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绪源:我只有小学学历,但有很多不是老师的老师 |名家

刘绪源:著名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原《文汇月刊》编辑、《文汇读书周报》副主编、《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编。著作《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儿童文学史略》《美与幼童——从婴幼儿看审美发生》《绘本之美》等不仅享誉儿童文学研究领域,也成为许多教师不可不读的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书。

但就是一位学者型的大作家,他的完整学历竟只到小学。透过刘先生娓娓讲述,或许我们可以琢磨:一个人究竟是怎样进行学习的?是老师教的、灌的,还是其他?一个老师应该在学生学习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主导者、引领者,还是其他?

本文选自《当代教育家》杂志2017年1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窗外正起风,一阵大似一阵,传来法国梧桐摇曳和黄叶纷纷飘落的声音。虽说秋阳明丽,但毕竟已是深秋。是的,我有点陷入迷茫。我的学生时代,我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日子,那已经是半个世纪前的事,是我人生早春时节的记忆,后来就不再有了。

我的完整的学历,严格地说,只有小学六年;然后,又上了两年初中,“文革”开始了。学校彻底停课,以后就是参加“ 运动”,再参加工作。再以后,就是靠自己看书,靠自学了。后来的调动、晋升、评职称等等,都是靠工作成绩,靠个人著作,靠一次次“破格”。当初从工人编制成为专职编辑,是经由社会招聘,经过几轮严格的考试。最初授予职称,也是经过全国性的统考。但后来,当同事们一个个都到夜大去深造的时候,我坚持不去——我舍不得时间,我坚信我的自学已经超越了那些课程所涵盖的阶段,宁可没有以后的晋升和更高的职称,也要按自己的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人生。

不过,正式入学以外的短期学习,我还是参加过的。其中较为完整的一次,是二十世纪70 年代中期,在复旦大学上了一学年哲学课。除了大量学习马列理论的课之外,中西哲学史都请专业教师从头到尾讲过一遍(相对简略)。给我们上课的,有复旦哲学系的创始人、老哲学家胡曲园先生,也有严北溟教授,还有中文系的刘继高教授等;阅读古文碰到问题时,陈允吉先生也曾来为我们答疑。但印象最深的却是两位青年教师,现在回想起来,他们也就三十出头吧。一个是讲《资本论》的俞老师,据说在“文革”前曾是杨西光校长表彰的十大青年标兵之一;另一个是讲黑格尔的女教师,戴着黑框眼镜,语速很快,中气十足。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他们讲得特别专业。而所谓专业,亦即就哲学讲哲学,就理论讲理论,讲得清晰深透,没有过多地联系“现实”,讲那些让人听得厌烦的“大好形势”之类(那个年代不论大会小会都要讲那些套话,上课也不例外)。

可是不久,“市委写作组”的朱永嘉(其实是整个上海文教宣传口的领导)到我们哲学班搞调研,对办学方向提出了批评,这以后,专业的讲课越来越少,所谓“联系实际”的讨论会、批判会则越来越多了。但那段时间我还是看了大量的书,复旦的文科阅览室差不多每天都要去坐五六个小时,建国十七年间各地的文学刊物我大致翻读了一遍,哲学史和理论书籍也读了不少。所以,我还是非常感激那一学年的读书机缘。

2010 年和2011 年,我有机会和哲学家李泽厚先生作了两次对谈,那些内容后来整理成两本书:《该中国哲学登场了?》和《中国哲学如何登场?》,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先后出版。2014 年,中华书局还出版了两书的合集。在谈话间隙,李先生大约有点惊讶于我对中外许多哲学和美学著作的不陌生吧,问起了我读书的路径。我拉杂地谈了一些后,也许是为了炫耀,一本正经地说:“对哲学,我其实是受过一点专门训练的。‘文革’时,我在复旦读过一年哲学……”我也说了谁谁谁给我们讲过课等等,但我发现他笑了起来,边笑边摇头,没等我讲完就说:“那大概没什么用,你肯定不是靠这个。你想想,那么多正规哲学系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有几个真正读进去的?更别说你们工农兵学员。”我一下子脸红了。“工农兵学员”是指“文革”年代不须经过入学考试的大学生,而我们其实连这也不如,只属于“短训班”性质。但也确如他所说的,那时的课,只能算是一个引起兴趣的起点而已,我后来都是自己买书读,一点一点重新学习的。如停留在那起点上,肯定是做不出什么来的。

那么,那段时间的学习,真的对我就不十分重要吗?

