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笔记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考试内容题型: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4个40分);论述(2个40分)

重点在第二、三、五章

史学概论的特定任务: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概括地论述史学在发展中为自己提出的重要问题及其成就,并应该指出当前史学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

2 / 21

史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 绪论

一、历史

1.含义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b.过去的事实

c.关于过去事实的记载

d.历史学科

就其本质而言,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马克思认为:历史包含自然史和人类史,它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

2.自然史与人类史

自然史——自然界中无意识发生的一切,是自然界永不停止的客观存在

人类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史学大都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

关系:

(1)共性:

a.时间属性:一度性(一去不返);

b.均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客观性)

(2)差别:

a.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社会历史相比,速度慢,在短时期内甚至难以为人发现(变化方面);

b.自然史与人类史相比,在时间上要久远的多;

c.人类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则不然,自然史没有意识的存在,相对于有意识的人类社会来说,后者更加复杂。

3.区别客观的历史与写的历史

原因:

(1)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仅有几千年,而人类客观发展的历史已有300万年,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2)出现文字记载之后,即使对某一时代或某一事实的记述,文字也不能完全反映出来;

(3)文字记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接触感受而写出的,无论再好也不能等同于历史本身。

二、史料

包含史迹遗存,文字记录(历史文献),口述史料

1.含义: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2.史迹遗存:遗址,墓葬,遗物

(1)遗址:古代人的活动遗迹。比如居址、村落

(2)墓葬为研究历史提供资料

(3)遗物:古代人遗留下的生产工具,器皿等

优点:

(1)所承载的历史信息真实准确,增强人们对历史的实感性,帮助人们直观认识历史

(2)可以补充文字记载的不足,可纠正文献谬误;对于没有文字记载时期,是重要的仅有的资料

3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局限性:无论是地下发掘还是地上遗留的遗存,相对于当时社会只是局部的甚至是个别的;对于文字出现后的历史考证仍然以历史文献为主。

3.文字记录(历史文献)

(1)数量丰富

(2)有连续性(中国尤为明显,因中华文明不中断)

优点:

(1)有相当高的连续性、系统性,是中国古代多彩的历史在世界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2)文献可丰富框正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

局限性:文献有阙失和失实的问题

4.口述史料

人们口头讲述的对于过去的回忆——便于普通人的考查探究

局限性:传说,故事,歌谣等很难定时,口述者记忆的偏差,主观好恶会使之出现失实,需要辅以其他史料加以证实

三、历史学

1.含义

通过史料研究、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2.内容

(1)历史观:史学的灵魂,地位重要。研究历史过程中所运用的观点,指导思想

(2)史料学:史料具有长久的使用价值(活学活用),但要注重对史料的适度运用

(3)史编纂学:撰写历史著作(论文,著作)

a.史学的体例、体裁、编著的区别

eg.纪传体,编年体,典制体,纪事本末体——体裁;史书内部在组织形式上的安排——体例;编著:将适当材料汇集,编写,著写出来

b.历史文学:在文字表述上准确反映历史真实性;同时能吸引读者,内容生动

(4)史学方法论(归纳法、比较法、考古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其中比较与归纳法常用)

扩大研究对象领域

(5)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考古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学——史学的姐妹学科

哲学为史学提供观点、方法,史学为哲学提供论证。

3.功能(功用)

(1)史学里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用)

史书是人们认识过往历史的主要途径

(2)彰往察来——古人较早提出:通过史学认识历史,从而更好把握未来

历史上有许多经验教训,“以史为鉴”

(3)丰富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

(4)史学是文明延续的纽带

中华文明发展归功于史料丰富,思想文明得以延续

a.有久远的史学传统;b.浩瀚的历史文献

(5)有益于人生修养,是启迪人生的永恒的教师

4 / 21

史学概论笔记

第二章 历史观

第一节 社会生活和历史观点

1.群众历史观点与哲学家,史学家历史观点

区别:

前者历史观点带有自发直观性质,缺乏理论上的抽象性、系统性

后者历史观条理深刻全面,有理论上的抽象性、系统性

联系:

两者均与社会生活有密切关系,同时,哲学家史学家还往往从群众中汲取观点来丰富思想。

对于群众的历史观点要批判的继承。

第二节 历史观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历史的运动问题

1.有无质变

(1)否认质变:

董仲舒:把无质变问题做了理论上的发挥

(2)承认质变:

法家商鞅《商君书·开塞》“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尚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

2.如何认识历史运动的趋向

(1)前进:

a.法家《韩非子·五蠹(音杜)》提到“上古之世”“中古之世”“近古之世”“当今之世”每个阶段都有人物诞生

b.儒家:《易·系辞下传》《礼记·礼运》

c.杂家:《吕氏春秋·侍君》“太古”“上世”两个阶段区别在于是否有君

蛮荒到开化,无君到有君,含有朴素的历史进化观点,含有朦胧的历史分析认识

(2)倒退:道家老子《道德经》“老死不相往来”

(3)循环:(战国)邹衍“五德终始说”

二、历史变化的动因

天命与人事

(1)原因:

a.生产力发展落后,自然科学不发达,人们不具备正确解释历史的主客观条件

b.统治者可通过利用这种解释来欺骗被统治阶级,为自己利益服务

(2)发展:

a.商朝——上帝 eg:甲骨文,占卜。统治者为“下帝”

b.西周——宣扬天命主宰力量,另外还告诉人们天明不是一成不变的,“天命转移”思想产生。

天命转移的标准:统治者有无德

5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c.春秋战国——强调人事,“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d.汉——出现维护政治统治的“天人感应论”——董仲舒;出现试图解释历史演变真正动因的“究天人之际”理论——司马迁。

汉之后,“天命”与“人事”不断相争,但“人事”趋于上风

第三节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

1.社会历史条件:

(1)欧洲各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

(2)无产阶级的成长——各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2.理论来源

A.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列宁认为)

(1)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肯定历史发展规律性

B.欧洲思想家有利思想:(1)18世纪,爱尔维修“人是环境的产物”;(2)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提出阶级斗争史论

C.自然科学积极成果(唯物史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二、基本内容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高度概括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解释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根本规律。

(1)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即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的特点:a.具有历史继承性;b.具有不断变动性

(2)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主要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劳动和活动的分工与交换关系,以及与之相应的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成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具有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并非一成不变的

(3)辩证关系:

a.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要采取相应形式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阻滞的反作用

矛盾运动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表现——以中国古代为例

A.生产力发展冲破旧的生产关系: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吕氏春秋·审分》

B.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不断增长适应:我国封建社会的全过程

C.落后生产关系与先进生产力结合:少数民族融入汉族后,由奴隶制变为封建制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6 / 21

史学概论笔记

(1)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分工关系,交换与分配关系,消费关系,所有制关系——这些关系共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

(2)上层建筑: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等的制度、机构,以及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等)

(3)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意识形态的根据,是第一性征;意识形态是由社会存在所派生的。社会存在发生变化,则作为其反映的意识形态也将发生变化。社会存在有所不同,则作为其反映的意识形态也将有所不同。

马克思“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

4.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演进的客观规律性

社会形态:在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政治、思想三者统一)

三、科学历史观(唯物史观是科学历史观)

唯物史观是科学历史观的原因——(唯物史观科学性表现)

(1)唯物史观要求研究全部历史,即研究整体的历史

(2)唯物史观吧人类社会历史看作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自然发展过程,认为其中有规律可循,并进而揭示出人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方法跟原则,使人们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成为可能

(3)唯物史观要求人们用辩证的观点,方法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

《通典》分九门(表现朴素唯物史观萌芽):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

(4)唯物史观最鲜明地提出人民群众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翦伯赞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历史作用,同时也积极评价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反对夸大个人作用和个人崇拜的思想:

a.领袖发挥作用的多少与他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密切程度相关

b.杰出人物的产生有历史必然性,是时代的结果

四、正确运用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时应注意的方面)

1.唯物史观是研究的指南,并非研究问题的现成的结论,更不是可以到处乱贴标签的教条——反对教条主义

2.学习、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是艰苦的科学工作

原因:

(1)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要求在研究任何历史问题时,都应考虑到自身研究对象的准确定位,而非随心所欲的下结论

