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现状分析与创新探讨

  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是指高等学校内部纵向结构中通过加工高深知识而直接承担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且由多位成员组成的,具有明确目标、结构和职权的正式团队组织。“基层学术组织”是相对于学校这个“高层”或者院(系)这一“中层”而言的直接从事“生产”的学术组织。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基层学术组织主要以研究、教学和咨询服务为主要任务,以高水平的研究带动高水平的教学和高水平的服务。

  

  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在19世纪以前,由于知识的分化不够明显,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各学科尚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大学内部根据学科而形成学术组织分工的条件还很不成熟。19世纪以后,科学的发展使得知识出现了分化,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逐步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相继成为独立的学科,科学活动由此开始了其学科日益细化、不断趋于高度专业化的过程。19世纪初,刚成立的德国柏林大学为顺应这种科学发展的趋势,致力于专门化的高深学问的研究,从全欧洲聘请一批在神学、哲学、法学、医学、化学、农业、语言、物理和数学等学科领域相当杰出的学者,以这些学者为核心,成立了集教学和研究功能于一体的研究所,由于研究所一般由一个或几个讲座教授主持,因此,人们将这一教学与研究的基本单位称之为讲座。正是由于柏林大学基层学术组织顺应了学科知识专业化对学术分工的要求,因此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而讲座制不久也受到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如法国、瑞典和意大利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国大学的推崇,并成为效仿的榜样,德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因此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学术机构模式。

  

  随着科学的发展,讲座对膨胀的学科已越来越不合适。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讲,讲座制使学科愈分愈细,有利于深入认识事物,有助于学科分化,但其最大的弊端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能将科学的分化与综合统一起来。美国在借鉴德国讲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与科学发展的趋势和本国的国情相结合,在大学里,“约自1875年以后,原有的学科分化的结果便是慢慢地出现系的组织,把有关学科归于一系,如希腊语系、数学系、生物系等”。19世纪学系的产生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形态。采用“系”和专业学院作为基本的专业联系方式,大大拓宽了学科发展的范围,加强了不同学科间的联系。与讲座制相比,学系建制涵盖的知识领域要更宽一些,它并非围绕学术权威而建立,而更倾向于根据知识本身发展的需要来创建或撤并。系的确立克服了讲座制的狭隘,增进了民主,并使学科的分布较为合理,适应了当时科学既分化又趋综合化研究新体制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学科发展的趋势,大学学科发展的树状化态势发生了转折,日渐形成由线到面的网状化学科结构。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知识渗透、学科乃至门类的交叉。这些学术组织大多具有以下的特点:

  

  多样化的学术组织结构

  高等学校的学术组织结构,是其学术研究发展的组织保证,决定了其发展建设的成效。因此,国外一流大学的学术组织结构都是多样化的。如柏林工业大学的学术组织以传统的学术组织结构(大学―学系―研究所模式)为基础,在学系之下设立众多与研究所平行的系属合作研究中心、跨系研究中心、跨学科研究组、独立研究所、跨学科研究协会等,在发挥各研究所强大研究功能的同时,加强研究所之间的跨学科、跨学术领域的科研合作和研究生教育。这种灵活多样的结构模式能有效地满足不同的需要,实现多种职能。

  跨学科性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组织,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其在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上的高度的跨学科性。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名称多样,但都必须是多学科的,是面向问题建立的。其研究工作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协同和学科交叉的特色,还可以集中共享多所大学的相关学术资源。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模式,充分地体现出跨学科性的特征。在人才培养上,不同的学术组织模式人才培养的重点不同,但均体现了教育和科研的高度统一。

  

  严密而灵活的内部管理体系

  国外大学学术组织具有严密而灵活的内部管理体系,这是跨学科学术组织保持活力的关键。其严密性主要体现在公正的学术评估体系上。学术评估体系由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和学科评价委员会组成。学术考评实行年度考评、中期评估和聘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结果将作为科技资源分配、人员聘用的重要依据。灵活性体现在人才使用的流动性、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泛性上。在人才使用上,其教师选聘具有多种学科背景的优秀人才,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流动,也可以在不同学术组织内兼任实职。在资源共享上,学术组织内部实现了仪器设备、科技信息的共享与开放。在国际合作上,定期向国内外公开发布合作研究课题指南,按照所设立的流动研究人员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每年设立一定数量的开放课题,支持学术组织内部自由探索性的科研活动。

  