不,我想,还是重要的。不光是那时看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课,知道了有那么些学问,有那么多精彩的各不相同的思路……除了这一切,我还遇到很多老师——是的,很多!除了有名的大教授们,还有更多不是老师的老师。他们一直牵着我的手,引领我走过了大半生。

我这时想起的,是我哲学班里的一个老同学。同学而“老”,是因为他比我大二十多岁,是从内地“大三线”的工厂抽调来学习的。我们睡同一宿舍的上下铺,有空时常常聊聊,于是我知道他在新中国成立前参加过学生运动,做过一点秘密工作,可能在那时就入团或入党了;二十世纪50 年代初,他在上海卢湾区团委工作——而我那时刚刚出生。现在想来,他早期的经历,和作家王蒙那代人差不多。后来,他响应号召,从机关下放到工厂;又响应号召,从上海的工厂调到了三线企业。我们一起学习时,他应该只有四十多岁,但模样已显得有点苍老了,平时爱坐着抽烟,不太活动,讨论时也较少发言。但他读得很认真,别人发言时听得也很认真,始终是思考的表情,偶尔提问,也总能问到点子上。班里他还不算年纪最大的,但参加工作最早,党龄也最长,大家对他都很尊重。

哲学班结业时,大家开始整理东西,他因长年在外,收拾得很麻利,很快就打理停当,坐在床铺上休息。这时他静静地看着我,见我转过眼,就向我招招手,让我坐过去。他轻轻地说:“马上要分别了,我们聊两句。这些日子,我一直在观察你,发现你很爱学习,反应也很快,基础又好,将来一定大有希望。但有两点,我提出来,供你参考。一是要注意身体,不要急于求成。你想,你要是快速度跑,一定跑不了多长时间。马拉松了不起了,也不过是一万米;改成竞走,那就长得多了,两万米,五万米,都有,但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这点距离算什么?所以,正常的学习,应该是慢走,不停地走,一直走。我觉得你不大注意身体,人也太瘦,有时候拼得太厉害,这不好。”我听得有点感动,不住向他点头。自开始学习以来,尤其是发现文科阅览室能向我们开放以后,我把时间抓得非常紧,每天除宿舍和听课的教室外,就是去图书馆。中午忙着整理笔记,晚上图书馆关门后回宿舍,常常难以入睡,有时就到操场上走一个小时,这才昏昏地爬到上铺。因平时动得太少,有一次周六回家,看到校门口有电车驶过,想跑几步赶上这趟车,刚一起跑腿就抽筋了,疼得只能坐在地上,好久才一瘸一拐地站起来。想来我晚上翻来翻去睡不好,肯定影响了他的睡眠吧,但他从没说起过,连一点点暗示也没有,却在临别时向我郑重地提出。这完全是为我好啊,想到这里,我的眼睛差点湿润起来。

他把头转到别处,思索着说:“还有一点。你很喜欢争论,辩起来思路快,记性又好,旁征博引,蛮有说服力的。但在我看来,有时候是你有道理,有时候道理并不在你这里,可因为你会辩,辩到后来没理也变成有理了。如果因为别人辩不过你,你把别人压倒了,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这就有点危险了。这一点别人帮不了你,只有靠你自己分辨。能不能把握好这点,对你今后的学习、进步,甚至于做学问,关系非常大。能不能走远,对你,这恐怕是个关键!”他语气很执着,斩钉截铁。眼睛早已转回来,直盯着我的眼睛。我再次频频点头,内心翻腾不已,我知道这是肺腑之言,而且,好像真是戳到了我的痛处。

我脸上热热的。他浅浅一笑说:“就这两句。你去整理东西吧。”我低头忙碌开了,心里却越想越激动。我在想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团区委,那是一群多么有朝气的年轻人呵,他们真诚地和青年们谈话,一个个给出批评,也给出希望……

那次告别,离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但那时的话,我始终牢记。尤其是关于争辩和对错,每次写文章,只要文中有一点争鸣或批评的意味,我就会警惕起来。它使我时时反省:这次是真有道理,还是又陷入了强词夺理?一定要确能说服自己了,才敢下笔。有一位批评家在评论我的《儿童文学思辨录》一书时,曾这样说:“这些文章背后似乎总有一个潜在的倾听者,这个人在倾听,也在不断地无声地争辩。因而这些文章都带有一些辩论的色彩,一种人在辩论时所特有的机警、敏感,对语言周密性的苛求。……我想这个假想的辩手首先就是刘绪源先生自己,他思考这些问题与其说是为了说服读者,不如说是为了说服自己。”这真是说到了点子上,我确实总在和自己辩论,因为我怕道理站不住。促成我这一写作习惯的,就是当年那位老同学。