(2)唯物史观的生命力所在还在于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人们在把它同研究对象密切结合的基础上,可以不断提出新的结论,以丰富发展唯物史观本身

7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第三章 历史文献

第一节 历史文献的积累

A.途径:官府档案文书积存,史书编写日增,史书以外各种传述的发展

一、官府档案文书——中国最早历史文献

档案:指立卷归档,集中保管,以备查考的文卷。主要是官方原始文件,也存在非官方文件

档案经汇集整理后也可成史书,但性质仍为档案

1.处所

西周时已建立保管档案的机构,《尚书·金滕》金滕——西周王室收藏重要文件的金属器具

汉初“石室金匾”——用金属做的柜子用石头做的房子,均用来保管档案文书

东汉时期,东观,兰台是著名藏书地,档案所;

唐朝档案主要由史馆保存;

宋元时期,架阁库为主要档案保存地

明“石室金匮”——皇史宬(又叫表彰库)

清“内阁大库”(东库西库)大内档案

2.种类

经文,告示,诏令等。宋敏求[宋]《唐大诏令集》

3.评价

(1)积极:档案文书是第一手资料,是当时事物发生变化的记录,大部分档案的史料价值很高。用档案文书来研究评述历史问题很有说服力。

(2)消极:由于时代局限或阶级偏见部分档案有失实记载——运用档案时,去伪存真

二、史书编写

史书:指史学家撰写的历史著作和经过编辑、整理的历史资料

西周末年已出现史书,编年史是最早史书(即为国史)

“春秋”是当时诸侯国史的总称

1.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

2.编年体史书:各朝起居注(官修)

宋人编写编年史之盛远超前人——宋代史学一特点

三、史书外各种传述的发展

1.经部:

章学诚:六经皆史——《文史通义·易教上》——中国史论特点:离事而言理

此观点打破经史界限,把经当作史,丰富了史学内涵

注、疏是用来解释经的书

8 / 21

史学概论笔记

2.子部:先秦百家就已产生

刘知己《史通·六家》“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 《史通·杂述》“史之杂也”

3.集部:文学家的诗文,歌赋等

除史书外其他历史文献的价值:翦伯赞充分肯定其重大历史价值

B.文献的释义

“文献”最早出现自《论语·八佾》

古义:“文”——典籍,“献”——贤人(引申为贤人流传下来的言论a.古代流传下来的传说;b.后代学人的评议)

马端临《文献通考》——最早用“文献”做撰述的标题

今义:文献:具有历史意义的书面文字或言论

第二节 历史文献的整理

整理沿革:孔子(第一个整理历史文献的人)——司马迁《史记》——刘向,刘歆《别录》《七略》——班固《汉书》——清修《四库全书》

一、目录学——研究文献目录的学问——掌握历史文献的入门学问

1.目录:目——书名、篇名;录——关于作者、书名、篇数或卷数、书的存疑、书的内容和流传情况等的记录

“目录”始于汉代,班固《汉书·序传》

《汉书》中刘向校书“条其篇目,撮其旨意”——目录

晋代以后出现只记书名的目录

2.发展历史

(1)刘向校书——《别录》(目前只留八部)

刘歆《七略》——我国图书真正开始分门别类

《七略》: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六类图书分类

六艺略——下分九种:六经及《论语》、《孝经》、《小学》

诸子略——十家:法、儒、道、阴阳、明、纵横、杂、墨、农、小说家

(2)《隋书·经籍志》——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

经——《六艺略》;史——分13类;子——《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诸子略》;集——《诗赋略》3类

(3)宋

a.郑樵《通志》——重视书籍分类

《校雠(音仇)略》提出类例,把书分为12类

b.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注重书目的解题

(4)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目录学史上的一部空前巨著)包含作者生平,全书内容,流传情况,作者

9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思想等

参考书目:范希增《书目杂问》,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

3.功用:弄清书籍流别,了解学术源流——告诉大家该读什么书

两种搜集史料方法:a.读书来补充史料;b.充分运用注述,参考文献,引言等来搜集资料

二、校勘

《诗经·商颂》《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刘何首先提出“校雠”概念: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曰校”;雠:“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曰雠”

“补阙订讹”、册除重复

陈垣《校勘学释例》50例,具有校勘意义的普遍读物

他概括出校勘的四种方法——校注四例: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a.对校法: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足,遇不同之处,则注放其旁——最基本最常用方法。首先要找到善本——最好的版本。

b.本校法:以本书前后互证,二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看清楚本书前后的文风,语法

c.他校法: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d.理校法(最难最高要求的):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

三、辑佚

把已佚失的古书,尚存于他书的篇章或零简集在一起,在不同程度上可略恢复原书面貌

1.起源:观点不同(宋、晋、唐等),以起源于宋代最认可。

宋代起源有五种观点:

a.南宋王应麟(最认同);eg.章学诚、梁启超

b.南宋高子孙;c.北宋陈景元;d.起源于小说,文集,并非某人;e.官僚集书

2.代表作:清代辑佚风气大盛《四库全书》中占1/10

徐松《宋会要辑稿》,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四、辨伪

先秦已存在辨伪意识——司马迁《史记》——刘知己《以古惑今篇》——宋欧阳修,程颐等——明宋濂《诸子辨》,胡应麟《四部正讹》——清阎若壉(音巨)《古文尚书疏证》——(近代)顾颉刚《古史辨》,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四部正讹》末尾记载“辨伪八法”

a.核之《七略》以观其源(目录);b.核之群《志》以观其绪;c.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d.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e.核之文,以观其体;f.核之事以观其时;g.核之撰者,以观其托;h.核之传者(传播者),以观其人

现代总结的辨伪方法:

a.检查史书目录,私家著述中是否有该书名字.

10 / 21

史学概论笔记

b.考察著者有无其人

c.考察书的著作年代是否已有文字

d.从著作所记的人物来考查

e.从著作所记的史实来考查

f.从著作所记的人、地、物的名称来考查

g.从著作的思想内容来考查

h.从著作所引用的材料来考查

i.从语言文字及文体上考查

九种方法需综合运用方可

伪书并无任何史料价值

五、注解(注)/训诂(历史文献中最常见)

用文字解释历史文献中难懂的文字、字句

春秋公羊传、吕梁传

《十三经注疏》包含注、疏两部分,疏——对注文的注解和对经文的解释

六、类书、丛书

1.类书:摘录若干种书籍上的有关资料,分门别类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利用的书

(三国)《皇览》——我国第一部类书

(唐)《义文类聚》

(宋)《太平御览》

(明)《永乐大典》

(清)《古今图书辑录》

价值:保存在古代资料以供校勘典籍;为古书研究者提供资料

2.丛书:把各种单独著作按一定目的汇聚起来,并冠以总名的一套书

(1)专科性丛书——仅收集其一类的书籍《史学丛书》

(2)综合性丛书——兼收并蓄,不拘门类《四部丛刊》

11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第四章 历史编纂学

第一节 史书体裁(各种体裁互相补充,相互应用)

史书的外部形态,表现形式——史书体裁(记言,记事——编年体,纪传体,典制体,纪事本末体)

一、编年体——最早

特点: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时,月,日顺序记述时间,按时记事

缺点:不易于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不易于写出同重大历史事件有密切关系的人物事迹

二、纪传体

西汉司马迁创立(纪传体断代史——班固创立)

一种综合体,包含本纪、世家、载传、书、表等7个部分,其中纪、传必有

本纪:记载帝王本人事迹以及一段时间内的重大事件,一般采用编年体

世家:记载有影响力的人物(主要是诸侯和贵族历史)

列传: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有关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历史;

表: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

相对于编年体史书:

优点:可以更多反映各类人物在历史上的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广泛的记述范围,便于通观一个时期历史发展形势及历史人物的全貌

缺点:难以清晰表达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以及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

三、典制体(政书体)

分门别类记述历代典章制度

(唐)杜佑《通典》(第一部典制体史书),分九典,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此二者为典制体通史 “三通”——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南宋)郑樵《通志》(纪传体通史)

