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武汉科技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实践教学社会调查

报 告 书

题目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姓名

×××

专业

×××

班级

×××班

学号 ×××

××××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

2014 年××月××日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密切针对我们此次调查的问题——大学生幸福感的问题,我们选择了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 为了使获得的数据尽可能的真实可信, 我们不仅以本校和周边学校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为 调查对象,还通过网络调查的形式,扩大调查,范围至全国各大高校。不同性别、性格、专 业均有调查。虽然涉及的范围广泛,但是广泛之中又有针对性,根据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分 布情况详见下图结果统计: (1).本次参与调查的大学生男女分布情况:男生 59.5%,女生 40.5%:

(2)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理科生占 63.64%, 经管类 12.4%, 文法类 11.57%, 医学类 5.79%, 其他专业占 6.61%:

(3)调查对象大二年级大学生最多,占 58.68%,大一学生占 14.05%,大三学生占 19.01%, 大四学生占 8.26%:

(4)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 热情外向型占 36.36%, 文静内敛型占 32.23%, 内向腼腆型占 15.7%, 其他性格则占 15.7%:

2.基本经验 (1)以下是我们调查的结果呈现,作为此次报告的基本依据: 第 1 题: 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 男 59.5% 女 40.5% 第 2 题: 调查对象所处的年级分布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14.05% 58.68% 19.01% 8.26%

第 3 题: 调查对象的性格情况 热情外向型 36.36% 文静内敛型 32.23% 内向腼腆型 15.7% 其他 15.7%

第 4 题:调查对象所攻读的专业类别分布 理工类 63.64% 经管类 12.4% 文法类 11.57% 医学 其他 5.79% 6.61%

第 5 题:调查对象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态度分布 很感兴趣,学到了很多知识 38.02%

没什么感觉,但也学到了一点东西 53.72% 不感兴趣,学无所成 8.26% 第 6 题:调查对象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情况 快乐 41.32%

充实没感觉 60.33% 枯燥无味 厌倦 其他 40.5%

14.88% 21.49%

第 7 题: 大学期间,调查对象的目标分布 有长远的明确目标 24.79%

有短期明确目标 34.71% 有目标,但不明确 很迷茫 8.26% 第 8 题:调查对象现在各方面状况和他们的期望值相符情况 现实情况比期望值好 19.83% 刚刚相符 39.67% 32.23%

现实与期望相差甚远 40.5% 第 9 题:调查对象感到不幸福的原因分布 学习成绩不好学业压力大 42.98% 生活学习环境恶劣 26.45%

精神空虚就业压力大 53.72% 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0.41% 自己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冲突太大 46.28% 父母的期望过高 16.53% 人际关系紧张 生活费紧缺 19.83% 12.4%

生活没有为之奋斗的目标 26.45% 其他 25.62%

第 10 题:调查对

象的“幸福感”来源分布 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 学习成绩优异 39.67% 59.5%

学习生活的环境 36.36% 在各种活动取得一定的成就 融入团队协作完成某项工作 和谐的家庭 51.24% 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41.32% 和知心的朋友/恋人一起 其他 20.66% 54.55% 50.41% 46.28%

第 11 题:调查对象觉得幸福的应该具备的特点分布 自信 乐观 开朗 聪慧 71.9% 79.34% 57.02% 31.4% 60.33% 55.37% 34.71% 21.49% 33.06%

人际关系和谐 心态平和 自我接纳 创造性强 努力奋斗 其他

9.92%

第 12 题: 有人说“幸福与占有财富的多少没有多大关系,幸福是一种生活态度” 调查对 象对此句话的看法分布 赞成 76.86%

不赞成 23.14% 第 13 题: 如果 1 分为不幸福,10 分为很幸福,调查对象对自己的幸福感打分情况 1 2 3 4 0% 0.83% 1.65% 2.48%

5 6 7 8 9 10

9.09% 25.62% 16.53% 28.1% 12.4% 3.31%

(2)关于名词“幸福”分类的基本经验: A. 行动者的主观判断。 B. 消极情感何者占优势来判断。 C.

