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车贴标语的修辞运用及现状

语言文化与翻译

论车贴标语的修辞运用及现状

周斌(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2)

证三年,终有所成”等车贴标语运用远远超过客观事实的说法来渲染某事物,以达到表情达意,造成鲜明的形象和独特意境,充分展现夸张修辞格的强大表达效果。

2.2仿拟

仿拟也是车贴标语中一种重要而且常用的修辞方式,它是一种巧妙、机智、有趣的修辞格。诸如“驾照第一天,我面故我在”、“人生最痛苦的是,有钱买车,没钱加油”、“走别人的路,让别人跟着你去”、“不要迷恋姐,姐开的是一块铁”、一、车贴概况

交通拥挤是每个司机都会经常遇到的情况,特别是上下班“后面的,你妈妈喊你回来吃饭”等这些车贴有意仿照人们熟高峰时间,堵车、占道、抢线等现象时常发生,小小的车贴以悉的现成的语言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语句,其轻松、幽默的图文给其他车主带来一剂“降火药”, 让“怒或讽刺嘲弄,或幽默诙谐,妙趣盎然,语言显得非常生动活泼。路族”一扫愤怒,会心一笑。它凭借其“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此类车贴标语在运用时,所仿拟的一般是人们所熟知的语言材

料,如成语、谚语、名言、警句等。兼备了行车提醒、调剂生活的作用。

2.3隐喻车贴,又叫拉花、车标、贴纸,分为汽车贴花和摩托车贴

我们从“我是蜗牛”、“碰碰车执照”、“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花两种,车贴最早的大范围流行起源于赛车运动,而车贴的大

“神州50号,没有许可,请勿对接”、“新力发展源于欧美和日本的汽车业的兴起和普及。现在由于年轻“您就当我是红灯”、

人的性格特征以及受赛车风格的影响,花样翻新、五花八门的车上路,内有杀手”等车贴标语中可以看出,车标经常利用其

他事物,如“红灯、“神舟号系列飞船”、“杀手”等我们耳个性车贴逐渐风靡中国各大城市。

车贴一般有腰贴、车身贴、风挡贴、车尾贴等,还出现油熟能详的事物,凭借隐喻的张力和回力,寻找与车之间的相似箱贴,引擎贴,灯眉贴、门贴、拉手贴等车身各部位的贴花。点,以这些事物的某些特征来比照车或车的某一部分,以识“庐

,从而使车的形象生动具体,人与人之间引发相似“共车贴以小型贴最为普遍,它以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结合时代山真面目”

步伐,向着品味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具有自我魅力。鸣”,产生一种“两者融合一体”的认同感。

2.4比拟纵观各种车贴,形式上有图文并茂的,有纯文字的,有纯图画的,

“千里马:我哥是宝马”、“奥拓车:别欺负我小,我哥语言上有谦虚的,有时尚的,有荒诞的,有搞笑的、有含蓄的、

有讽刺的、有恐吓的等等,语言类车贴幽默诙谐,形式多彩多样,是奥迪”、“本车目前情绪稳定”等之所以成为抢眼的车贴,

是因为它们在想象的基础上,或化物为人,或化人为物,或化不仅吸足了人们的眼球,而且妙趣横生,时尚范儿特足。

车贴,是车主们时尚的一种标志,是车主们的一种态度,此物为彼物,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变得优美,激发人一种追求的表达,它反映了现代车主特别是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情感,冲击人的视觉,使人爽心悦目。

这类车贴往往将车“人格化”,树立“人”的沟通对象,的渴望与选择。目前流行的纯文字型和图文并茂型的车贴蕴含

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常常采用生动灵活的修辞方式,或通俗或使它们具有人的性格特征,把车表述的富有人情味,让其与语典雅,或诙谐或庄重,或直接或隐晦,传递着各种态度与意向,言受众的距离缩短。

2.5对比使车贴标语鲜活生动,迅速流行,广为传播。

“车新人老,离我远点”、“有钱男子汉,没钱难汉子”、“狂二、修辞在车贴中的应用

个性车贴标语表达得生动鲜明、确切、精炼,展现出一个奔的蜗牛”等这些车贴应用对比修辞格,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