是的,他是同学,也是老师,是我一辈子的老师!我记得他叫徐沫然,如果健在,现在应是望九之年了。当年从上海去“大三线”的职工后来大都回来了吧?我真想再见见他。

师者的界定,从来不靠靠地域、职业?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者本质的标准,在于是否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是否能指引人生的方向,是否本着人与人交往的真感情。当剥去一切物化的外衣,或许我们会更容易发现朴素的本质:何谓老师?或许这一点,就是我们要认清的“初心”。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刘绪源:著名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原《文汇月刊》编辑、《文汇读书周报》副主编、《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编。著作《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儿童文学史略》《美与幼童——从婴幼儿看审美发生》《绘本之美》等不仅享誉儿童文学研究领域,也成为许多教师不可不读的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书。

但就是一位学者型的大作家,他的完整学历竟只到小学。透过刘先生娓娓讲述,或许我们可以琢磨:一个人究竟是怎样进行学习的?是老师教的、灌的,还是其他?一个老师应该在学生学习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主导者、引领者,还是其他?

本文选自《当代教育家》杂志2017年1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窗外正起风,一阵大似一阵,传来法国梧桐摇曳和黄叶纷纷飘落的声音。虽说秋阳明丽,但毕竟已是深秋。是的,我有点陷入迷茫。我的学生时代,我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日子,那已经是半个世纪前的事,是我人生早春时节的记忆,后来就不再有了。

我的完整的学历,严格地说,只有小学六年;然后,又上了两年初中,“文革”开始了。学校彻底停课,以后就是参加“ 运动”,再参加工作。再以后,就是靠自己看书,靠自学了。后来的调动、晋升、评职称等等,都是靠工作成绩,靠个人著作,靠一次次“破格”。当初从工人编制成为专职编辑,是经由社会招聘,经过几轮严格的考试。最初授予职称,也是经过全国性的统考。但后来,当同事们一个个都到夜大去深造的时候,我坚持不去——我舍不得时间,我坚信我的自学已经超越了那些课程所涵盖的阶段,宁可没有以后的晋升和更高的职称,也要按自己的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人生。

不过,正式入学以外的短期学习,我还是参加过的。其中较为完整的一次,是二十世纪70 年代中期,在复旦大学上了一学年哲学课。除了大量学习马列理论的课之外,中西哲学史都请专业教师从头到尾讲过一遍(相对简略)。给我们上课的,有复旦哲学系的创始人、老哲学家胡曲园先生,也有严北溟教授,还有中文系的刘继高教授等;阅读古文碰到问题时,陈允吉先生也曾来为我们答疑。但印象最深的却是两位青年教师,现在回想起来,他们也就三十出头吧。一个是讲《资本论》的俞老师,据说在“文革”前曾是杨西光校长表彰的十大青年标兵之一;另一个是讲黑格尔的女教师,戴着黑框眼镜,语速很快,中气十足。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他们讲得特别专业。而所谓专业,亦即就哲学讲哲学,就理论讲理论,讲得清晰深透,没有过多地联系“现实”,讲那些让人听得厌烦的“大好形势”之类(那个年代不论大会小会都要讲那些套话,上课也不例外)。

可是不久,“市委写作组”的朱永嘉(其实是整个上海文教宣传口的领导)到我们哲学班搞调研,对办学方向提出了批评,这以后,专业的讲课越来越少,所谓“联系实际”的讨论会、批判会则越来越多了。但那段时间我还是看了大量的书,复旦的文科阅览室差不多每天都要去坐五六个小时,建国十七年间各地的文学刊物我大致翻读了一遍,哲学史和理论书籍也读了不少。所以,我还是非常感激那一学年的读书机缘。

