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跨文化管理激励研究

  【摘 要】本文从心理契约理论的角度对跨文化管理过程中的员工激励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员出不同文化维度下的工心理契约的差异导致管理者采取的激励措施有所差别,并提出建议措施。

  【关键词】跨文化管理;激励;心理契约

  跨文化管理(Cross-Cultural Management)又称交叉文化管理,是指对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即跨文化经营企业把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进行管理。本文以荷兰著名的跨文化研究专家霍夫斯泰德(Hofstede)提出的国家文化五维度模型: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度与女性度、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为理论基础,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对跨文化管理过程中员工的激励问题进行研究。

  一、心理契约理论概述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由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1965)教授提出的,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其强调的心理契约包括组织责任(如工资的公平性、培训机会、晋升机会、良好的福利等)和员工责任(如兢兢业业的工作、对公司的忠诚等),进一步指出心理契约它包含两个层次:个体和组织。参考文献[3]则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对契约理论进行了解释,心理契约是员工以雇佣关系为背景的一种心理潜在假设,反映了员工所追求的需求及因受各种需要激发而产生的动机,在某一种或几种动机的促使之下引发行为,进而使需求得以满足。跨文化条件下的激励措施需要以不同需求为出发点,而不同的需求又是由于心理潜在假设的差异产生的,因此管理者就需要对员工的心理假设进行分析,以便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参考文献[4]根据心理契约内容和构成因子的差异把心理契约分为交易型和关系型,交易型心理契约更多关注具体、短期的和经济型的交换关系,参与的主体之间是无关系的。关系型则更关注广泛、长期、社会情感型的交换关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需求是有差异的:个人主义文化的员工关注的是个人利益,而个人利益并不总是与组织利益相一致的,所以他们更容易产生交易型心理契约;集体主义文化的员工往往将集体利益至于个人利益之上,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信任,更容易产生关系型心理契约。

  二、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跨文化激励分析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差异的需求,组织要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的不同需求,就需要与组织形成某种心理契约,如果这种心理契约被破坏即有一方的需求未得到满足,就可能产生违约风险。员工对违约的反应主要有:退出(Exit)、呼吁(Voice)、忠诚(Loyalty)、忽略(Neglect)。根据Hirschman (1958)的观点,员工对于违约的反应的性质可以从下表中的维度去分析:

  由霍夫斯泰德提出的国家文化五维度模型的分析可知,我国处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中的集体主义,了解集体主义文化下的员工心理和需求对于采取激励措施有着重要作用。当面对退出(Exit)和呼吁(Voice)这两个积极性反应时,由于呼吁(Voice)意味着要提出不同的意见,有违和谐员工关系,因而对于集体主义文化的员工在面对这两种反应时会选择退出(Exit),这样有利于维护这种和谐氛围,但从效果看,集体主义文化的员工的反应更可能是破坏性的;而当集体主义文化的员工面对忠诚(Loyalty)和忽略(Neglect)时,由于其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会得到升迁的机会,更可能选择忠诚(Loyalty),这种反应是建设性的。

  三、结论

  管理者在员工行为激励中要善于抓住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的心理以及其需求,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促进差异文化间的融合。同时,应根据不同文化维度做出相应的激励措施调整,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的不同需求,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Hofstede Geert.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M].London:McGraw—Hill UK Ltd.1991

  [2]施恩.职业的有效管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2

  [3]Erez.M,Earley P C.Culture,self—identity and work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项目基金:本论文系2011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发达地区外籍专家及外籍员工跨文化管理研究──以甘肃省为例》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从心理契约理论的角度对跨文化管理过程中的员工激励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员出不同文化维度下的工心理契约的差异导致管理者采取的激励措施有所差别,并提出建议措施。

  【关键词】跨文化管理;激励;心理契约

  跨文化管理(Cross-Cultural Management)又称交叉文化管理,是指对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即跨文化经营企业把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进行管理。本文以荷兰著名的跨文化研究专家霍夫斯泰德(Hofstede)提出的国家文化五维度模型: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度与女性度、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为理论基础,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对跨文化管理过程中员工的激励问题进行研究。

