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蔡雁斌 编辑整理

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的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及其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譬如鲁迅笔下的润土、孔乙己、祥林嫂,茅盾笔下的吴孙甫,曹禺笔下的周朴园、繁漪、鲁侍萍等,都是著名的文学形象。

二、鉴赏文学形象的目标

鉴赏文学形象的具体目标有两条: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1]

高等教育

司玉笙

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戆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蓬布牢不牢。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

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啊,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说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

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

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这是一篇很有意味的微型小说。主人公强是一名高考落榜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人们说他受过最好的教育。文中主要叙写了强三方面的事:雨夜主动加固篷布,抢救仓垛而“实话实话”,当了经理后,不徇私情,真诚地选人用人;高尚的人品打动了外商,办成事情,也感动了老板。言语不多,但很朴实,“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把自个儿的事办好才算有良心”,“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这样看来,强是敬业爱岗,一心“做好自个儿的事”。诚实而有作为的青年人的代表。这是对人物的总评价,也就是所谓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但是,仅有这样的总评价还是不够的,还得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依据作品所叙事件,依据人物自身的言行和其他人物对主人公的态度,可以对强作出下列简要分析和概括:①极为敬业,总要把自己应办的事办好;②忠厚诚实,待人处世,总是实话实话,从不花言巧语,更不会为求得别人好印象而骗人;③爱惜财物,即使一针一线,两个包子,也不浪费;④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即便是本家哥哥来求职,因为他“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也不予录用;⑤胸怀宽广,能团结有才干哪怕是对自己有微词的人,共同工作,把公司搞得红红火火。这样便完成了对强这个人物的鉴赏分析。

三、鉴赏人物形象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两点:

1.从作品实际出发

这就是要从作品中具体人物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出发。这里的“东西”是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具所作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不能贴标签,更不能将人物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人物。

2.对人物性格应有简要分析

这就是说,对人物的性格不能仅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作表述,还要联系作品的事实作简要分析。如上文对强的分析,“极为敬业”这是概括性表达;“总想把自己应办的事情办好”,这便是简要分析。没有这样的分析,“极为敬业”就会成为适用许多人的“套话”。上文“忠厚诚实”后面的话也许更能说明什么是对人物性格的简要分析了。

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语言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语言艺术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它以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者加工提炼,具有准确、鲜明、生动,富有形象性和感染力的特点。总起来说,文学作品的语言包括叙述人的语言和人物的语言这两个方面。所谓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具体评说这两方面的语言在刻划人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效果。

[例1]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 哼,我的眼泪早已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自己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

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曹禺《雷雨》)

这是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一番对话。周朴园感到站在自己面前的鲁侍萍对自己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先用硬的再用软的两种手段对付鲁侍萍。本来是鲁侍萍哭,他自己并没有哭,却不说“你”先可以不必如何,却偏用“我们”先可以不必如何。一个人称的变化便显示出他的狡诈、阴险,企图“软”化鲁侍萍的心理昭然若揭。而经历了三十年磨难的鲁侍萍根本不吃这一套,她的话语愤怒控诉了周朴园的罪恶,撕掉了周朴园的假面具。在人称代词的运用上,“你”与“我”分得清清楚楚。这便表现出鲁侍萍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表现其性格的跃迁。《高等教育》中的强一再说到“做好自个儿的事”(也有叙述人转述的),朴实无华,较好地表现了强的敬业精神和人性的美好本质。能作这样的分析,便是一种对文学语言的鉴赏。

不过,对高中毕业生鉴赏语言的要求只是初步的。从历年来的高考试题看,主要是考查修辞技巧的鉴赏,偶尔涉及其他语言技巧的鉴赏。

二、鉴赏作品语言的目标

1.说出运用某种语言技巧所表达的内容 2.说出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表达作用 就高考而言,像这样要求说出表达作用的试题是比较多的。

