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有趣的发现

7、有趣的发现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学习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

教具准备:课文挂图、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吗

①简介达尔文,

②板书课题,解题.

"有趣"是什么意思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一、导入

1、小朋友,在我们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昆虫,它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瞧(出示昆虫图),老师这儿就有许多,认识他们吗?

2、指名学生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昆虫有一些不同之处。

4、是啊,这些昆虫有的翅膀特别大,有的翅膀特别小,还有的没有翅膀。 (教师用笔圈出同类,并分别标上“翅膀大”“翅膀小”“没翅膀”)

5、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属于这三类中的一种?

我们用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聪慧的大脑,发现了这些昆虫的不同之处,真了不起!

二、揭示课题,引发疑问。

1、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读一个和昆虫有关的小故事,名字就叫—— (出示课题:有趣的发现)

2、指名读题,注意轻声“的”。

3、读了题目在你脑中是否出现了一些小问号呢?

4、学生质疑:

(谁发现?在哪发现?发现什么?怎样发现?„„)教师相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文章.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和多音字.

(2) 标出文中的小节号.

(3) 将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一类生字词

一百 达尔文 反复 比较 生存 容易 研究

(1)、自已读读词.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正音:“文”“反”“研”都是前鼻音,“存”读平舌音,“容"”声母是“r”

"易"","研":读整体认读音节.

(3)、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4)、 去掉拼音齐读词语.

(5)、你能给这些生字组词或组成语,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出示二类生字词)

有趣 著名 考察 因为 淹死 而

(1)自已读读生字词.

(2)齐读生字词

(3)、理解意思

运用词串,说出课文大意

3、朗读课文

(1)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重点指导读通第3自然段中的第二、第三、四句。

(2)齐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课文,回答提出的问题。

2、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故事?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再说说达尔文是个什么人?说说著名是什么意思?给它找个近义词。

4、小朋友,你还会用这样的句式来介绍一下达尔文吗?

句式训练:达尔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生字词,巩固字音.

2、分析字形.

(1)自已先看笔顺表,自学生字.

(2)有熟字记忆生字.

交----较 穷-----究 在-----存 开----研

(3)哪个字难写,哪个同学可以当小教师教教大家

3、指导书写.

易: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最后两撇要平行,最后一撇比前面一撇长.

达:里面的"大"最后一笔捺改为点.

较:"车"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应是提.

"存":半包围结构,看准在田字格的位置.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读生字卡片并给生字扩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讲读课文

(一)、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达尔文是在哪儿,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让我们赶快去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吧。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分句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你读懂了什么?

(1)、(在哪发现。)——学习第一句。

学生:达尔文在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发现的。

教师讲述:达尔文作为一名博物学家,经常跟着海军勘探船到海洋的小岛上去考察。

(2)、(发现什么。)——学习第二句。

学生:达尔文发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教师出示插图:瞧,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达尔文感到——(很奇怪)。他奇怪些什么呢?

你会用这样的句式说好吗?

句式训练:达尔文看到岛上只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却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很奇怪。

5、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再读读这个自然段,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6、学生质疑问难(如):(1)、到底为什么岛上只有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和没有翅膀的昆虫,却没有小翅膀的昆虫?(2)、什么是“考察”,达尔文是怎样考察的?(学生提不出,教师可问学生)

(二)、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还等什么赶快学习第三自然段吧!先来看看达尔文是怎样考察的吧!

2、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3、指名读,正音。

4、出示达尔文考察时的插图:小朋友,你觉得达尔文考察的时候态度怎样?

5、学生:很认真,很细心。

6、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突出他的认真的态度呢?(许多、反复、终于)

(1)“许多”

你猜想一下,达尔文会捉来哪些昆虫?生答(师述:为了方便研究,达尔文捉来了这么做种昆虫, 而且每一种的数量也很多。)

指名读好词语。

(2)“反复”

“反复”一词说明了什么?(师述:是啊,科学家的许多发现,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找到

答案的,达尔文也不例外。)

指名读好词语。

(3)“终于”

“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达尔文找到答案很不容易。师述:没有反复的观察比较如何得来正确的答案呢!)

