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辨识.危险源辨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

1 目的 持续地识别公司各作业场所和工作活动中的危险源,评价并确定其风险程 度,确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降低风险。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场所和人员。 3 职责 3.1 安全监察科 负责汇总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结果,组织公司风险评价及确定风 险控制措施工作。 3.2 各部门 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评价风险是否可接受,确定并 实施控制措施,同时将评价结果报送生产中心。 4 工作程序 4.1 要求 4.1.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应: a)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符合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c)覆盖本公司生产、服务全过程; d)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 七种危险源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 程因素)等; e)包括作业场所内所有的设施及人员的活动;

f)包括来自供方/承包方的风险等。 4.1.2 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风险控制措施的人员在实施前应得到 相应的培训。 4.2 危险源辨识 4.2.1 危险源辨识的主要范围: a)作业地址及环境条件; b)作业场所平面分布图; c)建(构)筑物; d)生产工艺过程; e)原材料、设备、装置; f)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场所; g)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h)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 i)易燃易爆物品等。 4.2.2 危险源辨识方法: a)基本分析法; b)工作安全分析; c)安全检查表; d)现场观察、测量; e)讨论会; f)其他方法。 4.2.3 鉴别危险源辨识充分性的准则: a)覆盖本部门和同行业类似组织已发生的事故的原因;

b)覆盖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有关规定; c)作业指导书中已有的安全注意事项; d)较为成熟的安全检查表或安全评价表中的项目。 4.2.4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及结果 4.2.4.1 危险源辨识流程 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险源→确定风险。 4.2.4.2 作业活动可按如下方法划分: a)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 b)按地理区域划分; c)按装置划分; d)按作业任务划分; e)上述任何几种方法相结合划分。 4.2.4.3 每年年初,各部门指定一名主要领导,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群(安) 监员、工会或职工代表、有工作经验人员等,按照本办法要求,可采用现场观 察、测量、讨论会、数据分析等方法,结合本部门的工作活动和作业场所特点 进行危险源辨识,辨识与各种活动有关的主要危险源。对本部门的危险源进行 全面的辨识,辨识结果经本部门主管审批后报送安全监察科。 4.2.4.4 安全监察科对各部门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类、汇总、登记,作为风

险评价的依据。 4.3 风险评价 4.3.1 风险级别划分 低风险、一般风险、中等风险、重大风险、不可接受风险 4.3.2 风险评价的步骤:

a)分析、调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 b)评价并确定可能性和后果所带来的风险程度; c)确认风险级别; d)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 4.3.3 风险评价的方法 风险矩阵法(见附表:风险矩阵表)

4.3.4 各部门根据以上危险源风险评价的结果,评价不可接受风险,形成《重 大及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 安全监察科组织评价公司的危险源风险等级, 形成 《公 司重大及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 4.4 风险控制措施 4.4.1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的原则 a)风险控制优先顺序依次为:不可接受风险、重大风险、中等、一般风险、 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 B)消除风险→降低风险→工程控制风险→ 管理措施 →个体防护。 4.4.2 风险控制措施在实施前予以评审,并考虑以下因素: a)控制措施的实施是否会达到可承受的风险水平; b)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c)是否选择了成本效益最佳的方案; d)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修订后的防范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4.3 各部门风险控制措施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实施,公司不可接受风险经公 司分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4.5 员工代表参与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时,应有员工代表参与。 4.6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更新 4.6.1 公司年度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更新由安全监察科组织协 调完成。月度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隐患排查形式的更新,具体 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更新结果填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确定表》 、 《重大及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清单》 。 4.6.2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更新: a)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发生变化; b)本公司作业活动发生较大变化; c)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发变更; d)管理评审、审核的要求; e)事故、事件、不符合整改要求; f)相关方要求; g)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完成后,对残余风险的评价; h)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其他情况需要时。 4.6.3 各部门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结果进行传递和沟通,更 新结果递交给生产中心。 4.7 在实施控制措施过程中,对所需控制活动的监测执行《安全绩效考核管理 办法》 ,确保实施的有效性。 5 相关文件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绩效考核办法 6 相关记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确定表 重大及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清单

附表:矩阵表

风险 矩阵 中等风险 (III 级) 重大风险 (IV 级) 不可接受风险 (V 级) 可能造成的损失 S 赋值 人员伤害程度及范围 36 30 24 18 12 6 6 有时发生 1 年内能 发生 10 次或以上 ≥10/1 年 发生的可 能性 发生可能 性的衡量 (发生效 率) 发生频率 量化 风险值 30—36 18—25 9—16 3—8 1—2 6 5 4 3 2 1 多人死亡 一人死亡 多人受严重伤害 一人受严重伤害 一人受到伤害,需要急救;或多 人受轻微伤害 一人受轻微伤害 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 不可接受风险 重大风险 中等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备注 Ⅴ级 Ⅳ级 Ⅲ级 Ⅱ级 Ⅰ级 由于伤害估算的损失 (元) 500 万以上 100 万到 500 万之间 10 万到 100 万 1 万到 10 万 2000 到 1 万 0 到 2000

