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校验方法
TGX 048-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及检查维修后的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锥体在吸附断电后,可自由下落,且不得有旷动。 1.2锥体部分的总质量为76±0.2g 。 1.3锥体夹角为30±0.2º。
1.4锥尖容许磨耗不得大于0.3mm 。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锥体吸附断电后下落情况。 2.1.2锥体部分技术参数: ①锥体质量。 ②锥体夹角。 ③锥尖磨耗。 2.2校验用器具
2.2.1天平:称量200g ,感量0.1g 。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 ,分度值0.02mm 。
三、校验方法
3.1用目测检查断电后椎体下落情况。 3.2用天平称量锥体质量,准确至0.1g 。
3.3用游标卡尺测量锥底直径和锥高厚,计算出锥尖夹角,准确至0.1º。 3.4用游标卡尺测量锥尖磨耗,准确至0.1mm 。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12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 附录I 。
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校验记录 TGX 048-2001
送校单位 仪器编号 校验号
相对密度试验仪校验方法
TGX 049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及检修后的相对密度试验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锥底直径。 2.1.2锥的质量。 2.1.3落高。
2.1.4试筒尺寸。 2.2校验用器具
2.2.1钢直尺:量程300mm ,分度值1mm 。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 ,分度值0.2mm 。 2.2.3天平:称量2000g ,感量2g 。
三、校验方法
3.1锥底直径,用游标卡尺在锥底平面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 3.2锥质量:用天平称量。
3.3试筒尺寸,用游标卡尺在试筒平面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测量内径,取其算术平均值做为内径测值;在其两侧两处测量高度,取其算术平均值做为试筒高度测值。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24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见附录I 。
相对密度试验仪校验记录
TGX 049-2001
灌砂仪校验方法
TGX 050-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及修理后的灌砂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2倒置圆锥漏斗与储砂筒两者之间所设阀门应开关灵活。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灌砂仪各组成部分尺寸。
2.1.2确定填满倒置圆锥形漏斗所需砂的质量。 2.1.3校验标定罐容积。 2.2校验用器具
2.2.1电子天平:称量10kg ,感量1g 。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 ,分度值0.02mm 。 2.2.3钢直尺:量程500mm ,分度值1.0mm 。
三、校验方法
3.1灌砂仪各组成部分尺寸校验方法 3.1.1用游标卡尺测量各部位直径。 3.1.2用钢直尺测量各部位深度。 3.1.3手动检查阀门开关是否灵活。 3.2标定罐容积校验方法
3.2.1空罐连同玻璃板置于电子天平上称量,准确至1g ,记质量m1; 3.2.2向标定罐中注水至满(以玻璃板下无气泡为准),擦干外表称量,记质量m 2; 3.2.3标定罐容积V 按下式计算:
V=(m 1-m 2)/ρw 式中:ρw 水的密度。
3.3填满倒置圆锥形漏斗用砂的质量确定方法
3.3.1将粒径0.25~0.5mm洁净均匀的砂烘干,并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3.3.2向灌砂仪的储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 左右为止。称储砂筒中砂的质量,准确至1g ,记质量m 5;
3.3.3将灌砂筒置于标定罐上,打开阀门,让砂流入标定罐内,直至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上阀门,称量灌砂筒内余砂质量记m 4;
3.3.4再将灌砂筒放在玻璃板上,打开阀门,让砂流出,直至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上阀门,并细心取走灌砂筒;
3.3.5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准确至1g ,记质量m 3; 3.3.6砂的密度ρs 按下式计算:
四、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K30平板载荷试验仪校验记录
TGX 051-2001
比重瓶校验方法
TGX 052-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比重瓶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外观无裂纹或其他明显变形。 1.2有瓶水总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外观检查。
2.1.2绘制瓶水总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 2.2校验用器具
2.2.1天平:称量200g ,感量0.001g 。
2.2.2温度计:刻度范围0~50℃,分度值0.5℃.
三、检验方法
3.1外观:目测。
3.2瓶水总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标定、绘制。
将比重瓶洗净、烘干、编号、冷却至室温下称量,准确至0.001g 。反复恒温至两次称量差值不大于0.002g 时取平均值。将事先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纯水注入比重瓶,擦干外表水滴,称其水、瓶总质量。
3.3按下列公式计算m 2:
式中:T 1 — 比重瓶内纯水温度(℃): T 2 — 比重瓶内纯水任意温度(℃): m 1 — 温度为T 1时的瓶水总质量(g ): m 2 — 温度为T 2时的瓶水总质量(g ): m 0 — 比重瓶的质量(g ):
PW 1 — 温度T 1时水的密度(g/cm³)(查附表): PW 2 — 温度T 2时水的密度(g/cm³)(查附表):
将计算结果列表,以温度为纵坐标,瓶水总质量为横坐标,绘制曲线。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12个月或使用前校验。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见附录I .
比重瓶校验记录 TGX 052-2001
玻璃仪器校验方法
TGX 053—2001
一、技术要求
1.1欲校验的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等必须完整,无破损。
1.2欲校验的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等必须充分洗涤干净、干燥并编号。滴定管必须分别按酸、碱滴定管的要求备好。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测定玻璃仪器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机校验记录 TGX 055—2001
钢筋冷弯弯芯校验方法
TGX 056—2001
一、技术要求
1.1钢制连接件主体:连接杆上端侧面带螺孔,下端底面中央右燕尾槽。 1.2钢制过渡件:上端顶面中央有烟味块。下端底面中央有燕尾槽。
1.3钢制带燕尾块的各种不同直径的弯芯:长80mm ,直径分别为8mm 、10mm 、12mm 、14mm 、16mm 、18mm 、20mm 、22mm 、24mm 、30mm 、36mm 、42mm 、48mm 、50mm 、54mm 、56mm 、60mm 、64mm 、64mm 、66mm 、70mm 、72mm 、75mm 、80mm 、90mm 、100mm 、110mm 、112mm 、120mm 、125mm 、128mm 、130mm 、144mm 、160mm 、168mm 、180mm 、192mm 。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外观。 2.1.2尺寸。 2.2校验用器具
2.2.1钢直尺:量程300mm ,分度值1mm 。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 ,分度值0.02mm 。
三、校验方法
3.1目测和手摸是否光滑、平整。
3.2钢制链接件头是否能牢固地安装在所使用的万能材料试验机上。 3.3各燕尾块与燕尾槽配合是否过紧或过松。 3.4用钢直尺测量各弯芯的长度。 3.5用游标卡尺测量各弯芯的直径。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12个月。校验记录格式件下表,校验证书格式件附录I. 。