三、鉴赏语言应注意的问题

1.要结合所表达的内容作分析

语言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鉴赏语言最忌讳的是就语言谈语言,往往用“生动、形象、强调”这一类套话来代替具体的分析和鉴赏。

2.要分析语句的组合关系。

所谓组合关系,包括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组合关系。譬如,分析动词的表达作用,一般结合着它所带的宾语作分析;分析形容词、副词的表达作用,就要结合着分析受它们修辞、限制的中心语作分析。有时某种语言技巧是因完整的句子来显示的,就要作结构分析,这样可以帮助提高鉴赏的正确率。

一、什么是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我们关注的应是高考涉及到哪些表达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

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

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

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

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设置、过渡、以及前呼后应等。

上列各点,在历年的高考鉴赏性试题中都常常涉及。

二、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

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主要有三项:

1.指认文中运用了哪些技巧

本项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设题的,能级较低,极少出这样的试题

2.分析某种技巧所表达的内容

这样的试题往往兼具理解、分析和综合这样几个能级,属于中难度的试题,因此较多出 现。

3.分析文中某种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

三、鉴赏表达技巧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下列两点:

1.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谋篇布局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着分析所表达的内容,而不能就技巧谈技巧。

以《语文读本》(第二册)《牡丹的拒绝》为例。这篇散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要鉴赏这些技巧,首先得把握住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的性格,把握住牡丹“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的精神,而且鉴赏活动要紧扣这样的内容来展开。譬如分析文章开头描写“连日浓云阴雨,冷风嗖嗖”的天气,就要看到它是为了引出牡丹的“拒绝”开放,其目的在于衬托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高贵品格。又如这篇散文的叙述角度不是“我”而是“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作者与读者交流感情,促成两者之间对牡丹高贵品格产生共鸣,增强感染力。又如文中写了许多“想象”之词,想象牡丹花开的盛况,想象牡丹可以赢得的荣誉和赞颂。而现在牡丹拒绝了这一切,坚持按“自己的选择”办事,因此这样的“想象”描写衬托出牡丹在“拒绝”中所表现的品格。如果离开了作品的内容孤立地鉴赏技巧,有什么价值?

2.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

在作品中,技巧都是凭借语言来实现的,因此,鉴赏技巧要同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相结合。

譬如《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见课本第一册)描写墓地的“风儿”、“阳光”、“白雪”等自然景物,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联系上下文看,墓是“朴素”的,环境是“幽暗”“宁静”的;从景物本身看,“飒飒响着”、“嬉戏”是写景物的动态,“白雪”的“白”是“亮”的,“温柔”是有情感的。品味了这些词语,就可以对这景物描写的作用作多角度的分析概括:①更衬托出坟墓的朴素;②衬托出墓地的宁静;③活泼的景物可为墓地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如果不揣摩语言,对这里景物描写的鉴赏很难到位的。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蔡雁斌 编辑整理

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的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及其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譬如鲁迅笔下的润土、孔乙己、祥林嫂,茅盾笔下的吴孙甫,曹禺笔下的周朴园、繁漪、鲁侍萍等,都是著名的文学形象。

二、鉴赏文学形象的目标

鉴赏文学形象的具体目标有两条: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1]

高等教育

司玉笙

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戆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蓬布牢不牢。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

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啊,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说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

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

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这是一篇很有意味的微型小说。主人公强是一名高考落榜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人们说他受过最好的教育。文中主要叙写了强三方面的事:雨夜主动加固篷布,抢救仓垛而“实话实话”,当了经理后,不徇私情,真诚地选人用人;高尚的人品打动了外商,办成事情,也感动了老板。言语不多,但很朴实,“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把自个儿的事办好才算有良心”,“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这样看来,强是敬业爱岗,一心“做好自个儿的事”。诚实而有作为的青年人的代表。这是对人物的总评价,也就是所谓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但是,仅有这样的总评价还是不够的,还得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依据作品所叙事件,依据人物自身的言行和其他人物对主人公的态度,可以对强作出下列简要分析和概括:①极为敬业,总要把自己应办的事办好;②忠厚诚实,待人处世,总是实话实话,从不花言巧语,更不会为求得别人好印象而骗人;③爱惜财物,即使一针一线,两个包子,也不浪费;④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即便是本家哥哥来求职,因为他“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也不予录用;⑤胸怀宽广,能团结有才干哪怕是对自己有微词的人,共同工作,把公司搞得红红火火。这样便完成了对强这个人物的鉴赏分析。