(2)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经验: A.定义: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应主体的社会与适应状态。 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有满意与否或满意程度高低的不同评价,这些不 同的评价与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期望值有关, 因此, 它是由需要 (包括动机, 欲望, 兴趣) , 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B.主观幸福感有多项衡量指标,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三个方面:a.认知评价,是对生活质量 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度;b.积极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 满等情感体验;c.消极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但 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其中,认知评价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 它是更有效的肯定性衡量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另一个因素。 C.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主观性,以评价 者自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b.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 度,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c.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感情反正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

(3)关于社会调查实践过程中的基本经验: 在做整个社会实践之前,老师给了我们一些经验参考,比如整个实践的时间上的计划,流程 的安排,方法的选择等。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付诸实践,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现场发放问 卷直接而快捷,发放数量多,但是难以回收,会让受调查者的时间安排受到影响,从而影响 实践的具

体展开,而网上发放问卷,则方便迅速,也利于回收,故我们选择以网上发放回收 问卷为主。同时我们也查阅了许多与“大学生幸福感”有关的文献,从而对该课题有了深刻 的了解和认识, 进而也了解到实践和对前人学者文献的研究等都是获得报告结论和相关知识 的好办法。以上均是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为此次成果的得出提供了基本经验。 3.存在的基本问题: (1).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大学生(60.33%)的感受是“充实无感觉”,也有 40.5%的大学 生认为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可见大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的幸福感不强烈,详细见下图结果:

(2) .大部分学生认为现在现实和自己的期望相距甚远, 间接说明现今大学生的幸福感不强:

(3)调查过程的问题: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进行了针对性的实践 调查研究,但是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对象范围有限,问卷题目以及涉及的选项也无 法做到面面俱到,一切俱全,故无法确保围绕“幸福感”展开的问题,方方面面都一丝不漏 地进行了调查研究,故得出的问题存在情况和解决方法的结论,仍需改善。 4.今后的建设方向或应该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又针对以下调查结果,我们得出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点: (1).A.现实依据:根据下图调查对象感到不幸福的原因分布情况来看,导致大学生不幸福 的原因中,由于精神空虚就业压力大占的比例最多( 53.72%) 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次 之(50.41%)自己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冲突太大再次之(46.28%)之后是学习成绩不好 学业压力大(42.98%)生活学习环境恶劣、父母的期望过高 一定数目的比重: 、人际关系紧张 等也占

B.解决方法:a.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就业保障,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为学生进行毕 业前知道,并且要宣传到位,让每个在校学生无后顾之忧,提升幸福感; b.对于学生因为无法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而产生的幸福感确实问题, 学校可以积极举办一些关 于人生价值实现的讲座,并且以贴宣传标语,在宣传栏上挂励志报刊等方式来鼓舞学生自我

实现人生价值; c.对于“自己期望过高,与理想冲突太大”,自我期望价值无法实现的确是幸福感缺失的密 切问题之一,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认清自我,明确定位,明确自我的位置,从而制定一个合理 的目标, 这样就不至于达不到自我的要求, 减少由于目标达不到而造成的幸福感减弱的情况; d.在有关“父母”、“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等客观现实的问题解决中,应要求父母正 确认识孩子的实际情况,多鼓励孩子,多相信孩子,而不要过分施加压

力;而人际关系则是 一门长远的必修课程, 需要大学生自己长期积累,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 通过实践等获取经验, 从而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获得幸福感。 (2).A.现实依据:由以下问题调查结果来看,调查对象的“幸福感”来源,大部分来自于 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59.5%)其次和知心的朋友/恋人一起(54.55%)又次是和 谐的家庭(51.24%)其次又是在各种活动取得一定的成就(50.41%)再次是融入团队协作完 成某项工作(46.28%)之后是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41.32%)学习成绩优异、好的学习生活 环境、其他则所占比例略少:

B.可得出的提升幸福感的措施:a.同学之间应该形成相互夸赞的风气,老师也应该多以鼓励 教学为主,批评教育为辅,鼓励之中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从而使学生更加认真地投入大学 学习中去;b.知心朋友稀有而珍贵,故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友情爱情亲情的方式,让同学们更 加懂得彼此珍惜,懂得付出,从而收获珍贵真诚的情谊,从而获得幸福感的提升;c.大学生 的父母应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坚实安稳的后台,才能提升大学生 的家庭幸福感,这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也是对社会稳定的责任;d.其次是团队活动、

交际和学习方面,这就要学校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学校社团活动,为大学生尽可能地创 造展现自我的平台,创造自我表象的机会,使学生有机会从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3)A.现实依据:根据下图调查对象觉得幸福的应该具备的特点分布情况来看,让大学生 觉得幸福所具备的特征中, “乐观” 、 “自信” 、 “人际关系和谐” 、 “开朗”和“心态平和”占 大部分(比例分别为:79.34%、71.9%、60.33%、57.02%、55.37%) ,其中, “乐观”和“开 朗”占主要部分;其次是“自我接纳” 、 “努力奋斗”和“聪慧” (各占 34.71%、33.06%、 31.4%) ; “创造性强” (21.49%)等也占一小部分。

