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的"梭罗"与奢侈的"[瓦尔登湖]"

清贫的“梭罗”与奢侈的“《瓦尔登湖》”

求学的时候,曾经购买过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一代报告文学大师徐迟用他娓娓的笔触把从喧哗都市里抽身而出的文学泰斗梭罗的心境表述得入木三分,让人久久不能释卷。我清晰记得,1997年,那本薄薄的小册子只有8元钱。毕业那年,因为东奔西走,被我一直视为珍藏的《瓦尔登湖》居然不幸丢失了。今年圣诞前夕,城里到处摆书市,我便想出去碰碰运气。

书倒是不出意外被我“碰”到了,但是翻翻价格却不由让我倒吸一口凉气。还是徐迟先生的译本,20多万字的图书,大32开本,居然被出版商“拽”到了400多页,而价格水到渠成地成了40多元,仔细一看,还是一家颇有名气的出版社。

真是“市场不古”,简单地算笔经济帐,大32开本,按照一般标准,每行至少25个字,,每页30行,就有750个字,那么20多万字的书充其量只是200多页。这家出版社的“拉面条”功夫真是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翻开仔细看个究竟,每个字都成了匍匐着的“蚕豆”大小,行距也成了电影院“方便通行”的座位,整页看下来是地道的“老人放大镜版”。

1845年7月4日,为了逃避城市的浮华与喧嚣,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通过这种近乎离群索居的生活,借以保持自己简朴的生活风格和谦卑的内心世界。他建造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整理并发表了《瓦尔登湖》。或许他没有想到,百年以后,在市场经济的喧嚣中,在大洋彼岸,他信手写就的原本朴素的生活读本居然会被“好事”的出版商好好地爆炒了一顿,让每一个喜欢他的书迷领略了一番“悲喜两重天”的境地。

清贫的“梭罗”遭遇奢侈的“《瓦尔登湖》”,这是谁的尴尬?多年前,鲁迅先生就谆谆教诲我们“少读中国书”,我想其中寓意大约不是说中国人真的写不出文质皆美、富有骨感和神韵的文字,或许还是因为他所说的中国书不仅包括中国人所写之书,还包括“西风东渐”中不幸流落中国的外文书,而辗转在国人手里的命运殊途同归,总是每每遭遇“恶意包装”,直接败坏了人的阅读胃口。而这样的“恶意”不仅包括上面所说的通过“字大如斗型”,增加页码来牟取暴利,根据笔者的耳闻目染,还包括下面的“招数”:一是“豪华读本型”,不再是简单的白纸加黑字,而是镏金的版本加上眩目的字迹,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二是“巧借西风型”,大约是抓住了部分读者“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好奇、盲从心理,不论是真品还是赝品,只要是“拿来主义”的外国读物,都会煞有介事地标上高价,因为对普通读者而言,所谓版税云云至今还是一笔糊涂帐,更何况还有些书靠“中英文对照”来障眼呢?;三是“图文并茂型”,“读图时代”成了掩饰图书高价最得体的借口,不少散文、游记,配上几幅照片,就可以卖上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价格,何乐而不为?

最近有一家杂志盘点出了2005年十大暴利行业,图书出版业位列其中,我想其中的暴利之由不仅仅是因为图书出版、销售渠道黑幕重重,从源头治理的角度看,首先当推图书的包装。对读者而言,不少图书的版税至今“雾里看花”,国

家对图书包装的行业标准也是“千呼万唤不出来”。其实,图书是用来阅读的,甚至它的质应该大于形,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象的“看”上,仅靠赢得一些肤浅的感官刺激。如果出版商一味盯着图书包装的经济效益,挖空心思制造出一些牟取暴利的“伎俩”,让包装(其实背后隐藏的就是高价)成为横亘在图书与读者之间的鸿沟,那么读者对图书说“不”的声音将愈来愈大,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一个利好消息是,“2005年中国最美图书评选”近日尘埃罗定,入选图书无一例外都是一些装帧朴素却又不乏创意,价格也相对低廉的书。

无疑,高质量、低价位的平装本,这对广大嗜书如命的读者而言,才是这冰冷冬日里偶尔绽放的“一米阳光”,让读者有些受用的闲情逸致啊!

