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生活中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3、 经纬线特点。

纬线

经线

4、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 、南极点90°S 。

5、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 、160°E 。

6、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 利用经纬网定位。[重点]

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经线圈 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20°W 和160°E 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 以东到160°E 为东半球。20°W 以西到160°E 为西半球。(切记:0°--20°W 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 ——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2、 地球的公转

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时,北半球各地 白昼时间最长。

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

3、 地球上的五带(课本:有无太阳直射,有无极昼极夜)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第三节 地图 (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能判断大小)方向、(指向标、经纬网、习惯上)图例(课本P14图1.24)。2、常见的地形类型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重点: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8页,第2题、第4题、第5题。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亚洲和大洋洲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西半球,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北半球] 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1)举

例说明

地球表

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①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②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③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补充第一章内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两大火山地震带:(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两大山系:(1)、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系。(2)、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安第斯山) 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

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5页,第④小题。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三章 天气和气候必背知识点 整理:李 保 胜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2)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

色表示云雨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是阴雨区,无云表示晴天。

3、根据空气污染指数来判断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状况:污染指数小,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利;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大。空气质量状况就越差,对人体健康越有害,影响越严重。

4、人类活动对大气状况的影响: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为此,人类应控制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以创造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5、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和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分布 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日平均气温。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高度1.5米。通常情况一天观测四次,8时、14时、20时、2时。

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最高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一年内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3、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纬度分布:从低纬向高纬递减。(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4、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分布

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还包括降雪和冰雹等。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将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3、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4、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受气压带风带影响: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安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3)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中纬度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部地区降水少; (4)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第四节、世界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2、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与分布规律:

2

3(1)、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主要分布 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4、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

1.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不同。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现在全球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增长的人口数高达8000万,相当于一个德国的人口。 2. 人口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3.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增长快?

原因是二战以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教育逐渐提高,国际环境相对稳定。所以人口增长快。

4、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从过去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的“高、低、高”的模式,过渡到现在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地增长率的“低、低、低”的模式。

5、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从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欧洲人口以及北美洲东部的稠密是因为:这些地区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是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 6、哪些地方人口少?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

7. 人口问题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使得人们为了满足需求,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如,(1)短时间内人口增长过快,使得人均水资源减少,用地面积增加,改变下垫面性质,影响气候环境,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造成水资源危机。(2)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慢或者负增长,会造成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际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8. 各国是如何协调人口问题的:中国 计划生育;印度 经济奖励、教育普及等方法;法国是 给多子女家庭发放补贴鼓

励生育。

9. 人类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10.人种主要分布图:

白种人:非洲北部,欧洲,亚州西部,大洋洲的东南部,北美洲的中部,南美洲的东南部。黄种人:亚州东部,北美洲的北部,南美洲的西北部。 黑种人:非洲的南部,大洋洲的西北部。

11. 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 黄种人:分布在气温较温和的温带地区。 白种人:多分布于较为寒冷的地区。 黑种人: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12.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他们最早的祖先是黄种人; 黑种人最早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后来被殖民主义者贩运到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 生活在格林兰岛的因纽特人是黄种人。

13、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但为什么美国(属于美洲)这些不是非洲的国家会有黑人分布?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发现美洲

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中国、东南亚等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1.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 伊斯兰教: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

称回教或清真教;

3.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聚落的形成条件了解即可,主要会使用聚落形成条件来进行分析 2、读右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三地为什么能形成聚落?

2、假设你是本地区的城市建设局长,你会选三地中哪个建设城市?并且阐明你的理由?

答:1、三地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河流)

2、选2. 因为2位于河流交叉口,交通更加便利;位置佳,距离1和

3都很近,便于人力和物力的集散,方便沟通;平坦的地表更多,比1和3更加开阔,发展空间较大。

第五章 发展和合作

一、国家和地区

1、世界面积位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 3、地跨两洲的国家,例如埃及(跨亚非)、土耳其(跨亚欧)、俄罗斯(跨亚欧)。 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比较

1、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等。

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例如中国。

3、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的原因。 4、名词解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三、国际合作

1、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与他们的职责宗旨、倡导精神。(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30页。) 2、联合国(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成立时间(1945年)、总部(美国纽约)、基本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 3. 国际合作的原因: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能离开其他国家而独立存在,因为每个国家的资源的数量和种类都有所不同,国家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每个国家都需要相互取长补短,因此需要进行国际合作。

六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生活中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3、 经纬线特点。

纬线

经线

4、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 、南极点90°S 。

5、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 、160°E 。

6、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 利用经纬网定位。[重点]

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经线圈 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20°W 和160°E 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 以东到160°E 为东半球。20°W 以西到160°E 为西半球。(切记:0°--20°W 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 ——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2、 地球的公转

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时,北半球各地 白昼时间最长。

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

3、 地球上的五带(课本:有无太阳直射,有无极昼极夜)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第三节 地图 (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能判断大小)方向、(指向标、经纬网、习惯上)图例(课本P14图1.24)。2、常见的地形类型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重点: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8页,第2题、第4题、第5题。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亚洲和大洋洲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西半球,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北半球] 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1)举