钢筋冷弯弯芯校验记录
TGX 056—2001
石灰爆裂蒸煮箱校验记录
TGX 057—2001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校验方法
TGX 058—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或使用中及检修后的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摆动的力矩:615000g ²mm
其中摆质量:1500±30g :摆动中心到重心的距离:410±5mm 。 1.2橡胶片对路面的正向静压力:2263g 。
1.3摆自倾斜5°处自由放下到摆动停止的次数,不少于70次。 1.4橡胶片边缘距摆动中心的距离508mm 。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校验摆的参数。 2.1.2校验橡胶片的参数。 2.2校验用器具
2.2.1刚直尺或卷尺:量程1000mm ,分度值1mm 。 2.2.2五级天平:称量5000g ,分度值为0.01g 。 2.2.3压力标定天平。 2.2.4三角架。
三、校验方法
3.1摆的参数校验。
3.1.1摆的质量:放松摆杆与转向节的链接螺母,从仪器上取下装有滑溜块的摆,称量(W ),准确至1g 。
3.1.2重心:装有滑溜块的摆的重心,有摆置于刀口上的位置来确定。平衡点的试验位置见下图,链接螺母应固定于摆臂的远端,来得到平衡后,应旋进或旋出平衡在、锤直到摆壳边部水平为止,并将平衡点位置作一记号。
3.1.3摆动中心到重心的距离:将摆重重新装在仪器上,并取下转向节螺盖。测量从摆动中心(轴承螺母中心)至重心的距离,准确到1mm 。
3.1.4力矩:由公式M=L ²W 进行计算得到。复验时可将摆的中心位置置于刀口上,改变力矩调节螺母位置,必要时也可用增减力矩调节螺母数量的办法使摆平衡,满足力矩要求,但操作步骤仍应按3.1. 1~3.1.3办理。(L 为力矩调节螺母重心至摆动心的距离,M 为摆的力矩,W 为摆的质量)。
3.2橡胶片的参数校验
3.2.1叫摆从仪器上取下,使滑溜块的橡胶片与摆壳周板平行。保证滑溜块能绕自身的轴转动,而在轴上的窜动量不大于0.2mm 。
3.2.2将压力标定天平置于试验台上,调平使指针对零。将三角架置于右侧秤盘的后部。摆式仪放在三角架上。用夹块将摆杆固定在立柱上,使橡胶片对准右秤盘中部并压下
3~5mm ,在左秤盘中加1g 质量,使天平稳定(此时天平指针向右方)。调节仪器底座调平螺丝,使指针对准右方20mm 处,并注意保持水准泡居中。
3.2.3然后在左侧秤盘上加标定砝码(2263g ),此时指针应回零。若指针不回零,则表示橡胶片对路面的压力过大(指针偏右方)或过小(指针偏左方),取下标定砝码,用螺丝刀插入弹簧引线的槽杆,旋紧或放松调节螺母,使指针回零,此时应注意握紧摆杆,在旋紧和放松调节螺母的过程中,不至于人为对秤盘加载,然后,重新校核压力,以达到(2263g )为止。
3.2.4用钢直尺量测橡胶片边缘距摆动中心的距离,准确至1mm 。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12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见附录I 。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校验记录
TGX 058—2001
建筑涂料耐洗刷仪校验方法
TGX 059—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或使用中及检修后的建筑涂料耐洗刷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计数器计量范围0~9999,并能自动停机。 1.2刷子质量(含刷具)为450±2g 。 1.3刷子运行频率为37±1次/min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刷子(含刷具)质量。 2.1.2刷子运行频率。 2.1.3计数器技术准确度。 2.2校验用器具
2.2.1秒表:准确度0.1s 。
2.2.2架盘天平:称量500g ,精度1g 。
三、校验方法
3.1用天平称量刷子及刷具质量,准确至1g 。
3.2刷子运行频率测量:将计数器预置于500次左右,开动电机,用秒表测读运行时间,重复测定两遍,计算运行频率,取平均值。
3.3计数器的技术准确度的测定:将数字显示调为零,开动电机,用秒表计时,测读5min 刷子运行次数,重复二次,取平均值,与计数器显示数据相比对是否一致。
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检定规程
JJG[建材]105—1999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及检修后的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的检定。
一、概述
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是按JC/T722—1996《水泥物理检验仪器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制造,用于按GB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规定,根据水泥浆体的触变性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的专用设备。
二、技术要求
1. 产品应带有铭牌(铭牌的内容包括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合格证和说明书。
2. 整机的油漆面应平整、光亮、均匀和色调一致。 3. 试杆直径∮12
4. 标尺的刻度范围:S 尺为0m m ~70mm ,最小刻度为1mm ,标准稠度用水量P 尺为21%~33.5%,最小刻度为0.25%。S 与P 标尺的读数应符合P=33.4-0.185s 的关系。标尺刻度清晰,位置固定并平直。
5. 试杆、试针、试锥的垂直度:在试杆、试针、试锥与底座平面接触情况下,试杆、试针、试锥、与底座平面接触情况下,试杆、试针、试锥的偏离: 新制造的均<1.0mm
使用中的试杆<2.0mm ,试针、试锥<1.5mm 。
6. 试针的直径∮1.1m m ±0.04 mm,试针长50mm ,由硬钢丝制成。试针的针头呈平头,其平头平面垂直轴心。当使用后平头截面不成为完整的圆切面或弯曲时应予更换。
7. 试杆与试锥、试杆与试针的总质量(包括固定螺丝、标尺、指针等滑动部分)分别为300±2g 。
8. 试锥由黄铜铸造。
锥角:新制造的43°36′,使用中43°36′±2°; 锥高:新制造的50±1.0mm ,使用中
9. 锥模:锥模角度43°36′±2°。
10. 圆模:上口内径∮65mm ±0.5mm ,下口直径∮75mm ±0.5mm ,圆模高40mm ±0.5mm 。
三、鉴定条件和检定用标准器具
11. 稠度仪用后应保持清洁,锥模、锥角处的水泥应及时清理。检定在试验室进行。 12. 天平:量程500g ,分度值0.5g 。
13. 深度游标卡尺:量程200mm ,分度值0.02mm 。 14. 角度规:量程0°~320°,分度值2′。 15. 钢直尺:量程300mm ,分度值1mm 。
16. 外径千分尺:量程100mm ,分度值0.01mm 。
四、鉴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17. 第1~2条,通过目测检查。
18. 第3条,通过手动,游标卡尺检定。
19. 第5条试杆、试针垂直度,试杆、试锥偏离度的检定:
19.1在试杆下端装上试针,固定牢后,同样在底座上放一玻璃片,取两张白纸,中间夹一张复写纸一并放在玻璃板上。将试杆放下,使针头与纸接触,然后用手轻轻转动试杆一周,此时针头在纸上划出一个圆圈。测量圆圈的直径,扣除试针直径后除以2即为试针的垂直度。测两次,取平均值。
19.2试锥的偏离度按试针垂直度测定方法检定,用锥尖在纸上划出圆圈,其直径的一半为试锥的偏离度。测两次,取平均值。
20. 第6~7条试针的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动部分试杆与试锥、试杆与试针的总质量分别用天平称量。
21. 第8~9条试锥的角度用角度规测量,至少测垂直两个方向,取平均值。试锥高度、锥模高度及总高用钢直尺在平台上测量。
22. 第10条圆模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
五、鉴定结果的处理和鉴定周期
23. 新制造的稠度仪必须符合规程1~10条技术要求。 24. 使用中的稠度仪应符合3~10条技术要求。
25. 第4条标尺P 、S 的关系式检定,将指针调成水平或用钢直尺检查3个刻度线,若有2个刻度线不符合关系式的对应值,则判定该标尺不符合标准要求。 26. 鉴定周期为一年。
附录1. 鉴定记录
附录2. 鉴定证书背面格式
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检定记录
检定证书背面格式
行星式胶砂搅拌机检定规程
JJG[建材]123—1999
本规程规定了行星式胶砂搅拌机(简称胶砂搅拌机)的检定仪器、条件、项目和方法及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等。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按ISO679:1989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所用胶砂搅拌机的检定。
一、概述
胶砂搅拌机是用于按ISO679:1989水泥强度试验方法测定水泥胶砂强度的专用设备,它的制造应符合JC/T681—97《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的要求。行星式胶砂搅拌机是由胶砂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及相应的机构组成。搅拌叶片呈扇形,搅拌时作顺时针自转,外沿锅周边逆时针公转,并具有高低两种速度。
