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走班制"教学模式探索

高中新课程“走班制”教学模式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中教学实践中,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在教学中,虽然教学过程是统一的,教学步骤是一致的,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的,思维方式不同,情感活动样式各异,意志活动的强弱不一样,学习的过程和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在固定的班级上课,即使是分层次教学,也会出现班级里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授课教师又必须在计划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的尴尬局面;二是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适用)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而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很痛苦的事情,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很难完成必修课程的学业要求。受此情绪的影响,这些学生就会养成散漫、拖沓、放纵的不良习惯,学习缺乏主动性,完成作业不及时,久而久之,学习任务就会堆积如山,学生就会厌学,甚至弃学。因此,有必要施行“适当选学,自主择班”的走班制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二、“走班制”教学的理论依据

1、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

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育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孔子提出的基础教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基本原则,也是新课改基本理念之一: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必须尊重学生和学生间认知上的差异,尊重学生和学生间情感上的差异,尊重学生与教师、学科知识间的差异。

4、新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和发展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调控,学习效果自我反馈。

三、“走班制”教学设置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遵循教育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不同学科,不同模块的特点和任课教师的教学特长,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的要求,合理设置和安排教学内容。

2、基础性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所选内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培养。

3、差异性原则:根据学生发展水平,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

4、自主性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学习内容的设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四、“走班制”教学的基本内容

1、“走班制”教学的慨念

学生自主选择二次学习知识点,选择任课教师,学校根据学生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安排专题任课教师,固定时间,固定教学场所重新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提高的过程。

2、“走班制”教学的基本流程

选课→定向→选师→学习

选课:就是在每一模块的学习后,学社根据自己接受知识的实际填写所需学习内容调查表,学习根据学生意愿,统计二次教学内容。 定向:就是在学生选课之后,学校根据统计的结果设置学习内容和开课节数,根据学生选择的教学内容设置授课教师。

选师:学校在年级公布开课内容和任课教师,学生二次选择,根据自己所需学习知识的需要及对教师的期望程度自由选择任课教师。 学习:就是在选择教师的基础上,重新统计人数,安排学习地点、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二次学习。

简言之,就是教师不动,学生动,教室不动,班级动;教学基本内容不动,形式动。

3、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报名统计需要再次学习的知识点。 第二步:根据统计内容决定开课内容及任课教师。

第三步:根据授课计划进行二次报名,选择班级和教师。 第四步:在每天上课公示学生所去的班级。

五、实施“走班制”教学对学生的意义

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通过“走班制”教学课前的两次自主

选择,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越来越想学,越学越爱学,从而自觉地担负其学习的责任。二是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增强。在“走班制”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只是一个专题知识的引导者,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了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这种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三是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增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补救。四是学生积极参与对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有所帮助。在积极参与中,学生的态度,情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变化。学生在常规课堂学习知识时表现出的差别,通过“走班制”教学的积极有效参与能得到弥补,能缓解授课制中学生两极化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高中新课程“走班制”教学模式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中教学实践中,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在教学中,虽然教学过程是统一的,教学步骤是一致的,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的,思维方式不同,情感活动样式各异,意志活动的强弱不一样,学习的过程和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在固定的班级上课,即使是分层次教学,也会出现班级里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授课教师又必须在计划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的尴尬局面;二是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适用)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而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很痛苦的事情,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很难完成必修课程的学业要求。受此情绪的影响,这些学生就会养成散漫、拖沓、放纵的不良习惯,学习缺乏主动性,完成作业不及时,久而久之,学习任务就会堆积如山,学生就会厌学,甚至弃学。因此,有必要施行“适当选学,自主择班”的走班制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二、“走班制”教学的理论依据

1、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

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育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孔子提出的基础教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基本原则,也是新课改基本理念之一: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必须尊重学生和学生间认知上的差异,尊重学生和学生间情感上的差异,尊重学生与教师、学科知识间的差异。

4、新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和发展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调控,学习效果自我反馈。

三、“走班制”教学设置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遵循教育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不同学科,不同模块的特点和任课教师的教学特长,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的要求,合理设置和安排教学内容。

2、基础性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所选内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培养。

3、差异性原则:根据学生发展水平,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

4、自主性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学习内容的设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四、“走班制”教学的基本内容

1、“走班制”教学的慨念

学生自主选择二次学习知识点,选择任课教师,学校根据学生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安排专题任课教师,固定时间,固定教学场所重新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提高的过程。

2、“走班制”教学的基本流程

选课→定向→选师→学习

选课:就是在每一模块的学习后,学社根据自己接受知识的实际填写所需学习内容调查表,学习根据学生意愿,统计二次教学内容。 定向:就是在学生选课之后,学校根据统计的结果设置学习内容和开课节数,根据学生选择的教学内容设置授课教师。

选师:学校在年级公布开课内容和任课教师,学生二次选择,根据自己所需学习知识的需要及对教师的期望程度自由选择任课教师。 学习:就是在选择教师的基础上,重新统计人数,安排学习地点、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二次学习。

简言之,就是教师不动,学生动,教室不动,班级动;教学基本内容不动,形式动。

3、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报名统计需要再次学习的知识点。 第二步:根据统计内容决定开课内容及任课教师。

第三步:根据授课计划进行二次报名,选择班级和教师。 第四步:在每天上课公示学生所去的班级。

五、实施“走班制”教学对学生的意义

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通过“走班制”教学课前的两次自主

选择,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越来越想学,越学越爱学,从而自觉地担负其学习的责任。二是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增强。在“走班制”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只是一个专题知识的引导者,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了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这种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三是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增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补救。四是学生积极参与对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有所帮助。在积极参与中,学生的态度,情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变化。学生在常规课堂学习知识时表现出的差别,通过“走班制”教学的积极有效参与能得到弥补,能缓解授课制中学生两极化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城阳区职称论文发表网-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城阳区职称论文发表网-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论文选题题目 城阳区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新课程| ...查看


  • 杭州市第19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结果
  •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 杭州市第 19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评选结果 中学政治 一等奖( 一等奖(3 篇) 萧山二中 萧山八中 富阳洞桥镇中学 徐仲桥 李亮亮 周水华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处理的实践与研 ...查看


  • 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探索与思考
  • 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探索与思考 [内容提要]开设选修课是为了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和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学生进行选课,有利于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目标的前提下,开设多样的选修课 ...查看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 ...查看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 ...查看


  •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厉彦妮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9期 摘 要:音乐鉴赏是我国推行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新课改中高中音乐的必修课程,新课改 ...查看


  • 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
  • E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H据悉,2010 年之前,全国所有省 (市.自治区) 都将全部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2007 年6 月,作为第一批进入高中新程课改革 ...查看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查看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1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查看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2011.08止) 江洁华 Web2.0技术在高中美术课程资源拓展与应用初探 刘亚萍 Web2.0条件下高中语文校本资源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李理 Web 2.0助力下的班主任工作--如何利用web 2.0下的各种工具协助班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