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目标:运用地图,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重点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农业
生产的影响,通过其资源的分布,理解东北重工业的形成及发展。
教学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知道东北三省指的是哪三省吗?你对东北三省有印象吗?你能理解“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这些词的含义吗?
二、预习反馈
三、新授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 由标题,你能想到什么?
2、 读图6.11东北三省的地形 6.12 东北的山脉分布示意图
(1)找出这里的山 (2)找出这里的水 (3)找出这里的沃野(平原)
3、东北三省的气候
(1)读图6.13 东北三省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2)该地区气候有何特征?
(3)影响气候的原因有哪些?
4、东北三省为何雪多?(冷、湿)
(1)读图6.14东北三省的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
(2)计算漠河、齐齐哈尔和沈阳的雪期,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和导致规律产生的原因。
(3)比较延吉、长春、漠河的积雪厚度,并找出导致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4)东北三省对传统民居产生哪些影响?为什么?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 调查本地区的粮油等日用品市场,有哪些是来自东北的。
2、 读图6.18 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
3、 读图6.19 东北三省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4、 东北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的原因?(自然原因、历史原因)
5、 “北大仓”的转变(积极转变、消极转变)
6.15 东北平原的稻田 6.17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 阅读资料《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2、 读图6.20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1)找出东北三省的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
(2)找出主要工业城市,分析其产业构成情况和工业分布情况。
3、读图6.20 6.21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
(1)分析东北三省输油管道和铁路线的分布特征
(2)说出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这些城市成为工业中心的优势
(3)找出图中的甲、乙两地,讨论铁路修建到这两个地区的可能原因。
4、读图6.22大庆、伊春、鞍山的工业结构 ,总结东北工业结构特点,及形成原因。
四、课堂训练
地理填充图册
教学反思: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目标:运用地图,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重点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农业
生产的影响,通过其资源的分布,理解东北重工业的形成及发展。
教学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知道东北三省指的是哪三省吗?你对东北三省有印象吗?你能理解“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这些词的含义吗?
二、预习反馈
三、新授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 由标题,你能想到什么?
2、 读图6.11东北三省的地形 6.12 东北的山脉分布示意图
(1)找出这里的山 (2)找出这里的水 (3)找出这里的沃野(平原)
3、东北三省的气候
(1)读图6.13 东北三省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2)该地区气候有何特征?
(3)影响气候的原因有哪些?
4、东北三省为何雪多?(冷、湿)
(1)读图6.14东北三省的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
(2)计算漠河、齐齐哈尔和沈阳的雪期,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和导致规律产生的原因。
(3)比较延吉、长春、漠河的积雪厚度,并找出导致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4)东北三省对传统民居产生哪些影响?为什么?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 调查本地区的粮油等日用品市场,有哪些是来自东北的。
2、 读图6.18 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
3、 读图6.19 东北三省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4、 东北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的原因?(自然原因、历史原因)
5、 “北大仓”的转变(积极转变、消极转变)
6.15 东北平原的稻田 6.17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 阅读资料《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2、 读图6.20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1)找出东北三省的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
(2)找出主要工业城市,分析其产业构成情况和工业分布情况。
3、读图6.20 6.21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
(1)分析东北三省输油管道和铁路线的分布特征
(2)说出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这些城市成为工业中心的优势
(3)找出图中的甲、乙两地,讨论铁路修建到这两个地区的可能原因。
4、读图6.22大庆、伊春、鞍山的工业结构 ,总结东北工业结构特点,及形成原因。
四、课堂训练
地理填充图册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