(稿源:红网)

(作者:李仕春)

(编辑:杨国炜)

清贫的“梭罗”与奢侈的“《瓦尔登湖》”

求学的时候,曾经购买过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一代报告文学大师徐迟用他娓娓的笔触把从喧哗都市里抽身而出的文学泰斗梭罗的心境表述得入木三分,让人久久不能释卷。我清晰记得,1997年,那本薄薄的小册子只有8元钱。毕业那年,因为东奔西走,被我一直视为珍藏的《瓦尔登湖》居然不幸丢失了。今年圣诞前夕,城里到处摆书市,我便想出去碰碰运气。

书倒是不出意外被我“碰”到了,但是翻翻价格却不由让我倒吸一口凉气。还是徐迟先生的译本,20多万字的图书,大32开本,居然被出版商“拽”到了400多页,而价格水到渠成地成了40多元,仔细一看,还是一家颇有名气的出版社。

真是“市场不古”,简单地算笔经济帐,大32开本,按照一般标准,每行至少25个字,,每页30行,就有750个字,那么20多万字的书充其量只是200多页。这家出版社的“拉面条”功夫真是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翻开仔细看个究竟,每个字都成了匍匐着的“蚕豆”大小,行距也成了电影院“方便通行”的座位,整页看下来是地道的“老人放大镜版”。

1845年7月4日,为了逃避城市的浮华与喧嚣,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通过这种近乎离群索居的生活,借以保持自己简朴的生活风格和谦卑的内心世界。他建造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整理并发表了《瓦尔登湖》。或许他没有想到,百年以后,在市场经济的喧嚣中,在大洋彼岸,他信手写就的原本朴素的生活读本居然会被“好事”的出版商好好地爆炒了一顿,让每一个喜欢他的书迷领略了一番“悲喜两重天”的境地。

清贫的“梭罗”遭遇奢侈的“《瓦尔登湖》”,这是谁的尴尬?多年前,鲁迅先生就谆谆教诲我们“少读中国书”,我想其中寓意大约不是说中国人真的写不出文质皆美、富有骨感和神韵的文字,或许还是因为他所说的中国书不仅包括中国人所写之书,还包括“西风东渐”中不幸流落中国的外文书,而辗转在国人手里的命运殊途同归,总是每每遭遇“恶意包装”,直接败坏了人的阅读胃口。而这样的“恶意”不仅包括上面所说的通过“字大如斗型”,增加页码来牟取暴利,根据笔者的耳闻目染,还包括下面的“招数”:一是“豪华读本型”,不再是简单的白纸加黑字,而是镏金的版本加上眩目的字迹,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二是“巧借西风型”,大约是抓住了部分读者“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好奇、盲从心理,不论是真品还是赝品,只要是“拿来主义”的外国读物,都会煞有介事地标上高价,因为对普通读者而言,所谓版税云云至今还是一笔糊涂帐,更何况还有些书靠“中英文对照”来障眼呢?;三是“图文并茂型”,“读图时代”成了掩饰图书高价最得体的借口,不少散文、游记,配上几幅照片,就可以卖上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价格,何乐而不为?

最近有一家杂志盘点出了2005年十大暴利行业,图书出版业位列其中,我想其中的暴利之由不仅仅是因为图书出版、销售渠道黑幕重重,从源头治理的角度看,首先当推图书的包装。对读者而言,不少图书的版税至今“雾里看花”,国

家对图书包装的行业标准也是“千呼万唤不出来”。其实,图书是用来阅读的,甚至它的质应该大于形,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象的“看”上,仅靠赢得一些肤浅的感官刺激。如果出版商一味盯着图书包装的经济效益,挖空心思制造出一些牟取暴利的“伎俩”,让包装(其实背后隐藏的就是高价)成为横亘在图书与读者之间的鸿沟,那么读者对图书说“不”的声音将愈来愈大,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一个利好消息是,“2005年中国最美图书评选”近日尘埃罗定,入选图书无一例外都是一些装帧朴素却又不乏创意,价格也相对低廉的书。

无疑,高质量、低价位的平装本,这对广大嗜书如命的读者而言,才是这冰冷冬日里偶尔绽放的“一米阳光”,让读者有些受用的闲情逸致啊!