加以对照比较,从而凸显事物。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为修辞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

下了这样的定义:“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为着意车贴标语运用对比修辞方式,可以使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的和情,修辞不过是调整词语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本质揭示得更加深刻透彻。

2.6谐音双关车贴标语由于要求自身简明易懂的特点,通常使用的修辞格都

一个车贴能够被大众接受,且受欢迎,除了其本身新鲜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种类。

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外,修辞技巧的讲究是很重要的。“别吻我,2.1夸张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新(心)人”、“催我者,在车贴标语中,利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车贴俯首皆是,招手我怕羞(修)”、

即来,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极富表现力,让人拍案叫绝。必刹(杀)之”等车贴标语为了达到某些效果,对相同相似相比如“老车行驶中,撞车纪录保持者,请勿靠近”、“驾龄两近的语音进行加工,利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式,给人此曾相识年,第一次开车,您看着办吧”、“撞车十次,九胜一平”、而又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相同相近的声音放在特定的语境里“哥玩飙车,百公里0消耗”、“核弹后置,保持距离”、“考可以引起不同意义的联想,激活人与人之间的共同认知取向,

摘 要:车贴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而逐渐风靡我国各大城市,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个性车贴不仅图文并茂而且语言丰富多彩,采用了多种修辞格方式,让人欣赏之余,不忘行车安全。但是由于目前缺乏对车贴的有效管理,部分车贴虽有个性却低俗化,令人反感,亟需规范。

关键词:车贴 修辞 现状

115

2011年五月刊

以宋词研究为例来理解“文化诗学”理论

张 宝(长春师范学院图书馆 杏林・长春 130032)

美国学者斯蒂汾・格仁布莱特(Stephen Greenblatt)专门撰写了《走向文化诗学》的论文,将“新历史主义”正名为“文化诗学”,并阐述了自己所持的理由。由此“文化诗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受到学界的欢迎。之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对艺术文化学的研究也颇有实绩。前苏联从50年代就有了“艺术文化学”的提法,还涌现一批着力于研究文化系统中的艺术的学者。[1]整个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界,出版了不少相关的著作。诸如欧文・豪的《临界点:论文学与文化》(1973)、弗莱的《论文化与文学》(1978)以及论文集《英国文艺复兴新论》(原名:Representing the English Renaissance)(1988)、《新历史主义》(1989)等。中国又是怎样的情况呢?毫无疑问,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也深入人心。像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童庆炳、李春青、程正民等教授堪称领军人物,加上钱中文、王元骧、金元浦、陶东风等人,不仅比较完整地理解了西方文化诗学产生的土壤环境,而且较合理地用之于具体国情之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没有局限于文学研究的单维视角。在此基础上,林继中、祖国颂、刘小新、侯敏、刘土林、赵勇、罗钢等学者风起云涌,推波助澜,将文化诗学这一研究方法运用到各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总的来说,文化诗学主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重建文化语境,二是尊重研究对象固有互文本关系,三是将文本、体验、文化语境三个研究层面联为一体。”毕竟,“文化诗学是一种跨学科、跨文本的综合性研究方法”。[2]基于此三原则,着重要谈谈文化诗学方法对当代宋词研究的帮助。

面对研究对象,应当避免“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通病,这成了常识。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很容易重蹈旧辙。采用文化诗学的方法,能够在思想意识上警惕自己,引向更为开阔的研究天地。作为一种跨学科和跨文本的综合性研究方法,“整体性研究是文化诗学生命之所在,即以宏阔的文化视野对文学进行全方位的审视,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多学科的视角观照文学。”[3]因此,双向建构是宋词研究的基本方法。正因为采用整体性的观察态度,对宋词旧有历史观的打破就成为必要的行动,

既给人诙谐的感受,又散发着人情味,增加语言的艺术情趣。从车贴语言方面来说,凸显话语的简洁与别致,从美的角度来看,充满了浓烈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幽默又含蓄,体现车主个人风趣、亲和的魅力。

