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现象"的启示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美国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18个班的学生,做了一番预未来发展的测试。然后,将“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悄悄交给校长和有关教师,并一再叮嘱:千万保守秘密,否则将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八个月后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人人都有很大的进步,并且他们个个开朗活泼,求知欲旺盛,与教师的感情特别融洽。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这种现象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被称为“罗森塔尔现象”。其实,名单上的学生并不是测试得出的结果,而是罗森塔尔随机选择的。那么,这个现象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有何启示呢?就此问题,笔者试做一番探究。

  首先,罗森塔尔实验之所以取得这样神奇的效果,是因为“权威性暗示”心理效应的结果。因为罗森塔尔是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是名人,他的话具有某种权威性。因此,接受实验学校的教师对他开列的名单上学生的“超常性”就深信不疑,因而他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因而奇迹就这样产生了。

  将这种心理效应运用于学校班级管理,往往能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对于一个较难管理的班级,若委派一位具有较深资历且具有多年成功经验的班主任,则这个班主任的资历越老、经验越丰富,他在班级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就越高。因而,这个班主任的管理主张、要求和措施就越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这个班主任的工作就越容易开展,越容易获得成功。反之,若让一个刚走上教育岗位、没有什么班级管理经验的教师去接管一个较难管理的班级,这样的班主任因为在学生心目中缺少权威,因而学生对这个班主任的主张、要求和措施就不易接受,这样就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正因为如此,一个班主任在接手一个班级时,尤其是年轻教师在接任班主任时,必须要尽快地赢得学生的信任,并尽可能地获得学生的敬重,若能如此,其工作就会卓有成效。

  其次,在罗森塔尔的这个实验过程中,参加实验的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产生了“肯定性评价”的心里定势。而这种肯定性心理评价又会伴随着教师普遍偏爱优秀学生的情感,通过教师掩饰不住的言行、神态传递给这些学生,使得这些学生获得了良好的“自我肯定心理认同”。因而他们才能够“人人性情开朗,求知欲旺盛”。班主任若能有效运用这一心理效应,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班主任对班里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经常性或明或暗、直接或间接地给予肯定、表扬和嘉许,一段时间后,那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自我心理体验。这样他们就会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而这种自信心和自尊心一经产生,就会成为他们积极行为的动力,并促使他们增强自控力,从而使其改正缺点和错误,以维护自尊,并进而获得更强的自尊。而那些所谓的“困难生”正是因为平时较少或很难获得同学和教师的肯定,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种消极的心理情绪。这正如布卢姆所说:“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年复一年地遭受挫折和羞辱,他们的自我观念被这些预想有条不紊地摧毁了”。那些所谓的“困难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出现“破罐子破摔”的行为。

  再次,在罗森塔尔的这个实验中,受试的学生能够在八个月的时间里都取得显著的进步,这与受试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赏识性心理效应有关。班主任若能充分运用这一心理效应于学生的行为、思想教育,也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班主任要多关注班级里那些缺乏自控力的学生,及时、敏锐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对这些闪光点给予欣赏和嘉许,同时向学生提出一个适度的努力目标,并对这样的目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期待。那么,在不长的时间内,这些学生就能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态度上的变化,就会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和赏识。于是,他们就会体验到一种心理愉悦和满足,也就会因此而努力做得更好,从而回报教师对自己的赏识。因为教师的这种赏识满足了学生的肯定性心理需求,所以就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激励和鞭策作用,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以上几点,就是笔者从“罗森塔尔实验”中的感悟。笔者运用这些体会于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美国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18个班的学生,做了一番预未来发展的测试。然后,将“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悄悄交给校长和有关教师,并一再叮嘱:千万保守秘密,否则将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八个月后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人人都有很大的进步,并且他们个个开朗活泼,求知欲旺盛,与教师的感情特别融洽。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这种现象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被称为“罗森塔尔现象”。其实,名单上的学生并不是测试得出的结果,而是罗森塔尔随机选择的。那么,这个现象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有何启示呢?就此问题,笔者试做一番探究。

  首先,罗森塔尔实验之所以取得这样神奇的效果,是因为“权威性暗示”心理效应的结果。因为罗森塔尔是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是名人,他的话具有某种权威性。因此,接受实验学校的教师对他开列的名单上学生的“超常性”就深信不疑,因而他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因而奇迹就这样产生了。

