  • 在山的那一边读书笔记 今天学了<在山的那一边>这一课,我受益匪浅.课文讲了作者在童年时代的一个梦想.这首诗叙述了作者渴望见到大海,但是愿望总是被否定.作者虽然很失望,但却又一次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向着目标前进,最终见到了海.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