断代典制体史书(会要):《宋会要》、《唐会要》、《五代会要》

四、纪事本末体(以纪事为中心)——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裁(史书体裁的创新、进步)

始创于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优点:在外部形式上因事命篇,容易按照历史事件本身的完整面貌加以表述;内部结构上,能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的完整把握,杨万里“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

五、学案体

以记述学术史为中心的综合性体裁,结构上包括:学者传纪、言行录、著作摘要和别人的相关评论。 特别重视学术流派和学术传承的关系

学术史发展:

先秦时期《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我国学术史的开端

12 / 21

史学概论笔记

汉代《汉书·艺文志》已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具备学术史雏形

南宋朱熹《伊洛渊源录》是关于理学一派的学术史著作

明清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国史学中第一部系统的学案体史书,以学派为纲,论述各派学人生平和学术成就,后来又著《宋元学案》(后经其子黄百家,全祖望读撰)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叙述清初至嘉庆年间汉学学者生平,师承,著作等——反映清代乾嘉汉学的学术史著作

六、表

万斯同《历代史表》,顾棕高《春秋大事表》

优点:

1.减少繁文,用较少文字记述较多史事

2.条例清晰

3.总结遗漏,是难以载入正文的人、事得到反映

七、图:地图 图谱略

八、评论(专就历史史事与历史人物或史书与史家进行评论、论断,而不同于历史叙述为主的历史体裁)

分类:

1.历史评论:(宋)范祖禹《唐鉴》,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此两者为中国古代历史评论专书的代表) 《读通鉴论》:“引而伸之,是以有论;浚而求之,是以有论;博而证之,是以有论;协而一之,是以有论;心得可以资人之通,是以有论”

2.史学评论:对史书、史家所发表的评论

孔子评董狐“书法不隐”

最早史学评论专篇《文心雕龙》;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刘知己《史通》;

《文史通义》章学诚

九、章节体

反映史家如何正确认识历史、更好的表述历史的要求

以章节为顺序组织内容的体裁,以编年体为线索,以纪事本末体为主干,兼有人物、事迹插入其中

优点:便于综合叙事。表现为:a.按历史顺序叙述史事,不同于编年体以抽象时间顺序是叙述历史;b.在分析基础上的一种综合,不同于纪传体仅把重点放在分述各类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身上

不足:人为地去分章辟节,一定程度上割裂历史过程的整体性

《三才图会》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优点:可表达文字所不及之处,比文字灵活,有形象性

第二节 史书的体例(史书内部的组织结构,表述形式)

春秋体例:a.对于国君的死亡有不同的称谓;b.春秋三讳:“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 (《春秋》常事不书——常规性的礼仪活动不记载)

13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刘知己《序例》强调体例对于史书的重要性

一、断限(断于何时,限于何代——史书所记史事的起讫年代)

《晋书·贾充传》首次出现“限断”,《史记》《汉书》均有断限体现

二、标目(一部书内按不同具体内容分别标出题目)

先秦《论语》标目为每篇前两个字,汉代出现标目

原则:1.史书标目重在准确;2.力求简明;3.朴实无华;4.标目要醒目,还要多些细目

标目最好用定性的语言

三、编次(编辑撰述,史书在内容上的分类,顺序上的编排)

受史家的知识文化水平、思想倾向的影响很大

1.注意纵的方面的阐述,注意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避免重复,倒序

2.注意横的方面的阐述,注意历史内容分类。涉及到包含多方面内容的事例应该谨慎反复处理

3.注意纵横两方面在形式上的交叉和内在联系

四、记时

按某个时期通行的立法编排,分类很多

1.记年(又叫祀、岁、载)

2.记季:四个季度,每个季度三个月又叫孟、仲、季

3.记月:1-7、8日初吉;8、9-14、15既生霜,15、16-22、23既望,23-30晦

4.记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特殊情况:

a.一年内出现不同政权的不同纪元;eg.陈寿《三国志》,司马光《资治通鉴》

b.中西历的换算问题——一般先还原

推行记时的原因:

a.提供所叙述历史事实的时代背景(提供丰富的历史内涵)

b.时间因素是我们组织历史资料,解释历史发展过程内在联系的主要线索(分阶段反映历史事实)

五、记地

1.特点:(1)重视地理区划的建置沿革(2)注重地理条件对社会生活历史发展的影响

首创:《史记》《汉书·地理志》——开历代记地史的先河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读史方舆记录》(二人都主张经世致用,专讲沿革地理方面的著作)

2.注意问题:

(1)注意历代建置的变化

(2)注意常见的地理概念eg.江=长江,河=黄河,关东、关西、江左(江东)

(3)注意同地异名,与异地同名eg.北京(蓟、燕京、中都、大都、北京、北平);唐代五代时北京指山西太原附近地区;明初开封府为北京

(4)注意古今地名未变而管辖范围有很大差别。eg.扬州——大禹时期指东南地区,隋唐时仅是一个州名

14 / 21

史学概论笔记

(5)注意对历史地图的利用《中国历史地图集》

六、记人——比记时、记地更复杂

纪传体史书以记人为主,记人体例的研究以纪传体史书为主

注意问题

(1)对于专传、合传、附传、类传注意加以区别

专传:关于某人(某人一生的事例记载)的专门的传记,一般传主是历史上著名人物eg.《孟尝君传》 附传:附在后面的传记,叙述一个传主生平事迹后再附带与传主有关联的事

合传:合数人生平事迹与一传——原因在于这些人思想、生平事迹相似

类传:合传的一种特殊形式,把某些社会身份、生平事迹相同的人分在一类

(2)为不同的人物立传所取材料、所叙述重点要符合其身份特点

Eg.政治家:政治活动、政治主张;思想家:思想观点;文学家:代表作、文体思路;科学家:科学成就;艺术家:艺术风格

讲究记人的体例,不同的人记不同特长之处

(3)时代不同,史家的传记对象就不会相同;在不同时期,记人的对象有所区别(注意反应时代特点) 设定体例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表述客观历史

15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史学发展道路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

20世纪前期中国史学三大思潮(反映史学发展方向):新史学思潮,新历史考证学,马克思主义史学

一、新史学与新历史考证学

(一)新史学

20世纪初产生,20世纪前30、40年影响重大

其兴起与西方社会学说传入中国有关联

1.代表人物: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901年(光绪27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1902年发表《新史学》——叙述人群进化现象,揭示公理公例

章太炎《訄书》、夏曾佑《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等

2.成就与局限:

(1)成就:

a.揭示旧史学存在的缺陷与弊端

旧史学“四弊二病”:

四弊——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二病——能辅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难别择,无感

b.反对君史,倡写民史,强调民史的重要性

c.提倡研究历史进化的因果关系,致力于人类发展历史轨迹的探求

d.宣扬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彰往察来”,文化传播,进化

e.促成一批新的史学成果的问世

(2)局限:

a.对中国传统史学遗产缺乏全面的分析,采取简单否定态度,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b.新史学未能真正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新历史考证学(针对传统历史考证学而言)

古代历史考证学在清乾嘉时期取得辉煌成就

1.代表人物:

(1)王国维(新历史考证学的开山之祖)著《观堂集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古史新证——用“二重证据法”开辟新的研究古史方法

“二重证据法”:将纸上材料与地下新材料相互印证,来解决古史研究问题

“甲骨四堂”:王国维(观堂),罗振玉(雪堂)董作宾(彦堂)郭沫若(鼎堂)

(2)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内容以下三点:

16 / 21

史学概论笔记

a.在古史记载中,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b.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c.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情况,但可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状况

《古史辨》共出版七册——是考辨古史的著作

顾认为《禹贡》存在问题,后创办历史地理专业报刊《禹贡》

(3)陈寅恪,在清华任教,祖父陈三立,父亲陈包贞

倡导文人治学应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风气;提出大学任教“四不讲”

a.重视以诗、文证史“文史互证”——陈寅恪治史的显著特点

文学作品不脱离时代,反映的许多特点是历史文献所不具备的

b.关于隋唐制度探源方面的创作、收获,《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三源:北魏北齐、梁陈、西魏

c.史论、史评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从三点总结王国维的治学方法:取地下之实物与地上之文字互相印证;取少数民族之古书与中原王朝之旧籍印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传统相印证