三、鉴赏人物形象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两点:

1.从作品实际出发

这就是要从作品中具体人物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出发。这里的“东西”是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具所作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不能贴标签,更不能将人物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人物。

2.对人物性格应有简要分析

这就是说,对人物的性格不能仅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作表述,还要联系作品的事实作简要分析。如上文对强的分析,“极为敬业”这是概括性表达;“总想把自己应办的事情办好”,这便是简要分析。没有这样的分析,“极为敬业”就会成为适用许多人的“套话”。上文“忠厚诚实”后面的话也许更能说明什么是对人物性格的简要分析了。

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语言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语言艺术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它以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者加工提炼,具有准确、鲜明、生动,富有形象性和感染力的特点。总起来说,文学作品的语言包括叙述人的语言和人物的语言这两个方面。所谓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具体评说这两方面的语言在刻划人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效果。

[例1]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 哼,我的眼泪早已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自己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

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曹禺《雷雨》)

这是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一番对话。周朴园感到站在自己面前的鲁侍萍对自己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先用硬的再用软的两种手段对付鲁侍萍。本来是鲁侍萍哭,他自己并没有哭,却不说“你”先可以不必如何,却偏用“我们”先可以不必如何。一个人称的变化便显示出他的狡诈、阴险,企图“软”化鲁侍萍的心理昭然若揭。而经历了三十年磨难的鲁侍萍根本不吃这一套,她的话语愤怒控诉了周朴园的罪恶,撕掉了周朴园的假面具。在人称代词的运用上,“你”与“我”分得清清楚楚。这便表现出鲁侍萍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表现其性格的跃迁。《高等教育》中的强一再说到“做好自个儿的事”(也有叙述人转述的),朴实无华,较好地表现了强的敬业精神和人性的美好本质。能作这样的分析,便是一种对文学语言的鉴赏。

不过,对高中毕业生鉴赏语言的要求只是初步的。从历年来的高考试题看,主要是考查修辞技巧的鉴赏,偶尔涉及其他语言技巧的鉴赏。

二、鉴赏作品语言的目标

1.说出运用某种语言技巧所表达的内容 2.说出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表达作用 就高考而言,像这样要求说出表达作用的试题是比较多的。

三、鉴赏语言应注意的问题

1.要结合所表达的内容作分析

语言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鉴赏语言最忌讳的是就语言谈语言,往往用“生动、形象、强调”这一类套话来代替具体的分析和鉴赏。

2.要分析语句的组合关系。

所谓组合关系,包括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组合关系。譬如,分析动词的表达作用,一般结合着它所带的宾语作分析;分析形容词、副词的表达作用,就要结合着分析受它们修辞、限制的中心语作分析。有时某种语言技巧是因完整的句子来显示的,就要作结构分析,这样可以帮助提高鉴赏的正确率。

一、什么是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我们关注的应是高考涉及到哪些表达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

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

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

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

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设置、过渡、以及前呼后应等。

上列各点,在历年的高考鉴赏性试题中都常常涉及。

二、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

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主要有三项:

1.指认文中运用了哪些技巧

本项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设题的,能级较低,极少出这样的试题

2.分析某种技巧所表达的内容

这样的试题往往兼具理解、分析和综合这样几个能级,属于中难度的试题,因此较多出 现。

3.分析文中某种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

三、鉴赏表达技巧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下列两点:

1.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谋篇布局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着分析所表达的内容,而不能就技巧谈技巧。