  我国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设置及问题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设置是上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经验的产物,学校(学院)在作为“教学行政组织”的中间层――系之下普遍建立了教研室组织,体现前苏联特色的教研室成为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由此形成了持久稳定的“学校(学院)―学系―教研室”组织结构。几十年的历史表明,教研室对教学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不断膨胀,传统学科分类的知识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出现高度综合化的趋势,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和综合越来越突出,各种横向、交叉和综合学科不断涌现,使各门学科由离散状态向集约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人员的个体劳动不断向团队工作转化,科研组织结构必须创新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学对此做出了积极反应,对大学学术组织做了一些改革。主要是对直线制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在部属重点大学和地方大学普遍恢复学院制,希望通过恢复兴办学院的举措,在全院和院校之间的教学、科研等学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通过横向的联合弥补学科过于分化的不足。其基本构造有两种模式:

  一是三级结构。它又有以下形式:(1)“学校―学系―研究所”型,与传统结构相比,这种结构扩大了原基层组织科学研究的功能;(2)“学校―学系(系级)研究所―研究室”型,这种研究所与学系在功能上有明显的分工和区别,它通常是直属于学校的重点科研基地,并且以培养研究生为主,而学系主要组织本科生教学;(3)“学校―学院 学系 研究所―学系 教研室 研究室”型,这是一些大学常用的组织模式。

  二是四级结构。“学校―学院―学系―专业教研室”型,它在当前调整合并后规模扩大的高校中最为常见。该结构还有几种亚型,如在学院层次设有学校直属的学院级研究所或研究院,在学系层次并设或单设研究所或研究室,在最基层不叫教研室而叫研究室或学科等。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知识的不断拓展和整合,对未知领域探索和研究的难度在不断增大,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往往涉及很宽的领域,需要运用复杂的实验手段,研究者个体的能力显然力不从心,规模较小、方向单一的基层学术组织也显得单薄和脆弱。我国高校现有学术组织一般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单一的学术组织模式,不利于跨学科研究体系的形成

  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多采用“校―院―系―专业教研室”型的学术组织模式, 缺乏多样性。这种结构造成了跨学科组织难以运作,并且把学科专业作为设置学院、系和研究所的依据,校以下三个层次的职责易发生混淆,尤其是相邻两个层次职责不清,行政效率降低,使得学科的多重属性和任务与人为的学术分割交织在一起,跨系、跨学科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最终固定成为各系或学院的附属研究机构,无法形成严密而灵活的跨学科研究体系。

  

  研究与技术平台和基层学术组织小而全,有限资源未能充分共享

  我国高校现有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中心的研究与技术平台,学科覆盖面窄,基本上未能脱离系(研究所)的行政框架,大多数在单一学科基础上建设。以研究所为核心的基层学术组织在科研活动中仍延续着“课题组”模式,课题组具有小型化、研究目标较小、资源分散的弱点,无力装配高水平的仪器设施,无法承担重大研究项目,无力组织对重要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研究,也影响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

  

  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创新探讨

  

  目前,我国一些高等学校正在进行积极探索,不同的大学根据知识的特性和自身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对其基层学术组织进行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种:

  跨学科的研究所(研究团队)和研究中心

  这是针对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要进行的组织设计,如“973”、“863”等重大研究计划,这些项目的研究单靠一个小型的课题组已无法完成,而需要多个跨学科课题组的横向联合、合作,协同攻关。这类组织多在实体的院系框架之外设立虚体研究组织,也有的挂靠某一院系,吸收其他院系甚至国内外其他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研究人员参加。

  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创新基地

  这种科学研究组织可整体隶属于某一院系,或者独立于院系成为学校的直属单位。主要是为了适应各学科快速发展变化的知识基础,组织有力的研究团队,创造一种学科交叉与融合,开拓新专业、新领域,形成新学科,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而进行的组织设计。创新平台(基地)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成为统一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载体;二是成为强有力的学术发展与管理的重点单元;三是成为集中交叉学科优秀人才的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的孵化器,以汇聚与培养优秀人才,形成有效的人才流动,建立新型的用人制度与分配制度;四是创造一流的仪器设备与服务水平,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为学科建设与科研活动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支撑。

  

  网络组织结构

  这种结构是指以IT为工作平台,通过网络上的结点以及结点之间的立体连接和信息沟通方式,将学术组织的若干构成单元连接成网的一种交叉功能强、富有弹性、灵活性高、递阶层次少的结构。在此结构中,其结点是各研究小组、工作站、课题组和项目计划团队,各结点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非刚性的。如浙江大学以校内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机构(结点)为核心,在其周围建立了大批组织网络,纵横交错的网络不仅使浙江大学学术组织得以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沟通,也使这些机构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启示与建议

  