6 一般 风险 (II 级) 5 4 3 低风 险(I 级) 1 1 不能 2

12 10 8 6 4 2 2 很少 10 年以上 可能发生 一次 1/40 年

18 15 12 9 6 3 3 低可能 10 年内 可能发 生一次 1/10 年

24 20 16 12 8 4 4 可能发生 5 年内可 能发生 一次 1/5 年

30 25 20 15 10 5 5 能发生

L赋 值

估计从不 发生

每年可能 发生一次

1/100 年

1/1 年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 目的 识别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以及可能施加影响的环 境因素,评价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重要 环境因素的确定。 3 职责 3.1 机电环保科 负责组织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编制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3.2 各部门 负责组织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并将识别和评价结果报生产中心。 4 工作程序 4.1 环境因素识别 每年初,各部门跟业职能、活动的范围、区域,采用过程分析法和现场观 察法,识别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因素清单》 。由机电环保科组织汇总各部门环 境因素清单。 4.1.1 识别范围 a)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 因素; b)对相关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4.1.2 识别、确定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状态、时态和类型。 a)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状况和可以合理预见的紧急状态;

b)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c)几种类型: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地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 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热能、辐射、震动(噪声) 、光能;废物和(或) 副产品的产生、空间的使用等; d)变更情况,包括已纳入计划的变更或新的开发、新的或变化了的活动、 产品和服务。 4.1.3 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即应考虑原辅材料采购、 研发、 生产、 使用、运输、交付、产品寿命结束后处理、最终处置等各阶段涉及到的环境因 素,例如: a)设施、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b)原材料的获取; c)运行或制造过程,包括仓储; d)设施、组织资产和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e)外部供方的环境绩效和实践; f)产品运输和服务交付,包括包装; g)产品存储、使用和寿命结束后的处理; h)废物管理,包括再利用、翻新、再循环和处置等。 4.2 环境因素评价 4.2.1 环境因素评价依据和方法 环境因素评价采用是非判断法。凡符合下列一种或多种情况的判为重要环境 因素: a)违反法律、法规及强制标准的环境行为; b)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未作合理处置的; c)排放量大的污染物;

d)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监测的环境行为; e)企业特别关注并且对企业发展构成重大影响的; f)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资; g)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预计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 h)相关方高度关注或有明确要求的; i)产品中的环境指标不符合设计或规定要求的; j)各类环保设施近三年内发生过事故的; k)应回收物质未进行回收或合理处置的; l)主要消耗的资源、能源。 4.2.2 环境因素评价和重要环境因素确定 a 各部门按照 4.2.1 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 环境因素清单》. b)机电环保科每年初,负责汇总、评价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编制《公司重 要环境因素清单》 ,报分管领导批准后,传递给相关部门。 4.2.3 机电环保科通过发放文件、 培训等方式在各层次和职能间沟通相关重要环 境因素。 4.3 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a)针对评价确定的环境因素,本着消除、替代、管理的层级原则,按照国 家法规要求和公司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相关部门制定目标指标和方案或制定 执行相应控制措施,需要时通过投入资源、改善流程、应急管理、提高意识和 能力等方式予以控制,确保达到风险管控要求; b)通过内审、检查、监测等方式对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措施制定情况 进行监督。 4.4 环境因素的更新

1) 每年底,各部门结合年度环境管理情况总结分析,考虑环境方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环境绩效监测结果,组织对环境因素进行评审更新,将更新结果报机电环保科。

2)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各部门及时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并将结果报生产中心:

a) 各部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重大变化;

b) 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变化; c) 有关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

d) 相关方提出抱怨或合理要求时;

e) 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

f) 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提出要求时。

5 相关文件

6 相关记录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记录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

1 目的 持续地识别公司各作业场所和工作活动中的危险源,评价并确定其风险程 度,确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降低风险。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场所和人员。 3 职责 3.1 安全监察科 负责汇总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结果,组织公司风险评价及确定风 险控制措施工作。 3.2 各部门 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评价风险是否可接受,确定并 实施控制措施,同时将评价结果报送生产中心。 4 工作程序 4.1 要求 4.1.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应: a)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符合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c)覆盖本公司生产、服务全过程; d)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 七种危险源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 程因素)等; e)包括作业场所内所有的设施及人员的活动;