指名读好词语。

7、齐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8、终于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是什么呢?请小朋友继续读第三自然段。

9、答案是什么?有哪几种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翅膀 刮大风 结果

没有的 不会飞 不大可能淹死

发现 特大的 能顶住 能生存下来

小 的 顶不住 逐渐消失

10、引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1、讨论:小朋友,从达尔文的发现中,你又发现了什么?(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

1、课文第三小节第2-4句。

(1)学生自读

(2)指名学生说一说。

屏幕出示: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由于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顶得住大风,所以也能生存下来。而那些翅膀不大的昆虫,由于很容易刮到海里,便逐渐地消失了。

(3)思考:为什么岛上经常刮大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你来猜想一下。

(4)表演帮助理解:下面请第一、二组的小朋友演没有翅膀的昆虫,第二组的小朋友演翅膀特别大的昆虫,第三组的小朋友演翅膀小的昆虫。 当大风吹来的时候,这三种昆虫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

展示课件“狂风音效”。学生在课件的感染下,自发地做出了各种动作。 ①没有翅膀的昆虫

A师:谁先来演示一下,再告诉大家,大风来的时候,你都遭遇到了什么? B请学生在站在座位上一边演一边说

(预设学生的回答:我是一只没有翅膀的昆虫,大风来了,我就躲在岩石下、

草丛中,仍然可以继续爬行。)

C指导读:是啊,真不容易,你终于在岛上活下来。

请你来读读你战胜大风的情景。

②翅膀大的昆虫、翅膀小的昆虫。

A演:指名两位学生分别演大翅膀的昆虫和小翅膀的昆虫;大风来的时候,这两种昆虫分别是怎样的情况呢?你们来演一演

预设1学生的表演:(一边说,一边用两只小手不停到煽动)我最自在。没有风的时候,我自由地飞翔;大风来的时候,我就飞到安全的地方

预设2学生的表演:我的翅膀太小了,狂风一吹,我的小命就难保了,(说着往旁边一倒,面带恐慌的神情)想不到掉进海里,淹死了。

B评:请学生评价演的情况,相机读悟:顶住、顶不住

大翅膀的昆虫是怎样战胜大风的?(板书:顶住)

小翅膀昆虫又是怎么做的?(顶不住)

(5)指导读:请你把他们战胜大风的样子读出来,也把这种小昆虫软弱无力、可怜的样子读出来。

(6)引读:看板书:小朋友们,没有翅膀的昆虫,因为——,就——;而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就——;翅膀小的昆虫能飞起来,但是因为——,就——。 ——齐读。

(7)小结:生活在这样的小岛上,只有适应环境的小昆虫才能活下来,而不能适应小岛的环境的昆虫就只能淘汰,最后全部消失。达尔文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的得出了这个结论。

(8)过渡:这个岛上的奇怪现象也许不只被达尔文一个人看到,那为什么只有达尔文能发现里面的奥秘呢?课文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

2、出示: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找到了答案。

(1)指名读第三小节第一句。

(2)师:小朋友,达尔文是怎样做研究的呢?他要用三种昆虫做观察比较,可是,岛上只有翅膀大的和没翅膀的昆虫这两种昆虫,他会怎么做? 学生想象说,相机点出:许多、反复、终于

思考:达尔文找到这个答案容易吗?——指导朗读这段话

(3)齐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回归课题:正是达尔文有着这样一种认真钻研的科学态度,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齐读:有趣的发现)

(三)、细读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2、本文中“有趣的发现‘指的是什么?

3、教师简介这个发现的重要性。

了解《物种起源》:通过多年的研究,达尔文通过研究积累,出版了《物种起源》。屏幕出示图片。简介《物种起源》

三、复述课文。

1、指导复述课文:教师指导复述课文的要求。主要内容只要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背诵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

4、同座位练习复述课文,互相纠正。

四、总结全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我们要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的精神。

五、拓展练习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故事?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讲给大家听。

板书:

7、有趣的发现

翅膀 刮大风 结果

没有的 不会飞 不大可能淹死

发现 特大的 能顶住 能生存下来

小的 顶不住 逐渐消失

7、有趣的发现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学习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

教具准备:课文挂图、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吗

①简介达尔文,

②板书课题,解题.

"有趣"是什么意思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一、导入

1、小朋友,在我们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昆虫,它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瞧(出示昆虫图),老师这儿就有许多,认识他们吗?

2、指名学生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昆虫有一些不同之处。

4、是啊,这些昆虫有的翅膀特别大,有的翅膀特别小,还有的没有翅膀。 (教师用笔圈出同类,并分别标上“翅膀大”“翅膀小”“没翅膀”)

5、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属于这三类中的一种?

我们用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聪慧的大脑,发现了这些昆虫的不同之处,真了不起!

二、揭示课题,引发疑问。

1、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读一个和昆虫有关的小故事,名字就叫—— (出示课题:有趣的发现)

2、指名读题,注意轻声“的”。

3、读了题目在你脑中是否出现了一些小问号呢?

4、学生质疑:

(谁发现?在哪发现?发现什么?怎样发现?„„)教师相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文章.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和多音字.

(2) 标出文中的小节号.

(3) 将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一类生字词

一百 达尔文 反复 比较 生存 容易 研究

(1)、自已读读词.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正音:“文”“反”“研”都是前鼻音,“存”读平舌音,“容"”声母是“r”

"易"","研":读整体认读音节.