B.解决方法: a. 加强与父母同、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累 人际交往经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b.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 树立目标,坚定信心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战胜挫折,振奋精神,增强 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 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 c. 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帮助大学生拥有一颗爱心, 心存一份美好的感情,不断地追求幸福,深切地感

受幸福,努力地创造幸福,把握自身

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从而提升幸福感 水平; d. 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自信、开朗的有利于幸福感提 高的人格品质。 (4) A.现实依据:根据下图调查对象对“幸福与占有财富的多少没有多大关系,幸福是 一种生活态度” 这句话的看法的分布情况看, 大部分的人表示赞同 (比例为 76.86%) , 少部分表示不赞同(比例为 23.14%) 。

B. 解决方法: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财富与幸福有关。在对大学生的 教育中, 要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加强自我完善要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 观,明确人生目标,确立人生理想,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拜 金主义、个人主义、悲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 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5)A.现实依据:根据下图调查对象对自己的幸福感打分情况来看,打 8 分的人最多(占 28,1%) ,其次是 6 分(25.62%) ,然后是 7 分(16.53%) ,9 分和 5 分的均占约十分之一,2 分、3 分、4 分和 10 分的也占少数,1 分的为 0%。

B.解决方法:据调查结果,认为自己完全不幸福的人几乎没有,非常幸福的人占少数,大 多数人是“幸福”大于“不幸福” 。证明大学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整体水平较高, 但幸福感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a.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性的幸福观; b.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大学生体验幸福感的机会和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 活,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 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 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在业余生活过得充实、 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 文化生活中满足需求、 增长知识、发展智 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c.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 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

d. 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标准,努力成才。

5.调查结论: (1). 对个体而言,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社会支持作用,它可以提供物质上的或精神上的 许多帮助,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喜悦感,自尊,自信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2)大学生的主要社会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室友关系)都对幸福

感产 生明显的影响; (3)相对于外部价值(如健康,财富,地位形象等)而言,内部价值(如自我成长,自我 目标实现,自我接受等)更有可能使人体验到主观幸福感; (4)大学生的内部价值(自我目标的实现,学习能力,道德水平等)都与主观幸福感有明 显的相关; (5)对自己的学业成就评价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虽然大学生已经不 像中小学生那样看重学习成绩了,但是学习仍然是大学生主要任务。学业成绩的好坏,往往 不仅是一种表情的分数高低,它可能已经转化为衡量学习能力的,成绩,甚至自我价值的标 准; (6)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a.成绩因素 b.年级因素 c.健康因素 d.心理因素 e.家庭 因素 f.性格因素。 6.参考文献 [1]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3(2):139-140. [2]田芸,李增庆.青春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6(19 卷第 2 期):51. [3]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3):214. [4]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1):46. [5]何瑛.重庆大学生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重庆师专学报,2000,19(2):38.

1. 评语:

2. 等级:

3.指导教师签名:

武汉科技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实践教学社会调查

报 告 书

题目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姓名

×××

专业

×××

班级

×××班

学号 ×××

××××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

2014 年××月××日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密切针对我们此次调查的问题——大学生幸福感的问题,我们选择了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 为了使获得的数据尽可能的真实可信, 我们不仅以本校和周边学校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为 调查对象,还通过网络调查的形式,扩大调查,范围至全国各大高校。不同性别、性格、专 业均有调查。虽然涉及的范围广泛,但是广泛之中又有针对性,根据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分 布情况详见下图结果统计: (1).本次参与调查的大学生男女分布情况:男生 59.5%,女生 40.5%:

(2)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理科生占 63.64%, 经管类 12.4%, 文法类 11.57%, 医学类 5.79%, 其他专业占 6.61%:

(3)调查对象大二年级大学生最多,占 58.68%,大一学生占 14.05%,大三学生占 19.01%, 大四学生占 8.26%:

(4)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 热情外向型占 36.36%, 文静内敛型占 32.23%, 内向腼腆型占 15.7%, 其他性格则占 15.7%:

2.基本经验 (1)以下是我们调查的结果呈现,作为此次报告的基本依据: 第 1 题: 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 男 59.5% 女 40.5% 第 2 题: 调查对象所处的年级分布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14.05% 58.68% 19.01% 8.26%

第 3 题: 调查对象的性格情况 热情外向型 36.36% 文静内敛型 32.23% 内向腼腆型 15.7% 其他 15.7%

第 4 题:调查对象所攻读的专业类别分布 理工类 63.64% 经管类 12.4% 文法类 11.57% 医学 其他 5.79% 6.61%

第 5 题:调查对象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态度分布 很感兴趣,学到了很多知识 38.02%

没什么感觉,但也学到了一点东西 53.72% 不感兴趣,学无所成 8.26% 第 6 题:调查对象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情况 快乐 41.32%

充实没感觉 60.33% 枯燥无味 厌倦 其他 40.5%

14.88% 21.49%

第 7 题: 大学期间,调查对象的目标分布 有长远的明确目标 24.79%

有短期明确目标 34.71% 有目标,但不明确 很迷茫 8.26% 第 8 题:调查对象现在各方面状况和他们的期望值相符情况 现实情况比期望值好 19.83% 刚刚相符 39.67% 32.23%

现实与期望相差甚远 40.5% 第 9 题:调查对象感到不幸福的原因分布 学习成绩不好学业压力大 42.98% 生活学习环境恶劣 26.45%

精神空虚就业压力大 53.72% 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0.41% 自己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冲突太大 46.28% 父母的期望过高 16.53% 人际关系紧张 生活费紧缺 19.83% 12.4%

生活没有为之奋斗的目标 26.45% 其他 25.62%

第 10 题:调查对

象的“幸福感”来源分布 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 学习成绩优异 39.67% 59.5%

学习生活的环境 36.36% 在各种活动取得一定的成就 融入团队协作完成某项工作 和谐的家庭 51.24% 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41.32% 和知心的朋友/恋人一起 其他 20.66% 54.55% 50.41% 46.28%

第 11 题:调查对象觉得幸福的应该具备的特点分布 自信 乐观 开朗 聪慧 71.9% 79.34% 57.02% 31.4% 60.33% 55.37% 34.71% 21.49% 33.06%

人际关系和谐 心态平和 自我接纳 创造性强 努力奋斗 其他

9.92%

第 12 题: 有人说“幸福与占有财富的多少没有多大关系,幸福是一种生活态度” 调查对 象对此句话的看法分布 赞成 76.86%

不赞成 23.14% 第 13 题: 如果 1 分为不幸福,10 分为很幸福,调查对象对自己的幸福感打分情况 1 2 3 4 0% 0.83% 1.65% 2.48%

5 6 7 8 9 10

9.09% 25.62% 16.53% 28.1% 12.4% 3.31%

(2)关于名词“幸福”分类的基本经验: A. 行动者的主观判断。 B. 消极情感何者占优势来判断。 C.

(2)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经验: A.定义: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应主体的社会与适应状态。 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有满意与否或满意程度高低的不同评价,这些不 同的评价与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期望值有关, 因此, 它是由需要 (包括动机, 欲望, 兴趣) , 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B.主观幸福感有多项衡量指标,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三个方面:a.认知评价,是对生活质量 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度;b.积极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 满等情感体验;c.消极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但 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其中,认知评价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 它是更有效的肯定性衡量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另一个因素。 C.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主观性,以评价 者自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b.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 度,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c.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感情反正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

(3)关于社会调查实践过程中的基本经验: 在做整个社会实践之前,老师给了我们一些经验参考,比如整个实践的时间上的计划,流程 的安排,方法的选择等。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付诸实践,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现场发放问 卷直接而快捷,发放数量多,但是难以回收,会让受调查者的时间安排受到影响,从而影响 实践的具

体展开,而网上发放问卷,则方便迅速,也利于回收,故我们选择以网上发放回收 问卷为主。同时我们也查阅了许多与“大学生幸福感”有关的文献,从而对该课题有了深刻 的了解和认识, 进而也了解到实践和对前人学者文献的研究等都是获得报告结论和相关知识 的好办法。以上均是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为此次成果的得出提供了基本经验。 3.存在的基本问题: (1).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大学生(60.33%)的感受是“充实无感觉”,也有 40.5%的大学 生认为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可见大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的幸福感不强烈,详细见下图结果:

(2) .大部分学生认为现在现实和自己的期望相距甚远, 间接说明现今大学生的幸福感不强:

(3)调查过程的问题: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进行了针对性的实践 调查研究,但是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对象范围有限,问卷题目以及涉及的选项也无 法做到面面俱到,一切俱全,故无法确保围绕“幸福感”展开的问题,方方面面都一丝不漏 地进行了调查研究,故得出的问题存在情况和解决方法的结论,仍需改善。 4.今后的建设方向或应该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又针对以下调查结果,我们得出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点: (1).A.现实依据:根据下图调查对象感到不幸福的原因分布情况来看,导致大学生不幸福 的原因中,由于精神空虚就业压力大占的比例最多( 53.72%) 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次 之(50.41%)自己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冲突太大再次之(46.28%)之后是学习成绩不好 学业压力大(42.98%)生活学习环境恶劣、父母的期望过高 一定数目的比重: 、人际关系紧张 等也占

B.解决方法:a.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就业保障,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为学生进行毕 业前知道,并且要宣传到位,让每个在校学生无后顾之忧,提升幸福感; b.对于学生因为无法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而产生的幸福感确实问题, 学校可以积极举办一些关 于人生价值实现的讲座,并且以贴宣传标语,在宣传栏上挂励志报刊等方式来鼓舞学生自我

实现人生价值; c.对于“自己期望过高,与理想冲突太大”,自我期望价值无法实现的确是幸福感缺失的密 切问题之一,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认清自我,明确定位,明确自我的位置,从而制定一个合理 的目标, 这样就不至于达不到自我的要求, 减少由于目标达不到而造成的幸福感减弱的情况; d.在有关“父母”、“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等客观现实的问题解决中,应要求父母正 确认识孩子的实际情况,多鼓励孩子,多相信孩子,而不要过分施加压

力;而人际关系则是 一门长远的必修课程, 需要大学生自己长期积累,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 通过实践等获取经验, 从而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获得幸福感。 (2).A.现实依据:由以下问题调查结果来看,调查对象的“幸福感”来源,大部分来自于 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59.5%)其次和知心的朋友/恋人一起(54.55%)又次是和 谐的家庭(51.24%)其次又是在各种活动取得一定的成就(50.41%)再次是融入团队协作完 成某项工作(46.28%)之后是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41.32%)学习成绩优异、好的学习生活 环境、其他则所占比例略少:

B.可得出的提升幸福感的措施:a.同学之间应该形成相互夸赞的风气,老师也应该多以鼓励 教学为主,批评教育为辅,鼓励之中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从而使学生更加认真地投入大学 学习中去;b.知心朋友稀有而珍贵,故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友情爱情亲情的方式,让同学们更 加懂得彼此珍惜,懂得付出,从而收获珍贵真诚的情谊,从而获得幸福感的提升;c.大学生 的父母应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坚实安稳的后台,才能提升大学生 的家庭幸福感,这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也是对社会稳定的责任;d.其次是团队活动、

交际和学习方面,这就要学校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学校社团活动,为大学生尽可能地创 造展现自我的平台,创造自我表象的机会,使学生有机会从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3)A.现实依据:根据下图调查对象觉得幸福的应该具备的特点分布情况来看,让大学生 觉得幸福所具备的特征中, “乐观” 、 “自信” 、 “人际关系和谐” 、 “开朗”和“心态平和”占 大部分(比例分别为:79.34%、71.9%、60.33%、57.02%、55.37%) ,其中, “乐观”和“开 朗”占主要部分;其次是“自我接纳” 、 “努力奋斗”和“聪慧” (各占 34.71%、33.06%、 31.4%) ; “创造性强” (21.49%)等也占一小部分。

B.解决方法: a. 加强与父母同、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累 人际交往经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b.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 树立目标,坚定信心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战胜挫折,振奋精神,增强 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 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 c. 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帮助大学生拥有一颗爱心, 心存一份美好的感情,不断地追求幸福,深切地感

受幸福,努力地创造幸福,把握自身

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从而提升幸福感 水平; d. 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自信、开朗的有利于幸福感提 高的人格品质。 (4) A.现实依据:根据下图调查对象对“幸福与占有财富的多少没有多大关系,幸福是 一种生活态度” 这句话的看法的分布情况看, 大部分的人表示赞同 (比例为 76.86%) , 少部分表示不赞同(比例为 23.14%) 。