《冯友兰上册审查报告》有双重探讨价值(有方法论意义):揭示现代人著书立说的误区:以现代人的思想强加到古人身上;倡导知人论世的方法论;正确运用真、伪材料(伪材料也有价值)

(4)陈垣

a.中国宗教史研究方面:“古教四考”,“宗教三书”

“古教四考”:《元也里可温教(基督教)考》、《开封——赐乐业教考》(开封教)、《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

“宗教三书”:《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b.历史文献学研究方面:校勘学、目录学、史讳学、年代学

《校勘学释例》,文津阁《四库全书册数、页数表》、《四库书目考异》《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史讳学——《史讳举例》,年代学——《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通鉴胡注表微》

c.提出的方法(治学方法/学风)

重史源(史料来源):对史料进行考证,提出史源学《史源学实习》;

讲类例:重视分类法(从材料中分类汇总研究)

二、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条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2.思想条件:李大钊、毛泽东、董和森等先进人士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学术条件:(侧重中国史学自身发展变化)

a.新史学对旧史学的冲击,使中国史学处于变革之中,对中国史学走向近代产生积极影响

b.中国古代史的优秀思想遗产(eg.朴素唯物思想,朴素的辩证思想)——使唯物史观逐步被中国进步史学者接受

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对近代思想研究、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历程:初步建立(1919-1949)广泛传播和经受考验(1949-1976)深入发展(1976-至今)

17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一、初步建立(1919-1949)

1.1919-1927年 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

李大钊(中国马克思史学的第一个奠基人)《史学要论》:中国史学上第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撰写的史学理论著作

蔡和森《社会进化史》(1924年)——阐述人类社会演进,是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写成的社会发展史

2.1927-1937年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观察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并与当时的革命事件结合起来(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的初步结合)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年)开先河,推动史学发展,中国史家运用唯物史观系统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

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

三大论战: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问题,中国农村性质的三大论战

历史背景:中国六大召开,确立中国社会性质为双半社会;动力派(严灵峰、任曙)否定双半性质,新生命派(陶希圣)否定双半性质;新思潮派(王学文、吴黎平)肯定双半性质

中国社会史论战:围绕三个问题:a.什么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是否经历过这样的阶段;b.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奴隶制社会;c.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没落的过程

(是否承认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性,是否适于中国)

李季,陶希圣,梅斯平,胡秋原——反对中国存在奴隶社会,eg.《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观点:

a.否认中国历史上存在奴隶制社会,从而否认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

b.否认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从而否认西方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入侵

c.否认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否认近百年来特别是中国成立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必要性

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肯定存在奴隶社会

论战胜利的意义:

a.促进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相结合;

b.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得到广泛接受

c.鸦片战争后期的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论断更深入人心

3.1937-1945年

4.1945-1949年

在战争岁月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能以严肃的科学态度总结祖国的悠远历史,发掘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显示出中华民族对历史前途的信心

成就:

(1)社会史

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对20、30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的系统总结

邓初民:《社会史简明教程》——论述一般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规律,继蔡和森《社会进化史》之后的又一著作、《中国社会史教程》——讲述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规律

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1947年)/《中国古代社会史论》(1955)——商到秦朝

(2)中国通史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上下册)——把中国历史作为一个具体过程来把握

18 / 21

史学概论笔记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中册)(上至五代十国,中至鸦片战争)

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二卷)——重视考古材料,注重考古文献与历史文献结合;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结合

(3)思想史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下册)——中国第一个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中国政治、哲学思想的历史著作

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

(4)专史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论述中国近代史一系列重大课题

二、广泛传播与经受考验时期(1949-1976)

(一)广泛传播(1949-1966)

特点:唯物史观的广泛传播,对重大历史理论问题的深度概括

1.成就:(建国后17年史学成就)

(1)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中国史学界对一些重大历史理论问题的深度探讨,推进人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提高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应用

“史学界五朵金花”: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重视对历史古籍、历史资料的整理和采集,以及进行大规模社会历史调查,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校典出版《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等

社会历史调查——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是研究民俗史民族志方面的基础

(3)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出版或修订自己的著作,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史学宝库

范文澜改写《中国通史简编》;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吕振羽修订《简明中国通史》;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侯外庐完成《中国思想通史》(五卷六册)

(4)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体系的精神力量,吸引造就了一大批中青年史学工作者,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持续发展聚集了人才力量

(二)经受考验(1966-1976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受到肆意破坏,把历史当作政治的注脚,根据政治的需要涂抹历史;许多史学家遭到打击,史学研究机构解散,但史学家仍未停止研究,取得少量成就

成就:

1.范文澜仍组织计划编写《中国通史》

2.侯外庐主编《中国近代哲学史》

3.胡绳撰写《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大部分文稿

三、深入发展时期(1976-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史学发展进入新时期

特征:解放思想,突破禁区,开拓新研究领域,中外史学交流空前活跃

成就:(四个方面)

(1)史学工作者站在时代高度和新的历史起点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

19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了更加准确的认识和更加全面的理解(理论上的提高)

(2)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史学工作者拓宽视野,不仅提出一些多年遭到禁锢的老问题,而且提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Eg.新课题——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主流问题

(3)一些有价值的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大大开拓历史研究领域

通史:白寿彝《中国通史》;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断代史: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中共党史: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部可读、可信、可取的党史读本

专史: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三卷本)——中国经济史著书的里程碑

(4)改革开放的决策促进中外史学交流

许多外国史学著作传入中国,中国青年学者走出国门,中外史学交流加强

20 / 21

史学概论笔记

第六章 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一、史学上重视史家修养的传统

1.(唐)刘知己

“史才三长”论——史才、史学、史识

史才,指史家的能力(历史编纂,史文表述能力)

史学,指史家的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

史识,指史家的历史见识和价值判断

三者同时拥有才能成为优秀史学家

2.(清)章学诚

史德(肯定史才、史学、史识基础上,提出史德):“著书者之心术”,史学家研究历史要有端正的心术(史家道德素养方面)

3.(近代)梁启超

史家四长:史德、史学、史识、史才

二、当今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一)道德素养“德”

1.精神境界:为人的基本道德,史学工作者的专业道德

a.以历史研究和史学活动为社会进步服务(社会责任感)

b.实事求是的看待历史,研究历史,解释历史,以唯物辩证方法去分析评价历史上的人、事,维护历史科学的严肃性

2.学术操守:端正严谨的学风

坚持事实求是的做事原则;遵循学术规范,正确对待前人、今人的研究成果并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正确处理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的关系

错误倾向:a.全盘否定前人、今人研究成果;b.论文中引用别人研究成果不做注说明

(二)专业素养“才、学、识”

1.史学:历史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知识的灵活运用

注意问题:a.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b.力求通达,通达基础上达到专精;c.贵在善择,善于抉择

2.史识

3.史才:历史表述的审美与规范

要求:重视历史体裁、体例时,要符合规范;要有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述

文字表述的要求——尽量避免使用长句、生造词语,不要太花哨

(三)理论素养——史学工作者必备素养之一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1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考试内容题型: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4个40分);论述(2个40分)

重点在第二、三、五章

史学概论的特定任务: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概括地论述史学在发展中为自己提出的重要问题及其成就,并应该指出当前史学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

2 / 21

史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 绪论

一、历史

1.含义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b.过去的事实

c.关于过去事实的记载

d.历史学科

就其本质而言,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马克思认为:历史包含自然史和人类史,它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

2.自然史与人类史

自然史——自然界中无意识发生的一切,是自然界永不停止的客观存在

人类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史学大都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

关系:

(1)共性:

a.时间属性:一度性(一去不返);

b.均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客观性)

(2)差别:

a.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社会历史相比,速度慢,在短时期内甚至难以为人发现(变化方面);

b.自然史与人类史相比,在时间上要久远的多;

c.人类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则不然,自然史没有意识的存在,相对于有意识的人类社会来说,后者更加复杂。

3.区别客观的历史与写的历史

原因:

(1)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仅有几千年,而人类客观发展的历史已有300万年,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2)出现文字记载之后,即使对某一时代或某一事实的记述,文字也不能完全反映出来;