(3)、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4)、 去掉拼音齐读词语.

(5)、你能给这些生字组词或组成语,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出示二类生字词)

有趣 著名 考察 因为 淹死 而

(1)自已读读生字词.

(2)齐读生字词

(3)、理解意思

运用词串,说出课文大意

3、朗读课文

(1)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重点指导读通第3自然段中的第二、第三、四句。

(2)齐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课文,回答提出的问题。

2、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故事?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再说说达尔文是个什么人?说说著名是什么意思?给它找个近义词。

4、小朋友,你还会用这样的句式来介绍一下达尔文吗?

句式训练:达尔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生字词,巩固字音.

2、分析字形.

(1)自已先看笔顺表,自学生字.

(2)有熟字记忆生字.

交----较 穷-----究 在-----存 开----研

(3)哪个字难写,哪个同学可以当小教师教教大家

3、指导书写.

易: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最后两撇要平行,最后一撇比前面一撇长.

达:里面的"大"最后一笔捺改为点.

较:"车"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应是提.

"存":半包围结构,看准在田字格的位置.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读生字卡片并给生字扩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讲读课文

(一)、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达尔文是在哪儿,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让我们赶快去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吧。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分句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你读懂了什么?

(1)、(在哪发现。)——学习第一句。

学生:达尔文在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发现的。

教师讲述:达尔文作为一名博物学家,经常跟着海军勘探船到海洋的小岛上去考察。

(2)、(发现什么。)——学习第二句。

学生:达尔文发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教师出示插图:瞧,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达尔文感到——(很奇怪)。他奇怪些什么呢?

你会用这样的句式说好吗?

句式训练:达尔文看到岛上只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却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很奇怪。

5、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再读读这个自然段,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6、学生质疑问难(如):(1)、到底为什么岛上只有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和没有翅膀的昆虫,却没有小翅膀的昆虫?(2)、什么是“考察”,达尔文是怎样考察的?(学生提不出,教师可问学生)

(二)、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还等什么赶快学习第三自然段吧!先来看看达尔文是怎样考察的吧!

2、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3、指名读,正音。

4、出示达尔文考察时的插图:小朋友,你觉得达尔文考察的时候态度怎样?

5、学生:很认真,很细心。

6、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突出他的认真的态度呢?(许多、反复、终于)

(1)“许多”

你猜想一下,达尔文会捉来哪些昆虫?生答(师述:为了方便研究,达尔文捉来了这么做种昆虫, 而且每一种的数量也很多。)

指名读好词语。

(2)“反复”

“反复”一词说明了什么?(师述:是啊,科学家的许多发现,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找到

答案的,达尔文也不例外。)

指名读好词语。

(3)“终于”

“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达尔文找到答案很不容易。师述:没有反复的观察比较如何得来正确的答案呢!)

指名读好词语。

7、齐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8、终于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是什么呢?请小朋友继续读第三自然段。

9、答案是什么?有哪几种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翅膀 刮大风 结果

没有的 不会飞 不大可能淹死

发现 特大的 能顶住 能生存下来

小 的 顶不住 逐渐消失

10、引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1、讨论:小朋友,从达尔文的发现中,你又发现了什么?(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

1、课文第三小节第2-4句。

(1)学生自读

(2)指名学生说一说。

屏幕出示: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由于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顶得住大风,所以也能生存下来。而那些翅膀不大的昆虫,由于很容易刮到海里,便逐渐地消失了。

(3)思考:为什么岛上经常刮大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你来猜想一下。

(4)表演帮助理解:下面请第一、二组的小朋友演没有翅膀的昆虫,第二组的小朋友演翅膀特别大的昆虫,第三组的小朋友演翅膀小的昆虫。 当大风吹来的时候,这三种昆虫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

展示课件“狂风音效”。学生在课件的感染下,自发地做出了各种动作。 ①没有翅膀的昆虫

A师:谁先来演示一下,再告诉大家,大风来的时候,你都遭遇到了什么? B请学生在站在座位上一边演一边说

(预设学生的回答:我是一只没有翅膀的昆虫,大风来了,我就躲在岩石下、

草丛中,仍然可以继续爬行。)

C指导读:是啊,真不容易,你终于在岛上活下来。

请你来读读你战胜大风的情景。

②翅膀大的昆虫、翅膀小的昆虫。

A演:指名两位学生分别演大翅膀的昆虫和小翅膀的昆虫;大风来的时候,这两种昆虫分别是怎样的情况呢?你们来演一演

预设1学生的表演:(一边说,一边用两只小手不停到煽动)我最自在。没有风的时候,我自由地飞翔;大风来的时候,我就飞到安全的地方

预设2学生的表演:我的翅膀太小了,狂风一吹,我的小命就难保了,(说着往旁边一倒,面带恐慌的神情)想不到掉进海里,淹死了。

B评:请学生评价演的情况,相机读悟:顶住、顶不住

大翅膀的昆虫是怎样战胜大风的?(板书:顶住)