B. 解决方法: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财富与幸福有关。在对大学生的 教育中, 要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加强自我完善要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 观,明确人生目标,确立人生理想,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拜 金主义、个人主义、悲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 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5)A.现实依据:根据下图调查对象对自己的幸福感打分情况来看,打 8 分的人最多(占 28,1%) ,其次是 6 分(25.62%) ,然后是 7 分(16.53%) ,9 分和 5 分的均占约十分之一,2 分、3 分、4 分和 10 分的也占少数,1 分的为 0%。

B.解决方法:据调查结果,认为自己完全不幸福的人几乎没有,非常幸福的人占少数,大 多数人是“幸福”大于“不幸福” 。证明大学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整体水平较高, 但幸福感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a.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性的幸福观; b.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大学生体验幸福感的机会和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 活,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 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 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在业余生活过得充实、 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 文化生活中满足需求、 增长知识、发展智 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c.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 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

d. 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标准,努力成才。

5.调查结论: (1). 对个体而言,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社会支持作用,它可以提供物质上的或精神上的 许多帮助,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喜悦感,自尊,自信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2)大学生的主要社会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室友关系)都对幸福

感产 生明显的影响; (3)相对于外部价值(如健康,财富,地位形象等)而言,内部价值(如自我成长,自我 目标实现,自我接受等)更有可能使人体验到主观幸福感; (4)大学生的内部价值(自我目标的实现,学习能力,道德水平等)都与主观幸福感有明 显的相关; (5)对自己的学业成就评价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虽然大学生已经不 像中小学生那样看重学习成绩了,但是学习仍然是大学生主要任务。学业成绩的好坏,往往 不仅是一种表情的分数高低,它可能已经转化为衡量学习能力的,成绩,甚至自我价值的标 准; (6)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a.成绩因素 b.年级因素 c.健康因素 d.心理因素 e.家庭 因素 f.性格因素。 6.参考文献 [1]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3(2):139-140. [2]田芸,李增庆.青春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6(19 卷第 2 期):51. [3]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3):214. [4]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1):46. [5]何瑛.重庆大学生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重庆师专学报,2000,19(2):38.

1. 评语:

2. 等级:

3.指导教师签名:


相关文章

  • 关于对大学生幸福感来源的的调查研究
  • 科技教育 关于对大学生幸福感来源的的调查研究 陈 薇 朱佳星 黄文琳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不可忽略的一股新新力量,是社会未来发展与建设的主体力量,而与此同时,大学生面临来自学业.就业.家庭和人际 ...查看


  • 青年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_陈曦
  • Vol.32,No.3,267-271心理学探新2012,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青年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陈 1曦,李 23 明,叶浩生 * (1.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应用心理系,南充637900:2. ...查看


  • 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述评
  • ・700・ 主国垡鐾:叠墨堂鍪查!!!!生箜!!鲞箜!塑.£!i!!』!!!!!!!!蔓!!!!!呈!∑!!!!!业:!!!!∑堕!!!型!:! 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述评+ 王晓彦① 郑 涌③ [摘要]目的探索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 ...查看


  • 幸福和幸福经济学
  • 幸福指数与快乐经济学!笔谈" [主持人语]研究快乐经济学,首先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马克思有一个著名观点:人们只能在生产力 发展水平允许的范围内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很明显,没有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没有中国成功实现总体小康的发展目标 ...查看


  •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报告 114102 调查题目 大学生幸福感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成员姓名 领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 [摘要]:对省交通职业技 ...查看


  • 心理学本科论文
  • 武警战士与大学生在目标追求入世.出世和总体幸福感 的比较研究 摘要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基层武警士兵和地方大学生目标追求入世出世观和总体幸福感的测量,考察基层武警战士的目标追求入世出世观和地方大学生目标追求入世出世观和总体幸福感的 ...查看


  • 成年独生子女自尊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二者间的关系
  • 2008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13 文献标识码:A 第3期 文章编号:100124918(2008)0320071276 成年独生子女自尊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二者间的关系 陈翠玲 冯 莉 王大华 李春花 1 2 1 1 ...查看


  • 家庭庇护.体制庇护与工作家庭冲突
  • 作者:吴愈晓王鹏黄超 社会学研究 2016年02期 一.引言 女性的就业率或劳动参与率是衡量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最重要也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它与社会和家庭内部的性别平等程度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的比重日益增加,女 ...查看


  • 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及非理性观念的关系
  • [心理卫生] 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及非理性观念的关系 郭梅英,张玉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中心,北京102249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倾向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非理性观念.控制倾向.原生家庭.人格的关 ...查看


热门内容