二、技术要求
1. 搅拌叶片高速与低速时的自转和公转速度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2. 胶砂搅拌机的工作程序分手动和自动两种。
自动控制程序为:低速30s ±1s ,再低速、同时自动加砂、30s ±1s 全部加完。高速30s ±1s ,停90s ±1s ,高速60s ±1s 。
手动控制具有高、停、低、三档速度及加砂功能控制钮,并与自动互锁。
3. 一次试验所用标准砂应在低速状态的后30s 内加完,并全部进入锅内,不得外溅,砂子损失小于1g 。
4. 搅拌锅的形状和尺寸如图1,由耐锈蚀钢材制造。
内径(D )202mm ±1mm 深度(H )180mm ±3mm
壁厚(δ)1.5mm ±0.2mm ,使用中(δ) 锅底外凸曲率半径R27mm ,凹陷球半径R28mm
5. 搅拌叶的形状和尺寸如图2. 叶片总宽(B )
叶翅宽(b )8mm ±1mm 叶翅厚(t )5mm ±1mm 叶片总长度(L )198mm
叶片底部曲率半径R24.25mm
6. 叶片由铸钢制造,轴外径为∮27mm ;与叶片传动轴链接螺纹为M18³1.5~6H ;定位孔直径为∮15 ,深度≥18mm 。
7. 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3mm ±1mm 。 8. 在机头醒目位置有搅拌机叶片公转方向的标志。搅拌叶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9. 胶砂搅拌机运转时声音正常,锅和叶不得有明显的晃动现象。 10. 胶砂搅拌机的电气控制稳定可靠,整机绝缘电阻≥2M Ω。 11. 叫啥搅拌机外表不得有粗糙不平及图中未规定的凸起、凹陷。
12. 胶砂搅拌机非加工表面均应刷漆,油漆面应平整、光滑、均匀和色调一致。 13. 胶砂搅拌机的零件加工面不得有碰伤、划痕、和锈斑。
14. 胶砂搅拌机装有名牌,其中包括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出厂编号与日期。
三、检测用仪器设备
15. 转速测量仪 量程50—3000r/min,精度1r/min。 16. 秒表 分辨率不低于0.1s 。
17. 深度尺 量程200mm ,分度值0.02mm 。 18. 游标卡尺 量程200mm ,分度值0.02mm 。 19. 钢丝 直径∮2.0mm 和∮4.0mm 。 20. R 规 20mm ~30mm 。
21. 内径千分尺 量程50~250mm ,分度值0.01mm 。 22. 测厚卡规 0~50mm ³125mm ,分度值0.05mm 。 23天平 量程2000g ,分度值0.1g 。 24. M18³1.5螺纹规、∮14~16mm 塞规、500兆欧表。
四、检测条件
25. 检测室内应保持清洁、无腐蚀性气体。 26. 电源电压的波动不超过±7%。
五、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27. 按本规程8~14条要求进行外观和工作状态的检查,其中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检定。 28. 本规程第1条转速的测定
搅拌叶转速可在负载也可在空载情况下检定,有争议时以负载为准。检定方法可任选以下一种:
28.1用转速表测量电机转速n 0,n 0′,然后按下式计算: n 1=i 1³n 0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 n1′=i 1³n 0′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 n 2=i 2³n 1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 n 2′=i 1³n 1′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
i 2=z 1-z 2/z 2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5)
式中:n 0,n 0′——搅拌机电机的快、慢转速(r/min) n 1,n 1′——搅拌叶公转的快、慢转速(r/min) n 2,n 2′——搅拌叶自转的快、慢转速(r/min) i 1——搅拌机减速机构的减速比 i2——搅拌机行星机构的减速比 z 1——行星机构齿圈齿数 z 2——行星机构齿轮齿数
28.2在搅拌叶公转轴上贴一块黑色胶布,再在黑色胶布上贴反光片,用反射式表直接测定搅拌叶公转速度n 1、n 1′,然后按(3)、(4)式计算出搅拌叶的自转快、慢转速。
29. 本规程第2条搅拌机的自动搅拌时间 用秒表检定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2条要求。
30. 本规程第3条加砂量的检定 准确称量一袋ISO 砂后将其倒入砂桶,启动搅拌机自动工作程序,搅拌程序结束后检查搅拌锅内砂子损失≤1g 时为符合要求。
31. 本规程第4条搅拌锅尺寸的检定
31.1用内径千分尺在距锅口50mm 处的圆柱段任意二个相互垂直的位置测出锅内径D 1、D 2。
31.2用深度尺测定锅底圆弧最低点至锅口平面的距离,即锅深度(H )。首先在锅口放两把厚度(h )相同的直尺,用深度尺测出深度(H )。按(6)式计算: H=H-h
31.3搅拌锅锅壁厚(δ)用测厚卡规在锅的上部和下部各测对称的两点。
31.4锅底曲率半径分别用27mm ,28mm 的R 规检定,使用中的不检定。 32. 本规程第3.5条搅拌叶尺寸的检定
32.1首先从搅拌机拆下搅拌叶的固定螺套,然后用游标卡尺测定叶片总宽(B ),叶片轴外径(D ),叶翅宽(b )和叶翅厚(t )。叶翅宽(b )和叶翅厚(t )应在搅拌叶下半部二个对称位置测得b 1,b 2和t 1,t 2。
32.2叶片底部曲率半径用24mm ~25mm 的R 规检定,使用中的不检定。 33. 本规程第6条搅拌叶联接尺寸的检定
用螺纹规检定主机与叶片联接轴上螺纹的螺距和齿型,用游标卡尺测螺纹外径及轴径。定位孔用塞规检定。
34. 本规程第7条搅拌叶与锅壁间隙的检定。
先切断电源,打开电机后端盖,用手转动电机风叶带动搅拌叶片,使叶片平面处于与锅壁垂直的状态,在相互对称的6个位置用直径∮2.0mm 和∮4.0mm 钢丝检定叶片与锅底、锅壁的间隙。
六、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
35. 新制胶砂搅拌机所有技术要求均应合格。
36. 使用中胶砂搅拌机只要符合1、2、3、4、5和7的要求即可。 37. 检定周期为1年。 附录1. 鉴定记录
附录2. 鉴定证书背面格式
检定证书背面格式
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检定规程
JJG[建材]124—1999
本规程规定了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简称振实台)的检定仪器、条件按、项目和方法及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等。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按ISO679:1989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所用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的检定。
一、概述
试体成型振实台(简称振实台)是用于按ISO679:1989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测定水泥胶砂强度的专用设备,它的制造应符合JC/T682—1997《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的要求。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由可以跳动的台盘和使其跳动的凸轮等组成。台盘上有固定试模用的卡具,并连有二根起稳定作用的臂,凸轮由电机带动,通过控制器控制按一定的要求转动并保证使台盘平稳上升至一定高度后自由下落,其中心恰好与止动器撞击。卡具与模套练成一体,可沿与臂杆垂直方向向上转动≥100°。
二、技术要求
1. 振实台的振幅:15mm ±0.3mm 。 2. 振动60次的时间:60s ±2s 。 3. 台盘上装上空试模后包括臂杆、模套和卡具的总质量20kg ±0.5kg 。其中除试模外的质量为13.75kg ±0.25kg 。卡具与模套练成一体,模套框内部尺寸为长160mm ±0.1mm 、宽132mm ±0.4mm 、高20mm ±1mm ,宽度方向分三格,隔板厚6mm ±0.1mm ,卡紧时模套能压紧试模并与试模内测对齐。
4. 台盘中心到臂杆轴中心的距离:800mm ±1mm 。 5. 臂杆轴只能转动不允许有旷动。
6. 止动器的工作面与台盘表面及二根臂杆平行,突头的工作面为球面,其半径为75mm ±1mm 。
7. 两根臂杆及其十字拉肋的总质量:2.25kg ±0.25kg 。 8. 胎盘中心到滚轮轴线的水平距离:100mm ±1mm 。
9. 突头和止动器由钢材制造,整体硬度≥HV500(由生产保证)。 10. 凸轮表面硬度≥HV500(由生产保证)。
11. 凸轮上应标有转向标志,其工作面应同轴线平行。
12. 控制器和计数器灵敏可靠,能控制振实台振动60次后自动停止:绝缘电阻≥2.5M Ω。
13. 振实台启动后,其台盘无摆动现象,声音正常。
14. 振实台外表面不得有粗糙不平及图中未规定的凸起、凹陷。
15. 振实台非加工表面均应刷漆防锈,外表面均应打底喷漆,油漆面应平整,光滑,均匀和色调一致。
16. 振实台的零件加工面不得有碰伤、划痕和锈斑。
17. 振实台装有铭牌,其中包括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出厂编号与日期。
三、检测用仪器设备
18. 秒表:分辨率不低于0.1s 。 19. 台秤:分度值0.01kg 。
20. 量块:∮60mm 厚 和 ,材料为45号钢,表面洛氏硬度≥40,工作面粗糙度为1.6.
