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和降水]教案1

《气温和降水》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方式,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定方法及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3.了解等温线的含义,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重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气温的相关知识,体会气温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量方法,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并能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什么是天气?天气的主要特征?什么是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引入新课】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它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它们也是与我们生活接触频繁,影响较大的两种生活信息。

【板书】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二、新课学习

(1)气温:空气的温度

(2)气温的测定:

均温的测定:

日均温:把一天中2、8、14、20时测得的气温相加再除以4;

月均温:把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均温相加再除以这个月的天数;

年均温:把一年12个月的月均温相加再除以12。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减去最低月平均气温。

日最高(低)气温出现时间:14(2)时左右

【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72页“气温的测定”

【板书】世界气温的分布

【陈述】通过测量,我们可以知道某一地方的气温状况,那么,如果把世界各地的气温都了解到,就可以分析全球的气温状况了。一般都是使用一种“气温等值线分布图”

【板书】 等温线——世界上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活动探究一】

阅读课本72页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读图,找出年平均气温大于20摄氏度的地区,以及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周;(学生A答)

问题二:请同学们观察南北半球的等温线相同吗?(学生B答)

问题三:读图后,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2分钟)

【注意】

引导学生读图时,应强调读图的方法:看图例注意观察颜色的差别,等温线的注明温度,某一地点的平均气温要看他属于那种颜色或是位于哪两条等温线之间。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习惯和方法。

【小组总结】各个学习小组派代表分别总结,教师予以鼓励,总结在黑板上。

【板书】规律:

A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B 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周围低。

C 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

【活动探究二】

通过同学们的总结及补充,我们发现了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规律,那么,现在请学生观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再次认真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读图,请同学们比较在1月和7月,北京和悉尼哪里气温高?(学生答) 问题二:比较以上两图,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1月和7月哪里的气温高?你能简单地说明其中的原因吗?(学生答)

同纬度海洋与陆地的差别,简单介绍其中原因。

【副板书】

【注意】这两幅气温分布图,难度相对较大,现象容易发现,规律不好总结,教师要给予指导。活动针对较好的学生能完全明白,一般的学生有难度,要分层次教学。

【内容小结】利用板书,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三、结论总结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所以在教学安排中,对于只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应适当略讲;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本节的重难点,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气温分布图,发挥小组优势,讨论分布规律,最后予以简练准确的补充和概括。

四、课堂练习

1.气候最重要的两个组成要素是( )

A.气温和降水 B.气压和风 C.空气污染指数和雨 D.光和热

3.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

A.2时左右 B.正午12时 C.下午1时左右 D.14时左右

4.一年当中,南半球陆地上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

A.1月 B.7月 C.8月 D.2月

5.“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气温的( )

A. 日变化 B.年变化 C.周变化 D.年较差

6.“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的成因是( )

A.都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都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C.前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后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D.前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后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五、作业布置

完成地图册上本节相关习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空气的温度

(二)气温的测定:日均温 月均温 年均温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日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三)世界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世界上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A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B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周围低。

C 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

《气温和降水》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方式,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定方法及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3.了解等温线的含义,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重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气温的相关知识,体会气温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量方法,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并能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什么是天气?天气的主要特征?什么是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引入新课】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它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它们也是与我们生活接触频繁,影响较大的两种生活信息。

【板书】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二、新课学习

(1)气温:空气的温度

(2)气温的测定:

均温的测定:

日均温:把一天中2、8、14、20时测得的气温相加再除以4;

月均温:把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均温相加再除以这个月的天数;

年均温:把一年12个月的月均温相加再除以12。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减去最低月平均气温。

日最高(低)气温出现时间:14(2)时左右

【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72页“气温的测定”

【板书】世界气温的分布

【陈述】通过测量,我们可以知道某一地方的气温状况,那么,如果把世界各地的气温都了解到,就可以分析全球的气温状况了。一般都是使用一种“气温等值线分布图”

【板书】 等温线——世界上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活动探究一】

阅读课本72页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读图,找出年平均气温大于20摄氏度的地区,以及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周;(学生A答)

问题二:请同学们观察南北半球的等温线相同吗?(学生B答)

问题三:读图后,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2分钟)

【注意】

引导学生读图时,应强调读图的方法:看图例注意观察颜色的差别,等温线的注明温度,某一地点的平均气温要看他属于那种颜色或是位于哪两条等温线之间。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习惯和方法。

【小组总结】各个学习小组派代表分别总结,教师予以鼓励,总结在黑板上。

【板书】规律:

A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B 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周围低。

C 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

【活动探究二】

通过同学们的总结及补充,我们发现了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规律,那么,现在请学生观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再次认真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读图,请同学们比较在1月和7月,北京和悉尼哪里气温高?(学生答) 问题二:比较以上两图,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1月和7月哪里的气温高?你能简单地说明其中的原因吗?(学生答)

同纬度海洋与陆地的差别,简单介绍其中原因。

【副板书】

【注意】这两幅气温分布图,难度相对较大,现象容易发现,规律不好总结,教师要给予指导。活动针对较好的学生能完全明白,一般的学生有难度,要分层次教学。

【内容小结】利用板书,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三、结论总结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所以在教学安排中,对于只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应适当略讲;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本节的重难点,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气温分布图,发挥小组优势,讨论分布规律,最后予以简练准确的补充和概括。

四、课堂练习

1.气候最重要的两个组成要素是( )

A.气温和降水 B.气压和风 C.空气污染指数和雨 D.光和热

3.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

A.2时左右 B.正午12时 C.下午1时左右 D.14时左右

4.一年当中,南半球陆地上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

A.1月 B.7月 C.8月 D.2月

5.“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气温的( )

A. 日变化 B.年变化 C.周变化 D.年较差

6.“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的成因是( )

A.都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都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C.前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后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D.前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后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五、作业布置

完成地图册上本节相关习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空气的温度

(二)气温的测定:日均温 月均温 年均温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日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三)世界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世界上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A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B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周围低。

C 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


相关文章

  •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说课稿 湘教版
  • <中国的气候>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主要介绍中国气候的三项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 本节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明确我国降水的突出特点就是时空分布不均.通过表格对比分析了我 ...查看


  •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树
  •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树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作用:便于了解地球面貌及地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查看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复习提纲练习
  • 第四第五第六章复习题 一.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2.气温单位是里的温度 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 米.日平均气温一般取 时. 时. 时. 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 3.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指以 ...查看


  •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知识点
  •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阴.晴.冷.热等的变化.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2.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 ...查看


  •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
  •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看


  • 俄罗斯说课稿
  • 篇一:俄罗斯说课稿 第七 章第四节<俄罗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 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我的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 标.教学重难点. ...查看


  • 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 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生活中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麦哲伦 ...查看


  •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知识点
  • 第二节 气候 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温带季风气候 东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北向南) 热带季风气候 1.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高原山地气候 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2.我国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 ...查看


  • 七年级地理上册[填空题]复习提纲(老师版)
  • 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地球的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 长约 千米,表面积约 亿平方千米. 2 400 300 200 100 另外: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