2010 年和2011 年,我有机会和哲学家李泽厚先生作了两次对谈,那些内容后来整理成两本书:《该中国哲学登场了?》和《中国哲学如何登场?》,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先后出版。2014 年,中华书局还出版了两书的合集。在谈话间隙,李先生大约有点惊讶于我对中外许多哲学和美学著作的不陌生吧,问起了我读书的路径。我拉杂地谈了一些后,也许是为了炫耀,一本正经地说:“对哲学,我其实是受过一点专门训练的。‘文革’时,我在复旦读过一年哲学……”我也说了谁谁谁给我们讲过课等等,但我发现他笑了起来,边笑边摇头,没等我讲完就说:“那大概没什么用,你肯定不是靠这个。你想想,那么多正规哲学系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有几个真正读进去的?更别说你们工农兵学员。”我一下子脸红了。“工农兵学员”是指“文革”年代不须经过入学考试的大学生,而我们其实连这也不如,只属于“短训班”性质。但也确如他所说的,那时的课,只能算是一个引起兴趣的起点而已,我后来都是自己买书读,一点一点重新学习的。如停留在那起点上,肯定是做不出什么来的。

那么,那段时间的学习,真的对我就不十分重要吗?

不,我想,还是重要的。不光是那时看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课,知道了有那么些学问,有那么多精彩的各不相同的思路……除了这一切,我还遇到很多老师——是的,很多!除了有名的大教授们,还有更多不是老师的老师。他们一直牵着我的手,引领我走过了大半生。

我这时想起的,是我哲学班里的一个老同学。同学而“老”,是因为他比我大二十多岁,是从内地“大三线”的工厂抽调来学习的。我们睡同一宿舍的上下铺,有空时常常聊聊,于是我知道他在新中国成立前参加过学生运动,做过一点秘密工作,可能在那时就入团或入党了;二十世纪50 年代初,他在上海卢湾区团委工作——而我那时刚刚出生。现在想来,他早期的经历,和作家王蒙那代人差不多。后来,他响应号召,从机关下放到工厂;又响应号召,从上海的工厂调到了三线企业。我们一起学习时,他应该只有四十多岁,但模样已显得有点苍老了,平时爱坐着抽烟,不太活动,讨论时也较少发言。但他读得很认真,别人发言时听得也很认真,始终是思考的表情,偶尔提问,也总能问到点子上。班里他还不算年纪最大的,但参加工作最早,党龄也最长,大家对他都很尊重。

哲学班结业时,大家开始整理东西,他因长年在外,收拾得很麻利,很快就打理停当,坐在床铺上休息。这时他静静地看着我,见我转过眼,就向我招招手,让我坐过去。他轻轻地说:“马上要分别了,我们聊两句。这些日子,我一直在观察你,发现你很爱学习,反应也很快,基础又好,将来一定大有希望。但有两点,我提出来,供你参考。一是要注意身体,不要急于求成。你想,你要是快速度跑,一定跑不了多长时间。马拉松了不起了,也不过是一万米;改成竞走,那就长得多了,两万米,五万米,都有,但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这点距离算什么?所以,正常的学习,应该是慢走,不停地走,一直走。我觉得你不大注意身体,人也太瘦,有时候拼得太厉害,这不好。”我听得有点感动,不住向他点头。自开始学习以来,尤其是发现文科阅览室能向我们开放以后,我把时间抓得非常紧,每天除宿舍和听课的教室外,就是去图书馆。中午忙着整理笔记,晚上图书馆关门后回宿舍,常常难以入睡,有时就到操场上走一个小时,这才昏昏地爬到上铺。因平时动得太少,有一次周六回家,看到校门口有电车驶过,想跑几步赶上这趟车,刚一起跑腿就抽筋了,疼得只能坐在地上,好久才一瘸一拐地站起来。想来我晚上翻来翻去睡不好,肯定影响了他的睡眠吧,但他从没说起过,连一点点暗示也没有,却在临别时向我郑重地提出。这完全是为我好啊,想到这里,我的眼睛差点湿润起来。

他把头转到别处,思索着说:“还有一点。你很喜欢争论,辩起来思路快,记性又好,旁征博引,蛮有说服力的。但在我看来,有时候是你有道理,有时候道理并不在你这里,可因为你会辩,辩到后来没理也变成有理了。如果因为别人辩不过你,你把别人压倒了,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这就有点危险了。这一点别人帮不了你,只有靠你自己分辨。能不能把握好这点,对你今后的学习、进步,甚至于做学问,关系非常大。能不能走远,对你,这恐怕是个关键!”他语气很执着,斩钉截铁。眼睛早已转回来,直盯着我的眼睛。我再次频频点头,内心翻腾不已,我知道这是肺腑之言,而且,好像真是戳到了我的痛处。

我脸上热热的。他浅浅一笑说:“就这两句。你去整理东西吧。”我低头忙碌开了,心里却越想越激动。我在想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团区委,那是一群多么有朝气的年轻人呵,他们真诚地和青年们谈话,一个个给出批评,也给出希望……