21. 卡尺:分度值0.02mm 。 22. R 规:73mm ~78mm 。
23. 卡尺:量程1000mm ,分度值0.1mm 。
24. 铝制水平仪、钢制90°角尺、500兆欧表。
四、检定条件
25. 检测室内应保持清洁、无腐蚀性气体。 26. 电源电压的波动不超过±7%。
五、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27. 按本规程5和11~17条要求进行外观和工作状态的检查,其中12条的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检定。
28. 本规程第1条振幅的检定 用14.7mm 和15.3mm 量块检测。当在突头和止动器之间放入14.7mm 量块时,在转动凸轮,则凸轮与滚轴不接触。符合以上情况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29. 本规程第2条震动时间的检定
启动振实台,先空振一周,然后在开动振实台的同时用秒表计时,读取振实台振动60次的时间。
30. 本规程第3条台盘总质量和模套尺寸的检定。
生产时,包括空试模的台盘总质量用台秤测量,其值应在20kg ±0.5kg 。制造厂在每台仪器台盘的适当位置标有臂杆、台盘、模套和卡具的总质量。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振实台没有改变这部分试模质量,单个试模质量应为6.25kg ±0.25kg 。 模套尺寸用卡尺测量
31. 本规程第4条台盘中心到臂杆轴中心的水平距离
用卡尺量出台盘的长L1,然后用卡尺测量台盘以外臂杆(包括转轴)长L 2,再用卡尺测量转轴外部直径D ,则台盘中心到笔杆中心的水平距离为: L0=L1/L2+L 2-D/2
32. 本规程第6条的检测
用水平调整仪器底座使台盘落在止动器上呈水平状态,连着测二根臂杆的水平状态,然后将台盘转开在测止动器的水平状态;用73mm ~78mm R 规检测突头的工作面。 33. 本规程第7条的检定。 生产时用台秤检测。
34. 本规程第8条的检定
用卡尺测量突头和滚轮的外侧间距L ,在测突头和滚轮的直径D 1和D 2,则其水平距
离为:
L 0′=L-D 1/2-D 2/2
35. 本规程第9条和第10条的检定
生产时用维氏硬度计检测,也可以用洛氏硬度计检测,根据二者的相关关系判断是否合格。
36. 本规程第11条凸起的工作面与轴线平行的检测
在相互垂直的四点上,有90°角尺检测轴孔与侧面和工作面与侧面的垂直状态,即可检查出凸轮的工作面是否与轴线平行。
六、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
37. 新制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所有技术要求均应合格。
38. 使用中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只要符合1~3条技术要求即可。 39. 检定周期为1年。
附录1. 鉴定记录
附录2. 鉴定证书背面格式
附录1
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检定记录格式
附录2
检定证书背面格式
沥青延度仪校验方法
TGX 040—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沥青延度仪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仪器安装后在启动时无明显震动。
1.2拉伸速度5±0.5cm/min。
1.3试件模具由黄铜制造,当装配完好后,其内部尺寸为: 长:7.45~7.55cm
端模间距:2.97~3.30cm 端模口宽:1.98~2.02cm 最小横断面宽:0.99~1.01cm 全部厚度:0.99~1.01cm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拉伸速度。 2.1.2试件模具尺寸。 2.2校验用器具
2.2.1秒表:准确度0.1s 。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 ,分度值0.02mm 。
三、校验方法
3.1检查仪器是否安放平稳,接通电源,启动仪器,用秒表测量拉伸速度,取两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3.2由游标卡尺测量试件模具尺寸。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24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见附录I 。
沥青延度仪校验记录
TGX 040—2001
沥青针入度仪校验方法
TGX 041—2001
本方法使用于新购和使用中及检修后的沥青针入度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标准针连杆的质量为47.5±0.05g 。
1.2标准针和连杆组合件总质量50±0.05g 。
1.3砝码两个,其质量分别为50±0.05g 、100±0.05g 。
1.5连杆表面应光滑平整;刻度盘的齿条应清洁,无变形;压紧按钮应使用灵活,对连杆无摩擦。
1.6在标准针与底座平面接触的情况下,标准针最大偏离度不大于1.5mm 。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目测检查外观与工作性能。 2.1.2测定下列技术参数:
①标准针和连杆及砝码的总质量。 ②标准针尺寸。 ③标准针偏离度。
2.2校验用器具
2.2.1天平:称量200g ,感量0.1mg 。 2.2.2钢直尺:量程300mm ,分度值1mm 。 2.2.3万能角度尺
2.2.4游标卡尺:量程300mm ,分度值0.02mm 。
三,校验方法
3.1目测检查连杆表面是否光滑,并靠自重能自由下落,无紧涩和旷动现象。 3.2目测检查刻度圆盘齿条是否清洁,有无变形;压紧按钮使用是否灵活。
3.3称量标准针连杆、连杆和标准针组合件及两个砝码质量,准确至0.01g 。 3.4用游标卡尺、钢直尺测量标准针的直径和长度,并用万能角度尺测量针尖锥体角度。 3.5用万能角度尺测量标准针最大偏离度,测三次取平均值。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24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见附录I 。
沥青针入度仪校验记录 TGX 041—2001
沥青混合料自动拌合机检验方法
TGX 042—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或使用中及检修后的沥青混合料自动拌合机的检验。
一、技术要求
1.1外观应整洁,启动、关闭灵活;有铭牌、型号规格、制造厂、使用说明书及产品合格证。
1.2搅拌叶自转速度70~80r/min,公转速度40~50r/min。 1.3控温精度:±5℃.
1.4搅拌1~1.5min 自动停机时间误差±10s 。
二、检验项目及条件
2.1检验项目 2.1.1外观。
2.1.2搅拌叶转速。 2.1.3控温精度。
2.1.4搅拌停机时间误差。 2.2检验用器具 2.2.1秒表。
2.2.2标准温度计,量程0~200℃,精度2℃.