(3)文字记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接触感受而写出的,无论再好也不能等同于历史本身。

二、史料

包含史迹遗存,文字记录(历史文献),口述史料

1.含义: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2.史迹遗存:遗址,墓葬,遗物

(1)遗址:古代人的活动遗迹。比如居址、村落

(2)墓葬为研究历史提供资料

(3)遗物:古代人遗留下的生产工具,器皿等

优点:

(1)所承载的历史信息真实准确,增强人们对历史的实感性,帮助人们直观认识历史

(2)可以补充文字记载的不足,可纠正文献谬误;对于没有文字记载时期,是重要的仅有的资料

3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局限性:无论是地下发掘还是地上遗留的遗存,相对于当时社会只是局部的甚至是个别的;对于文字出现后的历史考证仍然以历史文献为主。

3.文字记录(历史文献)

(1)数量丰富

(2)有连续性(中国尤为明显,因中华文明不中断)

优点:

(1)有相当高的连续性、系统性,是中国古代多彩的历史在世界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2)文献可丰富框正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

局限性:文献有阙失和失实的问题

4.口述史料

人们口头讲述的对于过去的回忆——便于普通人的考查探究

局限性:传说,故事,歌谣等很难定时,口述者记忆的偏差,主观好恶会使之出现失实,需要辅以其他史料加以证实

三、历史学

1.含义

通过史料研究、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2.内容

(1)历史观:史学的灵魂,地位重要。研究历史过程中所运用的观点,指导思想

(2)史料学:史料具有长久的使用价值(活学活用),但要注重对史料的适度运用

(3)史编纂学:撰写历史著作(论文,著作)

a.史学的体例、体裁、编著的区别

eg.纪传体,编年体,典制体,纪事本末体——体裁;史书内部在组织形式上的安排——体例;编著:将适当材料汇集,编写,著写出来

b.历史文学:在文字表述上准确反映历史真实性;同时能吸引读者,内容生动

(4)史学方法论(归纳法、比较法、考古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其中比较与归纳法常用)

扩大研究对象领域

(5)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考古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学——史学的姐妹学科

哲学为史学提供观点、方法,史学为哲学提供论证。

3.功能(功用)

(1)史学里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用)

史书是人们认识过往历史的主要途径

(2)彰往察来——古人较早提出:通过史学认识历史,从而更好把握未来

历史上有许多经验教训,“以史为鉴”

(3)丰富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

(4)史学是文明延续的纽带

中华文明发展归功于史料丰富,思想文明得以延续

a.有久远的史学传统;b.浩瀚的历史文献

(5)有益于人生修养,是启迪人生的永恒的教师

4 / 21

史学概论笔记

第二章 历史观

第一节 社会生活和历史观点

1.群众历史观点与哲学家,史学家历史观点

区别:

前者历史观点带有自发直观性质,缺乏理论上的抽象性、系统性

后者历史观条理深刻全面,有理论上的抽象性、系统性

联系:

两者均与社会生活有密切关系,同时,哲学家史学家还往往从群众中汲取观点来丰富思想。

对于群众的历史观点要批判的继承。

第二节 历史观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历史的运动问题

1.有无质变

(1)否认质变:

董仲舒:把无质变问题做了理论上的发挥

(2)承认质变:

法家商鞅《商君书·开塞》“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尚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

2.如何认识历史运动的趋向

(1)前进:

a.法家《韩非子·五蠹(音杜)》提到“上古之世”“中古之世”“近古之世”“当今之世”每个阶段都有人物诞生

b.儒家:《易·系辞下传》《礼记·礼运》

c.杂家:《吕氏春秋·侍君》“太古”“上世”两个阶段区别在于是否有君

蛮荒到开化,无君到有君,含有朴素的历史进化观点,含有朦胧的历史分析认识

(2)倒退:道家老子《道德经》“老死不相往来”

(3)循环:(战国)邹衍“五德终始说”

二、历史变化的动因

天命与人事

(1)原因:

a.生产力发展落后,自然科学不发达,人们不具备正确解释历史的主客观条件

b.统治者可通过利用这种解释来欺骗被统治阶级,为自己利益服务

(2)发展:

a.商朝——上帝 eg:甲骨文,占卜。统治者为“下帝”

b.西周——宣扬天命主宰力量,另外还告诉人们天明不是一成不变的,“天命转移”思想产生。

天命转移的标准:统治者有无德

5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c.春秋战国——强调人事,“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d.汉——出现维护政治统治的“天人感应论”——董仲舒;出现试图解释历史演变真正动因的“究天人之际”理论——司马迁。

汉之后,“天命”与“人事”不断相争,但“人事”趋于上风

第三节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

1.社会历史条件:

(1)欧洲各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

(2)无产阶级的成长——各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2.理论来源

A.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列宁认为)

(1)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肯定历史发展规律性

B.欧洲思想家有利思想:(1)18世纪,爱尔维修“人是环境的产物”;(2)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提出阶级斗争史论

C.自然科学积极成果(唯物史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二、基本内容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高度概括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解释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根本规律。

(1)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即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的特点:a.具有历史继承性;b.具有不断变动性

(2)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主要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劳动和活动的分工与交换关系,以及与之相应的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成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具有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并非一成不变的

(3)辩证关系:

a.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要采取相应形式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阻滞的反作用

矛盾运动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表现——以中国古代为例

A.生产力发展冲破旧的生产关系: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吕氏春秋·审分》

B.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不断增长适应:我国封建社会的全过程

C.落后生产关系与先进生产力结合:少数民族融入汉族后,由奴隶制变为封建制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6 / 21

史学概论笔记

(1)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分工关系,交换与分配关系,消费关系,所有制关系——这些关系共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

(2)上层建筑: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等的制度、机构,以及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等)

(3)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意识形态的根据,是第一性征;意识形态是由社会存在所派生的。社会存在发生变化,则作为其反映的意识形态也将发生变化。社会存在有所不同,则作为其反映的意识形态也将有所不同。

马克思“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

4.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演进的客观规律性

社会形态:在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政治、思想三者统一)

三、科学历史观(唯物史观是科学历史观)

唯物史观是科学历史观的原因——(唯物史观科学性表现)

(1)唯物史观要求研究全部历史,即研究整体的历史

(2)唯物史观吧人类社会历史看作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自然发展过程,认为其中有规律可循,并进而揭示出人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方法跟原则,使人们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成为可能

(3)唯物史观要求人们用辩证的观点,方法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

《通典》分九门(表现朴素唯物史观萌芽):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

(4)唯物史观最鲜明地提出人民群众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翦伯赞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历史作用,同时也积极评价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反对夸大个人作用和个人崇拜的思想:

a.领袖发挥作用的多少与他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密切程度相关

b.杰出人物的产生有历史必然性,是时代的结果

四、正确运用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时应注意的方面)

1.唯物史观是研究的指南,并非研究问题的现成的结论,更不是可以到处乱贴标签的教条——反对教条主义

2.学习、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是艰苦的科学工作

原因:

(1)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要求在研究任何历史问题时,都应考虑到自身研究对象的准确定位,而非随心所欲的下结论

(2)唯物史观的生命力所在还在于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人们在把它同研究对象密切结合的基础上,可以不断提出新的结论,以丰富发展唯物史观本身

7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第三章 历史文献

第一节 历史文献的积累

A.途径:官府档案文书积存,史书编写日增,史书以外各种传述的发展

一、官府档案文书——中国最早历史文献

档案:指立卷归档,集中保管,以备查考的文卷。主要是官方原始文件,也存在非官方文件

档案经汇集整理后也可成史书,但性质仍为档案

1.处所

西周时已建立保管档案的机构,《尚书·金滕》金滕——西周王室收藏重要文件的金属器具

汉初“石室金匾”——用金属做的柜子用石头做的房子,均用来保管档案文书

东汉时期,东观,兰台是著名藏书地,档案所;

唐朝档案主要由史馆保存;

宋元时期,架阁库为主要档案保存地

明“石室金匮”——皇史宬(又叫表彰库)