小翅膀昆虫又是怎么做的?(顶不住)

(5)指导读:请你把他们战胜大风的样子读出来,也把这种小昆虫软弱无力、可怜的样子读出来。

(6)引读:看板书:小朋友们,没有翅膀的昆虫,因为——,就——;而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就——;翅膀小的昆虫能飞起来,但是因为——,就——。 ——齐读。

(7)小结:生活在这样的小岛上,只有适应环境的小昆虫才能活下来,而不能适应小岛的环境的昆虫就只能淘汰,最后全部消失。达尔文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的得出了这个结论。

(8)过渡:这个岛上的奇怪现象也许不只被达尔文一个人看到,那为什么只有达尔文能发现里面的奥秘呢?课文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

2、出示: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找到了答案。

(1)指名读第三小节第一句。

(2)师:小朋友,达尔文是怎样做研究的呢?他要用三种昆虫做观察比较,可是,岛上只有翅膀大的和没翅膀的昆虫这两种昆虫,他会怎么做? 学生想象说,相机点出:许多、反复、终于

思考:达尔文找到这个答案容易吗?——指导朗读这段话

(3)齐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回归课题:正是达尔文有着这样一种认真钻研的科学态度,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齐读:有趣的发现)

(三)、细读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2、本文中“有趣的发现‘指的是什么?

3、教师简介这个发现的重要性。

了解《物种起源》:通过多年的研究,达尔文通过研究积累,出版了《物种起源》。屏幕出示图片。简介《物种起源》

三、复述课文。

1、指导复述课文:教师指导复述课文的要求。主要内容只要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背诵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

4、同座位练习复述课文,互相纠正。

四、总结全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我们要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的精神。

五、拓展练习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故事?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讲给大家听。

板书:

7、有趣的发现

翅膀 刮大风 结果

没有的 不会飞 不大可能淹死

发现 特大的 能顶住 能生存下来

小的 顶不住 逐渐消失


相关文章

  • 有趣的发现作文350字
  • 有趣的发现作文350字 大家应该有发现过什么,而我的发现一定很好笑.而且这个发现让我一直很烦恼,就是为什么月亮总是跟这我? 小时候,我坐爸爸的车回家,我左顾右盼,看见月亮在移动,在爸爸汽车前面,我心想:一定是月亮要和爸爸的车比速度,我就和你 ...查看


  • [有趣的发现]教案
  • <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 一. 复习导入 1.读课题 2.复习词语.词组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像:这就是--达尔文 2.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达尔文的哪些信息? 交流:一百多 ...查看


  • 有趣暑假生活作文
  • 篇一:有趣的暑假生活 世界上常常会有人抱怨自己的生活,可仔细想想,那只是因为他不懂 发现生活中的真趣.例如,上天给他充足的时间去享受生活,他会觉得无聊:上天给他太多的钱,他会觉得空虚.因此,发现生活中的真趣对我们来说是一件有必要的事. 发现 ...查看


  • 精品课:[有趣的发现]教案
  • 教学内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了解达尔文有趣的发现是什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课文二.三自然段.了 ...查看


  • 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
  • 一.课前谈话,知识铺垫. 1.小朋友,在我们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昆虫,它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瞧(出示昆虫图),老师这儿就有许多,认识他们吗? 2.指名学生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昆虫有一些相同之处. 4.是啊,这些昆虫有的翅膀特别 ...查看


  • 作文[有趣的事]
  • 作文<有趣的事> 1.先审题:大家请看课题,你认为这篇作文在选材上应该抓住哪个字?什么是有趣的事情?"童年趣事",是在我们的童年阶段,按照自己特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按照自己的喜好,做出了使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 ...查看


  • 四年级[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
  • 有趣的公式是发现和发现(1)在小学数学第四版第四版的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已经学会使用计算器的一些简单的四个操作的基础上的教学.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为将来进一步了解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和分布法的定律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这部分 ...查看


  • 有趣的算式
  • <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感受数学的奇妙,养成积 ...查看


  • 一个有趣的经历 儿时一段有趣的经历
  • 一个有趣的经历 儿时一段有趣的经历好在只是喜欢了你三我们之间隔他三岁的儿子放学回家,高兴的搂着妈妈的脖子说:"妈妈,妈妈, 谁还记得四王子与树儿.Iloveyou!"我激动地连忙说:"Il我想我还在等 等你说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