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是高度集中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中学生欣赏诗歌,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缺少知识,包括诗歌的体裁特征、常见意象、常用表现手法等;二是欠缺经验,指长期欣赏诗歌所形成的语感;三是缺乏能力,即理解、分析、评价的能力。其实,只要熟悉考点,加强训练,把握答题要点,注意答题规范,就可化难为易,顺利应答。

一、鉴赏诗歌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即诗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也指自然形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物或景。鉴赏古诗的形象,就是要把握形象的特征,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品味其深刻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简单说,就是明“象”悟“情”。

例1:(2010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解析: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考生容易失误在答案要点不全和表述不明确上。

参考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二、鉴赏诗歌语言

对于诗歌的语言,要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读懂诗歌中的语言文字,弄懂具体字句在语境中的具体意义,并能透过表面上的文字理解其深刻含义;二是分析具体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是了解、分析诗歌的整体风格,如清新明快、平淡质朴、绚丽飘逸、含蓄隽永等。

例2:(2010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问题: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解析:赏析“蓑”“映”的妙处,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解诗意,品味“白蘋、红蓼、新绿”的意象,二是唤起自己对“蓑”“映”的形象体验。二者结合,自能体会其用字之传神生动。作答时一般先结合对诗句的体验理解进行描述,然后评说其达到的效果。

参考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蘋、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诗歌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就要借助于一定的表达技巧。所以,在鉴赏诗歌中,对表达技巧的分析几乎是一个必考点。表达技巧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达方式,如叙事、抒情、议论、描写等;二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三是抒情方式,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三是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比兴、象征、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侧面描写等。做题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物与情、景和人、物和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意趣、情趣和理趣。

例3:(2010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问题: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解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素蝶的动人形象。诗人在描摹素蝶时,还融入了感情色彩,既写它飞花舞叶的喜悦,也写它映日顺风的欢快,还写它躲避鸟雀追逐的不安,从而赋予了素蝶栩栩如生的神情。联系诗人刘孝绰的生平,当可看出,此诗并非泛泛咏蝶之作,而是寄予了诗人的身世之感,所以手法应是托物言志。

参考答案: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例4:(201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问题: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则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解析:天津卷采用了近年来渐趋流行的两首诗歌比较鉴赏的命题形式,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

参考答案: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诗歌是高度集中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中学生欣赏诗歌,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缺少知识,包括诗歌的体裁特征、常见意象、常用表现手法等;二是欠缺经验,指长期欣赏诗歌所形成的语感;三是缺乏能力,即理解、分析、评价的能力。其实,只要熟悉考点,加强训练,把握答题要点,注意答题规范,就可化难为易,顺利应答。

一、鉴赏诗歌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即诗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也指自然形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物或景。鉴赏古诗的形象,就是要把握形象的特征,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品味其深刻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简单说,就是明“象”悟“情”。

例1:(2010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解析: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考生容易失误在答案要点不全和表述不明确上。

参考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二、鉴赏诗歌语言

对于诗歌的语言,要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读懂诗歌中的语言文字,弄懂具体字句在语境中的具体意义,并能透过表面上的文字理解其深刻含义;二是分析具体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是了解、分析诗歌的整体风格,如清新明快、平淡质朴、绚丽飘逸、含蓄隽永等。

例2:(2010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问题: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解析:赏析“蓑”“映”的妙处,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解诗意,品味“白蘋、红蓼、新绿”的意象,二是唤起自己对“蓑”“映”的形象体验。二者结合,自能体会其用字之传神生动。作答时一般先结合对诗句的体验理解进行描述,然后评说其达到的效果。

参考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蘋、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诗歌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就要借助于一定的表达技巧。所以,在鉴赏诗歌中,对表达技巧的分析几乎是一个必考点。表达技巧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达方式,如叙事、抒情、议论、描写等;二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三是抒情方式,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三是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比兴、象征、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侧面描写等。做题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物与情、景和人、物和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意趣、情趣和理趣。

例3:(2010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问题: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解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素蝶的动人形象。诗人在描摹素蝶时,还融入了感情色彩,既写它飞花舞叶的喜悦,也写它映日顺风的欢快,还写它躲避鸟雀追逐的不安,从而赋予了素蝶栩栩如生的神情。联系诗人刘孝绰的生平,当可看出,此诗并非泛泛咏蝶之作,而是寄予了诗人的身世之感,所以手法应是托物言志。

参考答案: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例4:(201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问题: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则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解析:天津卷采用了近年来渐趋流行的两首诗歌比较鉴赏的命题形式,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

参考答案: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相关文章

  •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蔡雁斌 编辑整理 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的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及其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譬如鲁迅笔下的润土.孔乙己.祥林嫂, ...查看


  •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 艺术手法
  • 高考复习 小说阅读之艺术手法 1.<考试说明>对赏析小说艺术手法有何要求?如何理解这一要求? 赏析作品艺术表达技巧是小说阅读考查不可或缺的内容.<考试说明>对此分别在"分析综合""鉴赏评 ...查看


  • 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技巧
  • 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技巧 解答古诗歌鉴赏题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整体感知,即阅读诗歌时不忘题目.作者.注解,注意辨析诗歌类别. 二是意象情感,即把握意象意境,并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 三是答题要求,即审读题干,弄清要求,有针对性作 ...查看


  • 高考记叙文阅读考点精讲
  • 高考记叙文阅读考点精讲 [理清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 [考点一]理清行文脉络 题型1:找出行文线索. 答题技巧: ⑴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 常见的线索有:①以核心人物为线索:②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③以核心事件为线索:④以时 间为线索: ⑤以 ...查看


  • 小学体育课堂语言艺术
  • 体育课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方面极广.它牵涉到音乐.美学的鉴赏美.力学.理学.伦理学.思维科学.交际学.逻辑学.生理学.医学.营养学与语言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这种广泛性尤为明显.而这语言学知识的运用,在课堂中既起到基础作用,又起 ...查看


  •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 记叙文阅读 一.记叙文的分类: 按照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1)写人记叙文:如<背影> (2)写事记叙文:如<最后一课> (3)写景记叙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如<春>. ( ...查看


  •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
  •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精要] 2015年语文科<考试说明>(新课标)对该考点的要求是:阅读鉴赏古代诗歌.具体要求有:①理解诗歌中的字句,属于"鉴赏评价(D)"层级: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属于&q ...查看


  •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一.考点归纳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主题.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3.根据要求提取信息. 4.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5.品味语言,赏析表达技巧. 二.常见题型及答 ...查看


  • 语言表达技巧
  • 语言表达技巧: 包括四个单元:1正确的创作道路 2备稿方法和步骤 3内部技巧 4外部技巧 第一单元 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站在物产阶级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从稿件内容和形势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