f)包括来自供方/承包方的风险等。 4.1.2 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风险控制措施的人员在实施前应得到 相应的培训。 4.2 危险源辨识 4.2.1 危险源辨识的主要范围: a)作业地址及环境条件; b)作业场所平面分布图; c)建(构)筑物; d)生产工艺过程; e)原材料、设备、装置; f)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场所; g)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h)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 i)易燃易爆物品等。 4.2.2 危险源辨识方法: a)基本分析法; b)工作安全分析; c)安全检查表; d)现场观察、测量; e)讨论会; f)其他方法。 4.2.3 鉴别危险源辨识充分性的准则: a)覆盖本部门和同行业类似组织已发生的事故的原因;

b)覆盖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有关规定; c)作业指导书中已有的安全注意事项; d)较为成熟的安全检查表或安全评价表中的项目。 4.2.4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及结果 4.2.4.1 危险源辨识流程 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险源→确定风险。 4.2.4.2 作业活动可按如下方法划分: a)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 b)按地理区域划分; c)按装置划分; d)按作业任务划分; e)上述任何几种方法相结合划分。 4.2.4.3 每年年初,各部门指定一名主要领导,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群(安) 监员、工会或职工代表、有工作经验人员等,按照本办法要求,可采用现场观 察、测量、讨论会、数据分析等方法,结合本部门的工作活动和作业场所特点 进行危险源辨识,辨识与各种活动有关的主要危险源。对本部门的危险源进行 全面的辨识,辨识结果经本部门主管审批后报送安全监察科。 4.2.4.4 安全监察科对各部门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类、汇总、登记,作为风

险评价的依据。 4.3 风险评价 4.3.1 风险级别划分 低风险、一般风险、中等风险、重大风险、不可接受风险 4.3.2 风险评价的步骤:

a)分析、调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 b)评价并确定可能性和后果所带来的风险程度; c)确认风险级别; d)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 4.3.3 风险评价的方法 风险矩阵法(见附表:风险矩阵表)

4.3.4 各部门根据以上危险源风险评价的结果,评价不可接受风险,形成《重 大及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 安全监察科组织评价公司的危险源风险等级, 形成 《公 司重大及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 4.4 风险控制措施 4.4.1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的原则 a)风险控制优先顺序依次为:不可接受风险、重大风险、中等、一般风险、 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 B)消除风险→降低风险→工程控制风险→ 管理措施 →个体防护。 4.4.2 风险控制措施在实施前予以评审,并考虑以下因素: a)控制措施的实施是否会达到可承受的风险水平; b)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c)是否选择了成本效益最佳的方案; d)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修订后的防范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4.3 各部门风险控制措施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实施,公司不可接受风险经公 司分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4.5 员工代表参与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时,应有员工代表参与。 4.6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更新 4.6.1 公司年度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更新由安全监察科组织协 调完成。月度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隐患排查形式的更新,具体 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更新结果填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确定表》 、 《重大及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清单》 。 4.6.2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更新: a)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发生变化; b)本公司作业活动发生较大变化; c)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发变更; d)管理评审、审核的要求; e)事故、事件、不符合整改要求; f)相关方要求; g)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完成后,对残余风险的评价; h)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其他情况需要时。 4.6.3 各部门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结果进行传递和沟通,更 新结果递交给生产中心。 4.7 在实施控制措施过程中,对所需控制活动的监测执行《安全绩效考核管理 办法》 ,确保实施的有效性。 5 相关文件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绩效考核办法 6 相关记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确定表 重大及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清单

附表:矩阵表

风险 矩阵 中等风险 (III 级) 重大风险 (IV 级) 不可接受风险 (V 级) 可能造成的损失 S 赋值 人员伤害程度及范围 36 30 24 18 12 6 6 有时发生 1 年内能 发生 10 次或以上 ≥10/1 年 发生的可 能性 发生可能 性的衡量 (发生效 率) 发生频率 量化 风险值 30—36 18—25 9—16 3—8 1—2 6 5 4 3 2 1 多人死亡 一人死亡 多人受严重伤害 一人受严重伤害 一人受到伤害,需要急救;或多 人受轻微伤害 一人受轻微伤害 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 不可接受风险 重大风险 中等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备注 Ⅴ级 Ⅳ级 Ⅲ级 Ⅱ级 Ⅰ级 由于伤害估算的损失 (元) 500 万以上 100 万到 500 万之间 10 万到 100 万 1 万到 10 万 2000 到 1 万 0 到 2000