  尽管有些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所)、创新平台(基地)或网络组织结构隶属于学校,但它仍然是直接从事研究和教学(主要是研究生教育)的组织,即基层学术组织。大学教师学术活动的专业性自然倾向,个人根据各自的兴趣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之间只需要有限的交往、有限的协作,各自独立地进行研究和教学,呈现的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知识的综合化要求教师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呈整合态势。如何有效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学术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既包括结构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需要建立多样化的学科交叉体系、严密而灵活的运作机制。

  在结构上,可以以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省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为核心,以在院系体制之外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为重点,以调整和完善原有研究所(室)为基础,以联合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为助力,共同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科技创新和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在体制方面,应注重需要而不拘形式,可以按教研室、学科设置来命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也可以按学术研究的问题跨学科设置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这种学术组织不一定依附于特定的院、系,但要加强组织内部的联系和协作,在灵活设置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人为的学术分割。形成有机的协调统一,保证多学科之间的有效交流与合作,保证科研和教学设施在整个跨学科学术系统中充分共享。

  在运行方面,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以推进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业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其次,要防止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过多介入,使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真正遵循学术自由的原则,成为传承和创造高深知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净土;再次,应当赋予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更多的权利,改变高校权利重心过高的现象,要实现权利下移,保证基层学术组织真正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在人员构成方面,第一,做好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工作,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利和物质上的激励,既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还要用待遇留人;第二,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

  从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组织的特色分析上可以看出,高等学校学术组织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基于学科综合特性的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蓬勃发展。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高校最基础的组成细胞,其形式、结构、任务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它没有完全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各高校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一定要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更要有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是指高等学校内部纵向结构中通过加工高深知识而直接承担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且由多位成员组成的,具有明确目标、结构和职权的正式团队组织。“基层学术组织”是相对于学校这个“高层”或者院(系)这一“中层”而言的直接从事“生产”的学术组织。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基层学术组织主要以研究、教学和咨询服务为主要任务,以高水平的研究带动高水平的教学和高水平的服务。

  

  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在19世纪以前,由于知识的分化不够明显,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各学科尚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大学内部根据学科而形成学术组织分工的条件还很不成熟。19世纪以后,科学的发展使得知识出现了分化,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逐步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相继成为独立的学科,科学活动由此开始了其学科日益细化、不断趋于高度专业化的过程。19世纪初,刚成立的德国柏林大学为顺应这种科学发展的趋势,致力于专门化的高深学问的研究,从全欧洲聘请一批在神学、哲学、法学、医学、化学、农业、语言、物理和数学等学科领域相当杰出的学者,以这些学者为核心,成立了集教学和研究功能于一体的研究所,由于研究所一般由一个或几个讲座教授主持,因此,人们将这一教学与研究的基本单位称之为讲座。正是由于柏林大学基层学术组织顺应了学科知识专业化对学术分工的要求,因此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而讲座制不久也受到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如法国、瑞典和意大利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国大学的推崇,并成为效仿的榜样,德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因此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学术机构模式。

  

  随着科学的发展,讲座对膨胀的学科已越来越不合适。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讲,讲座制使学科愈分愈细,有利于深入认识事物,有助于学科分化,但其最大的弊端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能将科学的分化与综合统一起来。美国在借鉴德国讲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与科学发展的趋势和本国的国情相结合,在大学里,“约自1875年以后,原有的学科分化的结果便是慢慢地出现系的组织,把有关学科归于一系,如希腊语系、数学系、生物系等”。19世纪学系的产生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形态。采用“系”和专业学院作为基本的专业联系方式,大大拓宽了学科发展的范围,加强了不同学科间的联系。与讲座制相比,学系建制涵盖的知识领域要更宽一些,它并非围绕学术权威而建立,而更倾向于根据知识本身发展的需要来创建或撤并。系的确立克服了讲座制的狭隘,增进了民主,并使学科的分布较为合理,适应了当时科学既分化又趋综合化研究新体制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学科发展的趋势,大学学科发展的树状化态势发生了转折,日渐形成由线到面的网状化学科结构。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知识渗透、学科乃至门类的交叉。这些学术组织大多具有以下的特点:

  

  多样化的学术组织结构

  高等学校的学术组织结构,是其学术研究发展的组织保证,决定了其发展建设的成效。因此,国外一流大学的学术组织结构都是多样化的。如柏林工业大学的学术组织以传统的学术组织结构(大学―学系―研究所模式)为基础,在学系之下设立众多与研究所平行的系属合作研究中心、跨系研究中心、跨学科研究组、独立研究所、跨学科研究协会等,在发挥各研究所强大研究功能的同时,加强研究所之间的跨学科、跨学术领域的科研合作和研究生教育。这种灵活多样的结构模式能有效地满足不同的需要,实现多种职能。