2.7辞格的综合应用许多车贴标语,一种表达方式兼用多种修辞格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喂,别碰我,我要喊非礼”,这个标语应用比拟和婉曲的修辞手法,提醒其他司机切勿摩擦或碰撞到“我”,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让车有了人的性格特征,呈现一位“女性”的形象,同时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起到提醒的作用。

2.8其他辞格的应用

除上述谈及的修辞方式之外,车贴标语还广泛运用借代,反语、婉曲等修辞方式。运用借代的手法,比如“93的,来二两”、“93的,又涨了”、“93的,加油嘴”。与现实密切结合,把事态况味呈现出来,不明确说汽油,而借代数字“93”,简洁而又明了,带有几分讽刺调侃意味,宣泄了车主对油价上涨难下的不满。运用婉曲的手法,比如“拒绝亲密接触”,有意不直接说勿撞到我的车,而是借用与接触、碰撞等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体现一种轻松的风格,融合了亲近感。

三、 结语

车贴的美、最大的用处是沟通,它可以让行车中周围的司机了解你的相关情况。但目前的车贴现状是,内容良莠不齐,“乱花渐欲迷人眼”。有的个性车贴太“过火”,如“别把你的脸贴我屁股”、“催我者,必杀之”、“信你一成,双目失明”、“TMD又堵车了”等等。这类“出格”的车贴,或者是卡通人

物做着不雅的手势,或者是配有穿着暴露的所谓美女,抑或是语言中夹着“国骂”的粗口文字,用日文或英文缩写的脏话,这些低俗甚至带有挑衅侮辱性的语言车贴“招摇过市”,即使“话粗理不粗”,却使人看了之后心中非常不悦,也容易引起其他驾驶员的不良情绪,而且粘贴此类车贴有损于车主的个人形象和城市的市容环境。

作为车主,有权给车选择个性十足的车贴,以充当爱车的“护身符”,这本是无可厚非,但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机动车喷涂、粘贴标识或车身广告,不等影响安全驾驶和对道路的观察。按此规定,车主其实并非可以在车身这块“私家领域”上随心所欲地进行“涂鸦”,虽然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但是有些个性车贴却会给道路交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如果粘贴不当,还会违法。

因此广大车主应以安全为第一,考虑车贴的文化内涵及其影响,慎贴出格、分散他人注意力的车贴,尽量选择既能展现个性又能具备提示作用的车贴,使用积极向上传送和谐文明驾驶信息的车贴,让个性车贴成为沟通的润滑剂,成为城市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传递沟通人与车、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一种汽车文化。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853488.htm[2]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 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周斌(1987-),男,汉族,江西萍乡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2011年五月刊

116

语言文化与翻译

论车贴标语的修辞运用及现状

周斌(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2)

证三年,终有所成”等车贴标语运用远远超过客观事实的说法来渲染某事物,以达到表情达意,造成鲜明的形象和独特意境,充分展现夸张修辞格的强大表达效果。

2.2仿拟

仿拟也是车贴标语中一种重要而且常用的修辞方式,它是一种巧妙、机智、有趣的修辞格。诸如“驾照第一天,我面故我在”、“人生最痛苦的是,有钱买车,没钱加油”、“走别人的路,让别人跟着你去”、“不要迷恋姐,姐开的是一块铁”、一、车贴概况

交通拥挤是每个司机都会经常遇到的情况,特别是上下班“后面的,你妈妈喊你回来吃饭”等这些车贴有意仿照人们熟高峰时间,堵车、占道、抢线等现象时常发生,小小的车贴以悉的现成的语言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语句,其轻松、幽默的图文给其他车主带来一剂“降火药”, 让“怒或讽刺嘲弄,或幽默诙谐,妙趣盎然,语言显得非常生动活泼。路族”一扫愤怒,会心一笑。它凭借其“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此类车贴标语在运用时,所仿拟的一般是人们所熟知的语言材