那次告别,离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但那时的话,我始终牢记。尤其是关于争辩和对错,每次写文章,只要文中有一点争鸣或批评的意味,我就会警惕起来。它使我时时反省:这次是真有道理,还是又陷入了强词夺理?一定要确能说服自己了,才敢下笔。有一位批评家在评论我的《儿童文学思辨录》一书时,曾这样说:“这些文章背后似乎总有一个潜在的倾听者,这个人在倾听,也在不断地无声地争辩。因而这些文章都带有一些辩论的色彩,一种人在辩论时所特有的机警、敏感,对语言周密性的苛求。……我想这个假想的辩手首先就是刘绪源先生自己,他思考这些问题与其说是为了说服读者,不如说是为了说服自己。”这真是说到了点子上,我确实总在和自己辩论,因为我怕道理站不住。促成我这一写作习惯的,就是当年那位老同学。

是的,他是同学,也是老师,是我一辈子的老师!我记得他叫徐沫然,如果健在,现在应是望九之年了。当年从上海去“大三线”的职工后来大都回来了吧?我真想再见见他。

师者的界定,从来不靠靠地域、职业?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者本质的标准,在于是否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是否能指引人生的方向,是否本着人与人交往的真感情。当剥去一切物化的外衣,或许我们会更容易发现朴素的本质:何谓老师?或许这一点,就是我们要认清的“初心”。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相关文章

  • 孩子不爱读书.害怕作文的真正原因在哪里?
  • 关于"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在网上随便搜索,你就能看到很多答案:这些答案,来自于各个学者与领袖,深刻自不必说. 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对读书,对阅读这件事,其实都有自己的看法,却在每每话到嘴边时,又觉得说不明. 阅读,说 ...查看


  • 黄灿谈翻译
  • 仅热爱翻译是不够的.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作为年轻初学者,这直接反映在你的理解力上.你现在才二十多岁,即使是读汉语或汉译的理论著作或论述,以至诗歌或散文,可能也还有理解障碍,这是因为你还没有较高深的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是与生 ...查看


  • 周裕人谈做一个有理想信仰的人
  • 周裕人谈做一个有理想信仰的 人 周裕人供图 深圳灵智伟业文化传播公司于2013年摄影 人物履历 周裕人,男,汉族,1983年6月出生:原名周裕忠,笔名也是这两个名字在网络最出名,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师承中医名家,知名写手.评论员.网络作家 ...查看


  • 2017年上海重点民办最新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 2017年上海重点民办最新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一年级推荐书目 一.绘本: 1.<可爱的鼠小弟> 2.<爱心树> 3.<小黑鱼> 4.<石头汤> 5.<壁橱里的冒险> 6.<梦 ...查看


  • 牡丹花儿开
  • 近年来青年女作家胡韵发表十几万字文学作品,作品多次获全国及省级奖项,<道儒之诗文经纬>等作品入选<当代诗词名家精品集>.<当代诗词集>等多种选本.近日,其作品集<烟云参禅>正式出版.请看: 牡 ...查看


  • 书香教育课外阅读策略
  • 书香教育课外阅读策略 一.读什么--择书而读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推荐80首古诗词. 2. 一--六年级课外同步阅读. 3.一--六年级课外书目推荐. 第一学段推荐书目(50):1-2年级 (中国部分20) 1.小布头奇遇记 孙幼军 (这是 ...查看


  • 南京市中小学生"读书节"推荐书目
  • 南京市中小学生"读书节"推荐书目 小学部分推荐阅读书目 一.二年级: <我的第一本安全护照>  刘劲松著  浙江少儿出版社 <木偶奇遇记>          [意大利]科洛迪著 <安徒生的童 ...查看


  • 搜狐教育名家沙龙|于丹对话窦桂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平衡
  •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做为一个作家.一个老师都可能退休,唯独一个孩子管你叫一声妈,这是终生职业.所以我今天在这儿是以家长的心情来交流家庭跟学校之间的沟通到底是什么,我想不是一个外在责任的问题,哪一块应该老师管,哪一块是家长管, ...查看


  • 马未都说马未都
  • "咱们不提钱,不谈投资秘笈,谈收藏,谈谈这里面的文化." 在收藏界,马未都是一个传奇.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他,20多岁时居然凭借一篇小说一夜成名.不是收藏世家,也无巨万家资,硬是靠着机遇和胆识,成为一位收藏大家.1997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