三、检验方法
3.1目测仪器外观,检查标志和资料是否齐全,实际操作检查启动、关闭是否灵活。 3.2用秒表检测搅拌叶转速。
3.3将控温指针调至150℃,通电解热。待停止加热时,用标准温度计测量锅内温度。计算锅内温度与指针温度之差即为控温精度。
3.4开机搅拌1~1.5min ,用秒表记时,看是否自动停机。
四、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检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检验周期为12个月。检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检验证书格式见附录I 。
沥青混合料自动拌合机检验记录
TGX 042—2001
动力触探(标贯)仪校验方法
TGX 043—2001
本方法使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动力触探(标贯)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动力触探(标贯)仪技术参数见下表:
2.1校验项目
2.1.1落锤质量、落距。 2.1.2探杆直径。
2.1.3圆锥头锥角及锥底面积或贯入器内径、外径及长度。 2.2校验用器具
2.2.1钢直尺:量程1m 、分度值1mm 。 2.2.2台秤:称量100kg 、感量50g 。 2.2.3案秤:称量15kg 、感量10g 。 2.2.4万能角度尺:精度0.5°。
2.2.5游标卡尺:量程150mm ,分度值0.02mm 。
击实仪校验方法
TGX 047—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及检修后的击实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击实仪的标准尺寸及允许误差如下表: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锤的质量。 2.1.2锤底直径。 2.1.3锤的落距。 2.1.4击实筒的尺寸。 2.2校验用器具
2.2.1钢直尺:量程500mm ,分度值1mm 。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 ,分度值0.02mm 。 2.2.3天平:称量5000g ,感量5g 。
三、校验方法
3.1锤的落距和击实筒高度用钢直尺测量。 3.2用游标卡尺测量锤底和击实筒直径,分别在互相垂直两个方向测量,取算术平均值。 3.3用天平称量锤的质量。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12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见附录I 。
击实仪校验记录
TGX 047—2001
送校单位____________ 仪器编号____________ 校验号____________
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校验方法
TGX 048-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及检查维修后的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锥体在吸附断电后,可自由下落,且不得有旷动。 1.2锥体部分的总质量为76±0.2g 。 1.3锥体夹角为30±0.2º。
1.4锥尖容许磨耗不得大于0.3mm 。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锥体吸附断电后下落情况。 2.1.2锥体部分技术参数: ①锥体质量。 ②锥体夹角。 ③锥尖磨耗。 2.2校验用器具
2.2.1天平:称量200g ,感量0.1g 。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 ,分度值0.02mm 。
三、校验方法
3.1用目测检查断电后椎体下落情况。 3.2用天平称量锥体质量,准确至0.1g 。
3.3用游标卡尺测量锥底直径和锥高厚,计算出锥尖夹角,准确至0.1º。 3.4用游标卡尺测量锥尖磨耗,准确至0.1mm 。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12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 附录I 。
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校验记录 TGX 048-2001
送校单位 仪器编号 校验号
相对密度试验仪校验方法
TGX 049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及检修后的相对密度试验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锥底直径。 2.1.2锥的质量。 2.1.3落高。
2.1.4试筒尺寸。 2.2校验用器具
2.2.1钢直尺:量程300mm ,分度值1mm 。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 ,分度值0.2mm 。 2.2.3天平:称量2000g ,感量2g 。
三、校验方法
3.1锥底直径,用游标卡尺在锥底平面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 3.2锥质量:用天平称量。
3.3试筒尺寸,用游标卡尺在试筒平面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测量内径,取其算术平均值做为内径测值;在其两侧两处测量高度,取其算术平均值做为试筒高度测值。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24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见附录I 。
相对密度试验仪校验记录
TGX 049-2001
灌砂仪校验方法
TGX 050-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及修理后的灌砂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2倒置圆锥漏斗与储砂筒两者之间所设阀门应开关灵活。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灌砂仪各组成部分尺寸。
2.1.2确定填满倒置圆锥形漏斗所需砂的质量。 2.1.3校验标定罐容积。 2.2校验用器具
2.2.1电子天平:称量10kg ,感量1g 。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 ,分度值0.02mm 。 2.2.3钢直尺:量程500mm ,分度值1.0mm 。
三、校验方法
3.1灌砂仪各组成部分尺寸校验方法 3.1.1用游标卡尺测量各部位直径。 3.1.2用钢直尺测量各部位深度。 3.1.3手动检查阀门开关是否灵活。 3.2标定罐容积校验方法
3.2.1空罐连同玻璃板置于电子天平上称量,准确至1g ,记质量m1; 3.2.2向标定罐中注水至满(以玻璃板下无气泡为准),擦干外表称量,记质量m 2; 3.2.3标定罐容积V 按下式计算:
V=(m 1-m 2)/ρw 式中:ρw 水的密度。
3.3填满倒置圆锥形漏斗用砂的质量确定方法
3.3.1将粒径0.25~0.5mm洁净均匀的砂烘干,并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3.3.2向灌砂仪的储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 左右为止。称储砂筒中砂的质量,准确至1g ,记质量m 5;
3.3.3将灌砂筒置于标定罐上,打开阀门,让砂流入标定罐内,直至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上阀门,称量灌砂筒内余砂质量记m 4;
3.3.4再将灌砂筒放在玻璃板上,打开阀门,让砂流出,直至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上阀门,并细心取走灌砂筒;
3.3.5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准确至1g ,记质量m 3; 3.3.6砂的密度ρs 按下式计算:
四、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K30平板载荷试验仪校验记录
TGX 051-2001
比重瓶校验方法
TGX 052-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比重瓶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外观无裂纹或其他明显变形。 1.2有瓶水总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外观检查。
2.1.2绘制瓶水总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 2.2校验用器具
2.2.1天平:称量200g ,感量0.001g 。
2.2.2温度计:刻度范围0~50℃,分度值0.5℃.
三、检验方法
3.1外观:目测。
3.2瓶水总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标定、绘制。
将比重瓶洗净、烘干、编号、冷却至室温下称量,准确至0.001g 。反复恒温至两次称量差值不大于0.002g 时取平均值。将事先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纯水注入比重瓶,擦干外表水滴,称其水、瓶总质量。
3.3按下列公式计算m 2:
式中:T 1 — 比重瓶内纯水温度(℃): T 2 — 比重瓶内纯水任意温度(℃): m 1 — 温度为T 1时的瓶水总质量(g ): m 2 — 温度为T 2时的瓶水总质量(g ): m 0 — 比重瓶的质量(g ):
PW 1 — 温度T 1时水的密度(g/cm³)(查附表): PW 2 — 温度T 2时水的密度(g/cm³)(查附表):
将计算结果列表,以温度为纵坐标,瓶水总质量为横坐标,绘制曲线。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12个月或使用前校验。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见附录I .
比重瓶校验记录 TGX 052-2001
玻璃仪器校验方法
TGX 053—2001
一、技术要求
1.1欲校验的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等必须完整,无破损。