  一、心理契约理论概述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由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1965)教授提出的,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其强调的心理契约包括组织责任(如工资的公平性、培训机会、晋升机会、良好的福利等)和员工责任(如兢兢业业的工作、对公司的忠诚等),进一步指出心理契约它包含两个层次:个体和组织。参考文献[3]则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对契约理论进行了解释,心理契约是员工以雇佣关系为背景的一种心理潜在假设,反映了员工所追求的需求及因受各种需要激发而产生的动机,在某一种或几种动机的促使之下引发行为,进而使需求得以满足。跨文化条件下的激励措施需要以不同需求为出发点,而不同的需求又是由于心理潜在假设的差异产生的,因此管理者就需要对员工的心理假设进行分析,以便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参考文献[4]根据心理契约内容和构成因子的差异把心理契约分为交易型和关系型,交易型心理契约更多关注具体、短期的和经济型的交换关系,参与的主体之间是无关系的。关系型则更关注广泛、长期、社会情感型的交换关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需求是有差异的:个人主义文化的员工关注的是个人利益,而个人利益并不总是与组织利益相一致的,所以他们更容易产生交易型心理契约;集体主义文化的员工往往将集体利益至于个人利益之上,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信任,更容易产生关系型心理契约。

  二、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跨文化激励分析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差异的需求,组织要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的不同需求,就需要与组织形成某种心理契约,如果这种心理契约被破坏即有一方的需求未得到满足,就可能产生违约风险。员工对违约的反应主要有:退出(Exit)、呼吁(Voice)、忠诚(Loyalty)、忽略(Neglect)。根据Hirschman (1958)的观点,员工对于违约的反应的性质可以从下表中的维度去分析:

  由霍夫斯泰德提出的国家文化五维度模型的分析可知,我国处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中的集体主义,了解集体主义文化下的员工心理和需求对于采取激励措施有着重要作用。当面对退出(Exit)和呼吁(Voice)这两个积极性反应时,由于呼吁(Voice)意味着要提出不同的意见,有违和谐员工关系,因而对于集体主义文化的员工在面对这两种反应时会选择退出(Exit),这样有利于维护这种和谐氛围,但从效果看,集体主义文化的员工的反应更可能是破坏性的;而当集体主义文化的员工面对忠诚(Loyalty)和忽略(Neglect)时,由于其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会得到升迁的机会,更可能选择忠诚(Loyalty),这种反应是建设性的。

  三、结论

  管理者在员工行为激励中要善于抓住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的心理以及其需求,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促进差异文化间的融合。同时,应根据不同文化维度做出相应的激励措施调整,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的不同需求,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Hofstede Geert.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M].London:McGraw—Hill UK Ltd.1991

  [2]施恩.职业的有效管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2

  [3]Erez.M,Earley P C.Culture,self—identity and work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项目基金:本论文系2011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发达地区外籍专家及外籍员工跨文化管理研究──以甘肃省为例》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章

  • 知识员工压力管理策略研究_基于SHRM观的新思路
  • 2008年第14期 总第33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RESEARCHGUIDE No.14,2008SerialNo.33 知识员工压力管理策略研究 ---基于SHRM观的新思路 胡 芳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 ...查看


  • CEO薪酬文献综述
  • CEO 内在薪酬决定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薪酬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流学派以委托代理理论为依托,认为CEO 薪酬与业绩之间有很强相关性.但是实证分析发现,薪酬业绩间的敏感性只有5 % 并不能很好解释现实中CEO 薪酬现象.我们只有摆脱委托 ...查看


  • 国外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 第26卷第2期 2004年2月外国经济与管理 ForeignEconomies&ManagementVol.26No.2Feb.2004 中图分类号:F2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950(2004) 2022 ...查看


  • 知识型员工满意度研究
  • 知识型员工满意度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赵伟军株洲工学院,湖南,株洲,412008生产力研究PRODUCTIVITY RESEARCH2004,""(7)26次 参考文献 ...查看


  • 管理心理学相关论文
  • 浅谈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心理契约是以期望为主要形式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主观心理约定,在学校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建构符合学校组织特点和教师角色特点的心理契约管理模式,加强沟通.保持学校与教师之间期望的动态平衡,信守对教师的 ...查看


  • 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2011-01-20
  •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 目 某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一. 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一)选题意义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间的竞争已由产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的竞争演变成了企业人才的竞争,企业人才成 ...查看


  • 李川化工企业管理论文
  • <化工企业管理>论文学生姓名 学 院 专 年 号 系 业 级李川 [1**********]2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11 级张 浩指导教师心理契约在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李川(化学化工学院 1106 班)[ ...查看


  • 心理契约论文
  • 心理契约新理解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百胜"家族系统"背后的员工关系管理 摘要:百胜中国事业部近年来飞速发展不仅在于其正确的战略规划,其和谐融洽的员工关系功不可没.百胜通过"家族系统"制度团结了整个企 ...查看


  • 2015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泰科院2013届人资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综合类 1心理资本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试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EAP模式 3家族企业与"90后"员工共赢研究 4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保险营销员胜任力特征分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