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 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时记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24时记时法吗?
学生回顾24时计时法。
出示教材第53指名汇报后引入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24时记时法,24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 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
(1)出示例4,提出问题。
提问: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始?(14:00)什么时候结束?(16:00
师:钟面上是从2:00到3:001小时)从3:00到4: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一共就是经过几个小时?(2
明确:从14:00到=经
16-14=2(时)
2. 间。53页“试一试”问题)仔细观察,《智慧树》从什么时刻开始播出,什么8:108:40结束)
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思路,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线段图:说说线段图的起点和终点。
追问:8:10应该怎样表示?中间的这段线应该平均分成几份?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开始时8:10,应该把8时和9时这一段平均分成6份,表示60分钟。 教师演示从8:10到8:40,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出来。
提问:现在你能计算从8:10到8:40这段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40-10=30(分)
三、反馈完善
出示情境图,提问: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每天借书的时间。 用减法算:13-12=1(时) 17-15=2(时) 1+2=3(时)
2. 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看题,理解题意。让学生具体说说题中有哪几个商店,它们的营业时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提问:算一算每个商店每天各营业多少小时?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解题思路,最后师生共讲评。
3. 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指名说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提问:能直接用下午5时减上午9
学生交流讨论,进行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时记时法再计算。
4. 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5题。
(18时跨越到第二天的早上的6
(2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24再和第二天睡觉的时间加起来,即24-20=4(时),4+6=10(时)。
方法二:先想晚上8812小时,再减去2小时,即12-2=10(时)。
四、反思总结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 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时记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24时记时法吗?
学生回顾24时计时法。
出示教材第53指名汇报后引入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24时记时法,24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 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
(1)出示例4,提出问题。
提问: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始?(14:00)什么时候结束?(16:00
师:钟面上是从2:00到3:001小时)从3:00到4: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一共就是经过几个小时?(2
明确:从14:00到=经
16-14=2(时)
2. 间。53页“试一试”问题)仔细观察,《智慧树》从什么时刻开始播出,什么8:108:40结束)
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思路,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线段图:说说线段图的起点和终点。
追问:8:10应该怎样表示?中间的这段线应该平均分成几份?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开始时8:10,应该把8时和9时这一段平均分成6份,表示60分钟。 教师演示从8:10到8:40,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出来。
提问:现在你能计算从8:10到8:40这段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40-10=30(分)
三、反馈完善
出示情境图,提问: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每天借书的时间。 用减法算:13-12=1(时) 17-15=2(时) 1+2=3(时)
2. 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看题,理解题意。让学生具体说说题中有哪几个商店,它们的营业时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提问:算一算每个商店每天各营业多少小时?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解题思路,最后师生共讲评。
3. 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指名说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提问:能直接用下午5时减上午9
学生交流讨论,进行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时记时法再计算。
4. 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5题。
(18时跨越到第二天的早上的6
(2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24再和第二天睡觉的时间加起来,即24-20=4(时),4+6=10(时)。
方法二:先想晚上8812小时,再减去2小时,即12-2=10(时)。
四、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