1.2欲校验的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等必须充分洗涤干净、干燥并编号。滴定管必须分别按酸、碱滴定管的要求备好。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测定玻璃仪器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机校验记录 TGX 055—2001
钢筋冷弯弯芯校验方法
TGX 056—2001
一、技术要求
1.1钢制连接件主体:连接杆上端侧面带螺孔,下端底面中央右燕尾槽。 1.2钢制过渡件:上端顶面中央有烟味块。下端底面中央有燕尾槽。
1.3钢制带燕尾块的各种不同直径的弯芯:长80mm ,直径分别为8mm 、10mm 、12mm 、14mm 、16mm 、18mm 、20mm 、22mm 、24mm 、30mm 、36mm 、42mm 、48mm 、50mm 、54mm 、56mm 、60mm 、64mm 、64mm 、66mm 、70mm 、72mm 、75mm 、80mm 、90mm 、100mm 、110mm 、112mm 、120mm 、125mm 、128mm 、130mm 、144mm 、160mm 、168mm 、180mm 、192mm 。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外观。 2.1.2尺寸。 2.2校验用器具
2.2.1钢直尺:量程300mm ,分度值1mm 。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 ,分度值0.02mm 。
三、校验方法
3.1目测和手摸是否光滑、平整。
3.2钢制链接件头是否能牢固地安装在所使用的万能材料试验机上。 3.3各燕尾块与燕尾槽配合是否过紧或过松。 3.4用钢直尺测量各弯芯的长度。 3.5用游标卡尺测量各弯芯的直径。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12个月。校验记录格式件下表,校验证书格式件附录I. 。
钢筋冷弯弯芯校验记录
TGX 056—2001
石灰爆裂蒸煮箱校验记录
TGX 057—2001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校验方法
TGX 058—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或使用中及检修后的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摆动的力矩:615000g ²mm
其中摆质量:1500±30g :摆动中心到重心的距离:410±5mm 。 1.2橡胶片对路面的正向静压力:2263g 。
1.3摆自倾斜5°处自由放下到摆动停止的次数,不少于70次。 1.4橡胶片边缘距摆动中心的距离508mm 。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校验摆的参数。 2.1.2校验橡胶片的参数。 2.2校验用器具
2.2.1刚直尺或卷尺:量程1000mm ,分度值1mm 。 2.2.2五级天平:称量5000g ,分度值为0.01g 。 2.2.3压力标定天平。 2.2.4三角架。
三、校验方法
3.1摆的参数校验。
3.1.1摆的质量:放松摆杆与转向节的链接螺母,从仪器上取下装有滑溜块的摆,称量(W ),准确至1g 。
3.1.2重心:装有滑溜块的摆的重心,有摆置于刀口上的位置来确定。平衡点的试验位置见下图,链接螺母应固定于摆臂的远端,来得到平衡后,应旋进或旋出平衡在、锤直到摆壳边部水平为止,并将平衡点位置作一记号。
3.1.3摆动中心到重心的距离:将摆重重新装在仪器上,并取下转向节螺盖。测量从摆动中心(轴承螺母中心)至重心的距离,准确到1mm 。
3.1.4力矩:由公式M=L ²W 进行计算得到。复验时可将摆的中心位置置于刀口上,改变力矩调节螺母位置,必要时也可用增减力矩调节螺母数量的办法使摆平衡,满足力矩要求,但操作步骤仍应按3.1. 1~3.1.3办理。(L 为力矩调节螺母重心至摆动心的距离,M 为摆的力矩,W 为摆的质量)。
3.2橡胶片的参数校验
3.2.1叫摆从仪器上取下,使滑溜块的橡胶片与摆壳周板平行。保证滑溜块能绕自身的轴转动,而在轴上的窜动量不大于0.2mm 。
3.2.2将压力标定天平置于试验台上,调平使指针对零。将三角架置于右侧秤盘的后部。摆式仪放在三角架上。用夹块将摆杆固定在立柱上,使橡胶片对准右秤盘中部并压下
3~5mm ,在左秤盘中加1g 质量,使天平稳定(此时天平指针向右方)。调节仪器底座调平螺丝,使指针对准右方20mm 处,并注意保持水准泡居中。
3.2.3然后在左侧秤盘上加标定砝码(2263g ),此时指针应回零。若指针不回零,则表示橡胶片对路面的压力过大(指针偏右方)或过小(指针偏左方),取下标定砝码,用螺丝刀插入弹簧引线的槽杆,旋紧或放松调节螺母,使指针回零,此时应注意握紧摆杆,在旋紧和放松调节螺母的过程中,不至于人为对秤盘加载,然后,重新校核压力,以达到(2263g )为止。
3.2.4用钢直尺量测橡胶片边缘距摆动中心的距离,准确至1mm 。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12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见附录I 。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校验记录
TGX 058—2001
建筑涂料耐洗刷仪校验方法
TGX 059—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或使用中及检修后的建筑涂料耐洗刷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计数器计量范围0~9999,并能自动停机。 1.2刷子质量(含刷具)为450±2g 。 1.3刷子运行频率为37±1次/min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刷子(含刷具)质量。 2.1.2刷子运行频率。 2.1.3计数器技术准确度。 2.2校验用器具
2.2.1秒表:准确度0.1s 。
2.2.2架盘天平:称量500g ,精度1g 。
三、校验方法
3.1用天平称量刷子及刷具质量,准确至1g 。
3.2刷子运行频率测量:将计数器预置于500次左右,开动电机,用秒表测读运行时间,重复测定两遍,计算运行频率,取平均值。
3.3计数器的技术准确度的测定:将数字显示调为零,开动电机,用秒表计时,测读5min 刷子运行次数,重复二次,取平均值,与计数器显示数据相比对是否一致。
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检定规程
JJG[建材]105—1999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及检修后的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的检定。
一、概述
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是按JC/T722—1996《水泥物理检验仪器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制造,用于按GB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规定,根据水泥浆体的触变性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的专用设备。
二、技术要求
1. 产品应带有铭牌(铭牌的内容包括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合格证和说明书。
2. 整机的油漆面应平整、光亮、均匀和色调一致。 3. 试杆直径∮12
4. 标尺的刻度范围:S 尺为0m m ~70mm ,最小刻度为1mm ,标准稠度用水量P 尺为21%~33.5%,最小刻度为0.25%。S 与P 标尺的读数应符合P=33.4-0.185s 的关系。标尺刻度清晰,位置固定并平直。
5. 试杆、试针、试锥的垂直度:在试杆、试针、试锥与底座平面接触情况下,试杆、试针、试锥、与底座平面接触情况下,试杆、试针、试锥的偏离: 新制造的均<1.0mm
使用中的试杆<2.0mm ,试针、试锥<1.5mm 。
6. 试针的直径∮1.1m m ±0.04 mm,试针长50mm ,由硬钢丝制成。试针的针头呈平头,其平头平面垂直轴心。当使用后平头截面不成为完整的圆切面或弯曲时应予更换。
7. 试杆与试锥、试杆与试针的总质量(包括固定螺丝、标尺、指针等滑动部分)分别为300±2g 。
8. 试锥由黄铜铸造。
锥角:新制造的43°36′,使用中43°36′±2°; 锥高:新制造的50±1.0mm ,使用中
9. 锥模:锥模角度43°36′±2°。
10. 圆模:上口内径∮65mm ±0.5mm ,下口直径∮75mm ±0.5mm ,圆模高40mm ±0.5mm 。
三、鉴定条件和检定用标准器具
11. 稠度仪用后应保持清洁,锥模、锥角处的水泥应及时清理。检定在试验室进行。 12. 天平:量程500g ,分度值0.5g 。
13. 深度游标卡尺:量程200mm ,分度值0.02mm 。 14. 角度规:量程0°~320°,分度值2′。 15. 钢直尺:量程300mm ,分度值1mm 。
16. 外径千分尺:量程100mm ,分度值0.01mm 。
四、鉴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17. 第1~2条,通过目测检查。
18. 第3条,通过手动,游标卡尺检定。
19. 第5条试杆、试针垂直度,试杆、试锥偏离度的检定:
19.1在试杆下端装上试针,固定牢后,同样在底座上放一玻璃片,取两张白纸,中间夹一张复写纸一并放在玻璃板上。将试杆放下,使针头与纸接触,然后用手轻轻转动试杆一周,此时针头在纸上划出一个圆圈。测量圆圈的直径,扣除试针直径后除以2即为试针的垂直度。测两次,取平均值。
19.2试锥的偏离度按试针垂直度测定方法检定,用锥尖在纸上划出圆圈,其直径的一半为试锥的偏离度。测两次,取平均值。
20. 第6~7条试针的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动部分试杆与试锥、试杆与试针的总质量分别用天平称量。
21. 第8~9条试锥的角度用角度规测量,至少测垂直两个方向,取平均值。试锥高度、锥模高度及总高用钢直尺在平台上测量。
22. 第10条圆模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
五、鉴定结果的处理和鉴定周期
23. 新制造的稠度仪必须符合规程1~10条技术要求。 24. 使用中的稠度仪应符合3~10条技术要求。
25. 第4条标尺P 、S 的关系式检定,将指针调成水平或用钢直尺检查3个刻度线,若有2个刻度线不符合关系式的对应值,则判定该标尺不符合标准要求。 26. 鉴定周期为一年。
附录1. 鉴定记录
附录2. 鉴定证书背面格式
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检定记录
检定证书背面格式
行星式胶砂搅拌机检定规程