(稿源:红网)

(作者:李仕春)

(编辑:杨国炜)


相关文章

  • [瓦尔登湖]读后感
  • 论文题目:孤独之声 题记:亨利.戴维.梭罗架起了一件小木屋,并在那孤独地生活了两年.他孤独以处,但并不寂寞,有大自然陪伴着他.他享受孤独,享受着田园生活,不断在观察,在倾听,在思考.他耕耘着,并等待收获. 论点:追求孤独,在孤独中超凡脱俗. ...查看


  • 瓦尔登湖的神话
  • 网络时代,你上网随即便可搜索到一些材料,挖出一些"边角料",证明那些曾经美丽的事物,也有阴暗的一面,颠覆经典.梭罗的瓦尔登湖,纯洁.宁静如神话般,令人向往,让都市中的我们怀疑它的真实.于是,有人把生活中真实的" ...查看


  • 书评瓦尔登湖
  • <瓦尔登湖>书评 11广告学1班 孙磊 110907108 <瓦尔登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部巨作.它对当前现实中诸多社会规则.人类发展规律.人类现代化意义发出质疑.展开探讨.崇尚"返璞归真".自给 ...查看


  • 瓦尔登湖中名言警句
  • 1. 人生的必需品,就是人类需要依靠努力才能获得的一切.食物.衣服和住所. 2. 人性中最美的品质,就像果实上的霜,必须小心翼翼才可以保存下来.但是,现在人和 人之间正好就缺乏这种温情. 3. 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或者 ...查看


  • 瓦尔登湖梭罗
  • 瓦尔登湖 梭罗 很多人都将<瓦尔登湖>列为了根本读不下去的书,因为它没有小说的跌宕起伏,没有散文的宁静深远,更别说像诗歌那么简单易懂.但是,认真的看完就会觉得,它所诠释的东西是很多书都所不能达到的.很多人喜欢说它是属于哲学范儿的 ...查看


  • 一生平淡无奇的文化伟人陶渊明
  • 在中国文化史上,陶渊明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人物.他的一生平淡无奇,没有名垂青史的功业建树,也没有激动人心的复杂经历,却最终成为受到后代士人无比敬仰的文化伟人.清代龚自珍甚至说:"渊明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杂 ...查看


  • 徐迟和梭罗_以_瓦尔登湖_的翻译为中心_刘略昌
  • 第2期总第131期 2015年3月浙江工商大学学报No.2Vol.131Mar.2015JOURNALOF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徐迟和梭罗:以<瓦尔登湖>的翻译为中心 刘略昌1,2 (1. ...查看


  • 作文:我们羡慕什么
  • 一百多年前,一个年轻的男人带着一把斧头来到瓦尔登湖边.他用不到28美元盖起了一座小木屋,在木屋周围种上豆子.玉米.萝卜和马铃薯,用收获成果来填饱肚子和换取生活用品,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两年两个月又两日.他就是梭罗,叩开了瓦尔登湖的大门,与之结下 ...查看


  • [瓦尔登湖]读后感_一本静静的书
  • 一本静静的书 --读<瓦尔登湖>有感 (一)海子的海与梭罗的湖 梭罗这人有脑子 像鱼有水.鸟有翅 云彩有天空 好在这人不是女性 否则会有一对 洁白的冬熊 摇摇晃晃上路 靠近他的乳房 凑上嘴唇 „„„„ --引自(〈〈梭罗这人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