料,如成语、谚语、名言、警句等。兼备了行车提醒、调剂生活的作用。

2.3隐喻车贴,又叫拉花、车标、贴纸,分为汽车贴花和摩托车贴

我们从“我是蜗牛”、“碰碰车执照”、“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花两种,车贴最早的大范围流行起源于赛车运动,而车贴的大

“神州50号,没有许可,请勿对接”、“新力发展源于欧美和日本的汽车业的兴起和普及。现在由于年轻“您就当我是红灯”、

人的性格特征以及受赛车风格的影响,花样翻新、五花八门的车上路,内有杀手”等车贴标语中可以看出,车标经常利用其

他事物,如“红灯、“神舟号系列飞船”、“杀手”等我们耳个性车贴逐渐风靡中国各大城市。

车贴一般有腰贴、车身贴、风挡贴、车尾贴等,还出现油熟能详的事物,凭借隐喻的张力和回力,寻找与车之间的相似箱贴,引擎贴,灯眉贴、门贴、拉手贴等车身各部位的贴花。点,以这些事物的某些特征来比照车或车的某一部分,以识“庐

,从而使车的形象生动具体,人与人之间引发相似“共车贴以小型贴最为普遍,它以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结合时代山真面目”

步伐,向着品味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具有自我魅力。鸣”,产生一种“两者融合一体”的认同感。

2.4比拟纵观各种车贴,形式上有图文并茂的,有纯文字的,有纯图画的,

“千里马:我哥是宝马”、“奥拓车:别欺负我小,我哥语言上有谦虚的,有时尚的,有荒诞的,有搞笑的、有含蓄的、

有讽刺的、有恐吓的等等,语言类车贴幽默诙谐,形式多彩多样,是奥迪”、“本车目前情绪稳定”等之所以成为抢眼的车贴,

是因为它们在想象的基础上,或化物为人,或化人为物,或化不仅吸足了人们的眼球,而且妙趣横生,时尚范儿特足。

车贴,是车主们时尚的一种标志,是车主们的一种态度,此物为彼物,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变得优美,激发人一种追求的表达,它反映了现代车主特别是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情感,冲击人的视觉,使人爽心悦目。

这类车贴往往将车“人格化”,树立“人”的沟通对象,的渴望与选择。目前流行的纯文字型和图文并茂型的车贴蕴含

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常常采用生动灵活的修辞方式,或通俗或使它们具有人的性格特征,把车表述的富有人情味,让其与语典雅,或诙谐或庄重,或直接或隐晦,传递着各种态度与意向,言受众的距离缩短。

2.5对比使车贴标语鲜活生动,迅速流行,广为传播。

“车新人老,离我远点”、“有钱男子汉,没钱难汉子”、“狂二、修辞在车贴中的应用

个性车贴标语表达得生动鲜明、确切、精炼,展现出一个奔的蜗牛”等这些车贴应用对比修辞格,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

加以对照比较,从而凸显事物。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为修辞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

下了这样的定义:“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为着意车贴标语运用对比修辞方式,可以使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的和情,修辞不过是调整词语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本质揭示得更加深刻透彻。

2.6谐音双关车贴标语由于要求自身简明易懂的特点,通常使用的修辞格都

一个车贴能够被大众接受,且受欢迎,除了其本身新鲜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种类。

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外,修辞技巧的讲究是很重要的。“别吻我,2.1夸张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新(心)人”、“催我者,在车贴标语中,利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车贴俯首皆是,招手我怕羞(修)”、

即来,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极富表现力,让人拍案叫绝。必刹(杀)之”等车贴标语为了达到某些效果,对相同相似相比如“老车行驶中,撞车纪录保持者,请勿靠近”、“驾龄两近的语音进行加工,利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式,给人此曾相识年,第一次开车,您看着办吧”、“撞车十次,九胜一平”、而又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相同相近的声音放在特定的语境里“哥玩飙车,百公里0消耗”、“核弹后置,保持距离”、“考可以引起不同意义的联想,激活人与人之间的共同认知取向,