JJG[建材]123—1999
本规程规定了行星式胶砂搅拌机(简称胶砂搅拌机)的检定仪器、条件、项目和方法及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等。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按ISO679:1989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所用胶砂搅拌机的检定。
一、概述
胶砂搅拌机是用于按ISO679:1989水泥强度试验方法测定水泥胶砂强度的专用设备,它的制造应符合JC/T681—97《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的要求。行星式胶砂搅拌机是由胶砂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及相应的机构组成。搅拌叶片呈扇形,搅拌时作顺时针自转,外沿锅周边逆时针公转,并具有高低两种速度。
二、技术要求
1. 搅拌叶片高速与低速时的自转和公转速度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2. 胶砂搅拌机的工作程序分手动和自动两种。
自动控制程序为:低速30s ±1s ,再低速、同时自动加砂、30s ±1s 全部加完。高速30s ±1s ,停90s ±1s ,高速60s ±1s 。
手动控制具有高、停、低、三档速度及加砂功能控制钮,并与自动互锁。
3. 一次试验所用标准砂应在低速状态的后30s 内加完,并全部进入锅内,不得外溅,砂子损失小于1g 。
4. 搅拌锅的形状和尺寸如图1,由耐锈蚀钢材制造。
内径(D )202mm ±1mm 深度(H )180mm ±3mm
壁厚(δ)1.5mm ±0.2mm ,使用中(δ) 锅底外凸曲率半径R27mm ,凹陷球半径R28mm
5. 搅拌叶的形状和尺寸如图2. 叶片总宽(B )
叶翅宽(b )8mm ±1mm 叶翅厚(t )5mm ±1mm 叶片总长度(L )198mm
叶片底部曲率半径R24.25mm
6. 叶片由铸钢制造,轴外径为∮27mm ;与叶片传动轴链接螺纹为M18³1.5~6H ;定位孔直径为∮15 ,深度≥18mm 。
7. 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3mm ±1mm 。 8. 在机头醒目位置有搅拌机叶片公转方向的标志。搅拌叶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9. 胶砂搅拌机运转时声音正常,锅和叶不得有明显的晃动现象。 10. 胶砂搅拌机的电气控制稳定可靠,整机绝缘电阻≥2M Ω。 11. 叫啥搅拌机外表不得有粗糙不平及图中未规定的凸起、凹陷。
12. 胶砂搅拌机非加工表面均应刷漆,油漆面应平整、光滑、均匀和色调一致。 13. 胶砂搅拌机的零件加工面不得有碰伤、划痕、和锈斑。
14. 胶砂搅拌机装有名牌,其中包括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出厂编号与日期。
三、检测用仪器设备
15. 转速测量仪 量程50—3000r/min,精度1r/min。 16. 秒表 分辨率不低于0.1s 。
17. 深度尺 量程200mm ,分度值0.02mm 。 18. 游标卡尺 量程200mm ,分度值0.02mm 。 19. 钢丝 直径∮2.0mm 和∮4.0mm 。 20. R 规 20mm ~30mm 。
21. 内径千分尺 量程50~250mm ,分度值0.01mm 。 22. 测厚卡规 0~50mm ³125mm ,分度值0.05mm 。 23天平 量程2000g ,分度值0.1g 。 24. M18³1.5螺纹规、∮14~16mm 塞规、500兆欧表。
四、检测条件
25. 检测室内应保持清洁、无腐蚀性气体。 26. 电源电压的波动不超过±7%。
五、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27. 按本规程8~14条要求进行外观和工作状态的检查,其中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检定。 28. 本规程第1条转速的测定
搅拌叶转速可在负载也可在空载情况下检定,有争议时以负载为准。检定方法可任选以下一种:
28.1用转速表测量电机转速n 0,n 0′,然后按下式计算: n 1=i 1³n 0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 n1′=i 1³n 0′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 n 2=i 2³n 1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 n 2′=i 1³n 1′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
i 2=z 1-z 2/z 2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5)
式中:n 0,n 0′——搅拌机电机的快、慢转速(r/min) n 1,n 1′——搅拌叶公转的快、慢转速(r/min) n 2,n 2′——搅拌叶自转的快、慢转速(r/min) i 1——搅拌机减速机构的减速比 i2——搅拌机行星机构的减速比 z 1——行星机构齿圈齿数 z 2——行星机构齿轮齿数
28.2在搅拌叶公转轴上贴一块黑色胶布,再在黑色胶布上贴反光片,用反射式表直接测定搅拌叶公转速度n 1、n 1′,然后按(3)、(4)式计算出搅拌叶的自转快、慢转速。
29. 本规程第2条搅拌机的自动搅拌时间 用秒表检定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2条要求。
30. 本规程第3条加砂量的检定 准确称量一袋ISO 砂后将其倒入砂桶,启动搅拌机自动工作程序,搅拌程序结束后检查搅拌锅内砂子损失≤1g 时为符合要求。
31. 本规程第4条搅拌锅尺寸的检定
31.1用内径千分尺在距锅口50mm 处的圆柱段任意二个相互垂直的位置测出锅内径D 1、D 2。
31.2用深度尺测定锅底圆弧最低点至锅口平面的距离,即锅深度(H )。首先在锅口放两把厚度(h )相同的直尺,用深度尺测出深度(H )。按(6)式计算: H=H-h
31.3搅拌锅锅壁厚(δ)用测厚卡规在锅的上部和下部各测对称的两点。
31.4锅底曲率半径分别用27mm ,28mm 的R 规检定,使用中的不检定。 32. 本规程第3.5条搅拌叶尺寸的检定
32.1首先从搅拌机拆下搅拌叶的固定螺套,然后用游标卡尺测定叶片总宽(B ),叶片轴外径(D ),叶翅宽(b )和叶翅厚(t )。叶翅宽(b )和叶翅厚(t )应在搅拌叶下半部二个对称位置测得b 1,b 2和t 1,t 2。
32.2叶片底部曲率半径用24mm ~25mm 的R 规检定,使用中的不检定。 33. 本规程第6条搅拌叶联接尺寸的检定
用螺纹规检定主机与叶片联接轴上螺纹的螺距和齿型,用游标卡尺测螺纹外径及轴径。定位孔用塞规检定。
34. 本规程第7条搅拌叶与锅壁间隙的检定。
先切断电源,打开电机后端盖,用手转动电机风叶带动搅拌叶片,使叶片平面处于与锅壁垂直的状态,在相互对称的6个位置用直径∮2.0mm 和∮4.0mm 钢丝检定叶片与锅底、锅壁的间隙。
六、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
35. 新制胶砂搅拌机所有技术要求均应合格。
36. 使用中胶砂搅拌机只要符合1、2、3、4、5和7的要求即可。 37. 检定周期为1年。 附录1. 鉴定记录
附录2. 鉴定证书背面格式
检定证书背面格式
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检定规程
JJG[建材]124—1999
本规程规定了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简称振实台)的检定仪器、条件按、项目和方法及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等。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按ISO679:1989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所用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的检定。
一、概述
试体成型振实台(简称振实台)是用于按ISO679:1989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测定水泥胶砂强度的专用设备,它的制造应符合JC/T682—1997《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的要求。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由可以跳动的台盘和使其跳动的凸轮等组成。台盘上有固定试模用的卡具,并连有二根起稳定作用的臂,凸轮由电机带动,通过控制器控制按一定的要求转动并保证使台盘平稳上升至一定高度后自由下落,其中心恰好与止动器撞击。卡具与模套练成一体,可沿与臂杆垂直方向向上转动≥100°。
二、技术要求
1. 振实台的振幅:15mm ±0.3mm 。 2. 振动60次的时间:60s ±2s 。 3. 台盘上装上空试模后包括臂杆、模套和卡具的总质量20kg ±0.5kg 。其中除试模外的质量为13.75kg ±0.25kg 。卡具与模套练成一体,模套框内部尺寸为长160mm ±0.1mm 、宽132mm ±0.4mm 、高20mm ±1mm ,宽度方向分三格,隔板厚6mm ±0.1mm ,卡紧时模套能压紧试模并与试模内测对齐。
4. 台盘中心到臂杆轴中心的距离:800mm ±1mm 。 5. 臂杆轴只能转动不允许有旷动。
6. 止动器的工作面与台盘表面及二根臂杆平行,突头的工作面为球面,其半径为75mm ±1mm 。
7. 两根臂杆及其十字拉肋的总质量:2.25kg ±0.25kg 。 8. 胎盘中心到滚轮轴线的水平距离:100mm ±1mm 。
9. 突头和止动器由钢材制造,整体硬度≥HV500(由生产保证)。 10. 凸轮表面硬度≥HV500(由生产保证)。
11. 凸轮上应标有转向标志,其工作面应同轴线平行。
12. 控制器和计数器灵敏可靠,能控制振实台振动60次后自动停止:绝缘电阻≥2.5M Ω。
13. 振实台启动后,其台盘无摆动现象,声音正常。
14. 振实台外表面不得有粗糙不平及图中未规定的凸起、凹陷。
15. 振实台非加工表面均应刷漆防锈,外表面均应打底喷漆,油漆面应平整,光滑,均匀和色调一致。
16. 振实台的零件加工面不得有碰伤、划痕和锈斑。
17. 振实台装有铭牌,其中包括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出厂编号与日期。
三、检测用仪器设备
18. 秒表:分辨率不低于0.1s 。 19. 台秤:分度值0.01kg 。
20. 量块:∮60mm 厚 和 ,材料为45号钢,表面洛氏硬度≥40,工作面粗糙度为1.6.