清“内阁大库”(东库西库)大内档案

2.种类

经文,告示,诏令等。宋敏求[宋]《唐大诏令集》

3.评价

(1)积极:档案文书是第一手资料,是当时事物发生变化的记录,大部分档案的史料价值很高。用档案文书来研究评述历史问题很有说服力。

(2)消极:由于时代局限或阶级偏见部分档案有失实记载——运用档案时,去伪存真

二、史书编写

史书:指史学家撰写的历史著作和经过编辑、整理的历史资料

西周末年已出现史书,编年史是最早史书(即为国史)

“春秋”是当时诸侯国史的总称

1.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

2.编年体史书:各朝起居注(官修)

宋人编写编年史之盛远超前人——宋代史学一特点

三、史书外各种传述的发展

1.经部:

章学诚:六经皆史——《文史通义·易教上》——中国史论特点:离事而言理

此观点打破经史界限,把经当作史,丰富了史学内涵

注、疏是用来解释经的书

8 / 21

史学概论笔记

2.子部:先秦百家就已产生

刘知己《史通·六家》“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 《史通·杂述》“史之杂也”

3.集部:文学家的诗文,歌赋等

除史书外其他历史文献的价值:翦伯赞充分肯定其重大历史价值

B.文献的释义

“文献”最早出现自《论语·八佾》

古义:“文”——典籍,“献”——贤人(引申为贤人流传下来的言论a.古代流传下来的传说;b.后代学人的评议)

马端临《文献通考》——最早用“文献”做撰述的标题

今义:文献:具有历史意义的书面文字或言论

第二节 历史文献的整理

整理沿革:孔子(第一个整理历史文献的人)——司马迁《史记》——刘向,刘歆《别录》《七略》——班固《汉书》——清修《四库全书》

一、目录学——研究文献目录的学问——掌握历史文献的入门学问

1.目录:目——书名、篇名;录——关于作者、书名、篇数或卷数、书的存疑、书的内容和流传情况等的记录

“目录”始于汉代,班固《汉书·序传》

《汉书》中刘向校书“条其篇目,撮其旨意”——目录

晋代以后出现只记书名的目录

2.发展历史

(1)刘向校书——《别录》(目前只留八部)

刘歆《七略》——我国图书真正开始分门别类

《七略》: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六类图书分类

六艺略——下分九种:六经及《论语》、《孝经》、《小学》

诸子略——十家:法、儒、道、阴阳、明、纵横、杂、墨、农、小说家

(2)《隋书·经籍志》——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

经——《六艺略》;史——分13类;子——《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诸子略》;集——《诗赋略》3类

(3)宋

a.郑樵《通志》——重视书籍分类

《校雠(音仇)略》提出类例,把书分为12类

b.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注重书目的解题

(4)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目录学史上的一部空前巨著)包含作者生平,全书内容,流传情况,作者

9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思想等

参考书目:范希增《书目杂问》,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

3.功用:弄清书籍流别,了解学术源流——告诉大家该读什么书

两种搜集史料方法:a.读书来补充史料;b.充分运用注述,参考文献,引言等来搜集资料

二、校勘

《诗经·商颂》《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刘何首先提出“校雠”概念: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曰校”;雠:“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曰雠”

“补阙订讹”、册除重复

陈垣《校勘学释例》50例,具有校勘意义的普遍读物

他概括出校勘的四种方法——校注四例: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a.对校法: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足,遇不同之处,则注放其旁——最基本最常用方法。首先要找到善本——最好的版本。

b.本校法:以本书前后互证,二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看清楚本书前后的文风,语法

c.他校法: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d.理校法(最难最高要求的):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

三、辑佚

把已佚失的古书,尚存于他书的篇章或零简集在一起,在不同程度上可略恢复原书面貌

1.起源:观点不同(宋、晋、唐等),以起源于宋代最认可。

宋代起源有五种观点:

a.南宋王应麟(最认同);eg.章学诚、梁启超

b.南宋高子孙;c.北宋陈景元;d.起源于小说,文集,并非某人;e.官僚集书

2.代表作:清代辑佚风气大盛《四库全书》中占1/10

徐松《宋会要辑稿》,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四、辨伪

先秦已存在辨伪意识——司马迁《史记》——刘知己《以古惑今篇》——宋欧阳修,程颐等——明宋濂《诸子辨》,胡应麟《四部正讹》——清阎若壉(音巨)《古文尚书疏证》——(近代)顾颉刚《古史辨》,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四部正讹》末尾记载“辨伪八法”

a.核之《七略》以观其源(目录);b.核之群《志》以观其绪;c.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d.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e.核之文,以观其体;f.核之事以观其时;g.核之撰者,以观其托;h.核之传者(传播者),以观其人

现代总结的辨伪方法:

a.检查史书目录,私家著述中是否有该书名字.

10 / 21

史学概论笔记

b.考察著者有无其人

c.考察书的著作年代是否已有文字

d.从著作所记的人物来考查

e.从著作所记的史实来考查

f.从著作所记的人、地、物的名称来考查

g.从著作的思想内容来考查

h.从著作所引用的材料来考查

i.从语言文字及文体上考查

九种方法需综合运用方可

伪书并无任何史料价值

五、注解(注)/训诂(历史文献中最常见)

用文字解释历史文献中难懂的文字、字句

春秋公羊传、吕梁传

《十三经注疏》包含注、疏两部分,疏——对注文的注解和对经文的解释

六、类书、丛书

1.类书:摘录若干种书籍上的有关资料,分门别类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利用的书

(三国)《皇览》——我国第一部类书

(唐)《义文类聚》

(宋)《太平御览》

(明)《永乐大典》

(清)《古今图书辑录》

价值:保存在古代资料以供校勘典籍;为古书研究者提供资料

2.丛书:把各种单独著作按一定目的汇聚起来,并冠以总名的一套书

(1)专科性丛书——仅收集其一类的书籍《史学丛书》

(2)综合性丛书——兼收并蓄,不拘门类《四部丛刊》

11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第四章 历史编纂学

第一节 史书体裁(各种体裁互相补充,相互应用)

史书的外部形态,表现形式——史书体裁(记言,记事——编年体,纪传体,典制体,纪事本末体)

一、编年体——最早

特点: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时,月,日顺序记述时间,按时记事

缺点:不易于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不易于写出同重大历史事件有密切关系的人物事迹

二、纪传体

西汉司马迁创立(纪传体断代史——班固创立)

一种综合体,包含本纪、世家、载传、书、表等7个部分,其中纪、传必有

本纪:记载帝王本人事迹以及一段时间内的重大事件,一般采用编年体

世家:记载有影响力的人物(主要是诸侯和贵族历史)

列传: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有关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历史;

表: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

相对于编年体史书:

优点:可以更多反映各类人物在历史上的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广泛的记述范围,便于通观一个时期历史发展形势及历史人物的全貌

缺点:难以清晰表达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以及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

三、典制体(政书体)

分门别类记述历代典章制度

(唐)杜佑《通典》(第一部典制体史书),分九典,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此二者为典制体通史 “三通”——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南宋)郑樵《通志》(纪传体通史)

断代典制体史书(会要):《宋会要》、《唐会要》、《五代会要》

四、纪事本末体(以纪事为中心)——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裁(史书体裁的创新、进步)

始创于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优点:在外部形式上因事命篇,容易按照历史事件本身的完整面貌加以表述;内部结构上,能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的完整把握,杨万里“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

五、学案体

以记述学术史为中心的综合性体裁,结构上包括:学者传纪、言行录、著作摘要和别人的相关评论。 特别重视学术流派和学术传承的关系

学术史发展:

先秦时期《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我国学术史的开端

12 / 21

史学概论笔记

汉代《汉书·艺文志》已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具备学术史雏形

南宋朱熹《伊洛渊源录》是关于理学一派的学术史著作

明清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国史学中第一部系统的学案体史书,以学派为纲,论述各派学人生平和学术成就,后来又著《宋元学案》(后经其子黄百家,全祖望读撰)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叙述清初至嘉庆年间汉学学者生平,师承,著作等——反映清代乾嘉汉学的学术史著作

六、表

万斯同《历代史表》,顾棕高《春秋大事表》

优点:

1.减少繁文,用较少文字记述较多史事

2.条例清晰

3.总结遗漏,是难以载入正文的人、事得到反映

七、图:地图 图谱略

八、评论(专就历史史事与历史人物或史书与史家进行评论、论断,而不同于历史叙述为主的历史体裁)

分类:

1.历史评论:(宋)范祖禹《唐鉴》,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此两者为中国古代历史评论专书的代表) 《读通鉴论》:“引而伸之,是以有论;浚而求之,是以有论;博而证之,是以有论;协而一之,是以有论;心得可以资人之通,是以有论”

2.史学评论:对史书、史家所发表的评论

孔子评董狐“书法不隐”

最早史学评论专篇《文心雕龙》;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刘知己《史通》;

《文史通义》章学诚

九、章节体

反映史家如何正确认识历史、更好的表述历史的要求

以章节为顺序组织内容的体裁,以编年体为线索,以纪事本末体为主干,兼有人物、事迹插入其中

优点:便于综合叙事。表现为:a.按历史顺序叙述史事,不同于编年体以抽象时间顺序是叙述历史;b.在分析基础上的一种综合,不同于纪传体仅把重点放在分述各类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身上

不足:人为地去分章辟节,一定程度上割裂历史过程的整体性

《三才图会》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优点:可表达文字所不及之处,比文字灵活,有形象性

第二节 史书的体例(史书内部的组织结构,表述形式)

春秋体例:a.对于国君的死亡有不同的称谓;b.春秋三讳:“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 (《春秋》常事不书——常规性的礼仪活动不记载)

13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刘知己《序例》强调体例对于史书的重要性

一、断限(断于何时,限于何代——史书所记史事的起讫年代)

《晋书·贾充传》首次出现“限断”,《史记》《汉书》均有断限体现

二、标目(一部书内按不同具体内容分别标出题目)

先秦《论语》标目为每篇前两个字,汉代出现标目

原则:1.史书标目重在准确;2.力求简明;3.朴实无华;4.标目要醒目,还要多些细目

标目最好用定性的语言

三、编次(编辑撰述,史书在内容上的分类,顺序上的编排)

受史家的知识文化水平、思想倾向的影响很大

1.注意纵的方面的阐述,注意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避免重复,倒序

2.注意横的方面的阐述,注意历史内容分类。涉及到包含多方面内容的事例应该谨慎反复处理

3.注意纵横两方面在形式上的交叉和内在联系

四、记时

按某个时期通行的立法编排,分类很多

1.记年(又叫祀、岁、载)

2.记季:四个季度,每个季度三个月又叫孟、仲、季

3.记月:1-7、8日初吉;8、9-14、15既生霜,15、16-22、23既望,23-30晦

4.记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特殊情况:

a.一年内出现不同政权的不同纪元;eg.陈寿《三国志》,司马光《资治通鉴》

b.中西历的换算问题——一般先还原

推行记时的原因:

a.提供所叙述历史事实的时代背景(提供丰富的历史内涵)

b.时间因素是我们组织历史资料,解释历史发展过程内在联系的主要线索(分阶段反映历史事实)

五、记地

1.特点:(1)重视地理区划的建置沿革(2)注重地理条件对社会生活历史发展的影响

首创:《史记》《汉书·地理志》——开历代记地史的先河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读史方舆记录》(二人都主张经世致用,专讲沿革地理方面的著作)

2.注意问题:

(1)注意历代建置的变化

(2)注意常见的地理概念eg.江=长江,河=黄河,关东、关西、江左(江东)

(3)注意同地异名,与异地同名eg.北京(蓟、燕京、中都、大都、北京、北平);唐代五代时北京指山西太原附近地区;明初开封府为北京

(4)注意古今地名未变而管辖范围有很大差别。eg.扬州——大禹时期指东南地区,隋唐时仅是一个州名

14 / 21

史学概论笔记

(5)注意对历史地图的利用《中国历史地图集》

六、记人——比记时、记地更复杂

纪传体史书以记人为主,记人体例的研究以纪传体史书为主

注意问题

(1)对于专传、合传、附传、类传注意加以区别

专传:关于某人(某人一生的事例记载)的专门的传记,一般传主是历史上著名人物eg.《孟尝君传》 附传:附在后面的传记,叙述一个传主生平事迹后再附带与传主有关联的事

合传:合数人生平事迹与一传——原因在于这些人思想、生平事迹相似

类传:合传的一种特殊形式,把某些社会身份、生平事迹相同的人分在一类

(2)为不同的人物立传所取材料、所叙述重点要符合其身份特点

Eg.政治家:政治活动、政治主张;思想家:思想观点;文学家:代表作、文体思路;科学家:科学成就;艺术家:艺术风格

讲究记人的体例,不同的人记不同特长之处

(3)时代不同,史家的传记对象就不会相同;在不同时期,记人的对象有所区别(注意反应时代特点) 设定体例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表述客观历史

15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史学发展道路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

20世纪前期中国史学三大思潮(反映史学发展方向):新史学思潮,新历史考证学,马克思主义史学

一、新史学与新历史考证学

(一)新史学

20世纪初产生,20世纪前30、40年影响重大

其兴起与西方社会学说传入中国有关联

1.代表人物: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901年(光绪27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1902年发表《新史学》——叙述人群进化现象,揭示公理公例

章太炎《訄书》、夏曾佑《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等

2.成就与局限:

(1)成就:

a.揭示旧史学存在的缺陷与弊端

旧史学“四弊二病”:

四弊——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二病——能辅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难别择,无感

b.反对君史,倡写民史,强调民史的重要性

c.提倡研究历史进化的因果关系,致力于人类发展历史轨迹的探求

d.宣扬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彰往察来”,文化传播,进化

e.促成一批新的史学成果的问世

(2)局限:

a.对中国传统史学遗产缺乏全面的分析,采取简单否定态度,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b.新史学未能真正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新历史考证学(针对传统历史考证学而言)

古代历史考证学在清乾嘉时期取得辉煌成就

1.代表人物:

(1)王国维(新历史考证学的开山之祖)著《观堂集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古史新证——用“二重证据法”开辟新的研究古史方法

“二重证据法”:将纸上材料与地下新材料相互印证,来解决古史研究问题

“甲骨四堂”:王国维(观堂),罗振玉(雪堂)董作宾(彦堂)郭沫若(鼎堂)

(2)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内容以下三点:

16 / 21

史学概论笔记

a.在古史记载中,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b.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c.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情况,但可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状况

《古史辨》共出版七册——是考辨古史的著作

顾认为《禹贡》存在问题,后创办历史地理专业报刊《禹贡》

(3)陈寅恪,在清华任教,祖父陈三立,父亲陈包贞

倡导文人治学应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风气;提出大学任教“四不讲”

a.重视以诗、文证史“文史互证”——陈寅恪治史的显著特点

文学作品不脱离时代,反映的许多特点是历史文献所不具备的

b.关于隋唐制度探源方面的创作、收获,《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三源:北魏北齐、梁陈、西魏

c.史论、史评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从三点总结王国维的治学方法:取地下之实物与地上之文字互相印证;取少数民族之古书与中原王朝之旧籍印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传统相印证

《冯友兰上册审查报告》有双重探讨价值(有方法论意义):揭示现代人著书立说的误区:以现代人的思想强加到古人身上;倡导知人论世的方法论;正确运用真、伪材料(伪材料也有价值)

(4)陈垣

a.中国宗教史研究方面:“古教四考”,“宗教三书”

“古教四考”:《元也里可温教(基督教)考》、《开封——赐乐业教考》(开封教)、《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

“宗教三书”:《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b.历史文献学研究方面:校勘学、目录学、史讳学、年代学

《校勘学释例》,文津阁《四库全书册数、页数表》、《四库书目考异》《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史讳学——《史讳举例》,年代学——《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通鉴胡注表微》

c.提出的方法(治学方法/学风)

重史源(史料来源):对史料进行考证,提出史源学《史源学实习》;

讲类例:重视分类法(从材料中分类汇总研究)