以《语文读本》(第二册)《牡丹的拒绝》为例。这篇散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要鉴赏这些技巧,首先得把握住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的性格,把握住牡丹“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的精神,而且鉴赏活动要紧扣这样的内容来展开。譬如分析文章开头描写“连日浓云阴雨,冷风嗖嗖”的天气,就要看到它是为了引出牡丹的“拒绝”开放,其目的在于衬托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高贵品格。又如这篇散文的叙述角度不是“我”而是“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作者与读者交流感情,促成两者之间对牡丹高贵品格产生共鸣,增强感染力。又如文中写了许多“想象”之词,想象牡丹花开的盛况,想象牡丹可以赢得的荣誉和赞颂。而现在牡丹拒绝了这一切,坚持按“自己的选择”办事,因此这样的“想象”描写衬托出牡丹在“拒绝”中所表现的品格。如果离开了作品的内容孤立地鉴赏技巧,有什么价值?

2.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

在作品中,技巧都是凭借语言来实现的,因此,鉴赏技巧要同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相结合。

譬如《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见课本第一册)描写墓地的“风儿”、“阳光”、“白雪”等自然景物,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联系上下文看,墓是“朴素”的,环境是“幽暗”“宁静”的;从景物本身看,“飒飒响着”、“嬉戏”是写景物的动态,“白雪”的“白”是“亮”的,“温柔”是有情感的。品味了这些词语,就可以对这景物描写的作用作多角度的分析概括:①更衬托出坟墓的朴素;②衬托出墓地的宁静;③活泼的景物可为墓地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如果不揣摩语言,对这里景物描写的鉴赏很难到位的。


相关文章

  •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 艺术手法
  • 高考复习 小说阅读之艺术手法 1.<考试说明>对赏析小说艺术手法有何要求?如何理解这一要求? 赏析作品艺术表达技巧是小说阅读考查不可或缺的内容.<考试说明>对此分别在"分析综合""鉴赏评 ...查看


  • 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技巧
  • 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技巧 解答古诗歌鉴赏题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整体感知,即阅读诗歌时不忘题目.作者.注解,注意辨析诗歌类别. 二是意象情感,即把握意象意境,并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 三是答题要求,即审读题干,弄清要求,有针对性作 ...查看


  • 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诗歌是高度集中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中学生欣赏诗歌,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缺少知识,包括诗歌的体裁特征.常见意象.常用 ...查看


  • 高考记叙文阅读考点精讲
  • 高考记叙文阅读考点精讲 [理清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 [考点一]理清行文脉络 题型1:找出行文线索. 答题技巧: ⑴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 常见的线索有:①以核心人物为线索:②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③以核心事件为线索:④以时 间为线索: ⑤以 ...查看


  • 小学体育课堂语言艺术
  • 体育课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方面极广.它牵涉到音乐.美学的鉴赏美.力学.理学.伦理学.思维科学.交际学.逻辑学.生理学.医学.营养学与语言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这种广泛性尤为明显.而这语言学知识的运用,在课堂中既起到基础作用,又起 ...查看


  •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 记叙文阅读 一.记叙文的分类: 按照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1)写人记叙文:如<背影> (2)写事记叙文:如<最后一课> (3)写景记叙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如<春>. ( ...查看


  •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
  •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精要] 2015年语文科<考试说明>(新课标)对该考点的要求是:阅读鉴赏古代诗歌.具体要求有:①理解诗歌中的字句,属于"鉴赏评价(D)"层级: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属于&q ...查看


  •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一.考点归纳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主题.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3.根据要求提取信息. 4.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5.品味语言,赏析表达技巧. 二.常见题型及答 ...查看


  • 语言表达技巧
  • 语言表达技巧: 包括四个单元:1正确的创作道路 2备稿方法和步骤 3内部技巧 4外部技巧 第一单元 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站在物产阶级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从稿件内容和形势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