21. 卡尺:分度值0.02mm 。 22. R 规:73mm ~78mm 。
23. 卡尺:量程1000mm ,分度值0.1mm 。
24. 铝制水平仪、钢制90°角尺、500兆欧表。
四、检定条件
25. 检测室内应保持清洁、无腐蚀性气体。 26. 电源电压的波动不超过±7%。
五、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27. 按本规程5和11~17条要求进行外观和工作状态的检查,其中12条的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检定。
28. 本规程第1条振幅的检定 用14.7mm 和15.3mm 量块检测。当在突头和止动器之间放入14.7mm 量块时,在转动凸轮,则凸轮与滚轴不接触。符合以上情况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29. 本规程第2条震动时间的检定
启动振实台,先空振一周,然后在开动振实台的同时用秒表计时,读取振实台振动60次的时间。
30. 本规程第3条台盘总质量和模套尺寸的检定。
生产时,包括空试模的台盘总质量用台秤测量,其值应在20kg ±0.5kg 。制造厂在每台仪器台盘的适当位置标有臂杆、台盘、模套和卡具的总质量。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振实台没有改变这部分试模质量,单个试模质量应为6.25kg ±0.25kg 。 模套尺寸用卡尺测量
31. 本规程第4条台盘中心到臂杆轴中心的水平距离
用卡尺量出台盘的长L1,然后用卡尺测量台盘以外臂杆(包括转轴)长L 2,再用卡尺测量转轴外部直径D ,则台盘中心到笔杆中心的水平距离为: L0=L1/L2+L 2-D/2
32. 本规程第6条的检测
用水平调整仪器底座使台盘落在止动器上呈水平状态,连着测二根臂杆的水平状态,然后将台盘转开在测止动器的水平状态;用73mm ~78mm R 规检测突头的工作面。 33. 本规程第7条的检定。 生产时用台秤检测。
34. 本规程第8条的检定
用卡尺测量突头和滚轮的外侧间距L ,在测突头和滚轮的直径D 1和D 2,则其水平距
离为:
L 0′=L-D 1/2-D 2/2
35. 本规程第9条和第10条的检定
生产时用维氏硬度计检测,也可以用洛氏硬度计检测,根据二者的相关关系判断是否合格。
36. 本规程第11条凸起的工作面与轴线平行的检测
在相互垂直的四点上,有90°角尺检测轴孔与侧面和工作面与侧面的垂直状态,即可检查出凸轮的工作面是否与轴线平行。
六、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
37. 新制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所有技术要求均应合格。
38. 使用中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只要符合1~3条技术要求即可。 39. 检定周期为1年。
附录1. 鉴定记录
附录2. 鉴定证书背面格式
附录1
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检定记录格式
附录2
检定证书背面格式
沥青延度仪校验方法
TGX 040—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沥青延度仪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仪器安装后在启动时无明显震动。
1.2拉伸速度5±0.5cm/min。
1.3试件模具由黄铜制造,当装配完好后,其内部尺寸为: 长:7.45~7.55cm
端模间距:2.97~3.30cm 端模口宽:1.98~2.02cm 最小横断面宽:0.99~1.01cm 全部厚度:0.99~1.01cm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拉伸速度。 2.1.2试件模具尺寸。 2.2校验用器具
2.2.1秒表:准确度0.1s 。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 ,分度值0.02mm 。
三、校验方法
3.1检查仪器是否安放平稳,接通电源,启动仪器,用秒表测量拉伸速度,取两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3.2由游标卡尺测量试件模具尺寸。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24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见附录I 。
沥青延度仪校验记录
TGX 040—2001
沥青针入度仪校验方法
TGX 041—2001
本方法使用于新购和使用中及检修后的沥青针入度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标准针连杆的质量为47.5±0.05g 。
1.2标准针和连杆组合件总质量50±0.05g 。
1.3砝码两个,其质量分别为50±0.05g 、100±0.05g 。
1.5连杆表面应光滑平整;刻度盘的齿条应清洁,无变形;压紧按钮应使用灵活,对连杆无摩擦。
1.6在标准针与底座平面接触的情况下,标准针最大偏离度不大于1.5mm 。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目测检查外观与工作性能。 2.1.2测定下列技术参数:
①标准针和连杆及砝码的总质量。 ②标准针尺寸。 ③标准针偏离度。
2.2校验用器具
2.2.1天平:称量200g ,感量0.1mg 。 2.2.2钢直尺:量程300mm ,分度值1mm 。 2.2.3万能角度尺
2.2.4游标卡尺:量程300mm ,分度值0.02mm 。
三,校验方法
3.1目测检查连杆表面是否光滑,并靠自重能自由下落,无紧涩和旷动现象。 3.2目测检查刻度圆盘齿条是否清洁,有无变形;压紧按钮使用是否灵活。
3.3称量标准针连杆、连杆和标准针组合件及两个砝码质量,准确至0.01g 。 3.4用游标卡尺、钢直尺测量标准针的直径和长度,并用万能角度尺测量针尖锥体角度。 3.5用万能角度尺测量标准针最大偏离度,测三次取平均值。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24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见附录I 。
沥青针入度仪校验记录 TGX 041—2001
沥青混合料自动拌合机检验方法
TGX 042—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或使用中及检修后的沥青混合料自动拌合机的检验。
一、技术要求
1.1外观应整洁,启动、关闭灵活;有铭牌、型号规格、制造厂、使用说明书及产品合格证。
1.2搅拌叶自转速度70~80r/min,公转速度40~50r/min。 1.3控温精度:±5℃.
1.4搅拌1~1.5min 自动停机时间误差±10s 。
二、检验项目及条件
2.1检验项目 2.1.1外观。
2.1.2搅拌叶转速。 2.1.3控温精度。
2.1.4搅拌停机时间误差。 2.2检验用器具 2.2.1秒表。
2.2.2标准温度计,量程0~200℃,精度2℃.
三、检验方法
3.1目测仪器外观,检查标志和资料是否齐全,实际操作检查启动、关闭是否灵活。 3.2用秒表检测搅拌叶转速。
3.3将控温指针调至150℃,通电解热。待停止加热时,用标准温度计测量锅内温度。计算锅内温度与指针温度之差即为控温精度。
3.4开机搅拌1~1.5min ,用秒表记时,看是否自动停机。
四、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检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检验周期为12个月。检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检验证书格式见附录I 。
沥青混合料自动拌合机检验记录
TGX 042—2001
动力触探(标贯)仪校验方法
TGX 043—2001
本方法使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动力触探(标贯)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动力触探(标贯)仪技术参数见下表:
2.1校验项目
2.1.1落锤质量、落距。 2.1.2探杆直径。
2.1.3圆锥头锥角及锥底面积或贯入器内径、外径及长度。 2.2校验用器具
2.2.1钢直尺:量程1m 、分度值1mm 。 2.2.2台秤:称量100kg 、感量50g 。 2.2.3案秤:称量15kg 、感量10g 。 2.2.4万能角度尺:精度0.5°。
2.2.5游标卡尺:量程150mm ,分度值0.02mm 。
击实仪校验方法
TGX 047—200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及检修后的击实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击实仪的标准尺寸及允许误差如下表: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锤的质量。 2.1.2锤底直径。 2.1.3锤的落距。 2.1.4击实筒的尺寸。 2.2校验用器具
2.2.1钢直尺:量程500mm ,分度值1mm 。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 ,分度值0.02mm 。 2.2.3天平:称量5000g ,感量5g 。
三、校验方法
3.1锤的落距和击实筒高度用钢直尺测量。 3.2用游标卡尺测量锤底和击实筒直径,分别在互相垂直两个方向测量,取算术平均值。 3.3用天平称量锤的质量。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12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见附录I 。
击实仪校验记录
TGX 047—2001
送校单位____________ 仪器编号____________ 校验号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