摘 要:车贴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而逐渐风靡我国各大城市,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个性车贴不仅图文并茂而且语言丰富多彩,采用了多种修辞格方式,让人欣赏之余,不忘行车安全。但是由于目前缺乏对车贴的有效管理,部分车贴虽有个性却低俗化,令人反感,亟需规范。

关键词:车贴 修辞 现状

115

2011年五月刊

以宋词研究为例来理解“文化诗学”理论

张 宝(长春师范学院图书馆 杏林・长春 130032)

美国学者斯蒂汾・格仁布莱特(Stephen Greenblatt)专门撰写了《走向文化诗学》的论文,将“新历史主义”正名为“文化诗学”,并阐述了自己所持的理由。由此“文化诗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受到学界的欢迎。之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对艺术文化学的研究也颇有实绩。前苏联从50年代就有了“艺术文化学”的提法,还涌现一批着力于研究文化系统中的艺术的学者。[1]整个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界,出版了不少相关的著作。诸如欧文・豪的《临界点:论文学与文化》(1973)、弗莱的《论文化与文学》(1978)以及论文集《英国文艺复兴新论》(原名:Representing the English Renaissance)(1988)、《新历史主义》(1989)等。中国又是怎样的情况呢?毫无疑问,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也深入人心。像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童庆炳、李春青、程正民等教授堪称领军人物,加上钱中文、王元骧、金元浦、陶东风等人,不仅比较完整地理解了西方文化诗学产生的土壤环境,而且较合理地用之于具体国情之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没有局限于文学研究的单维视角。在此基础上,林继中、祖国颂、刘小新、侯敏、刘土林、赵勇、罗钢等学者风起云涌,推波助澜,将文化诗学这一研究方法运用到各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总的来说,文化诗学主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重建文化语境,二是尊重研究对象固有互文本关系,三是将文本、体验、文化语境三个研究层面联为一体。”毕竟,“文化诗学是一种跨学科、跨文本的综合性研究方法”。[2]基于此三原则,着重要谈谈文化诗学方法对当代宋词研究的帮助。

面对研究对象,应当避免“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通病,这成了常识。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很容易重蹈旧辙。采用文化诗学的方法,能够在思想意识上警惕自己,引向更为开阔的研究天地。作为一种跨学科和跨文本的综合性研究方法,“整体性研究是文化诗学生命之所在,即以宏阔的文化视野对文学进行全方位的审视,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多学科的视角观照文学。”[3]因此,双向建构是宋词研究的基本方法。正因为采用整体性的观察态度,对宋词旧有历史观的打破就成为必要的行动,

既给人诙谐的感受,又散发着人情味,增加语言的艺术情趣。从车贴语言方面来说,凸显话语的简洁与别致,从美的角度来看,充满了浓烈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幽默又含蓄,体现车主个人风趣、亲和的魅力。

2.7辞格的综合应用许多车贴标语,一种表达方式兼用多种修辞格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喂,别碰我,我要喊非礼”,这个标语应用比拟和婉曲的修辞手法,提醒其他司机切勿摩擦或碰撞到“我”,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让车有了人的性格特征,呈现一位“女性”的形象,同时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起到提醒的作用。

2.8其他辞格的应用

除上述谈及的修辞方式之外,车贴标语还广泛运用借代,反语、婉曲等修辞方式。运用借代的手法,比如“93的,来二两”、“93的,又涨了”、“93的,加油嘴”。与现实密切结合,把事态况味呈现出来,不明确说汽油,而借代数字“93”,简洁而又明了,带有几分讽刺调侃意味,宣泄了车主对油价上涨难下的不满。运用婉曲的手法,比如“拒绝亲密接触”,有意不直接说勿撞到我的车,而是借用与接触、碰撞等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体现一种轻松的风格,融合了亲近感。

三、 结语

车贴的美、最大的用处是沟通,它可以让行车中周围的司机了解你的相关情况。但目前的车贴现状是,内容良莠不齐,“乱花渐欲迷人眼”。有的个性车贴太“过火”,如“别把你的脸贴我屁股”、“催我者,必杀之”、“信你一成,双目失明”、“TMD又堵车了”等等。这类“出格”的车贴,或者是卡通人