二、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条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2.思想条件:李大钊、毛泽东、董和森等先进人士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学术条件:(侧重中国史学自身发展变化)

a.新史学对旧史学的冲击,使中国史学处于变革之中,对中国史学走向近代产生积极影响

b.中国古代史的优秀思想遗产(eg.朴素唯物思想,朴素的辩证思想)——使唯物史观逐步被中国进步史学者接受

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对近代思想研究、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历程:初步建立(1919-1949)广泛传播和经受考验(1949-1976)深入发展(1976-至今)

17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一、初步建立(1919-1949)

1.1919-1927年 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

李大钊(中国马克思史学的第一个奠基人)《史学要论》:中国史学上第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撰写的史学理论著作

蔡和森《社会进化史》(1924年)——阐述人类社会演进,是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写成的社会发展史

2.1927-1937年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观察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并与当时的革命事件结合起来(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的初步结合)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年)开先河,推动史学发展,中国史家运用唯物史观系统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

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

三大论战: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问题,中国农村性质的三大论战

历史背景:中国六大召开,确立中国社会性质为双半社会;动力派(严灵峰、任曙)否定双半性质,新生命派(陶希圣)否定双半性质;新思潮派(王学文、吴黎平)肯定双半性质

中国社会史论战:围绕三个问题:a.什么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是否经历过这样的阶段;b.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奴隶制社会;c.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没落的过程

(是否承认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性,是否适于中国)

李季,陶希圣,梅斯平,胡秋原——反对中国存在奴隶社会,eg.《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观点:

a.否认中国历史上存在奴隶制社会,从而否认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

b.否认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从而否认西方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入侵

c.否认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否认近百年来特别是中国成立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必要性

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肯定存在奴隶社会

论战胜利的意义:

a.促进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相结合;

b.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得到广泛接受

c.鸦片战争后期的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论断更深入人心

3.1937-1945年

4.1945-1949年

在战争岁月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能以严肃的科学态度总结祖国的悠远历史,发掘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显示出中华民族对历史前途的信心

成就:

(1)社会史

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对20、30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的系统总结

邓初民:《社会史简明教程》——论述一般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规律,继蔡和森《社会进化史》之后的又一著作、《中国社会史教程》——讲述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规律

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1947年)/《中国古代社会史论》(1955)——商到秦朝

(2)中国通史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上下册)——把中国历史作为一个具体过程来把握

18 / 21

史学概论笔记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中册)(上至五代十国,中至鸦片战争)

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二卷)——重视考古材料,注重考古文献与历史文献结合;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结合

(3)思想史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下册)——中国第一个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中国政治、哲学思想的历史著作

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

(4)专史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论述中国近代史一系列重大课题

二、广泛传播与经受考验时期(1949-1976)

(一)广泛传播(1949-1966)

特点:唯物史观的广泛传播,对重大历史理论问题的深度概括

1.成就:(建国后17年史学成就)

(1)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中国史学界对一些重大历史理论问题的深度探讨,推进人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提高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应用

“史学界五朵金花”: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重视对历史古籍、历史资料的整理和采集,以及进行大规模社会历史调查,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校典出版《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等

社会历史调查——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是研究民俗史民族志方面的基础

(3)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出版或修订自己的著作,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史学宝库

范文澜改写《中国通史简编》;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吕振羽修订《简明中国通史》;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侯外庐完成《中国思想通史》(五卷六册)

(4)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体系的精神力量,吸引造就了一大批中青年史学工作者,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持续发展聚集了人才力量

(二)经受考验(1966-1976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受到肆意破坏,把历史当作政治的注脚,根据政治的需要涂抹历史;许多史学家遭到打击,史学研究机构解散,但史学家仍未停止研究,取得少量成就

成就:

1.范文澜仍组织计划编写《中国通史》

2.侯外庐主编《中国近代哲学史》

3.胡绳撰写《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大部分文稿

三、深入发展时期(1976-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史学发展进入新时期

特征:解放思想,突破禁区,开拓新研究领域,中外史学交流空前活跃

成就:(四个方面)

(1)史学工作者站在时代高度和新的历史起点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

19 / 21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了更加准确的认识和更加全面的理解(理论上的提高)

(2)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史学工作者拓宽视野,不仅提出一些多年遭到禁锢的老问题,而且提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Eg.新课题——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主流问题

(3)一些有价值的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大大开拓历史研究领域

通史:白寿彝《中国通史》;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断代史: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中共党史: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部可读、可信、可取的党史读本

专史: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三卷本)——中国经济史著书的里程碑

(4)改革开放的决策促进中外史学交流

许多外国史学著作传入中国,中国青年学者走出国门,中外史学交流加强

20 / 21

史学概论笔记

第六章 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一、史学上重视史家修养的传统

1.(唐)刘知己

“史才三长”论——史才、史学、史识

史才,指史家的能力(历史编纂,史文表述能力)

史学,指史家的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

史识,指史家的历史见识和价值判断

三者同时拥有才能成为优秀史学家

2.(清)章学诚

史德(肯定史才、史学、史识基础上,提出史德):“著书者之心术”,史学家研究历史要有端正的心术(史家道德素养方面)

3.(近代)梁启超

史家四长:史德、史学、史识、史才

二、当今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一)道德素养“德”

1.精神境界:为人的基本道德,史学工作者的专业道德

a.以历史研究和史学活动为社会进步服务(社会责任感)

b.实事求是的看待历史,研究历史,解释历史,以唯物辩证方法去分析评价历史上的人、事,维护历史科学的严肃性

2.学术操守:端正严谨的学风

坚持事实求是的做事原则;遵循学术规范,正确对待前人、今人的研究成果并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正确处理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的关系

错误倾向:a.全盘否定前人、今人研究成果;b.论文中引用别人研究成果不做注说明

(二)专业素养“才、学、识”

1.史学:历史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知识的灵活运用

注意问题:a.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b.力求通达,通达基础上达到专精;c.贵在善择,善于抉择

2.史识

3.史才:历史表述的审美与规范

要求:重视历史体裁、体例时,要符合规范;要有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述

文字表述的要求——尽量避免使用长句、生造词语,不要太花哨

(三)理论素养——史学工作者必备素养之一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1 / 21


相关文章

  •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五朵金花: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一 些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讨论面广,时间长,影响重大的五个问题被誉为史 学研究的"五朵金花",即 ...查看


  •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 1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查看


  • "整理国故运动"与国学研究的学科重建 国学研
  • "整理国故运动"与国学研究的学科重建 相对丁•中国传统学术,曾经在民国风行一时的"整理国故运动"显然是一场具 有"范式"(Paradigm) 意义的学术革命,有力推动了中国学术的现 ...查看


  • [社会学概论]笔记一
  • 第一章:社会学导言 本章指导 一.学习目的 让同学们了解社会学这门学科以及学习它的意义,了解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和它的主要理论,把握社会学这门学科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它对社会的贡献. 二.课前准备 1.阅读参考教材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 ...查看


  •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最新
  • 1. 艺术学之父:19c 末叶唐纳德. 费德勒 (1841-1895),标志艺术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艺术学包括三方面: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 门类划分: 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电影学.戏剧学 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 ...查看


  • 陕师大读书笔记
  • 一:文学部分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可以被打败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极为简单的故事, 是一片能让人感动其中, 感悟其中的 故事, 一个名为圣地亚哥的老渔夫, 独自一人出海打渔, 在一 ...查看


  • 中国历史文选参考书目
  • 内 容 绪论(2课时) 重点与说明: 本绪论重点向学生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开设目的.授课方式.学习方法等问题,从思想引起高度重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历史和历史要籍 二.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开设目的 三.本门课程授课方式和学习方法 ...查看


  • 中国现代史史料学和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 中国现代史史料学和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2005年2月-6月) 类别:研究生选修课(编号:02112190) 教师:牛大勇 时间:星期四第3.4节(10:10-12:00 a.m.) 学分:2 教室:三教104 一.教学 目 标 本课是研究生 ...查看


  • 历史老师要看的书
  • 历史老师要看的书 初学读书的人,看见许多书,要想都记得,都能作材料,实在很不容易.某先辈云:"不会读书,书面是平的:会读书,字句都浮起来了."如何才能使书中字浮凸起来?唯一的方法就是训练注意„„这种工作,起初做时是很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