  跨学科性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组织,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其在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上的高度的跨学科性。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名称多样,但都必须是多学科的,是面向问题建立的。其研究工作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协同和学科交叉的特色,还可以集中共享多所大学的相关学术资源。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模式,充分地体现出跨学科性的特征。在人才培养上,不同的学术组织模式人才培养的重点不同,但均体现了教育和科研的高度统一。

  

  严密而灵活的内部管理体系

  国外大学学术组织具有严密而灵活的内部管理体系,这是跨学科学术组织保持活力的关键。其严密性主要体现在公正的学术评估体系上。学术评估体系由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和学科评价委员会组成。学术考评实行年度考评、中期评估和聘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结果将作为科技资源分配、人员聘用的重要依据。灵活性体现在人才使用的流动性、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泛性上。在人才使用上,其教师选聘具有多种学科背景的优秀人才,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流动,也可以在不同学术组织内兼任实职。在资源共享上,学术组织内部实现了仪器设备、科技信息的共享与开放。在国际合作上,定期向国内外公开发布合作研究课题指南,按照所设立的流动研究人员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每年设立一定数量的开放课题,支持学术组织内部自由探索性的科研活动。

  

  我国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设置及问题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设置是上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经验的产物,学校(学院)在作为“教学行政组织”的中间层――系之下普遍建立了教研室组织,体现前苏联特色的教研室成为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由此形成了持久稳定的“学校(学院)―学系―教研室”组织结构。几十年的历史表明,教研室对教学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不断膨胀,传统学科分类的知识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出现高度综合化的趋势,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和综合越来越突出,各种横向、交叉和综合学科不断涌现,使各门学科由离散状态向集约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人员的个体劳动不断向团队工作转化,科研组织结构必须创新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学对此做出了积极反应,对大学学术组织做了一些改革。主要是对直线制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在部属重点大学和地方大学普遍恢复学院制,希望通过恢复兴办学院的举措,在全院和院校之间的教学、科研等学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通过横向的联合弥补学科过于分化的不足。其基本构造有两种模式:

  一是三级结构。它又有以下形式:(1)“学校―学系―研究所”型,与传统结构相比,这种结构扩大了原基层组织科学研究的功能;(2)“学校―学系(系级)研究所―研究室”型,这种研究所与学系在功能上有明显的分工和区别,它通常是直属于学校的重点科研基地,并且以培养研究生为主,而学系主要组织本科生教学;(3)“学校―学院 学系 研究所―学系 教研室 研究室”型,这是一些大学常用的组织模式。

  二是四级结构。“学校―学院―学系―专业教研室”型,它在当前调整合并后规模扩大的高校中最为常见。该结构还有几种亚型,如在学院层次设有学校直属的学院级研究所或研究院,在学系层次并设或单设研究所或研究室,在最基层不叫教研室而叫研究室或学科等。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知识的不断拓展和整合,对未知领域探索和研究的难度在不断增大,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往往涉及很宽的领域,需要运用复杂的实验手段,研究者个体的能力显然力不从心,规模较小、方向单一的基层学术组织也显得单薄和脆弱。我国高校现有学术组织一般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单一的学术组织模式,不利于跨学科研究体系的形成

  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多采用“校―院―系―专业教研室”型的学术组织模式, 缺乏多样性。这种结构造成了跨学科组织难以运作,并且把学科专业作为设置学院、系和研究所的依据,校以下三个层次的职责易发生混淆,尤其是相邻两个层次职责不清,行政效率降低,使得学科的多重属性和任务与人为的学术分割交织在一起,跨系、跨学科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最终固定成为各系或学院的附属研究机构,无法形成严密而灵活的跨学科研究体系。

  

  研究与技术平台和基层学术组织小而全,有限资源未能充分共享

  我国高校现有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中心的研究与技术平台,学科覆盖面窄,基本上未能脱离系(研究所)的行政框架,大多数在单一学科基础上建设。以研究所为核心的基层学术组织在科研活动中仍延续着“课题组”模式,课题组具有小型化、研究目标较小、资源分散的弱点,无力装配高水平的仪器设施,无法承担重大研究项目,无力组织对重要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研究,也影响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

  

  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创新探讨

  

  目前,我国一些高等学校正在进行积极探索,不同的大学根据知识的特性和自身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对其基层学术组织进行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种:

  跨学科的研究所(研究团队)和研究中心

  这是针对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要进行的组织设计,如“973”、“863”等重大研究计划,这些项目的研究单靠一个小型的课题组已无法完成,而需要多个跨学科课题组的横向联合、合作,协同攻关。这类组织多在实体的院系框架之外设立虚体研究组织,也有的挂靠某一院系,吸收其他院系甚至国内外其他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研究人员参加。