  将这种心理效应运用于学校班级管理,往往能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对于一个较难管理的班级,若委派一位具有较深资历且具有多年成功经验的班主任,则这个班主任的资历越老、经验越丰富,他在班级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就越高。因而,这个班主任的管理主张、要求和措施就越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这个班主任的工作就越容易开展,越容易获得成功。反之,若让一个刚走上教育岗位、没有什么班级管理经验的教师去接管一个较难管理的班级,这样的班主任因为在学生心目中缺少权威,因而学生对这个班主任的主张、要求和措施就不易接受,这样就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正因为如此,一个班主任在接手一个班级时,尤其是年轻教师在接任班主任时,必须要尽快地赢得学生的信任,并尽可能地获得学生的敬重,若能如此,其工作就会卓有成效。

  其次,在罗森塔尔的这个实验过程中,参加实验的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产生了“肯定性评价”的心里定势。而这种肯定性心理评价又会伴随着教师普遍偏爱优秀学生的情感,通过教师掩饰不住的言行、神态传递给这些学生,使得这些学生获得了良好的“自我肯定心理认同”。因而他们才能够“人人性情开朗,求知欲旺盛”。班主任若能有效运用这一心理效应,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班主任对班里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经常性或明或暗、直接或间接地给予肯定、表扬和嘉许,一段时间后,那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自我心理体验。这样他们就会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而这种自信心和自尊心一经产生,就会成为他们积极行为的动力,并促使他们增强自控力,从而使其改正缺点和错误,以维护自尊,并进而获得更强的自尊。而那些所谓的“困难生”正是因为平时较少或很难获得同学和教师的肯定,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种消极的心理情绪。这正如布卢姆所说:“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年复一年地遭受挫折和羞辱,他们的自我观念被这些预想有条不紊地摧毁了”。那些所谓的“困难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出现“破罐子破摔”的行为。

  再次,在罗森塔尔的这个实验中,受试的学生能够在八个月的时间里都取得显著的进步,这与受试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赏识性心理效应有关。班主任若能充分运用这一心理效应于学生的行为、思想教育,也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班主任要多关注班级里那些缺乏自控力的学生,及时、敏锐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对这些闪光点给予欣赏和嘉许,同时向学生提出一个适度的努力目标,并对这样的目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期待。那么,在不长的时间内,这些学生就能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态度上的变化,就会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和赏识。于是,他们就会体验到一种心理愉悦和满足,也就会因此而努力做得更好,从而回报教师对自己的赏识。因为教师的这种赏识满足了学生的肯定性心理需求,所以就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激励和鞭策作用,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以上几点,就是笔者从“罗森塔尔实验”中的感悟。笔者运用这些体会于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 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 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潢川幼儿师范学校 周玉梅 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管理.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班 级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心理的管理.而要确实做好班级心理管 工作 ...查看


  • 罗森塔尔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 期望效应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1968年和他的助手雅可朴森)在加州旧金山市奥克学校进行实验后提出来的.实验者从该校1-6年级的每个年级中抽出3个班作为实验组.在实验开始时,实验者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弗拉纳根普通能力测验&qu ...查看


  • 经济学常见效应
  • 经济学常见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 [青蛙现象]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如果慢慢地加温,青 ...查看


  •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_论文
  • 河 北 师 范 大 学 汇华学院文学部 <班级管理>论文 论 文 姓 院 班 学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题 目: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名: 高鑫迪 系: 文学部 级: 2014级历史一班 号: 2014512362 班级管理中 ...查看


  • 管理学的集中效应
  • 管理学的几个效应 01-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 ...查看


  • 教育学效应
  • 1.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 ...查看


  • 12大心理效应
  • 1.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此 ...查看


  • 比马龙效应
  • 皮格马利翁效应 (重定向自比马龙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编辑]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 ...查看


  • 深圳教师招考主观题(印象版)
  • 2012.12.2 深圳教师招考主观题 (凭记忆模拟下来的题目,仅供参考,大概意思一样,不喜勿下) 一.案列分析: (不超过350字) 近日,网络上曝出了一段青海老师打学生的视频,短短几天,点击量近50万.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学生被打的一幕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