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者"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的“者”的用法

一、特殊代词

“者”是文言文比较特殊的代词。这种特殊体现在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必须和其他词(词组)构成“者”字词组,才能充当句子成分。

(一)者

“者”字词组的构成有如下几种情況:

1形容词(词组)、动词(词组)、主谓词组+者

“者”字前面的形容词(词组)、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作为定语,修饰“者”所指代的人或事物,组成具有偏正关系的词组,表示“„„的人”或“„„的事物”。例如:

‧‧‧‧‧‧‧‧‧①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論語•子張》)

2名词(词组)+者

“者”字有时也与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者”字词组,用于复指它前面的名词,起到区别人或事物的作用。例如:

‧②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数词+者

有时数词出现在“者”前面,与“者”组成“者”字词组,这时“者”所指代的人或事物可能在上文已出现过,数词是对出现过的事物加以总括或提示,表示几类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

‧‧③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榖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聖王

之制也》)

‧‧④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告子上》)

有时只是表示在某个范围内与其他部分的区别,多为表示年齡。例如:

‧‧‧⑤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國也》)

可以看出,“者”字词组所表达的具有什么特點的人、事、物,是按照某种特点从总体中区别出来的一部分。

当“者”字所指代的对象已经出现时,“者”字词组作为定語,放于名词(词组)后面,作補充説明。有时还通过“之”将名词(词组)与“者”字词组连接起來。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1名词(词组)+“者”字词组

‧‧‧‧‧‧⑥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史記·刺客列傳》)

2名词(词组)+之+“者”字词组

‧‧‧‧‧⑦會冬,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史記·匈奴列傅》)

二、助词

(1)表判断,用于主语后。

如: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亚父。是范增。

(2)定语后置的标志。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群臣侍殿上者。

(3)用在否定词、表示时间、地点的名词之后。

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

(4)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三、语气词

(1)表示疑问语气,用于句末。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业。——《廉颇蔺相如列传》 .

(2)表示命令或祈使语气,用于句末。

如: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

文言文中的“者”的用法

一、特殊代词

“者”是文言文比较特殊的代词。这种特殊体现在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必须和其他词(词组)构成“者”字词组,才能充当句子成分。

(一)者

“者”字词组的构成有如下几种情況:

1形容词(词组)、动词(词组)、主谓词组+者

“者”字前面的形容词(词组)、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作为定语,修饰“者”所指代的人或事物,组成具有偏正关系的词组,表示“„„的人”或“„„的事物”。例如:

‧‧‧‧‧‧‧‧‧①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論語•子張》)

2名词(词组)+者

“者”字有时也与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者”字词组,用于复指它前面的名词,起到区别人或事物的作用。例如:

‧②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数词+者

有时数词出现在“者”前面,与“者”组成“者”字词组,这时“者”所指代的人或事物可能在上文已出现过,数词是对出现过的事物加以总括或提示,表示几类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

‧‧③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榖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聖王

之制也》)

‧‧④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告子上》)

有时只是表示在某个范围内与其他部分的区别,多为表示年齡。例如:

‧‧‧⑤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國也》)

可以看出,“者”字词组所表达的具有什么特點的人、事、物,是按照某种特点从总体中区别出来的一部分。

当“者”字所指代的对象已经出现时,“者”字词组作为定語,放于名词(词组)后面,作補充説明。有时还通过“之”将名词(词组)与“者”字词组连接起來。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1名词(词组)+“者”字词组

‧‧‧‧‧‧⑥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史記·刺客列傳》)

2名词(词组)+之+“者”字词组

‧‧‧‧‧⑦會冬,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史記·匈奴列傅》)

二、助词

(1)表判断,用于主语后。

如: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亚父。是范增。

(2)定语后置的标志。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群臣侍殿上者。

(3)用在否定词、表示时间、地点的名词之后。

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

(4)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三、语气词

(1)表示疑问语气,用于句末。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业。——《廉颇蔺相如列传》 .

(2)表示命令或祈使语气,用于句末。

如: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


相关文章

  •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一.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归纳"之","而","以","其"," ...查看


  • 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师版)
  • 淮海中学高三语文组学案序号: 题目: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师版)使用时间:月日 主备人:王汉同参与人:高三语文组 课题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明确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文言文阅读及高考中的重要性 2.掌握文言虚 ...查看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从"之"字用法新说看中学文言文教学新变化 曙光中学 冯芳芳 摘要 文言文教学在新教材中出现了新的变化,从"之"字的虚词的用法被简化可以看出教学的重点由过去的重语法转向重语感 ...查看


  •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与技巧
  •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一 <考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一共有120个,而每个实词都是多义词,要把这些实词的用法和意思全部识记基本上不可能,那么什么样的作法可以减少这种难度,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那就需要培养对实词的推断能力.下面介 ...查看


  • 文言虚词教案
  •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2014.3.5) ---回归课本,掌握方法 高三 邹鹏 [教学目标] 1.掌握<考纲>规定的十八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探究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文言虚词的用法判断. 2.树 ...查看


  • 高中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梳理
  • 高中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梳理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显文言文"一条说"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 ...查看


  • 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
  • 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推断方法 一.典型实例对照比较法 在分析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辨别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文言 ...查看


  •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用法(含练习)
  •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用法(含练习) "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此本文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 ...查看


  • 如何判别文言虚词焉
  • 五个步骤区别文言虚词"焉"字的用法和意义 浙江 李先慧 [论文摘要]判别文言虚词"焉"字的用法和意思的原则是语法意义,而不能是词汇意义.用动态语法分析中的删除法.替换法.换位法凸显"焉&qu ...查看


  • 初中文言文中主谓之间"之"字用法详解
  •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卿彩云 在初中语文教材里出现的虚词中,之字是一个重要的虚词,出现的频率最高,用法也非常广泛和复杂.特别是之字放在主谓之间时,中学教材中多数未作注释,少数教辅书上则简单地解释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对于之字的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