例说明

地球表

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①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②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③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补充第一章内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两大火山地震带:(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两大山系:(1)、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系。(2)、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安第斯山) 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

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5页,第④小题。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三章 天气和气候必背知识点 整理:李 保 胜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2)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

色表示云雨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是阴雨区,无云表示晴天。

3、根据空气污染指数来判断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状况:污染指数小,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利;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大。空气质量状况就越差,对人体健康越有害,影响越严重。

4、人类活动对大气状况的影响: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为此,人类应控制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以创造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5、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和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分布 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日平均气温。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高度1.5米。通常情况一天观测四次,8时、14时、20时、2时。

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最高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一年内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3、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纬度分布:从低纬向高纬递减。(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4、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分布

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还包括降雪和冰雹等。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将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3、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4、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受气压带风带影响: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安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3)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中纬度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部地区降水少; (4)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第四节、世界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2、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与分布规律:

2

3(1)、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主要分布 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4、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

1.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不同。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现在全球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增长的人口数高达8000万,相当于一个德国的人口。 2. 人口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3.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增长快?

原因是二战以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教育逐渐提高,国际环境相对稳定。所以人口增长快。

4、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从过去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的“高、低、高”的模式,过渡到现在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地增长率的“低、低、低”的模式。

5、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从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欧洲人口以及北美洲东部的稠密是因为:这些地区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是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 6、哪些地方人口少?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

7. 人口问题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使得人们为了满足需求,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如,(1)短时间内人口增长过快,使得人均水资源减少,用地面积增加,改变下垫面性质,影响气候环境,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造成水资源危机。(2)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慢或者负增长,会造成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际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8. 各国是如何协调人口问题的:中国 计划生育;印度 经济奖励、教育普及等方法;法国是 给多子女家庭发放补贴鼓

励生育。

9. 人类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10.人种主要分布图:

白种人:非洲北部,欧洲,亚州西部,大洋洲的东南部,北美洲的中部,南美洲的东南部。黄种人:亚州东部,北美洲的北部,南美洲的西北部。 黑种人:非洲的南部,大洋洲的西北部。

11. 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 黄种人:分布在气温较温和的温带地区。 白种人:多分布于较为寒冷的地区。 黑种人: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12.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他们最早的祖先是黄种人; 黑种人最早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后来被殖民主义者贩运到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 生活在格林兰岛的因纽特人是黄种人。

13、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但为什么美国(属于美洲)这些不是非洲的国家会有黑人分布?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发现美洲

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中国、东南亚等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1.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 伊斯兰教: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

称回教或清真教;

3.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聚落的形成条件了解即可,主要会使用聚落形成条件来进行分析 2、读右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三地为什么能形成聚落?

2、假设你是本地区的城市建设局长,你会选三地中哪个建设城市?并且阐明你的理由?

答:1、三地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河流)

2、选2. 因为2位于河流交叉口,交通更加便利;位置佳,距离1和

3都很近,便于人力和物力的集散,方便沟通;平坦的地表更多,比1和3更加开阔,发展空间较大。

第五章 发展和合作

一、国家和地区

1、世界面积位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 3、地跨两洲的国家,例如埃及(跨亚非)、土耳其(跨亚欧)、俄罗斯(跨亚欧)。 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比较

1、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等。

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例如中国。

3、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的原因。 4、名词解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三、国际合作

1、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与他们的职责宗旨、倡导精神。(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30页。) 2、联合国(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成立时间(1945年)、总部(美国纽约)、基本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 3. 国际合作的原因: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能离开其他国家而独立存在,因为每个国家的资源的数量和种类都有所不同,国家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每个国家都需要相互取长补短,因此需要进行国际合作。


相关文章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提纲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29%,海洋面积占71% ,所以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北半球(陆半球),南半球(水半球) 1大西洋呈"S "形,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 ...查看


  • 七年级地理上册[填空题]复习提纲(老师版)
  • 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地球的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 长约 千米,表面积约 亿平方千米. 2 400 300 200 100 另外: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附 ...查看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复习提纲练习
  • 第四第五第六章复习题 一.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2.气温单位是里的温度 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 米.日平均气温一般取 时. 时. 时. 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 3.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指以 ...查看


  • 地理会考复习计划
  • 地理会考复习计划 地理组 李红梅 地理会考的具体时间为今年6月30日,从六月初开始,八年级地理正式开始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整个复习工作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课堂内容复习安排.整个复习分为二个阶段: 一轮复习阶段和二轮复习阶段.一轮复 ...查看


  • 七年级上册社会复习提纲
  • 1.我国陆地面积是(与欧洲面积最接近) . 2.我国的四个端点是:最东端-(黑龙江) 在黑龙江与 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135°E 多) 最南端-(海南) 在南海中的 (4°N 附近) 最西端-(新疆) 在新疆的 (73°E 附近) 最北端 ...查看


  •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答案版
  •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 1.中国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 ,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小部分处于热带:没有寒带 2.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纬度位置:气候适宜,南北差异大,光热条件 ...查看


  •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1.2.5.6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计划三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内容标准]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查看


  •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 七年级上全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复习 1.各知识点梳理: ②地图的三要素:P7-8 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