6 一般 风险 (II 级) 5 4 3 低风 险(I 级) 1 1 不能 2

12 10 8 6 4 2 2 很少 10 年以上 可能发生 一次 1/40 年

18 15 12 9 6 3 3 低可能 10 年内 可能发 生一次 1/10 年

24 20 16 12 8 4 4 可能发生 5 年内可 能发生 一次 1/5 年

30 25 20 15 10 5 5 能发生

L赋 值

估计从不 发生

每年可能 发生一次

1/100 年

1/1 年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 目的 识别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以及可能施加影响的环 境因素,评价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重要 环境因素的确定。 3 职责 3.1 机电环保科 负责组织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编制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3.2 各部门 负责组织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并将识别和评价结果报生产中心。 4 工作程序 4.1 环境因素识别 每年初,各部门跟业职能、活动的范围、区域,采用过程分析法和现场观 察法,识别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因素清单》 。由机电环保科组织汇总各部门环 境因素清单。 4.1.1 识别范围 a)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 因素; b)对相关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4.1.2 识别、确定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状态、时态和类型。 a)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状况和可以合理预见的紧急状态;

b)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c)几种类型: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地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 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热能、辐射、震动(噪声) 、光能;废物和(或) 副产品的产生、空间的使用等; d)变更情况,包括已纳入计划的变更或新的开发、新的或变化了的活动、 产品和服务。 4.1.3 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即应考虑原辅材料采购、 研发、 生产、 使用、运输、交付、产品寿命结束后处理、最终处置等各阶段涉及到的环境因 素,例如: a)设施、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b)原材料的获取; c)运行或制造过程,包括仓储; d)设施、组织资产和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e)外部供方的环境绩效和实践; f)产品运输和服务交付,包括包装; g)产品存储、使用和寿命结束后的处理; h)废物管理,包括再利用、翻新、再循环和处置等。 4.2 环境因素评价 4.2.1 环境因素评价依据和方法 环境因素评价采用是非判断法。凡符合下列一种或多种情况的判为重要环境 因素: a)违反法律、法规及强制标准的环境行为; b)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未作合理处置的; c)排放量大的污染物;

d)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监测的环境行为; e)企业特别关注并且对企业发展构成重大影响的; f)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资; g)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预计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 h)相关方高度关注或有明确要求的; i)产品中的环境指标不符合设计或规定要求的; j)各类环保设施近三年内发生过事故的; k)应回收物质未进行回收或合理处置的; l)主要消耗的资源、能源。 4.2.2 环境因素评价和重要环境因素确定 a 各部门按照 4.2.1 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 环境因素清单》. b)机电环保科每年初,负责汇总、评价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编制《公司重 要环境因素清单》 ,报分管领导批准后,传递给相关部门。 4.2.3 机电环保科通过发放文件、 培训等方式在各层次和职能间沟通相关重要环 境因素。 4.3 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a)针对评价确定的环境因素,本着消除、替代、管理的层级原则,按照国 家法规要求和公司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相关部门制定目标指标和方案或制定 执行相应控制措施,需要时通过投入资源、改善流程、应急管理、提高意识和 能力等方式予以控制,确保达到风险管控要求; b)通过内审、检查、监测等方式对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措施制定情况 进行监督。 4.4 环境因素的更新

1) 每年底,各部门结合年度环境管理情况总结分析,考虑环境方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环境绩效监测结果,组织对环境因素进行评审更新,将更新结果报机电环保科。

2)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各部门及时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并将结果报生产中心:

a) 各部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重大变化;

b) 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变化; c) 有关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

d) 相关方提出抱怨或合理要求时;

e) 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

f) 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提出要求时。

5 相关文件

6 相关记录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记录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相关文章

  • 危险源识别程序
  • 1 目的 辨识公司活动范围内的危险源,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出重大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公司范围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计划工作,适用建设项目(包括新\改\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危害辨识与评价. 3 ...查看


  • 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
  • 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 第一讲 风险辨识 一.事故辨识 二.隐患辨识 三.危害辨识 四.重大危险源辨识 一.事故辨识 1.事故分类学 •按责任和性质 •按伤害程度.损失程度 •按加害物.致因物 •按原因 •按时间.空间 • „„„. 事故辨识与 ...查看


  •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便于开展机电安装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消除事故隐患,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机电安装公司所 ...查看


  • 危险源管理制度
  • 危险源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辨识公司范围内作业场所的危险源,规范公司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防范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公司安全生产顺利进行,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控制的管理工作. ...查看


  • 环1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
  •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程序 ZHCX--1 1.0目的 识别和评价工程监理活动或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和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为制定管理方针.管理目标.管理方案采取相适应的控制措施提供 ...查看


  • 危险源告知制度
  • 细汇报.调查取证材料,必须经调查取证人员确认签字. 第二十条 事故发生后1-3日内向铁运公司安全监察部写出事故报告. 第二十一条 安全监察部接到调查处理报告后,由安全监察部召开事故处理会议,分析原因,判明责任,对事故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二 ...查看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 郁山煤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我矿实 ...查看


  •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 •文件编号:BETA/EOM 有限公司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依据 GB/T 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 第 A 版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分 发 号 受控状态 2013年5月1日 2013年5月8日 ...查看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阜新市双山煤矿 2017年5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各(区)队.科室: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