物做着不雅的手势,或者是配有穿着暴露的所谓美女,抑或是语言中夹着“国骂”的粗口文字,用日文或英文缩写的脏话,这些低俗甚至带有挑衅侮辱性的语言车贴“招摇过市”,即使“话粗理不粗”,却使人看了之后心中非常不悦,也容易引起其他驾驶员的不良情绪,而且粘贴此类车贴有损于车主的个人形象和城市的市容环境。

作为车主,有权给车选择个性十足的车贴,以充当爱车的“护身符”,这本是无可厚非,但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机动车喷涂、粘贴标识或车身广告,不等影响安全驾驶和对道路的观察。按此规定,车主其实并非可以在车身这块“私家领域”上随心所欲地进行“涂鸦”,虽然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但是有些个性车贴却会给道路交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如果粘贴不当,还会违法。

因此广大车主应以安全为第一,考虑车贴的文化内涵及其影响,慎贴出格、分散他人注意力的车贴,尽量选择既能展现个性又能具备提示作用的车贴,使用积极向上传送和谐文明驾驶信息的车贴,让个性车贴成为沟通的润滑剂,成为城市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传递沟通人与车、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一种汽车文化。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853488.htm[2]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 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周斌(1987-),男,汉族,江西萍乡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2011年五月刊

116


相关文章

  • 语言综合运用
  • 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集锦·广告语.宣传标语.短信 1.(福州课改)闽海中学将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请你为"校园文化艺术节"拟一条宣传标语. 2.(宁德)用手机短信交流信息,既便捷又时尚. ...查看


  • 从等效翻译理论看英汉广告修辞的翻译_翁瑾
  • 科技信息○高校讲台○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07年第33期 从等效翻译理论看英汉广告修辞的翻译 翁瑾 (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2) 广告的语言丰富多变使用多种修辞手段来增加 ...查看


  • 宣传标语题选萃
  • 2007年中考宣传标语题选萃 1.(沈阳) "保护我们的水源,停止全球变暖"代表了绿色和平珠峰考察队队员和藏民的心声,请围绕"阻止全球变暖"这个内容设计一则富有感染力的宣传用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查看


  • 2015年各省市中考语文真题(新闻概括.广告标语整理含答案)
  • 2015年各省市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巴蜀渝东中学 胡宗国整理) 一.广告语.标语 1.(成都2015)语言运用(共12分) 成都美食,名扬四海.成都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美食活动.其中"成都美食节"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查看


  • 修辞应用文
  • 应用文的修辞美学 刘森 2014年9月17日 地矿局大会议室 eg: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的初次经历. 积累知识.领会领导意图.明白单位运作程序.训练写作技巧.掌握必要的能力. eg:河北师范大学的孙老师,1999年,孙先生作为地方高校遴选为中 ...查看


  •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答题技巧
  • 龙驰教育语文专题复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答题技巧 口语交际 1. 常考口语交际题的类型 (1)介绍类:介绍自己.朋友.家乡.名胜古迹.动植物等 (2)独白类:说笑话.故事.愿望.奇思妙想.读后感观后感.经验教训.目击情况 ...查看


  • 2013广州市小升初小联盟真题.及答案
  • 2013年广州市民办初中(五校联盟)新生入学检测 注意事项: 全卷共两大大页,六大题,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请考生在指定位置上(密封线内)填写自己的相关信息. 请用黑色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不得使用涂改液. 考生必须在虚线内作答,不 ...查看


  • [汉语修辞学]教学大纲
  • <汉语修辞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汉语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 时 数:24 大纲执笔人:齐红飞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汉语修辞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在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quo ...查看


  • 2013.4影视广告
  • 影视广告 正误判断: 影视属于线性传播,在影视广告的操作中容易掌控.×它属于非线性传播. 广告创意所要解决的是"怎么做",广告定位所要解决的是"做什么".√ 广告创意所要解决的是"做什么&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