  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创新基地

  这种科学研究组织可整体隶属于某一院系,或者独立于院系成为学校的直属单位。主要是为了适应各学科快速发展变化的知识基础,组织有力的研究团队,创造一种学科交叉与融合,开拓新专业、新领域,形成新学科,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而进行的组织设计。创新平台(基地)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成为统一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载体;二是成为强有力的学术发展与管理的重点单元;三是成为集中交叉学科优秀人才的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的孵化器,以汇聚与培养优秀人才,形成有效的人才流动,建立新型的用人制度与分配制度;四是创造一流的仪器设备与服务水平,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为学科建设与科研活动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支撑。

  

  网络组织结构

  这种结构是指以IT为工作平台,通过网络上的结点以及结点之间的立体连接和信息沟通方式,将学术组织的若干构成单元连接成网的一种交叉功能强、富有弹性、灵活性高、递阶层次少的结构。在此结构中,其结点是各研究小组、工作站、课题组和项目计划团队,各结点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非刚性的。如浙江大学以校内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机构(结点)为核心,在其周围建立了大批组织网络,纵横交错的网络不仅使浙江大学学术组织得以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沟通,也使这些机构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启示与建议

  

  尽管有些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所)、创新平台(基地)或网络组织结构隶属于学校,但它仍然是直接从事研究和教学(主要是研究生教育)的组织,即基层学术组织。大学教师学术活动的专业性自然倾向,个人根据各自的兴趣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之间只需要有限的交往、有限的协作,各自独立地进行研究和教学,呈现的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知识的综合化要求教师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呈整合态势。如何有效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学术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既包括结构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需要建立多样化的学科交叉体系、严密而灵活的运作机制。

  在结构上,可以以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省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为核心,以在院系体制之外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为重点,以调整和完善原有研究所(室)为基础,以联合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为助力,共同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科技创新和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在体制方面,应注重需要而不拘形式,可以按教研室、学科设置来命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也可以按学术研究的问题跨学科设置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这种学术组织不一定依附于特定的院、系,但要加强组织内部的联系和协作,在灵活设置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人为的学术分割。形成有机的协调统一,保证多学科之间的有效交流与合作,保证科研和教学设施在整个跨学科学术系统中充分共享。

  在运行方面,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以推进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业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其次,要防止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过多介入,使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真正遵循学术自由的原则,成为传承和创造高深知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净土;再次,应当赋予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更多的权利,改变高校权利重心过高的现象,要实现权利下移,保证基层学术组织真正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在人员构成方面,第一,做好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工作,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利和物质上的激励,既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还要用待遇留人;第二,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

  从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组织的特色分析上可以看出,高等学校学术组织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基于学科综合特性的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蓬勃发展。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高校最基础的组成细胞,其形式、结构、任务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它没有完全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各高校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一定要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更要有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关文章

  • 研究生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 摘 要: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这个群体的学风建设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乃至国家科技发展的方向,因此做好研究生的学风建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和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及存在问题,基 ...查看


  • 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现状-工程管理
  • 回顾了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历史沿革及教育改革过程,对我国高校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教育现状,研究现状及课程体系设置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总结并对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住处了初步的探讨和愿望. 多年来,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为我国建筑业培养了众多高素质人才,面对 ...查看


  •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教师及研究方向
  • <政治社会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等教材7部. 向德平:男,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 ...查看


  • 书画展前言
  • 前 言 丹青敷彩歌盛世,翰墨流霞抒豪情. 平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曙光. 在关山 ...查看


  • [电化教育研究]期刊4月
  • <电化教育研究>期刊 [1]李艺,李美凤,. 教育中的技术价值论研究过程与方法--兼谈对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几点看法[J]. 电化教育研究,2008,(10). [关键词]技术价值论; 实践哲学; 教育技术哲学; [摘要]技术价值 ...查看


  • 毕业设计的题目
  • 毕业设计的题目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要求(试行) 一.一般格式和顺序 1.封面:( 格式见封面范本) (1)题目:应能高度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但要引人注目:题名力 求简短,严 ...查看


  • 安全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学 专目院业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 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百度搜索" ...查看


  •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重塑政府运动及其启示 AHP和ZOGP组合应用于公共部门人员选拔配置研究 B社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动研究 CCIC公司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培训绩效评估研究 DM(直投)广告在我国的发展 ...查看


  • 由体系和制度入手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2-05-21   阅读次数:45223   作者:马陆亭 编者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与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